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聽)是什么意思
刺耳←→悦耳 顺耳 中听-反义词词典
刺耳←→悦耳 顺耳 中听cì’ěr-yuè’ěr shùn’èr zhōngtīng
【词性】:形
刺耳:声音杂乱或尖锐,言语尖酸刻薄,令人听了不舒服。
悦耳:声音和谐,听了使人舒服。
顺耳:(话)合于心意,听了令人舒服。
中听:(话)听起来满意。
【例】 刚走了没两步,忽然响起一阵刺耳的喇叭,他站下来,一辆雪佛莱唰的一声过去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群众虽然不立刻退出,往里挤的趋势却没有了;对于这几句“挡驾”的话,也觉得并不刺耳,而且似乎甜甜的。(叶圣陶:《倪焕之》) 它既须字斟句酌,语语明确,还要铿锵悦耳,引人入胜。(老舍:《散文重要》) 他爱听顺耳话,不喜欢人家批评。 他话很中听。
观众←→听众-反义词词典
观众←→听众guānzhòng-tīngzhòng
【词性】:名
观众:看比赛或表演的人。
听众:听广播、讲演或音乐的人。
违反←→听从 遵从 顺从 符合-反义词词典
违反←→听从 遵从 顺从 符合wéifǎn-tīngcóng zūncóng shùncóng fúhé
【词性】:动
违反:不按照(法则、规程、指令等)办。
听从:按照(别人的意思)办。
遵从:按照并服从。
顺从:按照(别人的意思)办,不违背,不反抗。
符合:(与规定的方针、政策、规则等)相合。
【例】 程微低声说:“桂权爹,咱们都是党员,可不能违反党的纪律。”(王子硕:《评工会上》) 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 你嘴里说不顺从,指头上戴的却是什么?难道为新娘子预备的结婚戒指也是中国底风俗?(许地山:《狐仙》) 其实他没有很大的成见,春林要怎办,十回有九回是遵从的。(许地山:《春桃》) 孩子要听从父母的正确的教导。
难听←→悦耳 好听-反义词词典
难听←→悦耳 好听nántīng-yuè’ěr hǎotīng
【词性】:形
难听:(声音)听着不舒服;不悦耳。
悦耳:好听。
好听:(声音)听起来悦耳舒服。
【例】 霎那间,就听到了羹匙刮摩着碟子的吱吱的难听的声音,等我再去舀第三下的时候,碟子已经是光光的了,只剩下无论如何也刮不干净的一层淡青色的透明的羹汁,中间闪出一条条羹匙犁开的小路,在碟子上发光。(方纪:《晚餐》) 大巴山的布谷鸟,嘴可乖了,一逢插秧收割,准叫,那声音,有长有短,高高低低,就象小姑娘唱山歌一样,清亮悦耳。(敦京生:《银色的布谷鸟》)我们的溪水,唱着好听的歌,和我们一起生活。(母国政:《山村散歌》)
难听←→文雅 好听-反义词词典
难听←→文雅 好听nántīng-wényǎhǎotíng
【词性】:形
难听:(言语)粗俗刺耳。
文雅:(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不粗俗。
好听:(言语)令人满意。
【例】 换句文雅的话说,他们的灵魂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某少年过莆田,见林谦之、方次荣说一种道理,说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朱子语类》) 柳顺不敢再扯下去,怕大老郭说出更难听的话,受不住,就端起碗,往嘴里扒了几口饭,急忙往外走,一口气没停地到了小杨树屯。(浩然:《弯弯的月亮河》)
难听←→体面 光彩 好听-反义词词典
难听←→体面 光彩 好听nántīng-tǐmiàn guāngcǎi hǎotíng
【词性】:形
难听:(事情)不体面。
体面:光荣;光彩。
光彩:光荣。
好听:光彩,体面。
【例】 自己的孩子去偷东西,讲出去多难听呀! 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做父母的也感到十分体面。儿子、媳妇都是文武双全、思想进步,都是受众人喜欢的人物,还有比我这当老人家更光彩的吗?(浩然:《新媳妇》)秋菊虽是鸦头出身,然而却是你们黎公馆的少奶奶,卖到那里去须不好听,怕与你们老爷做官的面子有碍。(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视觉←→听觉-反义词词典
视觉←→听觉shìjué-tīngjué
【词性】:名
视觉:物体影象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感觉。
听觉:声波振动鼓膜所产生的感觉。
【例】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利用通感夸张,把视觉与听觉沟通起来,给人以春风扑面、百花齐放、燕舞莺啭、一片欣欣向荣的鲜明形象。(池太宁:《“炼字”的修辞艺术》)
视力←→听力-反义词词典
视力←→听力shìlì-tīnglì
【词性】:名
视力:在一定距离内眼睛辨别物体形象的能力。
听力: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
【例】 天长日久,他的视力逐渐减退了。(郝赫:《明亮的眼睛》) 今夏本拟应北京师范大学文科考试,昨健康检查证明,以听力关系不及格,如是只好在家。(马南邨:《燕山夜话》)
听话←→调皮-反义词词典
听话←→调皮tīnghuà-tiáopí
【词性】:形
听话:听从领导或长辈的话。
调皮:顽皮;不驯顺。
【例】 然后便扬了扬眉毛,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向着徐国梁问道:“你叫我来,是不是又要动员我回村里去?”(孙谦:《南山的灯》) 但是,不听话的眼泪还是象断线的珍珠似的,配对成双地往炕席上掉。(周立波:《暴风骤雨》)
言者←→听者-反义词词典
言者←→听者yánzhě-tīngzhě
【词性】:名
言者:讲话的人。
听者:听话的人。
【例】 你看这位安老先生,惹着他便是一篇唠叨,言者何其苦不惮烦,听者无乃倦而思卧。(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动听-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动听dòngtīng
〈形〉听了使人感动,有兴趣。形容乐曲、语调、声音等。常作谓语,也可以作定语、补语。
杨老师讲课的语调很动听|他说话,一词一句都动听|小河里潺潺的流水声多么动听|这支曲子非常动听|那歌声十分动听|画眉鸟的叫声婉转动听|妈妈会讲许多动听迷人的神话故事|鸟儿唱着动听的歌|动听的话音|动听的歌声|美妙动听的曲调|他唱得很动听|弹得很动听|叫得清脆动听
骇人听闻-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
〈成〉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常作谓语、定语。
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屠杀了三十万中国军民,真是骇人听闻|这帮匪徒的罪行骇人听闻|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四一二”惨案|这起谋杀案是骇人听闻的
闭目塞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闭目塞听bìmùsètīng
闭着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对外界事物不了解——耳聪目明(如果一个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必然会闭目塞听;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
好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好听hǎotīng
①(声音)听着舒服、悦耳——难听(唱得~极了)②语言使人满意——难听、刺耳(他说话很~)
难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难听nántīng
(声音)听着不舒服,不悦耳——好听、悦耳(这支曲子真~)、中听(话说得~)
倾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倾听qīngtīng
仔细地听取——倾诉、倾吐(~肺腑之言)
中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听zhōngtīng
(话)听起来满意——难听(中听的话不一定是好话,~的话也不一定是坏话。)
服从 遵从 听从 顺从 依从 依 听-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服从 遵从 听从 顺从 依从 依 听
服从fúcóng 遵从zūncóng 听从tīngcóng 顺从shùncóng 依从yīcóng 依yī 听tīng
动词。表示依照别人的意见行事,不违抗。
“服从”强调无条件地同意和跟从,含有“接受支配”的意味。例如:“她从没有不服从父母和师长的意见的”;“人家说是‘上级的命令’,不服从也要服从”(《收获》,1982、1)。
“遵从”强调遵照着做,含有尊重对方的态度色彩;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好的,我遵从你的意思”(《郭沫若选集》,第三册上卷);“他遵从导师的意见,再作深入的调查,占有更多第一手的材料,然后动笔”;“人们遵从好奇心的命令,接受神秘感的驱使,怀着奇异的心情,两眼直视着球场中间的……木板房”(黎汝清:(冬蕾》)。
“听从”强调接受别人意见的指引。例如:“对于这样的记者或作家,虽是领导,我是不信服,也不想听从的”(孙犁:《第一次当记者》);“若能听从亲友的劝告,便不致落到如此地步”;“朱家的宁式大床其实也在谭凌霄家里,朱雪桥听从了高大头的意见,暂时不提”(《上海文学》,1982,1)。
“顺从”强调依顺别人的意志,不违抗;含有“服服帖帖,内心却不一定真信服”的意味;意思比“服从”“遵从”“听从”略轻。例如:“他很机警的顺从了纷纷逃跑的士兵的倾向,索性下令退到河那边死守”(端木蕻良:《大江》);“你也得顺从你母亲才是!”(陈毅:《归来的儿子》)。
“依从”强调依照对方的主意去办,意思的轻重和“顺从”一致;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若当初依从车间主任的主张,便断不会有今天这种落后、被动的局面”;“他的认死理劲,一上来,神仙也劝服不了。没奈何,只得依从他去”(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
“依”在意思上和“依从”一致,但是比较轻一些;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看在你来得早,凭着你那票子新鲜,依你,十块钱搬走吧”(《小说选刊》,1982,1);“别的我都依了你,只有这一件,我不能去丢那个丑”(《小说月报》,1982,3)。
