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巴

巴(巴)是什么意思

  • 流利←→结巴-反义词词典

    流利←→结巴liúlì-jiéba

    【词性】:形

    流利:话说得快而清楚。

    结巴:口吃;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

    【例】 她能说流利的京语,又会说闽南话,更有很好的文学造诣,前线广播站从上千个人选中选中了她,硬是从文工团挖了出来。(张凤雏:《沙滩上的脚印》) 韩小斗结结巴巴地说:“城,城上是四中队和五中队,不,不知道拿,拿……”(雪克:《战斗的青春》)

  • 慢悠悠←→急巴巴-反义词词典

    慢悠悠←→急巴巴mànyōuyōu-jíbābā

    【词性】:形

    慢悠悠:形容缓慢。

    急巴巴:急迫的样子。也叫“急火火”、“急匆匆”。

    【例】 他看了看东山的脸,脸上带着笑,虽然笑得不自然,他知道儿子是来和解来了。就慢悠悠地说:“行吧,那地就得调调茬。”(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我哥送我嫂子上夜班,回来就急火火地把我叫起来,说是有事。(吴金良:《醉人的春夜》)“嗯!”卖报人盯了罗海汉一眼,急匆匆地向窝棚那边奔去。(徐本夫:《特别行动》)

  • 湿渌渌←→干巴巴-反义词词典

    湿渌渌←→干巴巴shīlūlū-gǎnbābā

    【词性】:形

    湿渌渌: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也作湿漉漉。

    干巴巴:形容干燥的样子。

    【例】 湖里的那只鸟,浑身湿漉漉的,还在发抖呢!(小学《语文》第四册《骄傲的孔雀》) 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鲁迅:《呐喊·风波》)

  • 盐卤←→盐巴-反义词词典

    盐卤←→盐巴yánlǔ-yánbā

    【词性】:名

    盐卤:熬盐时剩下黑色液体,是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盐巴:食盐。

    【例】 做菜调味离不开盐巴,点豆腐离不开盐卤。

  • 干巴-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干巴gānba

    〈形〉①失去水分而收缩或变硬。形容食物或植物等。常作谓语、定语,也可以作补语。

    小石榴的枝叶全都干巴了|烙饼干巴了|这干干巴巴的贴饼子谁咬得动|干巴馒头|枣儿都晒得干巴了

    ②缺少脂肪,皮肤干燥。形容人。常作谓语、定语。

    那老妇人瘦得皮包着骨头,真干巴|门口站着一个干巴老头儿|看他那干巴样儿

    ③枯燥,不生动。形容人的语言。常作谓语、定语。

    他说话干干巴巴,听着让人生厌|这干巴老头子说话也那么干巴

  • 干巴-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干巴gānba

    ①失去水分而收缩变硬——水灵(~的花叶)②没有兴趣或趣味的——生动(讲得干巴,一点也不~。)

  • 干巴巴-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干巴巴gānbābā

    干燥——湿漉漉(~的泥土)

  • 蔫巴-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蔫巴niānba

    精神不振——欢实

  • 蔫里巴唧-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蔫里巴唧niānlǐbājī

    精神不振的样子——欢蹦乱跳(~的孩子,怎么一下子变得蔫里巴唧了呢?)

  • 下里巴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下里巴人xiàlǐbārén

    原来指我国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阳春白雪(现在是~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 眼巴巴-实用委婉语词典

    眼巴巴

    意为徒然张着眼睛,憧憬着,盼望着。

  • 马尾巴-实用委婉语词典

    马尾巴

    婉指梳成粗辫子的头发。用于成年女子。

  • 哑巴-实用委婉语词典

    哑巴

    婉指性格内向,不喜吭声。

  • 急巴巴-实用委婉语词典

    急巴巴

    形容急得不知道怎么办。俗语。

  • 翘尾巴-实用委婉语词典

    翘尾巴

    婉指骄傲得了不得。喻指。有“尾巴翘到天上去了”一说。

  • 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反义词应用词典

    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xiàlǐbārén

    阳春白雪 yángchūnbáixuě

    【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例句〕

    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阳春白雪】比喻艺术性很高、难度较大的文艺作品。

    〔例句〕

    况且“传统风格”完全可以写出堪称“阳春白雪”的作品。

  • 巴-古文观止词典

    巴bā

    【词性】:名词

    古国名,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武王克殷,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并于秦,以其地为巴郡(4)。《苏秦以连横说秦》:西有巴、蜀、汉中之利。——西面有巴子国、蜀国和汉中的富饶条件。《李斯谏逐客书》:西并巴、蜀。——在西面兼并了巴子国和蜀国。《贾谊过秦论上》:西举巴蜀。——向西攻占了巴子国和蜀国。

  • 巴陵-古文观止词典

    巴陵bā líng

    【词性】:名词

    旧县名。汉代下雋县巴丘地。神话传说后羿斩巴蛇于洞庭,蛇骨堆积像丘陵,故名。三国吴改为巴陵县。现为岳阳县(1)。《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我观赏那巴陵的壮丽景色。

  • 巴陵郡-古文观止词典

    巴陵郡bā líng jùn

    【词性】:名词

    郡名。南朝宋元嘉十六年置。隋废。唐天宝元年复置。至乾元元年改称岳州。郡治在今湖南岳阳县(1)。《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郡做太守。

  • 巴不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巴不到

    【释义】:

    ①急切盼望。《水浒全传》二四:却说西门庆巴不到这一日,裹了顶新头巾,穿了一套整整齐齐的衣服,带了三五两碎银子,径投这紫石街来。《醒世恒言》一三:当日无情无绪,巴不到晚。又去设了香案,到花园中祷告。②赶不到。《水浒全传》七三:两个因宽转梁山泊北,到寨尚有七八十里,巴不到山,离荆门镇不远。

  • 巴不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巴不得

    【释义】:

    迫切希望。《喻世明言》六:众妾为平时珠娘有专房之宠,满肚子恨他,巴不得捻他出去。《二刻拍案惊奇》二〇:他内外揽权,百般欺侵,巴不得姊夫有事,就好科派用度,落来肥家。《红楼梦》二: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

    ⊙巴不能勾

    《水浒全传》二五:这妇人巴不能勾他出去了。

    ⊙巴不能

    《醒世恒言》二七:那焦氏巴不能生下个儿子。

    ⊙巴不能够

    《三遂平妖传》十六:当日巴不能够一拳把白日打落,谯楼上立地催他起鼓。

    ⊙巴弗能够

    《何典》五:醋八姐正怕形容鬼在家要量柴头数米角的管他,巴弗能够出门去了,落得无拘无束。

  • 巴高望上-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巴高望上

    【释义】:

    攀求高位,希图晋升。《红楼梦》四六: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

  • 巴着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巴着眼

    【释义】:

    睁大着眼。形容期待的神情。《红楼梦》八九:那些小学生都巴着眼瞧,却原是晴雯所补的那件雀金裘。

  • 巴家做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巴家做活

    【释义】:

    巴家:顾家。谓辛勤操持家务。《石点头》一一:那知道因这老人家舍不得儿子媳妇分离,却教端端正正、巴家做活。

  • 巴了南墙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巴了南墙望

    【释义】:

    巴:扒,攀。形容迫切希望。《醒世姻缘传》三九: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静。

    ⊙巴着南墙望

    《醒世姻缘传》三二:我希罕你拉他!我这里巴着南墙望他打死我哩!

