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弛

弛(弛)是什么意思

  • 紧张←→松弛-反义词词典

    紧张←→松弛jǐnzhāng-sōngchí

    【词性】:形

    紧张: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

    松弛:松散,不紧张。

    【例】 他那对曾经强烈地打动过殷玉花的眼睛,变得阴凄凄的,闪烁着仇恨的亮光。殷玉花一看到这对眼睛就止不住心颤肉跳,浑身紧张。(艾明之:《火种》) 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松弛契丹人对他的防闲,二来避免和举义的汉儿们发生摩擦或过分的接近。(徐兴业:《金瓯缺》)

  • 稽留热←→弛张热-反义词词典

    稽留热←→弛张热jíliúrè-chízhāngrè

    【词性】:名

    稽留热:一种发烧类型,病人体温高而稳定,早晚差别不超过1℃,(39℃-40℃),可以持续几天到几星期。

    弛张热:病人体温在正常体温之上,早晚差别超过1℃。

  • 松弛←→严格-反义词词典

    松弛←→严格sōngchí-yángé

    【词性】:形

    松弛:(纪律、制度等)执行得不严格。

    严格: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例】 要想在这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让现在高度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张健行:《她需要重新开始》) 她演唱了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有一个良辰佳日》,以她那灿烂的音色深沉的理解惊动四座,一向以要求严格的苏林教授,也不由得点头表示赞许,在他严峻的眼光中隐藏着一丝微笑。(何为:《第二次考试》)

  • 张←→弛-反义词词典

    张←→弛zhāng-chí

    【词性】:形

    张:紧张。

    弛:放松,松懈。

    【例】 你们的缺点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紧了。拉得太紧,弓弦就会断。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 弛-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弛chí

    松开,松懈——张(文武之道,一~一弛。)

  • 弛缓-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弛缓chíhuǎn

    指情绪、气氛等变得和缓——紧张(经过说明,~的气氛一下子弛缓下来了。)

  • 松弛-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松弛sōngchí

    ①松,不紧张——紧张(肌肉~)②制度、纪律执行得不严格——严明(纪律~)

  • 弛缓 缓和 和缓-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弛缓 缓和 和缓

    弛缓chíhuǎn193缓和huǎnhé195 和缓héhuǎn195

    动词。表示使(紧张的情势、气氛等)不紧张或减低紧张程度。

    “弛缓”强调使舒解开,使变得松弛;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例如:“副主任主动出面斡旋,意欲弛缓两方的紧张关系”;“他把他自己剖成两个人,来安慰自己,来弛缓自己紧张了的神经”(《张天翼选集》)。

    “缓和”强调使转为平和;多用于形势、局势,比“弛缓”常用。例如:“要缓和当今世界的紧张形势,根本的办法是抵制霸权主义”;“香港的舆论也众说纷纭,一部分认为日阀将缓和对美关系,全力北进对付苏联”(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篇》)。

    “和缓”是“缓和”的等义词,较少用。

  • 缓和 和缓 弛缓-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缓和 和缓 弛缓

    缓和huǎnhé54和缓héhuàn54弛缓chíhuǎn54

    动词。表示(紧张的情势、气氛等)变得不紧张。

    “缓和”强调转为平和;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例如:“近来,她们俩的关系算是缓和下来了”;“陕西一带的官军开往北京勤王,这局面要不了几天就会缓和”(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八大金刚的凶气也缓和下来”(曲波:《林海雪原》)。

    “和缓”和“缓和”等义,只是使用频率比“缓和”低。例如:“九月初旬,局势逐渐和缓,中央声明收回成命,各路大军也同时撤回”(《李宗仁回忆录》)。

    “弛缓”强调舒解开,由紧张转为松弛;只用于书面语,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他听了这一番话,紧张的心情渐渐弛缓下来”;“归来,看到两家之间的对立气氛已弛缓,彼此间有时有几句话说说”。

    “和缓”可用作形容词,表示平和的意思(如说:“这服药不猛,药性和缓”)。这种用法的“和缓”,同“缓和”、“弛缓”没育同义关系,更不是“缓和”的等义词。

  • 松 松弛-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松 松弛

    松sōng432松弛sōngchí432

    动词。表示使由紧的状态变为不紧。

    “松”多用于手、紧张的精神等;有口语色彩,口语里和俗白文字里较常使用,多同单音词搭配。例如:“快松手!他要给你勒坏了”;“一听这番话,老头不知不觉松了手”(《收获》,1981,1);“我们机关里整整开了三天干部会。会完了,我松了口气”(康濯:《我的两家房东》);“老万喜嘟嚷着甚么,竟松开车把了”(《小说月报》,1981,11)。

    “松弛”多用于紧张的神经、精神、弦、绳索等;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一般同双音词搭配。例如:“为什么不搞点茶座,让下了班到这里坐坐,把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林斤澜:《辘轳井》);“琴弦也不能总是紧绷着,不演奏时就要把它们松弛开来”;“而秦公绰,则把旋紧了的神经的弦索松弛下来,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当代》,1981,2)。

  • 松弛 松 松散-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松弛 松 松散

    松弛sōngchí432松sōng432松散sǒngsǎn432

    形容词。表示(结构组织)不紧密,(精神思想)不集中。

    “松弛”强调不紧张,含有无力、放松的意味;多用于肌肉、身体局部、精神、心情等;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她的脸面和颈项,肌肉松弛,皱纹很多,看去是五十开外的人了”;“历年的劳动使她的背脊弯曲着,肩膀也被水担子庄稼压得松弛下来”(《柳青小说散文集》);“这句话把大家松弛了的心情又拉紧了”(《叶圣陶文集》,第二卷)。

    “松”强调组织不紧密或聚合得不紧凑,和“紧”相对;多用于物、捆绑以及手、拳头等;有口语色彩。例如:“馒头又热又松,很好吃”;“你的背包捆得太松了”;“想着这些,拳头松了,又无可奈何地颓坐了下来”(《荒煤短篇小说选》)。

    “松散”强调整体的各部分散离开的状态,多用于团体组织、头发、捆着或聚放的物品等。例如:“那时我加入过一个组织松散的社团,就是青年会”;“从锅门映出来的火光,照得她一脸红彩,发亮的头发松散地披在两鬓”(菡子:《万妞》);“门前堆着几捆松散的书报杂志”。

    “松弛”在表示“(纪律或制度)执行得很不严格、认真”的意思时(如说:“这个班纪律松弛,学生经常迟到、旷课),同“松”“松散”没有同义关系。

  • 肠道松弛-实用委婉语词典

    肠道松弛

    欧美婉指腹泻。意为有滑肠现象。

  • 弛-孙子兵法词典

    弛chi

    【释义】:

    松懈;毁坏。《地形篇》:“卒强吏弱,曰弛。”杜牧注:“言卒伍豪强,将帅懦弱,不能驱率,故弛坼坏散也。”

