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孝

孝(孝)是什么意思

  • 不孝←→孝顺-反义词词典

    不孝←→孝顺bùxiào-xiàoshùn

    【词性】:动

    不孝:不能尽子女事父母之责。

    孝顺:尽心奉养父母。

    【例】 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孟子·离娄下》) 孝顺以内之,敦笃以固之。(西汉·贾谊:《新书·傅职》)

  • 孝顺←→忤逆-反义词词典

    孝顺←→忤逆xiàoshùn-wǔnì

    【词性】:动

    孝顺: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母)。

    忤逆:不孝顺(父母)。

    【例】 安太太道:“怎么得这等一个好名儿,想必你们村里的人,都是孝顺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他总感到自己太受限制,太受委屈,而这又是从母亲一直把他当作孩童看待来的。因此他就常常同母亲抵触,说些忤逆的话。(沙汀:《淘金记》)

  • 孝子←→逆子-反义词词典

    孝子←→逆子xiàozǐ-nìzǐ

    【词性】:名

    孝子:对父母非常孝顺的人。

    逆子:忤逆不孝的儿子。

    【例】 明知道他们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孝子贤孙,跟他一齐殒灭,却也割舍他们不得。(徐兴业:《金瓯缺》) 他后来果然闻名世界。可是他没有满足外祖父重振家业的愿望,却成了家庭的逆子、埋葬旧社会的掘墓人。(苏叔阳:《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

  • 吊孝-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吊孝diàoxiào

    见〔吊丧〕

  • 孝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孝敬xiàojìng

    对老年人表示尊敬,孝顺——虐待(有些人不但不孝敬老人,反而~老人,已引起社会的公愤。)

  • 孝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孝子xiàozǐ

    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逆子(他的这些表现,真正称得上是个~。)

  • 不孝-敬谦语小词典

    不孝bùxiào

    谦称。旧时父母死后办丧事期间用来自称。后也用来谦称自己,多用于书信中。清·陈梦雷《绝交书》:“不孝学识庸陋,稚年得谬通籍,性复刚褊寡合,不能与俗俯仰。”

  • 梁孝王-古文观止词典

    梁孝王liáng xiào wáng

    【词性】:名词

    名刘武,汉文帝次子,景帝同母弟。文帝十二年封为梁王(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邹阳从梁孝王游。——邹阳跟随梁孝王做官。

  • 齐孝公-古文观止词典

    齐孝公qí xiào gōng

    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644年-前640年在位(1)。《展喜犒师》:齐孝公伐我北鄙。——齐孝公侵犯我国北部边境。

  • 秦孝公-古文观止词典

    秦孝公qín xiào gōng

    【词性】:名词

    秦献公之子,嬴姓,名渠梁。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前321年在位。他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富强,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基础(1)。《贾谊过秦论上》:秦孝公据殽函之固。——秦孝公占据着殽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

  • 孝-古文观止词典

    孝xiào

    【词性】:名词

    一、旧谓善事父母,是封建伦理观念之一(17)。《齐国佐不辱命》:且是以不孝令也。——这是拿不孝来号令诸侯呀。《伯夷列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父亲死了不埋葬,就去大动刀枪,能说是孝吗?《祭十二郎文》: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我〕不孝顺不慈爱,不能和你互相照顾着生活。

    二、指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名渠梁。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在位(1)。《秦楚之际月表》: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秦献公、秦孝公以后,逐渐侵食六国土地。

  • 孝伯-古文观止词典

    孝伯xiào bó

    【词性】:名词

    春秋时卫庄公之子(1)。《石碏谏宠州吁》:生孝伯,蚤死。——〔厉妫〕生了孝伯,早死。

  • 孝公-古文观止词典

    孝公xiào gōng

    【词性】:名词

    一、指秦孝公。战国时秦国国君。名渠梁。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李斯谏逐客书》:孝公用商鞅之法。——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方法。《贾谊过秦论上》:孝公既没。——秦孝公死后。

    二、指齐孝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642年-前633年在位(1)。《管仲论》: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晋灵公残暴,不如齐孝公宽大忠厚。

  • 孝廉-古文观止词典

    孝廉xiào lián

    【词性】:名词

    本为汉代选拔官吏的两个科目。为后代因袭,由郡国举孝廉(1)。《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先前太守逵,选拔我为孝廉。

  • 孝王-古文观止词典

    孝王xiào wáng

    【词性】:名词

    即梁孝王刘武。为汉文帝次子(2)。《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胜等疾阳,恶之孝王。——羊胜等人忌恨邹阳,就向梁孝王谗谤邹阳。《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孝王怒,下阳吏,将杀之。——梁孝王发怒,把邹阳交给执法官吏,准备杀他。

  • 孝文-古文观止词典

    孝文xiào wén

    【词性】:名词

    即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前157年在位(1)。《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近代赵王不能善终,姓吕的家族叛乱,因而孝文皇帝作了太宗。

  • 孝文王-古文观止词典

    孝文王xiào wén wáng

    【词性】:名词

    战国时秦昭襄王之子。在位三天即死(1)。《贾谊过秦论上》:施及孝文王、庄襄王。——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

  • 孝武-古文观止词典

    孝武xiào wǔ

    【词性】:名词

    即西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1)。《袁州州学记》:孝武乘丰富。——孝武帝靠着国家富裕。

  • 孝宣-古文观止词典

    孝宣xiào xuān

    【词性】:名词

    即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4年-前49年在位(1)。《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则孝宣以致中兴。——汉宣帝就用〔这些意见〕获得中兴。

  • 孝宗-古文观止词典

    孝宗xiào zōng

    【词性】:名词

    指明孝宗朱祐樘。公元1488年-1505年在位(2)。《亲政篇》:孝宗晚年,深有慨于斯。——孝宗皇帝晚年,对这个问题深有感慨。《亲政篇》: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但愿陛下远一点效法圣祖,近一点效法孝宗。

  • 孝子-古文观止词典

    孝子xiào zǐ

    【词性】:名词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1)。《郑伯克段于鄢》: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孝子的孝心无穷无尽,永远赐给你的同类。

  • 百日床前无孝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日床前无孝子

    【释义】:

    人一旦百日卧病,再孝顺的儿子也不会耐心照料。言久病惹厌。《歧路灯》四七:王氏指望指日可痊,谁知渐渐卧床不起。王氏也因久病惹厌,楼上埋怨道:“人家说百日床前无孝子,着实啰索人。”

  •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

    【释义】:

    棒头:即棒,体罚用的棍子,喻严训;箸头:即箸,筷子,吃喝用具,喻溺爱;忤逆:不孝顺。谓严训能培养出孝顺的儿子,溺爱反而养成逆子。《初刻拍案惊奇》一三:又道是:棒头出孝子,箸头出忤逆。为是严家夫妻养娇了这孩儿,到得大来,就便目中无人,天王也似的大了。

  • 不为忠臣,便为孝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为忠臣,便为孝子

    【释义】:

    不能在朝中做个忠臣,便在家里当个孝子。《负曝闲谈》四:吴图无可奈何,后来一想,索性趁老太太还在,告个终养,不为忠臣,便为孝子,也叫人家说得好听些。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释义】:

    后:后代,特指男嗣。意谓没有生养子孙以继承祖父香火,是为人子的最大不孝处。为旧宗法观念之一。《醒世恒言》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臣三十未娶。五伦之中,乃缺其三。《歧路灯》六七:你想咱二人年近六旬,将来何所依靠?东厢房里,再也不见一点喜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

    【释义】:

    妻虽不贤,子虽不孝,奈其皆至亲,轻不得又重不得,故对其无可奈何。《闽都别记》一五六:万兵部气晕去数时,醒而叹曰:“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诚有以也!”又二五九:常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怎怯一夫人,不敢动手?是还手不得,重则致命,轻则加撒泼,不得不听之自打自歇,始得平静。自古国易治,家难齐。不贤妻,不孝子,无法可治也。

    ⊙不贤妻,不孝子,没法可治

    《廿载繁华梦》九:俗语说:不贤妻,不孝子,没法可治。四房在府里,倒被他拿作奴婢一般,便是二房先进来的,还不免受气。我是没法了。

  • 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

    【释义】:

    不贤:不贤惠。意谓即便是有本事的男子汉也难免有妻子不贤惠,儿子不孝顺的尴尬事。《济公全传》六四:真是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辱贱婢,做出这样无廉无耻之事。又一一四:世界上的事难说。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如沈国栋在外面保镖,是个英雄。家中妻做出那些鲜廉寡耻之事。可惜沈国栋那样的英雄,叫妻子给毁了。

  • 父慈子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父慈子孝

    【释义】:

    指父亲慈爱,子女才会孝顺。□《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东周列国志》一〇一: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为孝子者,谁不愿得慈父?为贤臣者,谁不愿得明君。《南海观音全传》二:父慈子孝。多因是父不慈,故子不孝。

    ⊙父慈则子孝

    《梼杌闲评》二一:父慈则子孝,乞陛下不必浮词遮饰。惟祈真爱滂流,臣民均仰。

    ⊙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兄爱弟敬:兄长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兄长。《禅真后史》九:你讲识几行字,岂不知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我等待媳妇以礼,怕他不孝顺怎的?

  • 父不慈,子不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父不慈,子不孝

    【释义】:

    父亲对子女不慈爱,子女也不会孝顺父亲。《封神演义》五九:弟子虽是纣王亲子,我与妲己有百世之仇。父不慈,子不孝。他听妲己之言,刳吾母之目,烙吾母二手,在西宫死于非命。弟子此时饮恨,刻刻在心。《南海观音全传》二:父慈子孝。多因是父不慈故子不孝。朕今早上告家庙,愿求暗中阴力默佑,再看他心性何如?

