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表示)是什么意思
表现 表示-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表现 表示
表现biǎoxiàn 表示biǎoshì
动词。指用言语、行为、形象或一定的形式,显出某种作风、状况、思想、感情、态度、内容等。
“表现”强调显现出来。例如:“工作队同志们表现得非常勇敢”(曲波:《林海雪原》);“阿穆尔这平日极为随和的人,现在却表现得异常执拗”(冯苓植:《阿力玛斯之歌》);“至于细节,却尽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秦牧:《艺海拾贝》);“这一带山陵的地层,都从石根土脉中隐映着浅浅的红色,似是表现这个地方的荒凉与辛苦”(王统照:《沉船》)。
“表示”强调让人家知道某种思想、意思、感情、态度等。例如:“老雄叹息着,表示极其同情王克俭,仿佛他俩是很要好的知己”(柳青:《种谷记》);“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沈从文:《边城》);“我已经记不清那时怎样地将我的纯真热烈的爱表示给她”(鲁迅:《伤逝》)。
“表现”在指故意显示自己(如说:“她很好表现,是个缺点”)或在行为、作用中显示的状况(如说:“我朋友的表现不错”)时,和“表示”没有同义关系。“表示”在指显出某种思想感情的话语、表情、动作(如说:“对你的主张,他并没有反对的表示”)时,也不是“表现”的同义词。
表示范围的“都”和“只”-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表示范围的“都”和“只”
它们都表示范围,但在用法上有差别。“都”是总括它前面的成分,也就是说所概括的对象一般在“都”前,而“只”是限制它后面的成分。例如:“这个班级的学生都比较活跃”。这里的“都”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这个班级的学生”。“这么几十年,我只得过一场病。”这里的“只”是限制后面的“得过一场病”。两者放在一起用的如:“这次期中考试他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都考得很好,只有英语和历史稍微差一点儿。”“都”是就前头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地理”而说的,而“只”是就后头的“历史和地理”而说的。
表示复数时何时用“们”何时不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表示复数时何时用“们”何时不用
一、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复数,如“同志们、先生们、孩子们、记者们、观众朋友们”。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复数的,也可以是单数的,如“同志、先生、孩子、记者、观众朋友”。名词加上“们”后,不能再用表示确定数目的数量短语来修饰,如我们不能说“三位同志们、五位先生们、十六个小朋友们”。然而如果名词前所带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量,也允许加“们”,如“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一群大汉们”。另外,表示贬义的普通名词较少加“们”,如我们一般不常说“敌人们、汉奸们、坏蛋们、一群间谍们”。二、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例如:“骆驼祥子们就是这样日日夜夜拉着人力车。”“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原谅可耻的汪精卫们。”指物的名词后边加“们”是拟人的用法,多用在文学作品中,例如:“繁茂而富庶的香山不应只属于我们,它应该是我们和动物们共有的乐园。”“鸟们鹿们猴子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表示概数的“来、把、多、左右(上下)、约(大约)”-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表示概数的“来、把、多、左右(上下)、约(大约)”
它们经常附着在数词或量词后面,表示概数。“来”和“把”、“左右”和“约”都表示数量接近,前面的两个词多用于口语,一般不用于正式的书面场合,后面的两个词多用于书面语,也用于口语;“多”表示数量超过。“约”用在数字前,其余都用在数字后。