  • 紧张 松弛 松懈-反义词应用词典

    紧张 松弛 松懈

    紧张 jǐnzhāng 松弛 sōngchí

    松懈 sōngxiè

    【紧张】形容词。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另有供应不足,难于应付之意。

    〔例句〕

    1.一场紧张的抢救战,在二千里外的首都,接着开始了……

    2.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

    3.自从老张当了经理之后,他和妻子的关系有些紧张。

    【松弛】形容词。松散,不紧张;(制度、纪律等)执行得不严格。动词。放松,使松弛。

    〔例句〕

    1.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颔,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了双下巴。

    2.唐代文禁较为松弛,不像明、清两代,都发生过文字狱。

    3.上年纪的人肌肉会逐渐变得松弛,如果坚持锻炼,能延缓这一过程。

    【松懈】形容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密切,动作不协调。有使动用法。

    〔例句〕

    1.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2.武术班的学员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来没有松懈过。

    3.他这个人生活懒散,学习松懈,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 弛-古文观止词典

    弛chí

    【词性】:动词

    放松,松懈,松弛(3)。《送孟东野序》: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他的文辞奔放而且哀怨,他的思想松懈而且放纵。《张益州画像记》: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既不能因有骚乱的苗头而怨躁,也不能因没有骚乱的事实而松弛。《青霞先生文集序》:君既上愤疆场之日弛。——沈君既对上面的国防措施一天天地松懈而感到愤怒。

  • 弛然-古文观止词典

    弛然chí rán

    【词性】:形容词

    放心的样子(1)。《捕蛇者说》:而吾蛇尚在,弛然而卧。——而我的蛇还在罐里,我就放心地去睡觉。

  • 弛-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弛chí

    ①弓弦放松或卸下。《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弓而自后缚之。”《韩非子·扬权》:“毋~而弓。”(而:你的。)②放松,松懈。《管子·五辅》:“~刑罚,赦罪戾。”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惧其~而不严也。”③减缓。《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关市之征而缓刑罚。”④放下。《聊斋志异·狼》:“屠乃奔倚其下,~担持刀。”⑤延缓。《吕氏春秋·开春》:“请~期更日。”(更日:改日。)⑥毁坏。高启《书博鸡者事》:“识者固知元政紊~,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 废弛-现代汉语大词典

    废弛fèi chí

    【释义】:

    ①废弃懈怠。应施行而未施行。如:纲纪废弛。②荒废;衰败。鲁迅《失掉的好地狱》:“地狱原已废弛得很久了。”

  • 懈弛-现代汉语大词典

    懈弛xiè chí

    【释义】:

    懈怠;松懈。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辛亥以前,同盟会总部惟以全力图南方,本部精神日渐懈弛,宋教仁、谭人凤等引以为忧。”

  • 宽弛-现代汉语大词典

    宽弛kuān chí

    【释义】:

    放松;松弛。叶圣陶《恐怖的夜》:“我看见了弟弟比两年前高大了些的形体,听见了弟弟亲爱的呼声,紧张的惶惧已宽弛了好些。”

  • 弛-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chí彍

    【释义】:

    ①松懈;松弛。鲁迅《致曹靖华》:“此间已较安静,但关于北方的消息则多,时弛时紧。”②延缓。如:弛期。③舍弃;放下。如:弛落。①毁坏;败坏。如:弛坏。

  • 弛坏-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坏chí huài

    【释义】:

    废弛败坏。如:纲纪弛坏。

  • 弛张-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张chí zhāng

    【释义】:

    ①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1)比喻事物的盛衰、强弱、兴废等。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乘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2)比喻处事的松紧、进退、宽严等。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盖其时文章界域,极可弛张,纵之则包举万汇之形声;严之则排摈简质之叙记,必有藻韵,善移人情,始得称文。”②拉开或收拢。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几案可以弛张,什器轻于携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谓之美术。”

  • 弛废-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废chí fèi

    【释义】:

    废弛。如:宪章弛废。

  • 弛怠-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怠chí dài

    【释义】:

    懈怠。胡也频《到莫斯科去》:“许多人都为爱情把工作弛怠了。”

  • 弛期-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期chí qī

    【释义】:

    缓期,延期。如:近日连续大雨,竣工典礼请弛期更日。

  • 弛缓-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缓chí huǎn

    【释义】:

    ①松弛不严。如:纪律弛缓。②放松,缓和。张天翼《报复》:“他把他自剖成两个人,来安慰自己,来弛缓自己紧张了的神经。”

  • 弛禁-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禁chí jìn

    【释义】:

    解除禁令。如:缓刑弛禁。

  • 弛懈-现代汉语大词典

    弛懈chí xiè

    【释义】:

    松懈;松弛。叶圣陶《小病》:“临睡钻入被窝…便快适地阖拢眼皮,任四肢自由地弛懈地伸展开来。”

  • 张弛-现代汉语大词典

    张弛zhāng chí

    【释义】:

    弓弦拉紧和放松。也泛指紧张和松弛。潘漠华《夜梆》:“晚风呢喃地歌了,我心琴又紧翕地张弛。”

  • 松弛-现代汉语大词典

    松弛sōng chí

    【释义】:

    ①松散;不紧密。理由《中年颂》:“她变得更加消瘦了,眼睑渐渐松弛。”王西彦《古屋》:“一个木桶,老旧了,木板松弛了,就要肢解开来。”②舒放,不紧张。巴金《寒夜》:“他的母亲吐了一口气,紧张的心略微松弛。”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他浑身的筋肉松弛了,暗自庆幸。”引申为松懈、懒散。巴金《秋》:“疲乏渐渐地征服了他,他的精神松弛了。”叶圣陶《倪焕之》:“好像学生都染上了松弛懈怠的毒气。”③放松;缓解。郭沫若《洪波曲》:“自‘八一三’抗战以后,国民党的党禁曾经稍微松弛了一会。”范文澜等《中国通史》:“希望从它那里获得一副麻醉剂,好让矛盾松弛下去。”④指制度、纪律等执行得不严格。如:纪律松弛。

  • 跅弛-现代汉语大词典

    跅弛tuò chí

    【释义】:

    放荡不循规矩。如:负才跅弛;以跅弛见弃。

  • 跅弛不羁-现代汉语大词典

    跅弛不羁tuò chí bù jī

    【释义】:

    放荡不受拘束。章士钊《赵伯先事略》:“又激于意气,跅弛不羁,被酒大言,无所避就。”

  • 一張一弛-汉语大词典

    一張一弛

    【1】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古时常以喻施政宽严相济;现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紧有松,劳逸结合。《礼记·杂记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郑玄}注:“張弛﹐以弓弩喻人也。弓弩久張之則絶其力﹐久弛之則失其體。”{明}{李贤}《赐游西苑记》:“夫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賜遊{西苑}﹐有弛之意焉。然張可久而弛不可多。”{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你们的缺点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紧了。拉得太紧﹐弓弦就会断。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亦作“[一弛一張]”。{汉}{王充}《论衡·儒增》:“故張而不弛﹐{文王}不爲。弛而不張﹐{文王}不行。一弛一張﹐{文王}以爲當。”