  • 父不忧心因子孝,家无烦恼为妻贤-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父不忧心因子孝,家无烦恼为妻贤

    【释义】:

    父亲没有烦心是因为儿子孝顺,家中没有使人麻烦苦恼的事是因为妻子贤惠。《济公全传》七二:后来杨明回来,问张荣哪去了,满氏还不肯说,怕丈夫知道生气。有这两句话:父不忧心因子孝,家无烦恼为妻贤。这话一点不错。

  • 富汉门前孝子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汉门前孝子多

    【释义】:

    意谓有钱人家,来巴结趋奉的人多。含贬义。《带印奇冤郭公传》四七:不料富汉门前孝子多,有巴结色中饿鬼的,竟暗中跑到当铺儿,一五一十,把孟祥告地保的话,详述一遍。

  • 和尚无儿孝子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和尚无儿孝子多

    【释义】:

    和尚无子,其众多善男信女会像孝子一样供奉他。比喻只要有钱有地位,就会有人甘愿当孝子养老送终。《醋葫芦》二:可笑员外一发说坏了事!岂不闻和尚无儿孝子多?你见几个敢去娶了妻,几个娶了妾?《斩鬼传》八:和尚无儿孝子多,那些粉头水蛋,就是俺的儿女,每日享他们的供献。

    ⊙和尚无儿,孝子多着呢

    《红楼梦》八五:这倒难讲。俗语说:和尚无儿,孝子多着呢。只是我看着他还伶俐得人心儿,才这么着;他不愿意,我还不希罕呢。

  • 皇天不负孝心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皇天不负孝心人

    【释义】:

    意谓上天不会辜负孝顺父母的人,总会使他们的孝心得以实现。《醒世恒言》二七:欲收父骨走风尘,千里孤穷一病身,老妪周旋僧作伴,皇天不负孝心人。

  • 家贫见孝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贫见孝子

    【释义】:

    见:现。意谓家境贫困才能显示出谁是孝顺的子女。《金云翘传》四:此事到官,决无生理。父、弟死则宗枝绝,而母氏无依,我姐妹亦必流落。何如舍我一身,全父弟以全宗嗣,全宗嗣以全母妹。所舍者一身,所全者重大。家贫见孝子,为子死孝,正此时也。又五:今当家难流离之日,正是女孩儿舍家报亲之际。古人说得好,“养儿防老”,又道“家贫见孝子”。你女孩儿正在这急水滩头,要立定脚跟,做一个不朽公案,留与后人作话柄相传。

  • 家多孝子亲安乐,国有忠臣世泰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多孝子亲安乐,国有忠臣世泰平

    【释义】:

    亲:父母双亲。家里孝子多,双亲就安适快乐,国家有忠臣,天下就太平。《喻世明言》四〇:只为严嵩父子恃宠贪虐,罪恶如山,引出一个忠臣来,做出一段奇奇怪怪的事迹,留下一段轰轰烈烈的话柄。一时身死,万古名扬。正是:家多孝子亲安乐,国有忠臣世泰平。

  • 尽忠者不能尽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尽忠者不能尽孝

    【释义】:

    要报效国家,就不能留在家里尽孝道。《施公案》六二:古言孝悌忠信,纲常大义,人生天地间,不过占一个字,要想十全,万万不能。俗云:尽忠者不能尽孝。欲尽忠,想恋故土祖茔,即不能远行。

  • 久病无孝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久病无孝子

    【释义】:

    人生病时间久了,就是亲生儿女,也会失去耐心,产生厌烦心理。《活地狱》二二:俗语说的好,久病无孝子。况且又是这班长随的人,那里还有十分有良心的?看见大势不妙,早已这个装病,那个告假,陆续的走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

    《红楼梦》二七:脂评: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是也。

  •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释义】:

    国君要臣子死,臣子不死就是不忠;父亲要儿子死,儿子不死就是不孝。旧时提倡愚忠的封建意识,谓臣子对君主,儿子对父亲必须绝对服从。《西游记》七八: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

    ☉君叫臣死,不敢不死

    《封神演义》四:我儿,我想君臣之义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安敢惜一女,自取败亡哉。

    ☉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

    《封神演义》二二: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为人臣子,先以忠孝为首,而敢直忤于君父哉。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

    《野叟曝言》一一〇:牢头禁卒,一来感白爷的恩,二来得我们及百姓的钱足了,巴不得里应外合,放出白爷全家。无奈白爷执拗,说:“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

    ☉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

    《慈云走国全传》一一:好生可恼,不听良言,古云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不必多言,休走,本帅擒汝回营。

    ☉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

    《隋唐演义》九四:俗谚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说便如此说,人极则计生。

    ☉君要臣死,不死非为忠;父要子亡,不亡非为孝

    《说唐全传》一六:自古道:君要臣死,不死非为忠;父要子亡,不亡非为孝。老夫奉命征讨,你又抗拒天命,杀害朝廷大将,罪孽重大。

    ☉君欲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

    《元声戏》一一:自古道,君欲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岂有做奴仆之人,与家主相抗之理。

  • 律有三千,不孝为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律有三千,不孝为大

    【释义】:

    指不孝顺的罪最大。《歧路灯》五二:父亲问道:“子背父命,孙废祖业,依律当得何罪?”判注官张开血盆般大嘴,口角直到耳门边,朗声答道:“律有三千,不孝为大,案律应该腰斩。”

  • 母慈子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母慈子孝

    【释义】:

    母亲慈爱,子女孝顺。也指母亲慈爱,子女才会孝顺。《施公案》一二〇:二人说:“大人请听,他母子俱皆安分,母慈子孝。”

  •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

    【释义】:

    皂:黑色。孝:白色,古代用白布为孝。意谓男子穿黑色衣服显得英俊,女子穿白色衣服显得俏丽。《续济公传》一六:身穿孝服,更显俊美。谚云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此女乃是叶县主的外甥女儿,父母俱丧,跟在这里,名叫李玉梅。

    ☉男要俏,一身皂

    《小五义》六七:换上青布箭袖,套上灰布衬衫,紧了紧青线带,换了青布靴子……再看芸生公子,更觉好看了。俗言:男要俏,一身皂。这品貌与五爷相似。

  •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释义】:

    意谓妻子贤惠,丈夫的灾祸就少;儿子孝顺,父亲的心境就宽畅。《喻世明言》三九:大抵妇人勤俭惜财,固是美事,也要通乎人情。比如细姨一味悭吝,不存丈夫体面,他自躲在房室之内,做男子的免不得出外,如何做人?为此,恩变为仇,招非揽祸,往往有之,所以古人说得好,道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金瓶梅词话》三一:法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初刻拍案惊奇》一三:若是殷家女子贤慧,时劝他丈夫学好,也不得到后来惹出这场大事了!自古妻贤夫祸少,应知子孝父心宽。

    ☉贤妻免祸

    妻子贤惠,丈夫可以免除灾祸。《快心编》一三:只为夫妻是最亲信之人,比不得兄弟朋友。因他朝说暮说,男子心肠最硬,被他劝阻,也要回心,所以说个“贤妻免祸”。

    ☉妻贤夫祸少

    《隋史遗文》八:柳氏贤慧,连丈夫也带得好了。妻贤夫祸少,信不虚言也。

    ☉妻贤夫少祸

    《歧路灯》三六:人心本自具天良,片语转移内助强;端的妻贤夫少祸,人间难觅此红妆。

    ☉子孝父心宽

    《喻世明言》一〇:自古道:子孝父心宽。又二一:正是:取友必须端,休将戏谑看。家严儿学好,子孝父心宽。

  • 欠债怨财主,不孝怨父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欠债怨财主,不孝怨父母

    【释义】:

    欠人家债,就抱怨债主不好;子女不孝,还抱怨父母不好。比喻人不知自检,以恩为仇。《闽都别记》一四一:丹霞笑曰:“欠债怨财主,不孝怨父母,自己贪哺啜,不自度,还怨于造酒之人?如怨恨他人,当先拿杜康来治罪,与今造酒人何干?今人以佳酒厚款,岂反以为仇耶?”

  •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释义】:

    寻求忠臣,一定得到孝子家里去寻找。指人能孝事双亲,必能忠于朝廷。□语本《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隋史遗文》三六:自古道:“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他不负亲,又岂肯负主。《隋唐演义》九:古人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又云:移孝可以作忠。《东西晋演义·东》五:卿起兵应贼,而号义兵,何名实之相违也!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卿母在城,弃而不顾,吾何有焉。今人取卿一时之功,则可矣,宁能忘卿不忠不孝之罪乎!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天缘奇遇》三:太后曰: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此人既孝,则事君必忠,一战破贼,乃其小试耳。

  • 人生莫大于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生莫大于孝

    【释义】:

    指人生头等大事就是孝顺父母。《龙图耳录》二三:人生莫大于孝,这是应当的,如此算来,约用几何?

  • 人生百行,孝弟为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生百行,孝弟为先

    【释义】:

    孝弟:也作“孝悌”。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意谓人一生中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是第一位重要的事。《醒世恒言》二:但古人云:“人生百行,孝弟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先母早背,域兆未修。臣弟二人,学业未立。臣三十未娶,五伦之中,乃缺其三。愿赐臣假,暂归乡里。

    ☉人生百行,孝道为先

    《天妃娘妈传》一〇:以予闻之,人生百行,孝道为先。今汝惟言学道,顾乃违父母之命而不顺,拂父母之意而不从,是则于孝道尽乎未也?

  • 若要俏,添重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若要俏,添重孝

    【释义】:

    孝:孝服,白色。意谓妇女要想使自己添加几分俏丽的话,就添上一层白衣服。指穿白色衣服能增添妇女的俏丽和魅力。《警世通言》三五:少顷邵氏出来拈香,被支助看得仔细。常言若要俏,添重孝。缟素妆束,加倍清雅。

    ☉若要俏,带三分孝

    《初刻拍案惊奇》一七:俗语说得好:若要俏,带三分孝。那妇人本等生得姿容美丽,更兼这白衣白髻,越显得态度潇洒。

    ☉若要俏,须带三分孝

    《灯月缘》三:从来俗语说得好:若要俏,须带三分孝。那兰娘既有天然美质,却因淡口梳妆,越显得十分娇丽。

    ☉若要俏,须戴三分风流孝

    《何典》四:那雌鬼原有几分姿色,戴着孝,更觉俏丽。正是若要俏,须戴三分风流孝。

  • 顺者为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顺者为孝

    【释义】:

    顺从父母的意愿就是孝顺。《三侠五义》七二:俗言顺者为孝,为娘的虽未抚养于你,难道你不念劬劳之恩,竟敢违背么?

