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廬)是什么意思
地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地庐dì lú
【释义】:
大地。谓其为万物之庐舍,故称。晋·左思《魏都赋》“傮响起,疑震霆,天宇骇,地庐惊。”僧(cáo),通“嘈”。李周翰注:“嘈声起,如振动雷霆,骇惊天地。”唐·李白《大猎赋》:“捎鸧鹄漂鸬,弹地庐与神居。”
衡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衡庐héng lú
【释义】:
衡山小屋,言其简陋。多指隐者之居。晋·皇甫谧《高士传·姜岐》:“岐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明·杨珽《龙膏记·媒》:“蒙投辖,愿执鞭。只是盼衡庐,久萦念。”亦用以谦称自己所居房舍。又指衡山和庐山的合称。
庐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庐山lú shān
【释义】: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殷周时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有汉阳、香炉、五老诸峰耸峙。气势雄伟;三面临水,江湖水气郁结,云绕雾障;山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风景绝佳,气象万千。
康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康庐kāng lú
【释义】:
宋时庐山的别称。实为“匡庐”之音转,为避赵匡胤讳,故称。宋·辛弃疾《贺新郎·题傅岩叟悠然阁亭》词:“是中不减康庐秀,倩西风,为君唤起,翁能来否?”
匡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庐kuàng lú
【释义】:
指庐山。相传周代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唐·白居易《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明·吴国伦《鄱阳湖》诗:“欲向匡庐卧白云,宫亭水色昼氤氲。”
阖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阖庐hé lú
【释义】:
住屋。阖,门窗;庐,房舍。《左传·襄公十七年》:“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辟,通“避”。
庐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庐落lú luò
【释义】:
庐舍,房舍。《后汉书·冯衍传上》:“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又《仇览传》:“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李贤注引《广雅》曰:“落,居也。”又指庐帐;毡帐。
庐舍-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庐舍lú shè
【释义】:
房屋,住宅。《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宋·苏洵《田制》:“塞谿壑,平涧谷,夷丘陵,破坟墓,坏庐舍,徙城郭,易疆垄。”清·唐甄《潜书·太子》:“亲其妇子,知其生养;入其庐舍,知其居处。”又指建于墓侧之守丧小屋。
庐室-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庐室lú shì
【释义】:
房舍。《墨子·迎敌祠》:“城之内,薪蒸庐室,矢之所,皆为之涂菌。”《汉书·盖宽饶传》:“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居处。”唐·韩愈《刘统军碑》:“及癸巳岁秋,涌水出,流过其部,破民庐舍。”
庐庑-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庐庑lú wǔ
【释义】:
房屋。庑,古指堂下四周的廊屋,亦泛指房屋。《史记·苏秦列传》:“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
庐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庐宇lú yǔ
【释义】:
房屋。宇,房屋。《宋书·文帝纪》:“倾年岳牧迁回,军民徙散,廛里庐宇,不逮往日。”
庐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庐宅lú zhái
【释义】:
房舍,住宅。《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其口赋逋税而庐宅尤破坏者,勿收责。”逋(bǔ),逃;责(zhài),通“债”。《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
室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室庐shī lú
【释义】:
居室;房舍。《管子·山国轨》:“巨家美修其宫室者服重租,小家为室庐者服小租。”《汉书·东方朔传》:“又坏人冢墓,发人室庐。”宋·苏辙《病后》诗:“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戎过室庐。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明·方孝孺《借竹轩记》:“古之达人以百世为斯须,以天地为室庐,以万物为游尘。”
玄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庐xuán lú
【释义】:
墓的别名。三国·魏·曹植《曹仲雍诔》逸句:“痛玄庐之虚郭。”晋·陆机《挽歌》:“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吕向注:“玄庐,谓墓也。”唐·吴竞《贞观政要·俭约》:“玄庐既岁,致焚如于夜台。”戈直注:“玄庐、夜台,墓之别名也。”
佛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佛庐fó lú
【释义】:
指佛寺。唐·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草肥蕃马健,雪重佛庐乾。”《新唐书·萧仿传》:“懿宗……数幸佛庐,广施予。”
精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精庐jīng lú
【释义】:
佛寺。僧人修炼之处。《北齐书·杨愔传》:“至碻磝戍,州内有愔家旧佛寺,入精庐礼拜。”
宋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宋庐sòng lú
【释义】:
古良犬宋鹊、韩庐的合称。唐·黄滔《祭先外舅》:“高高蟾桂,赫赫鸿都,和贽之宁三泣,宋庐之俟一呼。”
蘧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蘧庐qú lú
【释义】:
传舍,犹今旅馆。《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成玄英疏:“蘧庐,客舍,不可久停;仁义礼智,用讫宜废。”
学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学庐xué lú
【释义】:
学校。《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夙孤,不尽家训,及就学庐,便受大典。”又指学校房舍。
初出茅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初出茅庐chūchūmáolú
比喻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的新手缺乏经验——久经世故、饱经风霜(一个是初出茅庐,一个是~,彼此阅历不同,对问题的认识自然也不一样。)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实用委婉语词典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
意为人到老年就觉得豪华的住所没有意味,还不如时常到郊野的村居去回味生活。语出宋苏轼《野人庐》。
室庐清靓-实用委婉语词典
室庐清靓
意为居住之处清幽亮丽。“靓”,即漂亮。
初出茅庐久经世故-反义词应用词典
初出茅庐久经世故
初出茅庐 chūchūmáolú
久经世故 jiǔjīngshìgù
【初出茅庐】原比喻初露头角。现在常比喻刚到工作岗位来的新手缺乏经验。
〔例句〕
1.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
2.青年教师初出茅庐,缺乏经验,需要老教师传、帮、带。
3.实际上电子计算机步入法律界已经多年了,并非初出茅庐的新手。
【久经世故】很有处世经验。
〔例句〕
1.他是个饱经沧桑,久经世故的老人。
2.她毕竟年轻,比不上那些久经世故的老手。
草庐-古文观止词典
草庐cǎo lú
【词性】:名词
茅草盖的房屋,旧时为隐者所居之处(1)。《诸葛亮前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次屈尊到草庐中来看我。
阖庐-古文观止词典
阖庐hé lú
【词性】:名词
