廕(廕)是什么意思
五廕-汉语大词典
五廕
【1】见“五陰”。
世廕-汉语大词典
世廕
【1】见“世蔭”。
承廕-汉语大词典
承廕
【1】恩荫授官。《元典章新集·吏部·承廕》:“職官以禮去任例應致仕﹐委有一子承廕。”
乾廕-汉语大词典
乾廕
【1】见“乾2蔭”。
勳廕-汉语大词典
勳廕
【1】见“勳蔭”。
封廕-汉语大词典
封廕
【1】见“封蔭”。
封妻廕子-汉语大词典
封妻廕子
【1】见“封妻蔭子”。
天廕-汉语大词典
天廕
【1】指父亲的荫庇。{五代}{殷鹏}《赠太傅罗周敬墓志铭》:“早失天廕﹐幼奉母儀。”
奏廕-汉语大词典
奏廕
【1】见“奏蔭”。
庇廕-汉语大词典
庇廕
亦作“[庇蔭]”【1】庇护。{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廕﹐當自求諸身耳。”{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讽切》:“{賀}素詼諧﹐應聲答曰:‘{知章}蒙相公庇蔭不少。’”{唐}{白居易}《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诗:“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後傳誰庇廕誰?”《镜花缘》第三回:“自{中宗}{嗣聖}元年甲申即位﹐賴{唐}家一點庇廕﹐天下倒也無事。”{明}{李贽}《别刘肖川书》:“居家則庇蔭於父母;居官則庇蔭於官長;立朝則求庇蔭於宰臣;爲邊帥則求庇蔭於中官;爲聖賢則求庇蔭於{孔}{孟};爲文章則求庇蔭於{班}{馬}。”【2】遮蔽。《国语·晋语九》:“木有枝葉﹐猶庇廕人﹐而况君子之學乎?”{晋}{袁宏}《後汉纪·献帝纪》:“{洛陽}丘墟﹐靡所庇蔭。”《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葉有難”{汉}{郑玄}笺:“其葉又茂盛﹐可以庇蔭人。”
廕-汉语大词典
廕
《廣韻》於禁切,去沁,影。【1】遮蔽。《左传·文公七年》:“公族,公室之枝葉也。若去之,則本根無所庇廕矣。”{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列坐廕華榱,金樽盈清醑。”【2】引申为庇护。《管子·君臣上》:“夫爲人君者,廕德於人者也。”{明}{梁辰鱼}《浣纱记·定计》:“人民雖衆,未曾遍受吾王廕。”【3】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高而循例受封﹑得官。《明史·选举志一》:“又有以功廕錦衣者,往往不由太學。”{明}{何景明}《樊懋昭墓志铭》:“性戇,赴廕未就而歸。”{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一面奏聞朝廷,加他官爵,廕他子侄。”【4】地窖。{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是冬大寒屢雪,冰厚數寸,北人遂窖藏之,燒地作廕,皆如京師之法。”
廕監生-汉语大词典
廕監生
【1】即荫生。《清会典·国子监·管理监事大臣祭酒司业职掌》:“監生之别四:……曰廕監生﹐遇恩詔予廕﹐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文職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武職官﹐皆廕一子入監。又大小各官因公差委在大洋﹑{大江}﹑{黄河}﹑{洞庭}﹑{洪澤}等湖遭風飄没身故者﹐七品以上官在内洋内河飄没者﹐軍營辦事因病身故者﹐均廕一子入監。”
廕-汉语大词典
廕
【1】袭承先辈相应的爵位。{明}{李东阳}《拟古出塞》诗之七:“白衣領廕﹐立在執戟班。”《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學生都是廕的三品以上的大人﹐出來就是督﹑撫﹑提﹑鎮。”
廕乾-汉语大词典
廕乾
【1】阴干。置物于通风而不直接承受阳光处,使渐渐干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茱萸》:“候實開便收之﹐掛著屋裏壁上﹐令廕乾﹐勿使煙熏。”
廕授-汉语大词典
廕授
【1】子弟承荫而被授以官职。{明}{沈德符}《野獲编·禁卫·舍人校尉》:“{宋}世武臣﹐又有閤門宣贊舍人﹐爲環衞近職﹐凡大帥子弟廕授者任之。”
廕第-汉语大词典
廕第
【1】有世荫的门第。《北史·文苑传·樊逊》:“家無廕第﹐不敢當此。”
廕埶-汉语大词典
廕埶
【1】荫势。谓仗他人庇护而获得的权势。《後汉书·皇后纪下·桓帝梁皇后》:“后({梁后})藉姊兄廕埶﹐恣極奢靡。”