  • 顺父母言情,呼为大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顺父母言情,呼为大孝

    【释义】:

    依顺父母的言语心情就是大孝顺。《西游记》三二:行者道:“古人云:‘顺父母言情,呼为大孝’,师父说不打,我就且饶你。你再去与他巡山。若再说谎误事,我定一下也不饶你!”

  •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释义】:

    淫:淫乱。善:善行。意谓所有罪恶中淫乱是头等罪恶,所有善行中,孝顺为第一。《镜花缘》一〇:多九公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此人既忤逆父母,又有‘桑间月下’损人名节之事,乃罪之魁恶之首,就让吃斋念佛,又有何益。”

    ⊙万恶淫为首

    《云仙笑》三:常言道:万恶淫为首,怎么如今的人,遇着妇人略有几分颜色,便不顾利害,千方百计必要弄他上手才住。

    ⊙万恶淫是首

    《隋唐演义》六四:万恶果然淫是首,从教手足自相残。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跻春台·南山井》:冯氏曰:“夫君呀,常言道: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遏欲文》说得,有绝嗣之墓,无非好色狂徒,妓女之宗,尽是贪花浪子,近报妻女,远报子孙,夫君须要谨戒。”

    ⊙淫为万恶首,孝为百行源

    《跻春台·巧报应》:从此看来,淫为万恶首,孝为百行源,行之获福,反之遭报。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在先

    《跻春台·巧报应》: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在先,贪淫无孝罪无边。不怕你用尽机关,到那时报应难逭。

    ⊙万恶以淫为首

    《七剑十三侠》六四:总而言之,万恶以淫为首,讲道术的第一要戒淫。

    ⊙百行孝为先

    《八洞天》六三:帝君道:“告养亲虽系一家之事,百行孝为先,其功不小。”

  • 为臣当忠,为子当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为臣当忠,为子当孝

    【释义】:

    旧谓臣子要忠于君主,儿子要孝顺父母。《飞龙全传》三二:为臣当忠,为子当孝。汝父食了汉主之禄,不能尽忠杀贼,反是全身远避,偷生于世间,只怕青史遗编,难逃不忠二字。

    ⊙为臣要忠,为子要孝

    《施公案》六:俗言为臣要忠,为子要孝,官清吏肃,上有法律,朝廷定例。

    ⊙为臣要忠,作子必孝

    《施公案》三〇:俗说为臣要忠,作子必孝,大丈夫不忠不孝,枉生世界。为官要与地方除害尽忠,岂能顾众?

    ⊙为臣要忠,作子要孝

    《施公案》六二:古人云:为臣要忠,作子要孝。老爷高升,乃万千之喜。无如小人草木之身,不敢言忠,命小福薄,不敢上京,情愿墓庐守孝。

    ⊙为子当孝,为臣当忠

    《混唐平西传》卷二:为子当孝,为臣当忠,欲叫臣去陷君,臣不为也。今既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以明皇嗣无反。

    ⊙为子尽孝,为臣尽忠

    《万花楼》五六:为子尽孝,为臣尽忠,人生立品之大节。

    ⊙臣当忠,子当孝

    《新中国未来记》三:古人有句常言道:臣当忠,子当孝,大家切勿胡乱闹。

  •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释义】:

    作为儿子要为尽孝而死,作为臣子要为尽忠而死。《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五: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待之,安肯背义投敌贼乎?城虽破,但有死而已!为子死孝,为臣死忠。《引凤箫》四:自古说为子死孝,为臣死忠。老夫又无过举,待到京师,自然辨析。《新史奇观演义传》二〇:语云:为子死孝,为臣死忠,如此举动,忠义两字谓何?

    ⊙为子死孝

    《金云翘传》四:家贫见孝子,为子死孝,正此时也,苟可救父,死且不惜。

    ⊙为子死孝,为女死节

    《花神三妙传》:且彼为子死孝,为女死节,夫复何恨!

  • 孝不若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孝不若顺

    【释义】:

    意谓孝敬父母不若顺从父母。《七十二朝人物演义》一五:古人云:孝不若顺,只是遵依遗命,就在北堂罢。

  • 孝顺的便是骨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孝顺的便是骨肉

    【释义】:

    指收养的孩子只要孝顺,也就像亲骨肉一样。《醋葫芦》一一:只因你我年老,回头并无亲人,刚只一子一女。虽非自生,常言道:孝顺的便是骨肉。

  •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释义】:

    指尽孝应当竭尽全力,尽忠就要不惜生命。《水浒全传》七五:古人有云:孝当竭力,忠则尽命,臣愿效犬马之劳,以除心腹之患。

  • 孝重千斤,日减一斤-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孝重千斤,日减一斤

    【释义】:

    孝心千斤重,每日减一斤。原指孝心日渐减少。也比喻对某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漠,最终会被忘却。《二刻拍案惊奇》一一:初时满生心中怀鬼胎,还虑他有时到来,喜得那边也绝无音耗,俗语云:“孝重千斤,日减一斤。”满生日远一日,竟自忘怀了。

  •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释义】:

    孝顺的人所生的孩子也孝顺,不孝的人所生的孩子也不孝顺。含有天道好还之意。《韩湘子全传》三:汝若依从我的说话,就是孝顺孩儿,保汝早登黄甲,封妻荫子,也不枉了伯伯姆姆生你一场;若不听我的言语,你就去修行辨道,也是忤逆子了,只怕天上没有一个忤逆神仙。从古说得好: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孝顺定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西湖二集》六:后生三子。三子也极其孝顺,伯华患病,三子至诚祷告北斗,愿减己寿以益父亲。果是:孝顺定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偏生忤逆儿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二:只如一个人使心用心,反累己身,身根结成,罪根难灭,俗语云: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偏生忤逆儿。

    ⊙孝顺还生孝顺子,剖心亦养剖心儿

    《闽都别记》一三八:正是:孝顺还生孝顺子,剖心亦养剖心儿。

  • 移孝可以作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移孝可以作忠

    【释义】:

    孝可以转化为忠。指对父母尽孝的人,对国家也会尽忠。□语本《孝经·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隋唐演义》九九:古人云: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又云:移孝可以作忠。夫事亲则守身为大,发肤不敢有伤;事君则致身为先,性命亦所不顾。二者极似不同,而其理要无或异。故不孝者,自然不忠,而尽忠者,即为尽孝。

  •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了存孝,不显彦章

    【释义】:

    存孝:五代时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孝。彦章:五代时朱温的部将王彦章。二人本领都很高强,李存孝更胜一筹。有了李存孝,便显不出王彦章的本事。比喻来了更出色的人,压过了原本也算出色的人。《醒世姻缘传》一九:实合你说,如今我还多着李成名媳妇,李成名媳妇还多着我,再要挂搭上他,可说有了存孝,不显彦章。你可是不会闪人的?

  • 忠孝不能两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忠孝不能两全

    【释义】:

    效忠国家和孝敬父母不能同时顾全。《新史奇观演义传》一二:李贼杀进了京城,世奇即沐浴更衣,捧敕印北向叩头,复南向遥拜太夫人道:“忠孝不能两全,儿且完节,以见先人于地下。上苍有知,使我老亲无恙。”

  • 忠臣死忠,孝子死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忠臣死忠,孝子死孝

    【释义】:

    忠臣为效忠君王而死,孝子为孝敬父母而死。《女仙外史》二二:二公子即慨然对曰:“几乎错认了大义所在。古人云:忠臣死忠,孝子死孝,儿等愿从阶下。”

  • 忠臣出忠臣,孝子出孝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忠臣出忠臣,孝子出孝子

    【释义】:

    是忠臣才能生出忠臣的儿子,是孝子才能生出孝子。《女仙外传》五三:二人将自己父亲名讳说过,然后执礼坐定,又将改装的情由,前前后后详述一番。郑洽听了大喜道:“真个忠臣出忠臣,孝子出孝子,难得!难得!”

  • 子孝母心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子孝母心宽

    【释义】:

    儿子孝顺,母样的心境就宽畅顺气。《带印奇冤郭公传》五:正是:自古官清贼案少,从来子孝母心宽。

  • 子孝不如媳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子孝不如媳孝

    【释义】:

    对于父母来说,儿子孝顺不如媳妇孝顺更周到。《包公案》一〇:其姑喜而叹曰:“古人说子孝不如媳孝,此言不虚。”

  • 罪莫大于不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罪莫大于不孝

    【释义】:

    意谓不孝顺父母是最大的罪过。《西游记》三一:我自幼在宫,曾受父母教训。记得古书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西湖二集》六:况罪莫大于不孝,若天地饶过了你的罪犯,便不成一个天地了。

  • 父不慈,子不孝-佛源语词词典

    父不慈,子不孝

    做父亲的如果不对儿子慈爱,做儿子的就不会孝顺。引申为师长不作出好的表率、榜样,则晚辈的行为也不会好。《虚堂和尚语录》卷八:“僧云:‘仰山云和尚作得个什么?’沩山云:‘日间一食,夜后一寝。’仰云:‘和尚亦不虚过一夏。此意如何?’师云:‘父不慈,子不孝。’”现代汉语作为谚语承用。

  • 孝服-佛源语词词典

    孝服

    居丧时和为尊长服丧期间在常衣外所穿的白布或本色麻布的粗糙外衣,表示家有尊长去世,自己正在服孝。佛教不主张此种作法,并认为是凶服。六祖慧能大师在圆寂前嘱咐弟子绝对不许穿孝服。《六祖坛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自本心见自本性。”

  • 孝-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孝xiào

    ①孝顺,尽心奉养和服侍父母。《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弟:悌,弟弟敬爱兄长。)《齐桓晋文之事》:“申之以~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同“斑白”,头发花白。)②居丧。蔡邕《陈政要七事疏》:“东郡有盗人妻者亡在~中,本县追捕,乃伏其辜。”《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我倒也忘了~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死了二年多了。”③享祀鬼神。《史记·夏本纪》:“(禹)薄衣食,致~于鬼神。”

    【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孝,孝悌之人。廉,清廉之士。后来合称孝廉。《汉书·武帝纪》:“元兴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各一人。”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

  • 二十四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二十四孝èr shí sì xiào

    【释义】:

    指古代二十四名尽孝的典型人物。旧传元郭守敬弟守正辑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等二十四人孝行,成《二十四孝》一书。元张宪有《题王克孝二十四孝图》诗。

  • 不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孝bù xiào

    【释义】:

    ①不孝敬父母。王西彦《老太婆伯伯》:“老弟,孔圣人的《四书》上不是有得讲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②旧时父母丧事或书信中用于自称。犹“不肖”。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bù xiào yǒu sān wú hòu wéi dà

    【释义】:

    语出《孟子·离娄上》。指没有后代是最不孝顺的事。莫应丰《美神》:“你是一个孝子,听老辈人讲过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结不结婚不光是自己的事,爷抱不到孙子,心里成了一块病啊!”

