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屨

屨(屨)是什么意思

  • 巨屨-汉语大词典

    巨屨

    【1】粗糙的鞋子。《孟子·滕文公上》:“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赵岐}注:“巨﹐粗屨也;小﹐細屨也。”【2】巨大的鞋子。《镜花缘》第八七回:“我仿《毛詩》:‘巨屨揚矣﹐于彼高岡;大足光矣﹐于彼韾香。’”

  • 倒屨-汉语大词典

    倒屨

    【1】把鞋子穿倒,形容急于出迎。{唐}{孟简}《咏欧阳行周事》:“{詹生}喜言旋﹐倒屨走迎門。”

  • 冠屨-汉语大词典

    冠屨

    【1】见“冠履”。

  • 冠屨倒施-汉语大词典

    冠屨倒施

    【1】见“冠履倒易”。

  • 刖趾適屨-汉语大词典

    刖趾適屨

    同“[削足適履]”【1】比喻不顾实际,勉强迁就,生搬硬套。《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丁未﹐行幸{長安}”{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刖趾適屨﹐刻肌傷骨﹐反更稱説﹐自以爲能。”

  • 削趾適屨-汉语大词典

    削趾適屨

    【1】见“削足適履”。

  • 蒯屨-汉语大词典

    蒯屨

    【1】草鞋。{明}{张居正}《辛未会试录序》:“顧諸士脱蒯屨而登王庭﹐猶未知上意之所嚮與已之趨者宜何如也。臣請告之﹐以定厥志。”

  • 劍及屨及-汉语大词典

    劍及屨及

    亦作“[劍及履及]”【1】《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言{楚王}急欲出兵为{申舟}报仇,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窒皇,捧剑的人追到寝门之外,驾车的人追到{蒲胥}之市,才追上他。后以“劍及屨及”﹑“劍及履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邹鲁}《督军称兵与复辟》:“{滇}軍師長{張開儒}﹑{方聲濤}等﹐尤摩拳擦掌﹐大有劍及屨及之勢。”

  • 功屨-汉语大词典

    功屨

    【1】古代再命以上的贵族所穿的鞋子。作工略粗于命屦。《周礼·天官·屦人》:“辨外内命夫命婦之命屨﹑功屨﹑散屨。”{郑玄}注:“功屨﹐次命屨﹐於孤卿大夫﹐則白屨﹑黑屨﹐九嬪内子亦然。世婦命婦以黑屨爲功屨。”{孙诒让}正义:“命屨人工最精﹐功屨次於命屨﹐故微麤﹐次命屨謂降一等也。”

  • 墜屨-汉语大词典

    墜屨

    【1】坠履。{宋}{曾巩}《贺韩相公赴许州启》:“持心素厚﹐未忘墜屨之微;引脰永懷﹐已動掃門之喜。”{唐}{温庭筠}《上盐铁侍郎启》:“某聞珠履三千﹐猶憐墜屨;金釵十二﹐不替遺簪。苟興求舊之懷﹐不顧窮奢之飾。”{晋}{陆机}《演连珠》之四十:“是以江漢之君﹐悲其墜屨;少原之婦﹐哭其亡簪。”

  • 弊屨-汉语大词典

    弊屨

    【1】{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與{吴}人戰﹐{楚}軍敗﹐{昭王}走﹐屨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國}雖貧﹐豈愛一踦屨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後﹐{楚國}之俗無相棄者。”后因以“弊屨”喻不可轻弃之故旧。《北齐书·高德政传》:“{魏静帝}曰:‘人念遺簪弊屨﹐欲與六宫别﹐可乎?’乃入與夫人嬪御以下訣别﹐莫不歔欷掩涕。”

  • 天冠地屨-汉语大词典

    天冠地屨

    【1】犹言天壤之别﹐比喻两者差別极大。{宋}{洪迈}《容斋五笔·忠义出天资》:“人之賢不肖﹐相去何止天冠地屨乎!”《史记·日者列传》:“夫卜而有不審﹐不見奪糈;爲人主計而不審﹐身無所處。此相去遠矣﹐猶天冠地屨也。”