  • 巴得高,跌断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巴得高,跌断腰

    【释义】:

    巴:扒,攀。常比喻热衷功名、跻身高位的人一旦失势,下场悲惨。《飞跎全传》一一:跎子大喜,慌望上飞,忽然跌下。上帝道:“畜生,巴得高,跌断腰。毛还未干,到想飞了。”

    ⊙巴高跌断腰

    《飞跎全传》一九:嘴上无毛,做事不牢。巴高跌断腰。

  • 腌里巴臜-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腌里巴臜

    【释义】:

    肮脏,不干净。《儿女英雄传》三二:进去,里头是腌里巴臜的两间头发铺。

    ⊙腌腌臜臜

    《醒世恒言》八:我房里腌腌臜臜,到在新房里坐罢。《合锦回文传》十四:我这般蓬头跣足、腌腌臜臜到路上去,明是个逃犯模样,岂不被人拿了?

  • 矮子爬楼梯——巴弗能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矮子爬楼梯——巴弗能够

    【释义】:

    歇后语。指巴不得。《何典》六:忽有个精胖小伙子来做他口里食,真是矮子爬楼梯——巴弗能够。

  • 绷巴吊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绷巴吊拷

    【释义】:

    绷:拉紧。剥去衣服,用绳子捆绑起来吊打。《西游记》二四:却说那三人穿林入里,只见那呆子绷在树上,声声叫喊,痛苦难禁……“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

    ⊙绷爬吊拷

    《警世通言》三七:将一条索子缚了苗忠,并大字焦吉、茶博士陶铁僧,解在襄阳府来,押下司理院。绷爬吊拷,一一勘正,三人各自招伏了。

    ⊙掤扒吊拷

    《二刻拍案惊奇》五:大尹升堂,验着衣领针线是实,明知无枉,喝教:“用起刑来!”令招实情。掤扒吊拷,备受苦楚。

  • 吃哑巴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哑巴亏

    【释义】:

    哑巴吃了亏无法讲出来。比喻受了损害不能申诉、不敢声张。《林兰香》四一:采艾道:“不声张,是吃哑巴亏了。”《三侠五义》一四: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梼杌萃编》二〇:这回他的女儿同那未正名的如君受了这番糟蹋,他已经甘心吃这哑巴亏,隐忍不发。

  • 赤巴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赤巴巴

    【释义】:

    赤裸裸。引申为十足、完全。《金瓶梅词话》五三:硶说嘴的,在真人前赤巴巴吊谎,难道我便信了你。又五三:这赤巴巴没廉耻的,喽喽的臭涎唾,也不知倒了几斛出来了!

  • 打牙巴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牙巴骨

    【释义】:

    发抖时牙齿打战。《醒世姻缘传》五二:狄希陈唬的那脸蜡滓似的焦黄,战战的打牙巴骨,回不上话来。

  • 大马指头巴耳朵--不得入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马指头巴耳朵--不得入门

    【释义】:

    歇后语。大马指头:大拇指头。用大拇指头挖耳朵,当然不行。比喻无法入门,难以进去。《飞跎全传》九:却说跎子过了逼上梁山,走了一日,远远望见机关,但见关门紧闭,无人来往。跎子此时大马指头巴耳朵--不得入门。

  • 狗长尾巴尖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狗长尾巴尖儿

    【释义】:

    俗传小狗在母腹中,待尾巴一长足就生下来了,因戏谑人的生日为“狗长尾巴尖儿”。《红楼梦》四五: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儿。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

  • 狐狸尾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狐狸尾巴

    【释义】:

    比喻坏人现出原形的把柄。指做了坏事总要败露。《何典》三:一样是狐狸尾巴,一样是镬里鹞鹰。

  • 胡二巴越-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胡二巴越

    【释义】:

    稀里胡涂,不明不白。《老残游记》六:这闺女有一天在门口站着,碰见了府里马队上什长花肐膊王三,因此王三看他长的体面,不知怎么,胡二巴越的就把他弄上手了。

  • 还债须还债尾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还债须还债尾巴

    【释义】:

    意谓还债要彻底,不留尾巴。《珍珠舶》一:只是古语说得好:“还债须还债尾巴。若不还去根头叫绝,那时差着愚弟兄,再来冒犯,休要见怪。”

  • 夹了尾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夹了尾巴

    【释义】:

    动物害怕逃跑时常夹着尾巴。形容人狼狈而逃的样子,也形容人受窘难堪的样子。《醒世姻缘传》六三:调羹是他降怕了的败将,只看见他就夹了尾巴飞跑。

    ⊙夹着尾巴

    《儿女英雄传》六:我这里拍着窗户吆喝了两声,他才夹着尾巴跑了。

    ⊙夹了屁股

    《醒世姻缘传》八:那海姑子、郭姑子在禹明吾家吃了饭,听见了这个缘故,夹了屁股出后门一溜烟去了。

  • 焦尾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焦尾巴

    【释义】:

    比喻绝了后代。《清风闸》三:自己又没本事肚肠里拉一个小的出来。若没本事就罢了,焦尾巴绝后代,吃一碗现成饭倒罢了。

    ⊙焦了尾巴

    《后红楼梦》一:到如今他何处去了?还焦了尾巴,只留下了一个巧姐。

    ⊙焦了尾巴梢子

    《红楼梦》一一七:大凡做个人,原要厚道些。看凤姑娘仗着老太太这样的利害,如今焦了尾巴梢子了,只剩了一个姐儿,只怕也要现世现报呢。

  • 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

    【释义】:

    歇后语。疖子:化脓的皮肤病。比喻没多少油水。也比喻没多大本事。《儒林外史》一四:怪不得人说你们“诗云子曰”的人难讲话!这样看来,你好像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倒是我多事,不该来惹这婆子口舌!

    ☉老鼠尾巴生疮儿--有脓也不多

    《金瓶梅》一:伯爵连忙道:“哥说的是。婆儿烧香当不得老子念佛,各自要尽自的心。只是俺众人们,老鼠尾巴生疮儿--有脓也不多。”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

    《红楼梦》六八:你兄弟又不在家,又没个商议,少不得拿钱去垫补,谁知越使钱越被人拿住了刀靶,越发来讹。我是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所以又急又气,少不得来找嫂子。

    ☉鼠子尾的长疮--有多少脓血儿

    《廿载繁华梦》一四:小弟像鼠子尾的长疮--有多少脓血儿?怕没有多大本领,能担这个重任。

  • 露狐狸尾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露狐狸尾巴

    【释义】:

    传说狐狸成精后能变人形,但却变不掉尾巴。比喻坏人露出本来面目。《冷眼观》一一:你怎么不把事情结清了,闹得这样惊天动地的?倘叫今日有一宗正经事在手里,岂不要露狐狸尾巴把人家瞧吗?

  • 没巴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没巴鼻

    【释义】:

    ①没来由,即“无端”。《二刻拍案惊奇》八:却想起一个人来,没事闲游,撞在光棍手里,不知不觉弄去一赌,赌得精光,没些巴鼻。《三遂平妖传》四〇:圣姑姑不得神剑,又失了神力,好没巴鼻,起身在云端瞭望,要寻那处女。②指没有凭据。《喻世明言》三八:原来如此,可知道前日说你与甚么阿舅有奸,眼见得没巴鼻,在我面前胡说。《野叟曝言》一:此地空余黄鹤楼,曰空余,是没巴鼻事。我只见楼,不见黄鹤也。《孽海花》二九:这些都是穷极无聊的文丐,没巴鼻的炒蛋,怕他们做什么?

    ☉没巴臂

    《醒世恒言》三三:胡说!这十五贯钱,分明是他丈人与女婿的,你却说是典你的身价,眼见得没巴臂的说话了。

  •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释义】:

    巴:靠近。前面不靠近村庄,后面不挨着客店。指身处荒郊,不见人烟,无处投宿。也比喻无依无靠。《水浒全传》二: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欲投贵庄,借宿一宵,明日早行。依例拜纳房金,万望周全方便。《二刻拍案惊奇》一一:而今除夕在近、前路已去不迭,真是前不巴村,后不巴店,没奈何了,只得在此饭店中且过了岁,再作道理。《鸳鸯针》四:范顺道:“前不巴村,后不巴店,那里去?”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西湖拾遗》三八:贪看景致,不觉夜深迷路,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石点头》一一:看看天色已晚,路上行人渐渐稀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心里好生慌张。

    ☉前不把村,后不着店

    《常言道》二:但此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就使你往那一簇人家,走进这城里去,也是人生路不熟,如何是好?