  • 久病床前无孝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久病床前无孝子jiǔ bìng chuáng qián wú xiào zǐ

    【释义】:

    指孝顺的子女服侍久病不起的父母,也会失去耐心。郭新民《傅春花》:“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俺娘要是炕上躺上一年半载的,俺也免不了有心烦的时候。”

  • 人要俏,戴身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要俏,戴身孝rén yào qiào dài shēn xiào

    【释义】:

    指一身白色装束使人俏丽。孝,指白色丧服。冯德英《山菊花》:“这次来吊孝不但达到了原定的目的,而且还有格外的收获…真个的,人要俏,戴身孝。”

  • 披麻带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披麻带孝pī má dài xiào

    【释义】:

    服重孝。高云览《小城春秋》:“过了半个月,沈鸿国把那个披麻带孝的金花强要了去。”

  • 挂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挂孝guà xiào

    【释义】:

    戴孝。周立波《暴风骤雨》:“瞅她,还挂孝呢!”

  • 节孝坊-现代汉语大词典

    节孝坊jié xiào fāng

    【释义】:

    旧时旌表节孝妇女的牌坊。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 节孝祠-现代汉语大词典

    节孝祠jié xiào cí

    【释义】:

    旧时封建统治阶级旌表节孝妇女的祠堂。清代在各省、府、州、县各建节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

  • 吊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吊孝diào xiào

    【释义】:

    犹吊丧。郭沫若《纪念高尔基》:“太阳之所以罩上黑纱,我才知道,是要代表着全宇宙为我们的巨人吊孝。”

  • 带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带孝dài xiào

    【释义】:

    死者家属和亲戚按照礼俗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

  • 忠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忠孝zhōng xiào

    【释义】: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如:忠孝两全。

  • 守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守孝shǒu xiào

    【释义】:

    尊亲死后,服满以前,居住在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称“守孝”。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那时我的母亲刚死去不久,我的二哥正和我一起在家守孝。”

  • 尽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尽孝jìn xiào

    【释义】:

    对父母尊长尽孝道。如:他服侍瘫痪的老母,十分尽孝。

  • 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xiào

    【释义】:

    ①孝顺,善事父母。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变动的原因》:“君臣关系的‘忠’,完全是父子关系的‘孝’的放大体。”②指丧礼;丧事。如:守孝。③指孝服,丧服。如:带孝。④姓。

  • 孝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子xiào zǐ

    【释义】:

    ①孝顺父母的儿子。冰心《南归》:“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这次病了五个月,你们真是心力交瘁!”②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柳青《创业史》:“亲戚、邻居、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好办丧事。”

  • 孝子贤孙-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子贤孙xiào zǐ xián sūn

    【释义】:

    ①孝顺的儿子和有德行的孙子。泛指有孝行的子孙后辈。如:您老福气好,有这么多孝子贤孙承欢膝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②指忠实地承袭某种思想、理论、主张等的人。含有贬义。如:现在已是科学昌盛、民主进步的时代,还有谁愿意去做封建阶级的孝子贤孙呢?

  • 孝子顺孙-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子顺孙xiào zǐ shùn sūn

    【释义】:

    对父母先人孝顺的儿孙后辈。鲁迅《清明时节》:“但是,这又和扫墓救国说相反,很伤孝子顺孙的心了。”

  • 孝女-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女xiào nǚ

    【释义】:

    有孝行的女子。鲁迅《肥皂》:“一个是姑娘,看去该有十八九岁了…和一个六七十岁的老的,白头发,眼睛是瞎的,坐在布店的檐下求乞。大家多说她是孝女,那老的是祖母。”

  • 孝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心xiào xīn

    【释义】:

    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茅盾《子夜》:“让老太爷高卧家园,委实是不妥当。这也是儿子的孝心。”

  • 孝行-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行xiào xíng

    【释义】:

    孝敬父母的德行。如:善事父母,笃于孝行。

  • 孝衣-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衣xiào yī

    【释义】:

    旧俗居丧时穿的白色布衣或麻衣。

  • 孝妇-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妇xiào fù

    【释义】:

    ①尽孝道的媳妇。②旧称居丧中的妇人。

  • 孝帏-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帏xiào wéi

    【释义】:

    悬挂在灵床或灵柩前的帷帐。茅盾《子夜》:“范博文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赶快钻过那白布的孝帏,跑到‘灵堂’前石阶上松一口气。”

  • 孝服-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服xiào fú

    【释义】:

    ①孝衣。②指为尊长服丧的时期。如:目下孝服未满,不便谈婚论嫁。

  • 孝顺-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顺xiào shùn

    【释义】:

    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老舍《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儿子也自然是要孝顺了,打吧!”

  • 孝亲-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亲xiào qīn

    【释义】:

    孝敬父母。谢觉哉《爱父母》:“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来抬高为封建阶级服务的‘忠君’的人造伦理。”

  • 孝养-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养xiào yǎng

    【释义】:

    竭尽孝忱奉养父母。徐念慈《余之小说观》:“上而孝养奉亲,下若义方教子。”

  • 孝悌-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悌xiào tì

    【释义】:

    我国古代伦理用语。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儒家认为,在家孝父母,在外必忠君。

  • 孝堂-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堂xiào táng

    【释义】:

    治丧时停放灵床或灵柩的厅堂。《中国歌谣资料》:“月亮圆圆照四方,照得家中小孤孀;白头白扎身穿麻,眼泪汪汪守孝堂。”

  • 孝敬-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敬xiào jìng

    【释义】:

    ①孝顺父母,尊敬亲长。也指孝顺尊敬。浩然《艳阳天》:“厉害是厉害,他可是很孝敬他妈呀!”②送礼或钱物给尊长,以示孝心或敬意。曹禺《雷雨》:“这给我啦,那只当着你这是孝敬爸爸的。”③以钱物贿赂、讨好上司或其他有势力的人,称“孝敬”。老舍《茶馆》:“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 孝道-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道

    【释义】:

    ①xiào dào指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②xiàodao孝顺。如:我这女儿孝道,比儿子强多了。

  • 孝廉-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廉xiào lián

    【释义】:

    ①汉代开始的选拔人才的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由地方上荐举。也指被推选为孝廉的士人。②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

  • 孝幔-现代汉语大词典

    孝幔xiào màn

    【释义】:

    悬挂在灵床或灵柩前的白布帐幔。

  • 棍棒底下出孝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棍棒底下出孝子gùn bàng dǐxià chū xiào zǐ

    【释义】:

    指父母严加管教,孩子才会孝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如果说爸爸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父爱不会使儿沦为纨袴子弟的话,那么,妈妈的拳拳慈母之情,则更使儿倍觉人间的温暖。”

  • 戴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戴孝dài xiào

    【释义】:

    带孝。指死者的亲属在一定时期内着孝服或缠黑纱、扎白带等表示哀悼。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要是丧事,大家还得戴孝。”

  • 贤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贤孝xián xiào

    【释义】:

    贤惠孝顺。如:贤孝媳妇;村里无人不夸她贤孝。

  • 服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服孝fú xiào

    【释义】:

    带孝。穿孝服、佩黑纱或戴白花等表示哀悼。叶圣陶《一生》:“伊公婆也不叫伊哭,也不叫伊服孝。”

  • 热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热孝rè xiào

    【释义】:

    俗称祖父母、父母或丈夫新丧孝服在身为“热孝”。杨朔《蓬莱仙境》:“有一回我到外祖母家去,看见炕上坐着个青年妇女,穿着一身白,衣服边是毛的。显然正带着热孝。”

  • 破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破孝pò xiào

    【释义】:

    开丧。丧家于大殓后成服并接受亲友的吊唁。梁斌《红旗谱》:“两个人到济南的路费,加上托人的礼情,运涛在狱里的化销,掉不下一百块钱来。家里封灵、破孝、埋殡,也掉不下五十块钱。”

  • 重孝-现代汉语大词典

    重孝zhòng xiào

    【释义】:

    表示最为哀戚的丧服。如:死者的子女身穿重孝在守灵。

  • 二十四孝-汉语大词典

    二十四孝

    【1】指古代二十四名尽孝的典型人物。旧传{元}{郭守敬}弟{守正}辑{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等二十四人孝行,成《二十四孝》一书。{元}{张宪}有《题王克孝二十四孝图》诗。{冰心}《往事》二:“大家站在远处﹐点头赞叹的说:孝子!真孝顺!‘二十四孝’加上你﹐二十五孝了!”