“听”在意思上和“听从”一致,但是比“听从”轻得多;是口语用词,口语色彩比“依”浓厚。例如:“有什么办法,这会儿就得听人家的!”(《小说选刊》,1982,1);“首长们的趾高气扬的司机都甘愿俯首贴耳地听宾馆女服务员的指挥”(王蒙:《心的光》)。
打听 探问 探询 打问 了解-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听 探问 探询 打问 了解
打听dǎtíng 探问tànwèn 探询tànxún 打问dǎwèn 了解liǎojiě105
动词。表示试着或设法询问(消息、情况等)。
“打听”强调想办法去听到或获知什么。一般只用于消息、情况:是口语里常用的词,也为俗白文字所用,有口语色彩。例如:“只打发老婆,白天在村里打听点消息,看风行事”(马烽、西戌:《吕梁英雄传》);“那就不要到这个学校读书吧。待我打听打听,送你进别的学校去”(叶圣陶:《半年》)。
“探问”“探询”都较强调试图发现什么;除用于消息、情况外,还可用于心中的秘密或想法。“探问”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无特殊色彩。例如:“总司令正在向前方打电话探问实情”(《沫若文集》,第五卷);“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晚餐的时候,我向管理局的同志探问这条桥何时跌落”(丰子恺:《庐山面目》);“我不喜欢探问别人不愿意说的秘密”(《小说月报》,1982,4)。“探询”纯是书面语用词,具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家里,爱人、孩子都好?’刚说完,德木林就后悔了:蠢货,在这种相等探询的情况下,问这个,不是犯了忌讳吗”(《小说月报》),1980,6);“我到处都向人们打听他们所知道的挑重的最高记录,尤其是向那些有气力的人探询”(秦牧:《花城》);“记者设法探询老技师过去不肯表露的想法”。
“打问”强调为想知道情况或消息而采取适当的方式问人家;来自方言,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方言色彩和口语色彩;使用频率不如“打听”高。例如:“他们今年搞不搞养鸡场,你给打问一下,好吗?”;“吕同志象跟老朋友见面一样,再三打问孙家庄作战的情形”(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
“了解”强调通过询问要知道清楚,含有“在询问中要作调查”的意味。例如:“对岸动静如何,须设法了解”;“下周上班后,我了解一下再说”(《小说选刊》,1982.11);“侄子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小说月报》,1981,6)。
探听 刺探 打探-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探听 刺探 打探
探听tàntīng 刺探cìtàn 打探dǎtàn
动词。表示秘密地侦察和设法了解(情况),以取得某种消息或情报。
“探听”强调为知悉某种情况而以隐秘的方式进行观察或侦察。例如:“他自己身体臃肿,不便走动,就叫郭标去探听虚实”(欧阳山:《苦斗》);“吃了人家的饭,还要管闲事,探听人家的阴私”(钱钟书:《围城》);“王卖婆被高夫人派到潼关去探听消息,在潼关住了两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
“刺探”强调以巧妙侦探的方式从别人或集团内部攫取某种消息、情报;有以尖物试探地刺入物体来作比喻的形象色彩;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对于每一个走近她而且企图从她身上刺探些什么的家伙,她都一律报以恶声”(茅盾:《锻炼》);“调皮的女队员们经常半开玩笑地向她刺探情报”(《新华文摘》,1982,1);“早有两个奸细混入军营附近的工地刺探军情”。
“打探”强调设法了解、发现;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买卖人嘛,打探消息的本事还有点哩!”(陆文夫:《小巷深处》);“第二天傍黑子,柱子从外面打探出了两条消息”(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她和颜悦色,踏实文雅,不好奇打探,不多嘴多舌”(王蒙:《心的光》)。
听凭 听任 任凭 任 随 任随-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听凭 听任 任凭 任 随 任随
听凭tīngpíng 听任tīngrèn 任凭rènpíng 任rèn 随suí 任随rènsuí
动词。表示“不加反对和制止,让别人(包括拟人的事物)自由发展或自由行动”的意思。
“听凭”强调让别人自己去决定或支配。例如:“去也罢,不去也罢,听凭你自己作主”;“她机械地听凭伙伴们摆布”(《小说选刊》,1981,12);“堂倌送上帐来,交给我;他也不象初到时候的谦虚了,只向我看了一眼,便吸烟,听凭我付了帐”(鲁迅:《在酒楼上》)。
“听任”强调让别人自由行动去,完全不加限制、干预;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用。例如:“他们实在是把自己的双手捆住,听任内奸抽出屠刀”;“该加管束即须管束,不能听任学生自行其是”:“不懂得爱护别人,也不懂得自卫,听任命运的摆布”(《收获》,1981,1)。
“任凭”兼强调“听凭”“听任”所强调的含义,有庄重而坚决的态度色彩;意思比“听凭”和“听任”都重。例如:“上级曾经指示,花生交售满额后,超额的部分应任凭生产队自行处理”;“人们两手贴着裤缝,任凭自己淹没在……圣曲狂涛下”(《当代》,1981,2);“回去还是留下,任凭你自己”。
“任”和“任凭”意思相当;本为文言词,但现代还多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而具有口语色彩,只是在同“之”“其”等搭配时仍保留文育词的特点。例如:“袜子的品种花色很多,任你挑,喜欢要哪一种就买哪一种吧”;“胖墩说服不了他,只得任他前去”(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对孩子要引导和教育,不能听之任之”。
“随”强调随顺对方的意志,意思比“任”“任凭”以及“听凭”“听任”都轻;是口语用词,口语色彩浓厚。例如:“参加不参加都可以,随你决定好了”;“辛楣道:‘我知道同事里有好几个小组织,常常聚餐,我眼鸿渐一个都不参加,随他们编派我们什么。’”(钱钟书:《围城》);“他可怜巴巴地望着我,随我怎么说,死也不开口”(《小说月报》,1982,3)。
“任随”兼合“任”和“随”的意思,语意比“听凭”“听任”“随”等重些,但轻于“任凭”和“任”;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我们的赤脚可以登山,可以下田,自然的道路可以任随我们走遍”(郭沫若:《上海的清晨》);“这里的天然气不用花钱买,任随人们享用”。
“任凭”和“任”常可起连词的作用而表示“无论、不管”的意思(如说:“任凭怎样苦思苦想,也想不出个究竟来”;“任你看一百遍,也看不出问题来的”),在这种用法下和本组其他的词没有同义关系。
听说 耳闻-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听说 耳闻
听说tīngshuō 耳闻ěrwén
动词。表示自己听到过别人说。
“听说”强调听到的话是别人说的;较常使用。例如:“原来她也当过童养媳,我这是第一次听说”(刘真:《长长的流水》);“听说《新月》月刊团体里的人们在说,现在销路好起来了”(鲁迅:《二心集》);“最近听说中国作家协会参加了国际笔会”(《文艺报》,1982,4)。
“耳闻”强调自己亲耳听到;是文言词,一般只用在带文言色彩的语句里,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和“目睹”(或“目见”)组合为固定词组。例如:“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不少”(鲁迅:《一件小事》);“总之,作家的生活领域开阔了,耳闻目见的事物丰富了”(《文艺报》,1982,6);“史老板在外间亦耳闻有种种不满之论调”(鲁迅:《伪自由书·后记》)。
中听 顺耳 入耳-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中听 顺耳 入耳
中听zhōngtīng 顺耳shùn’ěr 入耳rù’ěr
形容词。表示听起来合乎心意,使人爱听。
“中听”强调使人爱听。例如:“她觉得方才觉民说的话很中听”(巴金:《秋》);“况且黄医生的品行早已得了静的信仰,自然他的议论更加中听了”(茅盾:《蚀》);“号声清远,悦耳中听,声闻数里”(端木蕻良:《曹雪芹》,上卷);“中听的,喊声‘对’,不中听的,骂一顿,大家觉得正需要这样的发泄”(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顺耳”强调合乎心意,含有“话语说得恰当”的意味。例如:“周老太太厌烦地看了枚一眼,别的人也觉得枚的话听起来不大顺耳”(巴金:《秋》);“这话我听着真不顺耳”(《当代》,1982,3);“尽管我也听到过对这本书有这种那种的善意建议、不理解、某些不满或冷淡,但大都还是顺耳的反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
“入耳”强调让人很愿意听进去,听起来舒服;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忠言多不入耳,入耳的言辞则往往缺乏诚意而无用处”;“话虽十分入耳,然而不可信以为真”;“文种的话说得太重了。‘要买民心’?他的话是很不入耳的”(曹禺等:《胆剑篇》)。
“入耳”在表示“进入耳朵”的意思时(如说:“真是不堪入耳”;“听而不闻,话未入耳”),是个词组,不是“中听”“顺耳”的同义词。
恭听-实用委婉语词典
恭听
意为恭恭敬敬、专心致志地倾听。
洗耳恭听-实用委婉语词典
洗耳恭听
意指采取恭恭敬敬的态度,倾听他人所说的话。
安之若素,听时命之适然-实用委婉语词典
安之若素,听时命之适然
意为遇到不顺并不在意,像平时一样,等待适当的时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实用委婉语词典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婉指注意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看问题就明朗,只听信某一方面的意见就容易陷于昏暗。语出《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不听-孙子兵法词典
不听
【释义】:
不能听从。《计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杜牧注:“若彼自备护,不从我计,形势均等,无以相加,用战必败,引而去之。”
