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再

再(再)是什么意思

  • 初版←→再版 重版-反义词词典

    初版←→再版 重版chūbǎn-zàibǎn chóngbǎn

    【词性】:动

    初版:(书刊)第一次出版。

    再版:(书刊)第二次出版。

    重版:(书刊)重新出版。

    【例】 《语法修辞讲话》于1951年初版,于1979年再版。 《现代汉语词典》不断重版,还满足不了群众的需要。

  • 初犯←→再犯 累犯-反义词词典

    初犯←→再犯 累犯chūfàn-zàifàn lěifàn

    【词性】:动

    初犯:第一次违犯。

    再犯:第二次违犯。

    累犯:不断违犯。

    【例】 他是很坏的人,不但初犯,而且再犯,累犯。

  • 初婚←→再嫁 再婚 重婚-反义词词典

    初婚←→再嫁 再婚 重婚chūhūn-zàijià zàihūn chónghūn

    【词性】:动

    初婚:第一次结婚。

    再嫁:妇女第二次出嫁。

    再婚:离婚或配偶死后再结婚。

    重婚:已有配偶又与异性结婚。

    【例】 初婚之夜是甜蜜的。 寡妇在新社会可以再嫁。 没有了配偶可以再婚,但已有配偶再重婚就是违法的了。

  • 初会←→再会-反义词词典

    初会←→再会chūhuì-zàihì

    【词性】:动

    初会:第一次会面。

    再会:第二次会面。

    【例】 我和他是初会,你和他是再会吧。

  • 初审←→二审 再审 终审-反义词词典

    初审←→二审 再审 终审chūshěn-èrshěn zàishěn zhōngshěn

    【词性】:动

    初审:政法部门的第一次审讯。

    二审:政法部门的第二次审讯。

    再审:政法部门的第三次审讯。

    终审:政法部门的最后审讯。

    【例】 这个案个案件从初审、二审到再审,最近终审结束了。

  • 单纯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缩小再生产-反义词词典

    单纯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缩小再生产dānchúnzàishēngchǎnkuòdàzàishēngchǎn suòxiaǒzàishēngchǎn

    【词性】:名

    单纯再生产:不改变原来生产规模的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和经常更新。也叫“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扩大原来生产规模的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和经常更新。

    缩小再生产:缩小原来生产规模的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和经常更新。

    【例】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并不是简单再生产,而是扩大再生产。一般地说,资本家是不会把全部剩余价值都用于个人消费的,他要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于光远 苏星主编:《政治经济学》) 这个企业因生产产品积压很多,只好缩小再生产。

  •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反义词词典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jiāndānzàishēngchǎn-kuòdàzàishēngchǎn

    【词性】:名

    简单再生产:以原有生产规模进行的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扩大原有生产规模的再生产。

    【例】 生产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复,是简单再生产;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上进行,是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于光远苏星主编:《政治经济学》)

  • 再-古汉语虚词词典

    再zài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又一次施行或情况再次出现。义即“再次”。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句义:功业难以成功却易于失败,时机难得到却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失去了〕便不会再次来临。②臣畅知大贷不可再得,自誓束身约妻子,不敢复出入失绳墨,不敢复有所横费。(《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梁简王刘畅传》)——句义:臣刘畅知道〔皇上的〕宽贷不会再次得到,〔所以〕我发誓要约束自己和妻子儿女,不敢再违犯法纪,不敢再有什么挥霍糜费。贷:宽贷。妻子:妻子儿女。绳墨:指法度、法纪。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列传》)——雅:一向,素来。术学:术数技艺之学。特:特意,特别。征:征召。拜:拜封。④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樊川文集·破镜》)⑤后郡奏秦朝柏忽复,一枝再荣。(《春渚纪闻·木果异事》)——句义:后来郡守上奏朝廷说秦朝时的柏树忽然复活了,其中一枝又繁茂起来了。

    二、表示动作连续施行和情况多次出现。义即“多次”、“连续地”。①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孙子兵法·作战》)——句义:善于用兵的人,兵役不需多次征发,粮食不需多次运载。籍:征发。②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庄子·外物》)——活之:使它活下去。疑:犹疑不定。卜之:占卜〔来决定〕。

  • 再三-古汉语虚词词典

    再三zài sān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多次施行或情况连续出现。义即“连续”、“多次”、“一再地”。“再四”义同。①再三问,不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对:回答。②再三戒之,令诵此言足矣。(《搜神记·费孝先》)——戒:告诫。诵:记住。③高悝家有鬼怪,言语呵叱,投掷内外,不见人形。或器物自行再三发火。(《搜神后记·幸灵》)——或:有时。发火:着火,起火。④张以手再三拍案曰:“勃公子,有案时,更知何道?”(《太平广记·嗤鄙二·韩琬》)⑤怕夜半,罗浮有时还,好长把云烟,再三遮住。(《稼轩长短句·洞仙歌》)⑥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齐东野语·孝宗圣政》)——句义:小臣我一再敦促良祐赶快来,〔可是〕他却至今不肯来。⑦宇文绶问道:“王吉,你早归了?”再四问他,不应。(《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 再四-古汉语虚词词典

    再四zài sì

    副词

    见“再三”。

  • 东山再起-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东山再起dōngshānzàiqǐ

    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一蹶不振(不要以为这股势力从此~了,他们做梦都想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呢!)

  • 再版-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再版zàibǎn

    (书刊)第二次出版——初版

  • 一则……再则……-关联词语词典

    一则……再则……

    “一则”、“再则”,连词。连用构成“一则……再则……”的关联格式,意义和用法跟“一则……二则……”相同,表示并列关系。例如:

    ①在那时,也有这样的青年:听他的议论,头头是道,看他的行事,世故深通,一则曰:“这是应付环境”,再则曰:“为了生活,不得不然”,真人面前说假话,放一个屁也要“解释”出一番道理来。(茅盾《一点回忆和感想》)

    序数可以递增,说成“一则”、“再则”、“三则”……,表示多种原因或目的。例如:

    ②“……你可说:‘孩子们多了我早知道早晚要有这一天,所以我早就给他们安排了!’这样一则可以表明你有远见,再则可以表明你大公无私……,三则可以省去你临时麻烦。”(赵树理《三里湾》)

    “再则”可以单用,相当于“其次”、“此外”,表示在已经举出的项目以外,再有补充。例如:

    ③纠正的方法:主要是加强教育,从思想上纠正个人主义,再则处理问题、分配工作、执行纪律要得当。(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④应当计算,主要的是红军,再则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在整个反“围剿”斗争中物资需要的最低限度。(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再则”也可以换用“另则”。例如:

    ⑤一则,他做饭这件事情本身,我们就于心不忍,禁止他做还不行;因此做好做歹,我们只好将就。另则,近几年爸爸的性格也有变化。(母国政《我们家的炊事员》)

  • 再-关联词语词典

    “再”,副词。用在后边分句由“一”加量词组成的短语前面,相当于“又”、“另外”,表示在原有对象或范围之外的另一对象或范围,“再”在两项中间起并列作用。例如:

    ①一部分资本家,以汪精卫为代表,已经投降了。再一部分资本家,躲在抗日阵线内的,也想跑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②把那些造反派怄气怄的,骂了一餐娘,打了三只碗,发了两道“勒令”。一道,学坚和我的正、副支书都撤职;再一道,提拔个年轻妇女掌权。(康濯《批准下乡记》)

    【提示】

    “再”,单用,除了表示并列关系,还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再”还可以跟后面的“便、就、总、也”等合用,构成“再……便(就、总、也)……”的关联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再”,作副词,可以修饰动词性词语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将要重复或者继续。例如:

    ③可是我们到了桐庐就折回了,没有再上去。(柯灵《桐庐行》)

  • 先……再……-关联词语词典

    先……再……

    “先”、“再”都是副词。连用构成“先……再……”的格式,表示动作或情况前后相继发生的承接关系。“再”表示另一动作或行为继续进行。例如:

    ①先买药,再寻药引。(鲁迅《父亲的病》)

    ②你先去叫李大个子他们来,开个小组会,布置一下,再召集积极分子会议。(周立波《暴风骤雨》)

    有时,“再”、“又”、“还”等连用,表示多种动作或情况的接连出现。例如:

    ③早晨起来,先穿内衣,再套毛衣,又加棉袄,棉袄外面还要来件无形的盔甲把自己装裹起来,这才出门。(张贤亮《肖尔布拉克》)

  • 再-关联词语词典

    “再”,副词,表示承接关系。前后用同一动词,“再”用在后一动词的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发生或继续进行。例如:

    ①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再拉又拉不动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毛泽东《实践论》)

    有时,“再”相当于“然后”,表示后一动作行为接着前一动作行为发生。例如:

    ③他跳上岸,爱姑跟着,经过魁星阁下,向着慰老爷家走:朝南走过三十家门面,再转一个弯,就到了,早望见门口一列地泊着四只乌篷船。(鲁迅《离婚》)

    ④这诗后来又添了一段,登在《语丝》上,再后来就收在《野草》中。(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

    有时,叠用两个“再”,表示几个动作行为连续发生。例如:

    ⑤“我到郑州转车到汉口,再坐粤汉线的车到湖南,然后再转车到贵州搭汽车回云南。”他很仔细,并很流利地回答了将军,就象是在向自己的首长做报告。(白桦《洛阳灯火》)

    【提示】

    “再”,作副词,单用于分句,还可以表示并列、假设等关系。

    “再”作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可以用于句中作状语。例如:

    ⑥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曹禺《雷雨》)

    【辨析】

    再——又(见“又”条。)

  • 再说-关联词语词典

    再说

    “再说”,连词。相当于“而且”、“况且”,连接分句或句子,进一步说明原因或理由,表示递进关系。例如:

    ①问我参军还是回家,我家里撇下母亲妻子,好几年没有音信,不是不想回去,可是当地有人命案子,回去不行。再说,自个儿是炮灰里清出来的,不参军,肯依我么?(杨朔《百花山》)

    ②梁大娘和韩玉秀在连里又住了一个星期,便说啥也待不住了,非要回去不可。我知道是无法挽留她们了。再说,住在连里,举目便是烈士新坟,这对她们无疑是精神的折磨。(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③他是个聪明人,深知在施工中搞出点名堂,要比“拣西瓜皮”、“锯小板凳腿”难千百倍!再说,秦政委已暗里指示过他,对郭金泰要“政治上监视,技术上利用”。(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④可设计一台机械并不那么简单,再说揽这活儿,我可真不愿意。(孔捷生《因为有了她》)

  • 再不-关联词语词典

    再不

    “再不”,连词,用在选择关系的后项开头,表示假设性的选择,相当于“如果继续不,那或者……”。前边提出一种可能的情况,再用“再不”既对这种可能的情况作假设的否定,又引出与上文交替的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例如:

    ①当然,碰到大的批判会要召开,或者规定的游行、声讨和欢庆要举行,庄稼人也会被催促着,在正午过了好久才牵连地来到街上,再不就在严严实实的、无边无际的深夜里,突然有一阵零零落落的锣鼓敲响,那时街上也会显出几分喧嚷;但这喧嚷却透出一种追逼人心灵的紧张,使人一阵阵凄惶。(何士光《草青青》)

    ②那些夜晚,蛙声如潮,或者虫声如雨,风尖利地掠过纸窗,或是目光清亮地照着一树桃李,我满心疑惑地翻出一点什么来悄悄地阅读,再不就兀自地坐着,让各种踪迹在脑海里自来自去。(何士光《草青青》)

    ③如果哪个战士到了他们家里,阿妈妮们就会端出一铜碗一铜碗的栗子,再不就从鸡窝里慌张地抓出发热的鸡蛋,向你怀里乱塞。(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 再不然-关联词语词典

    再不然

    “再不然”,关联短语。用在选择关系的后项开头,表示假设性的选择。相当于“如果继续不这样,那或者……”。前边提出一种可能的情况,再用“再不然”既对这种可能的情况作假设的否定,又引出与上文交替的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例如:

    ①若说这当儿还能够心定神宁,那除非是槁木死灰似的废物;再不然,就是具有大勇的英雄。(叶圣陶《倪焕之》)

    ②气候是在突转,男子们野性一作,再也不愿关在那闭气的木墙内,恃强赤膊了坐在船两头,或跳板上,讲古,再不然交换一点灵巧的对骂,浸在这荒唐的愉快内自不愿爬开。(严文井《风雨》)

    ③你应该叫我“威弟”,再不然叫“阿威”。(张天翼《华威先生》)

  • 再-关联词语词典

    “再”,副词。有“如果继续……的意思。用在假设复句的前面分句,表示某种假设的情况;后一部分用陈述句说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咱们把你的好差事给蹬了,就够对不起你的,再这么花你的钱,心里更过意不去。(张贤亮《肖尔布拉克》)

    ②你再这样叫,我可要恼了。(许地山《春桃》)

    ③再不听话,你长大了也去卖芸豆!(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④说完就扯着长腔,顺着河沿儿吆喝起来:“妞儿啊——苇子啊——,回来——吃饭味,再不家转,妈打不烂你哎——”(乔雪竹《今夜霜降》)

    有时,“再”跟句末的助词“的话”相呼应,加强假设的语气。例如:

    ⑤除了可靠的历史记载以外,再要找参考材料的话,我以为只有从内蒙民间传说中去收集。(马南邨《昭君无怨》)

    【提示】

    “再”作副词,单用,除了表示假设关系,还可以表示并列、承接等关系。

    “再”作副词,常修饰动词性词语,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继续或重复。例如:

    ⑥无论如何不应该再让它去接触着霜雪。(萧红《过夜》)

  • 再……就(便)……-关联词语词典

    再……就(便)……

    “再”、“就(便)”都是副词,配对构成“再……就(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再”,有“如果继续……的意思,用在假设复句的前面分句,表示一种假设;后面分句用“就(便)”承接上文,引出跟上述假设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再不起来自卫,到了明天沈阳就是鬼子的沈阳了,中国要变成鬼子的殖民地了。(田汉《乱钟》)

    ②看看地,禾苗都发了根,涨了苞,很快地便标线了,再刮二三日老南风,就可以看到黄金色的谷子摆在眼前。(叶紫《丰收》)

    ③只要有一个人说话,全屋的人都侧耳细听,再有两、三个搭话,便形成一次小会议。(宗璞《心祭》)

  • 再……也……-关联词语词典

    再……也……

    “再”、“也”,都是副词,配对使用,构成“再……也……”的格式,表示让步的假设关系。“再”,用在前面分句,表示假设让步,如果引出的是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继续或重复,有“即使继续……”的意思;如果是形容词谓语,表示程度进一步,有“即使更加……”的意思。后面分句用“也”呼应,表示无论上文的情况怎样变化,后果都相同。例如:

    ①看来再谈下去,也是白费唾沫。(马烽《结婚现场会》)

    ②我再困难,也不忍心要巩书记的牛哇……(金河《不仅仅是留恋》)

    有时,“再……也……”用在紧缩句中,所关联的句子成分隐含着让步的假设关系。例如:

    ③再有一千道命令也不走了!(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④茶都煮好了,再忙也得喝几口茶呀!(玛拉沁夫《路》)

  • 再……总……-关联词语词典

    再……总……

    “再”、“总”都是副词,配对构成“再……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再”表示假设动作行为的继续或重复;“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我姓杨的再困难,总还有碗饭吃,不能看着乡亲过不去。(慕湘《晋阳秋》)

    ②上公共厕所,公共澡堂,弊病再多,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接触群众、接触社会。关起单元门来自己什么都解决了,好处再多,也总还有一个弊病,容易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刘心武《钟鼓楼》)

  • 画屏再展-实用委婉语词典

    画屏再展

    婉指新的美好婚姻得以再度展开。

  • 鹊桥再架-实用委婉语词典

    鹊桥再架

    婉指再度使夫妻结合或寻找新的配偶。“鹊桥”,典出“牛郎织女”,织女七夕渡河,化鹊为桥。

  •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实用委婉语词典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意为时间过去了不会再回来,花儿开过了在同一年不会再开放。语出晋陆机《短歌行》。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实用委婉语词典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意为精力旺盛的年华不会再来,一天的早晨也不会重新出现。语出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 时光莫闲过,青春不再来-实用委婉语词典

    时光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意为不要荒废了时间,青春去了不会复现。谚语。

  • 黑夜再长也有尽头-实用委婉语词典

    黑夜再长也有尽头

    意为黑暗和光明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欧美谚语。

  • 何日披云,再瞻月抱-实用委婉语词典

    何日披云,再瞻月抱

    意为什么时候能够再与您相见,瞻仰您的清越神采呢。“月抱”,即像月光一样清澈的精神世界。

  • 言不尽意,再祈珍重-实用委婉语词典

    言不尽意,再祈珍重

    意为我所说的话仍不能表达完自己的意思,再一次希望您多加保重。

  • 鞋靴再造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鞋靴再造人

    国外对补鞋匠、皮匠的尊称。也称“鞋靴专家”。

  • 役不再籍-孙子兵法词典

    役不再籍

    【释义】:

    兵员不征集两次。《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张预注:“役,谓兴兵动众之役。”

  • 再-孙子兵法词典

    再zài

    【释义】:

    两次。《作战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张预注:“言一举则胜,不可再籍兵于国也。”

  • 二 贰 两 再-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二 贰 两 再

    [二èr 贰èr 两liǎng 再zài]

    同 表示相同的数目。

    异 【二】 表示一般的数目。

    【贰】 不专一,不一致,如“贰属”、“贰事”、“贰心”等。《左传·僖公三十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于楚:既从属于周天子,又从属于楚)《左传·隐公元年》:“即而太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两】 常用来表示成双成对的事物,如“两手”、“两翼”、“两端”、“两袖”等。《诗·齐风·南山》:“葛履五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辩:通“辨”)以上的“履”、“足”、“涘(岸)”都是成对的,都用“两”来表示。

    【再】 第二次,两次。表示动作的量。从“一次”到“十次”,古人一般都用数目字,唯独“两次”不用“二”,用“再”。《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第二次)《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两次)

    辨 “二”、“贰”同音。“贰”用作“二”的大写,是后代的假借用法。

    “两”与“二”不同,“两”表示成双成对的事物,“二”不能。“两”可用作副词,表示双方施行(或遭受)同一行为;“二”不能。如《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又如成语“势不两立”,不能写成“势不二立”,“两全其美”不能写成“二全其美”。

    “两”与“再”不同。“两”指双方,指动作的面;“再”指两次,指动作的量。

    “贰”与“两”、“再”的区别都很大。

  • 再拜-敬谦语小词典

    再拜zàibài

    敬辞。原指拜过之后又拜。多用于书信开头或末尾,表示恭敬。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平氏拆开家信,果是丈夫笔迹,写道:‘陈商再拜,贤妻平氏见字:别后襄阳遇盗,劫资杀仆。’”

  • 再接再厉-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再接再厉

    “厉”是猛烈、厉害。如构成“凌厉、严厉”。“变本加厉”是变得比原来更加厉害,含贬义。“再接再厉”指接着更厉害,是一次次更加努力的意思。“励”是劝勉的意思,如构成“勉励、鼓励、奖励”。尤其要注意不要把“再接再厉”里的“厉”写成“励”。

  • 东山再起 一蹶不振-反义词应用词典

    东山再起 一蹶不振

    东山再起 dōngshānzàiqǐ

    一蹶不振 yījuébùzhèn

    【东山再起】中性词。原指隐退后复出任职,后用以比喻失败后再次得势。

    〔例句〕

    1.回到家乡,先图个骨肉团聚,一面藏器待时。或者圣恩高厚,想起来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也未可知。

    2.他们惯于钻空子,只要遇到时机,看准“风头”,又会东山再起,行凶作恶。

    3.我们养好伤,一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日子。

    【一蹶不振】一遭到挫折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例句〕

    1.惮数岁之劳,遽期事之速效,一蹶不振,数十年兵连祸结而不可解。

    2.实验失败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终于成功了。

    〔应用例句〕

    你千万不要一蹶不振,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 屡次 一再-近义词应用词典

    屡次 一再

    屡次 lǚcì 一再 yīzài

    【屡次】一次又一次。如:

    1.人民屡次自动地捐款修沟,款子都被反动的官吏们吞吃了。

    【一再】一次又一次。如:

    2.在这项重大发明即将公布的时候,科学家一再核实了各种数据。

    辨析:“一再”语气比“屡次”重。它强调动作或活动的重复,反复,不一定有明显的次数,如一再声明,一再表示。“屡次”强调动作或活动的次数多,如她屡次考试,屡次三番。

  • 再-古文观止词典

    再zài

    【词性】:数词

    两次或第二次(13)。《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擂鼓士气大振,第二次士气就衰退,第三次士气就丧失完了。《晁错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人的常情一天不吃两顿饭就饿。《圬者王承福传》:有再至三至者焉。——有到过两次三次的。《义田记》: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嫁女的给五十千,再嫁的三十千。

  • 再-古文观止词典

    再zài

    【词性】:副词

    表示重复。可译为“再度”、“重新”(2)。《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疲劳的兵士再度作战,一个人要抵挡上千人。《北山移文》:碧岭再辱,丹崖重滓。——碧岭重新受辱,丹崖再度玷污。

  • 再拜-古文观止词典

    再拜zài bài

    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恭敬。又旧时用于书信末尾以表示敬意(14)。《范雎说秦王》:范雎再拜。——范雎拜了两拜。《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愈再拜。——韩愈再拜。《张益州画像记》:皆再拜稽首。——众人都再拜叩头。

  • 重生父母,再长爷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释义】:

    重:再。爷:爹。指恩同再造的人。常指救命恩人。《水浒全传》三: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够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重生父母

    《警世通言》二五:某一家骨肉皆足下所再造,虽重生父母不及此恩。

    ⊙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爷娘

    《水浒全传》二〇:宋江道:“我再与你银子十两,做使用钱。”阎婆道:“便是重生的父母,再长的爷娘,做驴做马,报答押司。”

  • 初嫁从亲,再嫁由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释义】:

    旧俗女子第一次出嫁由父母作主,第二次嫁人由自己作主。《水浒全传》二五:嫂叔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阿叔如何管得?