    ☉前不靠村,后不靠店

    《施公案》一〇七:且说这漫洼地面,虽说离着献县不远,却是个荒僻之处。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孤另另一座破庙。

    ☉前不着店,后不着村

    《金瓶梅词话》八九:实承望和你白头厮守,谁知道半路花残月没。大姐姐有儿童他房里还好,闪的奴树倒无阴,跟着谁过?独守孤帏,怎生奈何?恰便似前不着店,后不着村里来呵!

    ☉前无客店,后无人家

    《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当夜月明星光之下,主仆二人,前无客店,后无人家,惊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前无村落,后无宿店

    《韩湘子全传》一九:退之叹息一会,只得上了马,趱行几里,不觉来到山林幽僻处,前无村落,后无宿店,四下里旷旷荡荡,没有一些人烟。

    ☉上不靠村,下不着店

    《济公全传》一五八:王太和烦了半天,才挑了书箱往前赶路,这天正往前走,上不靠村,下不着店。

    ☉上不着村,下不着店

    《花月痕》四六:丹翚便埋怨他:“上得好折。如今得了这个去处,上不着村,下不着店,又是不能不走的。”

  •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

    【释义】:

    歇后语。意即自己吃自己的东西。《冷眼观》三〇:去吃,只算是蜻蜓吃尾巴——自吃自,还要加倍;不去吃,即立刻得罪人。

    ☉蜻蜓吃尾巴

    《官场现形记》二九:你让他吃罢,横竖是蜻蜓吃尾巴,多吃了他自己也有份的。

  • 蛇头接尾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蛇头接尾巴

    【释义】:

    形容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何典》一:那些吃茶的清趣朋友,蛇头接尾巴的前门进后门出,几乎连阶沿砖都踏烊易了。

  • 生巴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生巴巴

    【释义】:

    活生生。《五色石》一:我姻事已垂成,都是木家父子作耗,生巴巴的把小姐断送了。

  • 谈心不见路途遥,巴家路儿走得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谈心不见路途遥,巴家路儿走得快

    【释义】:

    指一边谈心一边走路,不会觉得路途遥远,盼望回家的路就走得快。《飞跎全传》六:谈心不见路途遥,巴家路儿走得快,竟到了。

  • 一个巴掌拍不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个巴掌拍不响

    【释义】:

    比喻一个人吵不起架来,发生争执的责任在双方。也比喻一个人办不成事。《红楼梦》五八: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平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 一屁股两肋巴的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屁股两肋巴的债

    【释义】:

    比喻欠了一身债。《儒林外史》五四:长随又走了,虔婆家又走不进他的门,银子又用的精光,还剩了一屁股两肋巴的债,不如卷卷行李,往福建去罢。

    ⊙一屁股两胁肋

    《何典》五:日复一日,把家中弄得空空如也,渐至卖家掘产,将活鬼吃辛吃苦挣起来的家当,不消几年早已写了“清”字。他还没肯歇手,尚在外面百孔千疮做下一屁股两胁肋。

  • 诌掉了下巴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诌掉了下巴子

    【释义】:

    形容胡诌得无边无际。《红楼梦》(程)五四:别说那书上那些大家子,如今眼下拿着咱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那样的事。别叫他诌掉了下巴子罢!

    ⊙诌掉了下巴

    《红楼梦》五四: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

  • 腌里巴臜-汉语惯用语辞典

    腌里巴臜ā li bā zā

    方言。极肮脏。《儿女英雄传》“进去,里头是腌里巴臜的两间头发铺。”

  • 巴黎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巴黎子bā lí zi

    见“笆篱子”。

  • 巴高枝儿-汉语惯用语辞典

    巴高枝儿bā gāo zhīr

    比喻高攀。《儿女英雄传》“我也不怕人笑话我奴才亲戚混巴高枝儿,我今日可算认定了干娘咧。”

  • 不托下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不托下巴bù tuō xià ba

    形容说话不注意场合、分寸。王小鹰《可怜无数山》.“‘你平时和六小队的人很接近,你应该揭发他们的反动言论。’‘棺材们讲话不托下巴,平常开开玩笑是有的,我都记不得了。’”

  • 丑巴怪-汉语惯用语辞典

    丑巴怪chǒu bā guài

    形容长得极丑的人。《儿女英雄传》“我只愁他到底是个乡间的孩子,万一长的丑巴怪似的可怎么配我这个好孩子呢?”也作“丑八怪”。曹禺《原野!“花金子丑八怪,又瘸又驼的短命鬼。”

  • 臭嘴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臭嘴巴chòu zuǐ ba

    比喻胡言乱语。《新民晚报》2001.4.19“这班政客脸皮厚,还有一张臭嘴巴。狂言乱语要参拜,硬把魔鬼当菩萨。”

  • 大撒巴掌-汉语惯用语辞典

    大撒巴掌dà sā bā zhang

    方言。①比喻完全撒手。对事情放手不管。老舍《四世同堂》“那是你的亲哥哥,喝,好,你就大撒巴掌不管?”②比喻大手大脚。《北京晚报》1986.215“他花钱太冲,大撒巴掌。”

  • 跌了下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跌了下巴diē le xià ba

    口软。谓说话口气不坚决。《醒世姻缘传》“既是惹了这等下贱,爽俐硬帮到底,别要跌了下巴,这也不枉了做个悍泼婆娘。”

  • 断尾巴蜻蜓-汉语惯用语辞典

    断尾巴蜻蜓duàn wěi ba qīng tíng

    比喻残缺的事物。鲁迅《谈金圣叹》:“《水浒传》纵然成了断尾巴蜻蜓,乡下人都还要看《武松独手擒方腊》这些戏。”

  • 嘎巴脆-汉语惯用语辞典

    嘎巴脆gā bā cuì

    形容干脆,直截了当。童边《新来的小石柱》“(石柱)冲着大伙咧嘴一笑,嘎巴脆地回答:‘有!有信心!’”也说“嘎巴溜脆”。《人民文学》1977年11期“她虽没咋呼,心里也没通,要不,她咋不像往常一样,爽爽快快地朝老姜点点头,眼睛一闪,嘎巴溜脆地说声‘中,没问题!’”

  • 嘎巴溜脆-汉语惯用语辞典

    嘎巴溜脆gā bā liū cuì

    见“嘎巴脆”。

  • 割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割尾巴gē wěi ba

    谓清除所谓私有制的残余。林斤澜《酒言》“可不还是我说对了,这哪像个困难时期。二十年前你来整社割尾巴,那真叫困难。”

  • 哈巴儿-汉语惯用语辞典

    哈巴儿hā bār

    即哈叭狗。喻指恭顺的奴才。《红楼梦》“众人听了都笑道‘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

  • 狐狸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狐狸尾巴hú li wěi ba

    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变。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因以“狐狸尾巴”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陈绍基《金十字架》:“经过接连几天紧张的侦破,现在终于揪住朱成耀的狐狸尾巴,微型胶卷被控制在镇内。”

  • 夹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夹尾巴jiā wěi ba

    ①比喻狼狈逃窜。鲍昌《庚子风云》“老佛爷一动怒,他们全夹尾巴溜号了。”②比喻畏缩不前。王蒙《高原的风》“……拱背低头走路,当然是夹尾巴而不是翘尾巴姿势。”