  • 三不孝-汉语大词典

    三不孝

    【1】旧谓三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1)指陷亲不义,不求仕宦,无子绝祀。《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汉}{赵岐}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爲禄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絶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爲大。”(2)指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元}本{高明}《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他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這三不孝逆天大罪,空打醮枉修齋。”

  • 五孝-汉语大词典

    五孝

    【1】古代五种等级的人所行的孝道。《新唐书·礼乐志九》:“皇帝即座。三老乃論五孝六順﹑典訓大綱﹐格言宣於上﹐惠音被于下。”{唐玄宗}《孝经序》:“雖五孝之用則别﹐而百行之源不殊。”{邢昺}疏:“五孝者﹐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所行之孝也。”{南朝}{梁武帝}《孝思赋》:“治本歸於三大﹐生民窮於五孝。”

  • 不孝-汉语大词典

    不孝

    【1】父母死,子于丧中自称不肖子。{清}初士大夫改称不孝。亦用作往来书信中的自称。{清}{陈梦雷}《绝交书》:“不孝學識庸陋﹐穉年得謬通籍﹐性復剛褊寡合﹐不能與俗俯仰。”{清}{陈梦雷}《绝交书》:“不孝出與年兄共議﹐促膝三日。”【2】不孝敬父母。《书·康诰》:“元惡大憝﹐矧惟不孝不友。”《晋书·段灼传》:“{吴起}貪官﹐母死不歸﹐殺妻求將﹐不孝之甚。”《花月痕》第五一回:“此地有祠有像﹐小子再圖安逸﹐不想朝夕侍奉﹐這不孝之罪﹐真是擢髮難數了。”{王西彦}《老太婆伯伯》:“老弟﹐{孔圣人}的《四书》上不是有得讲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入孝出弟-汉语大词典

    入孝出弟

    【1】见“入孝出悌”。

  • 入孝出悌-汉语大词典

    入孝出悌

    【1】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宋}{朱熹}《<小学>题辞》:“小學之方﹐灑掃應對﹐入孝出弟﹐動罔或悖。行有餘力﹐誦詩讀書﹐詠歌舞蹈。”{宋}{叶適}《孟达甫墓志铭》:“諸子敬奉教﹐從進士﹐貢有司﹐入孝出悌﹐朝經暮史﹐閭巷之間循循焉。”亦作“[入孝出弟]”。

  • 仁孝-汉语大词典

    仁孝

    【1】仁爱孝顺。《史记·留侯世家》:“竊聞太子爲人仁孝。”{清}{戴名世}《郭烈妇传》:“一門之内﹐皆稱烈婦仁孝人也。”{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考公之所尚﹐仁孝友愛。”

  • 作孝-汉语大词典

    作孝

    【1】犹言带孝。{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吏部主事{高筠}母喪﹐親戚爲舉哀﹐{筠}曰:‘我不能作孝。’”《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未崩﹐有童謡曰:‘九龍母死不作孝。’及后崩﹐{武成}不改服﹐緋袍如故……帝於昆季次實九﹐蓋其徵驗也。”

  • 修孝-汉语大词典

    修孝

    【1】实行孝道。《韩非子·八说》:“修孝寡欲如{曾}﹑{史}﹐{曾}﹑{史}不戰攻﹐則國何利焉?”

  • 借孝-汉语大词典

    借孝

    【1】旧指在服丧期间因故暂时穿着吉服。

  • 出孝-汉语大词典

    出孝

    【1】既葬后除丧。孝,居丧之谓。《新唐书·韦挺传》:“既葬﹐隣伍會集﹐相與酣醉﹐名曰出孝。”

  • 含孝-汉语大词典

    含孝

    【1】所怀的孝心。《南齐书·孝义传序》:“人之含孝禀義﹐天生所同。淳薄因心﹐非俟學至。”

  • 國孝-汉语大词典

    國孝

    【1】指国丧。《红楼梦》第六八回:“又係{賈璉}國孝家孝中所行之事﹐知道關係非常。”{侯宝林}《改行》:“乙:‘皇上死了与艺人有什么关系?’甲:‘国服哇。’乙:‘‘﹐断国孝?’甲:‘天下不准见红的﹐人人都得挂孝。’”

  • 帶孝-汉语大词典

    帶孝

    【1】死者家属和亲戚按照礼俗在一定时期内穿着孝服,或在袖子上缠黑纱﹑辫子上扎白绳等,表示哀悼。

  • 行孝-汉语大词典

    行孝

    【1】遵行孝道。{宋}{吴自牧}《梦粱录·行孝》:“{俞廷用}子{亞佛}﹐其家祖{大成}﹑父{廷用}及其子﹐凡三世行孝矣。”

  • 廉孝-汉语大词典

    廉孝

    【1】即孝廉。{汉}时由郡国荐举孝廉,贡送朝廷。《文选·班固<西都赋>》:“總禮官之甲科﹐羣百郡之廉孝。”{吕向}注:“言聚甲科孝廉之人列于禁衛。”

  • 廣孝-汉语大词典

    廣孝

    【1】谓将孝亲之心推及他人。《礼记·坊记》:“於父之執﹐可以乘其車﹐不可衣其衣﹐君子以廣孝也。”{唐}{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用至於二門之童孺﹐莫不達廣孝之深情。”

  • 守孝-汉语大词典

    守孝

    【1】尊亲死后,服满以前,居住在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称“守孝”。《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説那{劉大娘}到得家中﹐設個靈位守孝。”《红楼梦》第五四回:“前兒{鴛鴦}的娘也死了﹐我想他老子娘都在南邊﹐我也没叫他家去守孝。”{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忆》一:“那时我的母亲刚死去不久﹐我的二哥正和我一起在家守孝。”

  • 弔孝-汉语大词典

    弔孝

    亦作“[吊孝]”【1】犹吊丧。《通典·礼四三》:“凡賓客來弔孝﹐皆當位東階下。”{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他若是死了﹐就與他弔孝。”《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山前山後莊户﹐也有曉得{莊生}是個逃名的隱士﹐來吊孝的﹐到底不比城市熱鬧。”{郭沫若}《纪念高尔基》诗:“太阳之所以罩上黑纱﹐我才知道﹐是要代表着全宇宙为我们的巨人吊孝。”

  • 孝-汉语大词典

    《廣韻》呼教切,去效,曉。【1】祭,祭祀。《虞司寇壶》:“{虞}}寇{白吹}乍(作)寶壺﹐用亯用孝。”《论语·泰伯》:“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盡力乎溝洫。’”《史记·夏本纪》:“〔{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費於溝淢。”【2】孝顺,善事父母。《左传·隐公三年》:“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汉}{贾谊}《新书·道术》:“子愛利親謂之孝﹐反孝爲孽。”《旧唐书·列女传·李德武妻裴氏》:“性婉順有容德﹐事父母以孝聞。”《儒林外史》第十五回:“有錢的不孝父母﹐像我這窮人﹐要孝父母又不能﹐真乃不平之事。”【3】谓孝道。《书·文侯之命》:“汝肇刑{文}{武}﹐用會紹乃辟﹐追孝于前文人。”{孔颖达}疏:“追行孝道於前世文德之人。”《孝经·庶人》:“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唐玄宗}注:“始自天子﹐終於庶人﹐尊卑雖殊﹐孝道同致。”{晋}{李密}《陈情表》:“伏望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况臣孤苦﹐特爲尤甚。”{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变动的原因》:“君臣关系的‘忠’﹐完全是父子关系的‘孝’的放大体。”【4】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孝经·天子》:“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形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汉书·贾山传》:“故以天子之尊﹐尊養三老﹐視孝也。”{清}{汪远孙}《国语发正·楚语上》:“孝﹐亦善德之通稱﹐非指事親言之。”【5】指居丧。{汉}{蔡邕}《陈政要七事疏》:“{桓思皇后}祖載之時﹐{東郡}有盜人妻者亡在孝中﹐本縣追捕﹐乃伏其辜。”《北史·崔子约传》:“五歲喪父﹐不肯食肉。後喪母﹐居喪哀毁骨立。人云:‘{崔九}作孝﹐風吹即倒。’”{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不苦詐打扮﹐不甚艷梳掠;衣服盡素縞﹐稔色行爲定有孝。”《红楼梦》第七六回:“我倒也忘了孝未滿。可憐你公公已死了二年多了!”【6】指居丧之人。{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謝車騎}在{安西}艱中﹐{林道人}往就語﹐將夕乃退。有人道上見者﹐問云:‘公何處來?’答云:‘今日與{謝孝}劇談一出來。’”按﹐时{谢玄}居父丧﹐故称{谢孝}。【7】指孝服﹑丧服。《水浒传》第二六回:“那婦人帶上孝﹐一路上假哭養家人。”《儒林外史》第六回:“{趙氏}穿着重孝﹐出來拜謝。”《红楼梦》第一一〇回:“獨看到{寶釵}渾身掛孝﹐那一種雅致﹐比常穿顔色時更自不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正在納悶﹐却見{褚大娘子}把靈前跪的那個穿孝服的少婦人攙起來。那厢那個穿孝的少年也便站起身來﹐還在那裏握着臉擦眼淚。”【8】效法。《诗·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郑玄}笺:“國人無不法傚之者﹐皆庶幾力行自求福禄。”

  • 孝敬-汉语大词典

    孝敬

    【1】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诗大序》:“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左传·文公十八年》:“孝敬忠信爲吉德﹐盜賊藏姦爲凶德。”《汉书·武帝纪》:“故旅耆老﹐復孝敬﹐選豪俊﹐講文學。”{唐}{许浑}《题卫将军庙》诗序:“既而以孝敬睦閨門﹐以然信居鄉里。”《红楼梦》第五十回:“{賈母}見他來了﹐心中喜歡﹐道:‘我怕你凍着﹐所以不許人告訴你去。你真是個小鬼靈精兒﹐到底找了我來。論禮﹐孝敬也不在這上頭。’”【2】谓孝顺尊敬。{浩然}《艳阳天》第八八章:“厉害是厉害﹐他可是很孝敬他妈呀!”【3】送礼或钱物给尊长,以示孝心或敬意。《红楼梦》第二六回:“你説這四樣禮物﹐可難得不難得……我先孝敬了母親﹐趕着就給你們老太太﹑姨母送了些去。”《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小侄没有孝敬老師和世叔﹐怎反受起老師的惠來?”{曹禺}《雷雨》第一幕:“这给我啦﹐那只当着你这是孝敬爸爸的。”【4】旧时以钱物贿赂﹑讨好上司或其他有力者,亦称“孝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少大人應酬過幾天﹐便要到外面買東西﹐什麽孝敬上司的﹐送同寅的﹐自己公館用的﹐無非是洋貨。”《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胡舉人}就把這一千銀票子雙手捧上﹐説道:‘這是{賈魏氏}那一案﹐{魏}家孝敬老公祖的﹐求老公祖格外成全。’”{老舍}《茶馆》第二幕:“{王掌柜}﹐孝敬老总们点茶钱﹐请他们到别处喝去吧!”