  • 乖弛-汉语大词典

    乖弛

    【1】犹废弛。《宋书·礼志一》:“自{漢}末剥亂﹐舊稱乖弛。”

  • 厥弛-汉语大词典

    厥弛

    【1】摇动的样子。《汉书·李寻传》:“熒惑厥弛﹐佞巧依勢。”{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厥弛﹐動摇貌。”

  • 伸弛-汉语大词典

    伸弛

    【1】犹伸缩。{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三》:“凡筋生長一尺﹐乾則減半﹐以膠湯濡而梳之﹐復長一尺﹐然後用﹐則筋力已盡﹐無復伸弛。”

  • 偷弛-汉语大词典

    偷弛

    【1】苟且松弛。《新唐书·陆长源传》:“{晉}({董晉})有所偷弛﹐{長源}輒裁正之。”

  • 傾弛-汉语大词典

    傾弛

    【1】倒塌残破。{宋}{苏辙}《寄孔武仲》诗:“池塘漫不知﹐亭榭日傾弛。”

  • 刓弛-汉语大词典

    刓弛

    【1】玩忽废弛。{明}{归有光}《策问一》:“獨以承平日久﹐吏治刓弛﹐釁孽或萌﹐殆不能不爲民病焉。”

  • 墮弛-汉语大词典

    墮弛

    【1】废弛。{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自{祥符}以來﹐萬事墮弛。”《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及{安}{史}亂後﹐法度墮弛﹐大臣將帥競治第舍﹐各窮其力而後止﹐時人謂之木妖。”

  • 崩弛-汉语大词典

    崩弛

    亦作“[崩]”【1】涣散;败坏。{晋}{干宝}《晋纪总论》:“故觀{阮籍}之行﹐而覺禮教崩弛之所由。”《管子·版法》:“故曰:費怨起而不復反﹐衆勞而不得息﹐必有崩弛堵壞之心。”{宋}{苏辙}《齐州闵子祠堂记》:“方{周}之衰﹐禮樂崩弛﹐天下大壞。”【2】塌毁。{宋}{王安石}《原过》:“地有過乎?有之﹐崩弛竭塞是也。”{晋}{葛洪}《抱朴子·论仙》:“百川東注﹐而有北流之浩浩;坤道至静﹐而或震動而崩。”

  • 彫弛-汉语大词典

    彫弛

    【1】败坏废弛。《新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興大亂之餘﹐紀綱彫弛﹐而能興仆植僵﹐使號令典刑粲然罔不完﹐雖數百年猶蒙其功﹐可謂名宰相。”

  • 廢弛-汉语大词典

    廢弛

    【1】荒废;衰败。{明}{陶宗仪}《辍耕录·浙西园苑》:“當{愛山}全盛時﹐春二三月間遊人如織﹐及其卒﹐未及數月﹐花木一空﹐廢弛之速﹐未有若此者。”{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地狱原已废弛得很久了。”【2】废弃懈怠。谓应施行而未施行。《汉书·王莽传上》:“朝政崩壞﹐綱紀廢弛。”{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备策》:“州郡因循﹐武事廢弛。”

  • 寖弛-汉语大词典

    寖弛

    【1】日渐松弛。{宋}{李光}《论制国用札子》:“近年以來﹐政出多門﹐法度寖弛。”{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一:“考其時﹐正{明}國末造﹐君闇臣煬﹐百度寖弛﹐無復綱紀。”《新唐书·狄仁杰传》:“〔{狄仁傑}〕即以首觸柱﹐血流沬面。{德壽}懼而謝。守者寖弛。”

  • 寬弛-汉语大词典

    寬弛

    【1】放松;松弛。{宋}{苏辙}《北门书诏·皇帝以旱赐门下诏》:“意者政令寬弛﹐吏或爲害而莫懲歟!”{叶圣陶}《隔膜·恐怖的夜》:“我看见了弟弟比两年前高大了些的形体﹐听见了弟弟亲爱的呼声﹐紧张的惶惧已宽弛了好些。”《宋书·刘穆之传》:“時{晉}綱寬弛﹐威禁不行﹐盛族豪右﹐負勢陵縱﹐小民窮蹙﹐自立無所。”《元典章·刑部十九·讲究开禁灯火》:“今{江}南歸附已後一十八年﹐人心甯一﹐燈火之禁似宜寬弛。”

  • 寢弛-汉语大词典

    寢弛

    【1】废弃。{宋}{曾巩}《瀛州兴造记》:“維北邊自通使{契丹}﹐城壁樓櫓禦守之具﹐寢弛不治﹐習以爲故。”

  • 弛-汉语大词典

    《廣韻》施是切,上紙,書。【1】放松弓弦。《墨子·三辩》:“聖王不爲樂,此譬之猶馬駕而不税,弓張而不弛,無乃非有血氣者之所不能至邪!”{汉}{东方朔}《七谏·谬谏》:“弧弓弛而不張兮,孰云知其所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乃角弓弩,解其徽絃;張竹木弓弩,其絃。”【2】解除。《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杜预}注:“弛,猶解也。”《汉书·文帝纪》:“夏四月,大旱,蝗。令諸侯無入貢,弛山澤。”{颜师古}注:“弛,解也。解而不禁,與衆庶同其利。”{唐}{柳宗元}《平淮夷雅》之二:“其武刑,諭我德心。”{宋}{程大昌}《演繁露·徐吕皮》:“及{道宗}即位,以爲鞾帶也者,用之可以華國,遂其禁。”{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值{耿氏}開藩{福建},海禁弛,乃招徠客民。”【3】松懈;放纵;松弛。《商君书·靳令》:“物多末衆,農弛姦勝,則國必削。”{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不如{嗣宗}之賢,而有慢弛之闕。”{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其辭淫以哀,其志弛以肆。”{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此间已较安静,但关于北方的消息则多,时弛时紧,但我看大约不久会告一段落。”【4】延缓。参见“[弛期]”。【5】减弱。《史记·吕不韦列传》:“吾聞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公遂陞舟,風雨少弛,櫂夫奏功。”【6】舍弃;放下。《韩非子·内储说上》:“{上黨}在一而已。”{陈奇猷}集释:“舊注:廢{上黨},棄一郡而已。”《礼记·坊记》:“君子其親之過,而敬其美。”{郑玄}注:“弛,猶棄忘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鎔裁》:“芟繁剪穢,弛於負擔。”{明}{祝允明}《语怪·重书走无常》:“{尤}大怒:‘何復爲此誑語邪!我固曰當此風,妄云云者,應加以重罰。’”【7】毁坏;败坏。《国语·鲁语上》:“{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韦昭}注:“弛,毁也。”《後汉书·吴良传》:“{匡}執法守正,反下于理,臣恐聖化由是而”。{晋}{干宝}《晋纪总论》:“故觀{阮籍}之行,而覺禮教崩弛之所由。”{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八柱傾而復正,四維而更張。”【8】脱落。《淮南子·说林训》:“懸垂之類,有時而而。枝格之屬,有時而弛”{高诱}注:“弛,落也。”【9】改易,更换。《尔雅·释诂》:“弛,易也。”

