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帶

帶(帶)是什么意思

  • 一衣帶水-汉语大词典

    一衣帶水

    【1】《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謂僕射{高熲}曰:‘我爲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一衣帶水”谓象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因{隋}将伐{陈},{陈}在{长江}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宋史·潘美传》:“{美}受詔﹐提驍果數萬人﹐期于必勝﹐豈限此一衣帶水而不徑度乎?”{明}{袁宏道}《戏作三星行送曹子野归楚时予亦将归里》:“望江上之青峰﹐指{湘}臯之雲樹。{漢}{沔}相踞﹐一衣帶水﹐竢君于{油口}之渡。”{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质儿行》:“四月復往{阜寧}館舍﹐{黄河}僅一衣帶水﹐車轍馬迹﹐縱横于{河}中。”{欧榘甲}《新广东》五:“{福建}與{台灣}﹐相隔一衣帶水。”{冰心}《樱花和友谊》:“消息传来﹐隔着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人民都感到非常的高兴。”

  • 一帶-汉语大词典

    一帶

    【1】一条带子。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象一条带子。{唐}{冷朝阳}《登灵善寺塔》诗:“{華岳}三峯小﹐{黄河}一帶長。”{前蜀}{毛文锡}《醉花间》词:“銀漢是紅牆﹐一帶遥相隔。”《三国演义》第四六回:“{孔明}教把船隻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呐喊。”{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諸子與某相隔一帶水耳。”【2】泛指某一地区或其附近。{宋}{张载}《泾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竊見古{渭州}一帶﹐生熟蕃户﹐據地數百里﹐兵數十萬﹐土壤肥沃﹐本{漢}{唐}名郡。”《元史·世祖纪一》:“率{蒙古}﹑{漢}軍駐{燕京}近郊﹑{太行}一帶﹐東至{平灤}﹐西控{關陝}。”《儒林外史》第一回:“小哥﹐你只在這一帶頑耍﹐不必遠去。”{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蒋介石}还有六十个师位于江南一带﹐他们仍在准备作战。”【3】表数量。用于象带子样的物件。《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看那從嫁{錦兒}時﹐脊背後披着一帶頭髮﹐一雙眼插將上去﹐脖項上血污着。”《元史·舆服志二》:“龍頭竿繡氅﹐竿如戟﹐無鈎﹐下有小横木﹐刻龍頭﹐垂朱緑蓋﹐每角綴珠佩一帶﹐帶末有金銅鈴。”【4】表数量。用于景物或景色。{唐}{羊士谔}《泛舟入后溪》诗:“兩餘芳草静沙塵﹐水緑灘平一帶春。”{明}{梵琦}《怀净土》诗:“一帶雲山一草堂﹐一瓶浄水一爐香。”《儒林外史》第一回:“湖邊一帶緑草﹐各家的牛﹐都在那裏打睡。”{杨朔}《滇池边上的报春花》:“现时我就在云里。飞机正越过一带大山﹐飞的极高﹐腾到云彩上头去。”【5】表数量。用于成排的门或建筑物等。《水浒传》第六八回:“只聽得排門一帶都倒﹐正不知多少人搶將入來。”《荡寇志》第七一回:“又只見密密層層﹐成千成萬無數的帳房﹐一帶一帶的魚鱗也似比著。”{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桥下为{盘龙江}之支流﹐岸边有石栏杆环护﹐向左绕去﹐隐没于左手一带黄色围墙之后。”

  • 一帶兒-汉语大词典

    一帶兒

    【1】并排。《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衆人看見﹐又好笑﹐又好怪﹐半信不信的一帶兒坐了。”

  • 不帶頭巾男子漢-汉语大词典

    不帶頭巾男子漢

    亦作“[不戴頭巾男子漢]”【1】有男子气概的妇女。{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我是個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不帶頭巾男子漢﹐丁丁當當響的老婆。”《水浒传》第二四回:“我是一個不戴頭巾男子漢﹐叮叮當當響的婆娘。”

  • 不闌帶-汉语大词典

    不闌帶

    【1】织有花纹的带子。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惯用以束发。{宋}{朱辅}《蛮溪丛笑》:“蠻女以織帶束髮﹐狀如經帶。不闌者﹐斑也﹐蓋反切語﹐俗謂團爲突鸞﹐孔爲窟籠﹐即此意名不闌帶。”

  • 不絶如帶-汉语大词典

    不絶如帶

    同“[不絶如綫]”【1】《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時﹐諸{吕}用事﹐擅相王。{劉氏}不絶如帶。”{卷盦}《<蔽庐丛志>序》:“比來塵網荆榛﹐偏絃奏響﹐國學陵遲﹐不絶如帶。”

  • 不斷如帶-汉语大词典

    不斷如帶

    【1】犹不绝如缕。《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晉}汔{隋}﹐{老}佛顯行﹐聖道不斷如帶。”

  • 不帶音-汉语大词典

    不帶音

    【1】即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

  • 亘帶-汉语大词典

    亘帶

    【1】绵延。{晋}{孙绰}《望海赋》:“彌綸八荒﹐亘帶九地。”

  • 亞熱帶-汉语大词典

    亞熱帶

    【1】从气候上划分的地理区域,是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

  • 中帶-汉语大词典

    中帶

    【1】指温带。{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動植物往往自南北極而進于中帶。自中帶而進于熱帶。”【2】古代妇女的内衣带。《文选·古诗<东城高且长>》:“馳情整中帶﹐沈吟聊躑躅。”{李善}注:“中帶﹐中衣帶。”{俞樾}《群经平议·仪礼二》:“中帶犹言内帶也。蓋男子惟外有緇帶而内無帶。婦人則親身之明衣亦有帶也。以其在内﹐故謂之中帶。”《仪礼·既夕礼》:“設明衣﹐婦人則設中帶。”

  • 中立地帶-汉语大词典

    中立地帶

    【1】也称中立化地区。根据国际条约,在战时不得对它采取军事行动和禁止把它变为军事基地的地区。通常为国际运河和某一个国家的领土的一部分。

  • 九帶-汉语大词典

    九帶

    【1】佛教禅宗汇编的九种教理。即:佛正法眼藏带﹑佛法藏带﹑理贯带﹑事贯带﹑理事纵横带﹑屈曲垂带﹑妙叶兼带﹑金针双销带和平怀常实带。见《浮山远录》。{宋}{黄庭坚}《赠隐清寺正禅师》诗:“擗開{華岳}三峯手﹐參得{浮山}九帶禪。”

  • 九環帶-汉语大词典

    九環帶

    【1】古代帝王贵臣的腰带,以有九个金环,故称。{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唐}革{隋}政﹐天子用九環帶﹐百官士庶皆用。”{宋}{欧阳修}《谢致仕表》:“頭垂兩鬢之霜毛﹐腰束九環之金帶。”《宋史·舆服志三》作“九還帶”。《隋书·礼仪志七》:“侯王貴官多服九環帶﹐惟天子加十三環﹐以爲差異。”

  • 十三環金帶-汉语大词典

    十三環金帶

    亦作“[十三鐶金帶]”【1】服饰之一。一种带钩的皮腰带。《周书·李穆传》:“〔{李穆}〕乃遣使謁{隋文帝}﹐并上十三環金帶﹐蓋天子之服也﹐以微申其意。”《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李穆}〕又以十三鐶金帶遺{堅}。十三鐶金帶者﹐天子之服也。”{胡三省}注:“今博三寸半﹐加金鏤﹑螳蜋鉤以相鉤帶﹐自大裘至于小朝服皆用之。天子以十三鐶金帶爲異﹐{後周}制也。”

  • 十三鐶金帶-汉语大词典

    十三鐶金帶

    【1】见“十三環金帶”。

  • 博帶-汉语大词典

    博帶

    【1】雌蟹名。《广雅·释虫》:“蜅﹐蟹蛫也。其雄曰﹐其雌曰博帶。”【2】宽大的衣带。用于礼服。{清}{恽敬}《重建东湖书院记》:“于是深衣博帶之士﹐揖讓弦誦于其中﹐而書院復興。”《汉书·雋不疑传》:“〔{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管子·五辅》:“博帶梨﹐大袂列﹐文綉染﹐刻鏤削。”《新唐书·刘子玄传》:“博帶褒衣﹐革履高冠。”

  • 以點帶面-汉语大词典

    以點帶面

    【1】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它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地区的考察中﹐抓着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中心﹐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人民日报》1965.2.23:“领导者必须坚持点面结合﹐善于以点带面﹐不要以偏概全。”

  • 佩帶-汉语大词典

    佩帶

    【1】佩挂;系带。{冰心}《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他的胸前佩带着上面有‘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如:佩带袖章;佩带手枪。【2】感铭。《北齐书·李元忠传》:“久相嘉尚﹐嗟咏無極。恒思標賞﹐有意無由。忽辱蒲桃﹐良深佩帶。”

  • 傳幫帶-汉语大词典

    傳幫帶

    【1】谓老年对青年﹑老干部对新干部﹑师傅对徒弟等,传授经验,进行帮助,带领工作,使其尽快地成长。{冰心}《颂‘一团火’》:“咱们岁数大了﹐要注意带好青年﹐搞好传帮带。”

  • 傳動帶-汉语大词典

    傳動帶

    【1】机器上传动的环形带,套在两个皮带轮上,多用牛皮或线蕊橡胶制成,通称皮带。

  • 傳送帶-汉语大词典

    傳送帶

    【1】特指装置上的输送皮带。【2】工厂﹑矿山﹑建筑等部门输送材料﹑机件﹑成品的装置。有固定式和可移式之分。

  • 具帶-汉语大词典

    具帶

    【1】{匈奴}饰金的腰带。《战国策·赵策二》:“遂賜{周紹}胡服﹑衣冠﹑具帶﹑黄金師比﹐以傅王子也。”《史记·匈奴列传》:“黄金飾具帶一。”{裴駰}集解引《汉书音义》曰:“要中大帶。”{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具帶者﹐黄金具帶之畧。”

  • 真空地帶-汉语大词典

    真空地帶

    【1】指各方力量都未进入的地方﹑领域。{曹靖华}《飞花集·往事漫忆--风雨六十年》:“红军据守{伯力}﹐白匪帮盘据{海参崴}﹐中间的{乌苏里}﹑{伊曼}一带是火线﹐是所谓真空地带。”{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我军撤走了﹐敌人还没来﹐象那战争中常见的真空地带一样:这里空荡荡的﹐看不见烟筒冒烟﹐听不见鸡叫狗叫﹐没有活气。”

  • 率帶-汉语大词典

    率帶

    【1】古代为死者着衣毕,再加于尸的大带。《礼记·杂记上》:“率帶﹐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郑玄}注:“此謂尸之大帶。率﹐繂也。繂之﹐不加箴功。”{孔颖达}疏:“此謂尸竟﹐而著此帶也。率﹐謂爲帶也﹐但攝帛邊而熨殺之﹐不加箴功﹐異于生也。”