  • 小屨-汉语大词典

    小屨

    【1】制作较细的鞋。《孟子·滕文公上》:“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赵岐}注:“巨﹐類屨也;小﹐細屨也。”{焦循}正义:“巨爲大﹐即爲麤也;小爲精﹐即爲細也。粗疏易成﹐細巧功密。”《急就篇》“裳韋不借爲牧人”{唐}{颜师古}注:“不借者﹐小屨也。以麻爲之﹐其賤易得。”

  • 句屨-汉语大词典

    句屨

    【1】古代鞋的一种。鞋端饰有絛制之鼻。《大戴礼记·哀公问》:“然則今夫章甫﹑句屨,紳帶搢笏者,此皆賢乎?”《荀子·哀公》“句屨”作“絇屨”。{王先谦}集解:“{王肅}云:‘絇,謂屨頭有拘飾也。’{鄭康成}云:‘絇之言拘也,以爲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参阅《周礼·天官·諵H》{贾公彦}疏。一说“句”通“矩”。句屦为方头之鞋。《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陆德明}释文:“句﹐音矩。{李}云:‘方也。’”

  • 吉屨-汉语大词典

    吉屨

    【1】旧时送葬者所着之麻鞋。《仪礼·丧服》“小功布衰裳”{汉}{郑玄}注:“舊説﹐小功以下﹐吉屨無絇。”

  • 命屨-汉语大词典

    命屨

    【1】古代帝王赐予命夫﹑命妇的单底鞋。《周礼·天官·屦人》:“辨外内命夫﹑命婦之命屨﹑功屨﹑屨。”{郑玄}注:“命夫之命屨﹐纁屨;命婦之命屨﹐黄屨。”【2】指帝王赐屦于命夫﹑命妇。《周礼·天官·屦人》“辨内外命夫﹑命婦之命屨”{汉}{郑玄}笺:“次命屨於孤卿﹑大夫﹐則白屨﹑黑屨。”

  • 客屨-汉语大词典

    客屨

    【1】旅人的鞋。{唐}{温庭筠}《题中南佛塔寺》诗:““苔侵客屨﹐山雪入禪衣。”

  • 屝屨-汉语大词典

    屝屨

    【1】草鞋。常泛指行旅用品。《左传·僖公四年》:“若出於{陳}{鄭}之間﹐共其資糧屝屨﹐其可也。”{杜预}注:“屝﹐草屨。”{唐}{独孤及}《谏表》:“以其糧儲屝屨之資﹐充疲人貢賦。”{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四:“自軍興以來﹐資糧屝屨﹐不能不取給於捐輸。”

  • 履屨-汉语大词典

    履屨

    【1】粗鞋。《大戴礼记·武王践阼》:“於履屨爲銘焉……屨履之銘曰:‘慎之勞﹐勞則富。’”

  • 屨-汉语大词典

    “[屦]”的繁体字。《廣韻》九遇切,去遇,見。【1】单底鞋。多以麻﹑葛﹑皮等制成。后亦泛指鞋。《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屨。”{郑玄}注:“複下曰舃,禪下曰屨。”《说文·履部》:“屨,,也。”{段玉裁}注引{晋}{蔡谟}曰:“今時所謂謂者,自{漢}以前皆名屨……屨﹑舃者一物之别名。”{宋}{李纲}《邵武军泰宁县丹霞禅院记》:“〔{邵武軍}〕既落髮,受具戒,居{雙林院}。遠近響風,户外之屨滿矣。”【2】穿鞋。{唐}{韩愈}《孔公墓志铭》:“親戚之不仕與倦而歸者,不在東阡在北陌,可杖屨來往也。”{宋}{洪迈}《夷坚乙志·皇甫自牧》:“六月劇暑,{自牧}在舟中,與同行者皆袒裼不冠屨。”【3】脚上着物。参见“[屨校]”。【4】踩踏。《文选·扬雄<羽猎赋>》:“屨般首,帶脩蛇。”{李善}注:“屨,謂踐履之也。”【5】任,担任。《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身屨典軍搴旗者數也,可謂壯士。”

  • 屨賤踊貴-汉语大词典

    屨賤踊貴

    【1】屦价贱,踊价贵。受刖刑断足者多,屦无用,故贱。后即以指刑重且滥。《左传·昭公三年》:“國之諸市﹐屨賤踊貴﹐民人痛疾。”{杜预}注:“踊﹐刖足者屨。言刖多。”《孔丛子·执节》:“{晏子}既陳屨賤而踊貴於君﹐其君爲之省刑。”