  • 弛-汉语大词典

    【1】施予。《周礼·天官·小宰》:“斂弛之聯事,凡小事皆有聯。”{陆德明}释文:“弛,尸氏反。”{林尹}注:“弛,{杜子春}讀爲施,謂施惠也,猶今之所謂救濟。”【2】施行,实施。《礼记·孔子闲居》:“弛其文德,協此四國,{大王}之德也。”{郑玄}注:“弛,施也。”{孔颖达}疏:“言{大王}施其文德,和此四方之國。”

  • 弛沓-汉语大词典

    弛沓

    【1】拖沓。《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西川}節度使{杜元穎}治無狀﹐障候弛沓相蒙。”

  • 弛柝-汉语大词典

    弛柝

    亦作“[柝]”【1】废巡更。{汉}{张衡}《西京赋》:“城尉不柝﹐而内外潛通。”《後汉书·张衡传》:“{燭武}縣縋而{秦伯}退師﹐{魯連}係箭而{聊城}柝。”{李贤}注:“﹐廢也。柝﹐行夜木也。”

  • 弛獄-汉语大词典

    弛獄

    【1】释放狱囚。《淮南子·缪称训》:“{召公}以桑蠶耕種之時﹐弛獄出拘﹐使百姓皆得反業脩職。”

  • 弛緩-汉语大词典

    弛緩

    亦作“[緩]”【1】松弛不严。《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被兵十有餘年﹐因之以饑饉﹐百姓怨望﹐臣下心離﹐公懼而緩﹐不敢行誅罰。”{明}{方孝孺}《送祝彦芳致仕还家序》:“天子新有天下﹐懲前代弛緩不振之弊。”【2】放松,缓和。{鲁迅}《准风月谈·帮闲法发隐》:“人们的热情原不是永不弛缓的。”{张天翼}《报复》:“他把他自剖成两个人﹐来安慰自己﹐来弛缓自己紧张了的神经。”

  • 弛怠-汉语大词典

    弛怠

    【1】懈怠,放松。{明}{李东阳}《西庄处士罗君墓志铭》:“公帥衆守西門﹐不脱介胄﹐示以固守﹐力懲弛怠﹐敲朴日不絶。”{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十六:“许多人都为爱情把工作弛怠了。”

  • 弛弓-汉语大词典

    弛弓

    亦作“[弓]”【1】放松弦的弓。《仪礼·乡射礼》:“加弛弓于其上。”《礼记·曲礼上》:“張弓尚筋﹐弛弓尚角。”【2】指放松弓弦。《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後縛之。”《管子·戒》:“{桓公}明日弋﹐在廪。{管仲}﹑{隰朋}朝。公望二子﹐弓脱釬而迎之。”

  • 弛仗-汉语大词典

    弛仗

    【1】放下兵器。《北齐书·孝昭帝纪》:“帝至東閤門﹐都督{成休寧}抽刃呵帝。帝令{高歸彦}喻之﹐{休寧}厲聲大呼不從。{歸彦}既爲領軍﹐素爲兵士所服﹐悉皆弛仗﹐{休寧}歎息而罷。”

  • 弛行-汉语大词典

    弛行

    亦作“[行]”【1】停止行进。《新唐书·李回传》:“〔{李回}〕督戰至{蒲}東﹐{王宰}﹑{石雄}櫜鞬謁道左﹐{回}不行﹐顧左右呼直史責破賊限牒……未及期二日﹐賊平。”

  • 弛夜-汉语大词典

    弛夜

    亦作“[夜]”【1】解除宵禁。{宋}{岳珂}《桯史·南陔脱帽》:“元夕張燈﹐金吾夜﹐家人皆步出將帷觀焉。”

  • 弛縱-汉语大词典

    弛縱

    亦作“[縱]”【1】松弛;松散;放任。《汉书·五行志下之下》:“肅者王侯縮朒不任事﹐臣下縱﹐故月行遲也。”{颜师古}注:“﹐放也。”{汉}{蔡邕}《陈政要七事疏》:“綱網弛縱﹐莫相舉察﹐公府臺閣﹐亦復默然。”《宋书·五行志一》:“{魏}尚書{鄧颺}﹐行步驰縱﹐筋不束體﹐坐起傾倚﹐若無手足。”《南齐书·文学传·丘灵鞠》:“{靈鞠}{宋}世文名甚盛﹐入{齊}頗減。蓬髮縱﹐無形儀﹐不治家業。”{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六:“歷數{全斌}等數將貪黷貨財﹐弛縱兵律。”

  • 弛崩-汉语大词典

    弛崩

    【1】崩毁。{汉}{桓宽}《盐铁论·错币》:“禮義弛崩﹐風俗滅息。”

  • 弛卸-汉语大词典

    弛卸

    【1】犹推卸。《明史·金光辰传》:“臣愚以任内臣﹐諸臣益弛卸不任。”

  • 弛防-汉语大词典

    弛防

    亦作“[防]”【1】解除防备。《後汉书·皇后纪序》:“斯固輕禮防﹐先色後德者也。”

  • 弛刑-汉语大词典

    弛刑

    亦作“[刑]”【1】指弛刑徒。《汉书·宣帝纪》:“{西羌}反﹐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及應募佽飛射士……詣{金城}。”{颜师古}注:“{李奇}曰:‘弛﹐廢也。謂若今徒解鉗釱赭衣﹐置任輸作也。’……弛刑﹐{李}説是也。若今徒囚但不枷鎖而責保散役之耳。”《後汉书·马援传》:“遂遣{援}……將十二郡募士及刑四萬餘人征{五溪}。”{晋}{袁宏}《後汉纪·章帝纪上》:“上以{幹}爲假司馬﹐將弛刑及從千人詣{超}。”

  • 弛惰-汉语大词典

    弛惰

    【1】懈怠。《南史·宋纪中·孝武帝》:“外内服其神明﹐莫敢弛惰。”《隋书·隐逸传·李士谦》:“少長肅然﹐不敢弛惰。”【2】指懈怠的士卒。{宋}{欧阳修}《论诏谕陕西将官札子》:“萬一西賊驟出忿兵﹐擊吾弛惰﹐則立見敗事。”

  • 弛謬-汉语大词典

    弛謬

    【1】犹疏失。《新唐书·李光弼传》:“節度使{王承業}政弛謬﹐侍御史{崔衆}主兵{太原}﹐每侮狎{承業}﹐{光弼}素不平。”

