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舞)是什么意思
丧气←→鼓舞-反义词词典
丧气←→鼓舞sàngqì-gǔwǔ
【词性】:形
丧气:由于事情不顺利而情绪低落。
鼓舞:振作;兴奋。
【例】 我真有些丧气,跑的又够累的了,很想先回大队办公室去休息一下,可是一想到那个青年会计,又打消了这念头,反而激起了一股越是见不着,越是急于要见到的心情。(李满天:《力原》) 不知怎么回事,首长的声音在这种时候有一种特别鼓舞人的力量,他一听就安心了,好象这样一来子弹就不会打穿他似的。(刘白羽:《岗位》)
御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御舞yù wǔ
【释义】:
茶名。宋·杨伯嵒《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谢氏《论茶》曰:‘此丹邱之仙茶,胜乌程之御舞,不止味同露液,白况霜华,岂可为酪苍头,便应代酒从事。’”
鼓舞-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鼓舞gǔwǔ
〈动〉①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主语常是抽象事物,宾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斗志、士气等抽象事物。可以作兼语结构的第一个谓语。也可以作宾语。
广大青年都深为他的英雄行为所感动,所鼓舞|人们都被她的奋发图强的精神所鼓舞|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精神鼓舞了我|鼓舞着我们|鼓舞着全国青年|鼓舞了灾区人民|鼓舞人心|鼓舞着我们的心|鼓舞了人们的斗志|鼓舞了部队的士气|鼓舞了广大群众的劳动热情|鼓舞了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鼓舞着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成为鼓舞我不断进步的动力|这件事使我们深受鼓舞|党中央的号召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巨大鼓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鼓舞|给了我们巨大鼓舞
〈形〉兴奋,振作。形容人的心情。常作兼语结构的第二个谓语。常与“欢欣”并用。
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令人鼓舞|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眉飞色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眉飞色舞méifēisèwǔ
形容喜悦或得意——垂头丧气(她一听说这件事,不禁~。)
挥动 挥舞-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挥动 挥舞
挥动huīdòng 挥舞huīwǔ
动词。指举起手臂(及拿着的东西)摇摆。
“挥动”除用于人的手臂动作,还可以引申地用于动物摇摆类似人臂的肢体或器官。例如:“不管他怎样挥动皮鞭,车子仍然蜗牛似的向前爬行”(《杨朔散文选集》);“有几个人在山顶向走在山腰的人们挥动着他们的帽子”;“大象挥动长鼻拔起了一株大树,卷着来回走了一程”(秦牧:《艺海拾贝》)。
“挥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动物;强调摇摆动作有较大的幅度,含有兴奋的感情色彩,意思比“挥动”重;可以比喻地使用,这时没有兴奋的感情色彩,含有“用意强烈”的意味。例如:“山上山下,群众挥舞着锹镐,跳跃着,呼喊着”(曲波:《山呼海啸》);“几百名彪形大汉,挥舞着闪光的镰刀”(《郭小川诗选》);“这时,他们不但把手里的橄榄枝收了,还挥舞起大棒,向这个岛国的人民进行威胁”。
遥祝长庚,同深忭舞-实用委婉语词典
遥祝长庚,同深忭舞
意为我从远方祝贺你生了个男孩,与你一样快乐得跳起来。“长庚”,喻指男孩;“忭”,即欢乐。
闻鸡起舞-实用委婉语词典
闻鸡起舞
意为关心时事命运,立志报效祖国。传说东晋祖狄年轻时晚上睡到半夜闻鸡啼,遂与刘琨一同起来练习舞剑。后来,祖狄为收复中原做出贡献。
快步舞-实用委婉语词典
快步舞
欧美婉指腹泻。意为找厕所的步子迈得不自然。有戏谑味。
退出生命舞台-实用委婉语词典
退出生命舞台
欧美国家对伟大人物死亡的婉辞。
山鸡舞镜-实用委婉语词典
山鸡舞镜
婉指顾影自怜。原意山鸡对着镜子跳舞,叹赏自己的美丽羽毛。
舞星-实用委婉语词典
舞星
对著名舞蹈演员的尊称。在舞台上有较大的成就。
歌舞升平 沧海横流-反义词应用词典
歌舞升平 沧海横流
歌舞升平 gēwǔshēngpíng
沧海横流 cānghǎihéngliú
【歌舞升平】唱歌跳舞来庆祝太平。含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例句〕
封建朝廷不顾百姓的死活,每天只知道歌舞升平。
【沧海横流】指海水到处泛滥成灾。比喻天下大乱,社会秩序全被破坏。
〔例句〕
1.孔子睹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
2.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鼓励 鼓舞 激励 勉励-近义词应用词典
鼓励 鼓舞 激励 勉励
鼓励 gǔlì 鼓舞 gǔwǔ 激励 jīlì 勉励 miǎnlì
【鼓励】激发;勉励。如:
1.实习生打针,常常把他的胳膊扎出血来,有时一针要换好几个人打,他总是笑着鼓励他们:“没关系,大胆打吧。”
【鼓舞】①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②兴奋;振作。如:
2.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3.郑瑾的话这样有力地鼓舞着她,她欢喜,又痛苦。
【激励】激发鼓励。如:
4.这信的每一句话都激励着桑耳庄人们继续夺水的斗志。
【勉励】劝人努力;鼓励。如:
5.他经常询问同志们的学习情况,指导学习方法,送书给他们,并且题上勉励学习的字句。
辨析:“鼓励”多用于褒义,如鼓励创造发明,鼓励上进。“鼓舞”褒义词,如鼓舞人心,鼓舞士气。它还指兴奋,如形势令人鼓舞。“激励”对象多是将士、学生、工人等,如激励学生学习。“勉励”着重于督促、劝勉,使人受到鼓励,如勉励子女认真工作,勉励战士,勉励学生,勉励同志,互相勉励等。
歌舞-古文观止词典
歌舞gē wǔ
【词性】:名词
指能歌善舞的人(1)。《黄冈竹楼记》:藏歌舞。——〔楼里〕只安置一些能歌善舞的人。
舞-古文观止词典
舞wǔ
【词性】:动词
跳舞,起舞,歌舞(11)。《杨恽报孙会宗书》:奋褒低昂,顿足起舞。——〔我〕时高时低地挥动袖子,踏着脚步起舞。《滕王阁序》:佩玉鸣鸾罢歌舞。——佩玉声,车铃声响了,那是宴会刚散,歌舞也停止了。《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引得〕潜藏在深涧里的蛟龙起舞。
小马乍行嫌路窄,雏鹰初舞恨天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小马乍行嫌路窄,雏鹰初舞恨天低
【释义】:
比喻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自命不凡,不知天高地厚,埋怨无处施展才能。《飞龙全传》四四:唗!畜生胡说!那高行周深明韬略,善晓天文,行兵如孙子,摆阵似太公,一条枪传名无敌,马前课能断吉凶,闻风知胜负,嗅土晓输赢。你这冤家分明是小马乍行嫌路窄,雏鹰初舞恨天低,你岂是他的对手?惟有送死而已。
⊙小马儿乍行嫌路窄
《儿女英雄传》三三:安老爷冷笑道:“他有多大的学力福命,敢说这等话!”安太太道:“这可就叫做小马儿乍行嫌路窄了!”