  • 屨及劍及-汉语大词典

    屨及劍及

    【1】《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投袂而起,屨及于窒息,劍及于寢門之外,車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圍{宋}。”{杜预}注:“窒皇,寢門闕。”后以“屨及劍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楚莊}投袂﹐屨及劍及﹐即日伐{宋}。”

  • 屨校-汉语大词典

    屨校

    【1】谓戴上脚镣。《易·噬嗑》:“屨校滅趾﹐无咎。”{王弼}注:“屨﹐貫也。”{孔颖达}疏:“屨﹐謂著而屨踐也;校﹐謂所施之械也。”

  • 屨舃-汉语大词典

    屨舃

    亦作“[屨舄]”【1】泛指鞋。《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屨”{汉}{郑玄}注:“凡屨舃﹐各象其裳之色。”{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不佩劍﹐不脱屨舃。”

  • 屨企-汉语大词典

    屨企

    【1】踮脚而望。{唐}{李华}《含元殿赋》:“遞攀援而聳仰﹐齊屨企而冠騰。”

  • 屨杖-汉语大词典

    屨杖

    【1】古礼年五十得扶杖,长者可入室而后脱鞋,故以“屨杖”为敬辞,用以称老人。{明}{唐顺之}《与刘南坦尚书》:“回首故山﹐可爲太息﹐不久圖返初服﹐奉侍屨杖﹐當有日也。”

  • 屨舄-汉语大词典

    屨舄

    【1】见“屨舃”。

  • 屨縷-汉语大词典

    屨縷

    【1】织屦缉麻。《管子·轻重甲》:“{桓公}憂北郭民之貧﹐召{管子}而問曰:‘北郭者﹐盡屨縷之甿也﹐以唐園爲本利﹐爲此有道乎?’”{马非百}新诠:“《孟子·滕文公篇》‘身織屨﹐妻辟纑以易之’﹐縷即纑也……‘屨縷之甿’﹐謂人民皆以織屨辟纑爲業﹐言其貧也。”

  • 王喬屨-汉语大词典

    王喬屨

    【1】见“王喬舄”。

  • 杖屨往還-汉语大词典

    杖屨往還

    【1】谓老年人交情密切,时相往来。{宋}{苏轼}《答钱济明书》:“此行决往{常州}居住……若遂此事﹐與公杖屨往還﹐樂此餘年。”

  • 杖屨-汉语大词典

    杖屨

    【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郑玄}注:“撰猶持也。”{孔颖达}疏:“撰杖屨者﹐則君子自執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復恭}致仕﹐賜杖屨。”【2】拄杖漫步。{唐}{杜甫}《祠南夕望》诗:“興來猶杖屨﹐目斷更雲沙。”{明}{许时泉}《同甲会》:“杖屨問從何處﹐蒼山赤葉林丘。”{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词:“先生杖屨無事﹐一日走千回。”【3】对老者﹑尊者的敬称。{宋}{司马光}《祭颖公文》:“承乏諫垣﹐造請有禁﹐不親杖屨﹐殆將再期﹐豈意一朝忽爲永訣。”{唐}{杜甫}《咏怀》之二:“南爲{祝融}客﹐勉强親杖屨﹐結託老人星﹐{羅浮}展衰步。”{仇兆鳌}注:“{盧}注:{衡山}有{祝融峯}﹐{董鍊師}在焉﹐故思一親其杖屨。”

  • 散屨-汉语大词典

    散屨

    【1】无装饰的鞋子。《周礼·天官·屦人》:“辨外内命夫命婦之命屨﹑功屨﹑散屨。”{郑玄}注:“散屨﹐亦謂去飾。”{孙诒让}正义:“凡此經言散者﹐並取麤沽猥雜亞次於上之義。”

  • 斂屨-汉语大词典

    斂屨

    【1】犹摄足。踮起足走路,表示敬肃。{唐}{郎士元}《冬夕寄青龙寺源公》诗:“斂屨入寒竹﹐安禪過漏聲。”