  • 弛縣-汉语大词典

    弛縣

    亦作“[弛懸]”【1】收藏钟磬等悬挂的乐器。谓罢乐。《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國之大憂﹐令弛縣。”《文选·马融<长笛赋>》:“{瓠巴}聑柱﹐磬{襄}弛懸。”{李善}注引{郑玄}曰:“弛﹐釋下也;懸﹐鍾格也。”

  • 弛解-汉语大词典

    弛解

    【1】谓解除警卫。{明}{归有光}《与徐子言书》:“常怪吾{吴}中宰縣者﹐坐貴之甚﹐幾與民庶隔絶﹐頗不然之。故爲縣﹐一切弛解﹐雖兒婦人﹐悉至榻前與語。”

  • 弛替-汉语大词典

    弛替

    【1】犹废弃。《宋书·孝武帝纪》:“前詔江海田池﹐與民共利。歷歲未久﹐浸以弛替。”《宋书·礼志二》:“此則碑禁尚嚴也﹐此後復弛替。”

  • 弛紊-汉语大词典

    弛紊

    亦作“[紊]”【1】松弛紊乱。{晋}{陆机}《辩亡论上》:“昔{漢}氏失御﹐姦臣竊命﹐禍基京畿﹐毒徧宇内﹐皇綱弛紊﹐王室遂卑。”《周书·宇文孝伯传》:“然帝荒淫日甚﹐誅戮無度﹐朝章紊﹐無復綱紀。”《隋书·炀帝纪下》:“政刑弛紊﹐賄貨公行﹐莫敢正言﹐道路以目。”{宋}{王禹偁}《黄州齐安永兴禅院记》:“于時皇綱弛紊﹐官紀僭忝﹐僕射之稱不爲異矣。”

  • 弛職-汉语大词典

    弛職

    【1】失职。《新唐书·阎立德传》:“{文德皇后}崩﹐攝司空﹐營{昭陵}坐弛職免。”{明}{何景明}《送萧文彧分教临川序》:“考其程課﹐漫不即叙;誅其弛職﹐則自謂曰:‘吾官卑﹐吾齒邁﹐苟升斗私吾妻孥﹐爾安所爲哉?’”

  • 弛侯-汉语大词典

    弛侯

    【1】废射侯。《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弛侯﹐廷道不除。”{范宁}注:“弛﹐廢也。侯﹐射侯也。廢侯不燕射。”

  • 弛放-汉语大词典

    弛放

    【1】松弛。{宋}{苏辙}《民政策》下之三:“此非難辦之事﹐是以不待非常之才而後能濟﹐唯其弛放怠惰﹐是以至此。”

  • 弛備-汉语大词典

    弛備

    【1】放松戒备。《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建德}僞與連和﹐{刀兒}弛備﹐{建德}擊破之。”{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時西邊弛備已久﹐人不知兵﹐識者以爲憂。”

  • 弛落-汉语大词典

    弛落

    【1】犹废弃。{南朝} {梁武帝}《平议治纲诏》:“頃因多難﹐治綱 弛落﹐官非積及﹐榮由幸至。”{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加以束縛弛落﹐思索自由﹐社會蔑不有新色﹐則有爾後超形氣學上之發見。”

  • 弛隳-汉语大词典

    弛隳

    【1】犹毁坏。{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三光弛隳不復暾﹐虎熊麋豬逮猴猿。”

  • 弛壞-汉语大词典

    弛壞

    亦作“[壞]”【1】废弛败坏。《孙子·地形》“卒强吏弱曰弛”{三国}{魏}{曹操}注:“吏不能統﹐故弛壞。”{晋}{葛洪}《抱朴子·百里》:“或有闇塞退憒而庶事亂者矣﹐或有潦倒疏緩而致弛壞者矣。”{宋}{曾巩}《齐州杂诗序》:“除其姦强而振其壞﹐去其疾苦而撫其善良。”

  • 弛惡-汉语大词典

    弛惡

    【1】松散损坏。《新唐书·突厥传上》:“{頡利}已和﹐亦會甚雨﹐弓矢皆弛惡﹐遂解而還。”

  • 弛期-汉语大词典

    弛期

    【1】缓期,延期。《战国策·魏策二》:“羣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更日。’”

  • 弛兵-汉语大词典

    弛兵

    亦作“[兵]”【1】放下武器。《汉书·王莽传下》:“更始將軍{史諶}行諸署﹐告郎吏曰:‘大司馬有狂病﹐發﹐已誅。’皆令兵。”{颜师古}注:“﹐放也。”

  • 弛擔-汉语大词典

    弛擔

    亦作“[擔]”【1】放下担子,息肩。{宋}{何薳}《春渚纪闻·张道人异事》:“一日樵歸﹐於山道遇二道人對棊﹐弛擔就觀。”{宋}{洪迈}《夷坚丙志·麻姑洞妇人》:“遇村婦數輩﹐自山中擔蘿蔔而出﹐擔牽裳﹐就道上清泉﹐跣足洗菜。”【2】指推卸责任。{明}{沈德符}《野獲编·吏部·掣籤授官》:“初行時﹐主者既以權衡弛擔﹐幸謝揣摩﹐得者亦以義命自安﹐稍減怨懟﹐亦便計也。”【3】指栖息。{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先寺》:“往雖弛擔爲{梁}﹐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節﹐能始能終。”{元}{黄溍}《杭州送儿侄归里》诗:“息肩弛擔今何處?明朝過我{三釜山}。”{蔡有守}《师子林》诗:“今日嫁{吴門}﹐弛擔輒訪尋。”

  • 弛拙-汉语大词典

    弛拙

    【1】懈怠而无能。《宋书·袁淑传》:“乃者燮定攜遠﹐阻違授律﹐由將有弛拙﹐故士少鬭志。”

  • 弛罟-汉语大词典

    弛罟

    【1】谓网开三面。喻施恩德。《文选·张衡<东京赋>》:“慕{天乙}之弛罟﹐因教祝以懷民。”{李善}注:“《吕氏春秋》曰:‘{湯}見罔置四面﹐{湯}拔其三面﹐置其一面。’”

  • 弛易-汉语大词典

    弛易

    【1】犹怠慢。《荀子·君道》:“天下之變﹐境内之事﹐有弛易齲差者矣﹐而人主無由知之﹐則是拘脅蔽塞之端也。”【2】变动,更换。《韩非子·内储说上》:“王曰‘必弛易之矣。’”一本作“”。

  • 弛懸-汉语大词典

    弛懸

    【1】见“弛縣”。

  • 弛禁-汉语大词典

    弛禁

    亦作“[禁]”【1】解除禁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領司隸校尉”{南朝}{宋}{裴松之}注:“{法正}諫曰:‘願緩刑弛禁﹐以慰其望。’”{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二》:“今爲計莫若先省國用﹐國用有餘﹐當先寬賦役﹐然後及商賈﹐弛禁非所當先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查立法太嚴﹐或混將元年以前所生者﹐捏爲元年以後﹐誣妄出首﹐牽連無辜﹐亦未可知﹐相應免其禁止可也。裹足自此禁。”{清}{夏燮}《中西纪事·小国换约》:“若夫米穀豆石銅錢﹐向不准出口;硝磺白鉛向不准進口。今一概弛禁﹐任其擇肥而噬。”