歌舞升平-佛源语词词典
歌舞升平
唱歌跳舞以庆祝太平,多用于表示粉饰太平的意思。《五灯会元·卷十九·大随元静禅师》:“问:‘如何是山里禅?’师曰:‘庭前嫩竹先生笋,涧下枯松长老枝。’曰:‘如何是市里禅?’师曰:‘六街钟鼓韵咚咚,即处铺金世界中。’曰:‘如何是村里禅?’师曰:‘贼盗消亡蚕麦熟,讴歌鼓舞庆升平。’”近、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柳亚子《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即事》诗之二:“胡姬也学祝华封,歌舞升平处处同。”
手舞足蹈-佛源语词词典
手舞足蹈
手脚舞动跳跃,形容人极度高兴时的动作状态。《五灯会元·卷二十·开善道谦禅师》:“师曰:‘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曰:‘著衣吃饭,屙屎放尿,驼个死尸上路行。’师于言下领旨,不觉手舞足蹈。”语意源于上古汉语。《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但上古并非定型为四字格,中古汉语时始定型。南朝·刘彧《白纻篇·大雅》:“在心曰志发言诗,声成于文被管弦。手舞足蹈欣秦时,移风易俗王化基。”上古及中古早期均指舞蹈,配合音乐节拍而动作,形容人高兴时的动作状态的用法则始佛家语录。现代汉语承佛家语录用法。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五章:“同学们手舞足蹈地几乎要拥抱了。”
丝在能歌舞,线断一时休-佛源语词词典
丝在能歌舞,线断一时休
丝,指弦乐器的弦,也代指弦乐器。乐器上的丝弦联在一起就可以奏乐跳舞,丝弦断了立刻就得停下来。比喻做事时如果根本的必要的条件存在就能成功,一旦失去必要条件就会失败。《祖堂集·卷十五·盘山和尚》:“通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云:‘有量之事,龙鬼可寻。’进曰:‘见四祖后如何?’师云:‘脱量之机,龙鬼难寻。’进曰:‘见后为什么百鸟不来?’师答曰:‘丝在能歌舞,线断一时休。’”
舞-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舞wǔ
①舞蹈。《庄子·养生主》:“合于《桑林》之~。”(桑林:汤时乐曲名。)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②跳舞。《韩非子·五蠹》:“长袖善~,多财善贾。”(贾gǔ:做买卖。)杜牧《阿房宫赋》:“~殿冷袖,风雨凄凄。”特指持某物舞蹈。《韩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执干戚~,有苗乃服。”《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③舞动,飞舞。《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鱼跃。”《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④同“武”。指周武王时的音乐。《论语·卫灵公》:“服周之冕,乐则《韶》《~》。”⑤玩弄,舞弄。《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为人多诈,~智以御人。”又《货殖列传》:“吏士~文弄法。”
【舞师】古乐官名。掌礼仪中的舞蹈。《周礼·地官·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
【舞雩】(—yú)①古代祭天求雨,命女巫舞蹈降神,称之舞雩。《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②春秋时鲁国求雨的坛,在曲阜东。《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咏而归。”(风:吹风,乘凉。)
乐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乐舞yuè wǔ
【释义】:
有音乐伴奏的舞蹈。如:宫廷乐舞。
剑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剑舞jiàn wǔ
【释义】:
一种中国民间舞蹈形式。舞蹈者单手或双手持剑。现多见于传统戏曲和武术表演中。
伴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伴舞bàn wǔ
【释义】:
①陪伴人跳舞。如:邀她去舞会上伴舞。②从旁跳舞,配合演唱。
交际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交际舞jiāo jì wǔ
【释义】:
也叫社交舞蹈、交谊舞。泛指各种交际和娱乐性质的舞蹈。一般为男女对舞,常见的有布鲁斯、华尔兹、狐步、探戈、仑巴等。
交谊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交谊舞jiāo yì wǔ
【释义】:
即交际舞。朋斯克《千里姻缘》:“古老的民族舞蹈和交谊舞好像一点没有矛盾。”
冰上舞蹈-现代汉语大词典
冰上舞蹈bīng shàng wǔ dǎo
【释义】: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花样滑冰的一种。由一男一女在冰上合作进行步法和姿态表演。包括规定舞、定型舞和自由舞三种。
冰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冰舞bīng wǔ
【释义】:
冰上舞蹈的简称。
双人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双人舞shuāng rén wǔ
【释义】:
由两个人表演的舞蹈。可以是舞剧或集体舞中的一个部分。
手鼓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手鼓舞shǒu gǔ wǔ
【释义】: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为女子独舞,用手鼓伴奏,舞者能随鼓点的变化舞出不同的姿态。表情丰富细腻,动作柔软灵活。主要表现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欢快情绪。
手舞足蹈-现代汉语大词典
手舞足蹈shǒu wǔ zú dǎo
【释义】:
舞蹈时配合乐曲,两手舞动双足跳动。后多用以形容心情高度兴奋、用动作来表达的状态。语出《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杨沫《青春之歌》:“‘胜利啦!同学们,咱们胜利啦!’同学们手舞足蹈地几乎要互相拥抱了。”
挥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挥舞huī wǔ
【释义】:
举起手臂(或手中拿着的东西)不断摇摆。张天翼《菩萨的威力》:“(他)眼面前许多手在挥舞。”
芭蕾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芭蕾舞bā lěi wǔ
【释义】:
[法ballet]欧洲古典舞剧的统称。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十七世纪的法国,以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女演员舞蹈时常用脚趾尖点地。
营私舞弊-现代汉语大词典
营私舞弊yíng sī wǔ bì
【释义】:
为谋私利而耍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要是有营私舞弊,克扣中饱的情况,你要负责。”
小步舞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步舞曲xiǎo bù wǔ qǔ
【释义】:
舞曲的一种。3/4拍子,起源于法国民间,后经加工改造,流行于欧洲宫廷,通常呈三段式,风格舒缓、典雅。
古典舞蹈-现代汉语大词典
古典舞蹈gǔ diǎn wǔ dǎo
【释义】:
舞蹈的一大种类。泛指从民间舞蹈发展而来,经过历代相传形成的动作规范、程式严谨、有较高技巧和古典风格的舞蹈。
国际体育舞蹈-现代汉语大词典
国际体育舞蹈guó jì tǐ yù wǔ dǎo
【释义】:
也叫国际标准交谊舞。一种从交谊舞发展而来的舞蹈性体育比赛。比赛分现代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舞、伦巴舞、桑巴舞等。
国际标准交谊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国际标准交谊舞guó jì biāo zhǔn jiāo yì wǔ
【释义】:
即国际体育舞蹈。
圆舞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圆舞曲yuán wǔ qǔ
【释义】:
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蹈,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用一和弦,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喻杉《女大学生宿舍》:“她哼起一首流行的圆舞曲,轻快地转动着身子。”
徇私舞弊-现代汉语大词典
徇私舞弊xùn sī wǔ bì
【释义】:
为了私情而弄虚作假。郁达夫《出奔》:“徇私舞弊,不是我们革命的人所应作的事情。”
狐步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狐步舞hú bù wǔ
【释义】:
交际舞的一种。起源于美国黑人的民间舞蹈。茅盾《子夜》:“韩孟翔喜欢跳舞,就提议要徐曼丽来一套狐步舞。”
狮子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狮子舞shī zi wǔ
【释义】:
我国民间舞蹈形式之一。通常由两人合作扮成狮子的样子,另一人持彩球,逗引狮子舞蹈。在表演上有“文狮”、“武狮”两种:“文狮”主要刻划狮子温驯的神态,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勇猛的性格,有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二者动作技艺性都很高,深受人民喜爱。
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wǔ
【释义】:
①舞蹈。如:跳舞。②跳舞,表演舞蹈。如:载歌载舞。③挥动;舞动。巴金《家》:“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④做;弄。周立波《山乡巨变》:“饭也不舞,和衣困在床铺上,用手蒙住脸,好久睡不着。”⑤耍;玩弄。如:舞文弄墨。⑥拿着某种东西跳舞。如:舞剑。
舞女-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女wǔ nǚ
【释义】:
旧时以伴人跳舞为职业的女子。
舞扎-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扎wǔ zha
【释义】:
方言。摆弄。张震《立业成家》:“到你家不是写来就是画,不是摆弄螺丝帽,就是舞扎那铁疙瘩。”
舞艺-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艺wǔ yì
【释义】:
舞蹈的技艺。如:舞艺高超。
舞厅-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厅wǔ tīng
【释义】:
跳舞用的大厅。为营业性娱乐场所。韩盈《从赛金花到小风仙》:“那时是连上海这个号称洋场的都市,也还没有公开营业的舞厅的。”
舞文弄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文弄法wǔ wén nòng fǎ
【释义】:
玩弄文字,曲解法律。如:奸吏舞文弄法,小民有冤无处伸。也作“舞文玩法”。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假使真只胡涂,倒还不失为胡涂人,但他是知道舞文玩法的。”
舞文弄墨-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文弄墨wǔ wén nòng mò
【释义】:
玩弄文辞;耍笔杆子。鲁迅《厦门通信》:“写碑的人偏要舞文弄墨,所以反而越舞越胡涂。”
舞文玩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文玩法wǔ wén wán fǎ
【释义】:
见“舞文弄法”。
舞台-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台wǔ tái
【释义】:
①供演出的台。如:舞台生涯。②比喻社会活动的场所。鲁迅《黄祸》:“但倘说,二十世纪的舞台上没有我们的份,是不合理的。”又如:政治舞台;历史舞台。
舞台艺术-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台艺术wǔ tái yì shù
【释义】:
泛指戏剧艺术。通常又专指戏剧的舞台表演艺术,以区别于戏剧艺术中的文学部分(剧本)。
舞台监督-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台监督wǔ tái jiān dū
【释义】:
剧团中一种职务。职责是在排演期间根据导演意图指挥、监督演(职)员以及相关部门进行艺术创作,在演出期间负责后台组织和艺术领导工作等。
舞动-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动wǔ dòng