听-孙子兵法词典
听tīng
【释义】:
〔聽〕①以耳知音。《势篇》:“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矣。”②听取;听从。《计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聆 听(聽) 闻-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聆 听(聽) 闻
[聆líng 听(聽)tīng 闻wén]
同 都表示听。
异 【听】 ①一般的用耳听,可以是听见,也可以是没听见,不一定有听的结果。《礼记·檀弓下》:“夫子式而听之”。《孟子·梁惠王上》:“声音不足听于耳与?”《荀子·劝学》:“耳不能两听而聪”。(聪:听得清楚) ②听从,接受。《左传·昭公七年》:“敝邑知罪,敢不听命。”《史记·李斯列传》:“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拜:任用。长史:官名)成语有“言听计从”。
【闻】 ①听见,有听的结果。《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孟子·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楚歌”。成语有“闻鸡起舞”。 ②听说,知道。《战国策·赵策四》:“老妇不闻也”。刘向《新序·杂事》:“臣闻君好士”。成语有“闻过则喜”。 ③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战国策·赵策四》:“昧死以闻”。(昧死:冒死)司马迁《报任安书》:“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
【聆】 倾耳细听,认真听。张衡《思玄赋》:“聆广乐之九奏兮”。马融《长笛赋》:“独聆风于极危”。(危:高耸)谢灵运《登池上楼》:“倾耳聆波澜”。苏轼《石钟山记》:“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注 古代“聽”跟“听”是两个字,意义互不相干。古代“听”读yǐn,表示张口而笑的样子。现“聽”简化为“听”。
垂听-敬谦语小词典
垂听chuítīng
敬辞。用来请对方倾听(下情或意见)。《三国演义》二回:“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曰:‘……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议,此国家之幸也。愿垂听焉。’”《毛泽东书信选集·致彭璜》:“于吾兄久欲陈其拙愚,而未得机会,今愿一言,倘获垂听,有荣幸焉。”
俯听-敬谦语小词典
俯听fǔtīng
敬辞。用来请求对方屈尊下听。许地山《命令鸟》:“愿勇猛无畏的阿弥陀,俯听恳求接引我。”
高听-敬谦语小词典
高听gāotīng
敬辞。用来称他人的听闻。《宋书·颜延之传》:“适值尊朋临座,稠览博论,而言不入于高听,人见弃于众视。”
钧听-敬谦语小词典
钧听jūntīng
敬辞。古代用来称尊长的听闻。《水浒传》八五回:“欧阳侍郎入到城中,至州衙前下马,直到厅上。叙礼罢,分宾主而坐。宋江便问:‘侍郎来意何干?’欧阳侍郎道:‘有件小事,上达钧听,乞屏左右。’”
清听-敬谦语小词典
清听qīngtīng
敬辞。用来称对方的听觉。邹韬奋《萍踪寄语二集·弁言》:“倘有所得,当再就‘萍踪’所到,写些‘寄语’出来,以扰好友们的清听。”
宪听-敬谦语小词典
宪听xiàntīng
敬辞。古代下官用来称上官的视听。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卑职实从驿递重务万分苦难起见,非敢私于成法之外,妄行干请,以渎宪听也。”
动听 刺耳-反义词应用词典
动听 刺耳
动听 dòngtīng 刺耳 cì'ěr
【动听】形容词。听起来使人感动或者感兴趣。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句〕
1.那沙漠里的骆驼铃声是那么清脆、动听,十分悦耳。
2.跳跃在峡谷里的泉水,撞击在大小各异的岩石上发出银铃般动听的声响。
3.他说得很动听,可做起来就又是另一码事了。
【刺耳】形容词。声音尖锐或杂乱;言语尖酸刻薄,使人听着不舒服。
〔例句〕
1.马路上传来救火车刺耳的警笛声。
2.他的话听起来刺耳,可冷静一想,还真有道理。
〔应用例句〕
刺耳的话有时比动听的话更有价值。
广开言路 闭目塞听-反义词应用词典
广开言路 闭目塞听
广开言路 guǎngkāiyánlù
闭目塞听 bìmùsètīng
【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人们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
〔例句〕
1.我们今天确实需要扩大眼界,广开言路,更好地借鉴外国一切先进的东西,过去那种盲目排外的作法,已被证明是一种历史的错误。
2.有的领导,他们因为陶醉在已有的成绩上,好听奉承话,所以不能广开言路。
【闭目塞听】闭上眼睛,堵上耳朵。比喻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也作“闭目塞聪”。
〔例句〕
1.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
2.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归顺 guīshùn 反叛 fǎnpàn
调皮 听话-反义词应用词典
调皮 听话
调皮 tiáopí 听话 tīnghuà 【调皮】形容词。贬义。顽皮,不听话,不驯服,不易对付。
〔例句〕
1.他在工作单位调皮捣乱,不好好干活,受到领导和群众批评。
2.调皮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
【听话】形容词。褒义。听从师长或领导的话,驯服,易对付。
〔例句〕
1.“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接着说。“……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
2.封建统治者要老百姓做听话的顺民,以便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
打听 了解-近义词应用词典
打听 了解
打听 dǎting 了解 liǎojiě
【打听】试探着向多方面询问(所要知道的事情)。如:
1.她急着想找个人打听一下,就回过头来望。
【了解】①知道得清楚。②打听,调查。如:
2.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3.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
辨析:“打听”着重于探问所要知道的情况,如打听老师的下落,打听消息,打听行情。“了解”着重于对情况的调查,如了解一下情况;还指知道得很清楚的意义,如我是很了解他的。“了解”调查的程度比“打听”广而深。“打听”多从侧面调查,而“了解”可从正面向有关人员收集情况。在探问调查的意义上二者可通用,如打听(了解)商品行情。
倾听 谛听-近义词应用词典
倾听 谛听
倾听 qīngtīng谛听 dìtīng
【倾听】细心听取(常用于上对下)。如:
1.谢辽萨虽然听不懂德语,却心里怦怦乱跳地倾听着。
【谛听】仔细听。如:
2.“一总四个呢,”她的声音更低了,我用心谛听才能辨知。
辨析:“倾听”,用心细听,多指上对下,长辈对晚辈的细心听取意见,如倾听群众意见,倾听动静。“谛听”指一般场合仔细听,如用心谛听。
侧耳而听-古文观止词典
侧耳而听cè ěr ér tīng
侧斜着耳朵细听(1)。《苏秦以连横说秦》: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妻子不敢正视,只是侧斜耳朵细听。
偏听-古文观止词典
偏听piān tīng
听信一面之辞(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偏听生奸。——因此只听信一面之辞就会产生奸佞。
视听-古文观止词典
视听shì tīng
指视力和听力(2)。《兰亭集序》:足以极视听之娱。——完全用来使视力和听力欢乐。《与韩荆州书》:则欲尘秽视听。——想要玷污您的视力和听力。
听-古文观止词典
听tīng
【词性】:动词
一、以耳知音,聆听(13)。《苏秦以连横说秦》: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他的妻子只敢斜着眼睛瞟他,侧着耳朵听他。《圬者王承福传》:听其言,约而尽。——听他的话,简洁而透彻。《丰乐亭记》:俯而听泉。——低头听泉声。
二、听信,听从(41)。《司马错论伐蜀》:善!寡人听子。——好!寡人听从您的意见。《屈原列传》: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从前鲁君听信了季孙的话驱逐了孔子。
三、审理,处理(9)。《召公谏厉王止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要叫三公九卿直到列士都献上规谏的诗。《酷吏列传序》:听讼吾犹人也。——审理案件我和别人一样。《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夫南面而听天下。——皇帝处理天下的事情。
四、听取(4)。《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公听并观,垂明当世。——他们公正地听取意见,全面地观察事物,贤明的名声流传于世。《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陛下〕实在应当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至于用人听言之法。——至于任用人才,听取意见的方法。
听-古文观止词典
听tīng
【词性】: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任凭”(3)。《齐国佐不辱命》:则听客之所为。——那就任凭他们怎么办。《光武帝临淄劳耿弇》:不听为仇。——不能任凭他去复仇。《后赤壁赋》: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它漂流到那里停止。
听听-古文观止词典
听听yín yín
【词性】:形容词
用同“龂断”。争辩的样子(1)。《梓人传》:听听于府庭。——在官府朝廷上争辩不休。
唯命是听-古文观止词典
唯命是听wéi mìng shì tīng
只要吩咐就听从,谓绝对服从(1)。《齐国佐不辱命》: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何况不幸失败,怎敢不绝对听从您的命令?