    ⊙幼嫁从亲,再嫁从身

    《金瓶梅词话》五:便是武二回来,他待怎的?自古道:“幼嫁从亲,再嫁从身。”小叔如何管得?

    ⊙头嫁由亲,二嫁由身

    《何典》四:雌鬼道:“这个不必费心。老话头:头嫁由亲,二嫁由身。我既定了老主意,他也不能阻挡我。”

    ⊙幼嫁由爹娘,再嫁由自己

    《金瓶梅词话》八:大官人,有什么难处之事,我前日已说过了,幼嫁由爹娘,再嫁由自己。古来叔嫂不通门户。

    ⊙先嫁由爹娘,后嫁由自身

    《歧路灯》五〇:俗话说,先嫁由爹娘,后嫁由自身。何况是一个男人?明明是你图巫家是个财主,有个贴头罢了。

    ⊙先嫁由父母,后嫁由本身

    《三续金瓶梅》二:(蓝如玉)说道:“此人虽然很好,只不知我叔叔意下如何。”文嫂说:“天哟!自古先嫁由父母,后嫁由本身,娘子既然愿意,全在小媳妇身上。明日到大官人家,讨了口气,回来与娘子道喜。”

    ⊙一嫁由父母,二嫁由本身

    《绣鞋记》四:青年丧偶再醮,理所当然。虽云一嫁由父母,二嫁由本身,亦该光明正大择选良才匹配,何必作此私通苟合,自取污名。

  • 得意不可再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得意不可再往

    【释义】:

    得意:称心合意,十分满意。谓称心遂意的事不可一再奢求,不可不知足,不知进退。《儿女英雄传》一六:老弟,古人说的好,得意不可再往。我邓老九这就忒够瞧的了。《官场现形记》五三:我总恐怕地方上的百姓不知进退,再有什么话说,弄恼了那洋人,那可万万使不得!俗语说得好,叫做得意不可再往。

    ⊙得意不宜再往

    《三侠五义》一〇:包公摇头道:“得意不宜再往。待我细细思索便了。”

    ⊙得意不能再往

    《十把穿金扇》三二:休要如此猖狂!古语有言得意不能再往,霸林川惧你势重,目下紧闭关门不出,也就罢了,倘如不识时务,不知进退,休怪贫僧多事,杀你片甲无存,那时悔之晚矣。

    ⊙得意之事,不可再作;得便宜处,不可再往

    《醒世恒言》一三:说话的,若是这厮识局知趣,见机而作,恰是断线鹞子一般,再也不来,落得先前受用了一番,且又完名全节,再去别处利市,有何不美。却不道是:得意之事,不可再作;得便宜处,不可再往。

  • 过了五关,再送文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过了五关,再送文凭

    【释义】:

    文凭: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据《三国演义》记述:关公过五关斩六将之后,曹操才派人把放行的文凭送到。比喻空头人情。《红楼幻梦》二:贾政道:“这倒难为你想。过了五关,再送文凭。林丫头也不知道领这空头情了。”

  •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释义】:

    意谓借人的钱物应及时归还,有了信用,日后再借就容易了。《西游记》一六:却说行者取了辟火罩,一筋斗送上南天门,交与广目天王道:“谢借!谢借!”天王收了道:“大圣至诚了。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好借好还,再一遭儿不难

    《歧路灯》五八:夏逢若道:“我不去借。我有一个脾胃儿,若是打算着还人家,我就先不借了。这是我一生独得的秘诀。”貂鼠皮笑道:“好借好还,再一遭儿不难。”夏逢若道:“我断断乎不肯破戒。”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飞跎全传》八:再者,贼要考,债要讨,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 花可再开,鬓不可再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花可再开,鬓不可再绿

    【释义】:

    花开凋谢明年还可重开,鬓发白了却不能再黑了。比喻人老难再少。《绿野仙踪》三:你看,草茵铺翠,红雨飞香,转盼间已是三春时分。谚云:花可再开,鬓不可再绿。老夫年逾六十,老将至矣!每忆髫年,恍若一梦。

  • 机会难乘,时光难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机会难乘,时光难再

    【释义】:

    指机会难得,要抓住时机,不可失之交臂。《隋史遗文》三六:哥哥说得尽有理,但小弟心中还是像母亲说机会难乘,时光难再。

    ⊙机会难逢,时不可失

    《封神演义》一五: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躲逃。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 家无犯法之男,室无再婚之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无犯法之男,室无再婚之女

    【释义】:

    意谓家世清白,遵守封建道德礼法。《玉燕姻缘全传》三一:我相公家无犯法之男,室无再婚之女,如何用火签拿他?是何道理!

    ⊙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

    《水浒全传》六一:卢俊义笑道:“先生差矣。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如何能有血光之灾?”

  • 美景不长,良辰难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美景不长,良辰难再

    【释义】:

    意谓美好的景物不会长久存在,美好的时光逝去后不会再来。《儿女英雄传》三〇:要知“天道忌全,人情忌满”,美景不长,良辰难再,“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保不住“杯中酒不空”,又怎保得住“座上客长满”?

  • 时不再来,机不可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时不再来,机不可失

    【释义】:

    谓时机难得,不可错过。□语本《国语·越语下》:臣闻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隋炀帝艳史》四: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依臣的主意,莫若宫门上传一道旨意,不许走漏驾崩的消息,捱过今夜,明早五更里,待老臣草成一诏,先扶殿下登了大宝,镇定了中外人心,那时再计议发丧,未为晚也。

  • 树倒鸟飞,夫死再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树倒鸟飞,夫死再嫁

    【释义】:

    树一倒,巢于树上的鸟就飞走了,丈夫一死,妻子就又嫁人了。指依靠一旦失去,就要另谋生路。《跻春台·失新郎》:树倒鸟飞,夫死再嫁,理之常也。若等三五年,岂不误了青春?

    ⊙树倒鸦飞

    《跻春台·万花村》:不然他将尔夫治死,那时树倒鸦飞,虽欲不嫁,而不可得。

  • 水萍尚有相逢日,岂料人无再会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萍尚有相逢日,岂料人无再会时

    【释义】:

    连随波逐流的浮萍也会相遇,人怎么会不再会面?比喻人虽一时分离,总还有再相逢的时候。《鼓掌绝尘》二七:利己损人终有害,察言观色永无虞。水萍尚有相逢日,岂料人无再会时。

  • 一姓不再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姓不再兴

    【释义】:

    一姓:指一个国家,古代家天下,一个国家往往为一姓所建。意谓一个国家灭亡后,就不会再复兴。《东周列国志》三四:臣闻“一姓不再兴”。天之弃商久矣,君欲兴之,得乎?且吾之甲不如楚坚,兵不如楚利,人不如楚强。宋人畏楚如畏蛇蝎,君何恃以胜楚。

  • 一而再,再而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而再,再而三

    【释义】:

    三番两次或多次。□语出《书·多方》:至于再,至于三。《林兰香》二四:郑文道:“我们去求学,他不受,奈何?”梦卿道:“一而再,再而三,断无不受之理。”《龙图耳录》二:一而再,再而三,偏偏的事有凑巧,就访了个学问渊博,固执在性的宁老夫子。《七剑十三侠》五五:祖上传下家产,被他输得精光,在前头的妹丈处,借贷银钱,到手便完。一而再,再而三,弄得自己不好上门。

  • 一之为甚,岂可再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释义】:

    做一次已经过分,岂可再做一次。指做事须适可而止。□语出《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喻世明言》一七:春娘回衙,将李英之事对司户说了。司户笑道:“一之为甚,岂可再乎!”《儿女英雄传》二八:龙媒,那里跑?我只问你有多大艳福!有了张家嫂夫人这等一位尤物,也就尽你消受了,一之为甚,岂可再乎?如今又按图求骏,两美并收!《海公大红袍全传》二九:冯保令小侍把箱子抬到里面,与海瑞相见毕,说道:“幸不辱命,咱爷多多拜上。若是恩公有什么急需之处,不妨又来。现在一千两,尔可收下。”海瑞谢道:“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一之为甚,何必再也

    《金云翘传》一五:束生道:“一之为甚,何必再也。”宦氏道:“果然好,知音者芳心自懂。但调太凄怆,殊非下酒之物。再弹一曲,要使人闻者神爽,乃恕尔之罪。”

  •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释义】:

    意谓一事不慎,铸成大错,就成为终身遗憾,纵然想回头,这一辈子已错过了。□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脚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隋唐演义》六五:谚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不要说男子处逆境,有怨天尤人,即使妇人亦多嗟叹,一日之间,就有无穷怨尤,总是难与人说的。《花月痕》二五:痴珠叹一口气,高吟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九: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我也明知道对不住人,但是叫我也无法补救。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凤凰池》一五:岂有此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何可相强?

    ⊙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续金瓶梅》三八:持斋念佛,袁盎超几世沉冤;礼忏斋憎,郗后证三生正果。一失脚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一失脚时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梁武帝西来演义》二九:一失脚时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若不精心修善,向三宝中忏悔过愆,堕入阿鼻,填偿苦报,再要这五官具足享受荣华,恐不能也。

  • 有利不可再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利不可再往

    【释义】:

    意谓得了一次便宜的事情,不可再去做第二次。《樊梨花全传》一:咬金道:“如今这个生意做着了,果然好钦差,落了有三万余金。再有个把做做便好。”老夫人道:“有利不可再往。你如今年纪高大,将就些罢了。”

  • 争亲不如再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争亲不如再娶

    【释义】:

    意谓两家争一门亲事,不如舍弃,另行聘娶。《包公案》一〇:古人说得好,争亲不如再娶,官人何必苦苦恋此。

  • 一再-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一再yīzài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多次发生、出现。作状语。今同语。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元朔五年,太子学用剑,自以为人莫及,闻郎中雷被巧,乃召与戏。被一再辞让,误中太子。(《史记》册十页三〇八三)

    ——元朔五年,太子学击剑,自以为没有人能赶得上,听说郎中雷被善用剑,就召来同〔他〕戏对。雷被一再退让,〔最后〕误伤太子。

    《汉书·西域传下》: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汉书》册十二页三九〇三)

    ——公主到了乌孙国,自造宫室居住,过年过节时一再与昆莫聚会,摆酒设宴,把币帛赏给乌孙王左右的贵人。(昆莫:古代乌孙王的称号。)

    《新唐书·章怀太子贤列传》:甫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至《论语》“贤贤易色”,一再诵之。帝问故,对曰:“性实爱此。”(《新唐书》册十二页三五九〇)