  • 冠帶-汉语大词典

    冠帶

    【1】谓使习礼仪。《旧唐书·玄宗纪下》:“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可謂冠帶百蠻﹐車書萬里。”{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冠帶{月支}﹐旅應騶牙之瑞﹐梯航日出﹐咸輸象齒之珍。”【2】指男子。{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双缢庙》:“盈盈弱女﹐僭稱冠帶之雄。渺渺丈夫﹐反裙釵之飾。”【3】指装束,打扮。《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楚}陣{韓員}打扮虎皮磕碯……此人如何這般冠帶?名呼做{殺虎壯士}。”【4】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五章引《宣布满清皇室罪状檄》:“山河依舊﹐先人之廬墓可親;冠帶奚存﹐九世之仇讎宜復。”{宋}{洪迈}《容斋四笔·饶州风俗》:“{宋}受天命﹐然後七{閩}﹑二{浙}與{江}之西東﹐冠帶詩書﹐翕然大肆。”《韩非子·有度》:“兵四布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5】戴帽子束腰带。《战国策·楚策一》:“{秦王}聞而走之﹐冠帶不相及。”{三国} {魏}{曹操}《薤露》诗:“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彊。”{唐}{韩愈}《送石处士序》:“〔先生〕冠帶出﹐見客﹐拜受書禮于門内。”《红楼梦》第六二回:“{寳玉}清晨起來﹐梳洗已畢﹐便冠帶了。”【6】帽子与腰带。《老残游记》第三回:“只畫了一箇人﹐仿佛{列子}御風的形狀﹐衣服冠帶均被風吹起。”{明}{沈鲸}《双珠记·弃官寻父》:“今日解了冠帶﹐扮做常人。輕囊健步﹐有何不可?”《礼记·内则》:“冠帶垢﹐和灰請漱。”{宋}{司马光}《晩食菊羹》诗:“歸來褫冠帶﹐杖履行東園。”【7】指官吏﹑士绅。{宋}{叶適}《北村记》:“相爲市者﹐皆魚蝦之友﹐菱芡之朋﹐而冠帶車馬之來絶矣。”《文选·张衡<西京赋>》:“冠帶交錯﹐方轅接軫。”{薛综}注:“冠帶﹐猶搢紳﹐謂吏人也。”{明}{张煌言}《祭延平王文》:“中原冠帶﹐夾道壺漿。”{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晉朝}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幹者﹐擢爲令僕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8】比喻封爵,官职。《明史·唐胄传》:“遇赦復冠帶﹐卒。”《战国策·魏策四》:“且夫{魏}一萬乘之國﹐稱東藩﹐受冠帶﹐祠春秋者﹐以爲{秦}之强足以爲與也。”

  • 刁帶-汉语大词典

    刁帶

    【1】拐骗带走。《元典章·户部四·嫁娶》:“{史延壽}所犯﹐即係刁帶定婚妻室﹐事理難同凡人犯姦。”

  • 分釵斷帶-汉语大词典

    分釵斷帶

    【1】喻夫妻离异。{元}{龙辅}《龙辅女红馀志·莲枝带》:“{荀奉倩}將别其妻﹐{曹洪}女割蓮枝帶以相贈﹐後人‘分釵’即此意。”《艺文类聚》卷三二引{南朝}{梁}{陆罩}《闺怨》诗:“自憐斷帶日﹐偏恨分釵時。”亦作“[分釵劈鳳]”。{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刘王氏》:“〔縣令〕乃賦一詩刻諸墓上云:‘分釵劈鳳已聯年﹐就義何妨晩概愆。’”亦省作“[分釵]”。{晋}{袁宏}《後汉纪·灵帝纪上》:“{夏侯氏}父母曰:‘婦人見去﹐當分釵斷帶。’”

  • 劈頭帶臉-汉语大词典

    劈頭帶臉

    同“[劈頭劈臉]”【1】{梁斌}《红旗谱》十二:“他一听就蹦了﹐把{老套子}的话劈头带脸盖过来﹐呲打得{冯贵堂}鼻子气儿不得出。”

  • 叔帶-汉语大词典

    叔帶

    【1】复姓。{春秋}{齐}有{叔带子庄}。见《通志·氏族三》。

  • 左帶-汉语大词典

    左帶

    【1】左衽。《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自金行不競﹐天地版蕩﹐左帶沸脣﹐乘閒電發。”{李善}注:“左帶﹐左袵也。”

  • 地帶-汉语大词典

    地帶

    【1】具有某种性质或范围的一片地方。{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车子走过了这果园地带﹐转到了街上。”{峻青}《不尽巨涛滚滚来》:“不仅只是民兵﹐而且所有在战争地带的人民﹐全都卷入了这个轰轰烈烈的运动当中。”{杨朔}《万丈高楼平地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遥遥对峙﹐形成{渤海海峡}﹐正是兵书上所说的咽喉地带。”

  • 壁帶-汉语大词典

    壁帶

    【1】壁中露出像带一样的横木。《後汉书·琅邪孝王京传》:“{京}都{莒}﹐好修宫室﹐窮極伎巧﹐殿館壁帶皆飾以金銀。”《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壁帶往往爲黄金釭﹐函{藍田}璧﹐明珠﹑翠羽飾之。”{颜师古}注:“壁帶﹐壁之横木露出如帶者也。”

  • 弁帶-汉语大词典

    弁帶

    【1】犹冠带。帽子和衣带。《魏书·东阳王丕传》:“{丕}雅愛本風(按:指{鮮卑}俗)﹐不達新式……至于衣冕已行﹐朱服列位﹐而{丕}猶常服列在坐隅。晩乃稍加弁帶﹐而不能修飾容儀。”

  • 大帶-汉语大词典

    大帶

    【1】指玉带。【2】古代贵族礼服用带﹐有革带﹑大带之分。革带以系佩韨﹐大带加于革带之上﹐用素或练制成。《礼记·玉藻》:“大夫大帶四寸。”{郑玄}注:“大夫以上以素﹐皆廣四寸;士以練﹐廣二寸。”《诗·曹风·鳲鸠》“其帶伊絲”{汉}{郑玄}笺:“‘其帶伊絲’﹐謂大帶也。大帶用素絲﹐有雜色飾焉。”

  • 夫人裙帶-汉语大词典

    夫人裙帶

    【1】{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三:“{蔡卞}之妻{王夫人}﹐頗知書﹐能詩詞。{蔡}每有國事﹐先謀之於牀笫﹐然後宣之於廟堂……{蔡}拜右相﹐家宴张樂﹐伶人揚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帶。’譏其官職自妻而致。”按﹐{蔡卞}妻乃{王安石}之女﹐故讥其因妻之关系而得官。后俗称因妻之关系而得的官职为“裙带官”。

  • 夾槍帶棒-汉语大词典

    夾槍帶棒

    【1】指言语中暗藏讽刺。《红楼梦》第三一回:“姑娘倒上我的晦氣!又不像是惱我﹐又不像是惱二爺﹐夾槍帶棒﹐終久是個甚麽主意?”{叶文玲}《篱下》:“教她心气不顺的就是姐妹俩刚才夹枪带棒的话哪:什么‘这年头没白吃食的﹐不劳而获想上门找便宜?没那个道道!’”

  • 夾帶-汉语大词典

    夾帶

    【1】考试时私带与试题有关的资料。{徐特立}《法国小学状况》:“小孩在考试时﹐多看此种夹带书﹐与{中国}从前科举之一寸宽两寸长之小本同一个意义﹐和现在的学生抄夹带﹐也是一个样儿。”{清}{严有禧}《漱华随笔·夹带怀挟》:“臨場特派大臣監視﹐果搜出懷挾夾帶數十人。”{明}{汤显祖}《牡丹亭·榜下》:“則這{陳秀才}夾帶一篇海賊文字﹐到中得快。”【2】犹夹杂。{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议论声夹带着谐笑。”《红楼梦》第一回:“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就將此物夾帶于中﹐使他去經歷經歷。”《朱子语类》卷十六:“只是應物之時﹐不可夾帶私心。”【3】将违禁之物藏在身上或混入他物中秘密携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其實{四川}的大員﹐無論到任卸任﹐出境入境﹐夾帶私貨是相沿成例的了。”{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十二:“契约文字有如一颗颗算盘珠﹐一切都摆在眼皮子底下﹐绝无夹带藏掖。”《宋史·食货志下四》:“{崇寧}元年﹐{蔡京}議更鹽法……許客用私船運致﹐仍嚴立輒踰疆至夾帶私鹽之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陳琳}﹐那裏聽的你這巧言令色﹐則待我揭開盒兒看箇明白﹐果然没有夾帶﹐我纔放你出去。”

  • 同心帶-汉语大词典

    同心帶

    【1】绾有同心结的丝带。{唐}{杨衡}《夷陵郡内叙别》诗:“留念同心帶﹐贈遠芙蓉簪。”{清}{洪楝园}《後南柯·招驸》:“同心帶看雙雙共把﹐管教永享榮華。”【2】泛指绾有同心结的带状物。《说郛》卷八十引《谢氏诗源》:“{輕雲}鬒髮甚長﹐每梳頭﹐立于榻上猶拂地﹐已綰髻﹐左右餘髮﹐各粗一指﹐結束作同心帶﹐垂于兩肩﹐以珠翠飾之﹐謂之流蘇髻。”【3】比喻团结的纽带。{光未然}《毛主席登高望远看世界》诗:“第三世界山连山来海连海﹐山呼海应结成一条同心带。”

  • 合歡帶-汉语大词典

    合歡帶

    【1】象征男女欢爱的丝带。{宋}{朱熹}《拟古》诗之七:“結作同心花﹐綴在紅羅襦。雙垂合歡帶﹐麗服眷微軀。”{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准備了佳期﹐合歡帶常拴繫。得遂了于飛﹐同心結莫摘離。”{明}{何景明}《捣衣》诗:“願爲合歡帶﹐得傍君衣襟。”{清}{吴伟业}《子夜歌》之五:“尚有宛轉絲﹐織成合歡帶。”

  • 吴帶當風-汉语大词典

    吴帶當風

    【1】{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因以“吴帶當風”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吴}({吴道子})之筆﹐其勢圜轉﹐而衣服飄舉;{曹}({曹不興})之筆﹐其體稠疊﹐而衣服緊窄﹐故後輩稱之曰:‘{吴}帶當風﹐曹衣出水。’”{元}{汤垕}《古今画鉴·唐画》:“其(指{吴道子})傅彩於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縑素﹐世謂之‘{吴}帶當風’。”{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五章:“{静子}手持繢絹一幀……有女郎兀立﹐風采盎然﹐碧羅爲衣﹐頗得‘{吴}帶當風’之致。”

  • 含牙帶角-汉语大词典

    含牙帶角

    亦作“[含牙戴角]”【1】有牙有角,形容兽类。《淮南子·修务训》:“含牙戴角﹐前爪後距。”《淮南子·兵略训》:“凡有血氣之蟲﹐含牙帶角﹐前爪後距。”

  • 四帶-汉语大词典

    四帶

    【1】谓四周围绕。《晋书·周馥传》:“{淮}{揚}之地﹐北阻{塗山}﹐南抗靈嶽﹐名川四帶﹐有重險之固。”

  • 布衣韋帶-汉语大词典

    布衣韋帶

    亦省作“[布韋]”【1】借指贫寒的或没有做官的文士。{明}{王廷相}《与彭宪长论学书》:“{顔子}居{春秋}之世﹐蕭然一布韋也。”《儒林外史》第八回:“相府開筵﹐常聚些布衣韋帶。”【2】贫寒之士的服饰。{宋}{苏轼}《谢对衣金带马表》之一:“伏念臣人微地寒﹐性迂才短﹐布韋而自薦﹐偶忝搢紳。”《汉书·贾山传》:“布衣韋帶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而使後世不絶息。”{明}{李东阳}《後东山草堂赋》:“子非治河之中丞乎?非行邊之貳卿乎?胡不軒蓋是擁﹐而布韋是嬰也?”{章炳麟}《说林上》:“雖{余蕭客}﹑{陳奂}輩﹐猶以布衣韋帶盡其年壽﹐則嘉遯之風廣矣。”{唐}{韩愈}《与李翱书》:“所貴乎京師者﹐不以明天子在上﹐賢公卿在下﹐布衣韋帶之士談道義者多乎?”

