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弓)是什么意思
帝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帝弓dì gōng
【释义】:
指虹。谓为天帝之弓。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
天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天弓tiān gōng
【释义】:
虹的别名。以其弯曲如弓,故名。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天弓,即虹也,又谓之帝弓。明者为虹,暗者为蜺。”
良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良弓liáng gōng
【释义】:
弓为古代用以发射箭矢或发出弹丸的武器。良弓为其质最优的。由于其产地、材质、妆饰和强度的不同,而形成了良弓的某些异名。
大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大弓dà gōng
【释义】:
古代良弓别称。《春秋·定公八年》:“盗窃宝玉、大弓。”杜预注:“大弓,封父之繁弱。”繁弱,古良弓名。唐·孔颖达疏:“此宝玉大弓是国之重宝,历世掌之,故自刘歆以来,说《左氏》者皆以为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成王所以分鲁公也。”
角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角弓jué gōng
【释义】:
弓名,以其用兽角装饰,故称。《诗·鲁颂·泮水》:“角弓其,束矢其搜。”(gú),兽角或弓弯弯的样子。南朝·宋·鲍照《出自蓟北门行》:“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秦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秦弓qín gōng
【释义】:
良弓异名。以其产自古秦地而得名。《楚辞·九歌·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洪兴祖补注:“《汉书·地理志》云:秦地迫近戎狄,以射猎为先,又秦有南山檀柘,可为弓干。”
弓裘-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弓裘gōng qiú
【释义】:
指世传的家业。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使君叔》诗:“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谓其文章有家传渊源。
弓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弓冶gōng yě
【释义】:
旧谓世传家业,语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陶铸生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善于冶铸的人;良弓,善于制弓的人。唐·张九龄《大唐故光禄大夫徐文公神道碑并序》:“家有荣业,绍其可冶。”绍,继承。
半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半弓bàn gōng
【释义】:
喻弦月。以其似弓,故云。唐·元稹《春》诗:“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元·郭钰《和罗习之见寄因简刘渊》:“古陂净泻秋千顷,归路斜分月半弓。”
玉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玉弓yù gōng
【释义】:
弯月的喻称。唐·李贺《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明·杨慎《塞垣鹧鸪词》:“秦时明月玉弓悬,汉塞黄河锦带连。又喻妇女的小脚。
玉弓-实用委婉语词典
玉弓
喻指月亮。因弯弯的月亮就像张起来的弓,故称。
拉开长弓-实用委婉语词典
拉开长弓
欧美婉指夸大其辞,或造假。有戏谑味。
弓 弭 珧 弩-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弓 弭 珧 弩
[弓gōng 弭mǐ 珧yáo 弩nǔ]
同 射箭的武器。
异 【弓】 是弭、珧、弩等射击器械的总称。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弭】 没有装饰的弓。《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执鞭、弭”。《尔雅·释器》:“弓有缘者谓之弓,无缘者谓之弭。”疏引李巡曰:“骨饰两头曰弓,不以骨饰两头曰弭。”
【珧】 两头用小蚌做装饰的弓。《楚辞·天问》:“冯珧利决,封稀是射。”(挟着弓和好用的扳指圈,去射大野猪。冯珧:挟弓。决:同“块”,射箭勾弦之具。封稀:大野猪。)
【弩】 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的弓。《商君书·外内》:“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石:一百二十斤)成语有“剑拔弩张”。
惊弓之鸟 初生之犊-反义词应用词典
惊弓之鸟 初生之犊
惊弓之鸟 jīnggōngzhīniǎo
初生之犊 chūshēngzhīdú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例句〕
1.近来谣言大炽,四近居人,大抵迁徙,景物颇已寂寥,上海已是惊弓之鸟,固不可诋为“庸人自扰”。
2.敌军对于我军的积极性总是估计不足的,对于自己力量总是估计过高,虽然他们同时又是惊弓之鸟。
3.在经历过20年后,不少人谈起这次事故时,仍如惊弓之鸟,不寒而栗。
【初生之犊】刚生出来的小牛。俗语说:“初生之犊不畏虎。”比喻青年人勇敢大胆,敢作敢为。
〔例句〕
1.平日:“初生之犊不怕虎。”……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
2.别看他刚毕业不久,也敢于向权威挑战,真是初生之犊,富有进取精神。
3.初生之犊的所谓“不怕虎”,是因为不了解虎的厉害,一旦真被虎咬上一口,它就不会那样气势汹汹了。
弯弓-古文观止词典
弯弓wān gōng
【词性】:动词
张弓,拉满弓准备放箭(1)。《贾谊过秦论上》: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士兵们不敢张弓来报仇。
弓-古文观止词典
弓gōng
【词性】:名词
射箭或发弹的武器(3)。《报任安书》:举引弓之人。——〔匈奴的君长〕发动所有会拉弓射箭的人。《祭鳄鱼文》: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刺史就挑选有材能有技艺的官吏和百姓,拿起强弓毒箭,来同鳄鱼周旋。《心术》: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假如〕戴着头盔,穿着甲衣,靠在兵器上睡觉,那么一个孩子就可以拉开弓射杀他了,
弓矢-古文观止词典
弓矢gōōng shǐ
弓箭(3)。《祭公谏征犬戎》: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因此周文公的《颂》诗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圬者王承福传》: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他〕拿了十三年弓箭,立下可以当官的战功。《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他在外,便树立旗帜,排列弓箭,武士在前面吆喝开道。
拉硬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拉硬弓
【释义】:
比喻逞强,双方各不相让。《醒世姻缘传》八七:如今这们可怜人拉拉的央及人睡觉,头里不要这们十分的拉硬弓怎么!
安排香饵钓金鳌,预备窝弓擒猛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安排香饵钓金鳌,预备窝弓擒猛虎
【释义】:
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比喻强敌。谓设下陷阱,定好计谋,预备擒捉强敌。《彭公案》二四一:金清惟恐儿子有失,眼珠一转,对手下人如此这般一说,正是“安排香饵钓金鳌,预备窝弓擒猛虎”,这才吩咐鸣金,把金茂远调回。
⊙安排香饵钓鳌鱼
《洪秀全演义》八:这会分教:设谋定计,安排香饵钓鳌鱼;伐罪救民,大举义旗驱枭獍。
⊙安排缚虎擒龙计,要捉惊天动地人
《水浒全传》四七:你便有文韬武略,怎逃出地网天罗?正是:安排缚虎擒龙计,要捉惊天动地人。
扯硬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扯硬弓
【释义】:
比喻说硬话,硬拿架子。《续金瓶梅》二三:玉卿道:“娘你不消先说,儿子和他说过,着他来求着,咱还要扯硬弓哩!”
刀不出鞘,弓不上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刀不出鞘,弓不上弦
【释义】:
意即兵不血刃,不经战斗就获得胜利。《三国演义》六〇: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吴三桂演义》六:是以李自成人马一到,城上守兵已不战自乱,互相逃走。李自成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即进了第一重城。
弓对弓,箭对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弓对弓,箭对箭
【释义】:
比喻针锋相对。《说唐全传》五七:但见兵对兵,将对将,自古交锋谁肯让;弓对弓,箭对箭,今日相逢多不善,枪对刀,谁肯饶;锤对斧,无拦阻。
弓上弦,刀出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弓上弦,刀出鞘
【释义】:
鞘:装刀剑的套子。弓箭搭上弦,刀剑从套子里拔出来。形容做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五美缘全传》三九:舡头上站了许多官兵,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顶盔贯甲,挂锏县鞭。《七剑十三侠》三一:房知县坐在店门外面,两边护卫弓上弦,刀出鞘保着。
⊙刀出鞘,弓上弦
《新史奇观演义》六:抚按官都说是李岩果然谋叛,商量发兵征剿。点齐了人马,刀出鞘,弓上弦,大队而来。
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释义】:
满月:形容弓拉得圆。流星:形容箭矢飞行的快捷。形容弓弦拉得足,射出的箭速度很快。《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不妨景耀龙取出弓矢,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正中李彪,金盔倒卓,两脚腾空。《水浒全传》一三:左手如托太山,右手如抱婴孩,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说时迟,那时快,一箭正中周谨左肩。
⊙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
《说岳全传》一二:谁知这岳大爷却不慌不忙,立定了身,当天下英雄之面,开弓搭箭,真个是“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飕飕的一连射了九枝。
⊙弓开满月,箭发流星
《野叟曝言》六〇:真个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弓开满月,箭发流星,连三箭,俱穿入银钏中去了。
⊙开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承运传》二:言毕,拈弓在手,搭箭当弦,开弓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喝声“着!”正中那虎。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释义】:
狡猾的兔子死了,追猎它的狗也就被烹吃了;大鸟打光了,好弓就被收藏入库不用了。敌国被攻破了,出谋划策的谋臣也就要被除掉了。比喻君主寡义薄恩,杀戮功臣。也比喻一旦目的达到,原来借助的工具就因不再需要而被废弃。□语本汉·荀悦《汉纪·高皇帝纪》。《五代史平话·晋》:高祖用其策,果擒韩信,欲诛之;信乃叹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狡兔死,走狗烹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七七:黄游击道:“你岂不闻‘狡兔死,走狗烹’之说!”马游击道:“到那一步,且自由他,只讲今日的军令。”
⊙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东周列国志》八三: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大夫何不存吴一线,以自为余地。