  • 夹尾巴狗-汉语惯用语辞典

    夹尾巴狗jiā wěi ba gǒu

    ①比喻狼狈逃跑的人。刘绍棠《红飘带》“蒋匪军,就像一群夹尾巴狗,缩头缩脑往外跑”。②比喻窘迫痛苦的姿态。杨沫《青春之歌》“(王健夫)像只挨了打的夹尾巴狗。”

  • 夹尾巴狼-汉语惯用语辞典

    夹尾巴狼jiā wěi ba láng

    比喻凶狠残忍的人。大群《小矿工》“从岗楼里钻出二个夹尾巴狼似的鬼子兵,刺刀尖都贴到我肚子上了。”

  • 嚼牙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嚼牙巴jiáo yá ba

    谓搬弄是非,胡扯。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放屁!哪个嚼牙巴乱说的?’三姑娘脸色一沉。”

  • 揪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揪尾巴jiū wěi ba

    比喻抓别人的把柄。李满天《水向东流》“只要我们把眼睛擦亮,准会揪住他的尾巴。”

  • 老实巴焦-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实巴焦lǎo shi bā jiāo

    比喻忠厚纯朴,循规蹈矩。老舍《骆驼祥子》“火气壮当不了吃饭。像你这么老实巴焦的安安顿顿在这儿混些日子,总比满天打油飞去强。”也作“老实八焦”、“老实巴交”、“老实巴脚”。老舍《赵子曰》.“喝!咱们平常日子看着莫先生老实八焦的,敢情他真生气的时候更不好惹,”理由《手眼神通》“反正找对象是为了过日子,老实巴交的更好。”周立波《暴风骤雨》“这时他躺在炕上,光顾抽大烟,把一个老实巴脚的老田头晾在一边。”

  • 老实巴交-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实巴交lǎo shi bā jiāo

    见“老实巴焦”。

  • 老实巴脚-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实巴脚lǎo shi bā jiǎo

    见“老实巴焦”。

  • 留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留尾巴liú wěi ba

    比喻不彻底解决问题。古华《芙蓉镇》“新来的公社党委书记严厉批评了吊脚楼主给胡玉音和秦书田落实政策时搞拖延战术,留尾巴,至今不归还新楼屋和那一千五百元现款。”

  • 没巴鼻-汉语惯用语辞典

    没巴鼻méi bā bí

    没来由,无根据,没办法。《朱子语类》.“且如窗也要糊得在那里教好,不成没巴鼻打坏了。”也作“没巴避”、“没巴臂”。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刻儿没巴避抵一夏,不当道你个日光菩萨。”《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这十五贯钱分明是他丈人与女婿的,你却说是典你的身价,眼见的没巴臂的说话了。”

  • 没巴避-汉语惯用语辞典

    没巴避méi bā bì

    见“没巴鼻”。

  • 没巴臂-汉语惯用语辞典

    没巴臂méi bā bì

    见“没巴鼻”。

  • 没下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没下巴méi xià ba

    谓人说话太随意。《九尾龟》“王小屏听了,便取笑他道·‘这样说起来,你若是做了女子,也一定要和他吊膀子的了。’陈海来也笑道‘我不过是这般说说罢了,你又没下巴起来。’”

  • 土巴佬-汉语惯用语辞典

    土巴佬tǔ bā lǎo

    指没有见过世面的人。陈世旭《路漫漫》“在红卫兵的‘黄金’岁月,你这个畏畏缩缩的土巴佬的伢子,不可能建树功勋。”也作“土芭佬”。高云览《小城春秋》:“算了吧,要是你们把李悦那个土芭佬也当正货,那全厦门的平民都得逮起来了。”

  • 拖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拖尾巴tuō wěi ba

    方言。比喻拖后腿。王血波《宝山参军》:“(刘金莲)我这可不是拖尾巴,你可别给我扣这大帽子。”

  • 玩嘴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玩嘴巴wán zuǐ ba

    谓说话漂亮,但不切实际,或只说不做。南强《古钱奇缘》:“谁还不知那个人。光会玩嘴巴摇笔杆的,真有事了,屁用不顶。”也作“玩嘴皮子”。《北京晚报》2001.8.19“这就是发廊女,说起发型来,口若悬河,只玩嘴皮子,不会动刀剪,坐地收钱。”

  • 无巴壁-汉语惯用语辞典

    无巴壁wú bā bì

    没有根据,没有着落。元李行道《灰阑记》:“早则是公堂上有对头,更夹着这祗候人无巴壁。”也作“无笆壁”、“无把臂”。元石德玉《秋胡戏妻》“早则俺那婆娘家无依倚,更合着这子母每无笆壁。”元王伯成《贬夜郎》:“你惟情之外别无想,除睡人间总不知。谎得来无把臂,不曾三年乳哺,一刬合肥。”

  • 稀巴烂-汉语惯用语辞典

    稀巴烂xī ba làn

    形容稀烂。浩然《艳阳天》“谁想碰我们,就好像鸡蛋往石头上碰,碍不着咱们一根毫毛,他自己得闹个浑身稀巴烂。”

  • 稀泥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稀泥巴xī ní ba

    ①比喻浑身绵软,一点力气也没有的人。映泉《百年风流》“孙得宝从牢里出来后,成了一滩稀泥巴”。②比喻胆小怕事,不会办事的人。彭伦乎《烘房飘香》“(萧副队长)真感激自己一直没放在眼里的稀泥巴角色廖三嫂。”

  • 乡巴佬-汉语惯用语辞典

    乡巴佬xiāng ba lǎo

    乡下佬。叶圣陶《皮色》“我又不是才上城来的乡巴佬。”

  • 小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小尾巴xiǎo wěi ba

    ①比喻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说你还有错误,是给你留个小尾巴,小辫子,怕你神气起来吧。”②比喻附带提到的内容。浩然《苍生》“老二保根慷慨大方地回答妈妈,后边加了个小尾巴,‘我得提个条件,你们花了我的钱,可不许再张罗拉我回家的事儿!’”

  • 蝎子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蝎子尾巴xiē zi wěi ba

    ①比喻凶狠毒辣的人。张孟良《儿女风尘记》“我非把这俩蝎子尾巴剪成十八段不可!”②比喻讽刺挖苦别人。于敏《第一个回合》.“你说话少带蝎子尾巴!”

  • 哑巴货-汉语惯用语辞典

    哑巴货yǎ ba huò

    指猪、马、牛、狗等牲畜。段荃法《“状元”搬妻》“就喂那几头哑巴货,功劳不大,就让两口子挂花,值不得。”

  • 哑巴亏-汉语惯用语辞典

    哑巴亏yǎ ba kuī

    指吃的不便说或不愿说的亏。草明《乘风破浪》‘我们班吃了哑巴亏也就不去说了,但影响整个炉子的生产,这难道有什么好处。”也作“哑吧亏”、“哑叭亏”。老舍《骆驼祥子》“天不怕,地不怕,绝对不低着头吃哑吧亏。”管桦《三日拘留》“‘不行!’我呼呼喘着气‘不能吃这哑叭亏!非打官司不可!’”

