崿(崿)是什么意思
峭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峭崿qiào é
【释义】:
高峰。峭、崿,陡直,高峻。《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彼荒榛之蒙茏,陟峭崿之峥嵘。”吕向注:“峭崿,高峰也。”唐·王勃《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西驰峭崿,山连白雉之郊。”清·吴伟业《哭志衍》诗:“飞步临峭崿,下有万仞潭。”
峻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峻崿jùn è
【释义】:
高峻的山崖。三国·魏·嵇康《琴赋》:“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天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历山崖,隥险阻,峻崿万寻,澄源湛于下,应水涌于上。”又喻品格刚直。
崖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崖崿yá è
【释义】:
山崖。晋·卢谌《时兴》诗:“清秋净氛霭,崖崿隐天起。”
巘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巘崿yǎn è
【释义】:
山崖;峰峦。巘,上大下小的山;崿,山崖·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连嶂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李善注:“巘崿,崖之别名。”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峰崖崇峻,巘崿隐嶙,岩间石室,佛尝降止。”宋·林逋《西湖春日》诗:“浓吐杂芳薰巘崿,湿飞双翠破涟漪。”明·赵完璧《朝回望西山》诗:“彩云连巘崿,翠霭接城隈。”
崿-现代汉语大词典
崿è
【释义】:
山崖。如:险山秀崿。
丹崿-汉语大词典
丹崿
亦作“[丹]”【1】赤色的山崖。{唐}{王勃}《圣泉宴》诗:“丹萬尋﹐碧潭千頃。”{唐}{吴筠}《竹赋》:“夾滄江﹐倚丹崿﹐蓄水霧之沉沉﹐摇巖烟之漠漠。”
仄崿-汉语大词典
仄崿
【1】倾斜的山崖。{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路乃轉北而下﹐歷懸石﹐披仄崿﹐下抵石底。”
坻崿-汉语大词典
坻崿
亦作“[坻堮]”亦作“[坻鄂]”【1】殿基;殿阶。{唐}{王勃}《乾元殿颂》:“司宫尼職﹐肅坻堮而神行;掌舍巡方﹐焕巖廊而洞啟。”{三国} {魏}{何晏}《景福殿赋》:“羅疏柱之汩越﹐肅坻鄂之鏘鏘。”《文选·张衡<西京赋>》:“坻崿鱗眴﹐棧齴巉險。”{薛综}注:“殿基之形勢也。”{吕向}注:“皆殿階高峻之貌。”
垠崿-汉语大词典
垠崿
【1】见“垠堮”。
岑崿-汉语大词典
岑崿
【1】高崖。{明}{李梦阳}《陟峤》诗:“錦繡亂岑崿﹐晨夕改觀眺。”{明}{何景明}《少谷子行》:“波濤窈渺岑崿移﹐遍訪名山入{武夷}。”
岝崿-汉语大词典
岝崿
亦作“[岝]”亦作“[岝]”亦作“[岝崿]”【1】山势高峻貌。{唐}{卢照邻}《五悲·悲今日》:“攀重巒之岝﹐歷飛澗之崎嶇。”{三国} {魏}{嵇康}《琴赋》:“互嶺巉巖﹐岞崿嶇崯。”{清}{徐昂发}《铁岭关》诗:“鐵嶺負青天﹐岝聳嶺背。”{晋}{左思}《吴都赋》:“雖有石林之岝崿﹐請攘臂而靡之。”【2】急疾貌。《古文苑·黄香<九宫赋>》:“枉矢持芒以岞崿﹐迅衡風而突飛電。”{章樵}注:“枉矢﹐星蛇行而蒼黑﹐望之如有毛羽然。岞崿﹐振激之狀。其勢迅速過於風電。”【3】山名。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相传{春秋}{吴王}{僚}葬此。
峎崿-汉语大词典
峎崿
亦作“[崿]”【1】山的棱角或边缘。{宋}{钱惟演}《春雪赋》:“{七盤}頓失乎巇嶮﹐二室僅有乎峎崿。”峎﹐一本作“”。{清}{王又旦}《夜坐仰天地》诗:“窮日凌崿﹐我行亦云疲。”
峭崿-汉语大词典
峭崿
【1】高峰,高崖。{清}{吴伟业}《哭志衍》诗:“飛步臨峭崿﹐下有萬仞潭。”{唐}{王勃}《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西馳峭崿﹐山連白雉之郊。”《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披荒榛之蒙蘢﹐陟峭崿之峥嶸。”{吕向}注:“峭崿﹐高峯也。”
峻崿-汉语大词典
峻崿