【释义】:
挥舞;摇动。叶圣陶《倪焕之》:“田里的麦苗犹如嬉春的女子,恣意舞动他们嫩绿的衣裳。”
舞场-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场wǔ chǎng
【释义】:
营业性的供人跳舞的场所。
舞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曲wǔ qǔ
【释义】:
以舞蹈节奏为基础而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通常分为专供伴舞而作的和不以伴舞为目的、专为独立演奏而作的两种。
舞会-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会wǔ huì
【释义】:
跳交际舞的集会。
舞池-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池wǔ chí
【释义】:
跳舞的处所,多在舞厅中心,略低于周围的座位,形如池,故称。
舞弄-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弄wǔ nòng
【释义】:
挥动。王愿坚《普通劳动者》:“而在回路的时候,他又总爱放开嗓子叫一阵,舞弄着胳膊指挥一番。”
舞步-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步wǔ bù
【释义】:
跳舞的步子。如:舞步轻盈。
舞伴-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伴wǔ bàn
【释义】:
跟自己一起跳交际舞的人。
舞局-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局wǔ jú
【释义】:
舞会。许地山《无忧花》:“今晚有舞局,你把我那新做的舞衣拿出来,再打电话叫裁缝立刻把那套蝉纱衣服给送来。”
舞毒蛾-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毒蛾wǔ dúé
【释义】:
果树和林木害虫。雄蛾体瘦小,长约20毫米,茶褐色,腹部细小;雌蛾体长约25毫米,灰白色,腹部肥大,末端密生黄褐色绒毛。幼虫棕黑色,身上有许多刚毛。在我国东北,危害苹果、梨和林木,在山东危害柿子。防治方法有在树干上环涂杀虫剂和生物防治等。
舞姿-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姿wǔ zī
【释义】:
舞蹈的姿态。如:舞姿优美。
舞美-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美wǔ měi
【释义】:
舞台美术。如:舞美设计。
舞迷-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迷wǔ mí
【释义】:
喜欢跳舞到入迷的人(多指跳交际舞)。
舞剧-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剧wǔ jù
【释义】:
主要以舞蹈作为表现手段,结合音乐、美术等艺术样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戏剧形式。
舞舞爪爪-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舞爪爪wǔ wǔ zhǎo zhǎo
【释义】:
手舞足蹈的样子。周立波《暴风骤雨》:“郭全海留他不走,他又舞舞爪爪说些别的鸡毛蒜皮的事,光引人发笑,不说正经话。”
舞弊-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弊wǔ bì
【释义】:
作弊。如:营私舞弊。
舞谱-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谱wǔ pǔ
【释义】:
记录舞蹈表演动作的书面材料。
舞蹈-现代汉语大词典
舞蹈wǔ dǎo
【释义】:
艺术的一大样式。通过艺术化的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情。
闻鸡起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释义】:
《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后以“闻鸡起舞”为志士仁人及时奋发之典。如:古人闻鸡起舞的具体做法我们不一定照办,但其奋发图强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波兰舞曲-现代汉语大词典
波兰舞曲bō lán wǔ qǔ
【释义】:
即波洛涅兹。
清歌妙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清歌妙舞qīng gē miào wǔ
【释义】:
清亮的歌声,优美的舞蹈。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
清歌曼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清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
【释义】:
清亮的歌声,柔美的舞蹈。瞿秋白《〈乱弹〉代序》:“‘乾嘉以降’不久,昆曲的清歌曼舞的绮梦,给红巾长毛的‘叛贼’捣乱了。”
忭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忭舞biàn wǔ
【释义】:
高兴得手舞足蹈。郭沫若《纪念台儿庄》:“然而我们的庆祝的表现,仅仅是欢呼忭舞热闹了一阵是还不够的。”
宫廷舞蹈-现代汉语大词典
宫廷舞蹈gōng tíng wǔ dǎo
【释义】:
专为帝王贵族编排的舞蹈。常用于宴饮、祭祀等场合,大多场面铺张华丽,风格严谨呆板。
张牙舞爪-现代汉语大词典
张牙舞爪zhāng yá wǔ zhǎo
【释义】:
①形容猛兽的凶相。如:老虎张牙舞爪腾地扑过来。②形容恶人的猖狂凶恶。马烽等《吕梁英雄传》:“那人踉跄倒退几步,脸色一变,也张牙舞爪地要打孟二楞。”③边谈笑边挥舞手足的样子。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铁锁)正看他们张牙舞爪大笑,忽然有人在他背后一推道:‘这是不是铁锁?’”
孔雀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孔雀舞kǒng què wǔ
【释义】: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地区。舞者多为男子,舞时一人或两人,身上套着孔雀形状的道具,舞姿模仿孔雀的形象。解放后,也有男女不套孔雀形道具而舞的。
妙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妙舞miào wǔ
【释义】:
美妙之舞。瞿秋白《铁花》:“不是那轻挥羽扇,妙舞回旋的——而是胼胝满目——是有力的掌。”
飞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飞舞fēi wǔ
【释义】:
飞动飘舞。巴金《家》:“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也指飞翔盘旋。鲁迅《风波》:“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
绸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绸舞chóu wǔ
【释义】:
一种中国民间舞蹈形式。舞蹈者手持绸带,表演时形体动作和舞动绸带相互配合。所用的绸带分为短、长两种,以长绸较多。一般为单人表演。
现代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现代舞xiàn dài wǔ
【释义】:
一种突破古典芭蕾的表演程式,以自然的动作自由地表演人物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舞蹈。二十世纪初由美国舞蹈家邓肯首创。
标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标舞biāo wǔ
【释义】:
国际标准交谊舞。《文汇报》1988.19:“您说看了第317期《周末》有关‘标舞’的文章很感兴趣,但对‘标舞’的运步要求还不大清楚,要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谈一下。”
柘枝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柘枝舞zhè zhī wǔ
【释义】:
唐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石国(今中亚塔什干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
轻歌曼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
【释义】:
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徐迟《生命之树常绿》:“到处是清脆笑声,到处是轻歌曼舞。”
轻歌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轻歌舞qīng gē wǔ
【释义】:
指节奏轻快活泼、以抒情为主的歌舞。《小说界》1985年第2期:“本刊与《艺术世界》等联合主办青春艺术汇展——轻歌舞专场。”
载歌载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载歌载舞zài gē zài wǔ
【释义】:
边唱歌,边舞蹈。徐迟《草原上的钻机》:“蒙汉民族举行了好多次联欢大会,载歌载舞。”
长袖善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长袖善舞cháng xiù shàn wǔ
【释义】:
比喻有所凭借,事情容易成功。语出《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投机钻营。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逮门户开放之既实行,举全大陆为彼族长袖善舞之地。”
神飞色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神飞色舞shén fēi sè wǔ
【释义】: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郭澄清《大刀记》:“儿童团们听了,都神飞色舞,眼笑眉开。”
腰鼓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腰鼓舞yāo gǔ wǔ
【释义】:
一种中国民间舞蹈形式。舞蹈者腰挂小鼓,双手各执一槌,边击边舞。有单人、双人、集体表演等多种形式。
民间舞蹈-现代汉语大词典
民间舞蹈mín jiān wǔ dǎo
【释义】:
舞蹈的一大种类。泛指产生、流传于民间,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各种舞蹈形式。
欢欣鼓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欢欣鼓舞huān xīn gǔ wǔ
【释义】:
形容非常高兴振奋。《人民日报》1977.9.30:“我国人民欢欣鼓舞,我们的外国朋友也为我们感到高兴。”
欢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欢舞huān wǔ
【释义】:
欢乐地舞蹈。《光明日报》1989.3.24:“人们戴着各种面具,在乐队吹奏声中欢舞。”
歌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歌舞gē wǔ
【释义】:
歌唱和舞蹈。如:歌舞团。
歌舞升平-现代汉语大词典
歌舞升平gē wǔ shēng píng
【释义】:
唱歌跳舞以庆祝太平。含有粉饰太平之意。如:这班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
歌舞伎-现代汉语大词典
歌舞伎gē wǔ jì
【释义】:
日本传统戏剧的一种。在日本传统戏剧能乐、魁儡剧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扮演者画脸谱,表演夸张,有程式动作,场上人物只表演动作和念白,另有歌者在一旁伴唱。
歌舞剧-现代汉语大词典
歌舞剧gē wǔ jù
【释义】:
兼有歌唱、音乐和舞蹈的表演形式。
飘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飘舞piāo wǔ
【释义】:
随风舞动。杨朔《雪花飘在满洲》:“他母亲拄着拐杖,白发飘舞在北风里。”
旋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旋舞xuán wǔ
【释义】:
旋转舞动。徐迟《我们工地的农场》:“有少数叶子已飘落下来,铺在公路上,铺在树根四周,车过时旋舞不已。”
扁担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扁担舞biǎn dan wǔ
【释义】:
壮族民间的一种舞蹈。流行于广西一带。舞者多为双数,四人至二十人不等,演时舞者围在长凳或木槽旁,各持扁担的一头,有节奏地敲击着长凳或木槽,使其发出响亮的声音,并边歌边舞。主要表现生产劳动过程及祝贺丰收的愉快心情。《中国民间故事选》:“这天夜里,塔加把犁耙牛带到坪子上…人们围着它,唱着甜甜的山歌,跳着愉快的扁担舞,好热闹呵!”