廕補-汉语大词典
廕補
【1】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补官。{宋}{苏轼}《郊祀奏议》:“自后妃以下至文武官﹐皆得廕補親屬﹐非{周}禮也。”《续文献通考·选举七》:“後世廕補法行﹐或曰顯官必公卿子弟爲之﹐以幼習其業﹐熟朝廷臺閣之議;或曰驕驁不通古今﹐無益於民﹐宜明選求賢﹐除任子之令﹐皆偏見耳。”《新唐书·韦武传》:“年十一﹐廕補右千牛﹐累遷{長安}丞。”
廕映-汉语大词典
廕映
【1】掩映,映照。《宋书·张畅传》:“三十年﹐元凶弑逆。{義宣}發哀之日﹐即便舉兵。{暢}爲之佐﹐位居僚首﹐哀容俯仰﹐廕映當時。”
廕序-汉语大词典
廕序
【1】见“廕叙”。
廕坑-汉语大词典
廕坑
【1】地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桃柰》:“於屋下作廕坑﹐坑内近地鑿壁爲孔﹐插枝於孔中。”
廕調-汉语大词典
廕調
【1】犹荫叙。谓因先世荫庇被征调任官。{宋}{欧阳修}《送杨寘序》:“予友{楊}君﹐好學有文﹐累以進士舉﹐不得志﹐及從廕調﹐爲尉於{劍浦}。”
廕監-汉语大词典
廕監
【1】即荫生。《明史·选举志一》:“入國学者﹐通謂之監生。舉人曰舉監﹐生員曰貢監﹐品官子弟曰廕監。”《清史稿·选举志一》:“包衣佐領下官子弟﹐向例不得爲廕監。”
廕叙-汉语大词典
廕叙
亦作“[廕序]”【1】谓因受先世的荫庇而叙录为官。{唐}{无名氏}《李林甫外传》:“自後以廕叙﹐累官至贊善大夫。”{宋}{范仲淹}《上执政书》:“遂使廕序之人﹐塞於仕路。”《明史·职官志一》:“凡廕叙﹐{明}初自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禄。”
廕生-汉语大词典
廕生
【1】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明}代荫子入监有两种:凡按品级取得的称为官生,不按品级而由皇帝特给的称为恩生。{清}代亦分两种:凡现任大官遇庆典给予的称为恩荫,由于先代殉职而给予的称为难荫。《红楼梦》第十四回:“{賈珍}道:‘犬婦之喪﹐累蒙郡駕下臨﹐廕生輩何以克當。’”
廕庇-汉语大词典
廕庇
【1】遮蔽;庇护。后专指子孙因先世勋爵而受封﹑入仕。《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堯}見{舜}於草茅之中﹐席隴畝而廕庇桑﹐陰移而授天下。”{汉}{王充}《论衡·指瑞》:“夫{孔甲}之入民室也﹐偶遭雨而廕庇也。”
廕庥-汉语大词典
廕庥
【1】荫庇。{唐}{于邵}《为薛岌谢赐宅状》:“錫以廕庥之地﹐永爲子孫之業。”《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猶能庇其本根”{晋}{杜预}注:“葛之能藟蔓繁滋者﹐以本枝廕庥之多。”
廕覆-汉语大词典
廕覆
【1】犹荫庇。{明}{李东阳}《定兴王墓瑞芝诗序》:“褒寵之隆﹐廕覆之厚﹐自本朝以來不能以一二數也。”
廕子-汉语大词典
廕子
【1】子弟承荫。亦指子弟承荫者。《明史·选举志一》:“廕子入監﹐{明}初因前代任子之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廕一子以世其禄。後乃漸爲限制。”《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凡官死事者﹐皆贈以銜而廕其子焉。凡贈銜之等十有八﹐廕子之等六。”《续文献通考·选举七》:“其廕子入品職者﹐各循其資考﹐流升轉遷﹐自九品依例遷至三品﹐止於本等。”
宇廕-汉语大词典
宇廕
【1】见“宇蔭”。
官廕-汉语大词典
官廕
【1】见“官蔭”。
武廕-汉语大词典
武廕
亦作“[武蔭]”【1】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代有军功而受封赏。《红楼梦》第七五回:“這纔是正理﹐文既悮了﹐武也當習;况在武蔭之屬。”{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内阁·阁臣横恩之始》:“若邊功武廕﹐則自{華亭}({徐玠})後﹐惟{江陵}({張居正})受之。”
文廕-汉语大词典
文廕
【1】荫袭文职。封建时代﹐因父祖的功劳或官职而得官叫荫。《明史·蒋冕传》:“近倖冒邊功﹐大行陞賞﹐{冕}及{梁儲}亦廕錦衣世千户。兩人力辭﹐乃改文廕。”
恩廕-汉语大词典
恩廕