  • 摇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摇尾巴yáo wěi ba

    比喻逢迎拍马。李建彤《刘志丹》:“坚决跟着蒋介石摇尾巴的马鸿逵,也从外省回到宁夏。”

  • 咬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咬尾巴yǒo wěi ba

    比喻紧紧跟随在后不放。《中国民兵》2000年第11期“赵宝桐马上明白了,敌人是想利用水平转弯来咬尾巴。”

  • 做尾巴-汉语惯用语辞典

    做尾巴zuò wěi ba

    比喻跟随着别人说话行事。马叙伦《替民主社会党可惜》“自有许多坐立不稳的小党,为大党做应声虫或是做尾巴。”

  • 巴掌-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巴掌bāzhang

    一、动量词。表示用手掌拍或打的量:打他一巴掌/给他一巴掌/挨了一巴掌/拍了几巴掌/一巴掌打死/就是一巴掌∥妈妈用手重起轻落地在他屁股上打了一巴掌,这一巴掌使他从嘴里吐出小脚丫,咯咯地大笑起来。二、名量词。表示物体长度、宽度等的约略量:巴掌大的脸/一巴掌长的笔杆/两巴掌宽的布/一巴掌大的叶子∥他掏出那杆一巴掌长的旱烟锅,点着一锅旱烟,睡下香香地吸着。/奶奶连巴掌大的地块也不空着,院子里还搭着几铺黄瓜架。

    “巴掌”作名词用时,前面不能加数词,如“他高兴得直拍巴掌”。借用作量词时,前面均可以加数词,数词是“一”时,也可以省略,如“拍了几巴掌”“她的脸真小,才巴掌大呢。”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打一巴掌揉三揉/恨不得一巴掌打死/核桃大的字,没有认得一巴掌/临死挨一巴掌——死不要脸/黑瞎子打人——架不住那一巴掌。

  • 一个巴掌拍不响-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个巴掌拍不响yī ge bā zhang pāi bù xiǎng

    【释义】:

    俗谚。比喻引起争吵冲突,双方面都有错。如:早先劝架的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可是这一件跟吵嘴打架是两码事。

  • 下里巴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下里巴人xià lǐ bā rén

    【释义】:

    古代民间通俗歌曲。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后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 上不巴天,下不着地-现代汉语大词典

    上不巴天,下不着地shàng bù bā tiān xià bù zháo dì

    【释义】:

    见“上不着天,下不着地②”。

  • 下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下巴xià ba

    【释义】:

    ①脸的最下部分,即颏。茅盾《林家铺子》:“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一笑。”②下颌的通称。

  • 下巴颏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下巴颏儿xià ba kēr

    【释义】:

    颏的通称。李志君《焦老旦和熊员外》:“他进村来了,身儿轻飘飘,步儿慢悠悠,凹心脸儿笑盈盈,下巴颏儿翘得高高。”

  • 东巴文-现代汉语大词典

    东巴文dōng bā wén

    【释义】:

    我国纳西族使用过的一种文字,虽有少数形声字,也使用同音假借的方法,但基本上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相传产生于一千余年前。字形、读音不统一。

  • 东巴教-现代汉语大词典

    东巴教dōng bā jiào

    【释义】:

    我国纳西族中信奉的一种宗教。信仰多神,保留有原始巫教的残余。巫师称“东巴”,经书称《东巴经》。

  • 中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巴zhōng bā

    【释义】:

    中型客车。巴,指巴士。《特区文学》1987年第2期:“他准备从香港进口一批‘中巴’、‘的士’,以渡假村要成立车队的名义申请免税。”

  • 乡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巴xiāng ba

    【释义】:

    乡下;乡间。王西彦《古屋》:“和别人谈话,尤其是和他们乡巴田夫们谈话,我还是劝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 乡巴佬-现代汉语大词典

    乡巴佬xiāng ba lǎo

    【释义】:

    乡下佬。叶圣陶《皮包》:“我又不是才上城来的乡巴佬。”

  • 直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直巴巴zhí bā bā

    【释义】:

    直视的样子。大群《小矿工(续篇)》:“但这老头多奇怪,光使劲攥着我带着银手镯这只手,两眼直巴巴的看着我的脸。”

  • 卖嘴巴皮-现代汉语大词典

    卖嘴巴皮mài zuǐ ba pí

    【释义】:

    见“卖嘴皮子”。

  • 卡巴裆-现代汉语大词典

    卡巴裆kǎ ba dāng

    【释义】:

    指两股之间。《十月》1982年第4期:“关公走过麦城,韩信还钻过人家卡巴裆呢!”

  • 列巴圈-现代汉语大词典

    列巴圈liè bā quān

    【释义】:

    [俄xлeб]面包圈。鲁迅《致萧军》:“我们近地开了一个白俄饭店,黑面包,列巴圈,全有了。”

  • 割尾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割尾巴gē wěi ba

    【释义】:

    ①“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略语。指清除所谓私有制的残余。是一度流行在农村中的极“左”口号。实质上是对广大农民合法经济活动的限制和打击。林斤澜《酒言》:“可不还是我说对了,这哪像个困难时期。二十年前你来整社割尾巴,那真叫困难。”②比喻彻底清算缺点错误或罪行。杨绛《洗澡》:“当时泛称‘三反’,又称‘脱裤子,割尾巴’。”

  • 劈里巴拉-现代汉语大词典

    劈里巴拉pī li bā lā

    【释义】:

    象声词。管桦《烙饼》:“放机关枪一般劈里巴拉的算盘声里,人们计算了春耕、水利化,集肥的进度。”

  • 仑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仑巴lún bā

    【释义】:

    [英rumba]交际舞的一种。源于非洲的一种民间舞蹈,舞蹈时两腿横向摆动以引起两胯的撑动,上身比较自由,双手在胸前交叉舞动。

  • 伦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伦巴lún bā

    【释义】:

    西rumba〕交际舞的一种,原是古巴的黑人舞。马中骏等《屋外有热流》:“你教我跳个‘伦巴’,活动活动。”

  • 仰巴叉-现代汉语大词典

    仰巴叉yǎng ba chā

    【释义】:

    也作“仰八叉”。仰面倒在地上,四肢叉开的样子。周立波《暴风骤雨》:“天上下雨地下滑,赤裸裸地闹个仰八叉。”

  • 侧巴楞-现代汉语大词典

    侧巴楞zhāi ba leng

    【释义】:

    见“侧不楞”。

  • 倔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倔巴juè ba

    【释义】:

    方言。性格直爽执拗,言语行动粗鲁生硬。周立波《暴风骤雨》:“大小子是老实巴脚的庄稼汉,干活是好手,人却有点点倔巴。”

  • 傻里巴机-现代汉语大词典

    傻里巴机shǎ li bā jī

    【释义】:

    方言。傻气。张天翼《春风》:“有些孩子把嘴呀眼睛的都张得很大,傻里巴机地瞧着他。”

  • 僵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僵巴jiāng ba

    【释义】:

    方言。僵硬,麻木。老舍《骆驼祥子》:“祥子本来觉得很冷,被这一顿骂骂得忽然发了热,热得要顶开冻僵巴的皮肤。”

  • 前不巴村,后不贴店-现代汉语大词典

    前不巴村,后不贴店qián bù bā cūn hòu bù tiē diàn

    【释义】:

    见“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 乌焦巴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乌焦巴弓wū jiāo bā gōng

    【释义】:

    形容物体被烧得又焦又黑。蔡东藩等《民国通俗演义》:“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

  • 兔子尾巴长不了-现代汉语大词典

    兔子尾巴长不了tù zi wěi ba cháng bù liǎo

    【释义】:

    比喻无法长久维持。夏衍《法西斯细菌》:“最初的两年,东碰西碰,什么地方也呆不长,北京人打话,‘兔子尾巴长不了’。”

  • 阿米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米巴ā mǐ bā

    【释义】:

    拉丁Amoeba]也称变形虫。单细胞动物。细胞表面的任何部分都能生出突起,即“伪足”。因伪足不固定,会伸缩,虫体随之变形,故名。伪足除运动外,还能摄取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等食物。种类很多。一般生活在水中,如犬变形虫等。

  • 阿弥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弥巴ā mí bā

    【释义】:

    即阿米巴。

  • 力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力巴lì ba

    【释义】:

    方言。指笨手笨脚的人。邓友梅《别了,濑户内海》:“虎子一下子感到自己长大了一大截,不再是个自顾自的小力巴了。”也指外行。韦君宜《我们的老高》:“我们谁也没怎么干过这,捆的力巴(外行的意思),结果押到半道上被他把绳子不知怎么磨蹭的挣散了。”