一、“来”前面的数目如果不是十的整数倍,则用“数词+量词+来+名词或形容词”的格式,如“三里来路、八米来高、二十七吨来重”。前面的数目如果是十的整数倍,则用“数词+来+其他”的格式,如“十来号人、四十来米、一百来公里、六千来公斤、八万三千六百来字”。“百”前的“一”可以省略,说成“百来公里、百来人、百来字”,但“一千、一万、一亿”等的“一”不能省,如不说“千来公里、万来人”,只能说“一千来公里、一万来人”。
二、“把”前头不能再加数词,只能用在“百、千、万、亿”等数字之后或部分单个量词后,如“百把人、千把米高、万把公里的距离”和“个把人、斤把肉、块把钱、吨把粮食”。
三、“多”的情况稍微复杂些。1.万以下的数目,如果概数为十的整数倍时,“多”直接用在数字后,即用“数词+多+其他”的格式,如“十多个人、二十多分钟、一百多公斤、一千五百多米”;如果概数不是十的整数倍时,“多”用在量词或不带量词的名词之后,即用“数词(+量词)+多+其他”,如“四年多、三里多路、十五丈多长、一年有365天多”。2.数目以“万、亿、兆”为单位时,如果这些单位前面的数目是十的整数倍,“多”在“万、亿、兆”之前,如“四百多万米、三千多万公斤、六十多亿个细胞”;如果这些单位前面的数字不是十的整数倍,“多”放在“万、亿、兆”之后,如“五万多册、十七万多人、四十六亿多公里”。
四、“左右”或“上下”可以直接用在十的整数倍的数字后,后面不能再有单位了;也可用在一般数字加量词后,如“二十左右、一百左右、三千五百左右”;“七个左右、十五六岁左右、二十个左右、一百公斤左右、三千五百吨左右”。“十”后只能用“来”,不能用“左右”和“把”。另外,“一百左右、一千左右、一万左右”等前面的“一”不能省略。
五、“约”或“大约”表示猜测的数目有很大的可能性,例如:“约七八人”“从这里到车站,约有二三十里路”“今天参加游行的大约上万人”。
年月日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年月日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
这本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有人喜欢采取英美式的表达方式,以致发生了混淆。汉语中年月日的顺序是从大到小,即某年某月某日,如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又写作1997-07-01,也有写作“1997.7.1或1997/7/1。而英式的表达法是从小到大,即某日某月某年,如香港回归的时间写作1/7/1997;美式的表达法是先月日后年份,即某月某日某年,如香港回归的时间写作7/1/1997。汉语的表达方式不会发生误解的,而英式和美式的表达方式却时有因不够明白而发生误解。在中国人之间交往时,我们没有必要用英式或美式的表达方式。在与外国人交往需要用英美式表达方式时,最好将月份写成英语单词,如“July1,1997”,以免误解。另外,“1997年”不要写成“97年”,不要用简写。
年、月、日、星期的表示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年、月、日、星期的表示法
汉语里年份的表示一般是在公历的年序数字后加上“年”字,如“1997年”。读时直接读出每个数目字,如“1997年”读作“一九九七年”。也偶有在年份前加上“公元”或“公元前”的,读时可以将年序数字按基数整个读出,如“公元1990年”,也可以读作“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年”。汉语中还有农历年,是用干支法表示,并常在前面加上“农历”两字以与“公历”相区分,如“农历甲子年”“农历丁丑年”。
汉语里月份的表示是在数字1-12后边加上“月”字,读时按基数读出数字。如“3月”“12月”,读作“三月”“十二月”。
汉语里对日的表示法与月相类似,是在数字1-31后加上“日”字或“号”字(“日”多用于书面语;“号”多用于口语)。读时也按基数读出数字。如“5日(号)”“28日(号)”,读作“五日(号)”“二十八日(号)”。
汉语里对星期的表示法是在“星期”后加上数字一——六。第七天为星期日或星期天。星期里的数字不可写成阿拉伯数字。口语中,也有将“星期”换成“礼拜”或“周”的,如“礼拜一”“礼拜五”“周二”“周六”。
汉语年、月、日、星期的顺序是年——月——日——(星期)。如:“1997年1月29日(星期三)”。
钱数的表示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钱数的表示法
我国人民币的计算单位是“元、角、分”,口语里常用“块、毛、分”。“毛(角)”或“分”在最后一个单位时,常常不说出来。例如:“1.30元——一块三(毛)”“76.85元——七十六块八毛五(分)”。
如果只有一个单位时,口语中常在后面用上一个“钱”字。例如:“100元——一百块(钱)”“0.50元——五毛(钱)”“0.01元——一分(钱)”。