⊙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东周列国志》八三:子不记吴王之言乎?“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不免!《全汉志传》六:(韩)信闻言长声叹曰诚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隋史遗文》六〇:自古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俗语道:“太平原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不但在君臣之间,连骨肉之间也是如此。《梁武帝西来演义》三七:窃闻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高澄挟持魏王,刻忌凌人,既不能容侯景,又焉能容将军乎。
⊙鸟尽弓藏
《水浒后传》二二:小弟从征方腊回来,苦劝我东人隐逸。明知有鸟尽弓藏之祸。《宦海》一八:鸟尽弓藏,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个样儿,哪里还用得着我这样的人!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西游记》二七: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
《唐书志传》三四:文静临刑,抚膺而呼曰:“飞鸟尽,良弓藏,果不妄耳。”
⊙雕鸟尽,良弓藏
《水浒全传》九〇: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自古道:雕鸟尽,良弓藏。
⊙野兽已尽而猎狗烹
《全汉志传》五:古云:野兽已尽而猎狗烹,愿足下深思之。
⊙狗死兔烹,鸟尽弓藏
《三国因》:审得楚汉当英雄蜂起之秋,至汉家定鼎之日,谁无爵禄以荣身,而熟知悉以累身,悲夫狗死兔烹,鸟尽弓藏,中间不知作多少机关,造多少冤狱。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水浒后传》二三:人生富贵如水上。浮沤,纵使成得功来,也不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开弓不放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开弓不放箭
【释义】:
比喻故作姿态,虚张声势,没有实际行动。也比喻拉开架势,待机行事。《儒林外史》一三:事还是竟弄破了好?还是开弓不放箭,大家弄几个钱有益?《中国现在记》一〇:我已经到了十天了,样样事情都是开弓不放箭的办法,难道他们还看不出来。
☉只拉弓,不放箭
《官场现形记》一八:你如今到了浙江,事情虽然不好办,我教给你一个好法子,叫做只拉弓,不放箭。
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开弓没有回头箭
【释义】:
箭一射出去就无法收回。比喻说出去的收不回,已经动手做的事不能改变。《清风闸》一〇:他喊了一声:“张妈妈,今日没局了,鸭子找不着了。今找到你了,打一斤烧酒我喝喝吧!”张妈妈叫一声:“五老爹,我今日也不曾发利市,你饶我罢!”五爷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今日要烧酒喝。”
伤弓之鸟,漏网之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伤弓之鸟,漏网之鱼
【释义】:
受过箭伤的鸟,从鱼网中逃出来的鱼。比喻经历过灾祸,遇事心有余悸的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八:天师道:“泼贱奴你不要走!”急忙的取出九龙神帕来,望空一撇。王神姑是个伤弓之鸟,漏网之鱼,早已看见。
☉伤弓之鸟
《双卿笔记》:妾今伤弓之鸟,不敢奉命。
身如松,声如钟,坐如弓,走如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身如松,声如钟,坐如弓,走如风
【释义】:
身体像松树一样挺拔,声音像大钟一样洪亮。坐时像弓弦一样的直,走时像风一般迅速。原指神仙、异人的不寻常的体格和行动。泛指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睡有睡相。《金瓶梅词话》三九:原来神仙有四般古怪:身如松,声如钟,坐如弓,走如风。
⊙走如风,立如松,卧如弓,声如钟
《三遂平妖传》一六:那先生头戴鱼尾铁道冠,身穿皂沿边烈火绯袍,左手提着荆筐篮,右手拿着鳖壳扇,行缠绞脚多麻鞋,有飘飘出世之姿,分明是神仙模样。原来神仙有四等:走如风,立如松,卧如弓,声如钟。
⊙睡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声如钟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七:那张三峰才拿出个仙家体格来。甚么体格?大凡做仙家的,睡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声如钟。他就三步两步,走到尚书老爷面前。
⊙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
《儿女英雄传》二七:妇容讲的不是梳鬅头,甩大袖,穿撒裤脚儿,裁小底托儿就得了;须要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动不轻狂,笑不露齿。总说一句,便是“端庄”两个字。
文不能拈笔,武不能拉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文不能拈笔,武不能拉弓
【释义】:
文的方面不能像书生秀才一样拈笔作文,武的方面不能像战士一样拉弓射箭。比喻人没能耐,不成才。《官场现形记》二九:目下老成虽已凋谢,而一班勋旧子弟承祖父余荫,文不能拈笔,武不能拉弓,娇生惯养,无事可为。
⊙文不能像秀才,武不能当兵
《冷眼观》二二:不过是没有穿过皮底鞋子,跑过山东道儿,文不能像秀才,武不能当兵。
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
【释义】:
比喻原来干什么的现在还干什么。即各人还做自己的老本行,该干什么干什么。《西游记》五四:呆子笑道:“古人云:造弓的造弓,造箭的造箭。我们如今招的招,嫁的嫁,取经的还去取经,走路的还去走路,莫只管贪杯误事。”
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释义】:
意谓设好圈套,诱使强敌或对手就范。《水浒全传》六一:前面的人横定篙,口里唱着山歌道:生来不会读诗书,且就梁山泊里居。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征播奏捷传》四:朝栋大悦,令众军豫备抵敌,安宣尉分付军卒前来助战,正是: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后三国石珠演义》二六:众军领计去讫,有方自同弘祖退入厅宫,正是: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准备雕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雷峰塔奇传》二:五鬼领命退去,大家相议,即去钱塘县库内偷出库银一千两,转来交与白氏。白氏收下,遂令五鬼散去。二妖打点停当不提。正是:准备雕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
《三国演义》五六:孔明曰:“主公宽心,只顾‘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等周瑜到来,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
⊙整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三国演义》二三:程昱曰:“文远虽与云长有旧,吾观此人,非可以言词说也。某有一计,使此人进退无路,然后用文远说之,彼必归丞相矣。”正是:整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准备窝弓擒猛虎,安排香饵钓金鳌
《云钟雁三闹太平庄》三三:公子道:“员外家眷都躲在别处,只须如此如此,就拿住了。”正是:准备窝弓擒猛虎,安排香饵钓金鳌。
左右开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左右开弓
【释义】:
原指左手右手都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或同时做某一动作。多指用两手在脸两边打耳光。《红楼梦》六七:那兴儿真个自己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扯硬弓-汉语惯用语辞典
扯硬弓chě yìng gōng
摆架子。《续金瓶梅》“着他来求着,咱还要扯硬弓哩!”
打背弓-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背弓dǎ bèi gōng
谓瞒着人做事或私得好处。《醒世姻缘传》“二位爷,深更半夜又来做甚么?是待‘打背弓’呀?‘要吃烂肉,别要恼着火头’。怎么倒瞒起我来了?”
拉满弓-汉语惯用语辞典
拉满弓lā mǎn gōng
比喻说话做事不留余地。蒋子龙《子午流注》“他为我办事从来都是这么拉满弓。”
拉硬弓-汉语惯用语辞典
拉硬弓lā yìng gōng
比喻态度强硬。《醒世姻缘传》:“如今这们可怜人拉拉的央及人睡觉,头里别要这们十分的拉硬弓怎么!”郑永昌《黑虎闹东京》:“我劝你不要借着圣旨耍权柄,得寸进尺拉硬弓。”
弓-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弓gōng
名量词。〈古〉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三间茅屋十弓耕,了却官租便此生。/前方百余弓处有丛翠竹,竹阴下红楼便是。
“弓”为名词时,可指丈量地亩的器具,木质,形状似弓,两端长五尺。也叫步弓。量词“弓”源于此。
贼过后张弓-佛源语词词典
贼过后张弓
盗贼已经走后才想用弓箭去射。比喻事故发生后才想办法应付,措施已晚。《五灯会元·卷十六·广福惟尚禅师》:“(惟尚)述偈呈印,曰:‘须是南泉第一机,不知不觉蓦头锥。规面若无青白眼,还如感守空池。’举未绝,印竖拳曰:‘正当恁么时作么生?’师掀倒禅床,印遂喝。师曰:‘贼过后张弓。’便出。”
张弓架箭-佛源语词词典
张弓架箭
拉开弓弦,搭上箭。意为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亦指使用弓箭。《五灯会元·卷五·三平义忠禅师》:“初参石鞏,鞏常张弓架箭接机。师诣法席,鞏曰:‘看箭!’师乃拨开胸曰:‘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鞏弹弓弦三下,师乃礼拜。鞏曰:‘三十年张弓架箭,只射得半个圣人。’遂拗折弓箭。”
弓-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弓gōng
射箭的器具。贾谊《过秦论》:“士不敢弯~而报怨。”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箭各在腰。”
【弓缴】(-zhuó)指弓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孟子·告子上》:“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而射之。”
半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半弓bàn gōng
【释义】:
①形容土地面积很小。弓,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潘飞声《移居横浜桥》:“拟辟半弓地,补种园中蔬。”②俗以一虎口(约五寸)为一弓。半弓约二三寸。
优弓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优弓形yōu gōng xíng
【释义】:
见“弓形”。
乌焦巴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乌焦巴弓wū jiāo bā gōng
【释义】:
形容物体被烧得又焦又黑。蔡东藩等《民国通俗演义》:“良弼正要进门,猛听得一声怪响,不禁却顾,可巧弹落脚旁,把左足轰得乌焦巴弓。”
劣弓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劣弓形liè gōng xíng
【释义】:
劣弧和其半径所围成的弓形。参见“弓形”。
左右开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左右开弓zuǒ yòu kāi gōng
【释义】:
双手都能射箭。比喻两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康濯《卫星嫂》:“这种活儿,莲彩不学也会。不管是使镐使锨,她都能两只手左右开弓。”也指同时做几项工作。
拉满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拉满弓lā mǎn gōng
【释义】:
比喻说话做事尽全力,不留余地。蒋子龙《子午流注》:“他为我办事从来都是这么拉满弓。”
开弓不放箭-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弓不放箭kāi gōng bù fàng jiàn
【释义】:
比喻虚张声势。如:她只是开弓不放箭,说说而已,哪里会真的去告你?
