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衙前)是什么意思
衙前-汉语大词典
衙前
【1】{宋}代职役之一。{唐}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宋}初无固定役法。{仁宗}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嘉祐}{治平}间(1056-1067)各地又相继废止。{熙宁}三年(1070)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酒税)募充。{宋}{司马光}《论衙前札子》:“臣竊見頃歲國家以民間苦里正之役﹐廢罷里正﹐置鄉户衙前。”《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明}{杨慎}《艺林伐山·衙前散从》:“{宋}代役夫之名﹐有衙前﹑散從。衙前﹐今之内班門子也。散從﹐今之外班皁隸也。”
衙前樂-汉语大词典
衙前樂
【1】{宋}代州府衙门所置的乐队。{宋}{吴自牧}《梦粱录·皇太后圣节》:“初八日﹐奉和{聖福皇太后}聖節。前一月﹐尚書省﹑樞密院文武百僚﹐詣{明慶寺}啟建祝聖道場﹐州府教集衙前樂樂部及妓女等。”《宋史·乐志十七》:“諸州皆有衙前樂。”
里正衙前-汉语大词典
里正衙前
【1】{宋}代乡役名。{宋}初本以里正与户长﹑乡书手共同课督赋税,衙前主官物。后以里正为衙前,称“里正衙前”,职掌官物的押运和供应,负赔偿损失和弥补短缺等责任,故承役者往往破产。《宋史·食货志上五》:“初﹐知{并州}{韓琦}上疏曰:‘州縣生民之苦﹐無重於里正衙前。’……自罷里正衙前﹐民稍休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