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是什么意思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反义词词典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gòuzàodìzhèn-huǒshāndìzhèn
【词性】:名
构造地震:由地层发生断层而引起的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
青山←→荒山-反义词词典
青山←→荒山qīngshān-huāngshān
【词性】:名
青山:草木茂盛的山。
荒山:草木凋零的山。
【例】 小娟的话使他想起了独立团那个年轻的女卫生员,那个有些孩子气有时又那么严肃的卫生员。还有,自己的战友高剑同志。他们牺牲整整一年了 如今,三月雪又开了,可是他们却永远长眠在那青山上……(肖平:《三月雪》) 你令堂这口灵,你就真的忍心埋在这座荒山,不想她合葬不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花鸟画←→山水画 人物画-反义词词典
花鸟画←→山水画 人物画huāniǎohuà-shānshuǐhuà rénwùhuà
【词性】:名
花鸟画:以花、鸟为题材的中国画。
山水画:以风景为题材的中国画。
人物画:以人物为题材的中国画。
活火山←→死火山-反义词词典
活火山←→死火山huóhuǒshān-sǐhuǒshān
【词性】:名
活火山:经常或周期性地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历史记载中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例】 日本有许多死火山,也还有不少活火山。
平川←→高山-反义词词典
平川←→高山píngchuān-gāoshān
【词性】:名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
高山:地势高耸的地方。
【例】 大别山东麓,山势逐渐向平川倾斜下去,迁曲回旋,参差不齐地长了许多矮树和灌木丛。(凌力:《星星草》) 再往下,绿的是高山草场,青的是原始森林,然后又是草场——山麓草场;一座山横着几个季节。(华山:《山中海路》)
山地←→平地-反义词词典
山地←→平地shāndì-píngdì
【词性】:名
山地:在山上的农业用地。
平地:平坦的土地。
【例】 敌人兵力的准备,只能适用于铁路公路上,最不适应于山地,且不熟识中国内地道路。(周恩来:《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 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人在这里砍了树木,放火烧出一大块平地,就种起鸦片烟来。(艾芜:《野牛寨》)
山货←→海货-反义词词典
山货←→海货shānhuǒ-hǎihuò
【词性】:名
山货:山区的一般土产,如胡桃、山楂、栗子等。
海货:海洋里的产品,如鱼、紫菜等。
【例】 福建大念“山海经”,注重发挥山和海的优势,加快山区和沿海建设,山货和海货也比过去多了。
山脊←→山谷-反义词词典
山脊←→山谷shānjǐ-shāngǔ
【词性】:名
山脊:山的高处象兽类脊梁骨似的隆起部分。
山谷:两山之间低凹而狭窄的地带,中间多有溪流。
【例】 苍龙岭是突出的山脊,狭而且长,远看天上垂下来一根长绳,人就象小虫一样缘着绳子上去。(黄苗子:《华山谈险》) 虽然没有古树参天,也没有亭台楼阁,但那山谷里的景象真是美丽无比。(菡子:《探亲》)
山外←→山家-反义词词典
山外←→山家shānwài-shānjiā
【词性】:名
山外:宋时天台宗的别派。
山家:宋时天台宗的正统派。
【例】 山家和山外都是佛教天台宗的支派。
山脚←→山顶 顶峰-反义词词典
山脚←→山顶 顶峰shānjiǎo-shāndǐng dǐngfēng
【词性】:名
山脚:山的靠近平地的地方。
山顶:山的尖顶。
顶峰:山的最高处。
【例】 石窟大小不等,最小的三十七窟,刚能把头钻进去,最大的十六窟面积二百六十八平方米,最高的九十六窟是从山脚开到山顶,高四十米,外观象九层楼。壁画虽然经历千百年风沙浸蚀,但仍然色彩鲜艳,线描清晰。(林恒英:《敦煌石窟散记》) 可是一到眼前,那耸入蓝天的积雪的顶峰,那势如悬河的冰川的岩石,眼看着就要崩塌下来似的。(华山:《山中海路》)
山岭←→山谷-反义词词典
山岭←→山谷shānlǐng-shāngǔ
【词性】:名
山岭:连绵的高山。
山谷:两山之间低凹而狭窄的地带,中间多有溪流。
【例】 重重叠叠的山岭和覆蔽着这些山岭的万古常青的丛密的原始森林,构成了天然的障壁,把这里和呼伦贝尔草原分开,使居住在这里的人民与世隔绝。(翦伯赞:《内蒙访古》) 在无边无际的山村里、峡谷里、洼地里、山谷里、高原……都有着一切飞禽、野兽,甚至全世界各处都找不到的野牛都有的。(〔苏〕绥拉菲摩维支:《铁流》)
山麓←→山峰-反义词词典
山麓←→山峰shānlù-shānfēng
【词性】:名
山麓:山脚。
山峰:山的突出的尖顶。
【例】 难怪黄山有许多以仙人命名的景色:仙人下棋,仙人晒靴,仙人踩高跷等等,虽然这些名字起得并不理想,更多的倒是人间烟火味儿,但身临其境,即使象我这样不信神不信鬼的人,也情不自禁地感到这大小一百零八座山峰里,确实蕴集着一股仙气,我几乎感到,这些山峰都是活的,它每时每刻都在动。(陈登科:《有生命的黄山》) 溪水冲激,山麓崩,长六七丈。(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五行志》)
山上←→山下-反义词词典
山上←→山下shānshàng-shānxià
【词性】:名
山上:山的上面。
山下:山的下面。
【例】 山上山下,全是绿叶茂密的树林,整天就在树林里走。(艾芜:《野牛寨》)
山阳←→山阴-反义词词典
山阳←→山阴shānyáng-shānyīn
【词性】:名
山阳:山的南侧。
山阴:山的北侧。
【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晋·王羲之:《兰亭序》) 存异山阳之居,没非要离之侧。(南朝·梁:《答陆机知己赋》)
山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庭shān tíng
【释义】:
鼻子。鼻隆于面部中央,似山耸于平地,故名。《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况乃渊角殊祥,山庭异表。”李善注:“《摘辅像》曰:‘子贡山庭斗绕口。’谓面有三庭,言山在中,鼻高有异相也。”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是故雷精日角,闻道德而抠衣;月颊山庭,奉琴书而撰杖。”
山中之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中之岳shān zhōng zhī yuè
【释义】:
犹天中之山,指鼻。《黄庭内景经·天中》:“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梁丘子注:“天中之岳,谓鼻也。一名天台。”
山第-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第shān dì
【释义】:
山中别墅。唐·李峤《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唐·沈佺期《奉和春初幸太平主公南庄应制》:“主家山第早春归,御辇春游绕翠微。”
山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墅shān shù
【释义】:
山中别墅。宋·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余山墅远城邑,复不近虚市。”又作“山野”。野,同“墅”。
山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庄shān zhuāng
【释义】:
山中住所;别墅。南朝·齐·谢朓《赛敬亭山庙喜雨》诗:“胡守昧千里,解珮拂山庄。”唐·刘禹锡《送周使君罢渝州归郢州别墅》诗:“野戍岸边留画舸,缘萝阴下到山庄。”明·祝允明《寄谢雍》诗:“想得山庄长夏里,石床眠看度墙云。”又指山中的村庄。
山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芽shān yá
【释义】:
即茶。宋·曾几《述侄饷日铸茶》诗:“室胯自不乏,山芽安可无?子能来日铸,吾得具风炉。”胯,茶名,产于广西。
南山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南山寿nán shān shòu
【释义】:
亦作“南岳寿”。谓高寿、长寿;祝颂之词。如寿比南山。语出《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孔颖达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南山之寿。”南朝·陈·张正见《御幸乐游苑侍宴》诗:“愿荐南山寿,明明奉万年。”唐·李白《春日行》:“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唐·魏元忠《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诗:“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山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观shān guàn
【释义】:
山中道观。唐·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暄。”唐·李商隐《赠郑谠处土》诗:“寒归山观随碁局,暖入汀洲逐钓纶。”
山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矾shān fán
【释义】:
代指弟弟。本为一种花名,常绿乔木,春开白花,芳香。宋·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后因以“山矾”指代弟弟。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黄梅淡冶山矾靓,犹及双清好到家。”此以黄梅、山矾两花代指龚氏二子橙、陶兄弟。
庐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庐山lú shān
【释义】: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殷周时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有汉阳、香炉、五老诸峰耸峙。气势雄伟;三面临水,江湖水气郁结,云绕雾障;山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风景绝佳,气象万千。
匡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山kuàng shān
【释义】:
指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梁书·处士传·刘慧斐》:“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唐·韩愈《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偶到匡山曾住处,几行衰泪落烟霞。”宋·叶适《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又言谪匡山,五老烟霞鲜。”明·徐复祚《投梭记·魔见》:“庙食匡山已百春,威灵显赫四方闻。”
山龙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龙子shān lóng zi
【释义】:
蜥蜴的异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石龙子》:“山龙子……蜥蜴,猪婆蛇、守宫。此物生山石间,能吐雹,可祈雨,故得龙子之名。”
山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鹃shān juān
【释义】:
杜鹃花。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其处山鹃盛开,皆在水涯岸侧,不作蔓山布谷之观。”又:“其处山鹃鲜丽,光彩夺目。”
山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客shān kè
【释义】:
杜鹃花的雅号。以其常生长在山中,故称。宋·姚宽《西溪丛雨》卷上:“昔张敏叔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伯声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踯躅为山客。”踯躅即杜鹃花。又指“隐士”,见该条。亦泛指住在山中的人。
山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榴shān líu
【释义】:
杜鹃花的别名。南朝·梁·何逊《七召》:“河柳垂叶,山榴发英。”唐·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诗:“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附燕脂》:“燕脂,古造法以紫金草染绵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清·曹寅《戏题西轩草木》诗之二:“甘蕉叶大戍葵丑,或有山榴似火燃。”
山石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石榴shān shí liú
【释义】:
杜鹃花的别名。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诗:“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又为金缨子、小檗的别称。
山踯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踯躅shān zhí zhú
【释义】:
省称“踯躅”,杜鹃花的别称。唐·韩偓《见花》诗:“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宋·陆游《东园小饮》:“高枝濯濯辛夷紫,密叶深深踯躅红。”又同“踟蹰”,徘徊不前。
映山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映山红yìng shān hóng
【释义】:
杜鹃花的别名。因花红成片开放,照红山坡,故云。宋·杨万里《明发西馆晨炊蔼冈》诗:“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山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丘shān qiū
【释义】:
坟墓。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山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冢shān zhǒng
【释义】:
坟墓。元·王恽《闻谈刘齐王故事》诗:“石马惨无声,山冢久芜秽。”又指“山顶”,见该条。
丹山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丹山鸟dān shān niǎo
【释义】:
指凤凰。丹山,古谓产凤凰的山。清·黄遵宪《为同年吴德寿母夫人》诗:“中有丹山鸟,哀鸣复回翔。”
山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房shān fáng
【释义】:
山中的寺宇。唐·温庭筠《宿白盖峰寺》诗:“山房霜气晴,一宿遂平生。”宋·苏轼《宿临安净土寺》诗:“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又指山中书室或房舍。
山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门shān mén
【释义】:
本指佛寺的外门,亦代指佛寺,寺院。五代·齐己《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诗:“东越常悬思,山门在永嘉。”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仆人顺手直东指,道:‘兀底一座山门!’”
