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字

字(字)是什么意思

  • 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反义词词典

    表音文字←→表意文字biǎoyīnwénzì-biǎoyìwénzì

    【词性】:名

    表音文字:用字母文字表示语音的文字,如日文、英文、俄文等。

    表意文字:用象征性符号来表示词或词素的文字,如汉字,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等。

    【例】 汉字是表意文字,不是表音文字。(任学良:《说文解字引论》)

  • 表字←→本名-反义词词典

    表字←→本名biǎozì-běnmíng

    【词性】:名

    表字:本名以外与本名有意义关系的另一名字。

    本名:原来的名字。

    【例】 姓李名如秀,表字玉清。(凌力:《星星草》) 茅盾的本名叫沈雁冰。

  • 别字←→正字-反义词词典

    别字←→正字biézì-zhèngzì

    【词性】:名

    别字:不是这个字的另一个字。如“脊背”写成“脊被”,“被”是“背”的别字。

    正字:标准、规范的字形。

    【例】 写别字,应该写这一个而写成那一个,还常常是由于两个字的声音相同或相近。(张志公等:《汉语知识》) 本字汇是为汉字正字正音用的一本小型工具书。……本字汇中用大号字体排的字头是正字,正字后面括号里的字都不是正字。(《汉字正字小字汇》编辑小组编:《汉字正字小字汇》)

  • 赤字←→黑字-反义词词典

    赤字←→黑字chìzì-hēizì

    【词性】:名

    赤字:支出比收入多。

    黑字:收入比支出多。

    【例】 财政要增收节支,要努力保持黑字,而不要出现赤字。

  • 粗体字←→细体字-反义词词典

    粗体字←→细体字cūtǐzì-xìtǐzì

    【词性】:名

    粗体字:笔划很粗的字。

    细体字:笔划很细的字。

    【例】 他粗体字写得很好,而细体字写得很差。

  • 错字←→正字-反义词词典

    错字←→正字cuòzì-zhèngzì

    【词性】:名

    错字:写得不对的字或刻错,排错的字。

    正字:标准字形。

    【例】 第一个孩子只写了四五十字,里面还有好几个错字。(冰心:《再寄小读者》) 这是一本分析汉字字形和字音的小型工具书。它的任务是为现行汉字正字(指出规范的写法)和正音(标明正确的读音)。(傅永和等:《汉字正字手册、明》)

  • 大字报←→小字报-反义词词典

    大字报←→小字报dàzìbào-xiǎozìbào

    【词性】:名

    大字报:发表意见的文字,一般用大字写成贴出。

    小字报:发表意见的文字,小字写成,并不贴出,往往交给上级领导。

    【例】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包括用“大字报”、“小字报”,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简体字←→繁体字-反义词词典

    简体字←→繁体字jiàntǐzì-fántǐzì

    【词性】:名

    简体字:笔画较简单的以代替原来通行而笔画较繁的字。

    繁体字:已有简化字代替的原笔画较繁的字,如“興”是“兴”的繁体字。

    【例】 简化笔画是使原来笔画多的字笔画减少,也就是废除繁体字,改用简体字。(张志公主编:《汉语知识》)

  • 熟字←→生字-反义词词典

    熟字←→生字shúzì-shēngzì

    【词性】:名

    熟字:已经认识了的字。

    生字:不认识的字。

    【例】 现在小学语文课本都很深,每一课都是生字多,熟字少,小孩子非下苦功难以掌握。

  • 俗字←→正字-反义词词典

    俗字←→正字súzì-zhèngzì

    【词性】:名

    俗字:俗体字。

    正字:标准字形。

    【例】 晋宋以来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观,不无俗字,非为大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 本表只收4743个正字。(傅永和费锦昌 孙建一:《汉字正字手册·笔划检字表说明》)

  • 虚字←→实字-反义词词典

    虚字←→实字xūzì-shízì

    【词性】:名

    虚字:古人称没有很实在意义的字。

    实字:有实在意义的字。

    【例】 副词、连接词、语,可以称为“虚词”,和从前所谓“虚字”的范围大致相同。(吕叔湘 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清·马建忠:《马氏文通》)

  • 真字-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真字zhēn zì

    【释义】:

    谓楷书。宋·陈师道《送苏迨》诗:“真字飘扬今有种,清淡绝倒古无传。”宋·米芾《宝章待访录·颜真卿〈疏拙帖〉》:“右麻纸书,真字,清劲秀发。”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九经石板堆集如山,一行篆字,一行真字。”

  • 大写字母C-实用委婉语词典

    大写字母C

    欧美婉指身患癌症。在西方,C.A是癌症的缩略词。

  • 不背十字架,戴不上王冠-实用委婉语词典

    不背十字架,戴不上王冠

    婉指经受不住艰难困苦考验的人,难以成为杰出的人。欧美谚语。

  •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实用委婉语词典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意为吟咏一句五言诗,尚要费毕生的精力,何况其他方面的成就呢。语出唐方干《贻钱塘县路明府》。

  • 字字明珠,行行意锦-实用委婉语词典

    字字明珠,行行意锦

    意为每个字如同珍珠一般宝贵,每一行都有锦绣般情意。

  • 文 字-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文 字

    [文wén 字zì]

    同 指语言的书写符号,即有“文字”的意思,并经常连用或并举。《史记·秦始皇本纪》:“书同文字”。《汉书·楚元王传》:“分文析字”。王充《论衡·感虚》:“仓颉作文字,业与天地同。”

    异 【文】 本义是指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周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王充《论衡·言毒》:“蝮蛇多文”。(蝮蛇:一种毒蛇。蝮:音fù)

    【字】 本义是生孩子。《周易·屯卦》:“女子贞不字”。王充《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疏:稀疏)

    辨 现代意义上的“文字”,先秦时期通常称“文”或“书”,秦刻石始把“文字”连用。据《说文解字·叙》,“文”是“依类象形”的象形字,“字”是“形声相益”的形声字,即通常所说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字”是由“文”滋生出来的。到汉代,“文”、“字”合为一个双音节词,表示现代意义上的“文字”。

  • 草字-敬谦语小词典

    草字cǎozì

    谦辞。①用来对人称自己的表字。《儒林外史》一〇回:“三公子道:‘先生贵姓,台甫?’那人道:‘晚生姓陈,草字和甫,一向在京师行道。’”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哦,久仰久仰!还没有请教台甫……’‘草字阔亭。’②用来对人称自己写的字。《水浒传》三三回:“那亲随人将书呈上,刘高拆开封皮读道:‘花荣拜上僚兄相公座前:‘……草字不恭,烦乞照察不宣。’”

  • 贱字-敬谦语小词典

    贱字jiànzì

    谦辞。字:根据本名里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以表其德,所以也叫表字。用来对人称自己的表字。《儒林外史》二一回:“(郭铁笔)说通:‘先生便是牛布衣么?’浦郎答道:‘布衣是贱字。’”又二八回:“季苇萧迎了出去,见那人方巾阔服,古貌古心。进来坐下,季苇萧动问:‘仙乡?尊字?’那人道:‘贱字穆庵,敝处湖广。’”

    也作〖贱表〗jiànbiǎo 表:表字。明·叶宪祖《碧莲绣符》三折:“不如改易姓名,就用贱字,唤做孔兼。”

  • 云锦字-敬谦语小词典

    云锦字yúnjǐnzì

    敬辞。古代用来称他人的书信。唐·李白《以诗代书答元丹丘》:“青鸟海上来,今朝发何处。口衔云锦字,与我忽飞去。”

  • 尊字-敬谦语小词典

    尊字zūnzì

    敬称。①用来称对方的表字。《儒林外史》一五回:“马二先生着实恻然,说道:‘你且不要伤心。你尊讳尊字是什么?’那少年收泪道:‘晚生叫匡迥,号超人。’”②用来询问对方的表字。《儒林外史》三一回:“那两人先在那里,一同坐下。韦四太爷问臧三爷:‘尊字?’”③用来称他人的表字。《儒林外史》三一回:“杜少卿道:‘臧三哥尊字蓼斋,是小侄这学里翘楚,同慎卿家兄也是同会的好友。’”

  • 把字句-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把字句

    使用“把”字句应该注意的是:一、一般地说,“把”字句中的动词要有“处置”的意思,这个动词在意念上必须管得着“把”后边的词语。如“他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收拾”的处置对象是“房间”。二、“把”字后边的对象必须是定指的、已知的,不能是不定指的、未知的,所以前面常常带“这、那、这些、那些、哪些”之类的修饰语,如“把这(那)支钢笔带上”。有时虽然不用这些修饰语,但是说的人是必须有明确所指的。如上课时老师说“把书打开”,这里的“书”是大家都明确知道的什么书。表示不定指的宾语的句子是不能用“把”字句的,如我们可以说“带上一支钢笔、把桌上的三本书拿来”,不能说“把一支钢笔带上、把三本书拿来”。三、“把”字句里,除戏曲或诗歌中可以用“把楼上、把话拉、把歌唱”之外,动词的前后总有些别的词语,一般不能只用一个光秃秃的动词,尤其是单音节动词。如我们不能说“我把情况谈”,但可以这样说:“我把情况谈了、我把情况谈谈、我把情况谈一下、我把情况仔细地谈了、我把情况谈了一半”。少数有结果意义的动补式双音节动词,如“解决、延长、克服”等的前后,有时可以不带别的词语,如“力争尽快把问题解决、坚决把困难克服”。四、“把”字后而的词语应该尽量跟相关的动词靠近,尤其不能用副词(主要是否定词)或能愿动词把它们隔开。如我们可以说“他们没有把教室打扫干净、大家不应该把困难留给别人、我们愿意把灿烂的青春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这里的“没有、不应该、愿意”都不能直接放在动词“打扫、留、献”前。

  • 被字句-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被字句

    使用“被”字句应该注意的是:一、动词必须是表示动作意义的及物动词,即必须能带宾语,如“克服、采纳、占领、解雇、打、撵、刮”等等。如果是不表示动作的动词如“是、有、在、存在、属于”之类,就不能用“被”字句。如“我们有时间”,不能说成“时间被我们有”。二、主语表示的受事必须是定指的、已知的人或事,不能是不定的、未知的。例如我们可以说“这道难关终于被攻克了、那两本书被他借走了”,但不能说“一道难关终于被攻克了、两本书被他借走了”。如果单说“难关终于被攻克了、书被他借走了”也可以,这里的“难关、书”不是指任何难关、任何书,而是指特定的那道“难关”、那些“书”。三、一般“被”字句的动词后面需要带有别的词语,不能是一个光秃秃的动词。如“教室被他们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被同学们选为语文课代表、他被老师表扬过”。只有少数双音节动词可以后面没有其他词语,如“这样的话容易被人误解、你千万别被人笑话”,此时动词前面一般有状语。四、助动词和表示否定、时间等的副词要放在“被”字的前边,如“伤员应该被飞机送往后方了、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过、房间已经被整理好了”。