包打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包打听
【释义】:
旧时租界上巡捕房所用的侦探。因其专管打探隐私等,故称。《官场现形记》一一:倘若找不到,只要我到上海道里一托,立刻一封信托洋场上的官交代了包打听,是没有找不到的。《海上花列传》四:我也要问耐,耐阿是做仔包打听哉?《文明小史》一六:那个戴黑帽结子的人,就是包打听的伙计。
不听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听手
【释义】:
不听使唤。《金瓶梅词话》一一:那顷这丫头在娘房里着紧不听手,俺没曾在灶上把刀背打他,娘尚且不言语。
不听好人言,必有恓惶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听好人言,必有恓惶泪
【释义】:
不听好心人的善意劝告,必定会遭致烦恼、忧伤。《醒世恒言》六:只因他是个倔强汉子,不依众人说话,后来被那狐狸精把个家业弄得七零八落。正是:不听好人言,必有恓惶泪。
⊙不听好人言,必有凄惶泪
《西湖二集》一七:若使元朝早听了刘伯温先生之言,那浙东、浙西谁人敢动得他尺寸之土?后来虽服刘伯温先见之明,要再起他为官,而刘伯温已断断不肯矣。果然是:不听好人言,必有凄惶泪。
⊙不听好人言,果有恓惶事
《水浒全传》六一:正走之间,不到天尽头,须到地尽处,看看走到鸭嘴滩头,只一望时,都见满目芦花,茫茫烟水。卢俊义看见,仰天长叹道:“是我不听好人言,今日果有恓惶事。”
⊙不听好人言,终有凄惶泪
《西湖拾遗》二三:果然是:不听好人言,终有凄惶泪。
⊙不听好人言,果见凄惶泪
《禅真后史》十一:郁氏叹气道:“不听好人言,果见凄惶泪。当初为投儿娶这泼妇人时,相公何等拦阻!是我牵强成了。谁想这女人尖嘴舌快,蜮势鬼形,不脱那小家子腔魄,以致怄气。都是我妇人家小见薄识,造次结亲。”
不听老人言,恓惶在眼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听老人言,恓惶在眼前
【释义】:
恓惶:悲伤的样子。不听信老年人的话,忧伤的事就会马上发生。《林兰香》三五:后生家不知好歹,初产后便不依人的调养,难道忘了“不听老人言,恓惶在眼前”的话了么?
⊙不听老人言,必有恓惶泪
《鼓掌绝尘》四:古人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必有恓惶泪。那日元宵灯夜,我劝你不要进城,却不肯听。如今看将起来,都是那时节起的。
⊙不听老人言,定有恓惶处
《醒世姻缘传》三:晁源孙儿,你不听老人言,定有恓惶处。那日我这样嘱付了你,你不依我说,定要出去,若不是我拦护得紧,他要一交跌死你哩!
耳不听,肚不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耳不听,肚不闷
【释义】:
意谓不去听那烦心的话,心里就不会烦闷。《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八:一会没有了一双耳朵。长老道:“好,耳不听,肚不闷。”
⊙耳不闻,心不恼
《带印奇冤郭公传》五一:自古说:耳不闻,心不恼,夫人听了这些话,不由得气忿欲死。
⊙耳不听,心不烦
《中国现在记》二:愚兄触目伤心,恨不得立时不做官,叫我耳不听,心不烦才好。
非礼不看,非礼不听,非礼不走,非礼不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非礼不看,非礼不听,非礼不走,非礼不说
【释义】:
谓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礼仪。□语见《大学》。《醒世姻缘传》八:俺虽是取唱的,那唱的“入门为正”,甚是尊尊贵贵的。可是《大学》上的话:非礼不看,非礼不听,非礼不走,非礼不说。替我挣不上忘八。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镜花缘》七一:你道那四句?就是圣人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能依了这个处世,我们闺阁也可算得第一等闲人。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
《红楼梦》六六:(三姐)说着,将一根玉簪,击作两段,“一句不真,就如这簪子!”说着,回房去了,真个竟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
妇人之言不可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妇人之言不可听
【释义】:
意谓男子汉不可听信妻妾的谗言或浅见。《隋唐演义》六三:古人云:唯妇人之言不可听。书亦戒曰:唯妇言是听。似乎妇人再开口不得的。殊不知妇人中智慧见识,尽有胜过男子。《小五义》一〇四:自来治家有道,不可纵子为凶,妇人之言不可听,劝着吃亏为正。
⊙妇人之语不宜听
《警世通言》三三:高氏启口说出,直教乔俊有家难奔,有国难投。正是:妇人之语不宜听,割户分门坏五伦。勿信妻言行大道,世间男子几多人!
⊙妇人之言,切不可听
《十二笑》二:巫晨新道:“从来说妇人之言,切不可听,我们一言而决,彼此立定主意,怕他们翻悔甚么。”
拱手听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拱手听命
【释义】:
拱手:两手抱拳,表示恭敬、服从。形容乖乖地服从,不敢反抗。《杨家将演义》四:臣有一计,可使萧后拱手听命。
狗鬼听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狗鬼听提
【释义】:
听提:听话、顺从。形容听话恭顺的样子。《醒世姻缘传》六二:天下那不怕天不怕地的汉子,……惟独一个二不棱登的妇人,制伏得你狗鬼听提,先意承志,百顺百从。
过耳之言,不可听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过耳之言,不可听信
【释义】:
指传言不可轻信。《施公案》一四四:财主老爷,过耳之言,不可听信。
⊙过耳之言,深不足信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八:羊角仙人看见金碧峰这等鄙萎,心里想道:“过耳之言,深不足信。姜金定就说得南朝金碧峰海阔的神通,天大的名望,原来是这等一个懦夫。”
旱打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旱打听
【释义】:
喻打听与自己不相干的事。《何典》三:凑巧形容鬼与六事鬼两个到来旱打听,恰好接着。又,八:豆腐羹饭鬼冷眼看他们行作动步,是专为女儿来的;又闻得色鬼在各处旱打听,要寻甚么标致细娘,便疑心到他身上。
尽人事以听天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尽人事以听天命
【释义】:
尽人事:尽人最大的努力去做事。意谓无论什么事情,个人只要作到最大努力,成功与否听凭上天安排。《镜花缘》六:仙姑岂不闻“小不忍则乱大谋”?又谚云“尽人事以听天命”。今仙姑既不能忍,又人事未尽,以致如此,何能言得天命。
⊙尽人事以待天命
《女仙外史》五二:我辈当尽人事以待天命,其机兆固未显也。
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释义】:
尽:尽人事。听:听凭。意谓凡事个人尽到最大努力,然后听凭命运安排。《初刻拍案惊奇》四〇:说话的,依你这样说起来,人多不消得读书勤学,只靠着命中福分罢了。又道是尽其在我,听其在天。只这些福分又赶着兴头走的,那奋发不过的人终久容易得些,也是常理。
马听锣声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马听锣声转
【释义】:
比喻下人听主人指挥。《醒世姻缘传》九五:家人媳妇,丫头养娘,原无甚么正经,马听锣声转的,见寄姐合他投好,也都没人敢欺侮了他,倒茶端水,一般伏事。
没有耳朵听着,也有鼻子闻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没有耳朵听着,也有鼻子闻着
【释义】:
意谓总该了解些情况。《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九:你这些狗娘养的,没有耳朵听着,也有鼻子闻着。咱这里要害病的军人来相验,你怎么领着一干没病的军人到这里来搪抵咱们?