山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寺shān sì
【释义】:
山中寺院。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唐·韦应物《游灵岩寺》诗:“始人松路永,独忻山寺幽。”元·何中《南居寺》诗:“峰峰青不足,山寺已鸣钟。”
山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台shān tái
【释义】:
民间建造的寺院。与官方赐额或建造的寺院相对。唐·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武崇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我天下,佛也。’始去其山台野邑四万所。”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杜牧所谓山台野邑也。”
山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堂shān táng
【释义】:
山中的寺院。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唐·王勃《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春岩橘柚,影入山堂。”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录其(赵元一)《宿焦山寺》云:‘海国秋初到,山堂气更清。’”又指隐士山中居所。
江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江山jiàng shān
【释义】:
犹山河。引申为国土、国家。三国·魏·钟会《檄蜀文》:“(太祖)拯其将坠,造我区夏,……然江山之外,异政殊俗。率土齐民,未蒙王化。”
山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河shān hé
【释义】:
大山大河,自然形胜。但又指一国之江山,即国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语言》:“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清·洪升《长生殿·定情》:“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唐。”端冕,戴正皇冠。冕,冕旒,即皇冠。
山猪-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猪shān zhū
【释义】:
豪猪的别名。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兽》:“山猪即豪猪,身有棘刺,能振发以射人。二三百为群,以害禾稼,州洞中甚苦之。”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懒妇如山猪而小,喜食田禾。”
山僧-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僧shān sēng
【释义】:
住在山寺的僧人。北周·庾信《卧病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唐·刘长卿《寻盛禅时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元·李宗列《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理安寺,始与山僧晤。”又为僧人自称的谦词。
山众-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众shān zhòng
【释义】:
僧徒。《南史·隐逸传下·张孝秀》:“因去职归山,居于东林寺,有田数十顷,部曲数百人,率以力田,尽供山众。”隋炀帝《与天台山众令书》:“肃成灵诰,宣慰南服;山众法徒,同志为友。”隋·智越《舆驾幸江都宫参问起居启》:“越等早蒙垂覆,曲荷慈恩;山众常得安心,奉国行道。”
恒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恒山héng shān
【释义】:
为我国五岳之一,称北岳。主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尔雅·释山》“恒山为北岳”;均指此。历代王朝均祀北岳于曲阳,明·定山西浑源东南的玄岳为恒山,清·顺治中移祀之。今之恒山指此。
常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常山cháng shān
【释义】:
即恒山,五岳之一,因汉避文帝刘恒讳,宋避真宗赵恒讳,故改名常山。
大茂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大茂山bà mào chān
【释义】:
指古恒山。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北岳常山,今谓之大茂山是也,半属契丹,以大茂山分脊为界。”
衡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衡山héng shān
【释义】:
山名。为五岳之一的南岳。位于湖南中部,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为最著。祝融峰海拔1290米,可俯瞰群山,观赏日出。山上名胜古迹很多,为旅游休养胜地。相传舜南巡和禹治水都到过这里。历代帝王南岳祀典,除汉武帝迁祀安徽潜山外,均在此山。
华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华山huà shān
【释义】:
即西岳,五岳之一,在陕西省华阴县南。因其西有少华山,故又名太华山。一说以山顶有池,池生千叶莲花而得名。山顶有莲花、落雁、朝阳、玉女、五云等峰。
崋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崋山huà shān
【释义】:
即华山。《说文·山部》:“崋山,在弘农华阴。”清·段玉裁注:“西岳字各书皆作华,‘华’行而‘崋’废矣。汉碑多从山者。”汉·应劭《风俗通·山泽·五岳》:“西方崋山。崋者,华也。万物滋熟变华于西方也。”
家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家山jiā shān
【释义】:
故乡。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宋·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越溪阴,家山镜湖畔。”
山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酌shān zhuó
【释义】:
山野人家酿的酒。唐·王勃《圣泉宴》诗:“兰气薰山酌,松声韵野弦。”宋·梅尧臣《雪中访李君俞》诗:“疾呼小吏具山酌,使欲尽醉为诗狂。”
尼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尼山ní shān
【释义】:
本为山名,即尼坵,在曲阜东南,连泗水、邹县界;借指孔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昔尼山奥旨,传在经师。”
昆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昆山kūn shān
【释义】:
亦作“崐山”,昆仑山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已之一苍璧小玑。”晋·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崐山积琼玉,广夏枸众材。”
琼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琼山qióng shān
【释义】:
昆仑山的异名。晋·张协《七命》:“大梁之黍,琼山之禾。”注:“琼山禾,即昆仑之山太禾。”
钟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钟山zhōng shān
【释义】:
昆仑山的别名。《淮南子·俶真训》:“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又指南京紫金山。
山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虫shān chóng
【释义】:
虎的别称。古代称兽类为毛虫,虎栖山中,故曰山虫。《西游记》第十三回:“我才自来,要寻两只山虫食用,不期遇着你,多有冲撞。”
山君-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君shān jūn
【释义】:
指称虎。旧以其为山兽之长,故称。《说文·虎部》:“虎,山兽之君。”宋·王安石《次韵酬宋玘》:“游衍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
山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猫shān māo
【释义】:
虎的俗称。以其栖山中,形似猫,故名。《西游记》第十三回:“伯钦道:‘长老休走,坐在此间。风响处,是个山猫来了。等我拿他家去管待你。’……只见一只斑斓虎,对面撞见。”
山王-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王shān wáng
【释义】:
指老虎。以其为山兽之王,故称。《小五义》第六一回:”卢珍说:‘急速找树,不然山王一到,就没处躲避了。’正说话间,就见那只兽走动,窜山跳涧,直奔前来了。”又指山神、瑶族头领。亦为晋·山涛和王戎的并称。
山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子shān zǐ
【释义】:
古良马名,相传为周穆王八骏之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列子·周穆王》:“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亦泛指良马。宋·苏舜钦《夏热昼寝感咏》:“山子逐雷电,安肯服短辕。”又指假山。
保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保山bǎo shān
【释义】:
指媒人。《金瓶梅词话》第九一回:“一个是这里冰人,一个是那头保山。”《红楼梦》第五七回:“(贾母)因回房来,即就命人叫了邢夫人过来,便作保山。”
山障-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障shān zhàng
【释义】:
屏风。因其上画有山景,故名。后蜀·顾夐《临江仙》词:“象床珍簟,山障掩,五琴横。”簟(chàn),竹席。山嶂,又指屏障,阻隔。
