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不辱

不辱(不辱)是什么意思

  • 齐国佐不辱命-古文观止词典

    齐国佐不辱命

    【朝代】:成公二年

    【原文出处】:左传

    【说明】:

    齐晋鞌之战,齐败晋胜,齐顷公派国佐前去求和。晋要求用齐君之母为人质,将齐国田间的垄埂都改为东西走向。国佐先驳质母一举是“以不孝令于诸侯”;再责“尽东其亩”违背先王之命;然后表示了“背城借一”的抵抗决心。引经据典,逐条驳斥,寓刚强不屈于从容委婉之中。

    【原文】: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畏君之震,师徒挠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 唐雎不辱使命-古文观止词典

    唐雎不辱使命

    【原文出处】:国策

    【说明】:

    公元前230年至前225年,秦国先后灭掉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国想用威胁利诱的手段加以吞并。为此,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唐雎入秦后,面对奸诈、残暴的秦王,从容镇定,机智勇敢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屈服,出色地完成了外交使命。本文采用对照方式描绘人物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声形兼顾,非常生动。

    【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索,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释义】:

    意谓人能够知道满足,就可避免因贪心不止而遭羞辱;人能够知道适可而止,就可避免因不知进退而遭遇危险。□语出《老子》。《醒世恒言》二:匹夫而膺辟召,仕宦而至九卿,此亦人生之极荣也。二疏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既无出类拔萃之才,宜急流勇退,以避贤路。《梼杌闲评》三〇:秋鸿道: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又道:识时务者呼为俊杰。我娘儿两个好好的在家,何等快活。《引风箫》三:黑飞神改行为善,故免此戮,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

    《警世通言》三一: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今日三任为牧民官,位至六品大夫,太学生至此足矣。常言: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隋唐演义》五四:古人云:知足不辱,苟不知足,辱亦随之。

  • 不辱使命-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辱使命bù rǔ shǐ mìng

    【释义】:

    不辜负别人的命令或差遣。郭沫若《洪波曲》:“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 不辱使命-汉语大词典

    不辱使命

    【1】谓不辜负别人的差使。{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六:“{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 不辱-汉语大词典

    不辱

    【1】不耻辱。{唐}{韩愈}《送区弘南归》诗:“服役不辱言不譏﹐從我{荆州}來京畿。”【2】不辱没。《论语·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南朝} {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輔﹐幸不辱命。”

  • 知足不辱-汉语大词典

    知足不辱

    【1】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元史·察罕传》:“〔{察罕}〕嘗以病請告……顧{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見其人。’”{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二》:“太傅{疎廣}謂少傅{受}曰:‘吾聞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晋书·列女传·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今國雖小﹐足以爲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誡也。”{清}{姚莹}《与余小坡书》:“{漢}二{疏}﹐辭官歸里﹐所謂知足不辱者也。”亦作“[知止不辱]”。

  • 知止不辱-汉语大词典

    知止不辱

    【1】见“知足不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