  • 帶-汉语大词典

    “[带]”的繁体字。《廣韻》當蓋切,去泰,端。【1】用以约束衣服的狭长而扁平形状的物品。古代多用皮革﹑金玉﹑犀角或丝织物制成。《诗·卫风·有狐》:“心之憂矣,之子無帶。”{毛}传:“帶,所以申束衣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見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晋书·羊祜传》:“〔{祜}〕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被甲。”{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羅襦寶帶爲君解,{燕}歌{趙}舞爲君開。”{宋}{王十朋}《次韵李刑曹病起书怀》:“腸枯謾有書千卷,腰瘦難勝帶十圍。”【2】特指与公服配用的腰带。《论语·公冶长》:“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凡内使小火者,烏木牌平巾者,無穿圓領束帶之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叫衆人取冠帶過來,穿着了,請母親坐好,拜了四拜。”【3】泛指狭长形条状物。可用于捆扎﹑装饰或传动等。{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唐}{李白}《古风》之十九:“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宋}{林逋}《相思令》词:“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如:鞋带,录音带,传动带。【4】系束,捆缚。《墨子·兼爱中》:“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爲節。脇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投裘帶索,往見{孟嘗君}。”{晋}{左思}《蜀都赋》:“屠麖麋,翦旄麈,帶文蛇,跨彫虎。”蒲州梆子《旧宗图》:“家院!拿绳将他带了!”【5】特指蛇。蛇长如带,故称。亦用以称体形扁长的动物。参见“[帶魚]”。《庄子·齐物论》:“螂蛆甘帶,鴟鴉耆鼠。”{陆德明}释文:“帶,如字。{崔}云:蛇也。{司馬}云:小蛇也,螂蛆好食其眼。”【6】地带;区域。{唐}{李白}《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宋}{辛弃疾}《菩萨蛮·西风都是行人恨》词:“闌干閒倚處,一帶山無數。”{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九月·辞青》:“都人結伴呼從,於{西山}一帶看紅葉。”{夏衍}《上海见闻记》:“傍晚,在{南京路}一带闹市,走路是如何的一件困难的事啊!”如:热带﹑温带。【7】挂,佩带。《礼记·少仪》:“僕者右帶劒。”{孔颖达}疏:“右帶劒者,帶之於腰右邊也。”《楚辞·九章·涉江》:“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汉}{刘向}《新序·节士》:“於是{季子}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唐}{李贺}《南园》诗之一:“男兒何不帶吴鈎,收取關山五十州?”《旧唐书·高宗纪下》:“一品已下文官並帶手巾﹑算袋﹑刀子﹑礪石,武官欲帶亦聽之。”【8】谓披戴。《战国策·齐策一》:“{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唐}{黄巢}《不第後赋菊》诗:“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黄金甲。”{明}{高明}《琵琶记·宦邸忧思》:“縱然歸去,又恐怕帶麻執杖。”【9】犹戴。{宋}{李清照}《永遇乐·元宵》词:“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争濟楚。”{王学初}校注:“‘簇帶’:{宋}時方言,插戴滿頭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頭帶斜角方巾,手持盤頭拄拐。”《红楼梦》第五二回:“滿頭帶着都是瑪瑙﹑珊瑚﹑貓兒眼﹑祖母緑,身上穿着金絲織的鎖子甲,洋錦襖袖。”{严复}《道学外传》:“遂至無論何鄉,試游其地,必有面帶大圓眼鏡,手持長桿烟筒……而號爲先生長者其人者。”{张天翼}《包氏父子》二:“‘{包国维},’一个带压发帽的瞅了一眼缴费单。”【10】携带,夹带。{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遺}已聚斂得數斗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唐}{王昌龄}《长信怨》诗:“玉顔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宋}{王十朋}《次韵虞卿送别》:“别後誰能尉牢落,錦囊長帶故人文。”{华山}《山中海路》:“他带上一瓶酒,半块茶砖。”【11】率领,带引。《宣和遗事》前集:“見{宋江}帶得九人來,{吴加亮}等不勝歡喜。”《西游记》第二八回:“〔那老妖〕大喝一聲:‘帶那和尚進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十:“利华药房打烊以后,{王祺}带{叶积善}到楼上经理室去。”【12】谓抱持抚育。{刘半农}《瓦釜集·第五歌》:“她有六个男女真正勿好带,我里穷人拖仔男女真孽障!”如:年轻的妈妈多不会带孩子。【13】环绕。《战国策·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敵四國,被山帶河,四塞以爲固。”{三国 魏}{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三:“浩浩洪流,帶我邦畿。”{唐}{王昌龄}《九日登高》诗:“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清}{魏源}《圣武记》卷二:“{黄巖}凴山帶江,賊水陸扼險。”【14】毗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藉水}右帶四水。”{宋}{范成大}《将至石湖道中书事》诗:“柳堤隨草遠,麥隴帶桑平。”【15】映照;笼盖。{南朝 陈}{阴铿}《渡青草湖》诗:“帶天澄迥碧,映日動浮光。”{唐}{元稹}《遭风二十韵》:“暝色已籠秋竹樹,夕陽猶帶舊樓臺。”{唐}{司空图}《即事》诗:“陂痕侵牧馬,雲影帶耕人。”【16】兼任。{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謝}爲太傅,長史被彈,王即取作長史,帶{晉陵郡}。”《北史·崔康传》:“{康}爲衛軍府録事,帶{毋極}令。”{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丞相帶都督亦數人,而天下獨目{魏公}爲{張都督}。”{明}{张居正}《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兵部尚書{方逢時}奉命帶管吏部事。”【17】兼并,领有。《汉书·叙传上》:“方今雄桀帶州縣者,皆無七國世業之資。”《晋书·陆机传》:“於是雲興之將帶州,猋起之師跨邑。”【18】含有,带有。{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風雲悽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唐}{刘禹锡}《答杨八敬之绝句》:“飽霜孤竹聲偏切,帶火焦桐韻本悲。”{宋}{梅尧臣}《陈浩赴福州幕》诗:“遠山猶帶雪,野水已如藍。”{清}{李渔}《凰求凤·揭招》:“衆兄弟,我們走路的時節,大家帶着眼睛,凡是墻壁上面有粘貼的東西,都要留心看一看,不可忽畧過了。”{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二章:“大妈面带愁容地说,‘咱们是不是先在支委会上研究一下?’”【19】拽,关上。{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鄭}作關門科云我把這門兒來帶上者。”《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婦人〕帶上房門出來。”{茅盾}《诗与散文》四:“{桂}异样的笑了一笑,就和影子似的退出房外,随手将门带上。”【20】量词。《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錦兒}〕脊背後披着一帶頭髮。”《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原來{蔣}家住宅前後通連的兩帶樓房,第一帶臨着大街,第二帶方做卧室。”《水浒传》第九二回:“轉過一帶土牆,却是偌大一塊空地。”{巴金}《秋》六:“旁边有一带矮矮的朱红栏杆。”【21】连同。{唐}{杜荀鹤}《山中寡妇》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忙的你恁樣兒的,丢下好些衣裳帶孩子被褥,等你來幫着丫頭們拆洗拆洗。”{顾笑言}《你在想什么?》:“昨天这一宿,我们屯子里连小鸡带鸭子﹑鹅,丢了二十多只。”【22】犹又。表示动作同时进行。{华山}《山中海路》:“〔他〕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中国歌谣资料·带唱山歌带种田》:“带唱山歌带种田,不费功夫不费钱。”【23】方言。犹多,超过。表示附在整数外较小的数量。{沙汀}《困兽记》二十:“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防空》:“‘究竟要多少钱啊?’‘不多!’有人举起那计划书嚷道,‘每一月只有两百带点!’”{艾明之}《雨》:“从工人住宅区到造船厂,有一个钟点带二十分的路程。”【24】妇女病名。参见“[帶下]”。【25】轮胎。如:车带;自行车外带。【26】姓。{战国}有{带他}。见《史记·陈涉世家》。

  • 帶和-汉语大词典

    帶和

    【1】混杂。《元典章·户部八·盐课》:“煎曬鹽貨須要潔浄﹐不致帶和砂土納官。”

  • 帶住-汉语大词典

    帶住

    【1】停住。{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李四光}教授开场白﹐{徐志摩}‘诗哲’接后段﹐一唱一和﹐说道:‘带住!让我们对着混斗的双方猛喝一声﹐带住!’”【2】拽住,拿住。《水浒传》第二一回:“衆人向前﹐一個帶住婆子﹐三四個拿住{唐牛兒}﹐把他横拖倒拽﹐直推進{鄆城縣}裏來。”《水浒传》第三五回:“{花榮}便道:‘前面必有强人。’把槍帶住﹐取弓箭來整頓得端正﹐再插放飛魚袋内。”

  • 帶珮-汉语大词典

    帶珮

    【1】见“帶佩”。

  • 帶下醫-汉语大词典

    帶下醫

    【1】指妇科病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爲帶下醫;過{雒陽}﹐聞{周}人愛老人﹐即爲耳目痹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爲小兒醫:隨俗爲變。”

  • 帶眼-汉语大词典

    帶眼

    【1】顺眼。《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轉手關門﹐帶眼看去﹐那小床帳鈎上吊着一個紫檀的小木魚。”【2】腰带上的孔眼。放宽或收紧腰带时用。{宋}{王安石}《寄余温卿》诗:“平日離愁寬帶眼﹐訖春歸思滿琴心。”{宋}{陆游}《新凉书怀》诗:“烏帽圍寬帶眼移﹐閉門慣忍日長饑。”

  • 帶牛佩犢-汉语大词典

    帶牛佩犢

    【1】{西汉}时{渤海郡}农民因饥荒而骚乱。{宣帝}命{龚遂}为太守,往治其事。{遂}不用暴力,唯劝导说服。见有带刀持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爲帶牛佩犢?”后世因以为农民被迫弃农暴乱之典。

  • 帶彩-汉语大词典

    帶彩

    【1】犹带花。《红军歌谣·慰劳红军歌》:“捉了长官有几个?士兵哗变有多少?同志带彩么?”