  • 厂字旁和广字旁的相关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厂字旁和广字旁的相关字

    初学者容易在“厂”字旁(俗称偏厂儿)上加一点变成“广”字旁。我们大致可以从它们偏旁的含义方面去区别(只是汉字简化后有的已经不容易分析了)。一、厂,其实最初与“工厂”没有关系,本义是山岩石洞。厂部的字多与山崖有关。如:厚(山石厚重)、厝(cuò,磨刀石)、厉(“砺”的本字,磨刀石)、仄(zè,人在山崖下,本义为倾斜)、压、厥。又由于崖下遮风雨可以住人,所以还有些字与房屋有关,如:厦、厅、厩、厨。还有一些常见字如“原、厮、厘”等。二、广,本义是依着山岩架成的屋。广部的字多与房屋有关,如:庄、店、庙、庐、府、库、庖、庭、庇、庵、廉、廪。用“广”作声旁的字大多读kuàng,旷、矿、圹、邝、纩,还有读其他音的,如:犷(guǎng)、扩(kuò)。广部另外还有很多常见字,如:床、序、庚、底、度、座、庶、康、庸、庾、廊、廓、廖、废。总的来说,厂部的字比较少。这两个偏旁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上边有点没点。

  • 党字头和学字头的相关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党字头和学字头的相关字

    以“党”字头(俗称扁“尚”头)和“学”字头组成的字不少,初学者比较容易混淆,主要是将“学”字头误写成“党”字头。总体而言,“尚”字不大容易写错,大家都知道上边的三画里中间是一竖。这样,就比较容易知道与“尚”字有关字的写法了,通过比较,从而就知道与“学”字相关字的写法了。凡是韵母是ang的相关字都是“党”字头,如:“(经)常、嫦(娥)、尝(试)、偿(还)、倘(佯)”(以上都读cháng),“(宽)敞、(大)氅”(以上都读chǎng),“(政)党、谠(言)”(以上都读dǎng),“(欣)赏(shǎng),(高)尚、绱(鞋)”(以上都读shàng),“(衣)裳(shang)”,“趟(水)、镗(镗声)”(以上都读tāng),“(课)堂、(海)棠、(门)樘、螳(螂)、(胸)膛”(以上都读táng),“倘(若)、(倜)傥、躺(倒)、(流)淌、耥(耙)”(以上都读tǎng),“(来一)趟(tàng),(手)掌(zhǎng)”。甚至还可以区别其他韵母是ang的相近字,如:“当、挡、光、咣、晃。”凡是韵母是ue的相关字都是“学”字头,只有很少的几个,我们平常用到的只有“觉”和“学”,记住“自觉学习”这个短语实际也就记住了它们的区别了。

  • 年月日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年月日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

    这本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有人喜欢采取英美式的表达方式,以致发生了混淆。汉语中年月日的顺序是从大到小,即某年某月某日,如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又写作1997-07-01,也有写作“1997.7.1或1997/7/1。而英式的表达法是从小到大,即某日某月某年,如香港回归的时间写作1/7/1997;美式的表达法是先月日后年份,即某月某日某年,如香港回归的时间写作7/1/1997。汉语的表达方式不会发生误解的,而英式和美式的表达方式却时有因不够明白而发生误解。在中国人之间交往时,我们没有必要用英式或美式的表达方式。在与外国人交往需要用英美式表达方式时,最好将月份写成英语单词,如“July1,1997”,以免误解。另外,“1997年”不要写成“97年”,不要用简写。

  • 巧记容易写错的常见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巧记容易写错的常见字

    有些字经常容易写错。对有些人来说,由于错写的时间太长了,以致自己都不觉得了,除非别人特别指出。有些字,一提起笔来拿不准。其实,有些字,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识字技巧来解决问题。根据字形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编个口诀也许能解决具体字的问题。这里仅举几例并附说明:

    酒:杯中有酒并不空(既然“不空”,中间就有一横,以区别于中空的“洒”。酉部的字多与酒有关,如:酣、醒、酌、酝酿、酩酊);

    洒:泼洒完了不再有(既然泼洒了,中间就没了一横,以区别于没泼洒的“酒”);

    染:染坊里不卖药丸子(“染”的右上角的“九”常被误写作“丸”);

    轨:九车交会在铁轨(“轨”是由“车”和“九”合成,“九”不要写成“丸”);

    赢:亡口月贝凡(有时将一个字的几部分拆开来就可成口诀);

    盲:盲人有眼不见云(“有眼”就是“目”,“不见云”就是上边不是“云”);

    肓:再拖一个月不治就要病入膏肓了(“拖一个月”指“肓”字下面有个“月”字,“病入膏肓”是个常用的成语);

    贪:为人一点不要贪(“一点不要”就是上边的“今”不要多一点写成“令”);

    烧:大火烧掉一滴水(即右上角没有一点。同类的还有:尧、挠、浇、骁、饶、绕、娆等);

    拔:必须拔去不能留(“拔去”就是将“发”的左上角的一竖拔去);

    展:广泛开展不留尾巴(就是里边的左下脚不要有一撇);

    步:一步不少(“不少”就是不是“少”,没有右边的一点);

    切:一个西瓜切七刀(左边不是“土”);

    买和卖:没有就买,多了就卖(“买”上面没有笔画,“卖”上面有“十”)。

  • 数字·阿拉伯数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阿拉伯数字

    在数学史上,阿拉伯数字被称作“印度—阿拉伯数字”。它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印度传到阿拉伯,12世纪初又由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印度数码早在公元8世纪初叶就传到中国,但没有流行开来。直到20世纪初,随着近代数学在中国的兴起,阿拉伯数字才被广泛地使用。阿拉伯数字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数字制。它的优点是: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所以被世界各国普遍应用,成为一套国际通行的数字体系。在我国,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出版物实行横排之后,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不仅用于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出版物,一般出版物凡是在涉及数字(如表示时间、长度、质量、面积、容积等量值)时,也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但由于缺乏统一的体例,各种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十分混乱。为纠正这种混乱状况,1987年1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宣部新闻局、中宣部出版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这个规定试行了8年,后经修订,于1995年12月13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做为国家标准颁布,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 数字的大写-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的大写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还是所谓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如“3564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元”。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 数字的分节-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的分节

    在实际应用中,常会遇到一些多位整数或者多位小数。为了便于认读那些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按照国家标准《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对于小数点前或后超过四位的数字,须将数字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分成每三位一组(即“节”),组与组之间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不得使用逗号(即“千分撇”)。如11336825013.1415926527468.45548。1987年1月1日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中央七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采用了这个标准,规定:“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国际通行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非科技专业书刊目前可不分节。但用‘,’号分节的办法不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应该废止。”应当指出,这条规定是正确的。但在贯彻《试行规定》的过程中,新闻出版界反映:用计算机排版,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在技术上十分麻烦,建议对非专业性科技出版物应降低要求。考虑到实际情况,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作了适当的变通:(一)专业性科技出版物的分节法: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分成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不得使用逗号。(二)非专业性科技出版物如排版留四分空有困难,可仍采用传统的以千分撇“,”分节的办法。小数部分不分节。四位以内的整数也可不分节。GB/T15835这一规定虽然显得倒退,但比较实事求是。由于报刊上较大的数一般都是采用记位数字“万”“亿”,所以全部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特大多位整数几乎很少出现,空半个阿拉伯数字位置或使用“千分撇”就都没有使用的机会了。

  • 数字〇-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〇

    十个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码的大小写的对应关系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0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〇零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零

    请注意,汉字小写数码与阿拉伯数字“0”对应的有“〇”和“零”两个。用汉字小写数码标记的一个数字,如果这个数字采用的是读位法,要写作“零”,如“六万零七十三”“一千零一夜”;如果这个数字采用的是读字法,要写作“〇”,如“三〇八医院”。汉语中的基数词一般采用读位法,如“八十三万零七百五十二人”;序数词有采用读位法的,如“公元一干九百零五年”:也有采用读字法的,如“公元一九〇五年”。一个数词用于表示序号、代码时,一般多用读字法,所以要写作“〇”。如:北京二〇二中|八〇七号决议|二〇九师|二〇七号牢房|九〇级学生|三〇五路公共汽车|农药一〇五九|一双四〇的鞋|〇〇七在东京|四〇三高地。如果是一个基数词,采用读位法,它的写法就不同了。如:二百零二所中学|八百零七份决议|二百零九个师|二百零七间牢房|九十级台阶|三百零五辆公共汽车|农药一千零五十九吨|四十双鞋。上述例子,今天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规定,有些自然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这里写作汉字,主要为了作对比。但出版物有时采用竖排,这些例子还是有实际意义的。

  • 数字·罗马数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欧洲在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罗马数字采用七个罗马字母作数字,即|(1)、X(10)、C(100)、M(1000),V(5)、L(50)、D(500)。记数的方法:(1)相同的数字连写,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如,Ⅲ=3;(2)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的右边,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如,Ⅷ=8,Ⅻ=12;(3)小的数字,(限于|、X和C)在大的数字的左边,所表示的数等于大数减小数得到的数,如,Ⅳ=4,Ⅸ=9;(4)在一个数的上面画一个横线,表示这个数增殖1000倍,如Ⅻ=12000。罗马数字的组数规则,有几条须注意掌握;(1)基本数字I、X、C中的任何一个,自身连用构成数目,或者放在大数的右边连用构成数目,都不能超过三个;放在大数的左边只能用一个。(2)不能把基本数字V、L、D中的任何一个作为小数放在大数的左边采用相减的方法构成数目;放在大数的右边采用相加的方式构成数目,只能使用一个。(3)V和X左边的小数字只能用|。(4)L和C左边的小数字只能用X。(5)D和M左边的小数字只能用C。用罗马数字记较大的数非常麻烦,所以已不常用了。在中文出版物中,罗马数字主要用于某些代码,如产品型号等。计算机ASCH码收录有合体的罗马数字1~12。

  • 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

    数字使用看似简单,但是并不简单。出版物上使用数字时,应该注意:(1)要得体。如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西峡人戏称“5000轻骑闹山乡”。这里是一个仿七言诗的句子,数词后面没有量词,直接接名词,本身就有古汉语色彩,写作“5000轻骑”显然不得体。应改作“五千轻骑闹山乡”。(2)要保持局部统一。像下面的例子中数字用法体例就不一致:一一〇九钻井队……1211钻井队……六根枕木……7辆载重汽车……400多元……一千多美元……四分之一……1/3……。(3)带有计量单位的量值(横排)要用阿拉伯数字。(4)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量值不要移行。另外,使用阿拉伯数字,不要夹用汉字“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记位,如:“5千公斤、7百万人口、3千亿元、2万8千6百多亩”都应该改为“5000公斤、700万人口、3000亿元、28600多亩”。还应注意不要把汉文数码“〇”、拉丁字母“O”、阿拉伯数字“0”混同起来。

  • 数字用法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用法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有其独特的体例和历史继承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公文中数字的用法,有关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1956年10月,在全国出版物实行横排之后,国务院秘书厅颁布了《关于在公文、电报和机关刊物中采用阿拉伯数码的试行办法》。这个“试行办法”规定下列情况使用阿拉伯数码:(一)表示数量、长度、高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各种计量的数字;(二)日期;(三)编号;(四)百分比。它的基本精神跟后来大家熟悉的由国家语委等七部门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987年)几乎完全一致。但这个“试行办法”贯彻得不够理想,更没有在社会各类出版物上得到普及。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则规定:“数字,除公文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码者外,一般用汉字书写。”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又重申了这项规定。199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条例(讨论稿)》对这项条文做了重要修订:“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外,使用阿拉伯数码。”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正式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至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数字使用,与一般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现行规定取得了一致。