扇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扇舞shàn wǔ
【释义】:
以扇为舞具的舞蹈。如古时南朝梁的鞞扇舞,现在的采茶扑蝶舞等。民族舞蹈中也有扇舞。
社交舞蹈-现代汉语大词典
社交舞蹈shè jiāo wǔ dǎo
【释义】:
即交际舞。
龙飞凤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龙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
【释义】: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或姿态生动活泼。秦牧《菊花与金鱼》:“它们有的端雅大方,有的龙飞凤舞。”也形容笔势雄奇生动。如:他的草书龙飞凤舞,气势不凡。
龙蛇飞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龙蛇飞舞lóng shé fēi wǔ
【释义】:
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叶圣陶《抗争》:“一本开成立大会的签名簿,龙蛇飞舞的墨笔字同蝇头小楷的铅笔字都有。”
龙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龙舞lóng wǔ
【释义】:
我国民间舞蹈。所用的龙由一组舞蹈者用木把擎起,在持彩珠者的逗引下表演翻滚、缠绕等动作或队形。
眉飞目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眉飞目舞méi fēi mù wǔ
【释义】:
见“眉飞色舞”。
眉飞色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眉飞色舞méi fēi sè wǔ
【释义】:
形容高兴或得意的神情。也作“眉飞目舞”、“眉飞色悦”。许地山《黄昏后》:“这老人家在灯光之下说得眉飞目舞。”臧克家《迎春辞》:“在和一九七六年告别的前夜,大伙儿聚在一块把希望叙说,激情满怀,眉飞色悦,打倒了‘四人帮’,心里多么快活!”
群魔乱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群魔乱舞qún mó luàn wǔ
【释义】:
喻指众恶徒为非作歹,肆无忌惮。如:清平世界,那容得群魔乱舞。
莺飞燕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莺飞燕舞yīng fēi yàn wǔ
【释义】:
莺燕飞舞。象征春光明媚。柳青《创业史》:“清明节前,汤河两岸换上了春天的盛装,正是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时光。”
莺歌燕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莺歌燕舞yīng gē yàn wǔ
【释义】:
莺啼如歌,燕飞若舞。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也比喻形势大好。毛泽东《水调歌头》:“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现代汉语大词典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yì zài pèi gōng
【释义】: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后用为典故。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虽有正当好听的名目,实质上却别有用心地把矛头针对某人或某事。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此边沁氏政法论之大概也。要之边氏著书虽数十种,其宗旨无一不归于乐利主义,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蚌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蚌舞bàng wǔ
【释义】:
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舞时,一人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扮成蚌,一人扮成渔夫,表现渔翁捉蚌;或再加一人扮成鹬,三人表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又称蚌壳灯。
蜂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蜂舞fēng wǔ
【释义】:
蜜蜂用来表达蜜源距离、方向和鼓动其他蜜蜂采集的一种舞蹈信号。有表达蜜源距离较远的摆尾舞和蜜源距离较近的圆舞两种。也泛指蜜蜂飞绕盘旋。
筷子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筷子舞kuài zi wǔ
【释义】:
蒙古族民间舞蹈之一。多流行于伊克昭盟地区。舞蹈时手持筷束,按节拍交替击打身体各部位,动作健壮,节奏快速。
色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色舞sè wǔ
【释义】:
神色飞扬。形容喜悦或得意的神情。如:眉飞色舞。
翔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翔舞xiáng wǔ
【释义】:
飞舞。鲁迅《希望》:“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
起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起舞qǐ wǔ
【释义】:
①起身舞蹈。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太宗起舞,诸王等更迭奉觞。”②“闻鸡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时奋发,刻苦磨炼。陈毅《满江红》:“应中宵起舞到鸡鸣,练腰脚。”参见“闻鸡起舞”。
酣歌恒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酣歌恒舞hān gē héng wǔ
【释义】:
语出《书·伊训》:“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后以“酣歌恒舞”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蔡东藩等《民国通俗演义》:“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也作“酣歌醉舞”。茅盾《血战后一周年》:“不见他们朝朝暮暮酣歌醉舞么?”