  • 弛玩-汉语大词典

    弛玩

    【1】松懈玩忽。{明}{吴本泰}《帝京篇》诗:“宵旰懷{殷}憂﹐籌邊寢弛玩。”

  • 弛慢-汉语大词典

    弛慢

    亦作“[慢]”【1】懈怠轻忽。{唐}{刘知幾}《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其釋‘厥咎舒﹐厥罰恒燠’﹐以爲其政弛慢﹐失在舒緩﹐故罰之以燠﹐冬而亡冰。”《旧五代史·周书·萧愿传》:“然性嗜酒無節﹐職事弛慢。”{宋}{黄庭坚}《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置規豈惟君﹐亦自警慢。”《元典章·吏部七·公事》:“其監察御史肅政廉訪司常務糾彈﹐毋容弛慢。”

  • 弛廢-汉语大词典

    弛廢

    【1】败坏;荒废。《晋书·儒林传序》:“指禮法爲流俗﹐目縱誕以清高﹐遂使憲章弛廢﹐名教穨毁。”{宋}{苏轼}《与人书》之二:“久别﹐思詠日深﹐衰疾多故﹐人事弛廢。”{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百執事亦皆兢兢務修其職業﹐無敢以玩愒弛廢者。”{清}{刘大櫆}《<张弘勋诗集>序》:“{孔子}所謂羣居而言不及義﹐豈不難矣。抑或弛廢其心﹐其與友相接﹐漫漫昏昏﹐無可相切磋之具。”

  • 弛絶-汉语大词典

    弛絶

    【1】废绝;绝灭。{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方今{漢}室陵遲﹐綱維弛絶。”《宋书·礼志三》:“{漢}饗國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氣數終﹐禄胙運盡﹐普天弛絶﹐率土分崩。”《世说新语·言语》“{温嶠}初爲{劉琨}使”{刘孝标}注引《语林》:“既坐﹐陳説九服分崩﹐皇室弛絶。{晉}王君臣﹐莫不歔欷。”

  • 弛墜-汉语大词典

    弛墜

    【1】犹毁废。《晋书·元帝纪》:“王室多故﹐姦凶肆暴﹐皇綱弛墜﹐顛覆大猷。”{南朝} {宋}{谢庄}《密诣世祖启事》:“使弛墜之構﹐更獲締造;垢辱之甿﹐復得明目。”

  • 弛維-汉语大词典

    弛維

    【1】废弛的纲纪。{晋}{卢谌}《赠刘琨》诗:“振厥弛維﹐光闡遠韻。”《宋书·礼志三》:“德振弛維﹐功濟淪象。”

  • 弛張-汉语大词典

    弛張

    亦作“[張]”【1】谓一松一紧。弛,放松弓弦;张,拉紧弓弦。语本《礼记·杂记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比喻事物的盛衰﹑强弱﹑兴废等。《韩非子·解老》:“故萬物必有盛衰﹐萬事必有弛張。”{唐}{刘知幾}《史通·邑里》:“至於國有弛張﹐鄉有併省﹐隨時而載﹐用明審實。”{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罪福以之銓叙﹐報應以之張﹐毫末無遺﹐古今不紊。”{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是故或于人爲既往之陳迹﹐或于我爲方乘之大患﹐要爲繕吾羣所有事﹐則不可不並時而弛張之。”【2】比喻处事的松紧﹑进退﹑宽严等。{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貴撫會﹐弛張相隨﹐不專緩頰﹐亦在刀筆。”{唐}{元稹}《刘颇河中府河西县令》:“且言其伐{蔡}之役﹐常參謀於懷汝之師﹐部分弛張﹐允協軍政﹐遂命試領{銀州郡}事。”{明}{方孝孺}《春秋诸君子赞·子皮》:“賞罰弛張﹐必從其令。”{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蓋其時文章界域﹐極可弛張﹐縱之則包舉萬彙之形聲;嚴之則排擯簡質之叙記﹐必有藻韻﹐善移人情﹐始得稱文。”【3】犹变更。{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上》:“{韓王}名{信都}﹐而輒去‘都’留‘信’﹐用使稱其名姓﹐全與{淮陰}不别。{班氏}一準{太史}﹐曾無弛張。静言思之﹐深所未了。”【4】拉开或收拢。{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几案可以弛張﹐什器輕于携取﹐便于用矣﹐而不得謂之美術。”

  • 弛刑徒-汉语大词典

    弛刑徒

    【1】解除枷锁的刑徒。{唐}{李商隐}《哭虔州杨侍郎虞卿》诗:“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二十六年》“今中郎將弛刑五十人”{元}{胡三省}注:“弛刑者﹐弛刑徒也。《説文》‘弓解曰弛’﹐此謂解其罪而輸作者。”

  • 弛懈-汉语大词典

    弛懈

    【1】松懈;放松。{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四》:“實由世人以忌日不樂﹐而不能竟日興感﹐以對賓客或弛懈﹐故過自屏晦﹐不與外接。設假之由﹐實在于此。”《明史·杨守陈传》:“教化凌夷﹐刑禁弛懈。”{叶圣陶}《未厌集·小病》:“临睡钻入被窝……便快适地阖拢眼皮﹐任四肢自由地弛懈地伸展开来。”

  • 弛馭-汉语大词典

    弛馭

    【1】放松对马的驾御。比喻统治削弱。《晋书·李雄李班特等载记赞》:“{晉}圖驰馭﹐百六斯鍾。天垂伏鼈﹐野戰羣龍。”

  • 弛蕩-汉语大词典

    弛蕩

    【1】犹放荡。{清}{恽敬}《与姚秋农书》:“{來卿}本屬異才﹐又五兄家世多陰德﹐何慮不成?其一時弛蕩﹐{敬}于前八年早知之。”

  • 弛力-汉语大词典

    弛力

    【1】止息劳役。《周礼·地官·大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弛力。”{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弛力﹐息繇役也。”{贾公彦}疏:“弛力者﹐弛放其力役之事。”

  • 弛曠-汉语大词典

    弛曠

    【1】懈怠荒废。{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三:“當{寧夏}未寧﹐{蒲中}最扼飛輓之衝﹐公悉應之﹐略無弛曠。”

  • 弛政-汉语大词典

    弛政

    【1】除去苛政。《礼记·乐记》:“庶民弛政﹐庶士倍禄。”{郑玄}注:“弛政﹐去其{紂}時苛政也。”