    ——〔李贤〕刚几岁,读书一看就不忘,看到《论语》“贤贤易色”,一再朗读它。帝问〔他〕原因,回答说:“天性确实喜欢这。”

  • 再-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再zài

    副词

    在句中作状语

    一、表示动作行为再次发生、出现。可译为“再次”,或今语同。

    《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楚是以再世不竟。(《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六〇五)

    ——等到楚国杀了子玉,晋文公的欣喜就可知道,〔他〕说:“没有人毒害我了啊。”这是晋国再次得胜而楚国再次失败,楚国从此两世不能强盛。

    李陵《与苏武·二》: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文选》中册页四一三上)

    ——嘉会很难再次遇到,三载似有千年长。

    李陵《与苏武·一》: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文选》中册页四一二下)

    ——美好的时光不会再来到,离别就在片刻之间。

    《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史记》册八页二六二五)

    ——功业难于成就而易于失败,时机难于得到而易于失掉。时机啊时机,〔失去了〕便不会再来。

    二、表示动作行为连续或多次发生、出现。可译为“连续”、“几次”、“继续”等。

    《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师薄于险,叔山冉谓养由基曰:“虽君有命,为国故,子必射!”乃射。再发,尽殪(yì)。(《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七五一)

    ——楚军被迫接近险地,叔山冉对养由基说:“虽然国君有过命令〔不让你卖弄武艺〕,〔可是〕为了国家的缘故,〔现在〕你一定得射箭!”于是〔养由基〕就发射。连续发射,〔敌人〕全给射死了。(薄:迫近。殪:致之于死。〕

    《庄子·杂篇·外物》: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庄子》册四卷九页四上)

    ——白龟被送进〔宫里〕,宋元君几次想杀它,几次想使它活下去。心里疑惑不定,去占卜。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杜工部集》册一卷一页十四上)

    ——〔达官贵人的〕朱门里酒肉都发臭了,大路边却有因冻饿而死的尸骨。荣华富贵同枯萎贫穷在很短的距离中竟会这样悬殊,〔我〕愁闷伤感难于继续说下去。

    三、表示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为的追加、补充。可译为“又”。

    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乃益器焉,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邱令。(《靖节先生集》册三卷六页五上)

    ——于是〔他〕更加器重孟嘉,选拔〔他〕为秀才,又让做了安西将军庾翼幕府功曹,接着又担任了江州别驾,巴邱县令。

    《后汉书·张衡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徵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后汉书》册七页一八九七)

    ——安帝素来听说张衡擅长技艺,公车指名征召让〔他〕任郎中官,后来又调任太史令。

  • 再三-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再三zàisān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连续或多次发生、出现。作状语、补语。今语同,或可译为“连续”。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昭伯问家故,尽对。及内子与母弟叔孙,则不对。再三问,不对。(《春秋左传集解》册四页一五三一)

    ——臧昭伯问到家事,〔臧会〕全都回答了。问到妻子和弟弟叔孙,〔他〕却不回答。再三问他,仍不回答。(内子:古代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古诗十九首·五》: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文选》中册页四一〇上)

    ——弹奏一下就连续咏叹,有着感叹不尽的哀伤。不是怜惜歌者的悲苦,只是感伤知音的稀少。(慷慨:感慨。)

    马中锡《中山狼传》:丈人闻之,欷歔(xīxū)再三。(《东田文集》册二卷三页一〇〇)

    ——老人家听了叙述,连续叹息着。

  • 再……再……-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再……再……zài……zài……

    固定格式

    由两个副词“再”组成,表示两种动作行为多次或连续发生、出现。可译为“多次……多次……”、“连续……连续……”等。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东海有虫,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晏子春秋》册二卷七页十六上)

    ——东海有一种昆虫,在蚊子的睫毛上筑巢,多次产卵,〔幼虫成长后〕又多次飞开,可是蚊子没有被〔它们〕惊动。(乳:指人生子或鸟、昆虫产卵。)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西济关谷,或降或升;騑骖(fēicān)倦路,再寝再兴,将朝圣皇,匪敢晏宁。(《三国志》册二页五六四)

    ——〔我〕向西度过了关隘、山谷,有时下坡,有时上坡;驾车的马在路上跑得疲惫了,多次休息,又多次赶路,将要朝见圣明的君主,〔我〕不敢贪图片刻安逸。(騑骖:古代用三匹马驾车,在两旁的马叫騑或骖。匪:用同““非”。)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昌黎先生集》册三卷八页九下)

    ——一次次喷水〔公鸡〕便一次次清醒,这样〔公鸡〕就能连续交战连续磨砺〔精神〕。(乃:如此。)

  • 再-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再zài

    附类

    数词。作“两次”解。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注疏》册一卷五页五下)

    ——季文子〔作每件事〕都要多次考虑而后才去行动。孔子听到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

  • 再生爷-汉语惯用语辞典

    再生爷zài shēng yé

    称对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明汤显祖《还魂记》“柳衙内你便是俺再生爷。”

  • 寒灰再焰,枯木重荣-佛源语词词典

    寒灰再焰,枯木重荣

    死灰重新发出火焰,枯树再次开花。比喻重获生机。《五灯会元·卷十九·文殊心道禅师》:“赖我皇帝陛下,圣德圣明,不忘付嘱,不废其教,特赐宸章,颁行天下。仍许僧尼,重新披削。实谓寒灰再焰,枯木重荣。不离俗形而作僧形,不出魔界而人佛界。重鸣法鼓,再整颓纲。”

  • 枯木再生-佛源语词词典

    枯木再生

    枯死的树木重新发芽生长,比喻已经或濒临死亡的绝境又重新活了过来。《敦煌变文集·山远公话》:“赖为如来亲加备,还同枯木再生春,惟愿如来慈念力,为说前生修底因。”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

  • 贫儿思旧债——再扬家丑-佛源语词词典

    贫儿思旧债——再扬家丑

    歇后语。“贫儿思旧债”的又二用法:贫穷已觉是不好的事,又想起旧时的债尚未还,不是再次提起家中的难堪的事儿吗?比喻重提不如意的事情。《虚堂和尚语录》卷二:“道破之后,不出来是好手。无端贫儿思旧债,再扬家丑。”

  • 事不再问-佛源语词词典

    事不再问

    再,第二次。事情不用再问第二遍。形容人十分聪明,理解力强,记忆力好。对不懂的事只要问一遍,便能理解记住别人的解释和回答。《祖堂集·卷二·第三十二祖弘忍和尚》:“第三十二祖弘忍和尚即唐五祖也……诞生七岁出家,事信大师,幼而聪敏,事不再问。”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例:他的女儿更是聪明过人,记忆力也好,事不再问,便全然理解记住了。

  • 言不再举,令不重行-佛源语词词典

    言不再举,令不重行

    有话不说第二遍,有令不施行第二次。指说到做到,决不反复。《五灯会元·卷十五·五祖师戒禅师》:“僧礼拜,师竖起拄杖曰:‘大众会么?言不再举,令不重行。’便下座。”

  • 再-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再、zài

    ①两次。《战国策·齐策一》:“秦赵战于河漳之上,~战而~胜秦。”苏洵《六国论》:“后秦击赵者~,李牧连却之。”②第二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而衰,三而竭。”《后汉书·张衡传》:“~迁为太史令。”③多次,重复。《吕氏春秋·遇合》:“孔子周流海内,~干世主,如齐至卫,所见八十余君。”(干:求,求官。如:往。)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荣枯咫尺问,惆怅难~述。”

    【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拜两次。《公输》:“子墨子起,~。”《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再三】一次又一次,屡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问,不对。”《吕氏春秋·骄恣》:“立有间,~言。”

    【再四】多次。梁启超《谭嗣同传》:“~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 再-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zài

    【释义】:

    ①第二次;两次;又一次。柯岩《东方的明珠》:“许多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她表演。”②另外。表示有所补充。鲁迅《致蒋抑卮》:“再,如来函,可寄‘日本陆前国仙台市土樋百五十四番地宫川方’为要。”③然后,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毛泽东《矛盾论》:“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我在这里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再说矛盾的特殊性。”④用于否定词之前,表示强调或加重语气。鲁迅《阿Q正传》:“洋先生不准他革命,他再没有别的路。”⑤表示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怎样。如:你再不走,船就开了。⑥常同“也”、“都”配合用于让步句,有“即使多么”、“不管怎样”的意思。田间《赶车传》:“水再深脚也能过,山再高手也能攀。”李瑛《让水》:“为全局,为祖国,再苦再累心也甜!”⑦更,更加。曹禺《雷雨》:“孩子,你可要说实话,妈经不起再大的事啦。”⑧再继续;再出现。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鲜血铺下胜利路,狗强盗,看你能再活几天!”又如:良机不再。

  • 再三-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三zài sān

    【释义】:

    一次又一次。朱自清《背影》:“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 再三再四-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三再四zài sān zài sì

    【释义】:

    连续多次。丁玲《韦护》:“韦护再三再四观察她,有时觉得很接近,有时简直是太难捉摸了。”

  • 再不-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不zài bu

    【释义】:

    连词。犹要不,若不。表示两件事情的选择关系。如:你赶快骑自行车去,再不,乘公共汽车去也行。

  • 再不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不然zài bù rán

    【释义】:

    犹再不。张天翼《皮带》:“他现在只想弄一个——好点是上士、中士,再不然上等兵都行。”

  • 再见-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见

    【释义】:

    ㈠zài jiàn①再一次见面。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我盼望着,等待着同他们再见。”②临别套语。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萧红《手》:“并没有人和她去告别,也没有人和她说一声‘再见’。”③再见个高低。《中国民间故事选》:“老头儿拉着二师兄就走,一边走一边骂:‘畜生!到家再见!’”㈡zài xiàn④同“再现①”。孙犁《耕堂读书记》:“他所记情状,不是也可以再见于一千多年以后的社会吗?”又如:妙手回春,华陀再见。

  • 再分-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分zài fēn

    【释义】:

    方言。只要。老舍《四世同堂》:“我要再分有点力气,我掰下你的脑袋来!”