  • 帶領-汉语大词典

    帶領

    【1】率领。《水浒传》第五四回:“只見莊客來報説﹐有本州知府帶領三五十部漢到莊。”《红楼梦》第二九回:“早有{張法官}執香披衣﹐帶領衆道士在路旁迎接。”【2】谓带路。{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我的住址﹐可问代我收信之书店﹐他会带领的。”

  • 帶減圍-汉语大词典

    帶減圍

    【1】见“帶減腰圍”。

  • 帶酒-汉语大词典

    帶酒

    【1】犹醉酒。《三国志平话》卷上:“卻説{張飛}﹐每日帶酒不醒﹐不理正事。”{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子瞻}學士帶酒也。夜深令人一壁廂好生看學士。”

  • 帶下-汉语大词典

    帶下

    【1】古代称妇科疾病。中医学以为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犹如腰带。凡带脉以下,名曰“帶下”,故妇科病统称之为“帶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婦人之病……此皆帶下﹐非鬼神。”{尤在泾}纂注:“帶下者﹐帶脈之下﹐古人列經脈爲病﹐凡三十六種﹐皆謂之帶下病﹐非今人所謂赤白帶下也。”【2】特指妇女阴道中流出黏腻液体的病症。因颜色不同,而有白带﹑赤带﹑赤白带﹑黄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别。多由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炎或盆腔炎引起。

  • 帶管-汉语大词典

    帶管

    【1】兼管。《红楼梦》第五一回:“我們四個人原是輪流着帶管上夜的。”

  • 帶礪-汉语大词典

    帶礪

    【1】见“帶厲”。

  • 帶魚-汉语大词典

    帶魚

    【1】佩带金银饰的鱼形袋,以示官爵和荣誉。《旧唐书·则天皇后纪》:“〔{垂拱}二年〕初令都督﹑刺史並準京官帶魚。”【2】海产鱼的一种。状如带,银白色,无鳞,北方称“刀鱼”。是{黄海}和{东海}出产的主要鱼类之一。

  • 帶口-汉语大词典

    帶口

    【1】犹顺口。《红楼梦》第四八回:“若有提起因由兒的﹐你只帶口説我帶了你進來做伴兒就完了。”

  • 帶犢-汉语大词典

    帶犢

    【1】见“帶頭”。

  • 帶厲-汉语大词典

    帶厲

    亦作“[帶礪]”【1】衣带和砥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裴駰}集解引{汉}{应劭}曰:“封爵之誓,國家欲使功臣傳祚無窮。帶,衣帶也;厲,砥石也。{河}當何時如衣帶,山當何時如厲石,言如帶厲,國乃絶耳。”后因以“帶厲”为受皇家恩宠,与国同休之典。{明}{屠隆}《昙花记·郊游点化》:“錫土列王侯﹐帶礪{山}{河}聖恩厚。”{宋}{刘过}《西江月·贺词》词:“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同日四方來賀。”{清}{昭槤}《啸亭杂录·孔王祠》:“盟無慚帶礪﹐軍竟化沙蟲。”《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漢祖}勃興﹐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錫之山川﹐誓以帶礪。”

  • 帶動-汉语大词典

    帶動

    【1】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2】引导使之前进。

  • 帶歲-汉语大词典

    帶歲

    【1】旧时除夕,按照小孩的年岁系钱﹑芝麻壳于衣带,称为“帶歲”。《海丰县志》:“除夕﹐門前燎火﹐爆竹呼噪﹐俗曰叫明;以芝麻幹置牀榻及地﹐俗曰躧歲;小兒按歲繫錢﹑芝麻殻於衣帶﹐曰帶歲。”

  • 帶刺-汉语大词典

    帶刺

    【1】谓含有讥刺意味。{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这原是一句普通话﹐也不足为奇的﹐但从他全篇带刺的文字推想起来﹐或者也是为我所不能懂的俏皮话。”

  • 帶持-汉语大词典

    帶持

    【1】携带,握持。《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成帝}{鴻嘉}﹑{永始}之間﹐好爲微行出游﹐選從期門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餘﹐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幘﹐帶持刀劍。”《汉书·循吏传·龚遂》:“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

  • 帶攜-汉语大词典

    帶攜

    亦作“[帶擕]”【1】带领;提挈。《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若不是大姐姐帶擕你﹐俺們今日與你磕頭?”{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一折:“姐姐﹐你不肯出來帶攜我耍一會﹐只在房裏坐﹐好不悶也。”

  • 帶佩-汉语大词典

    帶佩

    【1】比喻众溪流入一川,如诸佩饰系于一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蘭渠川}水出自{北山}﹐帶佩衆溪﹐南流注于{渭}。”【2】腰带上的佩饰。《後汉书·礼仪志上》:“最後親陵﹐遣計吏﹐賜之帶佩。”亦作“[帶珮]”。{汉}{徐幹}《中论·修本》:“上懸乎冠緌﹐下繫乎帶珮。”

  • 帶約-汉语大词典

    帶約

    【1】比喻众水汇聚一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馮水}帶約衆溪﹐渾成一川﹐謂之{北渚}。”

  • 帶仗左右-汉语大词典

    帶仗左右

    【1】携带兵器的侍从人员。《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子響}少好武﹐在{西豫}時﹐自選帶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膽幹。”

  • 帶便-汉语大词典

    帶便

    【1】顺便。{鲁迅}《彷徨·孤独者》:“是上城来看你﹐带便玩玩的罢?”{清}{李渔}《慎鸾交·谲讽》:“下官帶便經過﹐雖無地方之責﹐也要把民情土俗細問一番。”{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良材}也上岸去舒散筋骨﹐带便想打听自家村里的情形。”

  • 帶子-汉语大词典

    帶子

    【1】泛指绑扎用的条状物。《儿女英雄传》第八回:“你把那帶子解開﹐衣裳一件一件的掩上﹐繫上帶子﹐套上你那件馬褂兒大約也就不至于赤身露體了罷?”【2】指腰带。{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是日﹐上早膳畢﹐出郊﹐從駕臣僚及應奉官並戎服擫帶子著靴。”

  • 帶音-汉语大词典

    帶音

    【1】发音时声带振动称为带音,不振动称为不带音。普通话语音中,元音都是带音的。辅音中带音的是浊音,如l﹑m﹑n﹑ng﹑r等。不带音的是清音,如p﹑f等。

  • 帶刀卧-汉语大词典

    帶刀卧

    【1】佛教语。谓右胁卧。《禅林象器笺·带刀卧》:“僧傳帶刀卧﹐即《傳燈》‘右脅吉祥睡也’。蓋帶刀者於左脇,故不得左脇而卧﹐因名右脇卧爲帶刀卧也。”

  • 帶劍-汉语大词典

    帶劍

    【1】佩剑。《史记·秦本纪》:“{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唐}{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讀書復騎射﹐帶劍遊{淮陰}。”《韩非子·入奸》:“聚帶劍之客﹐養必死之士。”【2】佩带的剑。《东观汉记·虞延传》:“賜{延}錢及帶劍佩刀。”【3】投壶的一种招数。把箭投插入壶耳中。{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投壺之禮﹐近世愈精。古者實以小豆﹐爲其矢之躍也﹐今則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帶劍﹑狼壺﹑豹尾﹑龍首之名。”{王利器}集解引{司马光}《投壶格》:“倚竿﹐箭斜倚壺口中﹐帶劍﹐貫耳不至地者。”

  • 帶頭-汉语大词典

    帶頭

    【1】谓首先行动起来带动别人。如:你带头唱支歌吧;共产党员要起带头作用。【2】旧指寡妇改嫁时随带的子女﹑财物。方言亦谓婚前已怀孕生下的子女。{阮章竞}《漳河水·三个姑娘》诗:“水流赶杖没根梢﹐带犊孩儿路边草﹐进门爬墙头!”《金瓶梅词话》第六四回:“俺{六娘}嫁俺爹﹐瞞不過老人家是知道﹐該帶了多少帶頭來﹐别人不知道我知道﹐把銀子休説﹐只光金珠﹑玩好﹑玉帶﹑縧環﹑狄髻﹑值錢寳石﹐還不知有多少。”{清}{蒋士铨}《香祖楼·蚓配》:“小子半世飄流﹐未成家室﹐昨日説了一箇{松江}寡婦{邱氏}﹐卻有一箇帶頭女兒。雖然目下多了一口喫飯﹐畢竟日後賣他幾兩銀子﹐算來不會折本。”

  • 帶行-汉语大词典

    帶行

    【1】犹言带官兼职。《宋史·理宗纪五》:“{湖南}諸將{温和}轉左武大夫﹑帶行遥郡刺史﹐{李虎}官三轉﹑帶行閤門宣贊﹐{鄮進}帶行{復州}團練使。”【2】方言。犹带累。{李劼人}《大波》第四部第一章:“就那一般讲究赌品的人﹐也气鼓鼓地叫吼道:‘输不起﹐就莫来!手气瘟的人﹐别带行了我们!’”原注:“带行﹐理应念作‘带胁’﹐即连累之意。这句方言﹐至今尚流行于大部分{四川}地方。”

  • 帶袵-汉语大词典

    帶袵

    【1】腰带和衣衽。喻近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六義者﹐既無意象可﹐復非言筌可得﹐索之于近﹐則寄在冥漠;求之于遠﹐則不下帶袵。”

  • 帶絲禽-汉语大词典

    帶絲禽

    【1】指白鹭。{唐}{张乔}《鹭丝障子》诗:“剪得機中如雪素﹐畫爲江上帶絲禽。”{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鸟兽草木·鸥鹭》:“帶絲禽﹐白鷺也。”

  • 帶減腰圍-汉语大词典

    帶減腰圍

    【1】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唐}{杜甫}《伤秋》诗:“懶慢頭時櫛﹐艱難帶減圍。”{宋}{辛弃疾}《木兰花慢》词:“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亦省作“[帶減圍]”。

  • 帶冕-汉语大词典

    帶冕

    【1】大带和冠冕。借指高官尊位。《汉书·叙传上》:“今吾子幸游帝王之世﹐躬帶冕之服。”{颜师古}注:“帶﹐大帶也;冕﹐冠也。”

  • 帶圍-汉语大词典

    帶圍

    【1】腰带绕身一周的长度。旧时以带围的宽紧观察身体的瘦损与壮健。{汉}{刘向}《列女传·魏芒慈母》:“前妻中子犯{魏王}令﹐當死﹐慈母憂戚悲哀﹐帶圍減尺。”{宋}{范成大}《秦楼月》词:“香羅薄﹐帶圍寬盡無人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憔悴{潘郎}鬢有絲﹐{杜韋娘}不似舊時﹐帶圍寬清減了瘦腰肢。”

  • 帶脈-汉语大词典

    帶脈

    【1】中医学名词。为奇经八脉之一。中医学认为,人体诸经络皆上下周流,唯带脉环身一周,横束如带,有总束诸脉的作用。《素问·痿论》:“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王冰}注:“帶脈者﹐起於季脇﹐回身一周﹐而絡於督脈也。”《医宗金鉴·带脉穴歌》:“帶起少陽帶脈穴﹐繞行五樞維道間京門之下﹐居髎上﹐周迴季脇﹐束帶然。”

  • 帶量-汉语大词典

    帶量

    【1】犹照料。《红楼梦》第一一七回:“{平兒}欲接了家中一個姑娘來﹐一則給{巧姐}作伴﹐二則可以帶量他。”

  • 帶湖-汉语大词典

    帶湖

    【1】湖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城外。为{宋}代文学家{辛弃疾}长期落职闲居之所。{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词:“{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

  • 帶銜-汉语大词典

    帶銜

    【1】兼带官衔。{明}{沈德符}《野獲编·府县·一府二推官》:“惟{直隸}之{永平府}帶銜{薊}{遼}諸鎮理刑。”