开弓没有回头箭-现代汉语大词典
开弓没有回头箭kāi gōng méi yǒu huí tóu jiàn
【释义】:
比喻做事认定方向,决不反悔。高云览《小城春秋》:“告诉你,我吴七开弓没有回头箭,冤仇要结就结到底!”
泥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泥弓ní gōng
【释义】:
取泥的弓形工具。《红旗歌谣》:“泥弓入土三尺深,锯起河泥百斤重。”
满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满弓mǎn gōng
【释义】:
指射箭时张弦引箭至箭头与弓把相及的位置。鲁迅《奔月》:“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也用以形容弓形之物。碧野《没有花的春天》:“船夫们在岸上拉着纤,古铜色的脊背弯成一张满弓。”
惊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惊弓jīng gōng
【释义】:
闻弓弦声而惊恐。闻一多《红豆》:“我是只惊弓的断雁。”参见“惊弓之鸟”。
惊弓之鸟-现代汉语大词典
惊弓之鸟jīng gōng zhī niǎo
【释义】:
曾受箭伤,闻弓弦声而惊堕的鸟。喻受过惊吓而遇事惶惶的人。范文澜《中国近代史》:“西太后、荣禄一伙人,屡受外国强盗的打击,早成惊弓之鸟。”
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gōng
【释义】:
①射箭或打弹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搭上箭或弹丸,用力拉开弦,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姚雪垠《李自成》:“李自成张弓搭箭,对敌将虚拟一下。”②形状像弓。如:弓桥。也指形状和作用像弓的器具。如:弹弓;琴弓;弹花弓。③弓形纹的省称。指纹基本类型的一种,由多数弓形线组成,纹线自一侧进入,由他侧流出,中部隆起呈弓形,无回旋线和三角。①弯曲。萧红《手》:“背脊已经弓了起来,胸部却平了下去。”⑤旧时量地器步弓的省称。⑥量词。(1)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一弓(合1.6米),三百六十弓为一里,二百四十方弓为一亩。(2)也用于天空、月亮等。郁达夫《出奔》:“照得人头脑一清的,却是那一弓蓝得同靛青草花似的苍穹。”又如:一弓新月。⑦姓。
弓口-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口gōng kǒu
【释义】:
方言。步弓两足间的跨度。引申指土地面积。湖南民歌《种田莫种贩子田》:“种田莫种贩子田,天干要赔血汗钱;弓口松了不要紧,弓口紧了断火烟。”原注:“弓口,面积。”
弓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子gōng zi
【释义】:
①弓。②有弹力的弓状物。老舍《骆驼祥子》:“像他赁的那辆——弓子软,铜活地道,雨布太帘,双灯,细脖大铜喇叭——值一百出头。”此指车弓。又如:胡琴弓子。③指量地器步弓。如:横锄没有行,则采取按锄杆式习惯的弓子计算。
弓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马gōng mǎ
【释义】:
骑射。旧时也泛指武事。如:弓马娴熟,武艺超群。
弓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形gōng xǐng
【释义】:
一条圆弧和它所对的弦围成的平面图形。当弓形弧为优弧时,叫做“优弓形”;当弓形弧为劣弧时,叫做“劣弓形”。
弓杆轿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杆轿子gōng gǎn jiào zi
【释义】:
四川的一种轿子。郭沫若《反正前后》:“当时的四川官界,乃至各校教职员之类的准官界,有一种很流行的恶习,便是坐弓杆轿子。这弓杆轿子就如那名目所表示的一样,两枝轿杆朝天穹窿出去,好像两张弯弓一样,但同时在横的平面上也是取的弓形,结果是形成一个橄榄形,两头是尖削着的。”
弓步-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步gōng bù
【释义】:
也称弓箭步、弓裆步。武术运动的一种基本步型。两脚前后开立,前腿弯曲,后腿伸直,上身挺胸。因“前腿似弓、后腿似箭”,故名。常作为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内容之一。
弓足-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足gōng zú
【释义】:
指旧时妇女缠裹后发育不正常的脚。以其形如弓,故称。
弓身-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身gōng shēn
【释义】:
弯下身体。多形容恭敬之状。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后来向一位来渡口洗夜饭米的年轻少妇弓身请问了一回,才得到了渡江的秘诀。”
弓弦-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弦gōng xián
【释义】:
①弓上的弦。徐迟《狂欢之夜》:“当他看到周遭的恐怖时,他的心像弓弦一般的震荡了。”②比喻直的路线。如:从这条道走过去,走的是弓弦,近得多了。
弓弩-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弩gōng nǔ
【释义】:
弓和弩。泛指弓箭。鲁迅《铸剑》:“此后是拿着木棍、戈、刀、弓弩、旌旗的武人,走得满路黄尘滚滚。”
弓背-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背gōng bèi
【释义】:
①弓上呈弧形的部分。如:手执弓背,拉满弓弦。②驼背。如:远处走来一个弓背老人。③比喻弯曲的路线、河道或拱起的桥面等。如:顺着大道走,走的是弓背,当然远了。
弓桥-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桥gōng qiáo
【释义】:
指拱桥。因其形状似弓,故称。郭沫若《王昭君》:“庭前斜流御沟一道,沟上横一弓桥,前后有石阑。”
弓裆步-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裆步gōng dāng bù
【释义】:
即弓步。
弓腰-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腰gōng yāo
【释义】:
向后弯腰及地如弓形。如:弓腰贴地,衔杯而起。
弓鞋-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鞋gōng xié
【释义】:
旧时缠脚妇女所穿的鞋子。鲁迅《范爱农》:“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
弓箭手-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箭手gōng jiàn shǒu
【释义】:
操弓箭的士卒。欧阳予倩《木兰从军》:“命你带领一班弓箭手,埋伏此地。”
弓箭步-现代汉语大词典
弓箭步gōng jiàn bù
【释义】:
即弓步。
张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张弓zhāng gōng
【释义】:
拉弓。鲁迅《爱之神》:“一个小娃子,展开翅子在空中,一手搭箭,一手张弓,不知怎么一下一箭射着前胸。”
弩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弩弓nǔ gōng
【释义】:
古代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弯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弯弓wān gōng
【释义】:
①挽弓;拉弓。毛泽东《沁园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②弯曲成弓形。杨沫《青春之歌》:“老头把饭端了上来,余敬唐就弯弓着背走出去了。”
弹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弹弓dàn gōng
【释义】:
用弹力发射弹丸等的弓。古代可用作武器。现在有时用来打鸟,也为儿童玩具。魏巍《东方》:“他从小就是一个玩弹弓的好手。”
弹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弹弓tán gōng
【释义】:
手工弹棉花的工具。长约4尺,形似弓,两端系以绳弦,手持木锤轻击绳弦以触动棉絮,使板结的棉絮变得松软。
球弓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球弓形qiú gōng xíng
【释义】:
即球缺。
杯弓蛇影-现代汉语大词典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íng
【释义】: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晋书·乐广传》等也有类似记述。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咏簪《武昌两日记》:“当十八的那一天,武昌城里,风声鹤唳,杯弓蛇影,惊惊惶惶,比前几日更加厉害。”
桑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桑弓sāng gōng
【释义】:
桑木做的弓。也泛指强弓、硬弓。《诗刊》1978年第1期:“太阳在他们的额角上磕碰,耳边响着桑弓般的硬风。”
步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步弓bù gōng
【释义】:
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5尺。
烹狗藏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烹狗藏弓pēng gǒu cáng gōng
【释义】: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后以“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周咏《秋怀》:“烹狗藏弓事可哀,看他海蜃结楼台。”
硬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硬弓yìng gōng
【释义】:
需强力拉开的弓。
眉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眉弓méi gōng
【释义】:
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这是一张有着铁矿石般颜色和猎人般粗犷特征的脸:石岸般突出的眉弓,饿虎般深藏的双睛。”
盘马弯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盘马弯弓pán mǎ wān gōng
【释义】:
驰马盘旋,张弓欲射。语出唐韩愈《雉带箭》:“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后以喻故作架势,并不立即行动。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各方意见,既皆疏通融会,日本之决心,已泰半持定,乃作盘马弯弓乘机欲发之势。”
鸟尽弓藏-现代汉语大词典
鸟尽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
【释义】: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又《淮阴侯列传》:“高鸟尽,良弓藏。”意指飞鸟射尽,便藏起弓来无所使用。后用“鸟尽弓藏”比喻大功告成,功臣受害。姚雪垠《李自成》:“一旦义军战败,将军对朝廷已无用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时候就要到来。”
虾弓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虾弓子xiā gōng zi
【释义】:
方言。即虾。柳杞《好年胜景》:“乱子又提议说:‘哥呵,明天试一试吧,用“鱼藤粉”去试一试,来客啦,要是捉不住鱼,弄点虾弓子也好。’”
良弓-现代汉语大词典
良弓liáng gōng
【释义】:
好弓;强弓。如:飞鸟尽,良弓藏。
角弓反张-现代汉语大词典
角弓反张jiǎo gōng fǎn zhāng
【释义】:
中医学症候名。头和颈僵硬,向后仰,胸部向前挺,下肢弯曲的症状。常见于脑膜炎、破伤风等病。
三寸弓-汉语大词典
三寸弓
【1】指弓鞋。旧时缠足女子所穿。{元}{无名氏}《集贤宾·忆佳人》套曲:“想則想蹴金蓮三寸弓﹐啟櫻桃半點紅。”
兩石弓-汉语大词典
兩石弓
【1】用两石的力量才能拉开的弓。石,古代重量单位。亦泛指弓。{清}{吴伟业}《读友人旧题走马诗于邮壁漫次其韵》之一:“數卷殘編兩石弓﹐書生摇筆壯懷空。”《新唐书·张弘靖传》:“天下無事﹐而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半弓-汉语大词典
半弓
【1】半弓之地。形容面积很小。弓,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潘飞声}《移居横浜桥》诗:“擬闢半弓地﹐補種園中蔬。”{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诗:“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嬾開。”【2】半弓形。形容弦月。{元}{郭钰}《和罗习之见寄因简刘渊》:“古陂浄瀉秋千頃﹐歸路斜分月半弓。”{唐}{元稹}《春》诗:“晝漏頻加箭﹐宵暉欲半弓。”【3】俗以“一虎口”(约五寸)为一弓。半弓约二三寸。旧时用以形容妇女缠过的小足。{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袖兒籠﹐指十葱;裙兒簌﹐鞋半弓。”
仲弓-汉语大词典
仲弓
【1】{春秋}{鲁}{冉雍}的字,也称{子弓}。{孔子}的学生,以德行著称。{清}{焦循}《忆书》二:“他人有憂﹐其心忡忡。仁而不佞﹐德類{仲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冉雍}字{仲弓}﹐{伯牛}之宗族﹐生於不肖之父﹐以德行著名。”《论语·雍也》:“{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宋}{孙弈}《履斋示儿编·字说·字异而义同》:“又{仲弓}﹐《荀子》作{子弓}。”{宋}{孙弈}《履斋示儿编·杂记·姓名同》:“{冉雍}與{漢}{陳寔}同字{仲弓}。”《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以{仲弓}爲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侯弓-汉语大词典
侯弓
【1】古代较射时用以射侯之弓。侯,箭靶。《周礼·考工记·弓人》:“覆之而幹至﹐謂之侯弓。”{郑玄}注:“射侯之弓也。幹又善﹐則矢疾而遠。”
傷弓之鳥-汉语大词典
傷弓之鳥
【1】受过箭伤的鸟。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的人。典出《战国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虚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羣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晋书·苻生载记》:“傷弓之鳥﹐落於虚發。”《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傷弓之鳥不敢攬事﹐且低着頭﹐只顧走。”{赵本夫}《卖驴》:“此时﹐{孙三}老汉犹如‘伤弓之鸟﹐落于虚发’﹐经不得一点風吹草动了!”