山瀑-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瀑shān pú
【释义】:
瀑布。唐·李贺《北中寒》诗:“争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元·迺贤《居庸关》诗:“恐辜殷勤情,解鞍看山瀑。”
山妻-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妻shān qī
【释义】:
旧时隐士谦称自己之妻。后多用以谦称己妻。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既旧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
山泉-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泉shān quán
【释义】:
山中泉水。南朝·梁·王筠《望夕霁》:“石溜正潺,山泉始澄汰。”唐·朱庆余《山居》诗:“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又犹山水,指山水风景。
山川-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川shān chuān
【释义】:
指山岳、江河。《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唐·沈佺期《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又指名山大川。
河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河山hé shān
【释义】:
犹山川,也泛指国家疆土。《战国策·魏策》:“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南朝·宋·鲍照《拟青青陵上柏》诗:“渭滨富皇居,鳞馆匝河山。”也泛指国家疆土,见“国土”条。
江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江山jiāng shān
【释义】:
山川,山河。《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文选·钟会〈檄蜀文〉》:“(太祖)拯其将坠,造我区夏……然江山之外,异政俗殊。率土齐民,未蒙王化。”区夏,中国又指国土、国家,见“国土”条。
山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顶shān dǐng
【释义】:
山的最高处,指顶峰的最高点。《尔雅·释山》:“山顶,冢。”郭璞注:“山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其山复涧重岭,攲叠若城,山顶泉流,瀑布悬泻。”唐·刘商《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巅,阳谷霞光射山顶。”
山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巅shān diān
【释义】:
亦作“山颠”。山顶。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倾视山颠,肃何千千。”唐·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赤甲白盐俱刺天,阊阎缭绕接山巅。”
山额-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额shān é
【释义】:
山顶。元·吴景奎《晚霁》诗:“烟抹林腰横束素,日回山额半涂黄。”又指额头。
山尖-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尖shān jiān
【释义】:
唐·罗隐《蜂》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山椒-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椒shān jiāo
【释义】:
山顶。椒,巅,顶。汉武帝《李夫人赋》:“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释舆马于山椒兮,奄修夜之不阳。”南朝·宋·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芬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濑(lài),从沙石急流而过的水。李善注:“山椒,山顶也。”清·顾炎武《劳山歌》:“何时结屋倚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
山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头shān tóu
【释义】:
山顶;山的上部。《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黄须儿竟大奇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在汉中,而刘备栖于山头,使刘封下挑战。”宋·陈与义《岸帻》诗:“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岸帻,掀起头巾,露出前额,为洒脱不拘之态。岸,掀动冠帽;帻(zé),古时文武官员戴的一种头巾。
山颜-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颜shān yán
【释义】:
山巅,即山顶。唐·陆龟蒙《四明山·云南》:“若得山颜住,芝手自携。”(cī),篸(cēn),洞箫。宋·宋祁《提刑劝农使者还嘉州》诗:“僰路缭山颜,田耨岩腹。”
山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冢shān zhǒng
【释义】:
山顶,以其形似坟堆,故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毛传:“山顶曰冢。”又指“坟墓”。崒(cuì),通萃,聚集,难解。按:崒(cù),通“猝”,突然。崒崩,谓山顶突然崩塌。接合诗的下两句“高者为谷,低者为陵”来看,明显是记一次地震。
山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洞shān dòng
【释义】:
山中的洞穴。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荆州清溪、秀壁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唐·刘得仁《题王处士山居》诗:“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
山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岫shān xiù
【释义】:
山洞。三国·魏·曹植《七启》:“出山岫之潜穴,倚峻崖而嬉游。”又指“山峰”,见该条。
山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穴shān xuè
【释义】:
山洞。《庄子·徐无鬼》:“吾尝居山穴之中。”唐·李华《含元殿赋》:“至若时雨膏田,九农畅;云归山穴,儵以昭旷。”《宋史·王嗣宗传》:“城东有灵应公庙,傍有山穴,群狐处焉。”
山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峰shān fēng
【释义】:
高而尖的山顶部,此就峰的整体而言,而山顶只是指山的顶点。晋·左思《蜀都赋》:“梗柟幽蔼于谷底,松柏蓊郁于山峰。”唐·元稹《开元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松笠新偏翠,山峰远更尖。”其异名为意义相关的单音词交替组合而成。
山岑-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岑shān cén
【释义】:
山峰。岑,小而高的山。三国·魏·曹植《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泾渭扬浊清。”《晋书·束晳传》:“谓山岑之林为芳,谷底之莽为臭。”
山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岫shān xiù
【释义】:
山峰;山峦。晋·傅玄《又答呈晓》诗:“洪崖歌山岫,许由嗟水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湿余水》:“山岫层深,侧道褊狭,林彰邃险,路才容轨。”又指山洞,见该条。
山冈-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冈shān gāng
【释义】:
亦作“山岗”。矮而无峰的山。即山岭。《诗·大雅·卷阿》“梧桐生矣”。毛传:“梧桐不生山冈。”汉·王粲《七哀诗》之二:“山岗有余暎,岩阿增重阴。”《水浒传》第四七回:“此间独龙冈的前面,有三座山冈,列着三个村坊。”
山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径shān jìng
【释义】:
山岭。《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赵岐注:“山径,山之领。”一说山径同“山陉”,即山坡。山径,又指山间小路,见“山路”条。
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shān kēng
【释义】:
山冈,山崖。阬,高大的土山。《管子·兵法》:“凌山阬,不待鉤梯;历水谷,不须舟戢。”
山谷-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谷shān gǔ
【释义】:
两山间的低凹狭窄,多溪涧经流之处。《吕氏春秋·议听》:“故当今世,求有道之士,则于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唐·杜甫《南池》诗:“峥嵘巴阆间,所向尽山谷。”又为山谷道人的省称,即黄庭坚别号。
山壑-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壑shān hè
【释义】:
山谷。《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序》:“(槃瓠子女)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南朝·梁·简文帝《七励》:“淫声乱耳,未足入听,方追山壑,永弄林泉。”宋·林逋《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
山脚-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脚shān jiǎo
【释义】:
山接近平地的部分。唐·崔橹《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诗:“茱萸冷吹溪口香,菊花倒山脚黄。”宋·陆游《野步书触目》诗:“最怜山脚水,撩乱入陂塘。”
山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根shān gēn
【释义】:
山脚。汉·焦赣《易林·贲之明夷》:“作宝山根,人以为安;一昔崩颠,破我壶飧。”北周·庾信《游山》诗:“涧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明·刘基《题山水图为宝林衍上人作》诗:“雨过秋山日欲暾,白云如雪拥山根。”暾(tūn),初升的太阳。
山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基shān jī
【释义】:
山麓。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诗:“寒螿翔水曲,秋兔依山基。”寒螿(jiàng),寒蝉。
山纪-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纪shān jì
【释义】:
山麓。语出《诗·秦风·终南》“有纪有堂”。毛传:“纪,基也。”明·陈子龙《过天台望赤城》诗:“缓步升上纪,驱车降木杪。”
山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麓shān lù
【释义】:
山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今彭城南有项羽凉马台。台之西南山麓上,即其冢也。”唐·柳崇元《零陵三亭记》:“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清·唐孙华《偕同年游西泾次友人韵》:“东山多市廛,往往背山麓。”
山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趾shān zhǐ
【释义】:
亦作“山址”。山脚。趾,脚。汉·焦赣《易林·小畜之咸》:“原出陵足,行于山趾。”唐·李翱《独孤常侍墓志》:“公寿何迫,百年中止,丧车东去,托骨山趾。”元·邓牧《伯牙琴·雪窦游志》:“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湊不见来路。”清·顾炎武《北岳辨》:“恒山之绵亘几三百里,而曲阳之邑于平地,其去山趾又一百四十里。”
山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足shān zú
【释义】:
山脚。《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毛传:“麓,山足也。”唐·徐浩《谒禹庙》诗:“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宋·梅尧臣《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山角-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角shān jiǎo
【释义】:
山的拐角处。一般指山区偏辟之处。
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shān shòu
【释义】:
山隈,山角。度,古“廋”字。《楚辞·刘向〈九叹·忧苦〉》:“遵壄莽以呼风兮,步从容于山度。”王逸注:“廀,隈也。”壄,古“野”字。
山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隅shān yú
【释义】:
亦作“山嵎”。山角,山曲。汉·司马相如《美人赋》:“防火水中,避溺山隅。”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微幽兰之芳蔼,步踟蹰于山隅。”张铣注:“徐步徘徊于山之隅角。”清·侯方域《宦官论》:“昔西山之狐往见南山之虎,曰:‘子跋涉林溥之间,日一得食,何其惫也!诚能假我以皮毛与牙爪,子安坐山嵎之中,而饮食不乏。”
山陬-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陬shān zōu
【释义】:
山角落。陬,角落。借指山区偏僻处。明·高道素《上元赋》:“洵山陬之寂寞,亦炎热之喧填。”清·李渔《意中缘·赴任。》:“料想那皇都,定不比山陬小邑。”
山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路shān lú
【释义】:
山间的路径,以崎岖曲折陡狭见称。其异名均由意义相同、相近的单音词交替组合而成。
山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道shān dào
【释义】:
山路。《汉书·西域传上·尉头国》:“(尉头国)南与疏勒接,山道不通。”《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迮(zè),通“窄”,狭窄。
山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径shān jìng
【释义】:
亦作“山迳”。山间小路。唐·杜甫《宿江边阁》诗:“瞑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唐·储光羲《幽人居》诗:“幽人下山径,去去夹青林。”幽人,指隐士。明·王守仁《宿萍乡武云观》诗:“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又指山岭,见“山冈”条。
山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神shān shén
【释义】:
某些宗教和迷信者认为主管山的神灵。有泛指,有专指。《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夷》:“是时郡尉府舍皆有雕饰,画山神海灵奇禽异兽,以炫耀之。”宋·苏轼《峻灵王庙碑》:“而伪区之世,封山神为镇海广德王。”
山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伯chān bó
【释义】:
山神。《谈宾录》载:“瑯琊王知远,初入茅山,师事陶弘景,因儿时损一童子吻,不得白日升天,年一百二十六卒,封少室山伯。”又为何首乌别名。见该条。
山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官shān guān
【释义】:
山神。晋·葛洪《神仙传·封衡》:“遂周游天下。故山官水神,潜相迎伺,而凶鬼怪物,无不窜避。”又旧指西南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
山鬼-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鬼shān guǐ
【释义】:
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北齐·樊逊《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明·高启《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又指山精或山中鬼魅。
山君-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君shān jūn
【释义】:
山神。《史记·孝武本纪》:“泰一、皋山、山君、地长用牛。”宋·苏轼《宸奎阁碑铭》:“咨尔东南,山君海王,时节来朝,以议其藏。”元·袁桷《题李廷弼归安去思碑》诗:“山君水神各有职,乐意禽鱼两相得。”又指“老虎”,见该条。
山灵-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灵shān líng
【释义】:
山神。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李善注:“山灵,山神也。”元·房皞《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清·林则徐《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又指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或昆虫名。
山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祇shān qí
【释义】:
山神。祇,为地神。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曲阿后湖作》诗:“山祇跸峤路,水若警沧流。”唐·张说《喜雨赋》:“复有送山祇于郁岛,迎海若于葛川。”海若,海神。
山王-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王shān wáng
【释义】:
指山神。《五灯会元·临济宗·护神居静神师》:“飒飒清风来入室,山王土地暗中忙。”又指“老虎”,见该条。
山宗-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宗shān zōng
【释义】:
山神。汉·焦赣《易林·比之需》:“黍稷醇酿,敬奉山宗。神嗜饮食,甘雨嘉降。”又指“泰山”,见该条。
山崖-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崖shān yá
【释义】:
亦作“山厓”。陡立的崖壁,多出现于高大的山中。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人。”北周·庾信《枯树赋》:“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清·顾炎武《王官谷》诗:“遗像在山崕,清风动岩穴。”
山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腰shān yāo
【释义】:
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带。北周·庾信《枯树赋》:“黄洞口而欹卧,顿山腰而半折。”唐·白居易《残暑招客》诗:“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
山半-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半shān bàn
【释义】:
山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三》:“呼山下人令上山半,与语溪中。”唐·杜荀鹤《登山寺》诗:“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
山肋-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肋shān lèi
【释义】:
山腰。肋,本指人的胸部两侧。唐·皮日休《上真观》诗:“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