  • 再世-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世zài shì

    【释义】:

    再出世,重生。昆曲《十五贯》:“那况钟是有名的包公再世,足智多谋,厉害无比。”

  • 再四-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四zài sì

    【释义】:

    连续多次。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再四问消息,哀音牢不破。”

  • 再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zài shēng

    【释义】:

    ①死而复活;重生。刘大白《泪痕之群》:“掘好了坟冢,把思想埋葬了,但是她一瞬间就破冢而再生了。”②犹再造,重新给予生命。阮章竞《圈套》:“多亏大家救了我,真是再生的爹和娘。”③犹来生。柳青《创业史》:“在他半死不活的那些灾难的年头,老伴待承他太好哩。他再生也得记牢这一点。”④有机体的组织受到损伤或器官的某一部分丧失后,重新生长。例如创口的愈合,蜥蜴断尾后重新长出。⑤对某些废品加工,使恢复原有性能,成为新的产品。如:再生纸;再生橡胶;再生金属。

  • 一再-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再yī zài

    【释义】:

    一次又一次;屡次。巴金《灌输和宣传》:“我反复说明,一再提醒读者我的用意在什么地方。”

  • 一而再,再而三-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而再,再而三yī ér zài zài ér sān

    【释义】:

    指三番两次或多次。缪敏《弋横农民暴动》:“遇到这种情况,志敏同志总是耐烦地进行解释,一而再,再而三,说得他们思想通了才罢。”

  • 不可再生能源-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可再生能源bù kě zài shēng néng yuán

    【释义】:

    即非再生能源。

  • 不再-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再bù zài

    【释义】:

    不重复第二次。巴金《〈沉默集〉序》:“虽然沉默也使人痛苦,但是我希望我能够坚持着,不再把我的笔提起来。”

  • 东山再起-现代汉语大词典

    东山再起dōng shān zài qǐ

    【释义】:

    《晋书·谢安传》载:安少有重名,“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令、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后以“东山再起”指退隐复仕或失势后重新得势。马识途《最有办法的人》:“于是莫达志怀着东山再起的伟大抱负,到601工地‘上任’去当材料员去了。”

  • 再生父母-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父母zài shēng fù mǔ

    【释义】:

    称扬对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多指救命恩人。如:您救了我儿子的命,你就是我儿子的再生父母,怎么样的报答都不过分。

  • 再生式收音机-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式收音机zài shēng shì shōu yīn jī

    【释义】:

    利用正反馈将输出信号返回输入端再次放大的电路制成的收音机。是一种简单的收音机。

  • 再生产-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产zài shēng chǎn

    【释义】:

    经济学术语。指生产过程不断重复和经常更新。可分为不改变原有规模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原有规模的扩大再生产两种。

  • 再生纸-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纸zài shēng zhǐ

    【释义】:

    也叫还魂纸。用废旧纸作原料制造的纸。

  • 再生资源-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资源zài shēng zī yuán

    【释义】:

    即可更新资源。

  • 再生能源-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能源zài shēng néng yuán

    【释义】:

    也叫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生态循环中能够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不致因不断开发而枯竭的一次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也包括人力和畜力。

  • 再生橡胶-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橡胶zài shēng xiàng jiāo

    【释义】:

    利用废旧橡胶制品经处理后得到的橡胶。可代替生橡胶生产某些橡胶制品。

  • 再生稻-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生稻zài shēng dào

    【释义】:

    中稻或早稻收割后,通过施肥、灌水、中耕等措施,稻桩茎节重新萌发、分蘖而生长的稻子。

  • 再犯-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犯zài fàn

    【释义】:

    ①再次发生(错误、毛病等)。如:这样的错误我不会再犯了。②犯罪判刑后又犯罪。也指犯罪判刑后又犯罪的人。如:对于再犯,必须从严惩处。

  • 再再-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再zài zài

    【释义】:

    一次又一次,连续多次。沙汀《困兽记》:“田畴再再申言,要他重对生命发生热爱,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 再则-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则zài zé

    【释义】:

    犹其次,另外。鲁迅《不求甚解》:“再则,像‘誓不签订辱国条约’一句经文,也早已有了不少传注。”

  • 再会-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会zài huì

    【释义】:

    再见。临别套语。郭小川《秋歌》:“再会吧,愿你们明年更比今天好!”

  • 再次-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次zài cì

    【释义】:

    又一次;第二次。如:时隔四年,她再次成为奥运会金牌得主。

  • 再作冯妇-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作冯妇zài zuò féng fù

    【释义】:

    《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后因以“再作冯妇”比喻重操旧业。鲁迅《反“漫谈”》:“曾经有一位总长,听说,他的出来就职,是因为某公司要来立案,表决时可以多一个赞成者,所以再作冯妇的。”

  • 再现-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现zài xiàn

    【释义】:

    ①再次出现。茅盾《惊蛰》:“于是为了使得幻景复为远景,一年来他不断鼓吹‘中间阶层的改良的政治路线’,念念不忘‘政协时代’的再现。”②文学用语。指将经验过的事物用艺术手段如实地表现出来。孙犁《耕堂读书记》:“再现历史英雄人物,不是轻而易举的。”

  • 再者-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者zài zhě

    【释义】:

    另外,此外。表示有所补充。巴金《知识阶级》:“再者,我告诉你…你若敢再和她跳舞,我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 再版-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版zài bǎn

    【释义】:

    也叫重版。图书从第二版起的各个版次。有时也指从第一版第二次印刷起的各个印次。参见“版次”、“印次”。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前二年,出版社又再版这本书,不再提这篇文章。”

  • 再审-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审zài shěn

    【释义】:

    ①重新审查。如:对于这个预算方案,有必要再审一下。②确定已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有错时,由原审法院重新审理。再审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 再思-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思zài sī

    【释义】:

    再度思考。表示慎重的意思。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 再度-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度zài dù

    【释义】:

    又一次;第二次。冰心《追念振铎》:“当我们在一九三六年秋,再度赴美的时候,他已经回到上海了。”

  • 再说-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说zài shuō

    【释义】:

    ①连词。表示推进一层。孙犁《关于编辑和投稿》:“初学写作,都希望有名师指点…再说,作家也是新陈代谢的,后来居上。”②表示留待以后办理或考虑。老舍《茶馆》:“不听话,先揍了再说。”③重复地讲。如:我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

  • 再起-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起zài qǐ

    【释义】:

    再度兴起。毛泽东《庆祝抗战胜利六周年给斯大林的电文》:“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共同防止日本侵略势力再起的巩固同盟,使中国人民在反对远东侵略势力的斗争中,获得无限鼓舞。”

  • 再造-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造zài zào

    【释义】:

    ①重新给予生命。多用于表示对重大恩惠的感激。如:恩同再造。也泛指再生、复活。鲁迅《答有恒先生》:“杀戮青年的,似乎倒大概是青年,而且对于别个的不能再造的生命和青春,更无顾惜。”②重新创建。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方面既不能有文化的要求,以进于概括而论的文明;别一方面更不能有阶级的觉悟,担负再造文物的重责。”③指用人工方法为伤残人重新制作肢体或器官。《光明日报》1987.10.11:“安阳钢铁厂职工医院再造双耳手术获得成功。”

  • 再衰三竭-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衰三竭zài shuāi sān jié

    【释义】: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因以“再衰三竭”形容士气越来越低落,不能再振作。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

  • 再教育-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教育zài jiào yù

    【释义】:

    ①“文革”中指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继学校教育之后再接受工农兵的教育,主要指世界观的改造。《红旗》1974年第5期:“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领导成员同工人一起劳动,接受工人的再教育。”②第二次教育;又一次教育。

  • 再接再厉-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接再厉zài jiē zài lì

    【释义】:

    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砺,磨快。原意鸡再次磨嘴,然后继续相斗。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砺,今写作“厉”。知侠《铁道游击队》:“上级表扬了你们搞武器的勇敢行动,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 再婚-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婚zài hūn

    【释义】:

    离婚或配偶死亡后又一次结婚。如:她再婚后还和前夫保持往来。又如:妻子病故以后,他哀痛不已,不想再婚。

  • 再嫁-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嫁zài jià

    【释义】:

    (妇女)再婚。如:夫死再嫁,是天经地义的事,你顾忌什么?

  • 再醮-现代汉语大词典

    再醮zài jiào

    【释义】:

    旧称寡妇再嫁。如:男子可以续弦,而女子不能再醮,这样的道德观太无道理!

  • 人上灵床再求医-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上灵床再求医rén shàng líng chuáng zài qiú yī

    【释义】:

    指来不及补救。灵床,指停尸的床。张峻《擒龙图》:“现在不发动基层干部充分讨论,待开工后再叫苦,那等于‘人上灵床再求医’,早误三春了!”

  • 可再生能源-现代汉语大词典

    可再生能源kě zài shēng néng yuán

    【释义】:

    即再生能源。

  • 恩同再造-现代汉语大词典

    恩同再造ēn tóng zài zào

    【释义】:

    恩德之大犹如使己再生。如:伯伯帮他度过这一难关,真是恩同再造。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代汉语大词典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jī bù kǔ shī shí bù zài lái

    【释义】:

    良好的时机难得,不可错过。杨宗镜《话剧演员的怀念》:“现在农村正起着巨大的变化,你们应该去,应该马上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 时不再来-现代汉语大词典

    时不再来shí bù zài lái

    【释义】:

    时机一失,不会再来。激励人要抓紧时机。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非再生能源-现代汉语大词典

    非再生能源fēi zài shēng néng yuán

    【释义】:

    也叫不可再生能源。自然界经过亿万年的地质作用形成而储存下来的一次能源。因数量有限,随着人类不断开采而枯竭,短期内无法复生。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核燃料等。

  • 一呼再喏-汉语大词典

    一呼再喏

    【1】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韩诗外传》卷五:“據法守職﹐而不敢爲非者﹐人吏也。當前快意﹐一呼再喏者﹐人隸也。”

  • 一再-汉语大词典

    一再

    【1】谓一次以后再加一次。《管子·立政》:“一再則宥﹐三則不赦。”《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太子學用劍﹐自以爲人莫及﹐聞郎中{靁被}巧﹐乃召與戲﹐{被}一再辭讓﹐誤中太子。”{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意欲大用先生﹐會推閣員﹐廷臣一再推﹐俱不及﹐上皆置之。三推﹐始以姓名上。”【2】一次又一次;屡次。《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公主至其國﹐自治宫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新唐书·章怀太子传》:“讀書一覽輙不忘﹐至《論語》‘賢賢易色’﹐一再誦之。”{巴金}《探索集·灌输和宣传》:“我从不放过在作品以外说话的机会﹐我反复说明﹐一再提醒读者我的用意在什么地方。”

  • 一再行-汉语大词典

    一再行

    【1】谓奏乐一﹑二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娱。’{相如}辭謝﹐爲鼓一再行。”{司马贞}索隐:“行者﹐曲也。此言‘鼓一再行’﹐謂一兩曲。”{金}{元好问}《听姨女乔夫人鼓风入松》诗:“白雪朱絃一再行﹐春風纖指十三星。”

  • 一合再離-汉语大词典

    一合再離

    【1】谓将军事文书一分为三,陆续寄送,以期保密。《六韬·阴书》:“主以書遺將﹐將以書問主﹐書皆一合而再離﹐三發而一知。”

  • 一而再,再而三-汉语大词典

    一而再,再而三

    【1】《书·多方》:“至于再,至于三。”后以此谓三番两次或多次。《荡寇志》第一〇九回:“那厮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缪敏}《弋横农民暴动》:“遇到这种情况﹐{志敏}同志总是耐烦地进行解释﹐一而再﹐再而三﹐说得他们思想通了才罢。”