  • 叉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叉巴chǎ ba

    【释义】:

    方言。成“八”字状分开。华山《鸡毛信》:“小胡子叉巴着两腿,手按大洋刀,冲着歪嘴黑狗叽哩咕噜乱嚷。”

  • 干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干巴gān ba

    【释义】:

    ①因失去水分而收缩。杨朔《桃树园》:“石老海病的有年数了,半身不遂,两条腿瘦得就像那干巴树枝,瘫在炕上不能动弹。”②指语言文字枯燥单调。黄宗英《大雁情》:“我实在不会写文章,挺生动的事儿,让我一写就干巴了。”

  • 干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干巴巴gān bā bā

    【释义】:

    ①干硬的样子。李汉平《“吓一跳”的故事》:“(小夏)猛地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干巴巴的馒头。”②干瘦的样子。张天翼《春风》:“那孩子慌慌地站了起来。又黄又瘦,脸上干巴巴的。”③枯燥单调。茅盾《少儿文学的春天到来了》:“当时(指1960年前后)的少年文学作品,绝大部分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文字干巴巴。”

  • 干巴利脆-现代汉语大词典

    干巴利脆gān ba lì cuì

    【释义】:

    同“干巴利落”。康濯《腊梅花》:“说起话来更是噼噼啪啪,叫说就说,干巴利脆。”

  • 干巴利落-现代汉语大词典

    干巴利落gān ba lì luò

    【释义】:

    干脆;爽快。和谷岩《枫》:“他是个机警、奋发、精力从来就用不完的人,做起事来,主张干巴利落快,开起车来不过六十迈就不过瘾。”

  • 土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土巴tǔ bā

    【释义】:

    泥巴。借指田地。沙汀《卢家秀》:“两三辈人土巴都没一块,搞土地改革跟大家一样,田也有了,地也有了。”

  • 土巴佬-现代汉语大词典

    土巴佬tǔ bā lǎo

    【释义】:

    没有见过世面的人。陈世旭《路漫漫》:“在红卫兵的‘黄金’岁月,你这个畏畏缩缩的土巴佬的伢子,不可能建树功勋。”

  • 扯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扯巴chě ba

    【释义】:

    闲谈。老舍《我这一辈子》:“跟那三位会骑马的瞎扯巴了一会儿,我已经把骑马的招数知道了不少。”

  • 扭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扭巴niǔ ba

    【释义】:

    方言。扭动。《小说月报》1982年第1期:“婆婆扭巴着小脚,拖着不灵活的身子。”

  • 拖尾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拖尾巴tuō wěi ba

    【释义】:

    ①方言。犹拖后腿。孙犁《荷花淀》:“他们不敢回家,怕家里的人拖尾巴。”②做事不彻底,剩下一些。

  • 拉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拉巴lā ba

    【释义】:

    方言。也作“拉把”。①提携;扶助。如:我也是条汉子,喜欢英雄,爱交朋友,所以说,我特别愿意把你拉巴一下。②辛勤抚养。王安友《李二嫂改嫁》:“我自她三岁她爹走了,可怜撇下我这个女人,又得家里,又得外头,把她拉巴大了。”严阵《牡丹园记》:“后来大伙帮忙拉把着她那孩子,又时常凑钱,帮她治病,可治来治去,总是那样。”

  • 捏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捏巴niē ba

    【释义】:

    方言。按摩。《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我刚才听说,腿疼坐塘子光泡泡还不行,还得捏巴捏巴,对了,人家叫‘按摩’。”

  • 苯巴比妥-现代汉语大词典

    苯巴比妥běn bā bǐ tuǒ

    【释义】:

    催眠药。白色粉末,难溶于水。适用于睡眠易醒和早醒失眠。又称鲁米那。

  • 荞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荞巴qiáo bā

    【释义】:

    也作“荞粑”。荞麦饼。沈从文《从文自传》:“(好人)坐在卖荞粑的苗妇人小茅棚里。”《人民日报》1970.9.29:“吃过蒿草的人,才知道荞巴的香甜。”

  • 蔫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蔫巴niān ba

    【释义】:

    ①枯萎。《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野菜已经蔫巴了,但样子可以看得出来。”②精神萎靡。毕方等《千重浪》:“你这人呀,蔫巴起来跟霜打了一样;来了精神头比灌了二两黄汤还欢!”

  • 大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巴dà bā

    【释义】:

    大型客车。巴,指巴士。《人民日报》1989.4.30:“每天开往茶陵、郴州接转火车的‘大巴’、‘中巴’,都是满载。”

  • 大撒巴掌-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撒巴掌dà sā bā zhang

    【释义】:

    方言。①完全撒手。比喻对事情放手不管。《北京晚报》1986.2.15:“这件事你别大撒巴掌!你还要多管点,多操点心。”②犹大手大脚。《北京日报》1986.2.15:“他花钱太冲,大撒巴掌。”

  • 奔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奔巴bēn bā

    【释义】:

    藏语。也写作“本巴”。意为“瓶”。即“金瓶掣签”的金瓶。清乾隆时,清廷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传世,特颁发两金瓶,一贮北京雍和宫,一贮拉萨大昭寺。凡蒙藏大活佛如达赖、班禅等传世时,均须将所觅若干“灵童”名字署于象牙签上,置签瓶中,分别在雍和宫、大昭寺,由理藩院尚书或驻藏大臣监督掣定,此后遂成定制,长期实行。

  • 小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巴xiǎo bā

    【释义】:

    ①小型客车。巴,指巴士。《深圳特区报》1985.3.25:“母子俩是当天从广州乘小巴来的。”②指小公共汽车。《生活周刊》1987.4.5:“厦门小巴的行驶线多而且合理。”

  • 可怜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可怜巴巴kě lián bā bā

    【释义】:

    极为可怜的样子。巴波《你是在为人类服务吗》:“像卓别林的喜剧那样,我们还是小人物,可怜巴巴的小人物。”

  • 吉特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吉特巴jí tè bā

    【释义】:

    [英jitterbug]一种随着爵士音乐节拍跳的快速四步舞,也叫水手舞或水兵舞。舞蹈时用脚尖脚跟击地,与身体前倾后仰、膝部屈伸相协调,节奏强烈,情绪兴奋。《文汇报》1985.2.21:“吉特巴的音乐节拍是4/4…节奏强烈,情绪兴奋,是快速的四步。舞姿和一般的交谊舞相仿佛。”

  • 吵吵巴哄-现代汉语大词典

    吵吵巴哄chǎo chǎo bā hōng

    【释义】:

    方言。吵吵嚷嚷。《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吵吵巴哄挺热闹。”

  • 咂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咂巴zā ba

    【释义】:

    以舌抵齿、两唇上下作声,表示赞叹等。《花城》1981年第6期:“二妞儿有生以来只吃过一次(栗子面窝头),还咂巴着小嘴说过:‘真香!真甜!’”

  • 哑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哑巴yǎ ba

    【释义】:

    也作“哑吧”、“哑叭”。①不能言语的人。曹禺《雷雨》:“你说呀!装什么哑巴。”又如:这人好像是个哑吧。②嗓音沙哑。梁斌《红旗谱》:“涛他娘哑叭着嗓子说:‘该快去,不为死的为活的,孩子在监狱里。’”

  • 哑巴亏-现代汉语大词典

    哑巴亏yǎ ba kuī

    【释义】:

    也作“哑吧亏”、“哑叭亏”。指吃了亏不便说或不愿说。草明《乘风破浪》:“我们班吃了哑巴亏也就不去说了,但影响整个炉子的生产,这难道有什么好处。”老舍《骆驼祥子》:“天不怕,地不怕,绝对不低着头吃哑吧亏。”管桦《三日拘留》:“‘不行!’我呼呼喘着气:‘不能吃这哑叭亏!非打官司不可!’”