  • 決屨-汉语大词典

    決屨

    【1】见“決履”。

  • 撰杖捧屨-汉语大词典

    撰杖捧屨

    【1】谓侍奉长者。语本《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蚤莫﹐侍坐者請出矣。”{陈澔}集说:“氣乏則欠,體疲則伸;撰,猶持也。此四者皆厭倦之容,恐妨君子就安,故請退。”本谓长者坐久而持杖履﹐有厌倦起行之意。{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五六:“一州典故閒徵徧﹐撰杖觀濤得幾人?”原注:“八月十八日侍家大人觀潮。”{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是故雷精日角﹐聞道德而摳衣;月頰山庭﹐奉琴書而撰杖。”{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八:“每恨不獲撰杖捧屨﹐列弟子班也。”亦省作“[撰杖]”。

  • 服屨-汉语大词典

    服屨

    【1】同色的服装鞋子。《周礼·天官·屦人》:“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郑玄}注:“屨自明矣﹐必連言服者﹐著服各有屨也。”{贾公彦}疏:“屨舄從裳色﹐裳既多種﹐故連言服也。”

  • 税屨-汉语大词典

    税屨

    【1】犹息足。税﹐通“捝”﹑“脱”。{明}{杜岕}《重午日集西樵园亭采药》诗:“税屨向名園﹐良辰曰重午。”

  • 章父薦屨-汉语大词典

    章父薦屨

    【1】见“章甫薦履”。

  • 疏屨-汉语大词典

    疏屨

    【1】旧时服丧用的粗麻鞋。《仪礼·丧服》:“布帶﹑疏屨。”{郑玄}注:“疏﹐猶麤也。”疏屨﹐一本作“屨”。

  • 皮屨-汉语大词典

    皮屨

    【1】古代以皮制作的鞋。供冬天穿用。《仪礼·士冠礼》:“冬皮屨可也。”{贾公彦}疏:“冬時寒﹐許用皮﹐故云‘可也’。”

  • 簪屨-汉语大词典

    簪屨

    亦作“[簪履]”【1】簪笄和鞋子。常以喻卑微旧臣。《魏书·于忠传》:“皇太后聖善臨朝﹐衽席不遺﹐簪屨弗棄。”《旧唐书·高士廉传》:“臣亡舅{士廉}知將不救﹐顧謂臣曰:‘至尊覆載恩隆﹐不遺簪履﹐亡殁之後﹐或致親臨。’”{宋}{曾巩}《贺韩相公启》:“{鞏}一去朝行﹐六更歲序。顧兹舊物﹐自慚簪屨之微;保是孤生﹐方賴陶鈞之賜。”

  • 芒屨-汉语大词典

    芒屨

    【1】芒鞋。{宋}{苏轼}《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次韵》:“幽人行未已﹐草露溼芒屨。”{清}{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诗之二:“彊飯却扶芒屨健﹐高歌脱帽酒杯狂。”{明}{王守仁}《龙潭夜坐》诗:“草露不辭芒屨溼﹐松風偏與葛衣輕。”

  • 苞屨-汉语大词典

    苞屨

    【1】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礼记·曲礼下》:“苞屨﹑扱衽﹑厭冠﹐不入公門。”{孔颖达}疏:“苞屨﹐謂藨蒯之草爲齊衰喪屨。”

  • 菅屨-汉语大词典

    菅屨

    【1】用菅草编织为鞋; 草鞋。古代服丧时着之。《仪礼·丧服》:“斬衰裳﹐苴絰﹑杖﹑絞帶﹐冠繩纓﹐菅屨者。”{贾公彦}疏:“菅屨者謂以菅草爲屨。”《旧五代史·晋书·尹玉羽传》:“冬不釋菅屨﹐期不變倚廬。”{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春秋不讥世卿说》:“衆臣爲其君布帶繩屨﹐則室老貴臣爲其君絞帶菅屨矣。”

  • 葛屨-汉语大词典

    葛屨

    【1】用葛草编成的鞋。《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忽有二使﹐布袍葛屨﹐聯袂而來。”{宋}{陆游}《东偏小室去日最远每为逃暑之地戏作五字》:“渴愛飱漿美﹐慵便葛屨輕。”《诗·魏风·葛屦》:“糾糾葛屨﹐可以履霜。”《诗·齐风·南山》:“葛屨五兩﹐冠緌雙止。”