  • 一歲再赦-汉语大词典

    一歲再赦

    【1】见“一歲載赦”。

  • 一誤再誤-汉语大词典

    一誤再誤

    【1】谓一再失误。语本《宋史·魏王廷美传》:“{太宗}以傳國之意訪之{趙普}。{普}曰:‘{太祖}已誤,陛下豈容再誤邪?’”{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上:“阿母以錢樹子望﹐常勒高價。姬曰:‘兒不知賤質值幾金錢﹐將以奇貨居之﹐使兒一誤再誤。迴首前塵﹐終入苦海。’”{{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五回:“徒以誤解民治真精神﹐且过恃自己之武力﹐一误再误﹐而卒自陷于穷途。”

  • 不再-汉语大词典

    不再

    【1】不重复第二次。《礼记·儒行》:“過言不再﹐流言不極。”{郑玄}注:“不再﹐猶不更也。”{孔颖达}疏:“言儒者有愆過之言不再爲之。”{晋}{陆机}《叹逝赋》:“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晼其將及。”{巴金}《<沉默集>序》:“虽然沉默也使人痛苦﹐但是我希望我能够坚持着﹐不再把我的笔提起来。”

  • 再-汉语大词典

    《廣韻》作代切,去代,精。【1】两次;第二次。《书·多方》:“我惟時其教告之,我惟時其戰要之,至于再,至于三。”《汉书·孔光传》:“{光}凡爲御史大夫﹑丞相各再。”《隶释·汉太尉陈球碑》:“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爲三公。”{清}{魏源}《圣武记》卷六:“敗其外援者三,敗其城中兵者再。”{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三:“许多观众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她表演。”【2】泛指多次。{张篁溪}《辛亥革命徵信录》:“該員(革黨參謀領袖)亦大駡{瑞}{鐵}二人爲賊,直認爲革黨不諱,臨刑時大呼蒼天者再,大呼大{漢}萬歲者再,觀者爲之流淚。”【3】重复;再现。《礼记·儒行》:“往者不悔,來者不豫,過言不再,流言不極。”{孔颖达}疏:“再,更也。言儒者有愆過之言,不再爲之。”{三国 魏}{曹植}《箜篌引》:“盛時不可再,百年忽我遒。”{清}{袁枚}《祭妹文》:“悔當時不將嫛婗情狀,羅縷紀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爲證印者矣。”【4】另外。表示有所补充。{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甯戚}叩角而歌,{齊桓公}舉爲上卿。還再有誰?”《红楼梦》第四八回:“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聯云:‘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再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無理。”{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再,如来函,可寄‘{日本}{陆前国}{仙台市}{土樋}百五十四番地{宫川方}’为要。”【5】然后,表示一个动作将在某一情况下出现。{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劉家女},你欲要我認你也,你將一盆水來……直等的你收完時再成姻眷。”《红楼梦》第五十回:“外頭冷得很,你且吃杯熱酒再去。”{毛泽东}《矛盾论》二:“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我在这里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再说矛盾的特殊性。”【6】用于否定词之前,表示永远。《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鰲魚脱却金鈎去,擺尾摇頭再不回。”{清}{徐大椿}《洄溪道情·哭亡三子燝》:“從今後,再不聞侵晨笛飄韻。”{田心上}《妯娌之间》:“咱们一家人,都高高兴兴地建设咱们的社会主义,再也不三天两头地闹嘴吵架了。”【7】若,如果。《红楼梦》第四一回:“我掂着這麽體沉,這再不是楊木,一定是黄松做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七回:“你再不走,船開了,你又没有鋪蓋,又没有盤纏,外國人拿你吊起來我可不管。”【8】犹一点。加强否定句语气。《西游记》第三三回:“〔{行者}〕心中埋怨道:‘師父偌大年紀,再不曉得事體。’”{清}{李渔}《蜃中楼·述异》:“小弟自從那日想起,直想到如今,再不得明白。”【9】犹一定,绝对。《红楼梦》第四七回:“〔{薛蟠}〕一回頭見了{湘蓮},如獲奇珍,忙笑道:‘我説你是個再不失信的。’”【10】更,更加。{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如果有人想真正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曹禺}《雷雨》第三幕:“孩子,你可要说实话,妈经不起再大的事啦。”【11】通“[載]”。语首助词。《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東海}有蟲,巢於蟁睫,再乳再飛,而蟁不爲驚。”《文选·曹植<应诏>诗》:“騑驂倦路,再寢再興。”{李善}注:“《毛詩》曰,言念君子,再寢再興。”一本作“載”。{刘淇}《助字辨略》卷四:“此再字與‘載’通,語辭也。”

  • 再不想-汉语大词典

    再不想

    【1】犹言万没想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鄧九公}聽了﹐樂得直跳起來﹐説:‘幸會﹐幸會!有趣﹐有趣!再不想我今日遇見這等一個知己!’”

  • 再實之木, 其根必傷-汉语大词典

    再實之木, 其根必傷

    【1】谓果树一年两次结实,根部定损伤。比喻福中寓祸,利害相互依伏。《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觀富貴之家﹐禄位重疊﹐猶再實之木﹐其根必傷。”《文子·符言》:“再實之木﹐其根必傷﹐多藏之家﹐其後必殃。夫大利者反爲害﹐天之道也。”

  • 再酳-汉语大词典

    再酳

    【1】第二次献酒。古代宴饮礼节,食毕进酒清口为酳,有安食养乐之意。《仪礼·士昏礼》:“卒爵皆拜。贊答拜受爵。再酳如初﹐無從。三酳用卺﹐亦如之。”{贾公彦}疏:“‘卒爵皆拜﹐贊答拜’者﹐獻主處也。云‘再酳如初’者﹐如自贊洗爵已下至答拜受爵也。”

  • 再思-汉语大词典

    再思

    【1】再度思考。表示慎重的意思。{唐}{白居易}《塞人望归众心策》:“古之天子﹐口不敢戲言﹐身不敢妄動;動必三省﹐言必再思。”《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邢昺}疏:“不必及三思﹐但再思之﹐斯亦可矣。”{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 再薰-汉语大词典

    再薰

    【1】再度熏陶风化。谓盛世再来。语出古歌谣《南风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隋}{许善心}《神雀颂》:“{軒}({軒轅})物重造﹐{姚}({虞舜})風再薰。”{唐}{崔立之}《南至郊坛有司书云物赋》:“時謂{唐}時﹐歌卿雲之五色;德稱{虞}德﹐詠《南風》之再薰。”

  • 再食-汉语大词典

    再食

    【1】指每日两餐。{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2】再次进食或连食两口。《礼记·礼器》:“〔禮〕有以少爲貴者……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郑玄}注:“一食﹑再食﹑三食﹐謂告飽也。”{孔颖达}疏:“食猶飱也。尊者常以德爲飽﹐不在食味……諸侯再者﹐德降天子﹐故至再飱而告飽﹐須勸乃又食。”{孙希旦}集解:“愚謂食一口謂之一食﹐再謂連食二口﹐三謂連食三口。”

  • 再説-汉语大词典

    再説

    【1】连词。表示推进一层。{孙犁}《秀露集·关于编辑和投稿》:“初学写作﹐都希望有名师指点……再说﹐作家也是新陈代谢的﹐后来居上。”《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酒〕我都預備妥當了。再説﹐既要喝酒﹐必要説説話兒。”【2】第二次谈论;接着谈论。{宋}{苏轼}《甘露寺》诗:“緬懷{卧龍公}﹐挾策事琱鑽。一談收猘子﹐再説走老{瞞}({曹操})。”【3】重复地讲。如:我没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4】表示留待以后办理或考虑。《花城》1981年第5期:“我抓住了衣裳不放﹐管它是大是小﹐抢到手再说。”{老舍}《茶馆》第三幕:“不听话﹐先揍了再说。”

  • 再三再四-汉语大词典

    再三再四

    【1】连续多次。{元}{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今日我這道友再三再四的度脱你出家﹐你則不省悟。”《水浒传》第六二回:“{宋江}殺羊宰馬﹐大排筵宴﹐請出{盧員外}來赴席﹐再三再四﹐謙讓在中間裏坐了。”{丁玲}《韦护》第二章三:“{韦护}再三再四观察她﹐有时觉得很接近﹐有时简直是太难捉摸了。”

  • 再舉-汉语大词典

    再舉

    【1】再次采取行动。《管子·幼官》:“一舉而上下得終﹐再舉而民無不從。”{汉}{王粲}《从军诗》之一:“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萬﹐畜力待時﹐役不再舉﹐今日之謂也。”【2】再度高飞。《楚辞·贾谊<惜誓>》:“黄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王逸}注:“言黄鵠養其羽翼﹐一飛則見山川之屈曲﹐再舉則知天地之圜方﹐居身益高所睹愈遠也。”

  • 再現-汉语大词典

    再現

    【1】文学用语。谓将经验过的事物用艺术手段如实地表现出来。{孙犁}《耕堂读书记》二:“再现历史英雄人物﹐不是轻而易举的。”{陈涌}《<奇异的书简>序》:“我们青年的一代﹐是要求看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本来存在的崇高的先进的人物在艺术上得到再现的。”【2】指过去的事情再次出现。{茅盾}《惊蛰》:“于是为了使得幻景复为远景﹐一年来他不断鼓吹‘中间阶层的改良的政治路线’﹐念念不忘‘政协时代’的再现。”

  • 再顧-汉语大词典

    再顧

    【1】再次眷顾。{唐}{阎朝隐}《侍从途中口号应制》诗:“一顧侍御史﹐再顧給事中。常願粉肌骨﹐特答造化功。”【2】再次访问﹑探望。{唐}{李白}《赠崔侍御》诗:“{長安}復擕手﹐再顧重千金。”【3】再次回视。{南朝} {梁}{王僧孺}《咏宠姬》诗:“再顧連城易﹐一笑千金買。”《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絶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 再也-汉语大词典

    再也

    【1】表示永远的意思。《水浒传》第六五回:“我却不要你去。你若不依我口﹐再也休上我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可是這一去﹐他便在{上海}耽擱住﹐再也不回{杭州}。”{曹禺}《明朗的天》第二场:“这间屋子已和从前大不相同了﹐再也没有以前那种阴沉的感觉。”【2】表示到了极限。{峻青}《黎明的河边·东去列车》:“{凤英}再也忍不住了﹐愤怒终于爆发。”

  • 再晝-汉语大词典

    再晝

    【1】谓白天再回来。{唐}{李邕}《日赋》:“豁雲霧之凝暗﹐解雪霜之沍寒。願揮戈兮再晝﹐俟傾藿兮{長安}。”

  • 再處-汉语大词典

    再處

    【1】再作处置。表示留待以后办理或考虑。《儒林外史》第二八回:“〔{鮑廷璽}〕思量没有主意﹐只得把新做來的一件見撫院的紬直裰當了兩把銀子﹐且到{揚州}尋尋{季姑爺}再處。”《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取出五兩銀子﹐送與{劉雲}……{劉雲}道:‘既如此﹐我權收去再處。’把銀袖子。”

  • 再不其然-汉语大词典

    再不其然

    【1】犹言再不然。《何典》第九回:“你若打進﹐他家裏人多手雜﹐把你捉來鎖頭縛頸的解到當官……再不其然﹐把你也象令嬡一般﹐打殺在夾牆頭裏﹐豈不白送了性命?”