亦作“[恩蔭]”【1】谓遇朝廷庆典,官员子孙承恩入国子监读书并入仕。此制始于{宋}初,是{汉}{唐}门荫法的扩充。{清}制,文职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职二品以上,得送一子进监,期满录用。《明史·杨涟传》:“{漣}遂抗疏劾{忠賢}﹐列其二十四大罪……濫恩廕﹐褻越朝常﹐大罪十三。”《清史稿·选举志五》:“恩廕:凡{滿}{漢}子弟奉敕送監讀書﹐恩詔分别内外文武品級﹐廕入監。”{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曾逢{天啓}乾恩蔭﹐又見{弘光}嗣{廠公}。”《文献通考·选举七》:“{仁宗}{慶曆}中大減恩廕制入仕之路。”
禄廕-汉语大词典
禄廕
【1】谓凭借先人馀荫而取得的禄位。《明史·王纪传》:“不削奪{從哲}官階﹑禄廕﹐無以洩天地神之憤。”
福廕-汉语大词典
福廕
【1】见“福蔭”。
覆廕-汉语大词典
覆廕
【1】指封建时代官僚子孙因先代官爵勋绩受封。{唐}{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引:“{于生}自以有特操而生於公侯家﹐由覆廕入仕﹐常忽忽歎息。”
血廕-汉语大词典
血廕
【1】见“血蔭”。
補廕-汉语大词典
補廕
【1】对因故而被取消的荫封予以补封。{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勋戚·陆炳恤典》:“時{新鄭}於{王俊民}補廕﹑{唐樞}復官事﹐抗疏力争﹐謂初年用事之臣﹐凡先帝所斥者﹐盡褒顯之﹐幾同{武王}反{商}。”
廕-汉语大词典
廕
【1】见“蔭”。
資廕-汉语大词典
資廕
亦作“[資蔭]”【1】凭先代的勋功或官爵而得到授官封爵。{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但以門衰﹐骨肉單弱﹐五服之内﹐傍無一人﹐播越他鄉﹐無復資廕﹐使汝等沉淪厮役﹐以爲先世之恥。”《周书·苏绰传》:“今之選舉者﹐當不限資蔭﹐唯在得人。”{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如有資廕不補學生應舉者﹐請禮部不在收試限。”
賜廕-汉语大词典
賜廕
亦作“[賜蔭]”【1】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赐其子孙以官爵。{清}{吴伟业}《鹿樵纪闻·山左二臣》:“至{福王}時﹐猶以不守{河}爲失策﹐賜諡﹑賜祭葬而不予賜廕﹐尤可歎耳!”《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其年{天順}爺爺正遇‘{土木}之變’﹐皇太后權請{郕王}攝位﹐改元{景泰}。將奸閹{王振}全家抄没﹐凡參劾{王振}吃虧的加官賜蔭。”
遺廕-汉语大词典
遺廕
【1】见“遺蔭”。
道廕-汉语大词典
道廕
【1】庇覆之大恩。道,敬词。{宋}{王十朋}《代道青荐母青祠》:“恭命羽士﹐虔修醮科﹐用酧昔日之鴻恩﹐載助兹晨之哀薦。異資道蔭﹐薄報母慈。”《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吾西州窮士﹐一介寂寥﹐恩周榮譽﹐澤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遠﹐緬尋遺烈﹐觸目崩心。”
遮廕-汉语大词典
遮廕
【1】犹庇护。{明}{冯梦龙}《新灌园·计匿王嗣》:“逃{鄒}{魯}﹐爲驕奢﹐不肯相遮廕。”
難廕-汉语大词典
難廕
亦作“[難蔭]”【1】{清}制﹐凡文武官员因公殉职﹐则录用其子﹐谓之“難廕”。{清}{昭槤}《啸亭杂录·绿营定世爵》:“國初定制﹐凡旗員陣亡者﹐廕以世爵;{漢}員猶沿{明}制﹐惟廕以難廕﹐官及其身而已。”{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雪樵总戎》:“〔{陳廣寧}〕少讀書﹐能詩﹐{乾隆}五十二年﹐得其從父{聖傳}難蔭﹐世雲騎尉。”
難廕生-汉语大词典
難廕生
【1】{清}制﹐因公殉职的文武官员﹐不论爵秩﹐例得有一子入国子监读书﹐谓之“難廕生”。《清会典事例·吏部·除授》:“難廕生録用﹐{康熙}三年定﹐三品以上廕知州﹐四品以下廕知縣。十八年定﹐布﹑按﹑都三司首領﹐及州縣佐貳六品七品官之子﹐准廕縣丞;八品九品官之子﹐准廕縣主簿﹐未入流之子﹐准廕州吏目。”
陞廕-汉语大词典
陞廕
【1】古代因祖先官职﹑功劳而得到朝廷叙用升官﹐叫“陞廕”。《明史·广西土司传一·平乐》:“守臣以捷聞﹐並上僉事{茅坤}﹑參將{王寵}﹑都指揮{鍾坤秀}﹑參政{張謙}﹑百户{吴通}等功狀﹐各陞廕有差。”
門廕-汉语大词典
門廕
【1】见“門蔭”。
鹿死不擇廕-汉语大词典
鹿死不擇廕
【1】见“鹿死不擇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