莫道天高远,天高听却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莫道天高远,天高听却低
【释义】:
不要以为天又高又远,天虽高却能听清低处的谈话。指上天能洞察秋毫,听到任何欺心的话。《东游记》五七:话说人巧天又巧,明欺暗岂欺?莫道天高远,天高听却低。
磨房里的驴--竟听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磨房里的驴--竟听喝
【释义】:
竟:谐“净”。磨房里拉磨的驴,为了怕它偷吃粮食,往往被蒙上眼罩。驴看不见,只听人吆喝,该停就停,该走就走。比喻自己做不了主,听别人指挥或摆布。《龙图耳录》四〇:郭安把嘴一咧道:“你不用给我高帽儿戴!我担的什么,我也是磨房里的驴--竟听喝。他们若是哈的一声,连我也摸不着是那葫芦的药呢。”
男子肯听妇人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男子肯听妇人言
【释义】:
指丈夫总是愿意听从妻子的话。《飞龙全传》二四:是了,常言道:男子肯听妇人言。吾今当请舅母出来相见,面求解劝,自然无事。
偏听成奸,独任成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偏听成奸,独任成乱
【释义】:
意谓主人偏听偏信就会有人趁机作弊,使一人独掌大权就会酿成祸乱。《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七六:天师道:“偏听成奸,独任成乱,古语不虚。”
入门三相,便知其家,听言三句,便知其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入门三相,便知其家,听言三句,便知其品
【释义】:
进到门里看三眼,便知是个什么样的人家,听人说上三句话,便知他的品格高低。指家庭的贫富俗雅,个人品格高低,都有外在表现,只要稍微留心观察,就能看出端倪。《金云翘传》七:入门三相,便知其家,听言三句,便知其品。越王在流离颠沛之中,不失夫妻君臣之冀,人知其必兴。今此人,外则立仆分明,内则鲢鲤不辨,此非大人家,必假斯文也。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释义】:
是非:口舌。惹是生非的话天天都有,不去听它,自然也就化为乌有。指对付流言蜚语,搬弄是非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睬,不在意。《林兰香》二四:郑文道:“此论大是。甥女姊妹五人,同处一室,能无各有是非乎?”梦卿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若五人各以长争长,便如五色之不能相混。惟以短济短,即如五味之相和矣。”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金瓶梅词话》八三:经济道:“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怪不的,说舌的奴才到明日得了好?大娘眼见不信他。”
⊙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
《金瓶梅词话》八五:娘,你老人家也少要忧心。仙姑,人说日日有夫。是非来入耳,不听自然无。古昔仙人,还有小人不是之处,休说你我。
听天由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听天由命
【释义】:
谓听凭天意,顺从命运。形容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孔从子·鹗赋》:听天任命,慎厥所修。《蜃楼志》一:众商道:“苏大哥,事到如今,我们只得听天由命了。”《彭公案》三〇三:既被他拿住,这也无法,听天由命吧!《老残游记续集遗稿》二:我教你个好法子,你拿手绢子把眼捂上,死活存亡,听天由命去罢。
听房结子孙圪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听房结子孙圪垯
【释义】:
圪垯:即“疙瘩”指打结。北方称小男孩。古代民间俗习,新婚之夜,亲人在房外潜听,暗中拿一红布带子打结子,听见哎哟,结一个圪塔之语,谓可早生贵子云云。《歧路灯》一〇六:老樊回来,遵“听房结子孙圪垯”俗谚,预先偷买一根红布带儿藏着。……俟人静之后,手执红带儿,潜行徐步,在窗外偷听,不闻动静。又一顷,仿佛如闻哎哟,老樊结了一个圪垯。站的腰酸,存立不住而去。
听者有,不听者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听者有,不听者无
【释义】:
意谓对闲话是非爱听了就有,不听信,也就没有了。《金瓶梅词话》七八:房倒压不杀人,舌头倒压杀人,听者有,不听者无。
未知心里事,但听口中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未知心里事,但听口中言
【释义】:
若不明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只听他口中说的话就可以推知了。指从人的言谈中可以了解他的心事。《大马扁》四:曾嗣卿听了,觉俗语说未知心里事,但听口中言,像康有为所言,立心实在太险了。
⊙未观其心,先听其言
《大马扁》一三:谭嗣同一听,真觉不知所答,暗忖未观其心,先听其言,这样立心,实是险极。
⊙未知心腹事,且听口中言
《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四〇:沈国清点头暗言:“未知心腹事,且听口中言。这句话明要现钞了。”
乡亲遇乡亲,说话真好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乡亲遇乡亲,说话真好听
【释义】:
指在异地他乡遇到故乡人,彼此说话感到很亲切。《冷眼观》一九:长老当时对乾隆爷说:“乡亲遇乡亲,说话真好听。”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释义】:
说话的人无意,听话的人却从某种角度去理解,或特别注意听到的话的意味。《官场现形记》三〇:谁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早被那个二婚头记在肚里,待时而动。《黄绣球》五:这是媒婆子无意中一连说下来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黄绣球听得“黄祸”两字,想:“黄祸是我家一个远族”。
⊙说话无心,听话有心
《隋炀帝艳史》三四:谁知说话无心,听话有心。萧后见大家你也说老,我也说老,又都哂笑不已,只以为有借莺声打觑她,满心大怒。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释义】:
形容视野广阔,听觉灵敏。指人机警灵敏,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迅速作出反应。《歧路灯》四三:我不是笨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如咱走罢。《镜花缘》一六:所以把眼生手上,取其四路八方都可察看,易于防范,就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非小心谨慎之意。《儿女英雄传》六:强盗的本领,讲得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慢讲白昼对面相持,那怕夜间脑后有人暗算,不必等听出脚步儿来,未从那兵器来到跟前,早觉得出个兆头来,转身就要招架个着。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封神演义》五三: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眼观八面,耳听十六方
《冷眼观》二九:我们平时遇事,真是眼观八面,耳听十六方,这件事情我焉能不知道呢!
眼观旌节旗,耳听好消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眼观旌节旗,耳听好消息
【释义】:
意谓成功在望,只须静候捷报佳音。《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卓员外住下,待司马长卿音信。正是:眼观旌节旗,耳听好消息。
⊙眼望旌节至,专等好消息
《水浒全传》二四:王婆道:“眼望旌节至,专等好消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
⊙眼观旌旗捷,耳听好消息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五:金天雷得了全胜,一任他去,勒马而回。正是:眼观旌旗捷,耳听好消息。
⊙眼望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喻世明言》一:陈大郎心中暗喜,也收拾银两,别了管典的,自回下处。正是:眼望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眼望旌节至,耳听好消息
《金瓶梅词话》四: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好消息。不要交老身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
⊙眼盼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二刻拍案惊奇》二:小道人就像热地上蚰蜒,好生打熬不过,禁架不定。正是:眼盼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眼观旌捷旗,耳听好消息
《醒世姻缘传》六三:智姐知他中计,也便辞了白姑子回去,只是眼观旌捷旗,耳听好消息。
⊙眼望旌旗报,耳听好消息
《青楼梦》二三:又叮嘱拜林察言观色,见机而行,早些回来,与我细说。正所谓:眼望旌旗报,耳听好消息。
⊙耳听好消息,眼观旌节旗
《照世杯》二:欧滁山千叮万嘱一遍。正是:耳听好消息,眼观旌节旗。
⊙耳闻好消息,眼看捷旌旗
《隋唐演义》九五:秦称广平王郭子义屡胜贼兵,又得回纥助战,已恢复西京,今即移兵东向,并将恢复东京。上皇大喜。正是:且喜耳闻好消息,会须眼看捷旌旗。
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
【释义】:
眼睛看不见美味佳肴,嘴就不馋;耳朵没有听见惹心的事,就不会烦恼。意谓诱人的东西容易惑乱视听,使人感情波动。《济公全传》六五:老和尚一闻脂粉头油,异香扑鼻,见荷花百般献媚,俗言说的不错,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老和尚一阵心神飘荡,被荷花缠绕的欲火难挨。
眼见之事犹恐假,耳听之言未必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眼见之事犹恐假,耳听之言未必真
【释义】:
即使亲眼看到的事犹恐未必真实可靠,耳听的传言更不可确信。指事物复杂难辨,不可轻信传闻。《永庆升平前传》四:成龙一想:“听他一片之言,未必是真。正是:眼见之事犹恐假,耳听之言未必真。”
⊙眼观此事犹然假,耳食之言未必真
《彭公案》二:诸事已毕,想起……听人传言,说本县李新庄有恶霸李八侯,为人作恶,我不免暗访此人,要是好人,也未可是。俗语说的好:眼观此事犹然假,耳食之言未必真。
⊙眼见犹恐是假,耳闻岂可为真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三八:不然。自古道:眼见犹恐是假,耳闻岂可为真。臣昔日在朝,得知二人忠直,又有古人之风,多与朝臣不合。以理言之,岂不做中国大臣,反恋小邦爵位?以情言之,亦不肯抛妻丢子,受朝廷的国法,而自顾一分之理。凡事中间,必有委曲。
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
【释义】:
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心事,就要仔细听他所说的话。《醒世恒言》一三:说犹未了,恰好太尉夫人走过来,说道:“夫人,你却在此祷告什么?……正是: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禅真后史》一〇:张氏道:“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况未言之先,细察动静,早知君意。今无他说,君再以颜色加我,惟死而已。”
⊙要知心腹事,待听口中言
《金台全传》二三:永儿道:“阿,母亲,自古道要知心腹事,待听口中言,摆渡钱多没有,料想盘川无着,何不与他几两银子,也算行了一桩好事。”
⊙要知心腹事,须听口边言
《冷眼观》二八:柔斋听了,就笑道:“要知心腹事,须听口边言。简直一见面起首,至到此时,嘴里不住的素兰朱寓,朱寓素兰问不了,可见得比一千个人都放在心上。”
⊙要知心内事,但听口中言
《青楼梦》二三:古人云:要知心内事,但听口中言。听她这番言语,明知托我探听,她有意露出口风。再去做媒,有嗣可说了。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释义】:
臣下知道的都毫无保留地讲出来,主上对所建言毫不拒绝地接受。形容君臣相得或上下相得。《野叟曝言》四九: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弹-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弹
【释义】:
弹:谐“谈”。意谓知心话只说给知心人听,不是知音者就不随便谈知心话。《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七:佛爷看见张守成说的话,正合他的意思,满心欢喜,说道: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弹。我正是为着这些,才相烦大仙到此。
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
【释义】:
只听见人在楼板上的声响,却不见人的影子。比喻只有预兆,不见实情。也指只听说要做某事,却迟迟不见行动。《飞跎全传》三:又上灯草楼子玩玩。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
听-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听tīng
介词
“听”同它的宾语(有时省略)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作状语。可译为“任凭”。
《庄子·杂篇·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è)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庄子》册三卷八页十六上)
——匠石挥斧成风,〔郢人〕任凭他斫自己鼻尖上的白粉,白粉被砍尽了而鼻子一点儿也没有伤损,郢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运斤:挥斧。斤,斧头。垩:白色土。)
《宋史·王安石列传》: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宋史》册三〇页一〇五四五)
——市易法规定,任凭人们赊借朝廷的钱和货物,用自己的田地房屋或黄金丝绸作为抵押,付利息十分之二。(市易之法:王安石变法时所颁布的关于市场贸易的法令。县官:朝廷。)
听-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听tīng
附类
一、名词。指“探听消息的人”。
《荀子·议兵篇》: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册二卷十页二上)
——具有仁德的人治理方圆十里的国家,那么在方圆百里之内就要有探听消息的人。(用:为、治理。)
二、动词。作“听取”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围。(《史记》册九页二九五五)
——高皇帝不听取〔成进的劝告〕,就向北进军到达代谷,果然发生了平城被围困的事件。
包打听-汉语惯用语辞典
包打听bāo dǎ tīng
指密探或爱打探消息的人。黄亚洲《日出东方》“马林闻此言,迅速起立,以他那只多毛而骨结粗大的手,猛击一桌‘一定是包打听。我建议,会议立即停止,大家分别离开。’”
随身听-汉语惯用语辞典
随身听suí shēn tīng
指一种小巧的便携式立体声录音机或激光唱机。《环球时报》2001.5.11“他在忙的时候总喜欢带上随身听,听自己带来的CD唱片,其中大多数是歌剧。”
听壁脚-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壁脚tīng bì jiǎo
①谓偷听别人的私语。如人家心里厢的话勿能打听,也勿能讲!不然人人会讨厌侬!这样做比听壁脚还要坏,还要缺德。②听墙根。周立波《山那面人家》“从前,我们这带的红花姑娘们,在同伴新婚的初夜,总要偷偷跑到新房的窗子外面、板壁下边去听壁脚。”
听风声-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风声tīng fēng shēng
比喻听取消息。冯志《敌后武工队》“他到街上听风声去啦。”
听隔壁戏-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隔壁戏tīng gé bì xì
谓探听墙那边人们说的话和做的事。张沪《瓦妖》“女囚们像听隔壁戏,用耳朵捉摸墙那边的动静。”
听墙根-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墙根tīng qiáng gēn
谓新婚夜暗中偷听新婚夫妇的谈话和动静。姚雪垠《长夜》“娃儿,你夜里为啥不起来听墙根呀?”