  • 再生-汉语大词典

    再生

    【1】对某些废品加工,使恢复原有性能,成为新的产品。如:再生纸﹐再生橡胶﹐再生金属。【2】犹再造。{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德祐表诏》:“實拜皇帝陛下再生之賜。”《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蒙恩人擡舉﹐此乃再生之恩。”{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碧碧》:“再生之德﹐未易倉卒圖報。”{阮章竞}《圈套》诗之十:“多亏大家救了我﹐真是再生的爹和娘。”详“再造”。【3】犹来生。{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在他半死不活的那些灾难的年头﹐老伴待承他太好哩。他再生也得记牢这一点。”【4】死而复活;重生。{刘大白}《泪痕之群》诗之六五:“掘好了坟塚﹐把思想埋葬了﹐但是她一瞬间就破塜而再生了。”{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武侯祠前大柏至宋犹存》:“〔{乾隆}五年〕枯柯再生﹐時人異焉。”《太平广记》卷四四引《仙传拾遗·田先生》:“〔{齊推女}〕既産﹐爲鬼所惡害﹐耳鼻流血而卒……〔{李生}〕于野中見其妻﹐訴以鬼神所害之事。乃曰:‘可詣{鄱亭村}學中﹐告{田先生}﹐求其神力﹐或可再生耳。’”

  • 再宿-汉语大词典

    再宿

    【1】两夜,借指两天。{宋}{曾巩}《太平州回转运》:“去違再宿﹐懷嚮兼年。”{唐}{薛用弱}《集异记·赵操》:“及家﹐相國薨再宿矣。”

  • 再字-汉语大词典

    再字

    【1】再次嫁人。《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穆姬}〕勸{穆公}以{懷嬴}妻{重耳}……{懷嬴}曰:‘妾已失身公子{圉}矣﹐可再字乎?’”

  • 再則-汉语大词典

    再則

    【1】犹言其次,另外。《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場前的工夫﹐第一要慎起居﹐節飲食;再則﹐清早起來﹐把摹本流覽一番﹐歛一歛神。”{鲁迅}《伪自由书·不求甚解》:“再则﹐象‘誓不签订辱国条约’一句经文﹐也早已有了不少传注。”

  • 再生爺-汉语大词典

    再生爺

    【1】称对自己有重大恩惠的人。{明}{汤显祖}《还魂记·冥誓》:“{柳衙内}你便是俺再生爺。”

  • 再聘-汉语大词典

    再聘

    【1】再度婚娶。《初学记》卷十四引{晋}{潘岳}《答挚虞新婚箴》:“先王制禮﹐隨時爲正……女無二歸﹐男有再聘。”

  • 再康-汉语大词典

    再康

    【1】犹复兴。{唐}{孙揆}《灵应传》:“〔貴主〕知君負命世之才……使下臣持兹禮幣﹐聊展敬於君子﹐而冀再康國步﹐幸不以三顧爲勞也。”

  • 再朞-汉语大词典

    再朞

    【1】见“再期”。

  • 再宿-汉语大词典

    再宿

    【1】连宿两夜。《左传·庄公三年》:“凡師一宿爲舍﹐再宿爲信﹐過信爲次。”

  • 再刺-汉语大词典

    再刺

    【1】指古代审理刑狱时,向地方官吏征询意见。《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刺曰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郑玄}注:“訊而有罪﹐則殺之。”{孙诒让}正义:“再刺曰訊羣吏者﹐謂鄉遂公邑都鄙之吏也。”

  • 再命-汉语大词典

    再命

    【1】即二命。{周}代的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九命最高,一命最低。再命属第八个等级。天子之中士,公﹑侯﹑伯之大夫和子﹑男之卿都属再命。见《周礼·春官·典命》﹑《地官·党正》。《左传·昭公十二年》:“{叔孫昭子}以再命爲卿。”《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晉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縣賞{胥臣}曰:‘舉{郤缺}﹐子之功也。’”【2】泛指低级官吏。{清}{龚自珍}《明良论》一:“{崇文門}以西﹐{彰義門}以東﹐一日不再食者甚衆﹐安知其無一命再命之家也?”

  • 再二-汉语大词典

    再二

    【1】第二次,再次。{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四人帮’倒台两年多了﹐七八年快过去了﹐电机厂也已经两年多没完成生产任务了。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全局都快要被它拖垮了。”《三国志平话》卷下:“{夏侯淵}無三合﹐大敗走於山上。{黄忠}自言:‘大丈夫豈在人之下?不斬{夏侯淵}﹐不奪{定軍山}﹐不爲大丈夫!’趕上再二﹐斬{夏侯淵}於馬下。”

  • 再從伯-汉语大词典

    再從伯

    【1】与父同祖而长于父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同州}司馬{裴沆}嘗説﹐再從伯自{洛}中將往{鄭州}。”

  • 再麾-汉语大词典

    再麾

    【1】一对旌旗。{唐}制,节度使专制军事,给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见《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方將虔奉紫泥﹐恭拜青瑣;豈意遽分專席﹐叨賜再麾。首南服以稱藩﹐控西原而遏寇。”

  • 再興-汉语大词典

    再興

    【1】再度兴盛。《国语·周语下》:“吾聞之曰:‘一姓不再興。’今{周}其興乎!”{唐}{杜甫}《北征》诗:“{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仇兆鳌}注:“{周宣}﹑{漢光}皆中興主。”《後汉书·窦融传》:“{更始}事業已成﹐尋復亡滅﹐此一姓不再興之效。”

  • 再闡-汉语大词典

    再闡

    【1】再度显扬。{唐}{李峤}《为孔祯等进大酺诗表》:“元猷再闡﹐紫極重光。”《晋书·刘元海载记》:“{顯宗孝明皇帝}﹑{肅宗孝章皇帝}累葉重暉﹐炎元再闡。”

  • 再衰三竭-汉语大词典

    再衰三竭

    【1】《左传·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后因以“再衰三竭”形容士气越来越低落,不能再振作。{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时﹐他对{斯大林格勒}﹑{高加索}两处的进攻已经失败。”亦作“[再衰三涸]”。{郭沫若}《为“五卅”惨案怒吼》:“病根(指不平等条约)不除……我们国民的民气﹐再衰三涸﹐将要永远沦为外人的奴隶而不能振拔。”

  • 再辱-汉语大词典

    再辱

    【1】谓两人先后受辱。《文选·刘琨<劝进表>》:“主上幽劫﹐復沉虜庭﹐神器流離﹐再辱荒逆。”{李善}注:“再﹐謂{懷}﹑{愍}二帝。”{李周翰}注:“再辱﹐謂{懷帝}先没﹐{愍帝}又没也。”【2】再次蒙受耻辱。{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豈可使芳杜厚颜﹐薜荔無耻﹐碧嶺再辱﹐丹崖重滓。”《汉书·李陵传》:“{陵}曰:‘大丈夫不能再辱。’”

  • 再度-汉语大词典

    再度

    【1】又一次;第二次。{冰心}《追念振铎》:“当我们在一九三六年秋﹐再度赴{美}的时候﹐他已经回到{上海}了。”{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我再度申明:出版这个参考材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而不是要同志们去记那些具体的材料及其结论。”

  • 再閏-汉语大词典

    再閏

    【1】借指五年。{宋}{苏轼}《满庭芳》词:“坐見{黄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吴}歌。”【2】农历五年二闰,谓之再闰。《易·繫辞上》:“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後汉书·张纯传》:“禮説三年一閏﹐天氣小備;五年再閏﹐天氣大備。”

  • 再行-汉语大词典

    再行

    【1】谓另外进行某项活动。用于动词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他從此能守身如玉起來﹐好好的調理兩個月後﹐再行决定。”《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捉回{馮君瑞}﹐交與地方官﹐究出起釁情由﹐再行治罪。”

  • 再再-汉语大词典

    再再

    【1】一次又一次,连续多次。川剧《柳荫记》第一场:“可叹小女{英台}﹐一心女扮男装﹐要到{杭州}{尼山}攻書﹐是我再再苦勸﹐谁知蠢才性犟﹐不遵父命。”{沙汀}《困兽记》十八:“{田畴}再再申言﹐要他重对生命发生热爱﹐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 再見-汉语大词典

    再見

    【1】再一次见面。{宋}{司马光}《刘道原十国纪年序》:“{道原}水陸行數千里至{洛陽}﹐自言比氣羸憊﹐必病且死﹐恐不復再見。”{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我盼望着﹐等待着同他们再见。”《孔子家语·致思》:“往而不來者﹐年也;不可再見者﹐親也。”【2】犹言再见个高低。《中国民间故事选·大师兄闹衙门》:“老头儿拉着二师兄就走﹐一边走一边骂:‘畜生!到家再见!’”【3】临别套语。表示希望以后再见面。{萧红}《手》:“并没有人和她去告别﹐也没有人和她说一声‘再见’。”{冰心}《分》:“我们乱招着手说:‘小朋友呀!再见呀!再见呀!’”

  • 再犯-汉语大词典

    再犯

    【1】再次犯罪﹑也指再次犯罪的人。《元史·太宗纪》:“諸公事非當言而言者﹐拳其耳;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論死。”《明史·刑法志一》:“律載竊盜初犯刺右臂﹐再犯刺左臂﹐三犯絞。”

  • 再者-汉语大词典

    再者

    【1】另外,此外。表示有所补充。《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等我找了你老的女孩兒來﹐你老自己告訴他罷。再者﹐二叔在這裏﹐也該叫他出來見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這字號裏面﹐你也是個東家﹐所以我不煩别人﹐要煩你去。再者﹐這份壽禮也與前不同。”{巴金}《沉默集·知识阶级》:“再者﹐我告诉你……你若敢再和她跳舞﹐我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 再拜-汉语大词典

    再拜

    【1】敬词。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謹奉狀不宣﹐{愈}再拜。”{清}{姚鼐}《复曹云路书》:“{鼐}再拜{雲路}先生足下。”{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略陳固陋﹐謹再拜。”【2】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论语·乡党》:“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明}{李长盛}《过史公墓》诗:“途過丞相墓﹐再拜想儀型。”《史记·孟尝君列传》:“坐者皆起﹐再拜。”

  • 再刖-汉语大词典

    再刖

    【1】双脚被砍掉。相传{春秋}{楚}{卞和}发现了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欺诈,断其双脚。{楚文王}即位,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称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作怀才未遇的典故。{唐}{白行简}《石韫玉赋》:“歎時俗之莫顧﹐惜輝華之潜發﹐儻見彩於一拳﹐庶無虞於再刖。”{宋}{蔡襄}《士伸知己赋》:“{非}({韓非})五難而吐論 ﹐{和}({卞和})再刖而處窮。”{唐}{韩愈}《答崔立之书》:“今足下乃復比之獻玉者﹐以爲必俟玉人之剖﹐然後見知於天下﹐雖兩刖足不爲病﹐且無使勍者再刖﹐誠足下相勉之意厚也。”