  • 蕑屨-汉语大词典

    蕑屨

    亦作“[蕳屨]”【1】菅草所编之履。《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斬衰蕑屨杖而歠粥者﹐志不在於飲食。”

  • 納屨踵决-汉语大词典

    納屨踵决

    【1】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韩诗外传》卷一:“{原憲}楮冠黎杖而應門﹐正冠則纓絶﹐振襟則肘見﹐納履則踵决。”《庄子·让王》:“{曾子}居{衛}……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纓絶﹐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决。”亦作“[納履踵决]”。

  • 紃屨-汉语大词典

    紃屨

    【1】用粗麻绳编成的鞋。《荀子·富国》:“布衣紃屨之士誠是﹐則雖在窮閻漏屋﹐而王公不能與之争名。”{杨倞}注:“紃﹐縧也。謂編麻爲之麤繩之屨也。”

  • 素屨-汉语大词典

    素屨

    【1】无采饰的鞋子。古代居丧两年后所穿。《周礼·天官·屦人》:“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爲赤舃﹑黑舃﹑赤繶﹑黄繶﹑青句﹑素屨﹑葛屨。”{郑玄}注:“素屨者﹐非純吉﹐有凶去飾者。”{贾公彦}疏:“素屨者﹐大祥時所服﹐去飾也。”

  • 絇屨-汉语大词典

    絇屨

    【1】有絇饰的鞋。《後汉书·明帝纪》:“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屨以行事。”《後汉书·舆服志下》:“〔{顯宗}〕赤舃絇屨﹐以祠天地﹐養三老五更於三雍﹐于時政治平矣。”《荀子·哀公》:“{哀公}曰:‘然則夫章甫﹑絇屨﹑紳而搢笏者﹐此賢乎?’”{杨倞}注:“{王肅}云:絇謂屨頭有拘飾也。{鄭康成}云:絇之言拘也﹐以爲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

  • 繐屨-汉语大词典

    繐屨

    【1】居丧时所穿的鞋子。《仪礼·士冠礼》:“不屨繐屨。”{郑玄}注:“繐屨﹐喪屨也。”

  • 織屨-汉语大词典

    織屨

    【1】用麻﹑草﹑丝﹑革等为材料编织鞋子。{章炳麟}《与刘揆一书》:“故夫織屨飲瓢﹐槁項不聞國政。”《孟子·滕文公下》:“彼身織屨﹐妻辟纑﹐以易之也。”《汉书·翟方进传》:“母憐其幼﹐隨之{長安}﹐織屨以給{方進}。”

  • 繩屨-汉语大词典

    繩屨

    【1】古代丧服所着的草鞋。《仪礼·丧服》:“繩屨者﹐繩菲也。”

  • 輕屨-汉语大词典

    輕屨

    【1】轻便的鞋子。代指轻盈的脚步。{清}{黄鷟来}《人日晴喜而有作》诗:“苔明動芳徑﹐草輭承輕屨。”

  • 輯屨-汉语大词典

    輯屨

    【1】拖着鞋子。《礼记·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爲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郑玄}注:“輯﹐斂也。斂屨﹐力憊不能屨也。”

  • 重臺屨-汉语大词典

    重臺屨

    【1】即重台履。{唐}{元稹}《梦游春七十韵》:“叢梳百葉髻﹐金蹙重臺屨。”

  • 踦屨-汉语大词典

    踦屨

    【1】单只的鞋。《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自再興師﹐傾中國驍卒二十萬﹐踦屨無遺﹐天下冤之。”{汉}{贾谊}《新书·谕诚》:“昔{楚昭王}與{吴}人戰。{楚}軍敗﹐{昭王}走﹐屨決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國}雖貧﹐豈愛一踦屨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後﹐{楚國}之俗﹐無相棄者。”

  • 踴屨-汉语大词典

    踴屨

    亦作“[踊屨]”【1】《左传·昭公三年》:“公笑曰:‘子近市,識貴賤乎?’對曰:‘既利之,敢不識乎?’公曰:‘何貴何賤?’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對曰:‘踊貴屨賤。’”后因以“踊屨”指用刑滥酷。{唐}{罗隐}《谗书·市赋》:“始先生以踊屨之譏革寡人之非﹐今先生以交易進退祛寡人之蒙昧。”