傷弓-汉语大词典
傷弓
【1】受过箭伤的鸟,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唐}{杜甫}《归雁》诗之二:“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一:“當是時﹐執政者皆歎息{魯公}傷弓﹐故慮患之深也。”{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语》:“{鶴}({趙鶴})政尚嚴厲﹐所至考校生員﹐多所罷黜……{鶴}去﹐以{貴溪}{江潮}代之。{潮}亦風裁澟然。生員之傷弓者猶畏之。”
八弓弩-汉语大词典
八弓弩
【1】能连续发射的一种强弩。《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八弓弩﹐箭如車輻﹐鏃如巨者﹐射五百步。”{胡三省}注:“八弓弩﹐八弓共一絭也﹐如古連弩﹐今之划車弩﹐亦其類也。”
六弓-汉语大词典
六弓
【1】六种弓。《周礼·夏官·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灋……及其頒之﹐王弓﹑弧弓﹐以授射甲椹質者;夾弓﹑庾弓﹐以授射豻侯鳥獸者;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使者﹑勞者。”{郑玄}注:“王﹑弧﹑夾﹑庾﹑唐﹑大六者﹐弓異體之名也。往體寡﹐來體多﹐曰王﹑弧;往體多﹐來體寡﹐曰夾﹑庾;往體﹑來體若一﹐曰唐﹑大。”往体﹐弓体的外挠部分;来体﹐弓体的内向部分。
六石弓-汉语大词典
六石弓
【1】一种极强劲的弓。古代以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六石弓即需七百二十斤拉力才能拉开的弓。《南史·羊侃传》:“〔{侃}〕所用弓至二十石﹐馬上用六石弓。”
六鈞弓-汉语大词典
六鈞弓
【1】谓强弓。{唐}{罗隐}《登夏州城楼》诗:“好脱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杜如晦}重孫﹐英烈超祖宗﹐開六鈞弓﹐閲八陣法。”
鬯弓-汉语大词典
鬯弓
【1】犹韔弓。把弓藏入弓袋。鬯,通“韔”。《诗·郑风·大叔于田》:“抑釋掤忌﹐抑鬯弓忌。”{毛}传:“鬯弓﹐弢弓。”{孔颖达}疏:“鬯者﹐盛弓之器。鬯弓﹐謂弢弓而納之鬯中。”{朱熹}集传:“鬯﹐弓囊也。與韔同。”
克傳弓冶-汉语大词典
克傳弓冶
【1】犹克绍箕裘。《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傳弓冶﹐可謂不墜家聲。”
克敵弓-汉语大词典
克敵弓
【1】良弓名。{南宋}{绍兴}年间{韩世忠}据神臂弓改造而成。“其發可至百步,其勁可穿重甲”,成为对付{金}人铁骑的精良兵器。见{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宋史·兵志十一》。一说本于{徽宗}时知{雄州}{和诜}所上制胜强远弓(亦称凤凰弓),见{宋}{岳珂}《桯史》卷五。
玈弓-汉语大词典
玈弓
【1】黑弓。《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策命{晉侯}爲侯伯﹐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杜预}注:“玈﹐黑弓。”{晋}{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是用錫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危弓-汉语大词典
危弓
【1】强弓。《周礼·考工记·弓人》:“豐肉而短﹐寬緩以荼﹐若是者爲之危弓。”{郑玄}注:“危﹐猶疾也。”《墨子·尚贤下》:“有一罷馬不能治﹐必索良醫;有一危弓不能張﹐必索良工。”
左右開弓-汉语大词典
左右開弓
【1】双手都能射箭。喻两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康濯}《卫星嫂》:“这种活儿﹐{莲彩}不学也会。不管是使镐使锨﹐她都能两只手左右开弓。”{巴金}《家》三三:“{克定}身子挺直地跪在那里﹐两只手左右开弓地打自己的脸颊。”《红楼梦》第六八回:“説着﹐就自己舉手﹐左右開弓﹐自己打了一頓嘴巴子。”【2】指同时做几项工作。
大弓-汉语大词典
大弓
【1】古代六弓之一﹐是一种强弱程度中等的弓。《周礼·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使者﹑勞者。”{郑玄}注:“學射者弓用中﹐後習强﹐弱則易也。使者﹑勞者弓亦用中﹐遠近可也。”【2】古代良弓名。《春秋·定公八年》:“盜竊寳玉﹑大弓。”{杜预}注:“大弓﹐{封父}之繁弱。”{孔颖达}疏:“此寳玉大弓必是國之重寳﹐歷世掌之﹐故自{劉歆}以來説《左氏》者﹐皆以爲{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成王}所以分{魯公}也。”
天弓-汉语大词典
天弓
【1】星名。又称弧矢。《晋书·天文志上》:“弧九星﹐在狼東南﹐天弓也﹐主備盜賊﹐常向於狼。”【2】虹的别称。以其弯曲如弓﹐故名。{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天弓﹐即虹也﹐又謂之帝弓。明者爲虹﹐暗者爲蜺。”
夾弓-汉语大词典
夾弓
【1】古代六弓之一。弓干多曲﹐射力较弱﹐宜于射近。《周礼·夏官·司弓矢》:“夾弓﹑庾弓﹐以授射豻侯鳥獸者。”{郑玄}注:“豻侯五十步﹐乃射鳥獸﹐皆近射也。”
小弓-汉语大词典
小弓
【1】射箭所用之弓的较小或较软者。《镜花缘》第七九回:“〔{張鳳雛}〕因在架上取了一張小弓﹐開了一開。”【2】指弓形的小型弹棉花工具。{宋}{方勺}《泊宅编》卷中:“〔木棉〕以小弓彈﹐令紛起﹐然後紡織爲布。”【3】长度单位。与大弓之比为四比五。{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一大弓長五肘﹐小弓長四肘。”
句弓-汉语大词典
句弓
【1】弯曲而不能远射的劣质弓。《周礼·考工记·弓人》:“覆之而角至﹐謂之句弓。”{郑玄}注:“句﹐於三體材敝惡﹐不用之弓也。覆﹐猶察也。謂用射之時而察之。至﹐猶善也。但角善﹐則矢雖疾而不能遠。”{孙诒让}正义:“《司弓矢》云:‘句者謂之弊弓。’注云:‘弊﹐猶惡也。’……句則體弱不任用也。”
和弓-汉语大词典
和弓
【1】调弓。谓调试弓体的强弱。《周礼·考工记·弓人》:“和弓摩。”{郑玄}注:“和﹐猶調也。將用弓﹐必先調之。”
唐弓-汉语大词典
唐弓
【1】{周}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周礼·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使者﹑勞者。”{郑玄}注:“學射者弓用中﹐後習强弱則易也……使者勞者弓亦用中﹐遠近可也。”{林尹}注:“王﹑弧爲强弓﹐夾﹑庾爲弱弓﹐唐﹑大爲中弓。”{唐}{张说}《<玄武门侍射>诗序》:“唐弓在手﹐夏箭斯發。”
帝弓-汉语大词典
帝弓
【1】指虹。{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天弓﹐即虹也。又謂之帝弓。”
彤弓-汉语大词典
彤弓
【1】朱漆弓。古代天子用以赐有功的诸侯或大臣使专征伐。《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下》:“竊念本朝七否﹐巨業淪胥﹐攀鼎駕以長違﹐撫彤弓而自咎。”《书·文侯之命》:“用賚爾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孔}传:“諸侯有大功﹐賜弓矢﹐然後專征伐。彤弓以講德習射﹐藏示子孫。”《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杨伯峻}注:“彤弓﹑彤矢與下玈弓矢﹐俱以所漆之色言之。”{汉}{韦贤}《劝励》诗:“彤弓斯征﹐撫寧遐荒。”【2】《诗·小雅》篇名。古代天子宴享有功诸侯赐以弓矢时的乐歌。《左传·文公四年》:“{衛}{甯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爲賦《湛露》及《彤弓》。”{清}{张逸少}《北征凯旋诗》:“歸來頒賞賚﹐燕饗賦《彤弓》。”
彫弓-汉语大词典
彫弓
【1】雕绘文采的弓。礼制﹐天子所用。《荀子·大略》:“天子彫弓﹐調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杨倞}注:“彫﹐謂雕畫爲文飾。”《文选·张衡<东京赋>》:“天子乃撫玉輅﹐時乘六龍﹐發鯨魚鏗華鍾……決拾既次﹐彫弓斯彀。”{薛综}注:“彫弓﹐謂有刻畫也。”
庾弓-汉语大词典
庾弓
【1】古代六弓之一,弓力较弱,用于近射。《周礼·夏官·司弓矢》:“夾弓﹑庾弓﹐以授射豻侯﹐鳥獸者。”{郑玄}注:“豻侯五十步及射鳥獸﹐皆近射也﹐近射用弱弓。”
安弓-汉语大词典
安弓
【1】力量柔缓的弓。《周礼·考工记·弓人》:“骨直以立﹐忿執以奔﹐若是者爲之安弓﹐安弓爲之危矢。”{孙诒让}正义引{江永}曰:“下文言弓安矢安而莫能速中且不深﹐是弓弱也……當是剽疾者爲危﹐柔緩者爲安。”
寶雕弓-汉语大词典
寶雕弓
【1】用珍宝装饰的雕弓。《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操}就討天子寶雕弓﹑金鈚箭﹐扣滿一射﹐正中鹿背。”