  • 帶水拖泥-汉语大词典

    帶水拖泥

    【1】形容泥泞难行。{刘大白}《驾犁》诗:“驾犁!驾犁!老牛晦气!带水拖泥﹐犁重难移。”{宋}{叶適}《修路疏》:“南來北往﹐何憂帶水拖泥;朝去暮來﹐不到撞頭磕腦。”【2】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宋}{刘克庄}《解连环·甲子生日》词:“一甲子﹑帶水拖泥﹐今歲謝君恩﹐放還山去。”现多作“拖泥帶水”。

  • 帶鐍-汉语大词典

    帶鐍

    【1】腰带上的环扣。《後汉书·舆服志下》:“黄金辟邪﹐首爲帶鐍﹐飾以白珠。”

  • 帶鈎-汉语大词典

    帶鈎

    【1】束腰革带上的钩。一端曲首,背有圆钮。或作动物形,或铸有花纹,不一。多用铜制,亦有用铁或玉等制作者。{清}{桂馥}《札朴·览古》:“余見古銅帶鈎數十枚﹐皆作螳螂形。”《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射中{小白}帶鈎。”{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後集·东坡四》引《复斋漫录》:“所謂玉者﹐凡一十有六:雙琥璏﹑三鹿盧帶鈎﹑琫﹑珌﹑璊瑑杯﹑水蒼佩﹑螳螂帶鈎﹑佩刀柄﹑珈﹑瑱﹑珙璧﹑珥玤杯﹑璩等是也。”

  • 帶職-汉语大词典

    帶職

    【1】本职外兼领他职。《宋史·王素传》:“轉工部尚書﹐仍故職致仕。故事:雖三公致仕﹐亦不帶職﹐朝廷方新法制﹐{素}首以端明學士就第。”《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今臺府局吏﹑直衛武官及僕隸婢兒取母之姓者﹐本臧獲之徒﹐無鄉邑品第﹐皆得命議﹐用爲郡守縣令﹐並帶職在内﹐委事於小吏手中。”

  • 帶鞓-汉语大词典

    帶鞓

    【1】束腰的皮带。{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三折:“我將這帶鞓來攙﹐我把這唐巾按﹐舞蹁蹮兩袖風翻。”{元}{无名氏}《昊天塔》第四折:“把這廝帶鞓可搭的揝定﹐先摔你個滿天星。”

  • 帶肚子-汉语大词典

    帶肚子

    【1】{清}末有的地方官在上任前向内定的幕友或差役借钱,到任后即付以重要的权益。这些人具有特殊的势力,俗称“帶肚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六回:“這種風氣﹐就同官場一般﹐越是背得債多的﹐越是紅人﹐那此帶擋的﹐就如官場的帶肚子師爺一般。”《官场现形记》第五回:“他又弄到一個帶肚子的師爺﹐一個帶肚子的二爺﹐每人三千﹐説明到任之後﹐一個管帳房﹐一個做稿案。”【2】谓怀孕。

  • 帶金佩紫-汉语大词典

    帶金佩紫

    【1】古时三公等皆佩带金印紫绶。后用以指居高官显位。{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吾聞丈夫處世﹐當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絲婦之事?”

  • 帶孝-汉语大词典

    帶孝

    【1】死者家属和亲戚按照礼俗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

  • 帶比-汉语大词典

    帶比

    【1】谓以刑杖催逼。《冷眼观》第十五回:“各州縣接着這種嚴詞限迫的檄文﹐只得斧頭打釘釘入木﹐一層層的壓下去﹐將承緝各捕快收禁的收禁﹐帶比的帶比﹐鬧得縣花廳上面一片數小板子的聲音﹐終日不絶。”{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况目下十年錢糧就在開徵﹐五六七八九年又經帶比。正苦三空四盡﹐何能剜肉醫瘡?”

  • 帶月披星-汉语大词典

    帶月披星

    【1】形容早起晩睡,奔波不息。{元}{柯丹邱}《荆钗记·赴任》:“帶月披星﹐車塵馬足不暫停。”《西游记》第二十回:“且説他三衆﹐在路餐風宿水﹐帶月披星﹐早又至夏景炎天。”{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一折:“帶月披星﹐忍寒受冷﹐離鄉井。”

  • 帶傍-汉语大词典

    帶傍

    【1】依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城緣山爲墉﹐周十二里一百一十步﹐東西北三面﹐皆帶傍深谷﹐南臨大江。”

  • 帶累-汉语大词典

    帶累

    【1】连累。{唐}{姚合}《寄王玄伯》诗:“夜歸曉出滿衣塵﹐轉覺才名帶累身。”{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延岑}云:‘哥哥﹐小人身做身當﹐豈敢帶累你也。’”《红楼梦》第五八回:“我们攆他不出去﹐説他又不信﹐如今帶累我們受氣!”

  • 帶銙-汉语大词典

    帶銙

    【1】见“帶胯”。

  • 帶月-汉语大词典

    帶月

    【1】谓披戴月色。{明}{杨慎}《伯劳吟》:“村婦侵星提甕汲﹐山農帶月架犂耕。”{唐}{刘长卿}《送张十八归桐庐》诗:“歸人乘野艇﹐帶月過江村。”{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帶同-汉语大词典

    帶同

    【1】犹带领。《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次日﹐老爺﹑太太起來便趕早吃了饭﹐帶同兒子媳婦先到他老太爺老太太墳上行禮。”《水浒传》第十九回:“且説{晁蓋}﹑{公孫勝}﹐自從把火燒了莊院﹐帶同十數個莊客﹐來到{石碣村}。”

  • 帶挈-汉语大词典

    帶挈

    【1】带领。《水浒传》第三七回:“大哥去做買賣﹐只是不曾帶挈兄弟。”《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若得哥哥帶挈奴家同走一程﹐可知是好?”【2】引申为提携;照顾。{清}{李渔}《风筝误·闺哄》:“你明日做了夫人皇后﹐帶挈我些就是了。”{欧阳山}《苦斗》四八:“只要你少上这里来胡串﹐叫我们少挨两顿骂﹐那就是你的带挈了!”{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帶挈帶挈我{翠鸞}孫兒做個夫人縣君也。”

  • 帶局-汉语大词典

    帶局

    【1】旧时谓叫妓女陪饮。《冷眼观》第二回:“一時伺候的人已將酒席排齊﹐{雲卿}便鬧了要我帶局。”《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文七爺}説:‘你不帶局﹐太冷清了。’”

  • 帶勁-汉语大词典

    帶勁

    【1】谓能引起兴致。如:打乒乓不带劲﹐还是打篮球吧。【2】谓起劲,有精神。{逯斐}《夜航》:“孩子们今天特别带劲﹐把玻璃窗擦得很干净。”

  • 帶胯-汉语大词典

    帶胯

    亦作“[帶銙]”【1】佩带上衔蹀躞之环,用以挂弓矢刀剑。{唐}{白居易}《和春深》诗之四:“通犀排帶胯﹐瑞鶻勘袍花。”{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帶衣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自後雖去蹀躞﹐而猶存其環﹐環所以銜蹀躞﹐如馬之鞦根﹐即今之帶銙也。”{宋}{杜绾}《云林石谱·墨玉石》:“{西蜀}諸山多産墨玉﹐在深土中﹐其質如石﹐色深黑﹐體甚輕輭﹐土人鐫治爲帶胯或器物﹐極光潤。”

  • 帶罪立功-汉语大词典

    帶罪立功

    【1】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清}{李渔}《蜃中楼·献寿》:“正要議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報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帶罪立功。”

  • 帶過曲-汉语大词典

    帶過曲

    【1】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小令本以一支为限,也有组织音律相衔接的两三支曲为一曲的,称为“帶過曲”。初仅北曲小令中有之,后南曲也有仿效。有北带北﹑南带南﹑南北兼带各曲。

  • 帶擋-汉语大词典

    帶擋

    【1】犹搭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四回:“龜奴等輩借了債給他﹐就跟着伺候他﹐其名叫做‘帶擋’。”{茅盾}《子夜》八:“那几位﹐都是‘带挡相帮’﹐我不能不拖着走。”

  • 帶郭-汉语大词典

    帶郭

    【1】绕城外郭;近城郭。《史记·货殖列传》:“及名國萬家之城﹐帶郭千畝畝鍾之田。”{前蜀}{韦庄}《齐安郡》诗:“傍村林有虎﹐帶郭縣無官。”

  • 帶叙法-汉语大词典

    帶叙法

    【1】史传的一种方法。即其人不必立传,而在他人传内顺便略叙。{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宋齐书带叙法》:“《宋書》有帶叙法﹐其人不必立傳﹐而其事有附見于某人傳内者﹐即于某人傳内叙其履歷以畢之﹐而下文仍叙某人之事……蓋人各一傳﹐則不勝傳;而不爲立傳﹐則其人又有事可傳﹐有此帶叙法﹐則既省多立傳﹐又不没其人﹐此誠作史良法。”

  • 帶脅-汉语大词典

    帶脅

    【1】方言。带累;连累。{李劼人}《大波》第四部第一章“输不起﹐就莫来!手气瘟的﹐别带行了我们”原注:“带行﹐理应念作‘带胁’﹐即连累之意。这句方言﹐至今尚流行于大部分{四川}地方。”【2】谓如带之环绕四周,形成威胁。《汉书·严安传》:“今外郡之地或幾千里﹐列城數十﹐形束壤制﹐帶脅諸侯﹐非宗室之利也。”{颜师古}注:“帶者﹐言諸侯之於郡守﹐譬若佩帶﹐謂輕小也;脅﹐謂其威力足以脅之也。一曰帶在脅旁﹐附著之義也。”

  • 帶擕-汉语大词典

    帶擕

    【1】见“帶攜”。

  • 帶甲-汉语大词典

    帶甲

    【1】谓身着甲胄。《北史·齐纪下·後主》:“{斛律孝卿}居中受委﹐帶甲以處分。”《新唐书·张巡传》:“士帶甲食﹐裹瘡鬭。”【2】披甲的将士。{唐}{杜甫}《送远》诗:“帶甲滿天地﹐胡爲君遠行。”{明}{何景明}《大梁行》:“帶甲連營殺氣寒﹐君王推轂將登壇。”《国语·越语上》:“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

  • 帶花-汉语大词典

    帶花

    【1】谓负伤出血。{陈毅}《记淮海前线见闻》诗:“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叶紫}《流亡》三:“我的手便是在那个时候带花的。”

  • 帶索-汉语大词典

    帶索

    【1】以绳索为衣带。形容贫寒清苦。《列子·天瑞》:“{孔子}遊於{太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試將茹荼帶索﹐以畢餘生。”{晋}{陶潜}《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帶索﹐飢寒况當年。”{唐}{白居易}《北窗三友》诗:“或乏擔石儲﹐或穿帶索衣。”

  • 帶路-汉语大词典

    帶路

    【1】前导引路。《工人歌谣选·万众一心向着党》:“红旗带路不会错﹐胜利旗帜处处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七回:“我就叫他帶路先走。”{陈其通}《万水千山》第四幕:“红军兄弟们!咱彝人给你们摆站﹐带路。”