  • 数字与标点符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标点符号

    使用阿拉伯数字,常涉及的标点符号是连接号和斜线号。《标点符号用法》规定,表示起止的连接号的形式有四种:①一字线“—”,②浪纹“~”,③两字线“——”(与破折号同形),④半字线“-”。第③种两字线“——”属于一字线“—”的特例,如“‘北京——广州’直达快车”,主要为了醒目,但不宜扩大使用范围。④半字线“-”主要用于构成某些复合词,如“4-二乙烯基卟吩”“1,3-二溴丙烷”“任—洛二氏溶液”。表示起止,主要使用一字线“—”和浪纹“~”。这两种形式的功用相同,如:150-200公斤,150~200公斤。一种出版物可任选其中之一,应保持体例一致。科技出版物习惯上使用浪纹,如:-20~-30℃。因为如果使用一字线的连接号,负号与一字线会联成一线,容易产生误解。

  • 数字与表格-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表格

    统计表格中的数据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同一栏(列)各行的数据,应以某种(或某几种)方式上下对齐,如:个位数对齐,小数点对齐,连接号(—或~)对齐,数字前的“+-”号对齐,等等。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应尽量使用国际通用的单位符号。

  • 数字与代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代号

    数字常被用于某些事物的代号。这些代号有不同含义,如“625高地”中的数字表示海拔高度,“863工程”中的数字表示日期,“571工程纪要”中的数字表示谐音,“301医院”中的数字表示某种序列。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根据解放军报社的意见,规定部队番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84062部队。对其他代号的形式没有作硬性的规定。从道理上说,这类代号用汉字数码或阿拉伯数字都是得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掌握两条原则:一是名从主人,二是前后一致。

  • 数字与定型的词语-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定型的词语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要求:定型的词语中的数字应使用汉字。定型的词(如“五倍子”),短语(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成语(如“四通八达”),惯用语(如“八字没一撇”“不管三七二十一”“三下五去二”“二百五”),缩略语(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中间作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 数字与非公历纪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非公历纪年

    我国历史上纪年的方式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按出现的时间排列,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星岁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生肖纪年法等等。其中人们较为熟悉的,跟出版物上数字使用关系比较密切的,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因为是非公元纪年,所以这些纪年中的数字在书面上应一律用汉字数码,必要时还应在后面括注公元纪年。

  • 数字与非物理量-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非物理量

    非物理量,主要指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非度量衡的量。如:270元,48岁,四种产品,六条意见。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物理量和非物理量是区别对待的。非物理量,特别是当数值比较小,比较孤立,活用或意义较虚的时候,可以使用汉字数码。如果一味地改用阿拉伯数字,反而显得不得体。像后面例子中的数字就不宜改用阿拉伯数字:“姊妹四个”“开了一天的会”“下了一夜的雨”“过来,咱们说两句话”“有机会到杭州玩两天”“一日三餐”“五块半石棉瓦”“一副好心肠”“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一阵笑声”“咬了三口”。

  • 数字与干支纪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干支纪年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为六十甲子。殷代用甲子记日,司马迁开始用干支记月,从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开始用干支纪年,至今没有中断。如1997年是丁丑年。干支纪年不是公历,使用时应括注公历。如:庚申年(1860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

  • 数字与黄帝纪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黄帝纪年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为了表示与清廷势不两立,不用清朝年号,而另采用黄帝纪年。黄帝纪年是以黄帝即位之年为元年,实际上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但由于上古历史无确切的记载,黄帝纪年的推算自然也不会准确。当时《民报》所用的黄帝纪年为多数革命党人所接受。如《民报》把1905年定为黄帝纪年四六〇三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年四六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正式启用中华民国纪年。黄帝纪年也就使用到1911年12月31日为止。黄帝纪年是非公历纪年,出版物上应使用汉字数码。

  • 数字与计量单位-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计量单位

    汉语里的数词常常要跟量词一起使用。度量衡单位是汉语量词中重要的一类,在科技领域里一般称“计量单位”。出版物上使用计量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使用非法计量单位,如,用“厘米”而不用“公分”、用“升”而不用“公升”、用“米”而不用“英尺”。(二)不得使用已废除的计量单位旧译名用字。如:浬(应用“海里”),瓩(应用“千瓦”)。(三)要正确使用计量单位符号,注意词头符号和单位符号的大小写。如:m(米),cm(厘米),km(千米),g(克),kg(千克,公斤),t(吨),A(安[培]),W(瓦[特]),kW(千瓦[特]),Hz(赫[兹]),MHz(兆赫[兹]),V(伏[特]),dB(分贝),min(分)。(四)计量单位前的数值要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这种药的致死量是1毫克|这条高速公路全长365公里。

  • 数字与计量单位名称的词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计量单位名称的词头

    “千米、百米、十米、分米”等等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计量单位的名称。这几个计量单位名称中的“千、百、十、分”就是词头。词头,是指计量单位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前缀。目前,国际计量单位共采纳了16个词头:“1018——艾(符号:E),1015——拍(符号:P),1012——太(符号:T),109——吉(符号:G),106——兆(符号:M),103——千(符号:k),102——百(符号:h),101——十(符号:da),10-1——分(符号:d),10-2——厘(符号:c),10-3——毫(符号:m),10-6——微(符号,μ),10-9——纳(符号:n),10-12——皮(符号:p),10-15——飞(符号:f),10-18——阿(符号:a)。作为词头,必须紧接后面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一个计量单位。如:兆赫兹(MHz),千米(km),分贝(dB),毫安(mA)。在这16个词头中,“兆、千、百、十”四个与普通数字“兆、千、百、十”同形。在使用数字时应加以区别。如:“5千米”“5000米”的写法都是正确的(差别在于选用了不同的计量单位),但“5千元”的写法则是错误的,应写作“5000元”。

  • 数字与纪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纪年

    出版物上年月日是使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取决于所用历法是否为公历。公历,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我国习称“阳历”。公历年月日要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1949年10月1日。非公历年月日要用汉字数码,如丙寅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数字与记位-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记位

    在数目的横列中,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即数位。常用的数位顺序有:整数部分——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汉语中数位的分级,是四位分级。这是根据汉语读数法则确立的。第一级是“个级”,包括“个、十、百、千”四个数位;第二级是“万级”,包括“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个数位;第三级是“亿级”,包括“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个数位。用汉字数码写数,一般按照口语说法照写,没有任何问题。如果用阿拉伯数字记数,本着与国际接轨的原则,是采用三位分级法。许多人对此很有意见。但是,这种三位分级法在中国也很有年头了,不可能变更。但在使用阿拉伯数字记数时,如果夹用记位的汉字,我们并不采用欧美语言的习惯,使用“千、百万”记位,即不得夹用“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而是只允许用“万”和“亿”两个数字记位。像“7千公里”“4千8百万公顷”“2百8十人”的写法都是不对的,应写作“7000公里(或7000千米)”“4800万公顷(或48000000公顷)”“280人”。至于“千字”,算是个例外。出版界在计算稿酬和核算成本时,长期以来使用“千字”作单位,我们不能不沿用。实际上,这个“千字”已经成了一个合成词,自然可以使用。

  • 数字与结构层次序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结构层次序号

    有些论著或文件结构层次比较多,为了使层次结构明晰,常常标记分级序号。在使用结构层次序号时,应注意:(一)层次的划分要通篇划一,一般不宜超过四层;(二)采用的序号要注意符合通行习惯。一般情况下,第一层为“一、二、三”,第二层为“(一)(二)(三)”,第三层为“1.2.3.”,第四层为“(1)(2)(3)”。如果层次还多,可根据文章的分量,或者在上述层次序号之前适当选用“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或“壹”之类,或者在上述层次序号之后适当增设“A.”“a.”“(a)”。(三)与序号配合的标点要适当。“第一、第二、第三”的后面要用逗号,不带括号的汉字数码“一”后面用顿号,阿拉伯数字“1”和拉丁字母“A”“a”后面用齐线圆点。“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或“壹”的后面不用标点(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四)科技图书、科技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层次序号,可按下列方式:11.11.1.11.1.1.1……。这种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序号中含有两个层级以上时,数码之间设齐线圆点(.),末码后面不加圆点。序号首码左起顶格,末码与后面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日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结构层次序数作了规定: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 数字与民国纪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民国纪年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年四六〇九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纪年是公历纪年。因此,民国纪年,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16年(1927年)11月24日。如果民国纪年后面的月日采用的是农历,月和日要用汉字数码。如:民国16年腊月初十(1928年1月2日)。但应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纪年,出版物上出现民国纪年,应限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之前。

  • 数字与年代-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年代

    数字用来表示年、月、日,是它的一个很主要的用途。《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年、月、日的表示法有比较全面的说明。表示年、月、日时,用阿拉伯数字还是用汉字数码,有一个原则,就是看所用的历法是否为公历(在我国习称阳历)。公历是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我国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1日)改用中华民国纪年,属于公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元纪年。《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8世纪20世纪80年代公元前440年公元7年1994年10月1日。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码这样分工,使文章中的纪年一目了然,很方便读者。

  • 数字与年代简写-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年代简写

    口语中常常说“五七年”“九〇年”。但在书面语中,年份一般不要简写,即“1990年”不应写作“九〇年”,更不应写作“90年”。这是为避免不同世纪的年份发生混淆,而且,“90年”容易被理解为“九十年”。195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中就明确规定:“年份概用全数,不得省略。例如,‘一九五一年’,不得写成‘五一年’。”长期以来,各大报社和出版社都严格执行了这项规定。当然,在文学作品中,为了体现生活化、口语化,“九〇年”之类是可以用的,如:三八年就入伍了|五七年反右那阵子|六〇年困难时期|六六年“文革”刚开始的时候。另外,新近还有一种流行的简写法:’97年。这种形式是从英文出版物引进的,可以使用。这里的高撇号“’”习惯上称作“省字号”。这种形式限用于某项活动“标题式”的名称中,如“’97全国足球甲A联赛”“’97中国商品交易会”。“’97”这种形式不可替代“1997年”用于一般的年代表述(如作定语或时间状语),如“该公司’97出口创汇达850万美元”,这里的“’97”就用得不当。注意:“’97年”“’97年度”中的“年”“年度”是多余的。

  • 数字与年号纪年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年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实行的。年号纪年法实质上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的变种。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过八百多个年号。不但各个“正统”的皇帝使用年号,而且农民起义的政权、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南诏、于阗、西夏等)、权贵割据或僭伪、列国鼎立或偏安,都使用年号。出版物中年号纪年应使用汉字数码,后面应括注公历。如: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乾隆十二年(1747年)。

  • 数字与事件简称-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事件简称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短语,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如:“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日)“一·一七”批示(1月17日)“一一·五”案件(11月5日)。如果涉及十月,简称习惯上用“一〇”,如“一〇一一”。其他月份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如:五四青年节|五卅运动|七七事变|十一国庆节|“五一六”通知|“九一三”事件。这类简称最好不用阿拉伯数字,因为中间使用的标点符号尚无依据。如“‘三一五’消费者权益日”中的月日如果用阿拉伯数字,是“3.15”(用齐线墨点)还是“3·15”(用间隔号),还难以作结论。