弓-汉语大词典
弓
【1】《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濟{弓閭}”{司马贞}索隐:“弓,{包愷}音穹。”{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五》“穹閭”:“‘{北夷}之氣如羣畜穹閭。’{念孫}案:《天官書》文與此同。《索隱》曰:‘{鄒}氏云,一作弓閭。《天文志》作弓字,音穹。’據此,則《漢志》本作弓,而讀爲穹,與《史記》作穹者異文,而今本亦作穹,則後人以《史記》改之也。”
弓-汉语大词典
弓
《廣韻》居戎切,平東,見。【1】射箭或打弹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搭上箭或弹丸,用力拉开弦,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弓把称弣;弓梢称弰;两端架弦处称峻;弣两旁曲处称弓渊,亦称隈。《诗·小雅·吉日》:“既張我弓,既挾我矢。”《说文·弓部》:“弓,以近窮遠。象形。古者{揮}作弓。”{王筠}句读:“《唐書·宰相世系表》{少昊}第五子{揮}始制弓矢,賜姓{張氏};{宋忠}以{揮}爲{黄帝}臣;《廣韻》以{揮}爲{軒轅}第五子。{孫卿子}云{倕}作弓。{墨子}云{羿}作弓。説各不同。”{三国 魏}{曹植}《七启》:“插忘歸之矢,秉繁弱之弓。”{唐}{韩愈}《元和圣德诗》:“汝張汝弓,汝鼓汝鼓。”{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五章:“{李自成}张弓搭箭,对敌将虚拟一下。”【2】弓法。《关尹子·五鉴》:“〔善弓者〕師弓不師{羿}。”【3】形状如弓;形状如弓之物。《周礼·考工记·轮人》:“弓,鑿廣四枚,鑿上二枚,鑿下四枚。”{郑玄}注:“弓,蓋橑也。”此指车盖上的弓形骨子。{郭沫若}《王昭君》第二幕:“庭前斜流御沟一道,沟上横一弓桥,前后有石阑。”如:琴弓;弹花弓。【4】弓形纹的省称。指纹基本类型的一种,由多数弓形线组成,纹线自一侧进入,由他侧流出,中部隆起呈弓形,无回旋线和三角。【5】弯曲。{清}{恽敬}《碧玉说》:“{唐}笏直,{宋}始弓之。”{萧红}《手》:“背脊已经弓了起来,胸部却平了下去。”【6】引申为弯身,指行礼。{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经》:“昔日{張先生}進朝,我們要多打箇弓。”【7】弓兆的省称。{宋}{苏洵}《易论》:“龜漫而無理者也,灼荆而鑽之,方﹑功﹑義﹑弓,惟其所爲而人何預焉。”【8】旧时量地器步弓的省称。{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清丈·定步弓》:“丈田地以步弓爲準。其弓悉用憲頒舊式,每村鄉地照式各備數張。”【9】量词。原为与弓同距离的长度单位,与步相应。后亦用作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其制历代不一:或以八尺为一弓;或以六尺为一弓;旧时营造尺以五尺为一弓(合1.6米),三百六十弓为一里,二百四十方弓为一亩。《仪礼·乡射礼》:“侯道五十弓。”{贾公彦}疏:“六尺爲步,弓之下制六尺,與步相應,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於射器也。”{唐}{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宋}{杨万里}《幼圃》诗:“寓舍中庭劣半弓,鷰泥爲圃石爲墉。”《清史稿·食货志一》:“凡丈{蒙}地,五尺爲弓,二百四十弓爲畝,百畝爲頃,頃編爲號。”{{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前面一百多弓远有个房子。”【10】量词。{印度}长度名称。梵语dhanus(驮怒沙)的意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分一拘盧舍爲五百弓,分一弓爲四肘,分一肘爲二十四指。”{季羡林}等校注:“按{印度}的尺度,原先以人的手指而作度量,而人的指有大小不同,没有一定標準,所以有種種異説,各經所據有異,折合我國的尺寸就有所不同了。”{唐}{慧苑}《新译华严经音义》卷下:“二尺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宋}{王安石}《示德逢》诗:“深藏組麗三千牘,静占寬閑五百弓。”【11】量词。亦用于天空﹑月亮等。{郁达夫}《出奔》:“照得人头脑一清的,却是那一弓蓝得同靛青草花似的苍穹。”【12】通“[肱]”。《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何休}注:“二傳作{黑肱}。”按,《左传》﹑《穀梁传》﹑《史记·鲁周公世家》均作“肱”。《汉书·儒林传》:“{子庸}授{江}東{馯臂}{子弓}。”{清}{黄生}《义府·馯臂子宏》:“《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傳《易》於{商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宏}。’{馯}姓,{臂}名,{子宏}字也。{師古}云:‘《漢書》﹑《荀子》皆作{子弓},此云{子宏},誤。’予謂宏當讀爲肱。蓋宏旁有■,此古肱字,以其名{臂},故知字當爲肱也。肱與弓音相近,故或呼爲{子弓}。{顔監}知{子宏}之誤,不知{子宏}﹑{子弓}皆非其本字耳。”按,今本《史记》作“弘”。【13】姓。{汉}有{弓祉},见《通志.氏族四》。
弓鞋-汉语大词典
弓鞋
亦作“[弓鞵]”【1】旧时缠脚妇女所穿的鞋子。{宋}{黄庭坚}《满庭芳·妓女》词:“直待朱幡去後﹐從伊便窄襪弓鞋。”{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又有富室攜少女求頌。僧曰:‘好弓鞋﹐敢求一隻。’語再四﹐不得已遺之。即裂其底得襯紙﹐乃佛經也。”{清}{赵翼}《土歌》:“長裙闊袖結束新﹐不賭弓鞵三寸小。”{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仔细地看。”
弓鞬-汉语大词典
弓鞬
【1】盛弓箭的器具。《汉书·韩延寿传》:“{延壽}坐射室﹐騎吏持戟夾陛列立﹐騎士從者帶弓鞬羅後。”{三国} {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象弭鱼服》:“魚獸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青﹐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
弓筋-汉语大词典
弓筋
【1】附在弓干外面的筋条。制弓用筋,能使箭深入。《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六年》:“城中餓死者仆道上﹐即取啗之﹐草木﹑魚鳥﹑鞾皮﹑弓筋皆盡。”
弓挂天山-汉语大词典
弓挂天山
【1】指{唐}{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显庆}初,{薛仁贵}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连发三矢,射杀三人,{九姓}气慑遂降。军中歌曰:“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见《新唐书·薛仁贵传》。后因以“弓挂天山”指安抚边疆。{宋}{杨万里}《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诗:“手持{漢}節娖秋月﹐弓挂{天山}鳴積雪。”
弓杆轎子-汉语大词典
弓杆轎子
【1】{四川}的一种轿子。{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二篇三:“当时的{四川}官界﹐乃至各校教职员之类的准官界﹐有一种很流行的恶习﹐便是坐弓杆轿子。这弓杆轿子就如那名目所表示的一样﹐两枝轿杆朝天穹窿出去﹐好像两张弯弓一样﹐但同时在横的平面上也是取的弓形﹐结果是形成一个橄榄形﹐两头是尖削着的。”
弓繳-汉语大词典
弓繳
【1】弓和箭。缴,系着生丝绳的箭。《孟子·告子上》:“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弓弰-汉语大词典
弓弰
亦作“[弓梢]”【1】弓的两端末梢。{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五:“輕雲飄馬足﹐明月動弓弰。”《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兩頭弓梢兒上還垂着一對繡球流蘇。”【2】借指弓。{唐}{王昌龄}《城傍曲》:“射殺空營兩騰虎﹐迴身却月佩弓弰。”{明}{汤显祖}《邯郸记·大捷》:“明光光十萬甲兵刀﹐成抛調﹐殘箭引弓弰。”
弓弩院-汉语大词典
弓弩院
【1】{宋}官署名。{宋}{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弓弩院》:“《周官》有司弓矢﹐{隋}弓弩署﹐{唐}爲弩坊﹐即今弓弩院也。”
弓人-汉语大词典
弓人