酣歌醉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酣歌醉舞hān gē zuì wǔ
【释义】:
见“酣歌恒舞”。
跳脚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跳脚舞tiào jiǎo wǔ
【释义】:
彝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的彝族地区。舞者一般为双数,拉手成圈,左右移动。主要是脚部动作。动作激烈,情绪奔放。也叫打跳、对脚舞。
跳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跳舞tiào wǔ
【释义】:
①舞蹈。也指表演舞蹈。孙犁《琴和箫》:“姐姐已经登台演奏过,妹妹也会跳舞。”②特指跳交际舞。巴金《利娜》:“我昨天把他拉去赴跳舞会,我逼着他跳舞。”
踢踏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踢踏舞tī tà wǔ
【释义】:
[英tittup]源于墨西哥、盛行于美洲的一种舞蹈。舞蹈时用多变的击奏使脚跟、脚尖或脚掌的某一部分击地发声。脚下动作灵活多变,上身动作较少。
霹雳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霹雳舞pī lì wǔ
【释义】:
一种舞蹈,起源于美国黑人贫民区,其特点是节奏快,动作幅度大,形式狂放剧烈,舞姿有飘浮、滑动及翻转、旋转等。《中国青年报》1988.5.20:“对于文化生活尚不丰富而又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来说,霹雳舞远比迪斯科更诱人。”
集体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集体舞jí tí wǔ
【释义】:
①多人共同表演的舞蹈,常用乐器伴奏。也称群舞。②形式比较自由、动作比较简单的群众娱乐性舞蹈。
鼓舞-现代汉语大词典
鼓舞gǔ wǔ
【释义】:
①手足舞动。表示欢欣。茅盾《追求》:“有多少件事使人欢欣鼓舞,有多少件事使人痛哭流涕。”②激发;激励。巴金《灭亡》:“‘妹,你就唱一个罢,’李冷在旁鼓舞道,众人也怂恿她唱。”
二舞-汉语大词典
二舞
【1】指文﹑武二舞。本为{周}{文王}﹑{武王}之乐制,后代帝王亦多沿用。《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十一月丙子﹐冬至﹐始用二舞。”《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調五音爲五夏﹑二舞﹑登歌﹑房内十四調﹐賓祭用之。”{胡三省}注:“二舞﹐文﹑武二舞。”
七德舞-汉语大词典
七德舞
【1】{唐}舞名。{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七德”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唐}{白居易}《七德舞》诗:“七德舞﹐七德歌﹐傳自{武德}至{元和}。”《旧唐书·音乐志一》:“{貞觀}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陣》之曲……其後令{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藥}改制歌辭﹐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執戟﹐以象戰陣之法焉。”
三舞-汉语大词典
三舞
【1】古代朝廷盟会﹑祭祀之三乐舞。(1){周}之《万舞》﹑《夷舞》﹑《翟舞》。《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以籥不僭”{汉}{郑玄}笺:“雅,萬舞也。萬也,南也,籥也。三舞不僭,言進退之旅也。”{孔颖达}疏:“又以爲雅樂之《萬舞》,以爲南樂之《夷舞》,以爲羽籥之《翟舞》,此三者皆ㄨ乾t。”(2){汉}以后之《武始》﹑《咸熙》﹑《章斌》。《晋书·乐志上》:“{景初}元年,尚書奏:考覽三代禮樂遺曲,據功象德,奏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皆執羽籥。”《宋书·乐志一》:“臣等思惟,三舞宜有總名,可名《大鈞》之樂。鈞,平也,言大{魏}三世同功,以至隆平也。”
五方獅子舞-汉语大词典
五方獅子舞
【1】{唐}代的一种舞乐。《通典·乐六》:“太平樂,亦謂之五方獅子舞。獅子摯獸,出於西南夷﹑{天竺}{師子}等國,綴毛爲衣,象其俛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拂爲習弄之狀,五師子各依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抃以從之,服飾皆作崑崙象。”参阅《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五行舞-汉语大词典
五行舞
【1】{秦}{汉}时乐舞名。《汉书·礼乐志》:“《五行舞》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也。”又《景帝纪》“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五行舞》冠冕﹐衣服法五行色。”
不舞之鶴-汉语大词典
不舞之鶴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鶴”喻名不副实。{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折狱》:“〔{費禕祉}〕方宰{淄}時﹐{松}裁弱冠﹐過蒙器許﹐而駑鈍不才﹐竟以不舞之鶴爲{羊公}辱。”
中和樂舞-汉语大词典
中和樂舞
【1】{唐}乐舞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昭義軍}節度使{王虔休}以{德宗}誕辰未有大樂﹐乃作《繼天誕聖樂》﹐以宫爲調﹐帝因作《中和樂舞》。”
中夜舞-汉语大词典
中夜舞
【1】夜半起舞。《晋书·祖逖传》:“〔{逖}〕與司空{劉琨}俱爲{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鷄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后以“中夜舞”喻有志之士奋发自励。{元}{萨都剌}《和吴赞府斋中十咏》之六:“凄然中夜舞﹐回首暗消魂。”{唐}{杜甫}《伤春》诗之五:“得無中夜舞﹐誰憶《大風歌》。”
中宵舞-汉语大词典
中宵舞
【1】中夜起舞。{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
九功舞-汉语大词典
九功舞
【1】{唐}代舞蹈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九功舞者﹐本名《功成慶善樂》。{太宗}生於{慶善宫}﹐{貞觀}六年幸之﹐宴從臣﹐賞賜閭里……帝歡甚﹐賦詩。起居郎{吕才}被之管絃﹐名曰《功成慶善樂》。以童兒六十四人﹐冠進德冠﹐紫袴褶﹐長袖﹐漆髻屣履而舞﹐號九功舞。”
人舞-汉语大词典
人舞
【1】古代祭祀等典礼所用的一种不拿道具的舞蹈。《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人舞者﹐手舞……人舞無所執﹐以手袖爲威儀。”【2】象人一样地舞蹈。{明}{刘基}《郁离子·鲁般》:“{青丘之山}九尾之狐居焉……九丘十藪之狐畢集﹐登{羽山}而人舞焉。”
代舞-汉语大词典
代舞
【1】更迭起舞。《楚辞·九歌·礼魂》:“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絶兮終古。”{王逸}注:“芭﹐巫所持香草名也。代﹐更也。言祠祀作樂而歌﹐巫持芭而舞﹐訖﹐以復傳與他人更用之。”
伯歌季舞-汉语大词典
伯歌季舞
【1】谓兄弟友爱和好。伯,兄;季,弟。{汉}{焦赣}《易林·否之损》:“秋風牽手﹐相提笑語。伯歌季舞﹐燕樂以喜。”
佾舞-汉语大词典
佾舞
【1】指乐舞。《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兩人領了一班司球的……和六六三十六個佾舞的孩子。”{南朝} {梁}{何逊}《九日侍宴乐游宴》诗:“羽觴懽湛露﹐佾舞奏承雲。”《文献通考·乐考》:“〔{代宗}〕又令女伎爲佾舞﹐雄健壯妙﹐號《孫武順聖樂》。”
佾舞生-汉语大词典
佾舞生
【1】{清}代朝廷及文庙举行庆祀活动时充任乐舞的童生,文的执羽箭,武的执干戚,合乐作舞。又叫“乐舞生”,简称“佾生”。
俞兒舞-汉语大词典
俞兒舞
【1】古代杂舞名,即巴渝舞。其舞创自{汉}初。{阆中}{賨}人,其俗喜舞,{汉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賨}人所居,故名巴渝舞。《宋书·乐志二》有《魏俞兒舞歌》四篇,{魏}初建时所用,{王粲}造。参见“[巴渝舞]”。参阅《晋书·乐志上》。
倒舞伎-汉语大词典
倒舞伎
【1】表演倒立杂技的艺人。《旧唐书·音乐志二》:“{苻堅}嘗得西域倒舞伎。{睿宗}時﹐{婆羅門}獻樂﹐舞人倒行﹐而以足舞於極銛刀鋒﹐倒植於地﹐低目就刃﹐以歷臉中;又植於背下﹐吹篳篥者立其腹上﹐終曲而亦無傷;又伏伸其手﹐兩人躡之﹐旋身遶手﹐百轉無已。”
