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嶷

嶷(嶷)是什么意思

  • 岐嶷-古语词今用词典

    岐嶷qínì

    也作“歧嶷”。

    岐、嶷,本指山势高峻;岐:又通“跂”(qì),举踵;嶷;仡立。岐嶷:举踵直立。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脚迹,怀孕,生后稷。姜嫄认为不吉祥,将他抛弃。弃置小巷,牛羊护养;弃置树林,樵夫救助;弃置寒冰,大鸟翼护。“诞实葡萄,克岐克嶷,以就口食。”(后稷刚能爬行,就能举踵直立,自己觅食。)稍长,喜从事农活,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做农官,教民耕种。周族认为他是种稷麦之祖。(《诗经·大雅·生民》)后引申形容年幼聪慧。东汉人马援第四子字客卿。“客卿幼而歧嶷”(马客卿年幼时非常聪明),六岁时就能接待诸公,应对宾客。曾有犯死罪而逃命者,客卿让其逃匿,保密不让任何人知晓。马援见儿子外表质朴不善辞令,但却沉稳聪敏,认为很不一般,长大后必任将相,故以秦时官号客卿为字。(《后汉书·马援传附客卿》)

    今沿用引申义。

    《龙门阵》:“先六叔祖名颂万,字子大,号鹿川田父,以世居岳麓湘川间也,又号十发,以十发为程也。幼而岐嶷,及长,又名籍甚。”

  • 歧嶷-古语词今用词典

    歧嶷qínì

    见“岐嶷”条,

  • 风骨梗正,气调英嶷-实用委婉语词典

    风骨梗正,气调英嶷

    意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梗直清正,精神气节的格调像山的特立、超绝。“梗”,原指植物的枝或茎,有挺直意;“嶷”,高貌,中国有九嶷山。

  • 九嶷-古文观止词典

    九嶷jiǔ yí

    【词性】:名词

    山名。即九疑山。详见“九疑”条(1)。《潮州韩文公庙碑》:历舜九嶷吊英、皇。——韩文公经过埋葬帝舜的九嶷山,凭吊了娥皇和女英。

  • 嶷-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嶷nì

    ①高峻的样子。《世说新语·赏誉》:“世目周侯~如断山。”②小儿聪慧。《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幼而明~。”

  • 嶷-现代汉语大词典

    嶷yí

    【释义】:

    山名用字。湖南省有九嶷山。

  • 九嶷-汉语大词典

    九嶷

    【1】见“九疑”。

  • 奇嶷-汉语大词典

    奇嶷

    【1】特别聪敏。{晋}{袁宏}《後汉纪·明帝纪上》:“后有四兄二姊……兄{客卿}﹐幼而奇嶷。”

  • 哲嶷-汉语大词典

    哲嶷

    亦作“[喆嶷]”【1】聪颖卓越。{王旡生}《中国三大小说家论赞》:“特達之士﹐喆嶷之才﹐知人命之至速也﹐束身砥行﹐思樹功伐﹐垂令名﹐勞思焦慮以赴之。”

  • 岌嶷-汉语大词典

    岌嶷

    【1】高峻貌。{唐}{杨系}《通天台赋》:“勢岌嶷以山峙﹐體曈曨而景帙。”

  • 岐嶷-汉语大词典

    岐嶷

    【1】《诗·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克嶷。”{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狀。”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唐}{李颀}《送刘四》诗:“愛君少岐嶷﹐高視白雲鄉。”{清}{王晫}《今世说·赏誉》:“{許彝千}少便岐嶷﹐總角風氣更進。”{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生而岐嶷﹐幼則老成﹐博洽羣書。”《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馬客卿}幼而岐嶷﹐年六歲﹐能接應諸公﹐專對賓客。”

  • 嶷-汉语大词典

    亦作“[崰嶷]”【1】高峻而参差不齐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崱屴嵫釐﹐岑崟崰嶷﹐駢巃嵸兮。”{李善}注:“皆峻嶮之貌……崰音菑﹐嶷音疑。”{李周翰}注:“此上並高大參差不齊貌。”