  • 数字与竖排文章-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竖排文章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竖排文章的数字用法作了规定:“提倡横排。如文中多处涉及物理量,更应横排。竖排文字中涉及的数字除必须保留的阿拉伯数字外,应一律用汉字。必须保留的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和符号均按顺时针方向转90度。”对这一条规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出版物提倡横排,不主张竖排。汉字横排是自1955年开始推行的,它是我国社会语文生活一项重大的、成功的改革,我们要坚持这一方式。(2)国家标准已经规定计量单位前面的数值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不适合竖排,因此,如果一篇文章中多处涉及计量单位,就更应横排。(3)报纸为了使版面显得活泼,富于变化,有时采用竖排,特别是有意识地把一些小的文章竖排,这还是可以的。(4)竖排文章中的数字,除了产品型号之类应保留其中的阿拉伯数字外,其他数字应一律用汉字数码。竖排文章中有关事物的编号所涉及的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其他非汉字符号,均应按顺时针方向转90度。

  • 数字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是上古时各文明古国通行的纪年方法。我国古代自夏商至汉武帝前,主要实行这种纪年法。后来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也实行这种纪年法。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为了表示与清廷势不两立,不用清朝年号。当时所使用的黄帝纪年、共和纪年都归于这类纪年。出版物上使用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时,应用汉字数码,并在后面括注公历。如:鲁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共和二千七百四十一年(1900年)、黄帝纪元四六一六年(1905年)。

  • 数字与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5.1.1.2条提到:“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年月日的标记可采用GB/T7408-94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如:1994年9月30日和1994年10月1日可分别写作1994-09-30和1994-10-01,仍读作1994年9月30日、1994年10月1日。年月日之间使用半字线‘-’。当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这里提到的国家标准GB/T7408-94,是指《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1994-0g-30”是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这种表示法用八个数字,简明、划一、醒目,可以推荐为我们日常书面中使用,如用于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但这种形式不可替代“1994年9月30日”用于一般的年代表述(如作定语或时间状语),像“该公司是于1994-09-30在北京成立的”中的“1994-09-30”应写作“1994年9月30日”。另外,把“1994年9月30日”写作“1994-09-30”“1994.09.30”“1994·9·30”“1994·09·30”都是不规范的。“1994.9.30”的形式最好也改用“1994-09-30”。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5.1.2条提到,书面上表示时、分、秒,“必要时,可按GB/T7408-94的5.3.1.1中的扩展格式。该格式采用每日24小时计时制,时、分、秒的分隔符为冒号‘:’。”如:“4时”可标记作“04:00”,“15时8分”可标记作“15:08”,“14时2分6秒”可标记作“14:02:06”。这里提到的国家标准GB/T7408-94,是指《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时、分、秒均用两位数字表示,简明划一醒目,可以推荐为我们日常使用。但须注意,此表示法是表示时刻的,而不是表示时间计量的。如:“到站时间:15:08”,是正确的用法,但“列车全程运行所需时间:15:08”是不正确的。后者应表示为“15时8分”“15小时8分”或者“15h8min”。另外,把“时、分、秒的分隔符”称为“冒号‘:’”,也不够妥当。应该说“时、分、秒之间采用与冒号‘:’形式相同的分隔符”。

  • 数字与星期-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星期

    对于一星期七天的写法,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要求使用汉字数码: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礼拜天。

  • 数字与修辞-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修辞

    数词,用来记数,但有时可能表达具体数目以外的意思,带有某种修辞色彩。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宜用阿拉伯数字。如“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相差十万八千里”“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闺女九像娘”中的数字如换用阿拉伯数字,就很不得体了。这种情形在诗词中更为常见。诗词是文学作品,一般讲究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诗词中的数字不能换用阿拉伯数字。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白发三千丈”,不能把“三十”“八千”“三千”改作阿拉伯数字。现时的书籍报刊中,也常有仿古诗句的文字,所涉及数字的写法要注意得体性。如“西峡人戏称‘五千轻骑闹山乡’”中的“五千”就不能改作“5000”。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4.1.2条就明确指出: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 数字与序号标点-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序号标点

    “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一”“二”“三”后面用顿号;“1”“2”“3”和“A”“B”“C”后面用齐线黑点。带了括号的序号,后面不得再加顿号、逗号之类。“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或“壹”的后面不用标点(与后面的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

  • 数字与移行-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移行

    一个数目如果是用若干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如3.14159265),或者是含有其它符号的字符串(如HP-3000),书写时不能中间断开移行。

  • 数字与引文标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引文标注

    写文章常常要使用引文和参考文献。引文的出处和所用参考文献一般应作标注。引文注是作者对引用他人作品中的有关内容所作的注释。根据在文章中的位置,引文注可分:(一)随文注。把注文直接括注在文章引文的后面,必要时可采用与正文字体不同的字体、字号。(二)脚注。脚注又称页末注,注释排在引文出现的本页地脚处。正文中的引文和脚注分别用上标号“①②③”相呼应。(三)文后注。引文注统一排在全篇之后或全书之后。除了位置不同而外,形式跟脚注相同。安排脚注时,为了区别注文与正文,在正文与脚注之间习惯上用一条脚注线隔开,注文要比正文小一号字。参考文献一般统一排在全书之后。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对引文标注的格式和数字用法提供了范例。基本格式是:[序码]作者:《书名》,版次,卷次,页码,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其中版次、卷次、页码、出版年中一般都要用阿拉伯数字。自然科学专业出版物引文标注和文献著录,一般采用国家标准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格式。

  • 数字与语素-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语素

    数字不仅用于单纯的记数和抽象的运算,不仅能跟量词连用构成一般的数量短语,还作为语素构成许多定型的词、词组(短语)、成语、惯用语、缩略语,作为这类语素的数字应使用汉字数码。如:一律 一方面 十滴水 二倍体 三叶虫 星期五 四氧化三铁 一〇五九 八国联军 二〇九师 二万五千里长征 四书五经 五四运动 九三学社 十月十七日同盟 路易十六 十月革命 “八五”计划 五省一市 二八年华 二十挂零 零点方案 零岁教育 七上八下 不管三七二十一 第一书记 第二轻工业局 一机部三所 第三季度 第四方面军 十三届四中全会。

  • 数字与月份-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月份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要求公历的月份要用阿拉伯数字,如:去年3月,今年6月初,1997年10月。但是,有的时候应该使用汉字,如:“早春二月”“红五月”“金色的十月”等等。至于“七月流火”,是《诗经.豳风》里的一句,不仅这个“七月”不是公历,“流火”也不是“酷热难当”的意思,因此,不能写作“7月流火。”

  • 数字在重排古籍中-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在重排古籍中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明确规定,《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不适用于文学书刊和重排古籍。道理很简单:重排古籍应尽量保持原有的风貌,正确地标点和校勘是应该的,没有必要把原有的汉字数码改换成阿拉伯数字。

  • 数字在文学作品中-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在文学作品中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明确指出,《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不适用于文学书刊和重排古籍。当然,有些体裁(如报告文学),有些题材(如经济建设、科学普及),也常常会涉及大量的数字,如使用阿拉伯数字很得体,也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

  • 数字中的单音节数词-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中的单音节数词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有这么一条:对于非物理量(通俗点说,就是非度量衡单位的普通量词),“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这条规定是非常正确的。汉语数词体系中,下列单音节数词被认为是基本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以及百、千、万、亿、零、半、两、几,共计18个。基本数词在结构上、用法上都具有不同于复合数词和数词短语的特点。因此当出版物上使用汉字总的倾向是用阿拉伯数字的时候,其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应当特别看待。为什么这么说呢?文章中跟普通量词连用的数字,最常见的还是较小的数字“一、二、三……十”。如果一篇文章中出现一个或几个这样的数字,转换成阿拉伯数字,虽然也说得过去,但并不非常好。“一、二、三……十”,虽然也是数目,但常可能有单纯计数以外的含义。

  • 数字中的分数-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中的分数

    中文出版物中的分数的写法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用汉字。如: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十六分之五,百分之百,七千分之一,百分之零点四,三又二分之一。(二)用阿拉伯数字,分数线用横线“——”。如:。(三)用阿拉伯数字,分数线用斜线“/”。如:1/2,3/4,5/16。(四)百分数,用阿拉伯数字,后面使用百分号“%”(另有千分号“‰”,目前已不主张使用,因为这种形式很像百分号后面带个句号)。数理化书籍一般习惯使用第(二)种形式。对一般出版物来说,第(二)种形式常需要加大文本的行距,使文本排列不整齐,因此,一般出版物常常采用第(三)种形式。但第(三)种形式,分母值不宜过大,如:6.4/1000000,因不醒目,判读困难。因此,一般在分母数值不大的情况下才采用第(三)种形式。不过,第(三)种形式不能用来表示带分数和繁分数。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9.3.1条指出:标准中的数值应“尽量避免用分数,而采用小数。”这虽然是对标准文本的写作而说的,但对一般文体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没有限定出版物上的分数必须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因为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分数并不总是得体的。这个标准的说明条文本身就使用了汉字数码。如:“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这里不用“1/4个汉字”“1/2个阿拉伯数字”,应该说是比较合适的。另外,像“我们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中的“百分之百”更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 数字中的概数-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中的概数

    概数就是大概的数目。汉语表示概数有多种方式,以下几种方式比较常见,需特别作些说明:(一)“几”。如:几(个、斤、点)|几(十、百、千、万、亿)|(十、二十、三十……九十)几。一个概数如果含有“几”,如果使用阿拉伯数字,是不得体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指出: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二)“多”“余”“来”。如:十多米电线(数词+多+量词+名词)|十米多电线(数词+量词+多+名词)。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指出:用“多”“余”等表示的概数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多”“余”等表示的概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概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三)20岁左右(数词+量词+“左右”)。另外还有“上下、以上、以下、以内、以外、之内、之外”等。这里由于“数词”和“量词”已构成短语,这时的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还是得体的。如:300元左右|10点左右|30%左右|100米左右|30岁上下|800公斤上下|30岁以上|65%以上|6000米以上|60分以上|1米以下|40%以下|60分以下|30岁以下|300米以内|1小时以内|3天以内|2米以外。但“二三百人左右”“一米七左右”“四十以外”使用汉字数码是得体的。

  • 数字中尾数有多个零的数-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中尾数有多个零的数

    一个整数后面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0”,专业性科技出版物可以根据国家标准GB8170-87《数值修约规则》处理。如:345000000,写作345×1063.45×108。非科技出版物在不强调有效数字以表示数值的精确度时,可采用简写法,即改写作以“万”“亿”作单位(记位)的数字。345000000写作34500万或者3.45亿。不得写作3亿4千5百万、3亿4500万。应当指出,这样处理,在书面上诉诸视觉倒没有什么问题,但读起来有时就不合乎口语习惯。像“345000000”,人们习惯上读“三亿四千五百万”,而不习惯读“三点四五亿”、“三万万四千五百万”,更不可能读“三万四千五百万”。这一点恰恰是使用阿拉伯数字的一个不足之处。当然,面对“34500万”,应该读作“三亿四千五百万”。

  • “滔”和“陷”的右边偏旁的区别及其相关的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滔”和“陷”的右边偏旁的区别及其相关的字

    这两个字的右边偏旁比较容易混淆,用这些偏旁构成的字比较容易写错。区别的办法是,在拿不准时,如果能够记起与它们读音相关的字中一个字的写法,也就能大体知道其他字的偏旁怎么写了。“滔”的右边偏旁是“舀”,读yǎo,意思是用瓢、勺等取东西,所以上边是“爪”字头(手的意思);“陷”的右边偏旁读xiàn,是“馅”的本字。用这两个偏旁组字时多作声旁,所以凡是韵母是ao的相关字都以“舀”作偏旁,如:波浪滔(tāo)天、韬(tāo)略、舞蹈(dǎo)、稻(dào)谷;凡是韵母是ian的相关字都以“陷”的右边的偏旁作偏旁,如:陷(xiàn)阱、肉馅(xiàn)、阎(yán)王、火焰(yàn)、谄(chǎn)媚,只有“掐算”的“掐”读qiā。注意:这两个偏旁的下边都是“臼”(jiù),中间是不相连的两个短横,不要用一横连接起来;也不要写成“日”或“曰”。