听水响-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水响tīng shuǐ xiǎng
方言。谓不起作用。沙汀《丁跛公》“后来自动地把那凶器献上去了,还连连地陪笑着,说话格格不吐,直到背过身时,这才很连贯地嘟哝了一句‘我们是听水响的啦。’”
听天书-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天书tīng tiān shū
比喻听不懂别人说什么。李延国《中国农民大趋势》“五个庄户人像听天书,越听越胡涂。”
听喜歌-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喜歌tīng xǐ gē
谓听赞扬、吹捧的话。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如今年轻人就爱听喜歌。”
听小汇报-汉语惯用语辞典
听小汇报tīng xiǎo huì bào
谓听别人带有偏见,不实事求是的私下汇报。鲁彦周《天云山传奇》“这种爱听小汇报的作风不改,怎么得了!”
听-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听tīng
聽、
名量词。英文tin的音译。计量听装的物品:一听香烟/三听咖啡/几听牛肉罐头/几听软饮料/一听听啤酒/一听听茶叶/一听听奶粉∥朋友送来一听饼干、一听巧克力。/他的小冰箱里放着两听午餐肉、三听沙丁鱼,还有好几听冰茶和可口可乐。
统读tīng,不读tìng。
谛听-佛源语词词典
谛听
注意地听,仔细、认真地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七十三:“受持此经有十种法:一者书写,二者供养,三者施他,四者谛听……”又《辨中边论》:“四谛听,闻他人读诵经典而解说之,深生爱乐,一心谛听也。”现代汉语承用。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肃肃全军,谛听谛听。”
实听无声,其声不绝-佛源语词词典
实听无声,其声不绝
佛家哲学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种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就声音而言,真正去听,可能听不到什么声音,但实际上那声音却存在着,而且永远也不会断绝。佛家的这种认识并非独创。《老子》一书中就有“大音无声”的提法。另,现代物理学之声学和生理学已证实:人的听觉能力只能听到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内的声音。20赫兹以下,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都是听不到的。《祖堂集·卷十五·归宗和尚》:“知识不屈于学徒,真如岂随于言句。真见无像,其像分明;实听无声,其声不绝。”
听不越声-佛源语词词典
听不越声
人们能听到的超不过声音传播的范围。比喻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总是有一定的范围的限制,做事不可能超越它应有的范围。《祖堂集·卷九·落浦和尚》:“所以,见不逾色,听不越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然。”
听事不真,唤钟作甕-佛源语词词典
听事不真,唤钟作甕
钟与甕是功用完全不同的工具。但两字的韵母相同,尾音相近,不认真听,就可能把“钟”听成是“甕”。比喻办事不认真,搞错了对象。《五灯会元·卷十五·乾明睦禅师》:“问:‘昔日灵山记,今朝嗣阿谁?’师曰:‘楚山突兀,汉水东流。’曰:‘恁么则洞山的嗣也。’师曰:‘听事不真,唤钟作甕。’”
听众-佛源语词词典
听众
佛教指听讲经说法的众人。《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变文》:“奉劝闻经诸听众,大须布施莫因循。”后来凡指群众集会或多人分散听演讲、音乐或广播的人都称为“听众”,现代汉语的用法即是如此。老舍《出口成章·戏剧语言》:“带有诗意的语言能够给听众以弦外之音,好像给舞台留出一些空隙,耐人寻味。”
听-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听聽tīng
①用耳朵接受声音。《齐桓晋文之事》:“抑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于耳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②听从,接受。《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寡人,何也?’”《鸿门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之。”③探听。《战国策·东周策》:“秦欲知三国之情,公不如遂见秦王曰:‘请为王~东方之处。’”④探听消息的人,耳目,间谍。《荀子·议兵》:“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⑤治理,处理。《孟子·离娄下》:“子产~郑国之政。”《史记·秦始皇本纪》:“兼~万事。”⑥听任,听凭。《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而斫之。”(斤:斧类工具。斫:砍。)《世说新语·惑溺》:“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之。”⑦厅事,厅堂。《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听朝】治理朝政。《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栉冠,平明而~。”
【听事】①听命行事。《左传·襄公三十年》:“吾侪小人,食而~,犹惧不给命而不免于戾,焉与知政?”②处理政事。《战国策·楚策一》:“夫公孙郝之于秦王,亲也。少与之同衣,长与之同车,被王衣以~,真大王之相已。”《汉书·韩延寿传》:“是日移病不~。”③官府办公的地方。《世说新语·政事》:“值积雪始晴,~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司马光《训俭示康》:“此为宰相~诚隘,为太祝、奉礼~已宽矣。”
【听讼】审理诉讼,断案。《论语·颜渊》:“~,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听政】处理政务。《史记·吕太后本纪》:“代王遂入而~。”
【听治】①处理政事。《韩非子·十过》:“不务~而好五音者,则穷身之事也。”②处罚,处置。《汉书·文帝纪》:“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
听-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听yǐn
【听然】笑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亡是公~而笑。”
【听听】争辩不休的样子。柳宗元《梓人传》:“~于府廷。”
一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听yī tīng
【释义】:
完全听凭。鲁迅《致黎烈文》:“今姑且寄奉,可用与否,一听酌定。”
中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听zhōng tīng
【释义】:
听起来顺耳;好听。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小芹)听见她娘哼哼得很中听,站在桌前听了一会,把做饭也忘了。”
伫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伫听zhù tīng
【释义】:
凝神倾听。宋之的《草地颂歌》:“你渴望追逐翻飞的蝴蝶,伫听鸟儿的啁啾。”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现代汉语大词典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jiān tīng zé míng piān tīng zé àn
【释义】:
多方听取意见,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单方面听取意见,会出差错。张国庆《亲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为什么光听大舅的,不能听听他们的意见呢?”