  • 孝孫-汉语大词典

    孝孫

    【1】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诗·小雅·楚茨》:“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朱熹}集传:“孝孫﹐主祭之人也。”《礼记·郊特牲》:“祭稱孝孫孝子﹐以其義稱也。”{晋}{傅玄}《晋宗庙歌·夕牲歌》:“祖考降饗﹐以虞孝孫之心。”《宋史·乐志八》:“開基握符﹐正位凝命﹐於萬斯年﹐孝孫有慶。”

  • 孝誠-汉语大词典

    孝誠

    【1】孝敬的诚心。《新唐书·孝友传·李兴》:“墳左作小廬﹐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頓踴﹐晝夜哭訴。孝誠幽達﹐神爲見異﹐廬上産紫芝﹑白芝﹐廬中醴泉湧。”《宋史·乐志九》:“嘉觴祗薦﹐明德惟馨﹐祖考來格﹐享兹孝誠。”

  • 孝思-汉语大词典

    孝思

    【1】孝亲之思。《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維則。”{毛}传:“則其先人也。”{郑玄}笺:“長我孝心之所思。所思者其維則三后之所行。子孫以順祖考爲孝。”《魏书·孝感传·赵琰》:“年餘耳順﹐而孝思彌篤。”{宋}{曾巩}《英宗实录院谢赐筵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永懷先烈﹐務廣孝思。”《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只你一點孝思﹐就是天地也感格的動了。”

  • 孝情-汉语大词典

    孝情

    【1】孝顺父母的诚心。《战国策·齐策四》:“{北宫}之女{嬰兒子}無恙耶?徹其環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鲍彪}注:“情﹐猶誠。”

  • 孝帛-汉语大词典

    孝帛

    【1】供丧事用的布帛。《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又差人與{柘典史}送了兩疋白紗孝帛。二十六日﹐鄉紳來上公祭﹐先在靈前擺設完備。”

  • 孝德-汉语大词典

    孝德

    【1】尊祖爱亲的品德。《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爲道本;二曰敏德﹐以爲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郑玄}注:“孝德﹐尊祖愛親﹐守其所以生者也。”{唐}{欧阳詹}《出门赋》:“一仁聲之永大﹐一孝德之兹久。”《旧唐书·崔群传》:“羣臣議上尊號﹐{皇甫鎛}欲加‘孝德’兩字。{羣}曰:‘有睿聖則孝德在其中矣。’”

  • 孝恭-汉语大词典

    孝恭

    【1】孝顺恭谨。《书·君陈》:“惟爾令德孝恭。”{孔颖达}疏:“孝是事親之稱﹐恭是身之所行。言其善事父母﹑行己以恭也。”《孔子家语·弟子行》:“蓋{蘧伯玉}之行也﹐孝恭慈仁。”

  • 孝祀-汉语大词典

    孝祀

    【1】祭祀,享祭。《诗·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飲食。”{郑玄}笺:“女之以孝敬享祀也。”{马瑞辰}通释:“《爾雅·釋詁》:‘享﹐孝也。’享訓爲孝﹐故享祀亦謂之孝祀……《箋》謂‘以孝敬享祀’﹐失之。”{明}{宋濂}《金华张氏先祀记》:“則俾三族之嗣人輪掌其租入﹐以供孝祀燕私之事。”

  • 孝睦-汉语大词典

    孝睦

    【1】孝顺长辈,敦睦亲属。《旧唐书·裴向传》:“内外支屬百餘人﹐{向}所得俸禄﹐必同其費﹐及領外任﹐亦挈而隨之。有孤惸疾苦不能自恤﹐{向}尤周給。至今稱其孝睦焉。”《宋史·孝义传·姚宗明》:“當{慶曆}初﹐有司以{姚氏}十世同居聞于朝﹐{仁宗}詔復其家……自{慶曆}以後又五十餘年﹐而其家孝睦不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抱樸}母{陳氏}﹐少通經義﹐以孝睦稱。”

  • 孝衣裳-汉语大词典

    孝衣裳

    【1】见“孝衣”。

  • 孝弟-汉语大词典

    孝弟

    亦作“[孝悌]”【1】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朱熹}集注:“善事父母爲孝﹐善事兄長爲弟。”《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汉}{桓宽}《盐铁论·诏圣》:“聞禮義行而刑罰中﹐未聞刑罰行而孝悌興也。”《新唐书·孝友传赞》:“聖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宋}{陈亮}《祭林圣材文》:“孝悌稱於宗族鄉黨﹐慈愛隆於父子弟昆。”《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漢}朝取士之法……惟以孝廉爲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潔。孝則忠君﹐廉則愛民。”《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禄}道:小弟遠遊﹐父母兄長跟前﹐有失孝悌﹐專爲着幾分微利﹐以致如此。”《红楼梦》第六三回:“禮部見當今隆敦孝弟﹐不敢自專﹐具本請旨。”【2】指孝弟者。《汉书·董仲舒传》:“今朕親耕藉田以爲農先﹐勸孝弟﹐崇有德﹐使者冠蓋相望﹐問勤勞﹐恤孤獨﹐盡思極神﹐功烈休德﹐未始云獲也。”【3】{汉}代乡官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遣信使曉喻百姓以發卒之事﹐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汉书·韩延寿传》:“幸得備位﹐爲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訟﹐既傷風化﹐重使長吏﹑嗇夫﹑三老﹑孝弟受其耻。”《後汉书·明帝纪》:“其賜天下男子爵﹐人二級;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李贤}注:“三老﹑孝悌﹑力田﹐三者皆鄉官之名。三老﹐{高帝}置﹐孝悌﹑力田﹐{高后}置﹐所以勸導鄉里﹐助成風化也。”{宋}{苏轼}《策问》之二:“古者有勸農之官﹑力田之科﹐與孝弟同。而自{漢}以來﹐率用户口登耗﹑黜陟守宰。”

  • 孝履-汉语大词典

    孝履

    【1】指居丧期间的起居行止。{宋}{苏轼}《答孙志康书》:“即日孝履支持﹐預慰所望﹐誌文實録﹐讀之感噎。”{宋}{苏轼}《与冯祖仁书》之三:“比日孝履何如……歲莫惟更節哀自重。”

  • 孝悌力田-汉语大词典

    孝悌力田

    【1】见“孝弟力田”。

  • 孝理-汉语大词典

    孝理

    【1】犹孝道。谓以孝治国教民。{唐}{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孝理敦國政﹐神凝推道經。”{唐}{刘禹锡}《谢上连州刺史表》:“伏荷陛下孝理宏深﹐皇明照燭。”{宋}{洪迈}《容斋续笔·权若讷冯澥》:“削之無益於淳化﹐存之有光於孝理。”

  • 孝性-汉语大词典

    孝性

    【1】孝顺的德性。《南史·臧严传》:“{嚴}字{彦威}﹐幼有孝性﹐居父憂以毁聞。孤貧勤學﹐行止書卷不離手。”《新唐书·孝友传·张琇》:“{買得}孝性天至﹐宜賜矜宥。”

  • 孝絹-汉语大词典

    孝絹

    【1】服丧用的白绢。《水浒传》第一一四回:“{宋江}掛了白袍﹐金盔上蓋着一層孝絹。”

  • 孝己-汉语大词典

    孝己

    【1】人名。传说为{殷高宗}{武丁}之子,以孝行著,因遭后母谗言,被放逐而死。后用作孝子的典范。《庄子·外物》:“人親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愛﹐故{孝己}憂而{曾參}悲。”{成玄英}疏:“{孝己}﹐{殷高宗}之子也﹐遭後母之難﹐憂苦而死。”《史记·陈丞相世家》:“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無益處於勝負之數﹐陛下何暇用之乎?”{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孝己}﹐{高宗}之子﹐有孝行。”《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孝己}殺身因謗語﹐{申生}喪命爲讒言﹐親生兒子猶如此﹐何怪螟蛉受枉寃。”

  • 孝感-汉语大词典

    孝感

    【1】旧谓孝行的感应。《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黄雀炙﹐復有黄雀數十飛入其幙﹐復以供母。鄉里驚歎﹐以爲孝感所致焉。”《北史·孝行传·王颁》:“〔{頒}〕夜中睡﹐夢有人授藥﹐比寤而瘡不痛。時人以爲孝感。”《宋史·孝义传·易延庆》:“{延慶}居喪摧毁﹐廬於墓側﹐手植松柏數百本﹐旦出守墓﹐夕歸侍母。紫芝生於墓之西北﹐數年又生玉芝十八莖。本州將表其事﹐{延慶}懇辭。或畫其芝來京師﹐朝士多爲詩賦﹐稱其孝感。”

  • 孝道-汉语大词典

    孝道

    【1】谓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吕氏春秋·孝行》:“今有人於此﹐行於親重﹐而不簡慢於輕疏﹐則是篤謹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興}。少{孔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爲能通孝道﹐故授之業。”{唐}{韩愈}《欧阳生哀辞》:“{詹}事父母盡孝道﹐仁于妻子﹐於朋友義以誠。”{明}{高明}《琵琶记·散发归林》:“愚壻今日拜辭岳父﹐領二妻同歸故里﹐共行孝道﹐待服滿之後﹐再來侍奉尊顔。”【2】孝行,尽心奉养父母。{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二則因我這個女孩兒孝道﹐半年中抄化到一千貫。”【3】指孝顺的人。{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那不奔喪和那自刎的﹐那一個是孝道?”

