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同學

同學(同學)是什么意思

  • 同學弟-汉语大词典

    同學弟

    【1】旧时对同官的自谦的称呼。{清}{费锡璜}《<友鸥堂集>序》後署“同學弟{成都}{費錫璜}拜撰”。{清}{梁章鉅}《称谓录·同官谦称》:“《詞林典故》:凡翰林前輩柬稱年家眷同學弟。又若後輩之父係前輩﹐則敍科分係後輩﹐則稱同學弟。”

  • 同學究-汉语大词典

    同學究

    【1】即同学究出身。{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至{景德}二年三月丁巳﹐因賜{李迪}等進士第﹐賜特奏名:五舉以上本科六十四人﹐‘三傳’十八人﹐同學究二十二人﹐‘三禮’四十四人。”详“同學究出身”。

  • 同學-汉语大词典

    同學

    【1】同师受业。《庄子·知北游》:“{妸荷甘}與{神農}同學於{老龍吉}。”《周书·宇文孝伯传》:“及長﹐又與{高祖}同學。”{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審勘得{白雲娥}與{任宜男}者﹐居本比鄰﹐幼而同學。”{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六章:“此曰同學﹐蓋謂同學于{鳩摩羅什}也。”【2】同师受业的人。《汉书·萧望之传》:“復事同學博士{白奇}﹐又從{夏侯勝}問《論語》﹑《禮服》。”{唐}{司空曙}《题暕上人院》诗:“更説本師同學在﹐幾時携手見{衡陽}?”{清}{孙枝蔚}《寄乡中旧游》诗:“混跡魚鹽别草萊﹐寄言同學莫相哀。”【3】{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兄﹑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清}{王应奎}《柳南续笔·刺称同学》:“自前{明}{崇禎}初﹐至本朝{順治}末﹐東南社事甚盛﹐士人往來投刺﹐無不稱‘社’‘盟’者;後忽改稱同學﹐其名較雅﹐而實自{黄太沖}始之。{太沖}《題張魯山後貧交行》云:‘……社盟誰變稱同學﹐慚愧{弇州}記《不觚》。’自注云:‘同學之稱﹐余與{沈眉生}﹑{陸文虎}始也。’”【4】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冰心}《悼念林巧稚大夫》:“在协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社会服务部里﹐都有我的同学。”【5】对在校学生的通称。{刘心武}《班主任》:“{尹老师}忽然想起﹐赶紧告诉{张老师}:‘我刚从他们楼里出来﹐听我那班里一个同学说﹐{谢惠敏}跟{石红}吵了一架。’”

  • 同學究出身-汉语大词典

    同學究出身

    【1】{唐}{宋}科举均有学究科。{宋}代学究科考试及格而等第次于学究出身者,称为同学究出身。亦有未经科举而恩赐此称的。{宋}{曾巩}《秘书少监陈公神道碑铭》:“子五人﹐曰{儼}﹐尚書比部員外郎……曰{偉}﹐同學究出身。”《宋史·太祖纪三》:“辛卯﹐賜布衣{王澤方}同學究出身。”《宋史·选举志二》:“是秋﹐四方士集行在﹐帝親策于{集英殿}﹐第爲五等﹐賜正奏名{李易}以下四百五十一人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學究出身﹑同出身。”

  • 同學録-汉语大词典

    同學録

    【1】记载同班或同校同学的姓名﹑籍贯﹑简历与通讯处等内容的小册子。{吴虞}《四川法政学校同学录序》:“四川法政學校某班諸君既行畢業禮﹐將有《同學録》之刻﹐遠符著籍之規﹐近表樂羣之意。”{孙犁}《澹定集·同口旧事》:“并说上次来信﹐寄我父亲店铺﹐因地址不确被退回﹐现从同学录查到我的籍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