山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药shān yào
【释义】:
薯蓣的通称。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含淀粉和蛋白质,可食。
山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岳shān yuè
【释义】:
高大的山。《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山岳则配天。”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清·吴定《答任幼直先生书》:“道德崇于山岳,而乃欲积土石以成其高。”
崇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崇山chóng shān
【释义】:
高山。崇,高大。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崔巍。”晋·陆机《从军行》:“深谷邈无底,崇山郁嵯峨。”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大地虽大,崇山大河虽多,深林邃谷虽奥,不数百年皆化为都邑焉。”引申为崇高,巨大。又为嵩山的别名,见该条。亦为狄山的别名。
名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名山míng shān
【释义】:
大山。名,大。《书·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史·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亦指名声远播之山。
山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骨shān gǔ
【释义】:
山中岩石。谓岩石为山之骨,故称。唐·刘师服、侯喜等《石鼎联句》:“巧匠斫山骨,刳中事煎烹。”金·元好问《十一月五日暂住西张》诗:“林烟漠漠鸦边暗,山骨棱棱雪外青。”又指山水画中的山的内在神韵。
嵩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嵩山sōng shān
【释义】:
亦作“崧山”。崧,同“嵩”,山高大的样子。中岳,为五岳之一。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其峰有三:东为太室山,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唐·宋之问《下山歌》:“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诗:“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金·元好问《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秋鸿社燕飘零梦,颍水崧山去住心。”
泰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山tài shān
【释义】:
亦作“太山”。为五岳之一,又称东岳,在山东省中部。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楼台殿阁穿插于其间,名胜古迹很多,为我国游览胜地之一。《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又称“岳父”,见该条。
岱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岱山dài shān
【释义】:
泰山的别称。《周礼·夏官·职方氏》:“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南朝·梁·范云《古意赠王中书》诗:“岱山饶灵异,沂水富英奇。”章炳麟《訄书·客帝匡谬》:“明堂大微,不司其勋;岱山梁文,不载其德。”
山宗-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宗shān zōng
【释义】:
指泰山。意谓众山之首,故称。《礼记·祭法》:“埋少牢于泰昭。”唐·孔颖达疏:“《古尚书》说:‘天宗,日月北辰;地宗,岱、河、海也。日月为阴阳宗,北辰为星宗,河为水宗,海为泽宗,岱为山宗。”又指“山神”,见该条。
山金-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金shān jīn
【释义】:
指铜。《管子·国准》:“童山竭泽,益利搏流,出山金立币。”亦泛指山中的宝藏。
山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乌shān wū
【释义】:
鸦的一种。翼暗灰色带绿光,常成群,营巢树上。《尔雅·释鸟》:“鸀,山乌。”郭璞注:“似乌而小,赤嘴。”
仙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仙山xiān shān
【释义】:
神仙所居之山。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道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道山dào shān
【释义】:
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七:“东坡(苏轼)迁儋耳,久之天下盛传子瞻已仙去矣。后七年北归,……东坡至南昌,太守云:世传端明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耶。”
灵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灵山líng shān
【释义】:
泛指仙山。唐·徐夤《钓矶文集·霞》诗:“流为洞府千年酒,化作灵山几袭衣。”
嵰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嵰山qiǎn shān
【释义】:
嵰州之山,借指仙山。明·杨慎《风赋》:“吸昆邱之琅霜,吞嵰山之紫露。”
崤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崤山xiāo shān
【释义】:
山名。崤,也作“殽”。在河南省洛宁县北。山分东西二崤,中有谷道,坡道峻陡,地势险要,为古代军事要地。
嵚岑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嵚岑山qīn cén shān
【释义】:
亦名“嵚崟(yín)山。”崤山的别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唐·李贤注:“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嵚岑山。”清·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河南一·三崤》“三崤山,亦曰二崤。”注:“一名:嵚崟山。”
山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迳shān jìng
【释义】:
同“山径”。山间小路。唐·杜甫《宿江边阁》诗:“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宋·真山民《晓行山间》诗:“一二里山径,两三声晓莺。”明·王守仁《宿萍乡武云观》诗:“晓行山径树高低,雨后春泥没马蹄。”
高山君-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高山君gāo shān jūn
【释义】:
羊的别称,以羊拟人,意为常在高山者。《搜神记》卷十八:“汉齐人梁文好道,家有神祠……常在其中。积数十年。后因祀事,帐中忽有人语,自呼‘高山君’。座中惊起,助文引之,乃袁公路家羊也。”后遂以“高山君”称羊。
东山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东山客dāng shān kè
【释义】:
泛指隐士。东山,指隐居之地。晋之谢安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多次征聘方复出,官至司徒,成为东晋重臣。因后世称隐居者为东山客,从东山高卧乃至东山复出或东山再起。唐·王维《送綦毋潜落地还乡》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唐·李白《忆东山》诗之二:“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谢妓,本指东晋谢安在东隐居时所蓄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亦泛指歌伎。
南山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南山豹nén shān bào
【释义】:
指洁身自好的隐士。汉·刘向《烈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不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生而须死耳。”故以“南山豹”喻隐士。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我垂北溟翼,且学南山豹。”宋·梅尧臣《文豹篇赠黄介夫》诗:“壮哉南山豹,不畏白额虎。”
山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长shān chāng
【释义】:
本为唐五代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亦指隐士。《宋史·雷简夫传》:“简夫始起隐者,出入乘牛,冠铁冠,自号‘山长’。”宋·陆游《遣兴》诗:“退归自合称山长,变化犹应侍帝晨。”
山谷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谷臣shān gǔ chén
【释义】:
隐士自称。《南齐书·高逸传·顾欢》:“及践作,乃至,欢称山谷臣。顾欢上表曰:‘……言既尽矣,请从此退。’”
山谷之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谷之士shān gǔ zhī shì
【释义】:
指隐士。《庄子·刻意》:“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俗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成玄英疏:“斯乃隐处山谷之士。”
山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家shān jiā
【释义】:
隐士。宋·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又指山野人家。