  • 孝稱-汉语大词典

    孝稱

    【1】尽心行孝的名声。《後汉书·朱穆传》:“{穆}字{公叔}。年五歲﹐便有孝稱。父母有病﹐輒不飲食﹐差乃復常。”

  • 孝友-汉语大词典

    孝友

    【1】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诗·小雅·六月》:“侯誰在矣﹐{張仲}孝友。”{毛}传:“善父母爲孝﹐善兄弟爲友。”《後汉书·韩棱传》:“{棱}四歲而孤﹐養母弟以孝友稱。及壯﹐推先父餘財數百萬與從昆弟﹐鄉里益高之。”{唐}{韩愈}《楚国夫人墓志铭》:“夫人在家﹐以聰明孝友爲父母所偏愛。”{宋}{王安石}《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诗:“宦游雖晩何妨久﹐餓顯從來不必高﹐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遺兒曹。”{清}{钮琇}《觚賸续编·李生孝友》:“余因歎其處人倫之變﹐而孝友不失其常﹐可謂賢矣。”【2】指对兄弟友爱。《书·君陈》:“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国语·晋语四》:“{文王}在母不憂﹐在傅弗勤﹐處師弗煩﹐事王不怒﹐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於諸弟。”{韦昭}注:“善兄弟爲友。二{虢}﹐{文王}弟{虢仲}﹑{虢叔}。”{唐}{韩愈}《顺宗实录四》:“{城}孝友﹐不忍與其弟異處﹐皆不娶﹐給侍終身。”{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昔{王祥}﹑{王覽}當{東漢}之末﹐兄弟隱居者三十餘年﹐以孝友著名于世。”{清}{刘大櫆}《张豹林墓志铭》:“先君性孝友﹐以授徒爲生﹐而所得館俸﹐輒分以與諸兄弟無難色。”

  • 孝婦-汉语大词典

    孝婦

    【1】尽孝道的媳妇。《汉书·于定国传》:“{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明史·列女传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斃﹐躬爲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進﹐姑啖之愈。遠近稱孝婦。”{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婦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謗﹐猶飛六月之霜。”【2】旧称居丧中的妇人。

  • 孝節-汉语大词典

    孝節

    【1】孝行节操。《魏书·王肃传》:“誓雪怨耻﹐方展申復﹐窮諭再期﹐蔬緼不改﹐誠季世之高風﹐末代之孝節也。”《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泉明}有孝節﹐喜振人之急。”《元史·李德辉传》:“至郡﹐崇學校﹐表孝節﹐勸耕桑﹐立社倉﹐一權度﹐凡可以阜民者無不爲之。”{明}{李东阳}《明故谢公墓志铭》:“公讀書識理道﹐承家世﹐孝節志圖不辱。”

  • 孝夫-汉语大词典

    孝夫

    【1】古时丧妻者对亡妻的自称。{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孝弟》:“又{盤門}内{西泮環巷}石井闌上﹐有‘孝夫某爲亡妻{何氏}{四乙娘}’字﹐{嘉泰}元年正月刻。又府前{西米巷}石井闌﹐有‘孝夫某爲亡前妻{黄氏}{十四娘}’字﹐{嘉定}十七年十二月刻。是{宋}时有孝夫﹑孝妻之稱。”

  • 孝簾-汉语大词典

    孝簾

    【1】悬挂在灵堂中的帘子。《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吴氏}〕只在堂中孝簾内﹐頻頻偷看外邊。”

  • 孝子賢孫-汉语大词典

    孝子賢孫

    【1】犹言孝子顺孙。《西湖佳话·放生善迹》:“這也是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賢孫﹐好向真空究。”

  • 孝子愛日-汉语大词典

    孝子愛日

    【1】谓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能及时行孝。{汉}{扬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李轨}注:“無須臾懈於心。”

  • 孝王-汉语大词典

    孝王

    【1】古代帝王祭祀时对祖先的自称。《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諸侯﹑分職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踐阼﹑臨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孔颖达}疏:“内事宗廟是事親﹐事親宜言孝﹐故升阼階祭廟則祝辭云:‘孝王某。’某﹐爲天子名也。”

  • 孝治-汉语大词典

    孝治

    【1】《孝经·孝治》:“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后用“孝治”谓以孝道治理国家,教化百姓。{南朝} {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闢玄闈以闡化﹐寢鳴鐘以體國﹐翼亮孝治﹐緝熙中教。”{宋}{欧阳修}《皇太后还政议合行典礼诏》:“刑於四海之風﹐必務先於孝治﹐惟是事親之禮﹐蓋存有國之規。”《清史稿·礼志五》:“{順治}十六年﹐左副都御史{袁懋功}請舉祫祭﹐以彰孝治。”

  • 孝女-汉语大词典

    孝女

    【1】有孝行的女子。《後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絶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唐}{张籍}《江陵孝女》诗:“孝女獨垂髮﹐少年唯一身。”《明史·列女传一·姚孝女》:“後{招遠}有孝女﹐不知其姓。父採石南山﹐爲蟒所吞。女哭之﹐願見父屍同死。”《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消幾日﹐把姑娘的臉面兒保養得有紅似白﹐光滑飽滿;心窩兒體貼得無憂無慮﹐舒暢安和。人都道是舅太太憐恤孤女的一片心腸﹐我只道這正是上天報復孝女的一番因果。”{鲁迅}《彷徨·肥皂》:“一个是姑娘﹐看去该有十八九岁了……和一个六七十岁的老的﹐白头发﹐眼睛是瞎的﹐坐在布店的檐下求。大家多说她是孝女﹐那老的是祖母。”

  • 孝慈-汉语大词典

    孝慈

    【1】对尊长孝敬,对下属或后辈慈爱。《论语·为政》:“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朱熹}集注:“孝於親﹐慈於衆﹐則民忠於己。”《逸周书·官人》:“父子之間﹐觀其孝慈;兄弟之間﹐觀其和友。”{唐}{白居易}《和答诗·和阳城驿》:“鄉人化其風﹐少長皆孝慈。”{清}{戴名世}《李烈妇传》:“{元焕}死﹐而女上有舅姑﹐下有子女各一﹐其責皆在女。奈何殉硜硜之節而昧孝慈之義乎?”【2】指孝慈之道。《礼记·礼运》:“禮行於祖廟﹐而孝慈服焉。”{孔颖达}疏引{王肃}曰:“孝慈之道﹐爲遠近所服也。”【3】孝友。《史记·五帝本纪》:“{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孝友或謂之孝慈。”

  • 孝幔子-汉语大词典

    孝幔子

    【1】悬挂在灵床或灵柩前的白布帐幔。《红楼梦》第六三回:“{賈蓉}巴不得一聲兒﹐便先騎馬跑來﹐到家﹐忙命前廳收桌椅﹐下槅扇﹐掛孝幔子。”《红楼梦》第一一〇回:“他在孝幔子裏頭净偷着眼兒瞧人呢!”

  • 孝妻-汉语大词典

    孝妻

    【1】古时指死去丈夫的人。亦为丧夫者对亡夫的自称。{唐}{张说}《右羽林将军王公神道碑》:“公之伉儷曰{武威郡夫人}{夏氏}﹐{韓母}築城之智﹐{孟光}舉臼之柹拔棘解圍﹐三軍懾其健婦;崩城慟哭﹐四海傷其孝妻。”{唐}{孙逖}《太子右庶子王公神道碑》:“公克葬之日﹐雷雨頓歇於通衢;反虞之際﹐靈芝或生於靈寢﹐神明昭格﹐姻族嗟稱﹐此又孝妻孝子之誠感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孝弟》:“里俗之稱﹐更有可笑者。{蘇州府}{圓妙觀}前甎塔﹐近年傾圮﹐土人拾得一甎﹐其文云:‘{條坊巷街}﹐北面南居﹐清信崇奉三寶女弟子﹐孝妻{傅氏}{妙喜}﹐同孝男{虞宗臣}﹑{宗禧}﹑{宗孟}等。’蓋{宋}時所刻……是{宋}時有孝夫﹑孝妻之稱。”

  • 孝弟力田-汉语大词典

    孝弟力田

    亦作“[孝悌力田]”【1】{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汉书·惠帝纪》:“春正月﹐舉民孝弟力田者復其身。”《汉书·高后纪》:“初置孝弟力田二千石者一人。”{颜师古}注:“特置孝弟力田官而尊其秩﹐欲以勸厲天下﹐令各敦行務本。”《汉书·文帝纪》:“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爲生之本也……及問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颜师古}注:“計户口之數以率之﹐增置其員﹐廣教化也。”【2】{唐}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旧唐书·代宗纪》:“癸卯﹐上御{紫宸殿}﹐策試茂才異行﹑安貧樂道﹑孝悌力田﹑高蹈不仕等四科舉人。”

  • 孝幕-汉语大词典

    孝幕

    【1】悬挂在灵床或灵柩前的帐幕。《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到二更多天﹐遠客去後﹐便預備辭靈﹐孝幕内的女眷﹐大家都哭了一陣。”

  • 孝愷-汉语大词典

    孝愷

    【1】孝悌,孝敬。《後汉书·赵咨传》:“記曰:‘喪雖有禮﹐哀爲主矣。’又曰:‘喪與其易也寧戚。’今則不然﹐并棺合椁﹐以爲孝愷﹐豐貲重襚﹐以昭惻隱﹐吾所不取也。”