【1】制弓的人。《周礼·考工记·弓人》:“弓人爲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孟子·公孙丑上》:“人役而恥爲役﹐由弓人而恥爲弓﹐矢人而恥爲矢也。”{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弓所以爲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視其理﹐其理不因矯揉而直中繩﹐則張而不跛。此弓人之所當知也。”{明}{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昔{李德裕}爲{劍南}節度使﹐建籌邊樓﹐選異能之士﹐取弓人於{河中}﹐取弩手於{宣潤}。”
弓脚-汉语大词典
弓脚
【1】旧时妇女经裹缠后成弓形的小脚。{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腰兒細﹐偏嬝娜;弓脚小﹐繡鞋兒是紅羅。”【2】古时幞头的两垂脚稍曲成弓形,谓之弓脚。{宋}代辇官多戴双弓脚幞头。《宋史·仪卫志一》:“中道繖扇六十六﹐輦官七十人﹐素方繖四十四人﹐弓脚幞頭﹑碧襴衫﹑塗金銅革帶﹑烏皮履。”
弓弓-汉语大词典
弓弓
【1】形容旧时妇女的小脚缠后弯曲如弓。亦指妇女的小脚。《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蓮步半折小弓弓﹐鶯囀一聲嬌滴滴。”{元}{仇州判}《阳春曲·和酸斋金莲》:“窄弓弓怕立蒼苔冷﹐小顆顆宜蹅軟地兒行。”{清}{赵庆熺}《香销酒醒曲·拜月》:“夜深人静﹐小語漫呼郎﹐縞袂憑肩白似霜﹐弓弓站立小鞋幚。”【2】借指女子。{宋}{张元幹}《春光好》词之二:“六幅裙窣輕風﹐見人遮盡行蹤。正是踏青天氣好﹐憶弓弓。”
弓射-汉语大词典
弓射
【1】弓术,射技。《魏书·高闾传》:“下置官屬﹐分爲三軍﹐二萬人專習弓射﹐二萬人專習戈盾﹐二萬人專習騎矟。”{明}{唐顺之}《都督沈紫江生墓碑记》:“{廣}俗尚弩而公獨精弓射﹐能挽强命中。”
弓力-汉语大词典
弓力
【1】挽弓的力量。《魏书·陈留王虔传》:“{虔}姿貌魁傑﹐武力絶倫。每以常矟細短﹐大作之猶患其輕﹐復綴鈴於刃下。其弓力倍加常人。”【2】弓的发射力。{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太祖}因試將士﹐諭之曰:‘汝等知弓力乎?其力但能至百步﹐百步之外﹐又加五步焉﹐不能入矣。故善射者求中於百步之内﹐則弓無敗折之患。’”
弓身-汉语大词典
弓身
【1】谓弯下身体。多形容恭敬之状。{郁达夫}《钓台的春昼》:“后来向一位来渡口洗夜饭米的年轻少妇弓身请问了一回﹐才得到了渡江的秘诀。”
弓箭手-汉语大词典
弓箭手
【1】即弓手。{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序:“凡民三丁籍一﹐立校與長﹐號弓箭手﹐用備不虞。”{宋}{苏辙}《论前後处置夏国乖方札子》:“唯所言{定西}﹑{通西}﹑{通渭}等城外弓箭手耕種地﹐遠者七八十里﹐近者三四十里。”【2】操弓箭的士卒。{苏曼殊}《随笔》:“酋出必以夜﹐喜以生花綴其身﹐畫眉傅粉﹐侍從甚盛﹐復有弓箭手。”{欧阳予倩} 《木兰从军》第十一场:“命你带领一班弓箭手﹐埋伏此地。”
弓室-汉语大词典
弓室
【1】装弓的袋。《诗·秦风·小戎》“虎韔鏤膺交韔二弓”{毛}传:“韔﹐弓室也。”
弓長-汉语大词典
弓長
【1】“張”字的隐语。《宋书·王景文传》:“時太子及諸皇子並小﹐上稍爲身後之計……而{景文}外戚貴盛﹐{張永}累經軍旅﹐又疑其將來難言﹐乃自爲謡言曰:‘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一士﹐王字;弓長﹐張字也。{景文}彌懼﹐乃自陳求解{揚州}。”
弓梢-汉语大词典
弓梢
【1】见“弓弰”。
弓招-汉语大词典
弓招
【1】以弓召唤。古代聘士之礼。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后遂以“弓招”为延聘之典。《北史·邢邵传》:“設官分職﹐各有司存﹐丞相不問鬭人﹐虞官弓招不進。”{唐}{张说}《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父{淳感}盤桓利貞﹐弓招莫進。”
弓袋-汉语大词典
弓袋
【1】即弓衣。{宋}{高承}《事物纪原·戎容兵械·弓袋》:“器仗皆自{有虞氏}始﹐﹐鹿施弓袋﹐通謂之三仗﹐蓋大將備儀也。”
弓皮-汉语大词典
弓皮
【1】蛇蜕的别名。《政和证类本草·虫下·蛇蜕》:“蛇蜕﹐一名弓皮。”
弓箕-汉语大词典
弓箕
【1】语本《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學爲箕。”{孔颖达}疏:“善爲弓之家,使幹角撓屈調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業,仍學取柳和軟撓之成箕也。”后以“弓箕”比喻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再杼鄙怀用伸酬谢》:“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
弓衣-汉语大词典
弓衣
【1】装弓的袋。《礼记·檀弓下》“赴車不載櫜韔”{汉}{郑玄}注:“韔﹐弓衣。”{宋}{欧阳修}《六一诗话》:“{蘇子瞻}學士﹐{蜀}人也。嘗於{淯井監}得西南夷人所賣蠻布弓衣﹐其文織成{梅聖俞}《春雪》詩。”{清}{赵翼}《六十自述》诗之三:“翻來笳拍傳紅粉﹐繡入弓衣抵碧紗。”
弓珧-汉语大词典
弓珧
【1】以贝壳装饰两端的弓。《文选·左思<魏都赋>》:“弓珧解檠﹐矛鋋飄英。”{张载}注:“《爾雅》曰:‘弓以蜃者謂之珧。’蜃﹐骨也。”
弓裘-汉语大词典
弓裘
【1】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唐}{高適}《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相門連户牖﹐卿族嗣弓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继》:“詩情爽激﹐多金玉音﹐蓋其累代詞伯﹐積弓裘﹐其於爲文﹐不雕自飾﹐丰姿清逈﹐有道者風。”{明}{郑若庸}《玉玦记·团圆》:“奕葉生輝﹐念弓裘在吾當力繼。”
弓箭社-汉语大词典
弓箭社
【1】{北宋}边境人民的自卫武装组织。{宋}{苏轼}《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今{河朔}西路被邊州軍﹐自{澶淵}講和以來﹐百姓自相團結﹐爲弓箭社。不論家業高下﹐户出一人。又自相推擇家資武藝衆所服者﹐爲社頭﹑社副﹑録事﹐謂之頭目。帶弓而鋤﹐佩劍而樵﹐出入山坂﹐飲食長技與北虜同。私立賞罰﹐嚴於官府﹐分番巡邏﹐鋪屋相望。”{宋}{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戎久和﹐邊兵不試﹐臨事有不可用之憂。惟沿邊弓箭社兵與寇爲鄰﹐以戰射自衞﹐猶號精鋭。”《宋史·兵志四》:“{河北}州縣近山谷處﹐民間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習慣便利﹐與夷人無異。”
弓弝-汉语大词典
弓弝
【1】见“弓把”。
弓彎-汉语大词典
弓彎
【1】向后弯腰及地如弓形。{唐}{沈亚之}《异梦录》:“{鳳}即起﹐從東廡下几上取綵牋﹐傳《春陽曲》。其詞曰:‘{長安}少女踏春陽﹐何處春陽不斷腸。舞袖弓彎渾忘却﹐羅衣空换九秋霜。’{鳳}卒詩﹐請曰:‘何謂弓彎?’……美人乃起﹐整衣張袖﹐舞數拍﹐爲弓彎狀以示{鳳}。”【2】指旧时妇女裹缠如弓形的脚。{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弓彎纖小﹐腰支輕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蒙古}某額駙嘗射得一狐﹐其後兩足著紅鞋﹐弓彎與女子無異。”
弓父-汉语大词典
弓父
【1】弓工。{汉}{蔡邕}《释诲》:“弓父畢精於筋角﹐{佽飛}明勇於赴流。”
弓服-汉语大词典
弓服
【1】即弓衣。{唐}{韩愈}《画记》:“旃車三兩﹐雜兵器﹑弓矢﹑旌旗﹑刀劒﹑矛楯﹑弓服﹑矢房﹑甲胄之屬……皆曲極其妙。”
弓絃-汉语大词典
弓絃
【1】见“弓弦”。
弓劍-汉语大词典
弓劍
【1】弓与剑。《礼记·曲礼上》:“受弓劍者以袂。”《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劍而已矣。”【2】指武艺或用武。{唐}{柳宗元}《韦道安》诗:“{道安}本儒士﹐頗擅弓劍名。”{宋}{叶適}《赠李秀才肖舒》诗:“寺傳弓劍烟嵐外﹐門掩詩書浪泊間。”{明}{陈子龙}《中都》诗:“{涂山}弓劍地﹐千載頌苞桑。”【3】传说{黄帝}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黄帝}葬{桥山},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汉}{刘向}《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劍”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魏书·肃宗纪》:“何圖一旦﹐弓劍莫追﹐國道中微﹐大行絶祀。”{隋}{牛弘}《隋文帝颂》:“慕深考妣﹐哀纏弓劍。”{唐}{杜甫}《送覃二判官》诗:“先帝弓劍遠﹐小臣餘此生。”{清}{徐枋}《顾氏松风寝记》:“而事關故國﹐莫不動先王弓劍之思焉。”