  • 帶羅-汉语大词典

    帶羅

    【1】系腰的罗带。{宋}{辛弃疾}《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玉簫聲遠憶驂鸞﹐幾悲歡﹐帶羅寬。”

  • 幫帶-汉语大词典

    幫帶

    【1】{清}武官。管带的副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三回:“不料仍然是車馬盈門的﹐幾乎擁擠不開﹐原來是督標各營的管帶﹑幫帶﹐以及各營官等都來參謁。”【2】帮助带动。如:自己是一个共青团员﹐又是小组负责人﹐有责任帮带她一同前进。

  • 山帶-汉语大词典

    山帶

    【1】指环绕峰岩的带状白云。{唐}{韩翃}《送客归江州》诗:“風吹山帶遥知雨﹐露溼荷裳已報秋。”{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一:“{張野}《廬山記》:‘天將雨﹐則有白雲冠峰﹐或亘巖中﹐俗謂之山帶﹐不出三日﹐必雨。’”

  • 峨冠博帶-汉语大词典

    峨冠博帶

    【1】高冠和阔衣带。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装束。《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似這等人﹐也算做穿窬小人中大俠了。反比那面是背非﹑臨時苟得﹑見利忘義一班峨冠博帶的不同。”{鲁迅}《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见{汉}官威仪’﹐峨冠博帶。”《三国演义》第三七回:“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

  • 御仙帶-汉语大词典

    御仙帶

    【1】绣有御仙花的金带。{宋}{赵安仁}既罢参知政事,{真宗}命赐御仙花带与绣饰马具。后来中书省﹑枢密院罢官者及学士﹑散官,通服御仙带,遂为故事。参阅{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

  • 循帶-汉语大词典

    循帶

    【1】围腰的衣带。{南朝} {梁}{沈满愿}《晨风行》:“循帶易緩愁難却﹐心之憂矣頗銷鑠。”

  • 衛生帶-汉语大词典

    衛生帶

    【1】月经带。妇女经期所使用的带子。

  • 影帶-汉语大词典

    影帶

    【1】犹影射。谓借此说彼﹐暗指某人某事。{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詠字有{蕭昕}﹐寓言有{李紓}﹐隱語有{張著}﹐機警有{李舟}﹑{張彧}﹐歇後有{姚峴}﹑{孫叔羽}﹐訛語影帶有{李直方}﹑{獨孤申叔}﹐題目有{曹著}。”【2】犹辉映﹐映衬。{唐}{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影帶旂常﹐疑錯繡之遥動;昭章文物﹐皆摛錦之相連。”【3】托名夹带。{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如敢借名﹐爲人影帶﹐分減鹽貨﹐許諸人陳告﹐重立賞罰。”

  • 外帶-汉语大词典

    外帶

    【1】车轮外胎。【2】另外加上,附带。{老舍}《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二嘎子}更有出息啦﹐进工厂当小工子﹐还外带着念书。”

  • 安全帶-汉语大词典

    安全帶

    【1】乘坐飞机等飞行器,或在高空作业与进行技艺表演时,为保障安全所用的带子。{李云秀}《燕子飞在电杆上》:“猛抬头﹐只见前面一个很高的电杆上站着一个人﹐当腰束着安全带﹐踩着脚钩﹐在大风中两手不停地干活。”

  • 安眉帶眼-汉语大词典

    安眉帶眼

    亦作“[安眉待眼]”【1】有眉有眼。意谓象个人样。《水浒传》第二八回:“差撥道:‘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安眉帶眼﹐藏頭頓項﹐聳背縮肩。所般的本見佯不看﹐耳裝聾到得心安。”{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來時節﹐剛纔得安眉待眼;去時節﹐只落得赤手空拳。”

  • 寒帶-汉语大词典

    寒帶

    【1】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带。北极圈以北叫北寒带,南极圈以南叫南寒带。寒带地区气候寒冷,最暖的月份平均气温也在 10°C以下。

  • 寬帶-汉语大词典

    寬帶

    【1】衣带宽松。形容腰变瘦。{南朝} {陈}{萧驎}《咏袙复诗》:“纖腰非學{楚}﹐寬帶爲思君。”

  • 寶帶-汉语大词典

    寶帶

    【1】用珍宝装饰的佩带。{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之一:“玉堂賜篆﹐仰{淳化}之彌文;寶帶重金﹐佩{元豐}之新渥。”{元}{迺贤}《送按摊不华万户湖广赴镇》诗:“腰間寶帶懸金虎﹐馬上春衫綉玉虬。”{北周}{庾信}《谢赵王赉犀带等启》:“{魏君}寶帶﹐特賜{劉楨}。”{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羅襦寶帶爲君解﹐{燕}歌{趙}舞爲君開。”《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寶帶﹐垂布空中﹐莊嚴殊妙。”

  • 履帶-汉语大词典

    履帶

    【1】鞋和衣带。《吕氏春秋·恃君》:“無進退揖讓之禮﹐無衣服履帶宫室畜積之便。”【2】围绕在坦克车﹑拖拉机等的车轮上的钢质链带。

  • 弔帶-汉语大词典

    弔帶

    亦作“[吊帶]”【1】围在腰间从两侧垂下吊住长筒袜子的带子。亦指围在腿下吊着袜子的带子。又叫吊袜带。{茅盾}《色盲》:“渐劲的晚风吹开了紫色旗袍的下缘﹐露出蜜色长统丝袜上的浅红色吊带。”

  • 引帶-汉语大词典

    引帶

    【1】拉整衣带。{南朝} {宋}{傅亮}《奉迎大驾道路赋诗》:“敷衽銘篤誨﹐引帶佩嘉謨。”{唐}{李端}《荆州泊》诗:“移帷望星漢﹐引帶思容貌。”【2】带领。昆曲《十五贯》第三场:“迷路途﹐煩客官順便來引帶。”【3】即传动带。参见“[傳動帶]”。

  • 玉帶羹-汉语大词典

    玉帶羹

    【1】用笋和莼做的羹。{宋}{林洪}《山家清供》卷上:“迺命僕作玉帶羹。以筍似玉﹐蓴似帶也。”

  • 玉帶版子-汉语大词典

    玉帶版子

    【1】古代腰带上所嵌的装饰玉版。《红楼梦》第七四回:“誰知竟在{入畫}箱中出……一副玉帶版子﹐並一包男人靴襪等物。”

  • 玉帶生-汉语大词典

    玉帶生

    【1】{宋}{文天祥}所用砚名。{元}{张宪}《玉带生歌序》:“‘玉帶生’﹐{端}人也﹐事{文山}丞相爲文墨賓……丞相素重之﹐呼召不以名﹐但曰‘玉帶生’。”{清}{赵翼}《汪水云砚歌》:“昔{文丞相}有硯玉帶生﹐至今四十四字傳其銘。”{清}{于敏中}《西清砚谱》卷九:“硯高五寸許﹐寬一寸七分﹐厚如之。形長而圓﹐舊{端溪}子石也。下硯面三分許﹐周界石脈一道﹐瑩白如帶。墨池上高寸許﹐鐫‘玉帶生’三字篆書;側面石脈下周﹐鐫{宋}{文天祥}銘三十八字;末署‘{廬陵}{文天祥}製’六字。”

  • 玉帶-汉语大词典

    玉帶

    【1】饰玉的腰带。古代贵官所用。古代贵妇亦用之。{宋}{苏轼}《临江仙·龙丘子自洛之蜀》词:“細馬遠馱雙侍女﹐青巾玉帶紅靴。”《镜花缘》第三三回:“又有許多宫娥捧着鳳冠霞帔﹐玉帶蟒衫﹐並裙褲簪環首飾之類。”{南朝} {梁}{江淹}《扇上采画赋》:“命幸得爲綵扇兮﹐出入玉帶與綺紳。”《宋史·舆服志五》:“{太平興國}七年正月﹐翰林學士承旨{李昉}等奏曰:‘奉詔詳定車服制度﹐請從三品以上服玉帶﹐四品以上服金帶。’”{唐}{韩愈}《示儿》诗:“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不知官高低﹐玉帶懸金魚。”【2】芍药品名。花色纯白。{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文渊阁芍药》:“{宣廟}幸{文淵閣}﹐命於閣右築石臺﹐植澹紅芍藥一本。{景泰}初﹐增植二本﹐左純白﹐右深紅。後學士{李賢}命之以美名:曰‘醉仙顔’﹐澹紅也;曰‘玉帶’﹐純白也;曰‘宫錦紅’﹐深紅也。與衆賦詩﹐曰《玉堂賞花集》。”

  • 璧帶-汉语大词典

    璧帶

    【1】即壁带。壁中横木,其露出的部分,形状似带,故称。璧,通“壁”。《西京杂记》卷一:“璧帶往往爲黄金釭含藍田玉﹐明珠﹑翠羽飾之。”

  • 木匠帶枷-汉语大词典

    木匠帶枷

    【1】歇后语。意谓自作自受。{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小胳膊要硬和大腿别劲﹐那可是木匠带枷--自作自受。”《通俗编·艺术》引{宋}{王銍}《续杂俎》:“自做得六事﹐一曰木匠帶枷。”

  • 束帶-汉语大词典

    束帶

    【1】整饰衣服。表示端庄。《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寡人束帶聽朝三十餘年﹐曾無聞焉。”{宋}{秦观}《雷阳书事》诗之一:“束帶趨祀房﹐瞽史巫紛若。”《论语·公冶长》:“{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刘宝楠}正义:“帶﹐繫繚於要﹐所以整束其衣﹐故曰束帶。”《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早見那位欽差頂冠束帶﹑滿臉春風的迎出艙來。”【2】泛指装束。{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掌灯时分﹐{萧队长}跟{郭}{白}二人商量一会﹐又忙一阵﹐两个人束带停当﹐办好通行证和介紹信﹐又支了路费。”【3】指腰带。《红楼梦》第七四回:“從{紫鵑}房中搜出兩副{寳玉}往常换下的寄名符兒﹐一副束帶上的帔帶。”《水浒传》第十三回:“〔{索超}〕身披一副鐵葉攢成鎧甲﹐腰繫一條鍍金獸面束帶。”【4】指官服。引申谓公务。{宋}{司马光}《病中鲜于子骏见招不往》诗:“雖無束帶苦﹐實憚把酒併。”{唐}{韦应物}《休暇东斋》诗:“由來束帶士﹐請謁無朝暮。”

  • 束帶結髮-汉语大词典

    束帶結髮

    【1】束系衣带,挽起发髻。谓出仕。{唐}{韩愈}《争臣论》:“庶巖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髮﹐願進於闕下。”

  • 林帶-汉语大词典

    林帶

    【1】为防风沙或遮荫所培植的带状树林。{侯金镜}《漫游小五台·神游》:“这个林带‘少太阳﹐少炎热﹐少旱象’﹐看来既是劳动又是避暑的好地方。”《人民日报》1985.8.11:“{周总理}乘车到农八师{石河子}总场二分场一条长廊般的绿色林带里。”

  • 板帶-汉语大词典

    板帶

    【1】宽而硬的腰带。{沙汀}《随军散记》:“那是个矮小而瘦削的汉子﹐一面编织着那种恰和北方人的粗豪相称的羊毛板带﹐一面回答着他({贺龙})的问话。”