  • “未”和“末”的区别及其相关的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未”和“末”的区别及其相关的字

    这两个字比较容易混淆。其实,有时我们在区别不清时,如果能够记起用它们作偏旁的相关字中一个字的写法,也就能大体知道其他字用什么偏旁了。未,读wèi,上边一横短,下边一横长;末,读mò,上边一横长,下边一横短。可以形象地记为:未来的路是漫长的,所以越来越长(上短下长);如果走到穷途末路了,则会越来越短的(上长下短)。以它们作偏旁的,韵母都与它们的韵母相同。凡是韵母是ei的相关字都以“未”作偏旁,如:味(wèi)道、妹(mèi)妹、愚昧(mèi)、梦寐(mèi)以求、魅(mèi)力;凡是韵母是o的相关字都以“末”作偏旁,如:抹(mǒ)黑、茉(mò)莉、唾沫(mò)、厉兵秣(mò)马。

  • 一些词性与读音相联系的多音字-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一些词性与读音相联系的多音字

    有些多音字可以通过词性来分辨读音,而这些读音、词性的差别是与意义联系着的。如果将读音、词性、词义三者联系起来就更容易分辨了。这里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处:作动词义,读chǔ,表示交往、存在、办理、惩治等义,如:相处、设身处地、处理、处置、惩处;作名词义,读chù,指地方、机关等,如:住处、灵魂深处、科研处、办事处。

    畜:作名词义,读chù,意指禽兽,多指家畜,如:牲畜、畜生、六畜兴旺;作动词义,读xù,指饲养(动物),如:畜产、畜牧、畜养、畜牲口。

    传:作动词义,读chuán,表示交给、教给、散布、传导、表达、发令、传染等义,如:传递、传授、传播、传热、传神、传讯、传染病;作名词义,读zhuàn,指记录生平事迹、叙述历史故事、解释经文的文字或作品,如:自传、外传、《水浒传》、经传。

    创:作名词义,读chuāng,指受伤的地方,如:创伤、创口、创痛、予以重创、战争的创伤;作动词义,读chuàng,指开始(做)、初次(做),如:创办、创造、创作、创记录、首创、开创。

    担:作动词义,读dān,指用肩膀挑、承当等义,如:担水、担粮食、担负、承担、分担、担惊受怕;作名词义,读dàn,指挑的东西或担负的责任,如:扁担、货郎担、担子、勇挑重担;作量词义也读dàn,指一百斤,常笼统地指一次挑的量,如:一担谷子、一担柴禾。

    混:作形容词义,大多读hún,表示浑浊、糊涂等义,如:混蛋、混水摸鱼、混头混脑;作动词义,读hùn,表示掺杂、蒙混等义,如:混合、混为一谈、鱼目混珠、混日子、混事魔王。

    劲:作名词义,读jìn,表示力气、精神、神情、趣味等义,如:劲头、鼓足干劲、骄傲劲儿、没劲;作形容词义,读jìng,表示坚强有力,如:强劲、刚劲、劲敌、疾风知劲草。

    量:作动词义,大多读liáng,表示测定、估计等义,如:测量、量体温、量程、量度、量具、估量、端量、思量(在表示衡量义的“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体裁衣、量刑”等词中读liàng);作名词义,读liàng,表示测量的器物、容纳或禁受的限度、数目等义,如:量词、量变、气量、胆量、力量、质量、流量、降雨量。

    铺:作动词义,读pū,表示把东西展开或摊平,如:铺床、铺轨、铺平道路、平铺直叙、铺天盖地;作名词义,读pù,指铺子、床铺,如:肉铺、杂货铺、铺面、铺位。

    散:作形容词义,读sǎn,表示松散、零碎等义,如:散漫、散兵游勇、散光、散文、散装、散座;作动词义,读sàn,表示分开、散布、排除等义,如:散场、解散、烟消云散、发散、散传单、散闷、散心。

    丧:作名词义,读sāng,指跟死人有关的事情,如:丧事、丧礼、丧钟、治丧、守丧;作动词义,读sàng,表示失去,如:丧失、丧胆、丧家之犬、丧权辱国、玩物丧志。

    扇:作动词义,读shān,表示摇动(扇子等)、用手掌打等义,如:扇风、扇扇(shàn)子、扇了他一掌;作名词义,读shàn,指扇子或板状、片状的东西,如:电扇、芭蕉扇、门扇、隔扇、扇面;作量词义也读shàn,如:一扇门、两扇窗子。

    数:作动词义,读shǔ,表示查点(数目)、计算比较、列举(罪状)等义,如:数不胜数、数数(shù)目、数一数二、数得上、数落、数说、数了一顿;作名词义,读shù,表示数目、数量、劫数等义,如:人数、天数、数以万计、数学、自然数、复数、在数难逃。

  • 名字-古文观止词典

    名字míng zì

    【词性】:名词

    本为名和字的合称,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号(1)。《辨奸论》:私立名字。——暗起名号。

  • 正字-古文观止词典

    正字zhèng zì

    【词性】:名词

    官名。掌校正书籍(1)。《柳子厚墓志铭》:授集贤殿正字。——被任命为集贤殿正字。

  • 字-古文观止词典

    字zì

    【词性】:名词

    一、文字(4)。《讳辩》: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没有听说为了避讳改车辙的“辙”为某个字。《与陈给事书》:皆有揩字注字处。——都有涂掉字或增加字的地方。

    二、人的表字(5)。《同学一首别子固》: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长江的南边有一位贤人,表字子固。《同学一首别子固》: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淮河的南边有一位贤人,表字正之。《徐文长传》:徐渭,字文长。——徐渭,表字文长。

  • 字-古文观止词典

    字zì

    【词性】:动词

    养育(1)。《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养育好你们的孩子。

  • 八个金刚抬不动个“礼”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八个金刚抬不动个“礼”字

    【释义】:

    金刚:佛的侍从力士,大力士的象征。意谓礼数是不可动摇的,无论谁都得服从。《醒世姻缘传》一〇:大尹道:“一个官要拶就拶,管你什么根基不根基!”高氏道:“这也难说,八个金刚抬不动个“礼”字哩!”

  • 金字招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金字招牌

    【释义】:

    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原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也比喻向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孽海花》二五:珏斋却只出使了一次朝鲜,办结了甲申金玉均一案,又曾同威毅伯和日本伊藤博文定了出兵朝鲜彼此知会的条约,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楼中月》一:在兆贵里口停车,两人下车进街,见一排的石库门,都挂着金字招牌,每一家至少也有三四块。

  • 八字儿没见一撇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八字儿没见一撇儿

    【释义】:

    “八”字还没写一撇。谓某件事虽然打算做,却尚未动手。也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儿女英雄传》二九:这幅行乐图儿可正是定规了这桩事的第三天画的。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儿没见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

  • 白纸上写着黑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白纸上写着黑字

    【释义】:

    意谓写在纸上的文字凭据抵赖不掉,不容改悔。《初刻拍案惊奇》三五:他若不肯,白纸上写着黑字,教他拿一千贯来,领了孩儿去。

  •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

    【释义】:

    博士:战国时称博学的人,秦、汉为官职名,秦有博士七十人,汉武帝时置五经博士,后泛指儒生学士。博士买驴,书契写了三张纸,还未写到驴字。讥讽酸儒言语拉杂,不着边际。也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绕了半天圈子不及正题。□语见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白鱼亭》二〇:我们说了半天的笑,如博士买驴,书券三纸,尚未见一驴字。不知老兄肚子里面带来的是那一位客,到底是那里来的呢?

  • 拆白道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拆白道字

    【释义】:

    一种文字游戏。把要讲的话用拆字法说出来。《水浒全传》六一: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金瓶梅词话》五六:拆白道字,尤人所难。舍字在旁,旁立官字,不是个“舘”字?

    ⊙拆牌道字

    《金瓶梅词话》八〇:诗词歌赋,诸子百家,拆牌道字,双陆象棋,无不通晓。

  • 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

    【释义】:

    者:装腔作势;扯:硬拉;丐:索取;漏:骗;走:溜掉。娼妓之家,忌讳人说者、扯、丐、漏、走五个字。指妓女对付嫖客的五种诀窍。《水浒全传》六九:吴用道:“兄长欠些主张,若吴某在此决不教去。常言道:娼妓之家,讳者、扯、丐、漏、走五个字。得便熟闲,迎新送旧,陷了多少才人。更兼水性无定,总有恩情,也难出虔婆之手。此人今去,必然吃亏!”

  • 打到赘字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到赘字号

    【释义】:

    赘:多余。意谓当成多余的东西放到一边去了。比喻受冷落。《金瓶梅词话》三九:你说贼三等儿九格的强人,你说他偏心不偏心?这上头只写着生孩子的,把俺每都是不在数的,都打到赘字号里去了。

    ⊙打到揣字号

    揣:即赘。《金瓶梅词话》七二:又相李瓶儿来头,教你哄了,险些不把我打到揣字号去了。

  • 斗大的字认不上两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斗大的字认不上两石

    【释义】:

    斗:量具。石:重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像斗那样大的字认不上两石。比喻识字很少。《儿女英雄传》四〇:听他讲究起孔圣人坟上那些古迹儿,……他说这些地方儿他都到的了,就连衍圣公他也见得着。他两次三番的邀我去逛逛。我想我这肚子里斗大的字通共认不上两石,可瞎闹这些作甚么!

  • 对了一个吕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对了一个吕字

    【释义】:

    吕字即“口对口”。意即亲了一个嘴。《五美缘全传》八:花文芳抱住就对了一个吕字,妇人也不做声。

  • 放屁文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放屁文字

    【释义】:

    讥骂人文章不通。《西湖二集》四:随你真正出经入史之文,反不如放屁文字发迹得快。世上有什么清头?有什么凭据?