  • 哑巴吃黄连-现代汉语大词典

    哑巴吃黄连yǎ ba chī huáng lián

    【释义】:

    歇后语。比喻有苦难言。黄连,药名,味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冯永祥要把徐义德紧紧抓在自己手里,既要提拔徐义德,又不能让徐义德超过自己,必要时,挖他一点墙脚,叫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哈巴狗-现代汉语大词典

    哈巴狗hǎ ba gǒu

    【释义】:

    见“哈叭狗”。

  • 哈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哈巴hà ba

    【释义】:

    方言。走路时两膝向外弯曲。如:他走路哈巴着腿。

  • 哈巴涅拉-现代汉语大词典

    哈巴涅拉hà bā niè lā

    【释义】:

    [西班牙habanera]一种古巴舞曲。通常为2/4拍子。19世纪传入西班牙。也译作“阿伐奈拉”。

  • 咯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咯巴gē bā

    【释义】:

    也作“咯吧”。象声词。柳青《铜墙铁壁》:“(石得富)扯开大步向墕口奔,被他冲倒的蓖麻咯吧咯吧地响。”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又懒洋洋地把指头压得咯巴咯巴响。”

  • 咳咳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咳咳巴巴ké ke bā ba

    【释义】:

    磕磕巴巴。形容声音常常中断,不流畅。谢雪畴《长江飞渡记》:“(小伙子们)那唿哨打得十分蹩脚,咳咳巴巴,完全失去了它在老水手们口中的那份神韵。”

  • 哥巴文-现代汉语大词典

    哥巴文gē bā wén

    【释义】:

    中国纳西族的一种音节文字。自左向右横写。重文别体很多。许多字是东巴字的简化,也有些字受汉字影响而产生。主要用于抄写经书,使用范围很小。

  • 啧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啧巴zé ba

    【释义】:

    形容咂嘴的样子。魏巍《老烟筒》:“等人家的牲口过去好远,他还站在那儿眺望,还啧巴着嘴自言自语。”

  • 喀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喀巴kā bā

    【释义】:

    见“喀吧”。

  • 嗑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嗑巴kē ba

    【释义】:

    方言。结巴;口吃。王永灵《新媒婆》:“王大妈,心翻花,一气来到书记家。进屋不知往哪站,‘巧嘴儿’顿时成了嗑巴。”

  • 嘎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嘎巴

    【释义】:

    ①gā bā象声词。形容树枝等折断的声音。②gāba方言。(1)附在器物上的干了的粥、糨糊等。如:衣裳上还有粥嘎巴儿。(2)黏的东西干后附在器物上。如:饭粒都嘎巴在锅底上了。

  • 嘎巴脆-现代汉语大词典

    嘎巴脆gā bā cuì

    【释义】:

    ①形容极脆。如:这麻花咬起来嘎巴脆。②干脆,直截了当。童边《新来的小石柱》:“(石柱)冲着大伙咧嘴一笑,嘎巴脆地回答:‘有!有信心!’”

  • 嘎巴溜脆-现代汉语大词典

    嘎巴溜脆gā bā liū cuì

    【释义】:

    嘎巴脆。《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她虽没咋呼,心里也没通,要不,她咋不像往常一样,爽爽快快地朝老姜点点头,眼睛一闪,嘎巴溜脆地说声:中,没问题!”

  • 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嘴巴zuǐ ba

    【释义】:

    也叫“嘴巴子”。①嘴。茅盾《喜剧》:“青年华愕然张大了嘴巴。”周立波《山乡巨变》:“他只一把嘴巴子,常常爱骂人。”②嘴部附近的部位。鲁迅《阿Q正传》:“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又如:你不服?不服就再打一顿嘴巴子。

  • 嘴巴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嘴巴子zuǐ ba zi

    【释义】:

    见“嘴巴”。

  • 嘴巴老-现代汉语大词典

    嘴巴老zuǐ ba lǎo

    【释义】:

    方言。嘴硬,不肯认错服输。《解放日报》1981.5.25:“你们不要嘴巴老,我去向公交公司反映,把你们的奖金敲脱,你们就服贴了。”

  • 噪儿巴喝-现代汉语大词典

    噪儿巴喝zàor bā hè

    【释义】:

    方言。哇啦哇啦大声乱嚷。杨朔《三千里江山》:“人们摸熟他的脾气,也爱逗他,越逗,他越噪儿巴喝的,整天不住嘴。”

  • 嚼牙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嚼牙巴jiáo yá bā

    【释义】:

    同“嚼牙”。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放屁!哪个嚼牙巴乱说的?’三姑娘脸色一沉。”

  • 狐狸尾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狐狸尾巴hú li wěi ba

    【释义】:

    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陈绍基《金十字架》:“经过接连几天紧张的侦破,现在终于揪住朱成耀的狐狸尾巴,微型胶卷被控制在镇内。”

  • 狠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狠巴巴hěn bā bā

    【释义】:

    形容凶恶的样子。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现在他斜靠在棚门的柱子上,神情阴郁、愤怒,一副狠巴巴的样子。”

  • 猴巴崽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猴巴崽子hóu ba zǎi zi

    【释义】:

    小猴儿。借指孩童。周立波《暴风骤雨》:“张寡妇前夫的小子,一个十来多岁的小猴巴崽子坐在炕上梳猪毛。”

  • 饵魁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饵魁巴巴ěr kuí bā bā

    【释义】:

    即饵。艾芜《我的青年时代》:“他估住姜兴发带他出去买饵魁巴巴吃。这是昆明的特殊食物,饭米舂成的,像宁波年糕一样。小贩晚上挑在街头,用炭火烤熟,涂上一层红辣椒酱,味道异常好吃。”

  • 门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门巴mén bā

    【释义】:

    藏语。医生。

  • 门巴族-现代汉语大词典

    门巴族mén bā zú

    【释义】: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门隅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藏文。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牧业和狩猎,有小量手工业。多信喇嘛教。

  • 没下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没下巴méi xià ba

    【释义】:

    喻指说大话,空话。如:这小子说话没下巴,不可信。

  • 泪巴沙-现代汉语大词典

    泪巴沙lèi bā shā

    【释义】:

    方言。指泪流满面。《中国民间故事选》:“姐姐苦哇!姐姐苦哇!恶龙洞里泪巴沙。”

  • 泥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泥巴ní bā

    【释义】:

    稀泥。也指泥块。杜鹏程《保卫延安》:“他满身泥巴,帽檐滴水。”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啪,右边墙上的一块泥巴掉了下来。”

  • 泥巴腿-现代汉语大词典

    泥巴腿ní bā tuǐ

    【释义】:

    泥腿。蔑称农民。陈登科《赤龙与丹凤》:“韦老师说,饭不是神给吃的,也摊不到是你们泥巴腿给我们吃的!”

  • 活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活巴巴huó bā bā

    【释义】:

    犹活活。茅盾《多角关系》:“你就是活巴巴要饿死,也没有人来睬你一下!”