  • 枕帶-汉语大词典

    枕帶

    【1】依傍,近连。《北史·韦夐传》:“所居之宅﹐枕帶林泉。”{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陽縣}枕帶雙流﹐據{江}{洛}會也。”{唐}{杜甫}《南池》诗:“呀然{閬城}南﹐枕帶{巴江}腹。”

  • 柳帶-汉语大词典

    柳帶

    【1】柳条。因其细长如带,故称。{五代}{牛希济}《临江仙》词:“柳帶摇風{漢水}濱﹐平蕪兩岸争匀。”{宋}{柳永}《定风波》词:“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卧。”《红楼梦》第四八回:“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乾。”【2】相传{唐}时{洛}中名妓{柳枝娘}曾折柳结带赠{李商隐}以索诗。见《词林海错》卷二引《花寮集》。后因以“柳帶”为情人赠物。{元}{张可久}《折桂令·高邮即事叠韵》曲:“眼擘金釵﹐情裁柳帶﹐粉改桃腮。”

  • 桑樞韋帶-汉语大词典

    桑樞韋帶

    【1】《庄子·让王》:“{原憲}居{魯}……桑以爲樞。”{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因以“桑樞韋帶”形容贫家寒士。{南朝} {梁}{江淹}《狱中上建平王书》:“下官本蓬户桑樞之人﹐布衣韋帶之士。”{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某蓬廬布衣﹐桑樞韋帶。”

  • 梨花帶雨-汉语大词典

    梨花帶雨

    【1】语本{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梨花帶雨”原为形容{杨贵妃}泣下如雨时的姿容。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艳。《封神演义》第四回:“{紂王}定睛觀看﹐見{妲己}烏雲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

  • 横帶-汉语大词典

    横帶

    【1】谓系于腰上。《战国策·齐策六》:“當今將軍東有{夜邑}之奉﹐西有{菑上}之虞﹐黄金横帶﹐而馳乎{淄澠}之間。”

  • 狗帶綬-汉语大词典

    狗帶綬

    【1】有狗图形的丝带。《後汉书·五行志一》:“{熹平}中﹐省内冠狗帶綬﹐以爲笑樂。”

  • 獅蠻寶帶-汉语大词典

    獅蠻寶帶

    【1】古代高级武官用的腰带。《三国演义》第三回:“只見{吕布}……繫獅蠻寶帶﹐縱馬挺戟﹐隨{丁建陽}出到陣前。”

  • 獅帶-汉语大词典

    獅帶

    【1】古代高级武官用的狮蛮腰带。{明}{屠隆}《綵毫记·为国荐贤》:“未賜鐵券的王侯﹐儘着蟒衣獅帶。”

  • 戟帶-汉语大词典

    戟帶

    【1】系在戟上的带子。{唐}{温庭筠}《夜宴谣》:“飄飄戟帶儼相次﹐二十四枝龍畫竿。”

  • 戰帶-汉语大词典

    戰帶

    【1】北方农民所束的一种腰带。{姚雪垠}《长夜》一:“大家不约而同地又想起来那个……穿一身黑色衣服﹐腰里束着蓝布战带﹐自称商人而实际不像商人的可疑人物。”

  • 甑帶-汉语大词典

    甑帶

    【1】作药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二·甑》:“{江}南以蒲爲甑帶﹐取久用敗爛者用之。取其久被蒸氣﹐故能散氣也。”【2】束甑的带。《诗·小雅·大东》“薪是穫薪”{三国}{吴}{陆玑}疏:“穫﹐今椰榆也。其葉如榆﹐其皮堅韌﹐剥之長數尺﹐可爲絙索﹐又可爲甑帶。”

  • 武裝帶-汉语大词典

    武裝帶

    【1】近现代军官装束用的皮带。可挂手枪和指挥刀。{茅盾}《追求》一:“可怜他现在不挂武装带﹐只穿得一身破洋服﹐几乎连老婆也快要让渡给别人了。”

  • 散帶衡門-汉语大词典

    散帶衡門

    【1】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晋书·外戚传·何準》:“{充}居宰輔之重﹐權傾一時﹐而{準}散帶衡門﹐不及人事﹐唯誦佛經﹐修營塔廟而已。”

  • 散帶-汉语大词典

    散帶

    【1】丧服散垂于腰的麻带。《礼记·杂记上》:“大功以上散帶。”{孔颖达}疏:“大功以上﹐散此帶垂﹐不忍即成之﹐至成服﹐乃絞。”

  • 散帶-汉语大词典

    散帶

    【1】衣带松散。《晋书·王徽之传》:“性卓犖不羈﹐爲大司馬{桓温}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

  • 映帶-汉语大词典

    映帶

    【1】照应关联;连带。{明}{陆时雍}《诗镜总论》:“‘暈逐連城璧﹐輪隨出塞車。’{唐}人無此映帶。”{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獨頷高華博大﹐而冠冕和平﹐前後映帶﹐遂令全首改色。”{鲁迅}《准风月谈·中国的奇想》:“使仇头落地﹐而血点一些也不会溅着自己的洋房和洋服﹐并且映带之下﹐使自己成名获利。”【2】景物互相衬托。{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唐}{高適}《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五:“山河相映帶﹐深淺未可測。”{曹靖华}《飞花集·风物还是东兰好》:“{右江}和{红水河}的清流红波﹐映带左右。”

  • 星帶-汉语大词典

    星帶

    【1】古器物四周绘制的星象纹饰。{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其(古器)製作﹐則有雲紋﹑雷紋……篆帶﹑星帶﹑輔乳﹑碎乳﹑玄夔﹑雙夔之類。”原注:“星帶﹐四旁飾以星象。”

  • 昭文帶-汉语大词典

    昭文帶

    【1】压纸文具的一种。犹镇纸。{明}{文震亨}《长物志·器具》:“以紫檀﹑烏木爲之﹐上用舊玉璏爲紐﹐俗所稱昭文帶是也。”{清}{钱泳}《履园丛话·阅古·玉昭文带》:“昭文帶﹐本名璏。《説文》:‘璏﹐劍鼻玉也﹐所以鼻劍者也。’今人謂之昭文帶。”

  • 書帶-汉语大词典

    書帶

    【1】束书的带。{唐}{李白}《题江夏修静寺》诗:“書帶留青草﹐琴堂冪素塵。”{唐}{皎然}《哭吴县房耸明府》诗:“書帶變芳草﹐履痕移緑錢。”【2】犹书绅。{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佩德潛書帶﹐銘仁闇勒肌。”

  • 書帶草-汉语大词典

    書帶草

    【1】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後汉书·郡国志四》“{東萊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鄭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葉長一尺餘﹐堅刄異常﹐土人名曰{康成}書帶。”{唐}{李群玉}《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诗:“空餘書帶草﹐日日上階長。”{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书轩》:“庭下已生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

  • 冕帶-汉语大词典

    冕帶

    【1】古代礼冠的系带。《文选·张衡<东京赋>》:“乃整法服﹐正冕帶。”{吕向}注:“整其冠帶也。”

  • 江帶-汉语大词典

    江帶

    【1】似带的江流。{唐}{樊宗师}《绵州越王楼》诗序:“既縈視其江帶﹐又極視其土岡。”

  • 沈帶-汉语大词典

    沈帶

    【1】{沈}腰之带。宽{沈}带,指身体瘦损。{宋}{史达祖}《夜行船·闻卖杏花有感》词:“白髮{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详“沈2腰”。

  • 河山帶礪-汉语大词典

    河山帶礪

    【1】封爵之誓词。极言国基坚固,国祚长久。语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 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裴駰}集解引{应劭}曰:“封爵之誓﹐國家欲使功臣傳祚無窮。帶﹐衣帶也。厲﹐砥石也。{河}當何時如衣帶﹐山當何時如厲石﹐言如帶厲﹐國乃絶耳。”按﹐厲同“礪”。{李光}《河山》诗之一:“河山帶礪等閒封﹐慚愧旂常負鼎鐘。”{明}{宋濂}《送钱允一还天台》诗序:“〔皇上〕復念開國諸臣勞烈之多﹐錫以鐵券以申河山帶礪之誓。”{唐}{陆贽}《赐李纳王武俊等铁券文》:“功載鼎彝﹐名藏王府﹐子孫代代﹐爲國勳臣﹐河山帶礪﹐傳祚無絶。”

  • 沾帶-汉语大词典

    沾帶

    【1】牵挂。{明}{袁宗道}《读<孟子>》:“{鄧豁渠}曰:‘睡着不做夢時﹐此是没沾帶去處。’”【2】牵连。《红楼梦》第七三回:“賊盗事小﹐倘有别事﹐略沾帶些﹐關係非小!”{周汝昌}《曹雪芹小传》八:“获罪者之间和{曹}家有沾带的﹐尚不知有几。”【3】附着。{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須胸中渣滓渾化﹐不使有毫髮沾帶始得。”【4】犹沾光。《红楼梦》第五六回:“一年在園裏辛苦到頭﹐這園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該沾帶些的。”

  • 沾泥帶水-汉语大词典

    沾泥帶水

    【1】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則沾泥帶水﹐有不如無矣。”

  • 沾親帶故-汉语大词典

    沾親帶故

    【1】有亲戚朋友的关系。{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彭保轩}突然得了个暴病死了﹐他又没有儿女﹐那些和{彭保轩}沾亲带故的人们﹐为争财产打起了官司。”亦作“[沾親帶友]”。{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這文書上寫作見人﹐也只爲沾親帶故。”{元}{高文秀}《黑旋风》第四折:“因此上裝一個送飯的沾親帶友﹐那一個管牢的便不亂扯胡揪。”

  • 沾親帶友-汉语大词典

    沾親帶友

    【1】见“沾親帶故”。

  • 海帶-汉语大词典

    海帶

    【1】褐藻的一种。生长在海底的岩石上。形状像带子,长可达数米。富含褐藻胶和碘质,可加工成干制品供食用和药用,也可提取碘﹑褐藻胶﹑甘露醇等工业原料,经济价值较高。

  • 温帶-汉语大词典

    温帶

    【1】自然地理学名词。指南北半球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纬度带,分别称为南温带和北温带。这里没有太阳的垂直照射光线,气候比较温和。

  • 漂涼帶刺-汉语大词典

    漂涼帶刺

    【1】犹冷嘲热讽。{陈忠实}《信任》:“几天来﹐{罗虎}和几个四清运动挨过整的干部的子弟﹐漂凉带刺﹐一应一和﹐挖苦臭骂那些四清运动中的积极分子。”

  • 灑帶-汉语大词典

    灑帶

    【1】夹带私货。{清}{魏源}《筹漕篇下》:“今漕艘不許多載﹐則京師百物踊貴﹐而水手工食不敷。且{江}{楚}船數不足﹐每多灑帶。”

  • 牽帶-汉语大词典

    牽帶

    【1】提携带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東王}恩典曰:‘今日我們一班弟妹真真好﹐得我四兄乃埋牽帶﹐方得成人。’”【2】拖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只是亡姊靈柩未殯﹐有此牽帶﹐與院判商量。”《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此間又没甚牽帶﹐大姐肯同我去﹐要走就走。”