    ⊙放屁文章

    《何典》五:若教他做篇把放屁文章,便也不假思索,悬笔挥挥的就写,倒像是抄别人的旧卷一般。

  • 官字两个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官字两个口

    【释义】:

    指当官的说话往往不可靠,变化多端。《吴三桂演义》五:李岩听罢,觉他做官如此,与他斗口是无用的。若他真个把自己陷害,俗语说:官字两个口,自己终吃了眼前亏,实是不值,倒不如走了为佳,便不辞而去。

  • 家人说着耳边风,外人说着金字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人说着耳边风,外人说着金字经

    【释义】:

    耳边风:比喻听不进耳的话。金字经:佛经。喻珍贵之物。家里人说了当作耳边之风,外人说了当作金字佛经。比喻人往往轻视家里人的劝告,而容易听信外人的说话。《金瓶梅词话》一四:正经家里老婆,好言语说着,你肯听?只是院里淫妇在你跟前说句话儿,你倒着人个驴耳朵听他。正是家人说着耳边风,外人说着金字经。

  • 酒字下道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酒字下道儿

    【释义】:

    歇字格。俗语“酒色财气”四字相连,“酒”字下道即“色”字。意即色欲。《醒世恒言》二九:二来连日沉酣糟粕,趁着酒兴,未免走了酒字下这道儿。

    ⊙酒字下

    《三刻拍案惊奇》九:只是年纪大了妇人十多岁,三十余了,酒字紧了些,酒字下便懈了些。

  • 两脚写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两脚写字

    【释义】:

    两脚乱晃,如写字状。形容醉态。《石点头》一二:(那婆子)听说,起身要躲,两脚写字,只管往后要倒。

  • 门门贴榜,又有不识字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门门贴榜,又有不识字的

    【释义】:

    榜:文告。就是每家每户都贴上文告,还有不识字的人不知写的是什么。比喻即使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也仍有人不晓得。《新史奇观演义》四:对门果然有个王妈妈,专一与人说合婚姻,又要与活动活动。只是一生会调谎骗人,说合的亲事,十个倒有九差错的……常言道门门贴榜,又有不识字的。这样骗人的媒婆,那周清竟不晓得。《新世鸿勋》四:常言道:门门贴榜,又有不识字的,这样骗人的媒婆,那周清竟不晓得。

  • 欠字两头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欠字两头低

    【释义】:

    比喻欠了人家的债,在人家面前抬不起头来。《增补红楼梦》二:倪二哥,你丢了手。自古欠字两头低,好情在前,总是我耽迟的不是了,承你的情,已经宽恕了我这些日子,索性一个人情做到底。

  • 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

    【释义】:

    主人的“请”字尚未说出声来,客人“去”字就连忙答应出来。讥诮客人迫不及待地盼望人家邀请前往。语出王实甫《西厢记》。《醒世姻缘传》八七:卜问礼又将周相公的话说与戴奶奶。那戴奶奶推推就就的腔调,合权奶奶再没二样。看来臭肘一对,临时都是“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的主顾。

  • 人生在世,衣食二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生在世,衣食二字

    【释义】:

    衣食:穿衣吃饭。指人生一切都是为了吃饭穿衣二事。《续济公全传》九一:但见朱光一只脚朝他一翻,说道:“人生在世,衣食二字。难道空着肚子弄船吗?”

  • 认得个瞎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认得个瞎字

    【释义】:

    比喻一字不识。《醒世姻缘传》四二:小人可以认得个瞎字,好戴那头巾,穿那圆领。如今一字不识,似盲牛一般,怎么做得监生?

  • 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

    【释义】:

    比喻无论是什么人,都要讲理。《红楼梦》六五:尤二姐笑道:“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兴儿道:“就是俗语说的‘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了。”

    ☉三人抬不过理字儿去

    《儿女英雄传》三〇:却正是“三人抬不过理字儿去”,人家的话真说的有理,这一发作,父母回来一定晓得。

    ☉三个将军抬不动一个“理”字

    《歧路灯》一〇六:旧令便要锁拿书办,说他们舍旧媚新。这书办那里肯服。本来三个将军抬不动一个“理”字,旧令只得又认些须。

    ☉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

    《红楼梦》六五:尤二姐笑道:“可是扯谎?这样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兴儿道:“这就是俗语说的‘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了。”

    ☉天下事抬不过个理去

    《活地狱》三二:天下事抬不过个理去,难道大老爷不问情由,只听他一面之词么?

    ☉三人抬不过理字去

    《续金瓶梅》二〇:三人抬不过理字去,院内工程是我派的,你又不管事,与你何干?怎么该给你银子?

  • 三家村的秀才不识字——能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家村的秀才不识字——能虫

    【释义】:

    歇后语。三家村,小乡村。能虫:能人。能人虽然不识字,但由于精明能干,在偏僻的小村子里往往被看作“秀才”。《精神降鬼传》七:祭好皇天!三家村的秀才不识字,这才是个能虫哩。

  • 谁敢道他一个不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谁敢道他一个不字

    【释义】:

    形容当道者横行无忌,气焰熏天,无人敢说是道非。《西湖二集》一:比如三国时节曹丞相无恶不作,弑伏皇后、董贵妃,汉天子在他荷包里,随他扯进扯出,吐气成云,喝气成雷,果然是当时险夺了玉皇尊,到如今还使得阎罗怕,谁敢道他一个不字。

  • 天字第一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字第一号

    【释义】:

    南朝时周兴嗣编《千字文》首句是“天地玄黄”。旧时常用《千字文》作序号,“天”字列为第一号。后借指第一位的或最重要、最突出的人或事。《水浒全传》二一: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歧路灯》七八:不是我吆喝的紧,你就是天字第一号的肉麻尊神。《官场现形记》二:现任支应局兼营务处的候补黄大人,是护院的天字第一号的红人。

    ⊙天字一号

    《初刻拍案惊奇》一八:打听来是这客人的爱妾,日日雇了天字一号的大湖船,摆了盛酒,吹弹歌唱俱备,携了此妾下湖。《三侠五义》八一:每门上俱有号头,写着“天字一号”,就是九龙冠。

    ⊙天字号

    《二刻拍案惊奇》三四:任心心里道:“惭愧!天字号一场是非,早被瞒过了也。”

  • 通天底下讲不过一个理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通天底下讲不过一个理字

    【释义】:

    意谓谁都得讲理。《文明小史》一〇:他若要人,只要翻出条约来同他去讲,通天底下讲不过一个理字,试问他还能干预,不能干预。

  • 万两黄金买不得,十字街头送与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万两黄金买不得,十字街头送与人

    【释义】:

    指道士的法术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到,但随便在街上传送给人却一文不取。《东游记》一六:梵志笑道:“贫道所修,那父不能传之子,子不能学之父。道家说的好:万两黄金买不得,十字街头送与人。”

  • 西瓜大的字,也认得有一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西瓜大的字,也认得有一石

    【释义】:

    比喻没有什么大学问。《糊涂世界》七:他儿子名叫有信,年纪二十四岁,读过三年书,西瓜大的字,也认得有一石。

    ⊙西瓜大的字,识不上两箩

    《意中缘》五:区区的学问,是瞒不得老师太的。西瓜大的字,识不上两箩。

  • 写字儿的拿逃军——一身故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写字儿的拿逃军——一身故事

    【释义】:

    歇后语。写字儿的:衙门中书吏,司记录文案。逃军:指逃犯。故事:指例行的事。文吏去捉逃犯,例行的事倒搁下了一身。意谓一身都是事情,忙得不可开交。《金瓶梅词话》三七:我的奶奶,你倒说的且是好,写字儿的拿逃军,我如今一身故事儿哩!卖盐的做雕銮匠,我是那咸人儿?

  • 一字值千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字值千金

    【释义】:

    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成,公布于咸阳城门,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后用来赞赏诗文用语精当,无可改易。《鼓掌绝尘》一四:你当初只晓得一马值千金,今朝便晓得一字值千金了。《花月痕》二九:古人说一字值千金,我却值不上七两。

  • 一个瞎字也不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个瞎字也不识

    【释义】:

    意谓一字不识。《精神降鬼传》七:一个瞎字也不识,听戏又不懂戏文。

    ⊙一个瞎字儿也没认下

    《续红楼梦》二五:可怜我当日也上了会子学,就连一个瞎字儿也没认下。如今不拘遇个什么事儿,两眼煤黑子。

    ⊙一个瞎字也不曾教会

    《醒世姻缘传》四二:读了五六年书,一个瞎字也不曾教会,这功劳是没有的了。

  •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释义】:

    指状子一旦递入官衙,便成为审案凭据,再难擅自更改或取出。也比喻诉讼状书写时不能不慎重。《醒世姻缘传》四六:我见他说的话离了母,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凭据,叫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负曝闲谈》一:陆华园道:“小的本来要他同来的,他说: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

    《闽都别记》二八三: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学台衙门人役,皆知投首不忠不孝之证据,既入,岂能擅出?有百金去发,方能取回!

    ⊙一纸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醒世姻缘传》九八:若果递了呈子,一纸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太爷的官法容得甚情?又八一:狄希陈换了青衣,单完、惠希仁拥簇着跟进投文牌去。一纸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官断十条路,输赢何似,胜败难期。

  • 做个吕字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做个吕字儿

    【释义】:

    “吕”字拆开为两个口。意即亲了个嘴。《警世通言》三八:正遇本妇,怪问如何爽约。换身相就,止做个吕字儿而散。

  • 一字长蛇阵-汉语惯用语辞典

    一字长蛇阵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泛指排成长行的人或物。聂绀弩《在汽车上》“两头来的车子多,大家停着,摆成字长蛇阵。”

  • 一字师-汉语惯用语辞典

    一字师yī zì shī

    原指为唐代齐己的《早梅》诗改一个字的五代郑谷。后指造诣极深的学者。林语堂《京华烟云》“‘你未尝不可把穿字改成潜字儿。成为“池鱼潜影影潜鱼”。’木兰喊声‘好!这是你的“一字师”了。’”

  • 八字步-汉语惯用语辞典

    八字步bā zì bù

    指两足尖外向成八字模样的步子。张天翼《欢迎会》:“那位历史教员象一位历史上的人物似的——用着八字步子疲倦地走来。”

  • 八字脚-汉语惯用语辞典

    八字脚bā zì jiǎo

    两脚尖向外撇,呈八字形。《儿女英雄传》“又有个四十余岁鲇鱼脚的胖老婆子……腆着个大肚子,叉着八字脚儿笑呵呵的跪下。”张天翼《最后列车》:“那位团长……在赏鉴自己那对八字脚。”

  • 八字硬-汉语惯用语辞典

    八字硬bā zì yìng

    迷信指不会被别人克制的生辰八字。八字旧时用天干地支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在一起为八个字。迷信以为人的命运可由生辰八字推定。郑永昌《黑虎闹东京》“刁某生来八字硬,不管啥命尅不动。”

  • 白字先生-汉语惯用语辞典

    白字先生bái zì xiān sheng

    讽刺经常写错或读错字的人。陆星儿《太阳太红了》“白字先生,你狂什么?”

  • 摆测字摊-汉语惯用语辞典

    摆测字摊bǎi cè zì tān

    谓一个人坐在那里。赖云青等《大亨黄金荣》“她不会蓬嚓嚓,只得坐在壁角落里摆测字滩。”

  • 背十字架-汉语惯用语辞典

    背十字架bēi shí zì jià

    比喻忍受痛苦。鲁迅《意表之外》“我又不学耶穌,何苦替别人来背十字架呢?”

  • 活字典-汉语惯用语辞典

    活字典huó zì diǎn

    比喻知识渊博、无所不晓的入。沈从文《八骏图》“他一定知道许多故事,记着许多故事。我想当他作一册活字典,在这里两个月把他翻个透熟。”

  • 金字招牌-汉语惯用语辞典

    金字招牌jīn zì zhāo pai

    指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比喻在公众中信誉卓著者。朱德《关于干部问题》“这些同志宝贵得很,社会上尊重他们,党也珍视他们,但怕的是自己摆老资格,故步自封,不求进步。这样就会掉队,金字招牌就会砸掉。”

  • 抠字眼-汉语惯用语辞典

    抠字眼kōu zì yǎn

    指在字眼上挑毛病。李宪《大学生变奏曲》“报上不是讲得很清楚吗?老仲偏要死抠字眼!”