健舞-汉语大词典
健舞
【1】{唐}代教坊乐舞的一类。舞姿刚劲,音乐多用繁弦急管,与软舞相对而言。{唐}{崔令钦}《教坊记》:“《阿遼》《柘枝》《黄麞》《拂林》《大渭州》《達摩支》之屬﹐謂之健舞。”
僛舞-汉语大词典
僛舞
【1】醉舞。{宋}{赵彦端}《诉衷情·雨中会饮赏梅》词:“洗妝僛舞傍清尊﹐霏雨澹黄昏。”
儺舞-汉语大词典
儺舞
【1】古代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源于原始巫舞,为{中国}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舞者头戴面具,手执戈盾斧剑等兵器,作驱赶扑打鬼怪之状。参阅《後汉书·礼仪志中》﹑《新唐书·礼乐志六》。
八風舞-汉语大词典
八風舞
【1】舞名。《新唐书·祝钦明传》:“帝與群臣宴﹐{欽明}自言能《八風舞》﹐帝許之。{欽明}體肥醜﹐據地摇頭睆目﹐左右顧眄﹐帝大笑。吏部侍郎{盧藏用}嘆曰:‘是舉五經掃地矣。’”《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载此事﹐{胡三省}注云:“{祝欽明}所作《八風舞》﹐非{春秋}{鲁}大夫{衆仲}所謂舞者所以節八音行八風者也﹐借八風之名﹐而備諸淫醜之態耳。”{元}{程自修}《岁云暮矣》诗:“鄉里小兒《紇那歌》﹐前輩先生《八風舞》。”
六舞-汉语大词典
六舞
【1】六种乐舞。谓{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周礼·春官·大司乐》:“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汉书·郊祀志下》:“以六律﹑六鍾﹑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颜师古}注:“六舞﹐《雲門》﹑《咸池》﹑《大韶》﹑《大夏》﹑《大護》﹑《大武》也。”【2】六种乐舞。谓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旄舞者﹐氂牛之尾;干舞者﹐兵舞;人舞者﹐手舞。”《汉书·礼乐志》:“國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皆學歌九德﹐誦六詩﹐習六舞﹑五聲﹑八音之和。故{帝舜}命{夔}曰:‘女典樂﹐教胄子。’”{唐玄宗}《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宋}{叶適}《送周子静》诗:“一{夔}開迹後﹐六舞待時行。”
公莫舞-汉语大词典
公莫舞
【1】古舞名。即后世之巾舞。《宋书·乐志一》:“又云{晉}初有杯槃舞﹑公莫舞……公莫舞﹐今之巾舞也。”《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巾舞歌》:“《唐書·樂志》曰:‘《公莫舞》﹐{晉}﹑{宋}謂之《巾舞》。其説云:{漢高祖}與{項籍}會{鴻門}﹐{項莊}舞劍﹐將殺{高祖}﹐{項伯}亦舞﹐以袖隔之﹐且語{莊}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漢王}也。{漢}人德之﹐故舞用巾以像{項伯}衣袖之遺式。’《宋書·樂志》曰:‘按《琴操》有《公莫渡河》﹐然則其聲所從來已久。俗云{項伯}﹐非也。’《古今樂録》曰:‘《巾舞》﹐古有歌辭﹐訛異不可解。{江}左以來﹐有歌無辭。{沈約}疑是《公無渡河曲》。今三調中自有《公無渡河》﹐其聲哀切﹐故入瑟調﹐不容以瑟調離於舞曲。惟《公無渡河》﹐古有歌有弦﹐無舞也。’”{唐}{李贺}《公莫舞歌》序:“公莫舞歌者﹐{項伯}翼蔽{劉沛公}也。”
兵舞-汉语大词典
兵舞
【1】古代祭祀时的一种舞蹈﹐舞者手执干戚等兵器。《周礼·地官·鼓人》:“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舞者。”{郑玄}注:“兵﹐謂干戚也;帗﹐列五采繒爲之﹐有秉。皆舞者所執。”《周礼·地官·舞师》:“掌教兵舞﹐帥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帥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
前溪舞-汉语大词典
前溪舞
【1】古代{吴}地舞名。{唐}{李商隐}《离思》诗:“氣盡《前溪舞》﹐心酸《子夜歌》。”{陈樗}《岁晩倦游言归故园别春航》诗之一:“腸斷《前溪舞》﹐魂驚《子夜翻》。”
前歌後舞-汉语大词典
前歌後舞
【1】《尚书大传》卷三:“師乃慆﹐前歌後舞。”意思是说{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多用以颂美吊民伐罪之师。《三国志·蜀志·庞统传》:“{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宋真宗}《平晋乐章》:“前歌後舞﹐人心悦隨。”亦省作“[前歌]”。《北齐书·幼主後主纪论》:“馳倒戈之旅﹐抗前歌之師﹐五世崇基﹐一舉而滅。”
興舞-汉语大词典
興舞
【1】起舞。《周礼·地官·乡大夫》:“五曰興舞。”{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上》:“興者﹐作也﹐起也。《舞師》:‘凡小祭祀則不興舞’﹐{鄭}彼注曰:‘興猶作也。’{皇侃}《論語》疏﹐謂興舞爲射容與樂舞趣興相會﹐非是。”《诗·小雅·伐木》“蹲蹲舞我”{汉}{郑玄}笺:“爲我興舞蹲蹲然。”
交誼舞-汉语大词典
交誼舞
【1】即交际舞。{朋斯克}《千里姻缘》:“许多人穿着漂亮的新装﹐愿意跳什么舞就跳什么舞﹐古老的民族舞蹈和交谊舞好象一点没有矛盾。”
交際舞-汉语大词典
交際舞
【1】一种社交性舞蹈,男女二人合舞。目前国际流行的有华尓兹﹑狐步﹑探戈﹑仑巴等。{理由}《特区行·刮目相待》:“五十年代跳过几次不交际的交际舞﹐对八十年代的迪斯科望洋兴叹﹐不敢高攀。”
率舞-汉语大词典
率舞
【1】相率而舞。{清}{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既聽樂而率舞﹐亦仰德而來觀。”{唐}{崔湜}《奉和春日幸望春宫》诗:“即此歡娱齊鎬宴﹐唯應率舞樂薰風。”《书·舜典》:“{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孔}传:“樂感百獸﹐使相率而舞。”【2】表示庆贺升平。{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偶朝會﹐{子京}因病謁告﹐以表自陳云:‘不獲預率舞之列。’{魏公}見之﹐殊不樂。”
冰舞-汉语大词典
冰舞
【1】见“冰上舞蹈”。
冰上舞蹈-汉语大词典
冰上舞蹈
【1】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花样滑冰的一种。由一男一女在冰上合作进行步法和姿态表演。包括规定舞﹑定型舞和自由舞三种。《体育报》1985.3.25:“由男﹑女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四个项目自由滑部分组成的花样滑冰表演﹐是花样滑冰最精彩的内容。”亦简称“[冰舞]”。《体育报》1985.3.4:“现在的世界锦标赛共进行四个项目的比赛。即: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双人滑及冰舞。”
劉琨舞-汉语大词典
劉琨舞
【1】《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与{刘琨}同寝,{祖}中夜闻荒鸡鸣,蹴醒{刘琨},起而舞剑。后以“劉琨舞”喻志士奋发之情。{清}{唐孙华}《卧闻鸡鸣》诗:“暗蹴{劉琨}舞﹐急速{田文}行。”{唐玄宗}《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不學{劉琨}舞﹐先歌{漢祖}風。”
干戚舞-汉语大词典
干戚舞
【1】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備樂也。”《後汉书·崔寔传》:“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圍。”
干舞-汉语大词典
干舞
亦作“[干儛]”【1】古代的一种武舞。舞者执干。{周}代为六“小舞”之一。《周礼·春官·乐师》:“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干舞者﹐兵舞。”《山海经·中山经》:“{熊山}……干儛﹐用兵以禳。”{郭璞}注:“儛者﹐持盾武儛也。”
城舞-汉语大词典
城舞
【1】古舞名。《旧唐书·音乐志二》:“《安樂》者﹐{後周}{武帝}平{齊}所作也。行列方正﹐象城郭﹐{周}世謂之城舞。”
塗歌巷舞-汉语大词典
塗歌巷舞
同“[塗歌里抃]”【1】{明}{袁宗道}《顾使君考绩序》:“不佞居嘗謂﹐恒時禾黍穰穰﹐一温然長者﹐兀坐而涖之﹐可立使民塗歌巷舞。”
弄法舞文-汉语大词典
弄法舞文
【1】谓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明}{刘基}《官箴中》:“刀筆之權﹐始歸吏胥﹐弄法舞文﹐聾癡瞽愚。”《朱子语类》卷八三:“聖人作《春秋》﹐正欲褒善貶惡﹐示萬世不易之法﹐今乃忽用此説以誅人﹐未幾又用此説以賞人﹐使天下後世皆求之而莫識其意﹐是乃後世弄法舞文之吏之所爲也﹐曾謂大中至正之道而如此乎!”