倾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倾听qīng tīng
【释义】:
细听;认真地听。巴金《秋》:“她也专心地在一边倾听。”
俯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俯听fǔ tīng
【释义】:
屈尊下听。许地山《命命鸟》:“愿勇猛无畏的阿弥陀,俯听恳求接引我。”
偏听偏信-现代汉语大词典
偏听偏信piān tīng piān xìn
【释义】:
只听信一方面的话。陈残云《山谷风烟》:“老冯,你不要偏听偏信。”
包打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包打听bāo dǎ tīng
【释义】:
包探。也指好打听消息或知道消息多的人。沙汀《困兽记》:“我一不是他老子,二不是他儿子,三不是包打听。”
言听计从-现代汉语大词典
言听计从yán tīng jì cóng
【释义】:
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个人非常信任。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晚和觉得昌志比自己想事周到些…从此言听计从。”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现代汉语大词典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yán zhě zhūn zhūn tīng zhě miǎo miǎo
【释义】:
说的人耐心恳切,而听的人则不以为意。形容徒费唇舌。语出《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廖仲恺《消费合作社概论》:“顾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访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访听fǎng tīng
【释义】:
方言。打听。杨朔《春子姑娘》:“(我)走出街去,想找几家熟悉的家庭访听访听当时情形。”
试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试听shì tīng
【释义】:
试行收听。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关于其他,尚可取来试奏试听。”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shuō de bǐ chàng de hái hǎo tīng
【释义】:
指说的话虽然动听,但都是骗人的空话。林予等《咆哮的松花江》:“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谛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谛听dì tīng
【释义】:
注意地听,仔细听。鲁迅《斯巴达之魂》:“肃肃全军,谛听谛听。”
危言耸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危言耸听wēi yán sǒng tīng
【释义】:
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鲁迅《文学上的折扣》:“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以危言耸听,就是以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
随身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随身听suí shēn tīng
【释义】:
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微型收录机。《中国青年报》1993.3.21:“某中学举行校运动会,看台上随处可见塞着耳机,腰挎‘随身听’的少男少女。”
动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动听dòng tīng
【释义】:
听起来使人感动或很感兴趣。也有使人感到优美悦耳的意思。鲁迅《致蔡斐君》:“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又如:你的话很动听,但还是说服不了我。
助听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助听器zhù tīng qì
【释义】:
扩大外界音量,传入耳内,以补偿听力损失的器件。由传声器、集成放大器、音量控制器、频率补偿器和耳塞等组成。对传导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效果较好。一般按人定做,以使其能完全适合佩带者的的耳道,并具有合适的频率特性。
受人一饭,听人使唤-现代汉语大词典
受人一饭,听人使唤shòu rén yī fàn tīng rén shǐ huan
【释义】:
指得到好处,得受人摆布。鲁迅《关于妇女解放》:“一饮一啄,都听命于别人。俗语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就是这。”
受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受听shòu tīng
【释义】:
中听;好听。老舍《二马》:“(马威)长得体面,说话又甜甘又受听。”
垂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垂听chuí tīng
【释义】:
敬词。俯听;倾听。巴金《能言树》:“万能的天上的大神啊,请您垂听我这个小女孩的哀告罢。”
垂帘听政-现代汉语大词典
垂帘听政chuí lián tīng zhèng
【释义】:
指女后辅幼主临朝听政。《花城》1981年第6期:“这是不公平的,好比垂帘听政的叶赫那拉氏,可以看清竹帘之外的文武百官,却不准别人窥看她自己的龙钟老态。”
打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打听dǎ ting
【释义】:
探问。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之二》:“他几乎失去了主意,最后才决定还是到公司里去打听一下。”
扫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扫听sǎo tīng
【释义】:
方言。打听。郭澄清《大刀记》:“我得想法儿找到赵生水他们,至少也得扫听到一点消息。”
探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探听tàn tīng
【释义】:
打听。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丹桂化了装,刚从县里探听消息回来。”
可听声-现代汉语大词典
可听声kě tīng shēng
【释义】:
频率在人耳听觉的高低两极限之间的声。一般在20赫~20000赫之间。
可听性-现代汉语大词典
可听性kě tīng xìng
【释义】:
指音乐作品悦耳动听,具有欣赏价值。《文汇报》1987.7.25:“这些通俗歌曲盒带中…出现了一些轻松、愉快、可听性强的作品。”
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tīng聽
【释义】:
①用耳朵接受声音。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仙姑坐在香案后唱,金旺他爹跪在香案前听。”②听从,接受。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我在厂里熟人不少,有事体,他们倒也听我的话。”③审察;断决;处理。如:听讼;听政。④听凭,任凭。如:听之任之。⑤耳朵。如:闭目塞听。⑥指打牌时整副牌基本凑齐,只等最后一张即可和牌的状态。王西彦《夜宴》:“比方今天的牌吧,一副听六九索的清三番,听得那么早,偏偏会碰到老毛扣下一张伤心的孤九索。”⑦[英tin]马口铁罐。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也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
听人劝,得一半-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人劝,得一半tīng rén quàn dé yī bàn
【释义】:
指听取别人意见,事情等于办成一半。巴金《寒夜》:“这里有句俗话:听人劝,得一半。这个年头,大家都在吃苦,还有什么好吵的!”
听力-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力tīng lì
【释义】:
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如:听力减退;听力检查。
听之任之-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之任之tīng zhī rèn zhī
【释义】:
听任不管。让它自行发展。田汉《洪水》:“再加上历史上许多混蛋把从人民身上刮来的河款入自己的腰包,名为治水,实则听之任之。”
听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子tīng zi
【释义】:
用镀锡或镀锌的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
听天由命-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天由命tīng tiān yóu mìng
【释义】:
犹听天任命。老舍《骆驼祥子》:“从他一进人和厂,他就决定不再充什么英雄好汉,一切都听天由命。”
听天任命-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天任命tīng tiān rèn mìng
【释义】:
指听凭命运摆布,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鲁迅《通讯》附徐炳昶《致鲁迅的信》:“惰性表现的形式不一,而最普通的,第一就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
听友-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友tīng yǒu
【释义】:
听众朋友。
听水响-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水响tīng shuǐ xiǎng
【释义】:
方言。意为不起作用。沙汀《丁跛公》:“后来自动地把那凶器献上去了,还连连地陪笑着,说话格格不吐,直到背过身时,这才很连贯地嘟哝了一句:‘我们是听水响的啦。’”
听见-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见tīng jiàn
【释义】:
听到。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一天老宋正做早饭,听见庙门响了一声,接着就听见那口钟当当当地响起来。”
听见风就是雨-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见风就是雨tīng jiàn fēng jiù shì yǔ
【释义】:
比喻听说某事,即信以为真,或更进一层,妄加推断。魏巍《东方》:“咱们当领导的,重要的是掌握原则,不能听见风就是雨。”也作“听到风就是雨”。阎丰乐《县委书记》:“我们当领导的,要掌握好党的政策,不能听到风就是雨。”也省作“听风是雨”。如:你别这样听风是雨,事情究竟如何还不清楚。
听从-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从tīng cóng
【释义】:
接受、依从别人的主意。巴金《探索》:“这几年我常常想,要是我当初听从我家里人的吩咐,不动脑筋的走他们指引的道路,今天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听风是雨-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风是雨tīng fēng shì yǔ
【释义】:
见“听到风就是雨”。
听书-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书tīng shū
【释义】:
①听教师讲解课文。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以文字做中心之教科书实便于先生讲解,学生静听。于是讲书、听书、读书,便等于正式教育而占领了几乎全部之时间。”②听说书人说书。羽山等《东风化雨》:“王先生,你也喜欢听书吗?”
听书长智,看戏乱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书长智,看戏乱心tīng shū zhǎng zhì kàn xì luàn xīn
【释义】:
指听书可使人增长才智,看戏会诱人误入邪道。孙犁《风云初记》:“‘听书长智,看戏乱心’,乡村的文化生活,很早就有了明显的阶级界限。”也作“听书长智,看戏慌心”。梁斌《烽烟图》:“人们常说,听书长智,看戏慌心。俺听你说的话儿,心里的血都热烘起来,明日格我还来!”
听书长智,看戏慌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书长智,看戏慌心tīng shū zhǎng zhì kàn xì huāng xīn
【释义】:
见“听书长智,看戏乱心”。
听用-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用tīng yòng
【释义】:
听候使用或任用。京剧《杨门女将》:“太君,此番出征,老朽虽然年迈,也要与你解押粮饷,军前听用。”
听写-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写tīng xiě
【释义】:
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由教师发音或朗读,学生笔录,用来训练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听而不闻-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而不闻tīng ér bù wén
【释义】: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后以“听而不闻”谓听了与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或漠不关心。茅盾《子夜》:“刘玉英下面的话,他简直是听而不闻。”
听任-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任tīng rèn
【释义】:
听凭,任凭。如:如果控制不严,措施不力,听任人口继续增长,就将导致既不能改善人民生活,也不能很好地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的后果。
听会-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会tīng huì
【释义】:
到会场听发言、讲演等。如:今天的会引起同学们很大兴趣,来听会的很多。
听众-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众tīng zhòng
【释义】:
听讲演、音乐或广播的人。老舍《戏剧语言》:“带有诗意的语言能够给听众以弦外之音。”
听讲-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讲tīng jiǎng
【释义】:
听人讲授或讲演。丁玲《韦护》:“为什么要缺了课,在家里陪我玩?既然是诚心老远跑了来,又花了那么多的听讲费。”
听讼-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讼tīng sòng
【释义】:
审理诉讼,审案。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彼听讼者,研鞫两造之情伪,廉得其情,而后断狱。”
听戏-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戏tīng xì
【释义】:
过去北京人称观赏京剧为“听戏”。当时听戏者皆侧面对台,暗中打板随声低唱,故称。老舍《正红旗下》:“那时候,我还不会听戏,更不会评论。”也泛指欣赏戏曲演出。郁达夫《迷羊》:“每晚闲来无事,终于还是上戏园去听戏。”
听声-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声tīng shēng
【释义】:
探听消息。刘绍棠《两草一心》:“夜深沉,保卫人员昂首阔步,四下巡逻;管教人员蹑手蹑脚,悄悄蹲在窗根下,扯着耳朵听声。”
听证-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证tīng zhèng
【释义】:
为了解案情或其他事件的真相而听取当事人的说明与证词。如:听证会。
听诊-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诊tīng zhěn
【释义】:
诊断病情的一种方法。用耳朵或听诊器来听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声音,以便进行诊断。
听诊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诊器tīng zhěn qì
【释义】:
听诊用的器具。也叫听筒。
听势-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势tīng shì
【释义】:
方言。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只有白狗因为秋天敌人来了,配合军队打仗挂了彩,无法走开,只好在家听势。”
听其言而观其行-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其言而观其行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释义】:
听他说的,还要看他做的。语出《论语·公冶长》。李英儒《还我河山》:“你说的有真话,也有假话。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具体行动由川岛指派你。我按照贵国的格言,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其自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其自然tīng qí zì rán
【释义】:
任凭人或事物自然发展变化,不加干涉。沙汀《春朝》:“这是荒僻的乡间,找不出一个具有近代医学知识的产婆,或者医生,一切只能听其自然!”