  • 老字辈-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字辈lǎo zi bèi

    指经验丰富,辈分高的人。李延国《银色的眷恋》“荒煤、冯牧、江晓天这些‘老字辈’都变得像个孩子。”

  • 老字号-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字号lǎo zì hao

    指具有一定历史的商店。曾广灿《老字号》“三合祥是公认的老字号。”

  • 没字碑-汉语惯用语辞典

    没字碑méi zì bēi

    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旧五代史·唐书·崔协传》“如崔协者,少识文字,时人谓之‘没字碑’。”吴稚晖《我们所请愿于章先生者》“到如今,几乎成了没字碑,然身上不带鸟气,不敢误认我为文人,这是很自负的。”

  • 批八字-汉语惯用语辞典

    批八字pī bā zì

    一种迷信。按人出生时的年月日时八个干支来推断一生的休咎。巴金《秋》:“批八字的说这门亲事大吉大利。”

  • 平安字-汉语惯用语辞典

    平安字píng ān zì

    指报告平安的书信。宋陈与义《试院书怀》“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也说“平安纸”。清李慈铭《越缦生乐府外集·星秋梦》“凭盈盈生长画堂前,劳梦里家园指点,恨不得倩寄平安纸一缄。”

  • 千金字-汉语惯用语辞典

    千金字qiān jīn zì

    千金一字,形容文字价值极高。语本《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唐杨炯《和郑校雠内省眺瞩思乡怀友》“游雾千金字,飞云五色笺。”

  • 生死文字-汉语惯用语辞典

    生死文字shēng sǐ wén zì

    旧时指当事人写的表示永不翻悔的保证书。《元典章·户部四·嫁娶》“马得信并妻及媒人赵娘将婿马实哥送本家,立到再不逃走生死文字,依旧住坐至十月初六日。”

  • 十字架-汉语惯用语辞典

    十字架shí zì jià

    古罗马帝国的一种刑具,为十字形的木架,把人的两手两脚钉在上面,使他慢慢死去。比喻苦难。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我的女人,也和我分担着十字架的重负。”

  • 十字街头-汉语惯用语辞典

    十字街头shí zì jiē tóu

    街道横直交叉的地方。也借指现实社会。吴晗《闻多先生传》:“两夫妇捉襟露肘,儿女啼饥号寒。生活的穷困到了极度,从象牙之塔一撵撵到十字街头。”

  • 十字路口-汉语惯用语辞典

    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

    指交叉路口。《水浒》“当下去十字路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急急的跳下车,拉着牲口笼头,赶忙踅过这十字街口,向自己家里走去。”

  • 天字第一号-汉语惯用语辞典

    天字第一号tiān zì dì yī hào

    借指最大的,第一等的。《水浒传》“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

  • 天字号-汉语惯用语辞典

    天字号tiān zì hào

    即“天字第一号”。指第一,借指最大的、最高的、最好的等。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你那次侦察粤军偷袭我们背后,一天一夜步行二百里山路,立了天字号大功。”

  • 挑字眼-汉语惯用语辞典

    挑字眼tiāo zì yǎn

    谓从措辞用字上找小毛病。周立波《暴风骤雨》“萧队长觉得刘胜是在挑字眼,误会自己的意思,心里冒了火。”

  • 文字交-汉语惯用语辞典

    文字交wén zì jiāo

    以诗文相交的朋友。《宋史·陆游传》:“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蔡元培《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君》“郡人父老相传,顾亭林游历至此,与先生订为文字交。”

  • 文字障-汉语惯用语辞典

    文字障wén zì zhàng

    指阅读时做的各种标记。张大春《各境四书》:“书页上绝不见眉批夹注之类的‘文字障’。”

  • 西字脸-汉语惯用语辞典

    西字脸xī zì liǎn

    指大而横阔、形似西字的脸。宋张端义《贵耳集》“裹上幞头西字脸,恐官家见了笑。”

  • 小字辈-汉语惯用语辞典

    小字辈xiǎo zì bèi

    指辈分低、资格浅的年轻人。赵树理《李有才板话》“李有才自己,也只能算‘小字辈’人。”

  • 咬字眼-汉语惯用语辞典

    咬字眼yǎo zì yǎn

    对别人说的话在措辞上挑毛病。如他是小孩子,他讲的话你们可不要咬字眼!

  • 走背字-汉语惯用语辞典

    走背字zǒu bèi zì

    谓遇上坏运气,倒霉。高云览《小城春秋》:“陈晓说‘老三真是走背字儿啦。官厅出了赏格要他的脑袋。’”

  • 字-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字zì

    名量词。计量文字。一个字叫一字。三字经/千字文/八千字的论文/四十万字的专著∥课题组规定每个成员每年要发表两篇五千字以上的论文。/这部小说一百万字,真是长篇巨著啊!/她那封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信,揭露了侵略战争的滔天罪行。

    “字”与“言”都可计量单个汉字,但它们的语体色彩和应用范围不同。“字”口语、书面语均可用,呈口语色彩;“言”只用于书面语,具书面语色彩。“言”还可用于“话”,“一言”指“一句话”,如“千言万语、三言两语”等。“字”无此用法。

    字字千金/一字千钧/一字不改/一字一句/字字珠玑/老鼠啃书——字字句句往肚里吃。

  • 八字-佛源语词词典

    八字

    又作“雪山八字”。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成道前在雪山修菩萨行时,被称为“雪山童子”或“雪山大士”。天帝释为考验雪山童子,变为罗刹,说出半截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雪山童子为求全部偈语,要求罗刹(帝释所变)说出后半偈语。罗刹口称饥饿,雪山童子当即表示,只要能求得后半偈语,可以舍身相饲。天帝释见其真诚,说出后半偈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八个字。参见“雪岭投身”“雪山童子”条。中国传统星相学把记录人的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相配的八个字称八字,用以推算人的命运。俗称批八字。唐·吴融《送策上人》诗:“八字如相许,终辞尺组寻。”佛家所谓“八字”与此亦同名异实。现代汉语承传统星相学用法。老舍《四世同堂》五回:“当初,我就不喜欢你们的婚姻,既没有看看八字儿,批一批婚,又没有请老人们相看相看。”

  • 八字没有一撇-佛源语词词典

    八字没有一撇

    “八”字共有两个笔画,先写一撇,后写一捺。“撇”尚未写出,谈不上整个字了。比喻事情没有一点眉目,根本谈不上今后如何?《五灯会元·卷十九·南华知昺禅师》:“上堂:‘此事最希奇,不碍当头说。东邻田舍翁,随例得一橛。非唯贯声色,亦及应时节。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撇)。’击禅床,下座。”宋时谚语,近现代汉语承用。老舍《四世同堂》九四:“虽说救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 不立文字-佛源语词词典

    不立文字

    禅宗认为,禅法当以心传心,见性成佛,不用语言文字解说。此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祖堂集·卷二·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和尚》:“惠可进曰:“和尚,此法有文字记录不?’达磨曰:‘我法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五灯会元·卷一·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 道个不字-佛源语词词典

    道个不字

    说出“不”字来。表示不同意,拒绝执行的意思。《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大都法未忘情,是以隐而弥露。普化红尘堆里,盘山猪肉案头,发挥灵鹫雄机,显示少林密旨。然虽如是,山僧寻常不曾与人破口道个不字。今日事不获已,抑下威光,普请诸人同证廛中佛事。”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短语承用。例:今天的事你必须去做,如果胆敢道个不字,我们可对你不客气。

  • 十字街头-佛源语词词典

    十字街头

    横竖大街垂直交叉的路口,车辆行人往来很多,是市镇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五灯会元·卷三·中邑洪恩禅师》:“譬如蟭蟟虫,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云:‘土旷人稀,相逢者少。’”又《五灯会元·卷十一·临济义玄禅师》:“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且道那个在前,那个在后。”现代汉语承用,除指交叉路口外,亦指喧闹、繁华、嘈杂的大街。吴晗《闻一多先生传》:“生活的穷困,到了极度,从象牙之塔,一撵撵到十字街头。”

  •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佛源语词词典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

    佛家认为:物的本体就包含有一种根性存在,它体现为永远存在(真、常)的真理,不受语言文字的束缚,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祖堂集·卷十六·西林操和尚》:“为说百丈大师指授禅门心要,灵光洞耀,迥脱尘根;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明;离却妄缘,则如如佛。”

  • 文字禅-佛源语词词典

    文字禅

    佛家主张修习佛法要靠“心”去参悟的,不用语言文字去述说的,但实际上人们不用语言文字就不能交流,也无法加深认识。个人对佛法的理解即参悟的心得又无法表达,所以仍然有“说法”,有“偈语”。只不过禅宗的表达往往非常隐晦、曲折。后来人们把用诗文来参禅,写出来的诗句称为“文字禅”,是知识分子即文人受佛教禅宗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宋·戴复古《寄报恩长老恭率翁》诗:“好留一室馆狂客,早晚来参文字禅。”

  • 文字因缘-佛源语词词典

    文字因缘

    唐宋时文人对文化的吸收,并不排斥宗教,往往有许多人是儒、释、道兼收并蓄的,因此许多文人都与寺院高僧有诗文方面的交往,加之佛教的广泛传播,许多世俗之人也诵经、写经,或迎发放。佛家称这些用语言文字与佛门有联系的行为,称为“文字因缘。《居士传》卷十九记载:白居易说:“愿以文字因缘,回向实地,希于来世,赞叹佛乘,劝转法轮。”

  • 五字真言-佛源语词词典

    五字真言

    佛教中五字真言有几种不同提法,但都认为是“文殊五字陀罗尼”,也称“五字咒”或“五字咒品”。陀罗尼即真言或咒语。文殊五字咒是“阿、罗、婆、遮、那”。人们在遇有魔难时,念动这五字真言可以帮助你解除魔难;平时经常念诵五字真言可以使你严身成道,日久即可成佛。《大日经·持诵法则品》:“五字以严身,威德具成就。炽然大慧炬,灭除众罪业,天魔军众等,及余为降者。当见如是人,赫奕同金刚。”

  • 闲文字-佛源语词词典

    闲文字

    指佛经中没有必要的言语和没有用处的文字。因佛教主张,佛理教义不要用语言文字进行过多的、不必要的解说,应“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是不用文字语言,而应去掉“闲文字”。《六祖坛经》:“若论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现代汉语承中古用法,对无关紧要的文字称为“闲文”。鲁迅《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一》:“但愿不远的将来,中国能够得到一部可看的译本,即使不得不略去其中的闲文也好。”

  • 姓字名谁-佛源语词词典

    姓字名谁

    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衾虎亦见,领军便来,高声便问:‘上将姓字名谁,官居何位?’将军只对:‘某性任,名蛮奴,官职镇国大将军。’”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用语承用。例:我们从来没见过面,你先说说你姓字名谁,咱们才好谈正事。

  • 一人十字街头立——无向背可言-佛源语词词典

    一人十字街头立——无向背可言

    十字街头东西南北四通八达,没有面对和背对的问题,对南边的人是向,对北边的人是背,对所有的人来说,就说不清是面对和背对了。《五灯会元·卷十八·道秤慧禅师》:“上堂,举临济示众曰:‘一人在高高峰顶,无出身之路;一人在十字街头,亦无向背。且道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 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佛源语词词典

    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

    谚语。原指诉讼,一旦把诉状递进衙门,不能随便罢休,即使撤诉,也要经过一定程序,形容罢诉非常困难。比喻一旦进入某种状态、境界,便很难从中出来。《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慧南禅师》:“问:‘无为无事人,犹是金锁难。未审过在什么处?’师曰:‘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现代汉语仍有人引用。黄远庸《最近之秘密政闻》:“吴景濂君尤决绝,大似守‘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之戒’者。”