大觀舞-汉语大词典
大觀舞
【1】{南朝}{梁}文舞名。《隋书·音乐志上》:“以文舞爲《大觀舞》﹐取《易》云‘大觀在上’﹐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也。”
大壯舞-汉语大词典
大壯舞
【1】{南朝}{梁}武舞名。《隋书·音乐志上》:“以武舞爲《大壯舞》﹐取《易》云‘大者壯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也。”《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一·梁大壮大观舞歌》{宋}{郭茂倩}题解引《古今乐录》曰:“《大壯》﹑《大觀》二舞﹐以大爲名。《老子》云‘域中有四大’﹐《論語》云‘惟天惟大’。今制《大壯》﹑《大觀》之名﹐亦因斯而立義焉。”
大豫舞-汉语大词典
大豫舞
【1】{晋}雅舞名。{晋}{泰始}九年﹐{荀勗}校太乐﹑作新律吕以调声韵。律成﹐{勗}主掌乐事﹐使{郭夏}﹑{宋识}等造《正德》﹑《大豫》二舞﹐{张华}为其作乐章。{咸宁}元年用为庙乐。
天魔舞-汉语大词典
天魔舞
【1】{元}代宫廷乐舞。用于赞佛﹑宴享等。以宫女十六人﹐头垂辫发﹐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扮成菩萨形象而舞﹐谓之天魔舞。参阅《元史·顺帝纪六》。
奏舞-汉语大词典
奏舞
【1】行舞﹐献舞。《晋书·乐志上》:“登歌奏舞﹐神樂其和。”《逸周书·本典》:“士樂其生而務其宜﹐是故奏鼓以章樂﹐奏舞以觀禮﹐奏歌以觀和。”
小舞-汉语大词典
小舞
【1】犹漫舞。谓聊且舞之。{宋}{钱易}《嵇康小舞词序》:“〔{薛九}〕謝曰:‘老矣﹐腰腕衰硬﹐無復舊態。’乃强起小舞﹐終曲而罷。”【2】古人幼小时学习的各种舞蹈的统称。《周礼·春官·乐师》:“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郑玄}注:“謂以年幼少時教之舞。”
吹彈歌舞-汉语大词典
吹彈歌舞
【1】吹竹,弹丝,唱歌,跳舞。多泛指演奏或表演才能。{元}{乔吉}《扬州梦》楔子:“小官近日梨園中討得一個歌妓﹐年方一十三歲﹐名曰{好好}﹐善能吹彈歌舞。”{清}{李渔}《奈何天·逼嫁》:“這等説當面考一考﹐或是琴棋詩畫﹐或是吹彈歌舞﹐任意出個題目來。”
呼舞-汉语大词典
呼舞
【1】欢呼起舞。极言欢乐。《宋史·河渠志三》:“靈祇懷柔﹐黎庶呼舞。”{唐}{韩愈}《平淮西碑》:“{蔡}之卒夫﹐投甲呼舞。”
喜躍抃舞-汉语大词典
喜躍抃舞
【1】谓欢乐之极以至于手舞足蹈。《梁书·徐勉传》:“愚心喜抃﹐彌思陳述。”{宋}{苏轼}《与温公书》:“復辱賜教﹐副以超然雄篇﹐喜抃累日。”《列子·汤问》:“{娥}({韓娥})還﹐復爲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亦省作“[喜抃]”。
喜舞-汉语大词典
喜舞
【1】欣喜起舞;欢欣鼓舞。{汉}{焦赣}《易林·随之坤》:“{唐}{虞}相輔﹐鳥獸喜舞。”《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肅承天命”{裴松之}注引《献帝传》:“海内翕習﹐殊方歸服﹐兆應並集﹐以揚休命﹐始終允臧。臣不勝喜舞。”
四時舞-汉语大词典
四時舞
【1】{汉}祭宗庙时所用的乐舞之一。《汉书·礼乐志》:“{孝文}廟奏《昭德》﹑《文始》﹑《四時》﹑《五行》之舞;《四時舞》者﹐{孝文}所作﹐以明示天下之安和也。”
回鸞舞-汉语大词典
回鸞舞
【1】古舞曲名。{元}{许有孚}《侍饮圭塘和桢韵》:“風吹楊柳回鸞舞﹐雨浥芙蕖墮馬妝。”
回波舞-汉语大词典
回波舞
【1】舞曲名。《新唐书·崔日用传》:“宴内殿﹐酒酣﹐起爲《回波舞》。”
圓舞曲-汉语大词典
圓舞曲
【1】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民间舞蹈,节奏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用一和弦,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喻彬}《女青年·女大学生宿舍》:“她哼起一首流行的圆舞曲﹐轻快地转动着身子。”
巾舞-汉语大词典
巾舞
【1】原称公莫舞。古代舞蹈名。因舞时以巾作道具,故名。《晋书·乐志下》:“《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傳云{項莊}劍舞,{項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漢高祖},且語{項莊}云:‘公莫!’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漢王}也。今之用巾,蓋像{項伯}衣袖之遺式。”{隋}时{牛弘}请以《巾舞》和《鞞舞》﹑《铎舞》﹑《拂舞》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西凉}前奏之。{唐}时将其曲列入清商乐中。参阅《隋书·音乐志下》﹑《旧唐书·音乐志二》。
帗舞-汉语大词典
帗舞
【1】{周}代舞名。用于祭祀社稷。因舞者执帗,故名。《周礼·地官·舞师》:“教帗舞﹐帥而舞社稷之祭祀。”《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郑玄}注:“{鄭司農}云:‘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玄}謂:帗﹐析五彩繒﹐今靈星舞子持之是也。”
師子舞-汉语大词典
師子舞
【1】狮子舞。汉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自{汉}代起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今一般由两人扮演大狮子,一人扮演小狮子,另一人扮演武士以彩球逗引。《旧唐书·音乐志二》:“太平樂﹐亦謂之五方師子舞……綴毛爲之﹐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爲習弄之狀。”
幡舞-汉语大词典
幡舞
【1】{晋}代舞名。《宋书·乐志一》:“{晉}《鞞舞哥(歌)》亦五篇﹐又《鐸舞哥(歌)》一篇﹐《幡舞哥(歌)》一篇﹐《鼓舞伎》六曲﹐並陳於元會。今《幡》《鼓》哥(歌)詞猶存﹐舞並闕。”《说郛》卷一二〇引{宋}{乐史}《柘枝谱》:“{漢}則《巴渝舞》﹑《女舞》﹐{晉}則《白紵舞》﹑《幡舞》﹑《扇舞》﹐{唐}則《霓裳舞》﹐視《柘枝》舞態﹑曲調各有攸勝。”
徇私舞弊-汉语大词典
徇私舞弊
亦作“[徇私作弊]”【1】为了私情而弄虚作假。《水浒传》第八三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作弊﹐剋减酒肉。”{郁达夫}《出奔》:“徇私舞弊﹐不是我们革命的人所应作的事情。”
後舞-汉语大词典
後舞
【1】即大豫舞。《宋书·乐志一》:“〔{宋武帝}{永初}元年十二月〕又改《正德舞》曰《前舞》﹐《大豫舞》曰《後舞》。”《南齐书·乐志》:“《前舞》﹑《後舞》﹐{晉}{泰始}九年造。《正德》﹑《大豫舞》﹐{傅玄}﹑{張華}各爲歌辭。{宋}{元嘉}中﹐改《正德》爲《前舞》﹐《大豫》爲《後舞》。”
御舞-汉语大词典
御舞
【1】茶名。{宋}{杨伯嵒}《臆乘·茶名》:“茶之所産﹐六經載之詳矣﹐獨異美之名未備。{謝}氏《論茶》曰:‘此{丹邱}之仙茶﹐勝{烏程}之御舞﹐不止味同露液﹐白况霜華﹐豈可爲酪蒼頭﹐便應代酒從事。’”
徧舞-汉语大词典
徧舞
亦作“[徧儛]”【1】指上古六代的所有舞乐。舞,同“儛”。《左传·庄公二十年》:“{王子頽}享五大夫﹐樂及徧舞。”《国语·周语上》:“{王子頽}飲三大夫酒﹐{子國}爲客﹐樂及徧儛。”{韦昭}注:“徧儛﹐六代之樂。謂{黄帝}曰《雲門》﹐{堯}曰《咸池》﹐{舜}曰《簫韶》﹐{禹}曰《大夏》﹐{殷}曰《大濩》﹐{周}曰《大武》也。一曰:‘諸侯﹑大夫徧儛。’”
舞-汉语大词典
舞