  • 犀帶獅補-汉语大词典

    犀帶獅補

    【1】{明}代的一种官服。饰以犀角的腰带和饰以狮子花样的补子,为上品官的服饰。{明}{沈德符}《野獲编·司道·尹宪使》:“〔{尹憲使}〕以技擊騎射冠一時。及罷﹐{憲使}家居﹐其子{秉衡}從戎﹐歷官副總兵﹐當得貤恩;{尹}輒受其封誥﹐改服犀帶獅補﹐出謁賓客。”

  • 犀帶-汉语大词典

    犀帶

    【1】即犀角带。《明史·张居正传》:“{居正}舉於鄉﹐{璘}解犀帶以贈﹐且曰:‘君異日當腰玉﹐犀不足溷子。’”{宋}{叶適}《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及賜{檜}犀帶﹐忽問:‘樞密有否?’”{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赠长句》诗:“{稽}山{鏡}水歡遊地﹐犀帶金章榮貴身。”

  • 犀角帶-汉语大词典

    犀角帶

    【1】饰有犀角的腰带。非品官不能用。《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别的倒也罷了﹐自這條犀角帶并鶴頂紅﹐就是滿京城拿着銀子﹐也尋不出來。”

  • 折帶皴-汉语大词典

    折帶皴

    【1】中国画表现物体脉理﹑阴阳向背的一种画法。画山石平行裂痕的多用此法。形似折叠带子,故名。参阅{清}{钱杜}《松壶画忆》﹑{清}{方薰}《山静居论画·皴法》。

  • 拐帶-汉语大词典

    拐帶

    【1】用欺骗手段挟带人口或财物逃走。{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这位姑娘娶来不三个月便毒死了他﹐把他所得的贺喜钱拐带着﹐跟着一位情人逃跑了。”{章炳麟}《新方言·释言》:“略賣人者﹐稱爲拐帶。”{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你爲何吊着他打﹐拐帶了你多少銀兩?”{明}{西泠长}《芙蓉影·归帆》:“相公莫非拐帶人口?不要連累船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汪錫}拐帶慣了的﹐那裏想出銀錢去討?”

  • 拖帶-汉语大词典

    拖帶

    【1】连带;附带。{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朱子全书》卷八:“一章主意﹐只是説所以止於至善工夫﹐爲下不可諠兮之語﹐拖帶説到道盛德至善民不能忘。”【2】牵合;牵引。{明}{金銮}《梧桐树·过吴七泉山居》曲:“鶯期與燕約﹐總是春拖帶;蝶夢與蜂魂﹐枉被花禁害。”如:这些车辆不仅载重量大﹐而且拖带灵活﹐平稳安全。【3】不利索。《隋唐演义》第十四回:“兩員家將抬將下來。重一百二十斤﹐長一丈八尺。{秦瓊}接在手中﹐打一個轉身﹐把槍收將回來﹐覺道有些拖帶。”【4】牵累。{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弦索入曲》:“曾見一二大家歌姬輩﹐甫啟朱唇﹐即有簫管夾其左右﹐好腔妙囀﹐反被拖帶﹐不能展施。”【5】带挈;提挈。{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二折:“{楊爺}呵﹐求拖帶﹐今朝得出牢籠外。”{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願俺姐姐早一個姐夫﹐拖帶{紅娘}咱!”《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正是‘一人有福﹐拖帶滿屋。’”

  • 拖泥帶水-汉语大词典

    拖泥帶水

    【1】形容在泥泞道路中行走的状貌。{宋}{杨万里}《竹枝歌》:“知儂笠漏芒鞋破﹐須遣拖泥帶水行。”《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却説{陳大郎}在下處呆等了幾日﹐并無音信。見這日天雨﹐料是婆子在家﹐拖泥帶水的進城來問箇消息﹐又不相值。”【2】比喻办事不干脆利索或语言不简明扼要。{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他说话总像锤子打钉子一样﹐干脆﹑利爽﹐从不拖泥带水﹑咬字不清或含意不明。”{清}{冯班}《钝吟杂录·严氏纠缪》:“按禪家言死句活句﹐與詩法全不相涉也。禪家當機煞活﹐有時提倡﹐有時破除﹐有時如擊石火閃電光﹐有時拖泥帶水。”{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語貴脱洒﹐不可拖泥帶水。”{沙汀}《祖父的故事·退佃》:“赌咒发誓要认真实施﹐不准有一点拖泥带水。”

  • 拉家帶口-汉语大词典

    拉家帶口

    【1】谓被家小拖累着。{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

  • 披星帶月-汉语大词典

    披星帶月

    【1】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晩归或夜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披星戴月﹐早起晩眠。”{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披星帶月心腸緊﹐過水登山脚步勤。”{唐}{吕岩}《七言》诗之九四:“擊劍夜深歸甚處﹐披星帶月折麒麟。”{陈毅}《春兴》诗:“夜飯在田壟﹐披星帶月歸。”亦作“[披星戴月]”。或省作“[披星]”。{清}{陈梦雷}《宿桑乾题壁》诗:“羽書夾道披星疾﹐遊騎千羣逐草驕。”{明}{孙仁孺}《东郭记·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庭中》:“中庭款步自心疑﹐怎披星而出又復見星輝。”{刘绍棠}《花街》一:“每日早出晩归﹐两头披星戴月﹐白天看不见他们的影子。”

  • 披帶-汉语大词典

    披帶

    【1】犹披挂。{宋}{曾巩}《议边防给赐士卒只支头子》:“隨駕之士﹐披帶已重﹐若有支賜﹐如何將行?”《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今日財用所出﹐盡於養兵﹐然其間未嘗入隊﹐不堪披帶者﹐尚多有之。”【2】穿上道士服。{宋}{何薳}《春渚纪闻·宿生盲报》:“女年齒浸長﹐謀與披帶入道﹐不復有適人之議也。”

  • 披枷帶鎖-汉语大词典

    披枷帶鎖

    【1】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有披枷帶鎖儼然罪人者。”亦作“[披枷戴鎖]”。{刘心武}《没有讲完的课》:“有些家伙正在往我们灵魂上泼脏水﹐给我们的灵魂披枷戴锁。”{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飡刀去呵﹐[唱]枉將他氣殺也麽哥。”《西游记》第六二回:“正行時﹐忽見有十數個和尚﹐一個個披枷戴鎖﹐沿門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只見{李氏}披枷帶鎖到殿前來。”

  • 披裘帶索-汉语大词典

    披裘帶索

    【1】形容衣着粗陋。{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帶索﹐往見{孟嘗君}﹐欲趨不能進。”

  • 披襟解帶-汉语大词典

    披襟解帶

    【1】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明}{陈子龙}《伟南筑居远郊鲜入城市近闻其事释氏甚谨作诗问之》:“更聞理外事無心﹐披襟解帶相追尋。”《陈书·留异传》:“朕志相成養﹐不計疵慝﹐披襟解帶﹐敦喻殷勤。”

  • 披麻帶孝-汉语大词典

    披麻帶孝

    【1】服重孝。《儒林外史》第五回:“第三日成服﹐{趙氏}定要披麻戴孝﹐兩位舅爺斷然不肯。”{清}{孔尚任}《桃花扇·闲话》:“{史公}答了回書﹐特著{左懋第}披麻扶杖﹐前去哭靈。”{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章:“过了半个月﹐{沈鸿国}把那个披麻带孝的{金花}强要了去。”亦作“[披麻戴孝]”。或省作“[披麻]”。{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兒披麻帶孝爲何由﹐故來這靈堂尋鬭毆。”

  • 披麻帶索-汉语大词典

    披麻帶索

    【1】犹披麻带孝。{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你年七八十歲﹐也不識做孝。披麻帶索便是孝。”

  • 挈帶-汉语大词典

    挈帶

    【1】携带。《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單司户}選吉起程﹐别了一府官僚﹐挈帶妻妾﹐還歸{臨安}宅院。”{唐绍仪}《致袁世凯电》:“{孫文}來{滬}挈帶鉅貲﹐并偕同泰西水陸兵官數十員﹐聲勢愈大。”

  • 挂帶-汉语大词典

    挂帶

    亦作“[掛帶]”【1】牵连。{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真有聖人之志﹐良知上更無不盡﹐良知上留得些子别念掛帶﹐便非必爲聖人之志矣。”

  • 挺帶-汉语大词典

    挺帶

    【1】皮带。{清}{魏源}《圣武记》卷一:“將軍設宴﹐并出部頒袍帽﹑靴韈﹑挺帶﹑巾扇賜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頭帶軟翅紗帽﹐身穿紫袴衫﹐挺帶皂靴。”

  • 拾帶重還-汉语大词典

    拾帶重還

    【1】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這不意之財﹐雖則取之無礙﹐倘或失主追尋不見﹐好大一場氣悶。古人見金不取﹐拾帶重還。我今年過三旬﹐尚無子嗣﹐要這横財何用!”

  • 挾帶-汉语大词典

    挾帶

    【1】谓以强力带着。{王愿坚}《普通劳动者》:“一阵疾风挟带着沙土扑过﹐大白点子雨急骤地撒落下来﹐打在沙土上。”【2】携带;混杂在他物中秘密携带。{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黄花鱼》:“京師三月有黄花魚﹐即石首魚。初次到京時﹐由{崇文門}監督照例呈進﹐否則爲私貨。雖有挾帶而來者﹐不敢賣也。”{宋}{梅尧臣}《和王仲仪咏瘿二十韵》:“挾帶歲月深﹐冒犯風霜冷;厭惡雖自知﹐剖割且誰肯。”【3】犹夹杂,带有。{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其中大半是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但怕也很挟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 捎帶脚-汉语大词典

    捎帶脚

    【1】方言。顺便。{谷峪}《新事新办》:“村长拿着对联﹐是去布置会场的﹐一听他们这儿吵嘴﹐就捎带脚进来看看。”亦省作“[捎脚]”。{康濯}《春种秋收·故事》:“另外也有些别的人顺路捎脚去看了看。”

  • 捎帶-汉语大词典

    捎帶

    【1】携带。《元典章·兵部三·使臣》:“今後出使人員除隨身衣服鋪蓋雨衣外﹐别不得捎帶其餘物件。”《水浒传》第五十回:“{孫立}等將自己馬也捎帶了自己的財賦﹐同老小{樂大娘子}跟隨大隊軍馬上山。”【2】顺便;附带。{赵树理}《三里湾·换将》:“你先把这一口袋麦子捎带扛到磨上!”{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她还在生{白玉山}的气﹐捎带也不满意大个子。”{{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刘双喜}是个织布工人﹐捎带种着‘巴掌大一块地’。”

  • 控帶-汉语大词典

    控帶

    【1】萦带。{宋}{王安石}《清风阁》诗:“遠引江山來控帶﹐平看鷹隼去飛翔。”{唐}{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控帶{荆門}遠﹐飄浮{漢水}長。”《北齐书·李稚廉传》:“詔以{濟州}控帶川陸﹐接對{梁}使﹐尤須得人。”《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閉門荒郊﹐再離寒暑。兼以東臯數畝﹐控帶朝夕。”{刘良}注:“控﹐引也。帶﹐繞也。朝夕﹐謂海也。”

  • 插帶婆-汉语大词典

    插帶婆

    【1】梳妆女工。{明}{田艺蘅}《留青日札·绣花娘插带婆瞎先生》:“插帶婆者﹐富貴大家婦女赴人筵席﹐金玉珠翠首飾甚多﹐自不能簪妝﹐則專雇此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