  • 再從-汉语大词典

    再從

    【1】次于至亲而同祖的亲属关系叫从。又次一层,同曾祖的亲属关系叫再从。{清}{顾炎武}《答再从兄书》:“弟之與兄分屬同曾﹐恩叨再從。”

  • 再稔-汉语大词典

    再稔

    【1】指谷物一年两熟。{唐}{王勃}《乾元殿颂》:“融皋再稔﹐方聞外户之謡;昧谷千廂﹐坐溢康衢之奏。”【2】借指两年。{唐}{皇甫湜}《吉州庐陵县令厅壁记》:“{清河}{張}君{儇}爲之理﹐適得良二千石﹐俾專其政﹐而展其材﹐居未再稔﹐最於一郡。”

  • 再不-汉语大词典

    再不

    【1】连词。犹言要不,若不。表示两件事情的选择关系。《儒林外史》第四五回:“{趙麟書}道:‘再不﹐你去託託{彭老五}罷。’”《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若{四嫂}怕見騎頭口﹐咱家裏放着轎車﹐再不﹐坐了抬的轎。”《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果然如此﹐我們來生來世就變個驢﹑變個馬報姑娘的好處!再不﹐我們就給你吃一輩子的長齋﹐都使得。”

  • 再從兄-汉语大词典

    再從兄

    【1】同曾祖而年长于己者。《後汉书·杨震传》:“伏見詔書封故{朝陽侯}{劉護}再從兄{瓌}﹐{護}爵爲侯。”

  • 再造-汉语大词典

    再造

    【1】重新给予生命。多用于表示对重大恩惠的感激。《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屬。”{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倘肯囊妾朽骨﹐歸葬安宅﹐不啻再造。”{唐}{刘禹锡}《贺复吴少诚官爵表》:“一方承再造之恩﹐九有覩惟新之化。”【2】重新创建。《新唐书·郭子仪传》:“入朝﹐帝遣具軍容迎{灞上}﹐勞之曰:‘國家再造﹐卿力也。’”{瞿秋白}《饿乡纪程》八:“一方面既不能有文化的要求﹐以进于概括而论的文明;别一方面更不能有阶级的觉悟﹐担负再造文物的重责。”{清}{黄景仁}《半亩园为汪绥万作》诗:“守成信非易﹐再造彌爲艱。”《宋书·武帝纪中》:“天未絶{晉}﹐誕育英輔﹐振厥弛維﹐再造區宇﹐興亡繼絶﹐俾昏作明。”【3】泛指再生﹑复活。{鲁迅}《而已集·答有恒先生》:“杀戮青年的﹐似乎倒大概是青年﹐而且对于别个的不能再造的生命和青春﹐更无顾惜。”

  • 再從弟-汉语大词典

    再從弟

    【1】同曾祖而年少于己者。{唐}{赵璘}《因话录》卷二:“{固言}({李固言})﹐{蕃}({李蕃})再從弟﹐皆第九。”{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王沐}﹐{王涯}之再從弟也。”

  • 再做道理-汉语大词典

    再做道理

    【1】见“再作道理”。

  • 再起-汉语大词典

    再起

    【1】再次出仕;再次起用。{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之四:“不知四罪地﹐豈有再起辰。”{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督抚·罗汝敬》:“〔{汝敬}〕以在{陝}有勞﹐宥死﹐戍{赤城衛}﹐再起﹐又以原官撫{陝西}。”{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何文肃公》:“自古及今﹐再起者孰能善其終哉?”【2】再度兴起。{毛泽东}《庆祝抗战胜利六周年给斯大林的电文》:“{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共同防止{日本}侵略势力再起的巩固同盟﹐使{中国}人民在反对远东侵略势力的斗争中﹐获得无限鼓舞。”

  • 再熟-汉语大词典

    再熟

    【1】指谷物一年两次成熟,或果树一年两次结实。《文选·左思<吴都赋>》:“國税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緜。”{张铣}注:“南人種稻﹐一歲再熟。”《艺文类聚》卷八六引{晋}{潘岳}《橘赋》:“余齋前橘樹﹐冬夏再熟﹐聊爲賦云爾。”《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土沃﹐麥﹑禾皆再熟。”

  • 再從父-汉语大词典

    再從父

    【1】父亲的堂兄弟。{明}{归有光}《赵汝渊墓志铭》:“{同魯}於{汝淵}爲再從父。”

  • 再見-汉语大词典

    再見

    【1】再次出现。{孙犁}《耕堂读书记》一:“他所记情状﹐不是也可以再见于一千多年以后的社会吗?”《公羊传·宣公元年》:“公子{遂}如{齊}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遂}何以不稱公子?一事而再見者﹐卒名也。”《後汉书·章帝纪》:“乃者鳳皇﹐黄龍﹑鸞鳥比集七郡﹐或一郡再見。”

  • 再獻-汉语大词典

    再獻

    【1】古代祭祀时第二次献酒。《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其朝踐用兩獻尊﹐其再獻用兩象尊。”{郑玄}注:“再獻者﹐王酳尸之後﹐后酌亞獻﹐諸臣爲賓。”{贾公彦}疏:“再獻是王酳尸後節也。”

  • 再會-汉语大词典

    再會

    【1】再次聚会或相见。{清}{李渔}《奈何天·掳俊》:“我捨不得王爺﹐恐怕被他拿住﹐就不能够再會了。”{明}{高启}《赠胡校书奎》诗:“再會之計何悠哉﹐我未及去君能來。”《左传·昭公十三年》:“再會而盟﹐以顯昭明。”【2】再见。{茅盾}《一个女性》:“你有朋友在那边﹐请自便罢﹐我们再会。”{郭小川}《秋歌》之三:“再会吧﹐愿你们明年更比今天好!”

  • 再接再礪-汉语大词典

    再接再礪

    【1】{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接,交战;礪,磨砺。原谓鸡再磨嘴,然后再相斗。后用以指继续努力,坚持不懈。亦作“[再接再厲]”。{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西}人跑馬﹐所以賭勝負也……載馳載驅﹐再接再厲﹐各奏爾技﹐聿觀厥成。”{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三章:“上级表扬了你们搞武器的勇敢行动﹐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 再從姪-汉语大词典

    再從姪

    【1】再从兄弟之子。{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顔魯公}之在{蔡州}﹐再從姪{峴}﹑家僮{銀鹿}始終隨之。”

  • 再易-汉语大词典

    再易

    【1】谓三年中休耕两年。根据土地肥瘠不同实行轮耕制的方式之一。《周礼·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一易之地﹐家二百畮;再易之地﹐家三百畮。”{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再易之地﹐休二歲乃復種﹐故家三百畮。”{贾公彦}疏:“以其地薄﹐年年佃百畮﹐廢二百畮﹐三年再易﹐乃遍﹐故云再易也。”《汉书·食货志上》:“歲耕種者爲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爲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爲再易下田。”

  • 再接再厲-汉语大词典

    再接再厲

    【1】见“再接再礪”。

  • 再不道-汉语大词典

    再不道

    【1】犹言再也想不到。《荡寇志》第七一回:“〔{盧俊義}〕好不凄惶﹐歎口氣道:‘再不道我{盧俊義}今年三十三歲﹐却在這裏做强盜。’”

  • 再生丹-汉语大词典

    再生丹

    【1】中草药假苏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假苏》:“〔假蘇〕{賈丞相}稱爲再生丹﹐{許學士}謂有神聖功。”

  • 再衰三涸-汉语大词典

    再衰三涸

    【1】见“再衰三竭”。

  • 再世交-汉语大词典

    再世交

    【1】谓与人父子两代为友。《宋史·儒林传三·邵伯温》:“{伯温}入聞父({邵雍})教﹐出則事{司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輩行﹐與{伯温}爲再世交。”

  • 再籍-汉语大词典

    再籍

    【1】再次登记兵役,引申为再次发兵。《孙子·作战》:“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曹操}注:“籍猶賦也。言初賦民而便取勝﹐不復歸國發兵也。”

  • 再生禮-汉语大词典

    再生禮

    【1】{辽}代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祝贺帝﹑后﹑太子或某些贵族诞辰的礼仪。见《辽史·国语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十一月〕戊申﹐{遼}以太后行再生禮﹐大赦。”《辽史·太宗纪上》:“〔{天顯}四年九月〕己卯﹐行再生禮。”

  • 再駕-汉语大词典

    再駕

    【1】谓再度兴师。《隋书·炀帝纪下》:“省俗觀風﹐爰届{幽}朔﹐弔人問罪﹐無俟再駕。”{北周}{庾信}《贺平邺都表》:“{周王}{鮪水}之師﹐尚勞再駕;{軒轅}{上谷}之戰﹐猶須九伐。”《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伐{崇}﹐再駕而降爲臣。”{杜预}注:“{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三旬不降﹐退修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杨伯峻}注:“駕謂駕兵車。”【2】两次驾临。《魏书·礼志一》:“〔{白登}廟者〕常用季秋﹐躬駕展虔……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玄冬之始﹐奉烝太廟﹐若復致齋{白登}﹐便爲一月再駕﹐事成褻瀆。”【3】再次乘坐。{唐}{白居易}《马上作》诗:“自問有何才﹐兩入{承明廬}?又問有何政﹐再駕朱輪車?”

  • 再三-汉语大词典

    再三

    【1】犹言非常,极其。{唐}{刘知幾}《史通·本纪》:“{霸王}者﹐即當時諸侯﹐諸侯而稱本紀﹐求名責實﹐再三乖繆。”{清}{李渔}《奈何天·狡脱》:“未曾過門的時節﹐我替那女子十分擔憂﹐又與這村郎再三害怕﹐不知進門的時節﹐怎生吵鬧﹐何計調停。”【2】第二次第三次;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易·蒙》:“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孔颖达}疏:“師若遲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則不告。”《史记·孔子世家》:“〔{齊}〕陳女樂文馬於{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唐}{李白}《南阳送客》诗:“揮手再三别﹐臨岐空斷腸。”{朱自清}《背影》:“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老残游记》第二回:“管事的再三挽留不住﹐只好當晩設酒餞行。”

  • 再來人-汉语大词典

    再來人

    【1】犹某某再世。多指后起之秀。{清}{沈涛}《交翠轩笔记》卷二:“余髫年應童子試﹐中丞命背誦十三經……補博士弟子員﹐延譽公卿﹐有再來人之目。”【2】佛教称再度转世皈依佛门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唐}朝侍郎{白樂天}﹐號{香山居士}﹐他是個佛門中再來人﹐專一精心内典﹐勤修上乘。”

  • 再宥-汉语大词典

    再宥

    【1】指古代审理刑狱可减轻从宽处理的第二种情况。《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再宥曰過失。”{郑玄}注:“過失﹐若舉刃欲斫伐而軼中人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