《廣韻》文甫切,上麌,微。【1】舞蹈。《诗·小雅·宾之初筵》:“籥舞笙鼓,樂既和奏。”{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清}{洪昇}《长生殿·舞盘》:“妙哉!舞也。逸態横生,濃姿百出。”【2】跳舞,表演舞蹈。《论语·八佾》:“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宋}{晏幾道}《鹧鸪天》词:“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爲忠魂舞。”【3】挥动;舞动。《礼记·乐记》:“説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宋}{叶梦得}《贺新郎》词:“吹盡殘花無人見,惟垂楊自舞。”《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與帝至此争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爲目,以臍爲口,操干戚以舞。”《水浒传》第四七回:“{鄧飛}大叫:‘孩兒們救人。’舞着鐵鏈,徑奔{欒廷玉}。”{巴金}《家》一:“风刮得很紧,雪片象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4】嘲弄;玩弄。《列子·仲尼》:“爲若舞彼來者,奚若?”{张湛}注:“世或謂相嘲調爲舞弄也。”《列子·天瑞》:“事之破,而後有舞仁義者,弗能復也。”{陶鸿庆}注:“舞,讀爲舞文之舞。《仲尼篇》:‘爲若舞彼來者,奚若?’{張}注釋爲舞弄,是也。”《史记·汲郑列传》:“好興事,舞文法。”{裴駰}集解引{如淳}曰:“舞,猶弄也。”《汉书·张汤传》:“{禹}({趙禹})志在奉公孤立,而{湯}舞知以御人。”{颜师古}注:“舞弄其智,制御它人也。”【5】干,做;摆弄。《儒林外史》第二回:“你各家照分子派,這事就舞起來了。”《儒林外史》第三回:“衆鄰居一齊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漸漸喘息過來,眼睛明亮,不瘋了。”{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二:“饭也不舞,和衣困在床铺上,用手蒙住脸,好久睡不着。”按,{章炳麟}《新方言·释言》:“{廬}之{合肥},{黄}之{蘄州},皆謂作事爲舞,{長沙}及{揚}{越}多言弄。”【6】通“[廡]”。指钟体之上部。《周礼·考工记·凫氏》:“鉦上謂之舞,舞上謂之甬。”{孙诒让}正义:“卧鍾而觀之,一耑似璧而橢者,舞也……{程瑶田}曰:‘鉦上爲鍾頂,覆之如廡,故謂之舞。’”【7】通“[廡]”。屋宇。《隶释·汉梁相孔耽神祠碑》:“舞土茅茨。”
舞弄-汉语大词典
舞弄
【1】摆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叫衆人幫了動手解他下來﹐怎當得雙手緊抱﹐牢不可脱。欲用力拆開﹐又恐怕折壞了些肢體﹐心中不忍。舞弄了多時﹐再不得計較。”【2】舞文弄法。《陈书·宣帝纪》:“舊律以枉法受財爲坐雖重﹐直法容賄其制甚輕﹐豈不長彼貪殘﹐生其舞弄?”《旧唐书·刘文静传》:“本設法令﹐使人共解﹐而往代相陳﹐多爲隱語﹐執法之官﹐緣此舞弄。”《南齐书·袁彖等传论》:“故刑開二門﹐法有兩路。刀筆之態深﹐舞弄之風起。”【3】挥动。{王愿坚}《普通劳动者》:“而在回路的时候﹐他又总爱放开嗓子叫一阵﹐舞弄着胳膊指挥一番。”【4】嘲弄;玩弄。《明史·仇钺传》:“今羣奸在朝﹐舞弄神器﹐濁亂海内﹐誅戮諫臣﹐屏棄元老。”《列子·仲尼》“爲若舞彼來者﹐奚若”{晋}{张湛}注:“世或謂相嘲調爲舞弄也。”
舞詞弄札-汉语大词典
舞詞弄札
【1】犹言舞文弄墨。{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以一時之富貴﹐冒萬億不韙而不辭﹐舞詞弄札﹐眩惑天下﹐使賤儒元惡爲之則已矣。”{唐}{刘知幾}《史通·曲笔》:“其有舞詞弄札﹐飾非文過﹐若{王隱}﹑{虞預}毁辱相凌﹐{子野}﹑{休文}釋紛相謝﹐用捨由乎臆説﹐威福行於筆端﹐斯乃作者之醜行﹐人倫所同疾也。”
舞池-汉语大词典
舞池
【1】跳舞的处所,多在舞厅中心,略低于周围的座位,形如池,故称。
舞草-汉语大词典
舞草
【1】即虞美人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草篇》:“舞草出{雅州}﹐獨莖三葉﹐葉如决明﹐一葉在莖端﹐兩葉居莖之半﹐相對。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謳曲﹐必動﹐葉如舞也。”{明}{杨慎}《艺林伐山·睡莲舞草》:“舞草﹐虞美人草也﹐{雅州}有之。”
舞靴-汉语大词典
舞靴
亦作“[舞鞾]”【1】舞蹈者所穿之靴。 {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门下侍郎韩公》“{神宗}封{淮陽}郡王﹐出就外邸”注引{宋}{邵伯温}《闻见录》:“〔{韓維}〕一日侍坐﹐近侍以弓樣靴進。{維}曰:‘王安用舞靴?’{神宗}有愧色﹐亟令毁去。”{唐}{杜牧}《留赠》诗:“舞鞾應任閑人看﹐笑臉還須待我開。”
舞鷄-汉语大词典
舞鷄
【1】指闻鸡起舞。用{晋}{祖逖}﹑{刘琨}事。谓志士及时奋发。{明}{陈瑚}《所见》诗:“舞鷄擊楫都成夢﹐搔首江頭看落潮。”【2】斗鸡之戏。{唐}{杜牧}《杜秋娘》诗:“漸抛竹馬劇﹐稍出舞鷄奇。”
舞詠-汉语大词典
舞詠
【1】舞蹈歌咏。{南朝} {陈}{徐陵}《孝义寺碑》:“謹勑豐碑﹐陳其舞詠。”{南朝} {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夫方策既載﹐皇王之迹已殊;鐘石畢陳﹐舞詠之情不一。”
舞商-汉语大词典
舞商
【1】舞蹈着的商羊。指下雨的预兆。{唐}{许敬宗}《奉和咏雨应诏》诗:“舞商初赴節﹐{湘}燕遠迎秋。”
舞席-汉语大词典
舞席
【1】舞蹈时用以铺地的席子。{唐}{王勃}《九成宫颂》:“風閨夕敞﹐攜少女於歌筵;月幌霄朧﹐下{姮娥}於舞席。”{南朝} {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舞席秋來卷﹐歌筵無數塵。”{清}{吴伟业}《哭志衍》诗:“舞席間毬場﹐池舘花漠漠。”
舞綴-汉语大词典
舞綴
【1】《礼记·乐记》:“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郑玄}注:“民勞則德薄,酇相去遠,舞人少也;民逸則德盛,酇相去近,舞人多也。”缀,犹酇,指舞人的站位。后以“舞綴”指舞乐。{南朝} {梁}{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詔撰德於旌旒﹐永傳徽於舞綴。”
舞榭歌臺-汉语大词典
舞榭歌臺
【1】供歌舞用的台榭。{唐}{黄滔}《馆娃宫赋》:“舞榭歌臺﹐朝爲宫而暮爲沼;英風霸業﹐古人失而今人驚。”{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明}{无名氏}《玉环记·玉箫叹怀》:“舞榭歌臺﹐做成門面;調脂弄粉﹐扮作生涯。”
舞頭-汉语大词典
舞頭
【1】领舞者。与“舞末”相对。{前蜀}{花蕊夫人}《宫词》之九二:“舞頭皆著畫羅衣﹐唱得新翻御製詞。”{唐}{王建}《宫词》之二八:“整頓衣裳皆著却﹐舞頭當拍第三聲。”
舞鳳-汉语大词典
舞鳳
【1】{三国}{庞统}号{凤雏},曾为{耒阳}令。因以“舞鳳”为称美县尹之典。{明}{高启}《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鳳來百里﹐右顧卧龍横半州。”【2】中书省有凤凰池之誉,因以“舞鳳”为中书省任职者的美称。{宋}{苏轼}《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诗:“舞鳳尚從{天目}下﹐收駒時有{渥洼}姿。”【3】旧传国家太平,君王仁慈,则凤凰来仪。因以“舞鳳”为文教昌明之典。{唐}{薛存诚}《御题国子监门》诗:“爲著盤龍跡﹐能彰舞鳳蹲。”
舞勺-汉语大词典
舞勺
【1】谓古代儿童学文舞。《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籥也。’言十三之時,學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唐}{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诗:“禮樂富垂髫﹐詩書成舞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