  • 崱嶷-汉语大词典

    崱嶷

    【1】交错不齐貌;纵横貌。《楚辞·九辩》“葉菸邑而無色兮﹐枝煩挐而交横”{汉}{王逸}注:“柯條糾錯而崱嶷也。”{唐}{刘禹锡}《救沈志》:“湍道駃悍﹐不風而怒﹐崱嶷前邁﹐浸淫旁掩﹐柔者靡之﹐固者脱之。”

  • 嵬嶷-汉语大词典

    嵬嶷

    【1】高大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爾其山澤則嵬嶷嶢﹐巊冥鬱。”{刘逵}注:“嵬嶷﹐高大貌。”

  • 嶢嶷-汉语大词典

    嶢嶷

    亦作“[嶤嶷]”【1】形容山峰高峻。{南朝} {梁}{沈约}《郊居赋》:“嶤嶷岧﹐墜石堆星。”{南朝} {宋}{宗炳}《画山水赋》:“峰岫嶤嶷﹐雲林森渺。”

  • 嶒嶷-汉语大词典

    嶒嶷

    亦作“[嶷]”【1】高峻。{唐}{李白}《明堂赋》:“峥嶸嶷﹐粲宇宙兮光輝;崔嵬赫奕﹐張天地之神威。”

  • 嶷-汉语大词典

    《廣韻》魚力切,入職,疑。【1】幼小聪慧。《诗·大雅·生民》:“誕實匍匐,克岐克嶷。”{毛}传:“岐,知意也。嶷,識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自殯及葬,皆以終制從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曹植}《诔》:“祥惟聖質,嶷在幼妍。”《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江夏}{文獻王}{義恭},幼而明嶷,姿顔端麗,{武帝}特所鍾愛。”【2】指幼年。{北魏}《元悌墓志》:“處嶷號神,在童稱聖。”【3】高;高峻。{唐}{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揭高幢兮表天宫,嶷獨出兮凌星虹。”{元}{虞集}《道园学古录·河图仙坛之碑》:“嶷乎兹山,厥名河圖,地闢天開,孰究始初。”【4】高尚;杰出。《南史·蔡撙传》:“{撙}風骨鯁正,氣調英嶷,當朝無所屈讓。”{元}{苟宗道}《蔚州元氏怡斋》:“八元乃八龍,嶷若瓊樹林。”【5】见“崱嶷”。【6】见“岐嶷”。

  • 嶷然-汉语大词典

    嶷然

    【1】卓异貌;屹立貌。《金史·百官志一》:“{金}自{景祖}始建官屬﹐統諸部以專征伐﹐嶷然自爲一國。”{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義不苟合;據道推方﹐嶷然不羣。”{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江}南有大﹑小{孤山}﹐在江水中﹐嶷然獨立。”《新唐书·韦处厚传》:“{處厚}姿狀如甚懦者﹐居家亦循易﹐至廷争﹐嶷然不可回奪。”【2】形容年幼聪慧。{宋}{王安石}《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勤威冯鲁公神道碑》:“自爲兒童﹐狀貌嶷然﹐慷慨有大意﹐人固已奇之矣。”{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二》:“考德叙才﹐莫若{解瀆亭侯}{宏}﹐年十有二﹐嶷然有{周成}之質。”《南史·齐曲江公遥欣传》:“{遥欣}髫齔中便嶷然。”{清}{朱琦}《北堂侍膳图记》:“其右面微俯﹐嶷然而秀出者﹐爲其季弟{湘漁}。”【3】端庄貌。《世说新语·言语》“{庾公}造{周伯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顗}有風流才氣﹐少知名﹐正體嶷然﹐儕輩不敢媟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中有佛坐像﹐高七尺餘﹐相好允備﹐威肅嶷然﹐首戴寶冠﹐光明時照。”{王闿运}《郭新楷传》:“應接衣冠﹐嶷然有度。”

  • 嶷爾-汉语大词典

    嶷爾

    【1】犹嶷然。屹立不动貌。{宋}{司马光}《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加宣徽院使制》:“嶷爾深念﹐則物莫能窺;截然長馳﹐則敵不及避。”

  • 嶷爽-汉语大词典

    嶷爽

    【1】形容才华出众,性格豪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後集·洪觉範》:“但其才性嶷爽﹐見于言語文字間。”