听取-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取tīng qǔ
【释义】:
听;听从。今多用于听意见、反映、汇报等。曹禺等《胆剑篇》:“我应该听取他的话,我应该耐心听取百姓的直言。”
听事-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事tīng shì
【释义】:
①听政。②指官署中的大厅。
听到风就是雨-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到风就是雨tīng dào fēng jiù shì yǔ
【释义】:
见“听见风就是雨”。
听凭-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凭tīng píng
【释义】:
任凭。沙汀《困兽记》:“难道你就听凭他摆布吗?”
听命-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命tīng mìng
【释义】:
听从命令。郭希仁《从戎纪略》:“乃以吴世昌令,改派吴善卿为各路总指挥,不听命者斩以徇。”
听审-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审tīng shěn
【释义】:
①听候审判。②旁听庭审。《新民晚报》1989.4.6:“现在外国有人提出要对‘养不教’的父母规定必须听审。”③听取并审查。《文汇报》1988.1.11:“一名三年级学生因推撞另一名同学而需要校长裁判时,海莉还需要听审整个事件的经过,然后作出判断。”
听房-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房tīng fáng
【释义】:
闹新房旧俗。新婚夜暗中偷听新婚夫妇的谈话和动静。刘真《春大姐》:“今晚谁也不许听房,这几天他们太辛苦了。”
听话-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话tīng huà
【释义】:
①听别人讲话。如:听话听音。②指听从长辈或领导的话。巴金《关于〈海的梦〉》:“但是她十分善良、老实,而且柔顺听话。”③听候回话。如:这件事情联系的结果怎样,你就等着听话儿吧!
听话听声,听鼓听音-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话听声,听鼓听音tīng huà tīng shēng tīng gǔ tīng yīn
【释义】:
指听人说话听懂言外之意。毕方等《千重浪》:“听话听声,听鼓听音,这哪是说他们桂芹,明明说的是自己呀!”
听话听音,刨树刨根-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话听音,刨树刨根tīng huà tīng yīn páo shù páo gēn
【释义】:
指听话时要注意言外之意,琢磨本意。刘流《烈火金刚》:“何志文这一回可跟刚才不一样了!常言说:听话听音,刨树刨根。”
听话听音,看人看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话听音,看人看心tīng huà tīng yīn kàn rén kàn xīn
【释义】:
指听话要听言外之音,看人要看心地如何。马昭《草堂春秋》:“听话听音,看人看心。子美先生是个有真学问的人,说话办事,总是惦着天下百姓。”
听政-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政tīng zhèng
【释义】:
指帝王或摄政的人上朝听取臣子报告,并决定政事。如:垂帘听政。
听骨-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骨tīng gǔ
【释义】:
锤骨、砧骨和镫骨的合称,位置在中耳里面,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
听便-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便tīng biàn
【释义】:
听凭自便。吴组缃《山洪》:“每家约摊四元多,出钱出稻听便。”
听信-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信tīng xìn
【释义】:
①听到而相信。多指不正确的话或消息。康濯《水滴石穿》:“这儿媳妇邢金枝,是在儿子刚刚虚岁二十足岁十八的时候,由他爹一时糊涂地听信了一个朋友的话,给他说上的亲事。”②等候信息。如:今天下午开会,就是为了讨论、决定这件事,你听信吧!
听闻-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闻tīng wén
【释义】:
指听的活动或所听到的内容。萧红《生死场》:“什么也看不见,只能听闻:那是,二里半的女人作嘎的不愉悦的声音来近赵三。”又如:组织参观以广听闻。
听差-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差tīng chāi
【释义】:
①听从差遣;执役。阿英《流离》:“小轮听差去了,我们只得乘小划船行。”②旧时仆人的通称。鲁迅《弟兄》:“他叫听差打电话给普悌思普大夫。”
听觉-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觉tīng jué
【释义】:
声波振动鼓膜所产生的感觉。胡适《答蓝志先书》:“拼音文字是双方的,拼的音是听觉的,拼成的文字是视觉的。”
听神经-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神经tīng shén jjīng
【释义】:
生理学名词。即第八对脑神经,从脑桥和延髓之间发出,分布在内耳,主管听觉和身体平衡的感觉。
听说-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说tīng shuō
【释义】:
①听人说。丁玲《奔》:“去年的收成听说很好,不晓得回去弄它几亩田种种弄得到不?”②方言。听话。参见“听说听道”。
听说听道-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说听道tīng shuō tīng dào
【释义】:
方言。顺从;听话。蒋子龙《燕赵悲歌》:“他所了解的武新耕还是五、六年前那个大赵庄的党支部书记,听说听道,他怎么拨拉就怎么转。”
听候-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候tīng hòu
【释义】:
等候(上级的决定)。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把一个团的全部人枪,‘拉’到大清河边的茫茫口,听候上级的命令。”
听课-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课tīng kè
【释义】:
听教师讲课。如:李老师的课讲得很好,我常去他班上听课。
听调-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调tīng diào
【释义】:
听候调派。如:你们留在这里听调。
听能-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能tīng néng
【释义】:
听力。《新民晚报》1989.5.29:“语训者要借助助听设备,充分利用他们的残存听力,进行听能训练。”
听聆-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聆tīng líng
【释义】:
聆听。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缺少生活经验的儿童,以及教育环境不同的人们,听聆同一乐调所引起的情绪变迁,往往很近似。”
听啤-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啤tīng pí
【释义】:
罐装啤酒。
听阈-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阈tīng yù
【释义】:
人耳能听到的最低有效声压。与声的特性(如声波频率)、传给听者的方式(如通过空间或耳机传入人耳),以及测量声压的地点(如在听者头部位置或耳道内)等有关。
听随-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随tīng suí
【释义】:
犹听凭。郭沫若《我的童年》:“先生虽然没有教我们的体操,但是听随我们自己学习。”
听赏-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赏tīng shǎng
【释义】:
聆听欣赏。《每周广播电视》1987年第49期:“这些民间色彩浓郁而濒于失传的宁波民间曲调…值得‘老宁波’击节听赏。”
听喝-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喝tīng hè
【释义】:
听从别人安排,受别人使唤。如:我们只管听喝干活,别的事一概不管。
听筒-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筒tīng tǒng
【释义】:
①即耳机。茅盾《子夜》:“当他拿起听筒的时候,不知不觉手也有点抖了。”②听诊器的俗称。
听装-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装tīng zhuāng
【释义】:
用听包装。如:听装奶粉;听装香烟。
听窗-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窗tīng chuāng
【释义】:
犹听房。刘绍棠《蒲柳人家》:“洞房花烛之夜,荷妞约法三章,笑破了听窗人的肚皮。”
听墙根-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墙根tīng qiáng gēn
【释义】:
犹听房。姚雪垠《长夜》:“娃儿,你夜里为啥不起来听墙根呀?”
听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器tīng qì
【释义】:
昆虫的听觉器官。一般长在触角、胸腹部和足部。通常呈鼓状,上有薄膜,能接受声波。蝗虫的听器在腹部第一节两侧,蟋蟀的听器在前足胫节基部,蟑螂的听器在尾须上。
听壁脚-现代汉语大词典
听壁脚tīng bì jiǎo
【释义】:
①偷听别人的私语。如:人家心里厢的话勿能打听,也勿能讲!不然人人会讨厌侬!这样做比听壁脚还要坏,还要缺德。②犹听房。周立波《山那面人家》:“从前,我们这带的红花姑娘们,在同伴新婚的初夜,总要偷偷跑到新房的窗子外面、板壁下边去听壁脚。”
唯命是听-现代汉语大词典
唯命是听wéi mìng shì tìng
【释义】:
只要吩咐便听从。犹绝对服从。郭沫若《孔雀胆》:“我是唯命是听的,丞相说怎样我就怎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