  • 張弛-汉语大词典

    張弛

    亦作“[張施]”亦作“[張]”【1】谓弓弦拉紧和放松。因以喻事物之进退﹑起落﹑兴废等。《礼记·曲礼上》:“張弓尚筋﹐弛弓尚角。”《礼记·杂记下》:“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郑玄}注:“張弛﹐以弓弩喻人也。”《楚辞·九章·悲回风》:“氾潏潏其前後兮﹐伴張弛之信期。”《後汉书·崔駰传》:“道無常稽﹐與時張。”{唐}{韩愈}《曹成王碑》:“法成令脩﹐治出張施。”《花月痕》第四七回:“夷{漢}相安﹐則撤{孔明}之旅;華離不正﹐則屯{充國}之田﹐張弛異宜﹐德刑並用﹐亦以事機有待﹐夷性難馴故也。”{潘漠华}《夜梆》:“晚风呢喃地歌了﹐我心琴又紧翕地张弛。”

  • 玩弛-汉语大词典

    玩弛

    【1】轻忽松懈。《新唐书·刘洎传》:“筦轄玩弛﹐綱紀不振。”{明}{唐顺之}《覆勘蓟镇边务首疏》:“陛下洞鑒邊臣玩弛之弊﹐欲補兵練兵爲邊境久長之計﹐甚盛舉也。”

  • 放弛-汉语大词典

    放弛

    【1】放纵。{王闿运}《湘绮楼论诗文体法》:“{韓}{白}不達﹐放弛其詞﹐下逮{宋}人﹐遂成俳曲。”

  • 散弛-汉语大词典

    散弛

    【1】松弛。{清}{张芳}《黛史》:“手與足身之四末也﹐緩其結束﹐四末散弛。”

  • 斂弛-汉语大词典

    斂弛

    【1】赋敛与施惠。《周礼·天官·小宰》:“斂弛之聯事。”{郑玄}注:“{杜子春}弛讀爲施。”{孙诒让}正义引{王引之}曰:“弛舍與賦斂意義不倫﹐無由並舉﹐當以讀施爲是。斂者聚也﹐施者散也。或先施而後斂﹐或先斂而後施。”

  • 曠弛-汉语大词典

    曠弛

    【1】谓玩忽职守。《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川}{陝}長吏﹑監押﹑巡檢有曠弛者﹐代之。”{宋}{李纲}《与张相公书》之二五:“{撫}﹑{吉}﹑{筠}﹑{袁}羣盜有名字者﹐並已招捕了當。實賴朝廷威德所及﹐獲免曠弛﹐豈勝感懼!”{清}{侯方域}《重修演武厅事记》:“某既鎮歸之五年﹐日勉循厥職﹐曠弛是懼!”

  • 涣弛-汉语大词典

    涣弛

    【1】涣散。{清}{林则徐}《楚省查拿烟贩收缴烟具情形折》:“可見民情非不畏法﹐習俗大可轉移﹐全賴功令之森嚴﹐始免衆心之涣弛。”

  • 漼弛-汉语大词典

    漼弛

    【1】毁坏废弛。《新唐书·萧遘传》:“時藩鎮多興于盗賊﹐横放莫能制﹐權綱漼弛。”

  • 澆弛-汉语大词典

    澆弛

    【1】谓社会风气衰颓。{南朝} {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萌俗澆弛﹐法令滋彰。”【2】轻浮少礼。{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格言·闹房》:“澆弛無行之徒……以媟嬻之詞相軋﹐以爲笑樂。”

  • 拓弛-汉语大词典

    拓弛

    【1】放荡旷达。{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何晉之}{大圭}﹐{廣德}人。早年有俊聲﹐{宣}{政}間爲館職﹐但其人拓弛不羈﹐不能自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七篇:“{何玉鳳}急切不得當﹐變姓名曰{十三妹}﹐往來市井間﹐頗拓弛玩世。”

  • 攜弛-汉语大词典

    攜弛

    【1】有二心而松懈。《新唐书·哥舒翰传》:“三人争長﹐政令無所統一﹐衆攜弛﹐無争鬭意。”

  • 文弛武玩-汉语大词典

    文弛武玩

    【1】文武官员玩忽职守。{清}{夏燮}《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成廟}暮年﹐深見承平日久﹐文弛武玩﹐禁烟之令稍以操切治之﹐輒啓邊釁。”

  • 怠弛-汉语大词典

    怠弛

    亦作“[怠]”【1】松懈。{孙中山}《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弗怠弛以遺遠寇﹐弗驕矜以誤事機。”{晋}{袁宏}《後汉纪·顺帝纪二》:“或乃怠弛中流﹐而捐棹放楫﹐將淪波濤﹐歸咎受愆﹐可不慎乎!”{明}{李贽}《续藏书·开国诸臣总叙》:“{元}部將{胡深}守{龍泉}﹐見{元}將士多怠弛不用命。”《後汉书·皇甫规传》:“若能平生畢力﹐以度元元﹐所謂福也。如其怠﹐將淪波濤﹐可不慎乎?”

  • 惰弛-汉语大词典

    惰弛

    【1】怠惰松懈。{章炳麟}《辨诗》:“自{王粲}而降﹐作者抗志﹐欲返古初﹐其辭安雅﹐而惰弛無節者衆。”{宋}{叶適}《晋元帝庙记》:“城隍﹐{晉元帝}舊祠﹐孤寄寒窶﹐牲瘦酒薄﹐祝史桀慢﹐執吏惰弛﹐不記其王此土也。”

  • 慢弛-汉语大词典

    慢弛

    亦作“[慢訑]”【1】怠忽松弛。{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不如{嗣宗}之賢﹐而有慢弛之闕。”{宋}{李纲}《与程给事书》之二:“有事則遑遽﹐事過則慢弛﹐習成此風﹐欲無倉卒之憂﹐得乎?”《庄子·知北游》:“天知予僻陋慢訑﹐故棄予而死。”{章炳麟}《訄书·官统下》:“因國之關道出乎總理﹐按察使出乎刑部﹐曏猶以爲事守﹐而久更慢弛﹐其他之凌亂則舊矣。”

  • 懈弛-汉语大词典

    懈弛

    亦作“[懈]”【1】懈怠;松懈。《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曹操}必懈弛無備。願將軍奮整奇兵﹐設於險處擊之﹐{操}可獲矣。”《後汉书·和帝纪》:“隄防溝渠﹐所以順助地理﹐通利壅塞。今廢慢懈﹐不以爲負。”{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三章第四节:“辛亥以前﹐同盟会总部惟以全力图南方﹐本部精神日渐懈弛﹐{宋教仁}﹑{谭人凤}等引以为忧。”{宋}{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談者謂南{越}偏且遠﹐其風氣與中州異﹐故官者……皆傾摇懈弛﹐無憂且勤之心。”{汉}{王符}《潜夫论·考绩》:“設如家人有五子十孫﹐父母不察精愞﹐則懃力者懈弛。”

  • 懦弛-汉语大词典

    懦弛

    【1】软弱懈怠。{宋}{叶適}《法度总论二》:“人心日柔﹐士氣日惰﹐人才日弱﹐舉爲懦弛之行以相與奉繁密之法。”《新唐书·关播董晋等传赞》:“{晉}懦弛苟安﹐{滋}欲以恩信傾賊﹐迂暗之人﹐烏可語功名會哉!”