弓影杯蛇-汉语大词典
弓影杯蛇
【1】见“弓影浮杯”。
弓工-汉语大词典
弓工
【1】制弓的人。《艺文类聚》卷六十引《阙子》:“{宋景公}使弓工爲弓﹐九年來見。公曰:‘爲弓亦遲。’對曰:‘臣不得見公矣。’曰:‘臣之精盡於弓矣。’獻弓而歸﹐三日而死。”{汉}{刘向}《列女传·晋弓工妻》:“{晉平}作弓﹐三年乃成。公怒弓工﹐將加以刑。”
弓子-汉语大词典
弓子
【1】弓。{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射团》:“宫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2】有弹力的弓状物。{老舍}《骆驼祥子》一:“象他赁的那辆--弓子软﹐铜活地道﹐雨布大帘﹐双灯﹐细脖大铜喇只--值一百出头。”此指车弓。如:胡琴弓子。【3】指量地器步弓。如:横锄没有行﹐则采取按锄杆式习惯的弓子计算。
弓車-汉语大词典
弓車
【1】弓人和车人;亦指弓和车。《周礼·考工记序》:“胡之無弓車也﹐非無弓車也﹐夫人而能爲弓車也。”{郑玄}注:“{匈奴}無屋宅﹐田獵畜牧﹐逐水草而居﹐皆知爲弓車。”{朱申}句解:“人人皆能爲弓與車﹐故弓人﹑車人不以名著也。”【2】延聘贤人的车子。{宋}{苏轼}《送李公择》诗:“弓車無停招﹐逝去勢莫留。”
弓腰-汉语大词典
弓腰
【1】谓向后弯腰及地如弓形。{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元和}初﹐有一士人失姓字﹐因醉卧廳中。及醒﹐見古屏上婦人等悉於牀前踏歌﹐歌曰:‘{長安}女兒踏春陽﹐無處春陽不斷腸;舞袖弓腰渾忘卻﹐蛾眉空帶九秋霜。’其中雙鬟者問曰:‘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見我作弓腰乎!’乃反首﹐髻及地﹐腰勢如規焉。”{元}{林坤}《诚斋杂记》卷下:“{梁羊侃}妾{孫荆玉}能反腰貼地﹐啣席上之珍﹐謂之弓腰。”【2】状女子细腰。{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古言婦人弓腰﹐而不言弓鞋。”{明}{刘兑}《娇红记》末出:“花困春嬌﹐亂雲横翠翹;柳褪弓腰﹐暖香幃鳳綃。”
弓弧-汉语大词典
弓弧
【1】弓。引申为射箭之术。《魏书·高聪传》:“此乃弓弧小藝﹐何足以示後葉。”
弓纖-汉语大词典
弓纖
【1】指旧时妇女裹缠后形似弓状的小脚。{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恐{唐}人自以足指爲玉筍﹐非必以弓纖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昔題婦人足﹐不曰素潔﹐則曰豐妍。夫今婦人纏足……腥穢特甚﹐使{謝}{李}輩舍其弓纖﹐而誣以潔素﹐一何舛哉。”
弓鞵-汉语大词典
弓鞵
【1】见“弓鞋”。
弓馬-汉语大词典
弓馬
【1】骑射。亦泛指武事。《後汉书·陈龟传》:“〔{陳龜}〕家世邊將﹐便習弓馬﹐雄於{北州}。”《宋书·刘敬宣传》:“{敬宣}寬厚善待士﹐多伎藝﹐弓馬音律﹐無事不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適纔孩兒往教場中演習弓馬去了。”{清}{刘大櫆}《许游击墓志铭》:“然{聖祖}閲其騎射﹐大驚曰:‘南人亦有此弓馬耶!’”
弓膠-汉语大词典
弓膠
【1】制弓六材之一。用以黏合弓干。《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弓膠昔幹﹐所以爲合也。”{裴駰}集解:“言作弓之法﹐以膠被昔幹而納諸檠中。”
弓韜-汉语大词典
弓韜
【1】弓衣。《周礼·考工记·輈人》“弧旌枉矢以象弧也”{唐}{贾公彦}疏:“以衣韜其弓﹐謂之弓韜。”
弓彈-汉语大词典
弓彈
【1】以弹弓发射弹丸的一种游戏。《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每會輒歷問賓客﹐各言其能﹐乃合榻促席﹐量敵選對﹐或有博奕﹐或有摴蒱﹑投壺﹑弓彈﹐部别類分。”
弓口-汉语大词典
弓口
【1】方言。步弓两足间的跨度。引申指土地面积。{湖南}民歌《种田莫种贩子田》:“种田莫种贩子田﹐天干要赔血汗钱;弓口松了不要紧﹐弓口紧了断火烟。”原注:“弓口﹐面积。”
弓厢-汉语大词典
弓厢
【1】烘弓的箱。《水浒传》第一〇三回:“明日﹐{張世開}又唤{王慶}到點視廳上説道:‘你却幹得事來﹐昨日買的角弓甚好。’{王慶}道:‘相公須教把火來放在弓厢裏﹐不住的焙﹐方好。’”
弓蛇-汉语大词典
弓蛇
【1】{汉}{应劭}的祖父{应郴}为{汲}令,以夏至日诣见主簿{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酒后便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郴}知其事,于故处设酒,杯中复有蛇。谓{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即愈。事见{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后因以“弓蛇”指人对事物的错觉。{元}{谢应芳}《顾仲瑛临濠惠书诗代简》:“酒杯已辨弓蛇悮﹐藥杵無勞玉兔將。”
弓局-汉语大词典
弓局
【1】{元}官署名,属武备寺。《元史·百官志六》:“{雙搭}弓局﹐大使﹑副使各一員;{成吉里}弓局﹐大使﹑副使各一員;{通州}弓局﹐院長一員。”
弓月-汉语大词典
弓月
【1】弯月;弦月。{隋}{明馀庆}《从军行》:“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2】古部落名。属{西突厥}{五咄陆部},居{碎叶}东。亦为古地名,{唐}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塔勒奇城}北之{阿里马破城}。
弓正-汉语大词典
弓正
【1】古官名。掌制作弓箭。《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張}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爲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
弓兆-汉语大词典
弓兆
【1】《周礼》卜师四兆之一。《周礼·春官·卜师》:“卜師﹐掌開龜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義兆﹐四曰弓兆。”
弓韔-汉语大词典
弓韔
【1】弓衣。《宋史·曹玮传》:“{瑋}以宿將爲{謂}所忌﹐即日上道﹐從弱卒十餘人﹐不以弓韔矢箙自隨。”
弓矢-汉语大词典
弓矢
【1】弓箭。《易·繫辞下》:“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国语·周语上》:“載戢干戈﹐載櫜弓矢。”{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戈鋋開雪色﹐弓矢向秋毫。”{郑观应}《盛世危言·教养》:“鳥之飛者用弓矢以射之。”【2】借指武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音樂在數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
弓匠-汉语大词典
弓匠
【1】制弓的人。《宋史·魏矼传》:“内侍{李廙}飲{韓世忠}家﹐刃傷弓匠﹐事下廷尉。”{明}{陶宗仪}《辍耕录·治天下匠》:“且治弓尚須弓匠﹐豈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
弓仗-汉语大词典
弓仗
【1】泛指弓箭剑戟等武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賊知是母﹐即放弓仗……後世尊成道﹐告諸弟子:‘是吾昔時放弓仗處。’”
弓勢-汉语大词典
弓勢
【1】似弓之形。{唐}{白居易}《秋思》诗:“獸形雲不一﹐弓勢月初三。”【2】弓的威力。{金}{赵秉文}《庐州城下》诗:“角勢寒水動﹐弓勢斷鴻驚。”
弓背-汉语大词典
弓背
【1】弓的弯成弧形的一侧。{唐}{令狐楚}《年少行》之三:“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宋史·张庄传》:“{湖北}至{廣西}﹐繇{湖南}則迂若弓背﹐自{渠陽}而往﹐猶弓弦耳。”
弓壺-汉语大词典
弓壺
【1】有“弓”字铭文的酒器。《续通志·器服一》:“壺爲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商}貫耳弓壺兩耳﹐以‘弓’銘之;有兩耳者﹐可以貫繩。”【2】装弓的袋。《再生缘》第一回:“腰挂弓壺箭袋﹐内藏鐵胎寶雕弓﹑穿楊狼牙箭。”
弓足-汉语大词典
弓足