  • 嶷嶷-汉语大词典

    嶷嶷

    【1】形容道德高尚。{宋}{王安石}《主客郎中叔祖墓志铭》:“嶷嶷之節﹐因時乃發﹐曰黜予咎﹐匪仇予遏。”{清}{姚鼐}《四川北道按察使鹿公墓志铭》:“公之在官﹐嶷嶷剛毅;公之在家﹐愉愉孝弟。”《史记·五帝本纪》:“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司马贞}索隐:“嶷嶷﹐德高也。”【2】高耸貌。{汉}{王褒}《九怀·陶壅》:“越炎火兮萬里﹐過{萬首}兮兮兮。”{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山嶷嶷而懷影﹐川汪汪而藏聲。”{宋}{曾巩}《京师观音院新堂》诗:“駢羅嶷嶷三秀石﹐藂迸娟娟兩脩竹。”【3】幼小聪慧貌。《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汉}{郑玄}笺:“嶷﹐識也。其貌嶷嶷然﹐有所識别也。”{林纾}《诰授光禄大夫郭公墓志铭》:“翎章墨綬﹐仲叔連軫;嶷嶷羣從﹐孫枝尤振。”{唐}{韩愈}《原性》:“{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災。其始匍匐也﹐則岐岐然﹐嶷嶷然。”{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乳下秀嶷嶷﹐椒蕃泣喤喤。”【4】形容壮盛﹑威武。{唐}{柳宗元}《平淮夷雅》诗之二:“王師嶷嶷﹐熊羆是式;銜勇韜力﹐日思予殛。”

  • 嶷如-汉语大词典

    嶷如

    【1】犹嶷然。卓异貌。{清}{姚鼐}《淮南盐运通判张君墓志铭》:“其居衆中﹐望其狀﹐嶷如也。”

  • 嶷岌-汉语大词典

    嶷岌

    【1】高貌。{唐}{杜甫}《太清宫赋》:“地軸傾而融洩﹐洞宫儼以嶷岌。”

  • 嶷-汉语大词典

    《廣韻》語其切,平之,疑。【1】山名用字。参见“[九嶷]”。

  • 歧嶷-汉语大词典

    歧嶷

    【1】谓六﹑七岁。{王闿运}《王仲章碣》:“君天姿雋異﹐緝熙光明﹐曾未歧嶷﹐堂堂神秀。”{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歧嶷〕亦言六﹑七歲也。”【2】《诗·大雅·生民》:“ 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毛}传:“ 岐﹐知意也;嶷,識也。”后谓幼年聪慧为“歧嶷”。《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彭城王勰}字{彦和}﹐少而歧嶷﹐姿性不羣。”《後汉书·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歲能應接諸公﹐專對賓客。”《文选·左思<吴都赋>》:“歧嶷繼體﹐老成弈世。”{刘逵}注:“歧嶷﹐謂有識知也。”

  • 明嶷-汉语大词典

    明嶷

    【1】聪慧貌。《南史·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江夏文獻王}{義恭}﹐幼而明嶷﹐姿貌端麗。”

  • 淵嶷-汉语大词典

    淵嶷

    【1】谓幼年渊博聪慧。《云笈七籤》卷五:“真人幼獨標挺﹐含真淵嶷。長史器異之。”

  • 秀嶷-汉语大词典

    秀嶷

    【1】秀美而聪明。《新唐书·后妃传上·贞顺武皇后》:“妃生子必秀嶷﹐凡二王﹑一主﹐皆不育。”

  • 端嶷-汉语大词典

    端嶷

    【1】端庄聪慧。《南史·梁哀太子大器传》:“太子性寬和﹐兼神用端嶷﹐在賊中每不屈意。”【2】严正高尚。《北史·崔悛传》:“{悛}有文學﹐偉風貌﹐寡言辭﹐端嶷如神﹐以簡貴自處。”

  • 英嶷-汉语大词典

    英嶷

    【1】才德超群。《南史·蔡撙传》:“{撙}風骨鯁正﹐氣調英嶷﹐當朝無所屈讓。”

  • 高嶷-汉语大词典

    高嶷

    【1】高貌。{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邈哉{崔生}﹐體正心直﹐天骨疎朗﹐牆宇高嶷。”《隋书·音乐志上》:“於赫皇祖﹐宫墻高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