人名。即“阖间”(?-前496),春秋时吴国君主,名光。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1)。《吴子使札来聘》:阖庐曰。——阖庐说。
庐-古文观止词典
庐lú
【词性】:名词
房屋,住宅。亦用作动词“建房屋”(7)。《原道》: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使僧道还俗为民,焚烧其经书,〔把寺庙〕建成民房。《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黔其庐,赭其垣。——烧黑了那房屋,烧红了那垣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清河人张梦得君,降职住在齐安,在靠近他的住宅的西南方建造了亭子。
庐陵-古文观止词典
庐陵lú líng
【词性】:名词
郡名。东汉置,宋改为吉州,故城在今江西吉水县境(2)。《醉翁亭记》: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太守是谁?是庐陵欧阳修。《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这四个人是:庐陵萧君圭,字君玉,长乐王回,字深父,我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庐山-古文观止词典
庐山lú shān
【词性】:名词
山名。在今江西省北部,耸立鄱阳湖、长江之滨,多巉岩、峭壁、清泉、飞瀑之胜(1)。《超然台记》:而其东则庐山。——那东面就是庐山。
庐山面目-汉语惯用语辞典
庐山面目lú shān miàn mù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庐山,山名,位于江西九江市南。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清段雪亭《〈聊斋志异〉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椠,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也作“庐山真面”。清杨伦《〈杜诗镜铨〉序》“今之杜诗,汨于谬解,多有诗义本明,因解而晦,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庐山真面-汉语惯用语辞典
庐山真面lú shān zhēn miàn
见“庐山面目”。
蜗牛庐-汉语惯用语辞典
蜗牛庐wō niú lú
泛指简陋的房屋。常用以谦称自己的居处。《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尽牍之迹,动见模楷焉”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先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鲁迅《〈二心集〉序言》“不久,可以出现的,恐怕至多只有几个‘蜗牛庐’。”
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庐廬lú
①春夏时农民在田间住的房舍。《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田有~,疆埸有瓜。”(疆埸yì:田界。)泛指简陋房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独破受冻死亦足!”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西蜀子云亭。”又泛指住处,家庭。陶潜《饮酒》之五:“结~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之入。”②寄居,居住。《国语·齐语》:“狄人攻卫,卫人出,~于曹。”张衡《西京赋》:“恨阿房之不可~。”
【庐舍】(-shè)简陋房舍,泛指房屋。《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庐冢】墓旁庐舍。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也。”
三顾茅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释义】: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刘备往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后诸葛亮上后主表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后以“三顾茅庐”比喻对贤才的诚心邀请。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算是河边巧遇姜子牙,不必三顾茅庐请诸葛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释义】:
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用以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或本质。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不识庐山真面目!”
初出茅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
比喻初涉世致用,阅历不深。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做一个真正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不是初出茅庐或仅仅善于在纸上谈兵的角色所能办到的。”
倚人庐下-现代汉语大词典
倚人庐下yǐ rén lú xià
【释义】:
指依靠别人生活。郭沫若《芭蕉花》:“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
诸葛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诸葛庐zhū gě lú
【释义】:
名胜古迹名。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武侯祠内,建筑别致,景色幽雅。附近尚有三顾堂、躬耕亭等胜迹。
茅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茅庐máo lú
【释义】:
草屋。苏曼殊《遁迹记》:“嗣余忽醒,身卧茅庐。”
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庐lú廬
【释义】:
①古代指平民一家在郊野所占的房地。引申指季节性临时寄居或休憩所用的简易房舍。如:茅庐。②姓。
庐山真面目-现代汉语大词典
庐山真面目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释义】: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庐山,山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剧-现代汉语大词典
庐剧lú jù
【释义】:
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安徽合肥、芜湖、淮南一带。形成于清末,在剧目和表演上曾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唱腔分“花腔”和“主调”两个部分,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等类和各行当专用唱腔,如老生调、小生调、丑调等。
居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居庐jū lú
【释义】:
指住房。李广田《水的裁判》:“它们要造成一片洪水,它们要淹没山岭,毁坏居庐,吞噬人类。”
田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田庐tián lú
【释义】:
①田中的庐舍。泛指农舍。②田地和房屋。欧榘甲《新广东》:“我民之田庐为他人所占,妻女为他人所淫。”
穹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穹庐qióng lú
【释义】:
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制成。
蜗牛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蜗牛庐wō niú lú
【释义】:
形圆似蜗牛的简易庐舍。也泛指简陋的房屋。常用以谦称自己的居处。鲁迅《〈二心集〉序言》:“不久,可以出现的,恐怕至多只有几个‘蜗牛庐’。”
青庐-现代汉语大词典
青庐qīng lú
【释义】:
青布搭成的篷帐。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举行婚礼时用。也借指结婚。郭沫若《卓文君》:“卓翁,你该晓得,司马长卿名扬四海,如今尚未青庐,假使他能得女公子为他的内助,那岂不是天作之合吗?”
庐-汉语大词典
庐
“[廬]”的简化字。
庐-汉语大词典
庐
“[廬]”的简化字。
庐-汉语大词典
庐
“[廬]”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