【1】谓缠足。{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书旧唐书舆服志後》:“《南唐書》言{小周后}‘剗韤步香階﹐手提金縷鞋’﹐是{南唐}貴人不弓足。”按﹐缠足陋习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或云{南唐}{李後主}令宫嫔{窅娘}以帛绕脚﹐使纤小如弓状﹐由是人皆效之;或云始于{南齐}{东昏侯}时。【2】指旧时妇女缠裹后发育不正常的脚。以其形如弓,故称。{清}{赵翼}《镇安土风》诗:“邨婦無弓足﹐山農總帕頭。”{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转女为男》:“速女改裝﹐去髮而辮之﹐以藥展其弓足﹐衣冠履舄﹐居然美男子。”
弓弦-汉语大词典
弓弦
亦作“[弓絃]”【1】弓上的弦。《管子·形势》:“射者﹐弓弦發矢也。”{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麻林山}一名{多山}﹐{句踐}欲伐{吴}﹐種麻以爲弓絃。”《梁书·曹景宗传》:“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霹靂聲﹐箭如餓鴟叫。”{清}{龚自珍}《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結客五陵英少﹐脱手黄金一笑﹐霹靂應弓弦。”{徐迟}《狂欢之夜》:“当他看到周遭的恐怖时﹐他的心像弓弦一般的震荡了。”
弓樣-汉语大词典
弓樣
【1】借指女子的小脚。{清}{褚人穫}《坚瓠补集·谢禁缠足表》:“逐伴遊春﹐誰印香塵之淺?連街踏月﹐欣傳弓樣之寬。”
弓檠-汉语大词典
弓檠
【1】正弓的工具。《仪礼·既夕礼》“有柲”{汉}{郑玄}注:“柲﹐弓檠。弛則縛之於弓裏﹐備損傷﹐以竹爲之。”【2】喻规矩﹑规范。{清}{刘大櫆}《郑节母传》:“母嘗謂人性皆善﹐惟無良師友以弓檠而矢夾之﹐故任其驕恣﹐智惠日就昏鄙。”
弓隆-汉语大词典
弓隆
【1】神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甲子神名{弓隆}﹐欲入水内呼之﹐{河伯}九千導引﹐入水不溺。”
弓小-汉语大词典
弓小
【1】弓形而纤小。{宋}{无名氏}《鬼董·陶小娘子》:“〔{樊生}〕游湖上某寺閣﹐得女子履﹐絶弓小。”{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双行缠》:“夫今之婦人﹐足尚弓小。”
弓靴-汉语大词典
弓靴
【1】弓鞋。{宋}{卢炳}《菩萨蛮》词:“石榴裙束纖腰裊﹐金蓮穩襯弓靴小。”{宋}{张榘}《青玉案·和何使君次了翁韵》词之三:“弓靴微濕﹐玉纖頻袖﹐塑出獅兒好。”
弓把-汉语大词典
弓把
亦作“[弓弝]”亦作“[弓靶]”【1】弓身正中手把握处。《礼记·曲礼上》“左手承弣”{唐}{孔颖达}疏:“弣﹐謂弓把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佳兵》:“凡樺木……其皮護物﹐手握如軟綿﹐故弓靶所必用。”{清}{赵翼}《初用眼镜》诗:“收宜近筆牀﹐掛豈雜弓弝。”《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見那女子左手把弓靶一托﹐右手將弓梢一按﹐釣魚兒的一般﹐輕輕的就把{安公子}釣了起來。”
弓子鋪-汉语大词典
弓子鋪
【1】{辽}行军时所设置的军马驻屯之所。《辽史·国语解》:“弓子鋪:{遼}軍馬頓舍﹐不設營塹﹐折木稍爲弓﹐以爲團集之所。又諸國使來﹐道旁簽置木稍弓﹐以充欄楯。”《宋史·宋琪传》:“{契丹}主吹角爲號﹐衆即頓合﹐環繞穹廬﹐以近及遠﹐折木梢屈之爲弓子鋪﹐不設槍營壍栅之備。”
弓腰人-汉语大词典
弓腰人
【1】古指舞伎。《类说》卷一引《杨妃外传·水精屏》:“又有纖腰十餘妓﹐曰{楚}宫{章華}踏謡娘也﹐又三妓﹐曰{楚}宫弓腰人也。”
弓冶-汉语大词典
弓冶
【1】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學爲裘;良弓之子,必學爲箕。”《北史·魏收魏季景等传论》:“{季景}父子﹐雅業相傳﹐抑弓冶之義。”{唐}{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陳其弓冶﹐戴其簪纓。”{明}{无名氏}《运甓记·剪发延宾》:“孩兒{陶洪}﹐詩書勤習﹐堪承弓冶之傳。”{清}{龚鼎孳}《吴郎南征赋别》诗:“國士知弓冶﹐家聲薄鼎鐘。”
弓弩-汉语大词典
弓弩
【1】弓和弩。亦指射术。《周礼·夏官·司弓矢》:“中春獻弓弩﹐中秋獻矢箙。”{宋}{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义》:“近聞有一火賊﹐去鎮五七里﹐時嘗習弓弩。”{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此后是拿着木棍﹑戈﹑刀﹑弓弩﹑旌旗的武人﹐走得满路黄尘滚滚。”【2】使用弓弩,谓习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平易相遠﹐山谷幽澗﹐仰高臨下﹐此弓弩之地也。”
弓藏-汉语大词典
弓藏
【1】《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令武士縛{信},載後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后因以“弓藏”指功成被弃。{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李太師}建定難之勳﹐懷弓藏之慮﹐武寧保境﹐止務圖存。”{清}{吴伟业}《戏题士女图·一舸》诗:“霸{越}亡{吴}計已行﹐論功何物賞傾城﹐{西施}亦有弓藏懼﹐不獨{鴟夷}變姓名。”
弓里-汉语大词典
弓里
【1】复姓。{汉}有{弓里戍}。见《後汉书·独行传·温序》。
弓兵-汉语大词典
弓兵
【1】{宋}{元}间负责地方巡逻﹑缉捕之事的兵士。属巡检司。{明}{清}因之。{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我领着衆弓兵﹐不問那裏趕將去。”《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前面{梅嶺}好生僻静﹐虎狼劫盜極多﹐不如就老夫這裏安下孺人﹐官人自先去到任﹐多差弓兵人等來取却好。”《清史稿·食货志一》:“凡衙署應役之皁隸﹑馬快﹑步快﹑小馬﹑禁卒﹑門子﹑弓兵﹑仵作﹑糧差及巡捕營番役﹐皆爲賤役。”
弓手-汉语大词典
弓手
【1】{宋}代吏役名目的一种。又称弓箭手。{宋}初多差富户充当,为县尉所属武装,负责巡逻﹑缉捕之事。{神宗}时由差役改为雇役,空际已成募兵。{元}{明}因之。{宋}{梅尧臣}《汝坟贫女》诗序:“時再點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餘人。”{宋}{洪迈}《夷坚己志·长垣妇人》:“{開封}{長垣縣}兩弓手適村野巡逴。”《宋史·食货志上五》:“{宋}因前代之制……以耆長﹑弓手﹑壯丁逐捕盗賊。”《元史·兵志四》:“{元}制﹐郡邑設弓手﹐以防盗也。”《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楊温}打一看時﹐却是縣司弓手五十來人﹐出巡到此。”{清}{恽敬}《三代因革论》七:“{宋}曰衙前﹐督官物;曰耆長﹑曰壯丁﹐捕盗賊;曰散從﹑曰承符﹑曰弓手﹐任驅使﹐則役之而且虐用之矣。”【2】古时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清丈·责经手》:“丈地弓步不真﹐責之弓手。”
弓旌-汉语大词典
弓旌
【1】弓和旌。古代征聘之礼,用弓招士,用旌招大夫。《左传·昭公二十年》:“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孟子·万章下》:“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后遂以“弓旌”泛指招聘贤者的信物。《古文苑·邯郸淳<後汉鸿胪陈君碑>》:“{初平}之元﹐禁罔蠲除﹐四府並辭﹐弓旌交至。”{章樵}注:“弓旌﹐所以招聘賢者。”{唐}{窦常}《早发金钩店寄奚十唐大二茂才》诗:“寄謝金門侣﹐弓旌誤見招。”【2】借指延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崔安潛}侍郎廉問{江西}﹐{鄴}適飄蓬{湘}{浦}間﹐{崔}素賞其作﹐志在弓旌﹐竟爲幕吏所沮。”{清}{顾炎武}《与王虹友书》:“流寓{關}{華}﹐已及二載﹐幸得棲遲泉石﹐不與弓旌。”
弓騎-汉语大词典
弓騎
【1】骑马射箭。{南朝} {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今欲專士女於耕桑﹐習鄉閭以弓騎。”
弓靶-汉语大词典
弓靶
【1】见“弓把”。
弓號-汉语大词典
弓號
【1】弓。{明}{邵璨}《香囊记·起兵》:“骨鼕鼕亂敲畫鼓﹐急綳綳滿挽弓號﹐腷膊膊雲外落雙鵰﹐靃霏霏五五踣倒。”按﹐{黄帝}的弓称乌号﹐见《史记·封禅书》。
弓影浮杯-汉语大词典
弓影浮杯
【1】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明}{刘炳}《鄱城归舟》诗:“弓影浮杯疑老病﹐雞聲牽夢動離愁。”亦作“[弓影杯蛇]”。{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燈如豆﹐羅帳低垂﹐弓影杯蛇﹐驚神未定。”
弓履-汉语大词典
弓履
【1】即弓鞋。{宋}{姜夔}《眉妩·戏仲远》词:“無限風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