“块”和“分”之间的单位“毛(角)”不出现时,以“零”补足。同时,如“块”前的数目超过“十”,后面的“分”必须说出。例如:“3.05元——三块零五分”“20.06元——二十块零六分”“185.08元——一百八十五块零八分”。
“2毛”用在中间时说成“二毛”,用在开头时说成“两毛”。“2分”用在最后时说成“二分”,单用时,说成“二分”或“两分”都可以。例如:“4.25元——四块二毛五(分)”“0.29元——两毛九(分)”“7.32元——七块三毛二(分)”。
数值与量值范围的表示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值与量值范围的表示法
写文章常涉及量值的范围,用连接号去表示“从多少到多少”。表示量值范围一般比较容易掌握,但有几点需要注意:(1)30%~40%不得写作30~40%;(2)10万~13万不得写作10~13万;(3)数字后面有量词的量值范围,一般只需要在后面写一个单位,如:250~300米,700~800元;目前,科技界有人主张每个量值后面的单位都应分别写出,如:250米~300米。但是,涉及普通量词(即非物理量),还是只写一个量词为好,因为它符合口语的实际。如,人们一般说“七百到八百元”,而很少说“七百元到八百元”,所以写作“700~800元”更为实际,更为简便。
数字与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5.1.1.2条提到:“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年月日的标记可采用GB/T7408-94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如:1994年9月30日和1994年10月1日可分别写作1994-09-30和1994-10-01,仍读作1994年9月30日、1994年10月1日。年月日之间使用半字线‘-’。当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这里提到的国家标准GB/T7408-94,是指《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1994-0g-30”是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这种表示法用八个数字,简明、划一、醒目,可以推荐为我们日常书面中使用,如用于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但这种形式不可替代“1994年9月30日”用于一般的年代表述(如作定语或时间状语),像“该公司是于1994-09-30在北京成立的”中的“1994-09-30”应写作“1994年9月30日”。另外,把“1994年9月30日”写作“1994-09-30”“1994.09.30”“1994·9·30”“1994·09·30”都是不规范的。“1994.9.30”的形式最好也改用“1994-09-30”。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5.1.2条提到,书面上表示时、分、秒,“必要时,可按GB/T7408-94的5.3.1.1中的扩展格式。该格式采用每日24小时计时制,时、分、秒的分隔符为冒号‘:’。”如:“4时”可标记作“04:00”,“15时8分”可标记作“15:08”,“14时2分6秒”可标记作“14:02:06”。这里提到的国家标准GB/T7408-94,是指《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时、分、秒均用两位数字表示,简明划一醒目,可以推荐为我们日常使用。但须注意,此表示法是表示时刻的,而不是表示时间计量的。如:“到站时间:15:08”,是正确的用法,但“列车全程运行所需时间:15:08”是不正确的。后者应表示为“15时8分”“15小时8分”或者“15h8min”。另外,把“时、分、秒的分隔符”称为“冒号‘:’”,也不够妥当。应该说“时、分、秒之间采用与冒号‘:’形式相同的分隔符”。
钟点表示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钟点表示法
一般是先说“点”,后说“分”(再说“秒”)。“点”必须说出(书面语中也有说“时”的),但“分”是否说出,有不同的情形。一般说来,分钟数超过10,“分”可以说,也可以不说,但分钟数不超过10(包括10)时,“分”必须说出。例如,我们可以说“八点四十”“十一点二十五”,也可以说”八点四十分”“十一点二十五分”。但是,我们不能说“十二点六”“九点十”,而必须说“十二点六分”“九点十分”。
汉语用钟点表示时间时,都可以按实际钟点读出,例如:
“5∶00——五点”“5∶07——五点(零)七分”“5∶15——五点十五(分)”“5∶30——五点三十(分)”“5∶45——五点四十五(分)”“5∶59——五点五十九(分)”。但习惯上,如果“分”不超过30,也可以用“×点过×分”来表示;如果“分”超过30而又接近下一个钟头的,也可以用“差×分×点(下一个钟点)”表示。这两种情况下的“分”都必须说出。例如:“5∶05——五点过五分”“5∶21——五点过二十一分”。“5∶48——差十二分六点”“5∶54——差六分六点”。但“5∶30”不能说成“五点过三十分”或“差三十分六点”。
另外,汉语在习惯上还有将整点后的15分、30分、45分说成“一刻”“半”“三刻”的。例如:“5∶15——五点一刻”“5∶30——五点半”“5∶45——五点三刻”。这些也可以用“×点过×刻”或“差×刻×点(下一个钟点)”表示。例如:“5∶15——五点过一刻”“5∶45——差一刻六点”。
表白 表达 表示-近义词应用词典
表白 表达 表示
表白 biǎobǎi 表达 biǎodá 表示 biǎoshì
【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如:
1.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表达】表示(思想、感情)。如:
2.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拼命地挥手。
【表示】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如:
3.每个带工所带包身工的人数,也就表示了他们的排场和财产。
辨析:“表白”着重于“白”,说明白意思,通过说明解释避免误会,如例1。“表达”着重于“达”,常用言语动作来表示,如例2。“表示”着重于“示”,用言语行动来显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如表示决心,表示态度,表示关心,它运用范围比“表白、表达”广,除显示某种思想感情外,还可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如例3,凭包身工的人数表示老板的排场和财产。它们有许多通用处,如表白(表达、表示)心意。但有不通用处,如表示排场,不能改用“表白、表达”。
表示 表现-近义词应用词典
表示 表现
表示 biǎoshì 表现 biǎoxiàn
【表示】用言语行动显示思想感情,使人知道,使人领会。如:
1.杨林又在向郝指导员要求到班里去,他表示不愿意当通讯员。
【表现】①表示出来。②行为或作风中表示出来的。③故意显示自己。如:
2.影片中罗副局长这个人物很好,表现在他政治立场坚定,原则性强,敢于批评斗争,虚心好学,能密切联系群众,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
3.官僚主义的表现,一种是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
4.“能”!宋宝琦为能表现一下自己并非愚钝无知感到非常高兴……。
辨析:“表示”着重于“示”,使人知道,令人领会。“表现”着重于“现”,“表现”程度比“表示”更进一步,把内情显露出来,为众人所知道,多指工作、态度、热情等方面。“表示”则指决心、关怀、神色等。二者可通用,如表示(表现)法律的威力;但有不通用处,如表示欢迎,不用“表现”。
表示-佛源语词词典
表示
显示,表现出来。《大宝积经》卷三十四:“诸佛无能说,称赞及表示。”又《华严经》卷七:“或以示现一切菩萨,愿诲庄严;或以表示一切三世佛,影像庄严。”现代汉语承用,指用语言或行为把内在的思想、感情及态度显示出来。曹禺《雷雨》第二幕:“我想,我很明白地对你表示过。这些日子我还没有见你,我想你很明白。”
表示-现代汉语大词典
表示biǎo shì
【释义】:
①显示某种意义。如:制服上的肩章是用来表示级别的标志。②用语言、行动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曹禺《雷雨》:“我想,我很明白地对你表示过。这些日子我没有见你,我想你很明白。”③显出思想感情的言语、动作或神情。如:他脸上虽没有什么表示,心里可是乐滋滋的。
表示-汉语大词典
表示
【1】显示某种意义。《隋书·礼仪志五》:“若錫於東儲﹐在禮嫌重﹐非所以崇峻陛級﹐表示等威。”【2】用语言﹑行动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十章:“{郭祥}和{大夯}﹐都着急得什么似地﹐向阿妈妮表示﹐如果不讲﹐这饭就不吃了。”{曹禺}《雷雨》第二幕:“我想﹐我很明白地对你表示过。这些日子我没有见你﹐我想你很明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