  • 涩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涩巴巴sè bā bā

    【释义】:

    形容不滑润。茅盾《如是我见我闻》:“清的是井水,是苦水,别说喝,光是洗脸也叫你的皮肤涩巴巴地难受。”

  • 淋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淋巴lín bā

    【释义】:

    也称淋巴液。充满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各组织间的液体。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中形成。淋巴管是淋巴流动的管道,分布在全身各部分。淋巴在淋巴管内循环,最后流入静脉。能维持血浆和组织液间的平衡、运输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脂肪)、回收蛋白质。

  • 淋巴结-现代汉语大词典

    淋巴结lín bā jié

    【释义】:

    圆形或椭圆形淋巴组织团。大多位于人体凹陷隐蔽部位,如锁骨上窝、腋下和腹股沟等处。能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消灭淋巴液中的细菌、病毒和肿瘤细胞等,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人体正常时不易摸到,大量细菌、病毒等侵入后会肿大,可用手摸到。

  • 淋巴液-现代汉语大词典

    淋巴液lín bā yè

    【释义】:

    即淋巴。

  • 淋巴管-现代汉语大词典

    淋巴管lín bā guǎn

    【释义】:

    淋巴液流经的管道。最小的淋巴管为毛细淋巴管,遍布全身。组织、细胞间液体渗入管内,形成淋巴液。毛细淋巴管逐渐汇成小、中、大淋巴管,最后与大静脉相连。与淋巴结、其他淋巴器官一起组成淋巴系统,是人体血液循环的辅助系统。

  • 急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急巴巴jí bā bā

    【释义】:

    ①形容急迫。姜树茂《小会计》:“院子里,火燎一般的太阳晒在人们身上,豆粒大的汗珠不断的往下流,谁都急巴巴的想取出款后到阴处去风凉一下。”②形容拮据。洪深《香稻米》:“不瞒你说,年年都是急巴巴的过活,一点没有余钱,所以一直到现在仍是没有归还。”

  • 急急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急急巴巴jí ji bā bā

    【释义】:

    ①形容急忙。如:他的工作还没有做完,为什么要急急巴巴地叫他走呢?②形容口吃说话困难,或情急时说不出话。如:这孩子说话总是急急巴巴的,怎么也矫治不好。

  • 通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通巴tōng bā

    【释义】:

    傣族人称盛东西的布袋。《中国民间故事选》:“把每天所赚得黄金都存放在通巴里。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通巴也一天一天重了起来。”

  • 尾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尾巴wěi ba

    【释义】:

    ①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魏巍《东方》:“(小花狗)回过头向他摇着尾巴。”也指某些物体的尾部。如:飞机尾巴;彗星尾巴。②指事物的末后部分。浩然《艳阳天》:“韩小乐和焦淑红两个人又把马立本找了来,让他清交账目的尾巴。”③犹余波。指事件结束以后留下的影响。老舍《全家福》:“您受的那些气呀,我也赶上个尾巴!”④指反映事物真相的线索。克非《春潮急》:“他父亲徐钱贵破坏农业社石灰窑,掉了一只鞋,他这回也在鞋上露出了尾巴。”⑤指跟踪者。郭沫若《洪波曲》:“特老住在长沙其实并不那么自由,在他的后面经常有特种尾巴。”⑥比喻一味追随或附和别人的人。沙汀《卢家秀》:“弄得旁人都笑话我,说我像二爸的尾巴!”

  • 尾巴主义-现代汉语大词典

    尾巴主义wěi ba zhǔ yì

    【释义】:

    指放弃领导,依从落后意见行事的思想倾向。邹韬奋《经历》:“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

  • 展牙巴劲-现代汉语大词典

    展牙巴劲zhǎn yá bā jìn

    【释义】:

    方言。斗嘴;吵架。陈戈等《抓壮丁》:“一天吃了饭没有事,就晓得展牙巴劲。”

  • 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bā

    【释义】:

    ①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和重庆市。②指重庆市和四川东部一带。如:巴蜀。③靠近;贴近。周立波《山乡巨变》:“刘雨生巴着灶屋的壁缝,往外窥看。”又如:前不巴村,后不着店。①粘住。《中国谚语资料》:“人笨怪刀笨,饭巴怪筲箕。”也指干燥后凝结粘着的东西。如:锅巴;盐巴;泥巴。⑤盼望;期待。如:巴望。⑥博取;营求。如:巴个位子,作威作福。⑦干裂;张开。张天翼《贝胡子》:“贝胡子就觉得自己的脸皮肉全巴了起来。”又如:巴着眼瞧。⑧称口颊部位。如:嘴巴;下巴。⑨用同“笆”。如:巴斗。⑩方言。拉屎。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嘴里吃来屁股里巴。”⑾语助词。如:河北方言试一试曰试巴试巴。又如:这小姑娘儿可俊巴儿哩。⑿[英bar]音译词。压强单位。(1)气压的压强单位。1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100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测定大气压强多用毫巴,即千分之一巴。1毫巴等于0.75毫米水银柱高的压力。声学中采用微巴。1巴=0.1兆帕。(2)物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⒀姓。

  • 巴力门-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力门bā lì mén

    【释义】:

    音译词。①[英parliament]原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等级会议,资产阶级革命时改为国会。后来泛指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②[法parlement]1791年以前法国的最高法院曾用名,资产阶级革命后撤销。

  • 巴士-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士bā shì

    【释义】:

    [英bus]公共汽车;客车。《啄木鸟》1984年第5、6期:“他匆匆赶到巴士车站,乘车到中环天星码头。”

  • 巴扎-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扎bā zhā

    【释义】:

    [维吾尔bazar〈波斯bāzār]。意为“商业繁盛之区”或“集市”。清代译作“八杂儿”或“八栅尔”。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族人民进行交易的场所。

  • 巴不得-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不得bā bu de

    【释义】:

    迫切希望。柳青《创业史》:“这帮从前被压在底层的庄稼人,巴不得明天早晨实行社会主义才好呢。”

  • 巴比妥-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比妥bā bǐ tuǒ

    【释义】:

    [德Barbital]催眠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催眠作用时间较长,可持续6小时~8小时。用于睡眠不深、多梦、易醒和早醒失眠。排泄慢,有蓄积性,醒后往往有困倦感。

  • 巴乌-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乌bā wū

    【释义】:

    一种簧管乐器。流行于我国云南、广西的彝、苗、傣、佤、哈尼等少数民族地区。用竹管制成,上端插有铜质簧片,可分为横吹和竖吹两种。音色圆润。

  • 巴斗-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斗bā dǒu

    【释义】:

    笆斗。周立波《暴风骤雨》:“破上半斗小米子,搁巴斗里,入在井里泡上。”

  • 巴巴-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巴㈠bā ba

    【释义】:

    ①方言。粪便。《抗日歌谣》:“五色旗(伪满旗)不用挂,再过三年擦巴巴。”㈡bābā②急切;切盼。张天翼《谭九先生的工作》:“事情实在太多。大家都正在那里巴巴地等着他。”③特地。如:人家巴巴的买来送你,你却不希罕!④黏结成块的。周立波《暴风骤雨》:“吃晚饭时,炕桌上摆着煮得粘粘巴巴的豆角。”⑤象声词。管桦《三月拘留》:“门敲的巴巴山响。”

  • 巴巴儿的-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巴儿的bā bār de

    【释义】:

    ①特地。如:看见天下雨了,她巴巴儿的打家里送伞来。②急忙,急迫。如:有什么话明天不能说?要巴巴儿的叫醒儿子。③犹巴不得。梁斌《红旗谱》:“别人不行,春兰可行。我跟她说去,她巴巴儿的。”

  • 巴巴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巴头bā bā tóu

    【释义】:

    方言。妇女梳的圆形发髻。叶紫《星》:“那巴巴头就像一只乌龟壳似的,随着剪刀落下来了。”

  • 巴巴结结-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巴结结bā ba jiē jiē

    【释义】:

    方言。①勉强,凑合。如:家里虽然穷,但只要省吃俭用,还可以巴巴结结的供你上大学。②勤恳;辛劳。如:巴巴结结地做着活计。③形容说话不流利。如:他巴巴结结地才说了几句,就被他老婆打断了。

  • 巴旦杏-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旦杏bā dàn xìng

    【释义】:

    巴旦,源于波斯语badam。一名扁桃。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披针形。果实带扁,果肉薄而少汁。有许多变种。种仁分甘苦两种,成分与效用大致与杏仁相同。

  • 巴头探脑-现代汉语大词典

    巴头探脑bā tóu tàn nǎo

    【释义】:

    伸着头偷看。如:他在门口巴头探脑,不敢进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