山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客shān kè
【释义】:
隐士。晋·葛洪《抱朴子·正郭》:“若不能结踪山客,离群独往,则当掩景渊夸,韬鳞括囊。”唐·王维《田园乐》诗之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清·王夫之《小楼雨枕》诗:“江城二月催寒雨,山客三更梦岭云。”亦泛指居住在山中的人。又为“踯躅”的雅称。见“杜鹃花”条。
山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雌shān cí
【释义】:
即雉。语本《论语·乡党》:“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后以“山雌”,借指雉。汉·扬雄《法言·修身》:“山雌之肥,其意得乎?”宋·黄庭坚《戏咏李存古家驯鹧鸪》之一:“山雌之弟竹鸡兄,乍入雕笼便不惊。”明·王衡《郁轮袍》第一折:“小桂留人人未起,北山笑我我何辞。乐难支,不羡那山雌,自有人会献诗。”清·洪亮吉《伊梨纪事》诗之三二:“斋厨百品多尝徧,惜少山雌入食单。”
山梁-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梁shān láng
【释义】:
指雉。《论语·乡党》有“山梁雌雉”句,后遂以“山梁”借指雉。汉·枚乘《七发》:“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啜,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又指山涧上的桥梁;山脊。
山雉-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雉shān zhī
【释义】:
野鸡。亦鸟鸐。《尔雅·释鸟》:“鸐,山雉。”唐·杜甫《送赵十七明府之县》诗:“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元·赵孟頫《题山堂》诗:“山雉雊迎朝月去,野禽啼罢夕阳来。”
泰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泰山tài shān
【释义】:
亦作“太山”。指代岳父。晁说之《晁氏客语》:“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一说云,开元十三年封禅于泰山,三公以下,例迁一阶。张说为封坛使,说婿郑鑑以故自九品骤迁至五品,并赐绯,因大酺宴。明皇讶问之,无可对。伶人黄繙绰曰:‘此泰山之力也。’今人乃呼岳翁。”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谢得你太山做主,我也是他嫡亲骨血。”又指“泰山”,见该条。
开门见山-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开门见山kāi mén jiàn shān
〈成〉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常作谓语、状语。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一开头就把主题点明了|你不要拐弯抹角,咱们开门见山,你找我来有什么事就直说吧|他坐在校长旁边,把自己考虑了好几天的问题开门见山地全提出来了|他们俩开门见山一谈就达成了协议
漫山遍野-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漫山遍野màn shān biàn yě
〈成〉遍布山野,形容很多。可以作谓语、定语。
战斗结束后,敌人的尸体漫山遍野|我们的羊群漫山遍野,牧民们的日子富了呀|那里的人民没有被这漫山遍野的砂石吓倒|漫山遍野的果树,茂盛极了
排山倒海-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成〉比喻力量强,声势大。可以作谓语,常作定语。
那凶猛的洪水,排山倒海,滚滚而来,把农田和村庄都淹没了|广场上顿时响起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渡长江,直捣蒋家王朝的老巢
气吞山河-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
〈成〉形容气魄很大。常作谓语、定语。
那高昂的口号声,真可以说是气吞山河|当年的彭大将军横刀立马,气吞山河|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发奋图强,壮志凌云,气吞山河|这两位气吞山河的革命先烈就是当时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周文雍同志和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同志|他们那气吞山河的气概震撼了许多人的心|气吞山河的游行队伍高呼着反对内战的口号冲向大街
安如泰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安如泰山ānrútàishān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危如累卵(人民的政权安如泰山,殖民主义的统治~。)
东山再起-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东山再起dōngshānzàiqǐ
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一蹶不振(不要以为这股势力从此~了,他们做梦都想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呢!)
开门见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开门见山kāiménjiànshān
比喻说话、写文章直截了当——转弯抹角(他本想~地讲一下,可是一时急躁得憋不住,索性开门见山地说了起来。)
名落孙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名落孙山míngluòsūnshān
旧指考试没有被录取,语出宋范公偁《过庭录》。相传宋朝孙山考中了末一名回家,有人向他打听自己的儿子考中了没有,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一个名落孙山的秀才,经过三年寒窗,终于~。)
穷山恶水-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穷山恶水qióngshānèshuǐ
形容自然条件很差、物产不丰富的地方——鱼米之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干它几年,这穷山恶水定能变成~。)
日薄西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日薄西山rìbóxīshān
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旭日东升(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日薄西山,处处暴露出腐朽的本质;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还不完善,但恰如~,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方兴未艾(我们的事业~,资本主义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山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部分——水(山~也有相逢日,彼此总有见面时。)
山珍海味-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山珍海味shānzhēnhǎiwèi
山野和海洋里的各种珍贵的食品,多指丰盛的菜肴——粗茶淡饭(解放前,有钱人吃的是山珍海味,穷苦人连~也吃不上。)
泰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泰山tàishān
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物和有价值的重大事物——鸿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泰山压卵-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泰山压卵tàishānyāluǎn
比喻力量悬殊,强大的一方必然摧毁弱小的一方——螳臂当车(我军以泰山压卵之势向前推进,敌人的负隅顽抗正如~。)
铁证如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铁证如山tiězhèngrúshān
非常有力的证据堆成了山,形容证据确凿不移——空口无凭(助理员叫大家举金旺兄弟的作恶事实,怕~,还亲自作了记录。一说开了头,你一宗,我一宗,从晌午说到太阳落,一共举了五六十款,真是铁证如山。)
稳如泰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稳如泰山wěnrútàishān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风雨飘摇。
重于泰山-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重于泰山zhòngyútàishān
比泰山还重。比喻有价值、有分量——轻于鸿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泰山-古语词今用词典
泰山tàishān
山名。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为五岳之一。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鲁僖公(《史记》称釐公)能继承祖业,四时祭祀,保国守疆,因受到称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泰山高峻直接苍穹,鲁国上下莫不尊崇。还有龟山和蒙山,边境直至最东头。)沿海小国,淮夷异族,都称附庸,岁岁朝贡。(《诗经·鲁颂、閟宫》)后引申为:喻重大的或有价值的事物、值得敬仰的人,喻靠山,岳父。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山名。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人民文学》:“沉重的债务、讪笑的眼光如泰山隆然压顶。”
②喻重大的或有价值的事物、值得敬仰的人物。《故事会》:“好一会,她才醒悟过来,扔下双锏,跪地拜道:‘相公真乃世外高手,小子有眼不识毒山,冒犯虎威。”
③喻靠山。杨朔《雪浪花》:“日久天长,老人家就变成大伙依靠的泰山了。”
④喻指岳父。《文艺生活》:“她意识到什么,坐正身子,正儿八经地说:‘你打算什么时候去见我爸?’‘能有空手去见泰山大人的么?’”