【1】高峻的山崖。{三国} {魏}{嵇康}《琴赋》:“援瓊枝﹐陟峻崿﹐以遊乎其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歷山崖﹐隥險阻﹐峻崿萬尋﹐澄源湛于下﹐{應水}湧于上。”{元}{揭傒斯}《春莫闲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寧與無心遊﹐不受衆目憐。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園。”【2】比喻品格刚直。{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諸城}風節峻崿﹐奪情不起﹐自不至媕娿選懦如{吴省蘭}輩。”
崖崿-汉语大词典
崖崿
【1】山崖。{晋}{卢谌}《时兴》诗:“登高眺遐荒﹐極望無崖崿。”{唐}{萧颖士}《蒙山作》诗:“清秋浄氛靄﹐崖崿隱天起。”{苏曼殊}《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诗:“竦身上{須彌}﹐四顧無崖崿。”
嵁崿-汉语大词典
嵁崿
【1】高貌。《魏书·阳固传》:“瞻{嵩}{華}之嵁崿兮﹐眺{恒}{碣}之之磄。”
崿-汉语大词典
崿
《廣韻》五各切,入鐸,疑。【1】山崖。《文选·张衡<西京赋>》:“坻崿鱗盷,棧齴巉嶮。”{李善}注引《文字集略》:“崿,崖也。”《宋书·谢灵运传》:“崿崩飛于東峭,槃傍薄于西阡。”{南朝 齐}{谢朓}《登山曲》诗:“天明开秀,瀾光媚碧堤。”{唐}{皮日休}《霍山赋》:“有水而脉,有石而骨,有洞而腹,有而節。”【2】高峻。{清}{恽敬}《太子少师体仁阁大学士戴公神道碑铭》:“河收其洶,山斂其崿。”【3】惊惧貌。参见“[崿崿]”。
崿嶂-汉语大词典
崿嶂
【1】犹峰峦。{南朝} {宋}{鲍照}《自砺山东望震泽》诗:“瀾漫潭洞波﹐合沓崿嶂雲。”{唐}{李白}《游泰山》诗之一:“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崿峙-汉语大词典
崿峙
【1】耸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前》:“余昔遊{鯉湖}過此﹐但見穹石崿峙﹐舟穿其間﹐初不謂險;今則白波山立﹐石悉没形﹐險倍昔時。”
崿崿-汉语大词典
崿崿
【1】高貌。{唐}{李白}《明堂赋》:“其左右也﹐則丹陛崿崿﹐彤庭煌煌﹐列寶鼎﹐敵金光。”【2】锐利貌。{唐}{司空图}《复安南碑》:“申命長驅﹐指麾横厲。崿崿鷹眸﹐稜稜虎視。”【3】惊惧貌。{清}{黄景仁}《冬青树引和谢皋羽别唐珏韵》:“髑髗夜走瀝龍髓﹐{金粟堆}邊鬼燐見。壯士崿崿齒牙戰﹐三更石裂五鼓移。”
崿崝-汉语大词典
崿崝
【1】峻险貌。{清}{黄景仁}《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纪》诗:“戴山元蚼觸柱蜻﹐伊恃阻險山崿崝。”
嵬崿-汉语大词典
嵬崿
亦作“[嵬]”【1】险峻。{晋}{夏侯湛}《山路吟》:“曠野兮遼落﹐崇岳兮嵬崿。”崿﹐一本作“”。
巖崿-汉语大词典
巖崿
亦作“[嵒崿]”亦作“[岩]”【1】山势不齐貌。《文选·郭璞<江赋>》:“厓隒爲之泐嵃﹐碕嶺爲之嵒崿。”{吕延济}注:“泐嵃﹑嵒崿皆坎穴﹐言水急激之所爲也。”《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临川>》:“嵒崿轉奇秀﹐岑崟還相蔽。”{张铣}注:“嵒崿﹑岑崟﹐並山勢不齊貌。”【2】起伏的山峦。{宋}{苏辙}《<题李公麟山庄图诗>序》:“自西至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唐}{章八元}《天台道中示同行》诗:“八重巖崿叠晴空﹐九色烟霞繞洞宫。”{唐}{{韩愈}{李正封}}《晩秋郾城夜会联句》:“魏闕連雲漢﹐{秦}關束岩。”
巘崿-汉语大词典
巘崿
【1】山崖;峰峦。{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峯崖崇峻﹐巘崿隱嶙﹐巖間石室﹐佛嘗降止。”{宋}{林逋}《西湖春日》诗:“濃吐襍芳薰巘崿﹐濕飛雙翠破漣漪。”《文选·谢灵运<晩出西射堂>诗》:“連障疊巘崿﹐青翠杳深沈。”{李善}注:“巘崿﹐崖之别名。”{明}{赵完璧}《朝回望西山》诗:“綵雲連巘崿﹐翠靄接城隈。”
挺崿-汉语大词典
挺崿
【1】耸立。《艺文类聚》卷八引{晋}{孙绰}《太平山铭》:“秀嶺樊緼﹐奇峯挺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溱水》:“縣東有{湞石山}﹐廣圓三十里﹐挺崿大江之北﹐盤址長川之際。”
雲崿-汉语大词典
雲崿
【1】高耸入云的山崖。{南朝} {齐}{谢朓}《纪功曹中园》诗:“蘭亭仰遠風﹐芳林接雲崿。”{南朝} {宋}{鲍照}《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豐霧粲草華﹐高月麗雲崿。”
錯崿-汉语大词典
錯崿
【1】山崖交错﹐嶙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西南二十里爲{楊美}﹐石嘴錯崿臨流。”
飛崿-汉语大词典
飛崿
【1】指高崖。{晋}{应贞}《临丹赋》:“激重巖之絶根﹐拂崇丘之飛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