  • 進屨-汉语大词典

    進屨

    【1】犹进履。{明}{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府知府周公行状》:“幸不即填溝壑﹐則扶杖進屨之年﹐皆歌詠太平之日也。”

  • 遊屨-汉语大词典

    遊屨

    【1】代称游人。{明}{袁宗道}《三忠祠纪游》:“垣内寺館俱新整﹐而臨流一亭﹐尤爲遊屨所湊﹐蓋喜其疎野空曠耳。”

  • 遺簪墜屨-汉语大词典

    遺簪墜屨

    亦作“[遺簪墜履]”【1】《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遊{少源}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汉}{贾谊}《新书·琞粆n:“昔{楚昭王}與{吴}人戰,{楚}軍敗,{昭王}走,屨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隋},左右問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昭王}曰:‘{楚國}雖貧,豈愛一踦屨哉?思與偕反也。’自是之後,{楚國}之俗無相棄者。”后人合两事为“遺簪墜屨”,比喻旧物或故情。《北史·韦夐传》:“{孝寬}({韋孝寬})爲{延州}總管。{夐}至州﹐與{孝寬}相見。將還﹐{孝寬}以所乘馬及轡勒與{夐}。{夐}以其華飾﹐心弗欲之﹐笑謂{孝寬}曰:‘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捨舊録新﹐亦非吾志也。’於是乃乘舊馬以歸。”《周书·韦夐传》作“遺簪墜履”。{宋}{曾肇}《陈州谢上表》:“篤遺簪墜屨之仁﹐推藏疾納汙之誼。”【2】指遗弃的簪珥鞋袜。{明}{冯梦龙}《永团圆·江边解闹》:“若是果然投江﹐必然留下物件爲記﹐不免再到江邊去﹐仔細尋覓一番﹐倘有遺簪墜履﹐也就是賢妻的芳魂所憑了。”

  • 遺簪弊屨-汉语大词典

    遺簪弊屨

    同“[遺簪墜屨]”【1】《北齐书·高德政传》:“{魏静帝}曰:‘人念遺簪弊屨﹐欲與六宫别﹐可乎?’乃入與夫人嬪御以下訣别﹐莫不歔欷掩涕。”

  • 還屨-汉语大词典

    還屨

    【1】古人席地而坐,脱鞋于侧。还屦,谓转动鞋履。这是倦客时的一种动作。《礼记·少仪》:“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運笏﹑澤劒首﹑還屨﹐問日之蚤莫﹐雖請退可也。”{孔颖达}疏:“還屨者﹐還﹐轉也﹐謂君子自轉屨也。尊者説屨於户内﹐是屨恒在側﹐故得自還轉之也。”

  • 青芒屨-汉语大词典

    青芒屨

    【1】即青芒履。{宋}{陆游}《溪上》诗“單衣縫白紵﹐雙屨織青芒”自注:“道家有青芒屨。”

  • 革屨-汉语大词典

    革屨

    【1】皮靴;皮鞋。《隋书·东夷传·高丽》:“服大袖衫﹐大口袴﹐素皮帶﹐黄革屨。”

  • 鞮屨-汉语大词典

    鞮屨

    【1】革履。《礼记·曲礼下》:“鞮屨﹐素簚。”{孙希旦}集解:“鞮屨﹐革履也。”一说﹐指没有装饰的草鞋。参阅{郑玄}注﹑{孔颖达}疏。【2】古代少数民族的舞鞋。以皮革制成。《周礼·春官·序官》“鞮鞻氏”{汉}{郑玄}注:“鞻讀爲屨。鞮屨﹐四夷舞者所屝也。今時倡蹋鼓沓行者﹐自有屝。”{孙诒让}正义:“蓋凡舞履皆用革﹐而四夷舞屝尤殊異……故以名官也。”

  • 黄屨-汉语大词典

    黄屨

    【1】指古代帝王及王后所穿的黄色的鞋子。《周礼·天官·屦人》“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汉}{郑玄}注:“凡屨之飾﹐如繡次也。黄屨白飾﹐白屨黑飾﹐黑屨青飾。”

  • 麻屨-汉语大词典

    麻屨

    【1】即麻鞋。《後汉书·逸民传·梁鸿》:“女求作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之具。”{宋}{陆游}《穷居》诗:“掩書常笑城南北﹐麻屨還朝授拾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