山脚 山麓 山根-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山脚 山麓 山根
山脚shānjiǎo 山麓shānlù 山根shāngēn
名词。指山低下处接近平地的部分。
“山脚”强调山的底部,意思因有脚的比喻而比较具体;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较常用。例如:“我们夫妻一世,竟没有松下心来,一起在美丽的祖国大地上走一走,竟没有在山脚树下泉边喝一喝茶”(王蒙:《湖光》);“有一次集合时,在山脚下遇到了两个小同乡”(孙犁:《第一次当记者》)。
“山麓”含有“斜缓的坡地长有草木”的意味;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这个湖靠近山麓,所以取名麓湖。游人经湖往北走不多远,便到白云山南麓”;“山麓有冰树林,枝叶都如松杉”(鲁迅:《野草》):“在平原最西边的山麓处,有一片苍翠的松柏”(冯德英:《迎春花》)。
“山根”以植物根部作比喻,意思也较具体;是口语用词,有时也见于俗白文字,口头上一般儿化,有较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咱们走到山根儿,找块荫凉的地方再歇吧”;“可怜的孩子带着那样黑大不相称的脚,球一般滚转下来,跌在山根的大树干上”(《萧红选集》);“为了抓到‘山根’,上万的农民弟兄和战士,把大山生生地斩去了一段”(靳以:《佛子岭的曙光》)。
有眼不识泰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有眼不识泰山
用于自己向人乞恕冒昧不恭。“泰山”,喻指有一定地位或有影响的人。
蚊力负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蚊力负山
意为自己力量微薄,不能担负重任。唐韦承庆《直中书省》:“萤光向日尽,蚊力负山疲。”
双瞳如豆,一叶迷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双瞳如豆,一叶迷山
意为自己观察事物的眼光已不中用。原指两只眼睛里的瞳人就像豆粒,一片叶子也会让自己看不清山峰。
阳旭山立-实用委婉语词典
阳旭山立
喻指待人像春阳一样温暖,立身像山岳一样挺拔。形容品行光明正大。
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
意为人即使到了白发老年,亦有征服千山万水的雄心壮志。林伯渠语。
举鼎拔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举鼎拔山
喻指能量非常大,可担负社会重任。原意举得起重鼎,拔得动大山。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荆山之玉-实用委婉语词典
荆山之玉
喻指具有美好资质的人才。也作“荆山之璞”。古人曰:“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或作“荆玉”、“荆宝”。传说荆山出美玉。
山峙渊渟-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峙渊渟
喻指人的品行像高山一样超拔,像深渊一样沉稳。
势力压山岳,难屈志士肠-实用委婉语词典
势力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形容人的刚正不阿,哪怕恶势力威临大山,也不会被其所动摇、屈服。语出宋梅尧臣《古意》。
气吞山河-实用委婉语词典
气吞山河
意为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元曲选外编·金仁杰〈追韩信〉二》曰:“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也叫“气吞万里”。
山珍海味-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珍海味
意指山野和大海里最珍贵的食物。也作“山珍海错”。
高山流水-实用委婉语词典
高山流水
意为真正的知心朋友,彼此达到很深的理解。古有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引为知交的故事,感人至深。
山阳笛声-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阳笛声
婉指对老朋友的殷殷思念。《晋书·向秀传》记载,向秀经过山阳旧居,听到邻人吹出嘹亮的笛声,情不自禁追忆亡友嵇康、吕安,写下《思旧赋》。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实用委婉语词典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喻指牢不可破的友谊就像青山绿水,不以时间为转移。
名山事业-实用委婉语词典
名山事业
意为从事著书立说的工作,能流传后世。古人有“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之说。
泰山北斗-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山北斗
喻指德高望重或对社会、学界有很大影响的人。古人常常以“泰山北斗,景星庆云”之语称颂。
泰山梁木-实用委婉语词典
泰山梁木
喻指担当重任为众人所期望的人。《民国通俗演义》二十二回:“将谁与支撑危局?泰山梁木。”
名山事业-实用委婉语词典
名山事业
喻指著书立说,流传后世的事业。
小窗幽致,绝胜深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小窗幽致,绝胜深山
意为从房间的小窗看出去,风景闲幽雅致,大大的胜过在深山里观赏景色。语出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实用委婉语词典
胸藏丘壑,城市不异山林
意为只要在胸中有千山万壑,哪怕居住在喧闹的城市,电无异于山林。语出清张潮《幽梦影》。
山栖谷饮-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栖谷饮
婉指过着隐居生活。原意居住在山沟里,喝的是山谷的水。
山间林下-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间林下
婉指住在隐士所住的地方。古人有“山间林下,贤人君子,多有隐迹埋名”之说。
归道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归道山
婉称人的死亡。意为归回仙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实用委婉语词典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婉指只要生命的本体并没有失去,所图谋的事情就有希望。谚语。喻指。
积土成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积土成山
婉指凡事积累而成。语出《荀子·劝学》。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实用委婉语词典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意为虽然已把山堆得很高了,但因为只差一筐土,仍没有完成。语出《尚书·旅羹》。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实用委婉语词典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婉指伟大的事业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原意千里行程始于脚下一步步,巍峨高峰起于微小的泥土。语出唐白居易《续座右铭》。
蚊力负山-实用委婉语词典
蚊力负山
用于规劝人在力不胜任某项重任的时候,千万不要凭意气逞强。唐韦承庆《直中书省》:“萤光向日尽,蚊力负山疲。”
山外青山楼外楼-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外青山楼外楼
婉指事物难以尽善尽美,须开阔视野,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中国俗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为往往在看不到事情的出路的时候,转机就出现了。喻指。语出宋陆游《游山西村》。
山鸡舞镜-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鸡舞镜
婉指顾影自怜。原意山鸡对着镜子跳舞,叹赏自己的美丽羽毛。
山茶-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茶
姿色俱佳,潇洒自若。又称“茶花”、“忍冬花”、“曼陀罗”、“寿星茶”、“宫粉花”等。寓意勇斗岁寒,生机勃勃。
高山景行-实用委婉语词典
高山景行
喻指崇高的道德品行。高山,意为品德高尚;景行,原指大路,意为行为坦荡光明。三国魏曹丕《又与钟繇书》:“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高山仰止-实用委婉语词典
高山仰止
意为对伟大、有影响的人物的钦慕,就像仰望高山一样。“仰止”,仰慕,向往。《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
久闻斗山,时深景仰-实用委婉语词典
久闻斗山,时深景仰
意为很久以来就闻知您的英名,随着时间的加长对您的景仰更加深切。“斗山”,即泰斗,泰山北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