  • 字-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字zì

    ①生子,生育。《周易·屯》:“女子贞不~,十年乃~。”(贞:占卜。)《论衡·气寿》:“妇人疏~者子活,数乳者子死。”(乳:生子。)②哺育,养育。《诗经·大雅·生民》:“诞置之隘巷,牛羊腓~之。”(腓:蔽护。)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而幼孩,遂而鸡豚。”(而:尔,你的。遂:成。)③爱护。《左传·成公四年》:“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我乎?”④表字。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同时取一相关的别名,叫字。《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涉。”《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平子。”用为动词,取字。《楚辞·离骚》:“名余曰正则兮,~余曰灵均。”《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女子许嫁,笄而~。”⑤女子许嫁。叶适《林伯和墓志铭》:“邻女将~而孤,养视如己子。”⑥文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一般不加区别。《说文解字·叙》:“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梦溪笔谈·技艺》:“用胶泥刻~,薄如钱唇。”

    【字印】印刷用的活字。《梦溪笔谈·技艺》:“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满铁范为一板。”

  • 一字一句-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字一句yī zì yī jù

    【释义】:

    ①每字每句。吴调公《李商隐研究》:“感情的充沛和真挚,真可以说是一字一句,流自肺腑。”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

  • 一字一板-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字一板yī zì yī bǎn

    【释义】:

    ①犹一字一句。形容说话从容,吐字清晰。②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③正正经经,合乎规矩。赵树理《传家宝》:“她本想早给李成娶上个媳妇,把这份事业一字一板传下去。”

  • 一字千金-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释义】:

    秦相吕不韦使门客著《吕氏春秋》,书成,公布于咸阳城门,声言有能增删一字者,赏予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后因以“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的精妙。京剧《绒花记》:“常言说的好,‘一字千金’,论着个儿教,那就多咧!”

  • 一字长蛇阵-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字长蛇阵yī zì cháng shé zhèn

    【释义】: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泛指排成长行的人或物。聂绀弩《在汽车上》:“两头来的车子多,大家停着,摆成一字长蛇阵。”

  • 一字师-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字师yī zì shī

    【释义】:

    五代诗僧齐己的《早梅》诗有“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郑谷认为改“数”为“一”,更切题。齐己大为佩服,当即称郑谷为“一字师”。见宋陶岳《五代史补》卷三。后因以“一字师”尊称改正诗文中一个字的人。林语堂《京华烟云》:“‘你未尝不可把穿字改成潜字儿。成为“池鱼潜影影潜鱼”。’木兰喊声:‘好!这是你的“一字师”了。’”

  • 丁字尺-现代汉语大词典

    丁字尺dīng zì chǐ

    【释义】:

    一种用于画直线的绘图工具。形如丁字,故名。常与三角板配合使用以画出所需各种方向的平行线及垂线。

  • 丁字街-现代汉语大词典

    丁字街dīng zì jiē

    【释义】:

    呈T形的街道。鲁迅《药》:“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口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 表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表字biǎo zì

    【释义】:

    旧时男子成人,于本名外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因称字为表字。

  • 中国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国字zhōng guó zì

    【释义】:

    中国的文字。特指汉字。

  • 之字路-现代汉语大词典

    之字路zhī zì lù

    【释义】:

    曲折如“之”字形的道路。周立波《暴风骤雨》:“打黑枪的家伙…顺着‘之’字路,一会歪西,一会偏东,飞也似地往北头跑去。”也比喻曲折,不顺利。孙中山《说知难行易》:“凡百事情,知道了以后才去行,是很容易的;如果不知也要去行,当中必走许多之字路,经过很多的错误。”

  • 习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习字xí zì

    【释义】:

    练习写字。也指练习写字的作业。叶圣陶《一个练习生》:“于是依着广告上的话,誊了最近的一篇作文,写了汉文的英文的两张习字。”

  • 十六字诀-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六字诀shí liù zì jué

    【释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制定的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 十字口-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字口shí zì kǒu

    【释义】:

    见“十字路口”。

  • 十字架-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字架shí zì jià

    【释义】:

    [拉丁Crux]意为“叉子”。①古罗马帝国的一种刑具,为十字形的木架,把人的两手两脚钉在上面,使他慢慢死去。巴金《灭亡》:“基督教徒说耶稣为了宣传爱,宣传宽恕,被钉死在十字架。”②《新约全书》记载: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基督教徒因以十字架作为信仰的标记。叶紫《电车上》:“这是一个基督徒,因为我看见他底白拿破仑帽子上和胸前,各嵌着和挂着一个放光的十字架。”③比喻苦难。郁达夫《一个人在途上》:“我的女人,也和我分担着十字架的重负。”

  • 十字街-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字街shí zì jiē

    【释义】:

    交叉像十字形的街道。鲁迅《非攻》:“你回转去,走过十字街,从右手第二条小道上朝东向南,再往北转角,第三家就是他。”

  • 十字街口-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字街口shí zì jiē kǒu

    【释义】:

    十字街头。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急急的跳下车,拉着牲口笼头,赶忙踅过这十字街口,向自己家里走去。”

  • 十字街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字街头shí zì jiē tóu

    【释义】:

    街道横直交叉的地方。多为行人往来频繁的热闹地方。艾青《向太阳》:“早安啊,你站在十字街头,车辆过去时,举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也借指现实社会。吴晗《闻一多先生传》:“两夫妇捉襟露肘,儿女啼饥号寒。生活的穷困到了极度,从象牙之塔一撵撵到十字街头。”

  • 十字路-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字路shí zì lù

    【释义】:

    十字街。鲁迅《非攻》:“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

  • 十字路口-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字路口shí zì lù kǒu

    【释义】:

    也省称“十字口”。①街道或道路纵横交叉的地方。杨朔《三千里江山》:“(武震)每逢喝醉,就要立在十字路口骂大街。”沙汀《凶手》:“在十字口的鼓楼下面,断腿天兵被几个拉夫的天兵兜围住了。”②比喻社会生活中不同道路的交集点。鲁迅《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他是一位久经锻炼的干部…可是谁能想到,这样的人,目下却在人生道路的十字口毫无主意地转游?”

  • 十字镐-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字镐shí zì gǎo

    【释义】:

    两头有齿的镐,镐头与柄呈十字形。邓十喆《活矿工和死把头》:“老杨贯刨煤刨得太累了…他就放下十字镐,到从前干过活的掌子里坐下来。”

  • 卖字号-现代汉语大词典

    卖字号mài zì hao

    【释义】:

    喻人夸耀自己的身价。字号,原指店名招牌。刘绍棠《田野落霞》:“高金海指着自己的鼻子卖字号。”

  • 刊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刊字kān zì

    【释义】:

    刊正文字。朱维铮等有《〈章太炎选集·刊字〉说明》一文。

  • 别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别字bié zì

    【释义】:

    误写或误读的字。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他拿起笔把‘中于’改成‘终于’,准备在回信时告诉他们下次要避免别字。”

  • 内动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内动字nèi dòng zì

    【释义】:

    即不及物动词。也称自动词或内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不以动作者以外的事物为对象。

  • 人生识字忧患始-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生识字忧患始rén shēng shí zì yōu huàn shǐ

    【释义】:

    指人识字读书后,会增添忧虑烦恼。鲁迅《高老夫子》:“真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顿觉得对于世事很有些不平之意了。”

  • 人字呢-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字呢rén zì ní

    【释义】:

    即海力蒙。

  • 介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介字jiè zì

    【释义】:

    即介词。参见“介词”。

  • 代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代字dài zì

    【释义】:

    ①代词的旧称。②因保密等需要而用的代称。柳青《铜墙铁壁》:“‘不错,’葛专员点头说:‘你那时也不姓曹,代字是老安,对吧?’”

  • 休息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休息字xiū xi zì

    【释义】:

    方言。保证停止某种不良活动的书面材料。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遇有破坏农会的言论行动而罪状较轻的,…多要写个‘休息字’,写明从此终止破坏农会名誉的言论行动了事。”

  • 仿宋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仿宋字fǎng sòng zì

    【释义】:

    即仿宋体。

  • 佉卢文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佉卢文字qū lú wén zì

    【释义】:

    古代印度的一种文字。横书左行。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四、五世纪盛行于印度半岛西北部,后因受梵书排挤逐渐绝迹。我国古代在新疆的于阗鄯善一带也曾使用。佛教传说为佉卢虱吒所创。陈世宜《寒夜与楚伧秋心共饮》:“佉卢文字蟹行书,香山诗集鸡林读。”

  • 俗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俗字sú zì

    【释义】:

    俗体字。

  • 俗体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俗体字sú tǐ zì

    【释义】:

    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规范的汉字,区别于“正体字”。如“菜”、“唸”分别为“果”、“念”的俗体字。

  • 借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借字jiè zì

    【释义】:

    借据。李广田《水的裁判》:“(大山)还是那老话,说是既没有借字,又没有帐本还偿什么债!”

  • 倒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倒字dǎo zì

    【释义】:

    指唱戏不辨尖团音而误读。

  • 八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bā zì

    【释义】:

    星命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配以天于地支,每项两个字,合称“八字”,据以推算人的命运。老舍《四世同堂》:“当初,我就不喜欢你们的婚姻,既没看看八字儿,批一批婚,又没请老人们相看相看。”

  • 八字门楼-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门楼bā zì mén lóu

    【释义】:

    一种门上有牌楼式的顶,门两侧墙壁呈八字形的建筑。周立波《山乡巨变》:“(她们)来到一个八字门楼的跟前。”

  • 八字行船-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行船bā zì xíng chuán

    【释义】:

    行船风向不利时,须借帆使风,反复循“V”形路线前进。“V”形似“八”字,故称“八字行船”。逯斐《夜航》:“今天抢风,八字行船顶不上去,你老伯上哪儿去呵?”

  • 八字还没有一撇-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还没有一撇bā zì hái méi yǒu yī piě

    【释义】:

    同“八字没见一撇”。老舍《四世同堂》:“虽说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 八字步-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步bā zì bù

    【释义】:

    两足尖外向大而缓慢的步子。张天翼《欢迎会》:“那位历史教员像一位历史上的人物似的——用着八字步子疲倦地走来。”

  • 八字没见一撇-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没见一撇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

    【释义】: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杜鹏程《保卫延安》:“我们是来保卫延安的,八字没见一撇,延安就能放弃?”

  • 八字帖-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帖bā zì tiě

    【释义】:

    旧俗订婚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生辰八字的帖子。

  • 八字胡-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胡bā zì hú

    【释义】:

    嘴上边呈八字形的胡子。杨沫《青春之歌》:“林伯唐捻着八字胡笑吟吟地还是把她弄到了手。”

  • 八字须-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须bā zì xū

    【释义】:

    即八字胡。鲁迅《藤野先生》:“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 八字脚-现代汉语大词典

    八字脚bā zì jiǎo

    【释义】:

    两脚尖向外撇,呈八字形,称“八字脚”。张天翼《最后列车》:“(团长)在赏鉴自己那对八字脚。”

  • 单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单字dān zì

    【释义】:

    汉字中单个的字。如:默写单字。

  • 冷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冷字lěng zì

    【释义】:

    生僻不常见的字。

  • 减笔字-现代汉语大词典

    减笔字jiǎn bǐ zì

    【释义】:

    减省笔划的字。简体字的一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