  • 蠲弛-汉语大词典

    蠲弛

    【1】免除(赋税等)。《新唐书·李绛传》:“時{江}{淮}大旱﹐帝下赦令有所蠲弛。”

  • 積弛-汉语大词典

    積弛

    【1】长期松懈。{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下:“予獨蒙簡用﹐遭逢不世﹐當積弛之後﹐須極力振刷。”

  • 穨弛-汉语大词典

    穨弛

    【1】脱落;弃置。{清}{朱仕琇}《乐闲图序》:“先生年五十一﹐正古人服官政之年﹐韜櫝藏器﹐未竟其施﹐乃穨弛朝服﹐黑髮堅齒﹐與二三野者﹐磯釣岫遊。”

  • 簡弛-汉语大词典

    簡弛

    【1】疏略放肆。《新唐书·隐太子建成传》:“資簡弛﹐不治常檢﹐荒色嗜酒﹐畋獵無度﹐所從皆博徒大俠。”

  • 色衰愛弛-汉语大词典

    色衰愛弛

    【1】谓因容颜衰老而失去爱宠。《韩非子·说难》:“{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史记·吕不韦列传》:“不以繁華時樹本﹐即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年》:“初﹐上之誅{韋氏}也﹐{王皇后}頗預密謀﹐及即位數年﹐色衰愛弛﹐{武惠妃}有寵﹐陰懷傾奪之志。”

  • 縱弛-汉语大词典

    縱弛

    亦作“[縱]”【1】放纵恣肆。{汉}{刘向}《列女传·霍夫人显》:“{禹}等縱弛日甚。”【2】松懈;放松。{明}{沈鲸}《双珠记·勾补军任》:“軍門交割方爲了﹐莫教縱弛致逋逃。”{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二:“{明祖}懲{元}季縱弛﹐特用重典馭下﹐稍有觸犯﹐刀鋸隨之。”《後汉书·崔寔传》:“是以王綱縱於上﹐智士鬱伊於下。”《新唐书·裴度传》:“帝縱﹐日晏坐朝。”

  • 跅弛-汉语大词典

    跅弛

    亦作“[弛]”【1】放荡不循规矩。《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危》:“當是時﹐西人之跅弛無能﹐不得志於故里者﹐輒相率來{華}﹐干謁求售。”{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陈小鲁》:“{陳小魯}﹐{仁和}布衣﹐負才弛﹐嗜酒﹐工長短句。”《汉书·武帝纪》:“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颜师古}注:“跅者﹐跅落無檢局也。弛者﹐放廢不遵禮度也。”{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才者以跅弛而棄﹐不才者以平穩而用。”

  • 跅弛不羈-汉语大词典

    跅弛不羈

    亦作“[弛不羈]”【1】放荡不受拘束。{章士钊}《赵伯先事略》:“又激於意氣﹐跅弛不羈﹐被酒大言﹐無所避就。”{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醉後诗文》:“{恩州}{王興宗}﹐字{友開}﹐弛不羈﹐豪於詩酒﹐詩文必醉乃能爲之。”{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而又聞{靈}跅弛不羈﹐竟褫其諸生。”

  • 逋弛-汉语大词典

    逋弛

    亦作“[逋]”【1】拖欠。《南齐书·武帝纪》:“癸酉﹐詔曰:‘城直之制﹐歷代宜同﹐頃歲逋﹐遂以萬計。’”【2】懈怠松弛,不尽责。《梁书·武帝纪中》:“且翫法惰官﹐動成逋弛﹐罰以常科﹐終未懲革。”

  • 遺弛-汉语大词典

    遺弛

    【1】遗漏弛缓。{明}{刘基}《北上感怀》诗:“廟堂多{稷}{契}﹐振舉無遺弛。”

  • 解弛-汉语大词典

    解弛

    【1】脱落。{宋}{苏辙}《墨竹赋》:“春而萌芽﹐夏而解弛。”

  • 解弛-汉语大词典

    解弛

    【1】解,通“懈”。懈怠松弛。《汉书·赵充国传》:“{充國}引兵至{先零}在所。虜久屯聚﹐解弛。”《南史·陈伯之传》:“{元冲}因其解弛﹐從北門入﹐徑至聽事前。”【2】解,通“懈”。形容语言节奏舒缓。{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諸四言韻語者﹐皆詩之流﹐而今多患解弛。”

  • 隳弛-汉语大词典

    隳弛

    【1】松弛﹔懈怠﹔废弛。{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咨目二》:“蓋上不留意﹐則典軍者亦不提轄﹐將校得以苟且﹐隳弛紀律。”{宋}{陈亮}《四弊策》:“{張文定公}以爲{祥符}以來﹐萬事隳弛﹐務爲姑息﹐漸失祖宗之舊。”

  • 頽弛-汉语大词典

    頽弛

    【1】犹废弛。《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先是﹐{益州}牧{劉璋}綱維頽弛﹐{周瑜}﹑{甘寧}並勸{權}取{蜀}。”《宋书·武帝纪中》:“畫一之制﹐漸用頽弛。”{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而紀綱頽弛﹐媮懶成風﹐則千萬人受其害﹐此得爲仁乎?”

  • 鬆弛-汉语大词典

    鬆弛

    【1】放松;缓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希望从它那里获得一副麻醉剂﹐好让矛盾松弛下去。”{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三:“自‘八一三’抗战以后﹐国民党的党禁曾经稍微松弛了一会。”【2】松散;不紧密。{理由}《中年颂》:“她变得更加消瘦了﹐眼睑渐渐松弛。”{曹禺}《雷雨》第一幕:“〔{鲁贵}〕神气萎缩﹐肿眼皮﹐嘴角松弛地垂下来。”{王西彦}《古屋》第三部六:“一个木桶﹐老旧了﹐木板松弛了﹐就要肢解开来。”【3】舒放,不紧张。{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笑能化紧张为松弛;若把坚冰譬喻紧张的情状﹐那么一笑就是春温﹐坚冰碰到春温﹐就融化为涟漪的波澜了。”{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他浑身的筋肉松弛了﹐暗自庆幸。”{巴金}《寒夜》二八:“他的母亲吐了一口气﹐紧张的心略微松弛。”【4】引申为松懈﹑懒散。{叶圣陶}《倪焕之》十二:“好像学生都染上了松弛懈怠的毒气。”{巴金}《秋》二六:“疲乏渐渐地征服了他﹐他的精神松弛了。”【5】谓制度﹑纪律等执行得不严格。如:纪律松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