  • 孝子-汉语大词典

    孝子

    【1】孝顺父母的儿子。《诗·大雅·既醉》:“威儀孔時﹐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庄子·天地》:“孝子操藥﹐以脩慈父﹐其色燋然﹐聖人羞之。”{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忠臣孝子﹐烈士貞女﹐賢愚成敗﹐靡不載叙。”{唐}{韩愈}《复仇状》:“蓋以爲不許復讐﹐則傷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訓。”{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慈父孝子﹑孤臣寡婦之哭聲﹐陛下必不得而聞也。”{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欲勸人爲孝﹐則舉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紀﹐則不必盡有其事﹐凡屬孝親所應有者﹐悉取而加之。”{冰心}《南归》:“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这次病了五个月﹐你们真是心力交瘁!”【2】指父母亡故后居丧者。《礼记·问丧》:“孝子親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若將復生然。”《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初﹐{恪}將征{淮南}﹐有孝子著縗衣入其閤中﹐從者白之﹐令外詰問﹐孝子曰:‘不自覺入。’”《宋书·后妃传·明恭王皇后》:“{元徽}五年五月五日﹐太后賜帝玉柄毛扇﹐帝嫌其毛柄不華﹐因此欲加酖害﹐已令太醫煑藥﹐左右人止之曰:‘若行此事﹐官便應作孝子﹐豈復得出入狡獪。’帝曰:‘汝語大有理。’乃止。”《明史·礼志十四》:“凡有改葬者﹐孝子以下及妻﹑妾﹑女子子﹐俱緦麻服﹐周親以下素服。”《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你父親幾時去世的?’那孝子道:‘還不曾盡七。’”{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六章:“亲戚﹑邻居﹑门中人﹐挤满当事人的院子﹐说了一早晨﹐没说倒﹐才来到区上﹐因为必须立刻决定谁是孝子﹐好办丧事。”【3】祭祀时对已故父母的自称。《礼记·郊特牲》:“祭稱孝孫孝子﹐以其義稱也。”《新唐书·礼乐志三》:“若宗子有故﹐庶子攝祭﹐則祝曰:‘孝子某使介子某執其常事。’”【4】旧时表旌孝行卓著者的特定称号。《後汉书·蔡邕传》:“又市賈小民﹐爲{宣陵}孝子者﹐悉除爲郎中﹑太子舍人。”《明史·孝义传一·李德成》:“{洪武}十九年舉孝廉﹐屢擢尚寶丞。二十七年旌爲孝子。”

  • 孝男-汉语大词典

    孝男

    【1】居丧的儿子。《八琼室金石补正·唐金大娘圹志》:“孝男{徐德行}以{大唐寳應}元年七月十四日葬{金大娘}於{崑山}{依仁岡}﹐從父穴也。”【2】泛指居丧的儿孙。《红楼梦》第一一一回:“走了半日﹐來至{鐵檻寺}安靈﹐所有孝男等俱應在廟伴宿。”【3】对父母行孝道的男子。{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顯文明﹐開盛治﹐説孝男﹐并義女。”

  • 孝行-汉语大词典

    孝行

    【1】孝敬父母的德行。《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後汉书·独行传·刘茂》:“〔{茂}〕家貧﹐以筋力致養﹐孝行著於鄉里。”{宋}{苏轼}《县榜》:“牛酒以禮高年﹐粟帛以旌孝行。”{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議郎{蔡邕}﹐篤於孝行﹐富貴不足以解憂﹐甘旨常關於想念。雖違素志﹐竟遂佳名﹐委職居喪﹐厥聲尤著。”

  • 孝廉船-汉语大词典

    孝廉船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载:{晋}{吴郡}人{张凭}举孝廉,自负其才,造访{丹阳}尹{刘惔},与诸贤清谈,言约旨远,一坐皆惊。{刘}延之上坐,留宿至晓。{张}还船,须臾,{刘}遣使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刘}与{张凭}即同载诣抚军,曰:“下官今日爲公得一太常博士。”抚军称善,即用{张}为太常博士。时人荣之。后遂以“孝廉船”为褒美才士之典。{唐}{李白}《送王孝廉觐省》诗:“寧親候海色﹐欲動孝廉船。”{唐}{杜甫}《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使还以诗代意》:“雲深驃騎幕﹐夜隔孝廉船。”{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抑揚中散曲﹐飄泊孝廉船。”{郁达夫}《留别沈涛青》诗:“醉來情易動﹐泣上孝廉船。”

  • 孝饗-汉语大词典

    孝饗

    同“[孝享]”【1】《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太和舞》:“廣樂既備﹐嘉薦既新﹐述先惟德﹐孝饗惟親。”《北史·隋纪下·炀帝》:“聿追孝饗﹐德莫至焉。”《宋史·乐志十》:“配天作極﹐孝饗是將。”

  • 孝子慈孫-汉语大词典

    孝子慈孫

    【1】孝敬父母﹑祖先的子孙后辈。《孟子·离娄上》:“暴其民甚﹐則身弑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古人之所謂卜其宅兆者﹐乃孝子慈孫之心﹐謹重親之遺體﹐使其他日不爲城邑道路溝渠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祖宗雖没了﹐然而孝子慈孫﹐追遠起來﹐便如在其上。”

  • 孝棚-汉语大词典

    孝棚

    【1】在灵堂前临时搭起的供吊唁用的帐棚。《红楼梦》第一一〇回:“從{榮國府}大門起至内宅門﹐扇扇大開﹐一色净白紙糊了﹐孝棚高起﹐大門前的牌樓立時竪起。”

  • 孝筍-汉语大词典

    孝筍

    亦作“[孝笋]”【1】《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孟仁}({孟宗})卒”{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宗}母嗜筍,冬節將至。時筍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爲之出,得以供母,皆以爲至孝之所致感。”后因以“孝筍”为称颂孝子之典。{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君親惟一﹐臣子惟寧。忠泉出井﹐孝笋生庭。”{清}{钮琇}《觚賸续编·志贞姑妙霓诗》:“組訓功爲慈雲積﹐滫瀡心唯孝筍知。”

  • 孝童-汉语大词典

    孝童

    【1】卓有孝行的孩童。《新唐书·段秀实传》:“{秀實}六歲﹐母疾病﹐不■飲至七日﹐病間乃肯食﹐時號‘孝童’。”

  • 孝廉方正-汉语大词典

    孝廉方正

    【1】{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自{雍正}时起,新帝嗣位,诏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乾隆}以后,定荐举后送吏部考察,授以知县等官及教职。《清史稿·选举志四》:“制科者﹐天子親詔以待異等之才……{清}代科目取士﹐垂爲定制。其特詔舉行者﹐曰博學鴻詞科﹑經濟特科﹑孝廉方正科。”

  • 孝恪-汉语大词典

    孝恪

    【1】孝顺而恭谨。《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左衛上將軍{信國公}{元祐}﹐孝恪敏悟﹐帝所鍾愛。”

  • 孝門-汉语大词典

    孝門

    【1】孝悌之家。{南朝} {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議分財﹐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樹﹐共議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樹即枯死﹐狀如火然。{真}往見之﹐大驚﹐謂諸兄弟曰:‘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勝﹐不復解樹﹐樹應聲榮茂。兄弟相感﹐合財寶﹐遂爲孝門。”《北史·孝行传·阎元明》:“少而至孝﹐行著鄉閭……刺史{吕壽恩}列狀上聞﹐詔下州郡﹐表爲孝門。”

  • 孝弟-汉语大词典

    孝弟

    【1】弟承兄位为帝者,享祀宗庙时称“孝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故{太祖}之室﹐{太宗}稱孝弟﹐{真宗}稱孝子﹐大行皇帝稱孝孫。”{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孝弟》:“古人惟子孫稱孝﹐《詩》‘綏予孝子’﹑‘孝孫徂位’﹐皆廟中之稱﹐後代以弟承兄﹐則有稱孝弟者。”

  • 孝和-汉语大词典

    孝和

    【1】孝顺淑和。{宋}{范仲淹}《赠大理寺丞蔡君墓表》:“君娶故駕部員外郎{王允巳}之女﹐贈某縣君﹐以孝和聞。”

  • 孝鳥-汉语大词典

    孝鳥

    【1】乌的别名。《说文·乌部》:“烏﹐孝鳥也。”{晋}{崔豹}《古今注·鸟兽》:“烏﹐一名孝鳥﹐一名玄鳥。”《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晋}{成公绥}《<乌赋>序》:“有孝鳥集余之廬﹐乃喟爾而歎曰:余無仁惠之德﹐祥禽曷爲而至哉?”

  • 孝烏-汉语大词典

    孝烏

    【1】古人以为乌鸦幼雏长大后,能衔食哺养其母,故称“孝烏”。{宋}{吴淑}《事类赋·鸟兽》:“伊莫黑之孝烏﹐實至陽之純精。”{明}{唐顺之}《朝谒长陵》诗:“寢園馴象守﹐松柏孝烏翔。”

  • 孝裙-汉语大词典

    孝裙

    【1】居丧时穿的素裙。《水浒传》第二六回:“〔{潘金蓮}〕脱去了紅裙繡襖﹐旋穿上孝裙孝衫﹐便從樓上哽哽咽咽假哭下來。”

  • 孝慕-汉语大词典

    孝慕

    【1】指对先辈孝敬追慕。《北史·刁沖传》:“{沖}字{文朗}。十三而孤﹐孝慕過人。”《北史·孝行传·郭文恭》:“年踰七十﹐父母喪亡。{文恭}孝慕罔極﹐乃居祖父墓次﹐晨夕跪拜。”

  • 孝烝-汉语大词典

    孝烝

    【1】孝忱,孝顺的情意。《隶释·汉高阳令杨著碑》:“頎甫﹐班爵﹐方授銀符﹐聞母氏疾病﹐孝烝内發﹐醳榮投黻﹐步出城寺。”

  • 孝悌-汉语大词典

    孝悌

    【1】见“孝弟”。

  • 孝決-汉语大词典

    孝決

    【1】有孝行而果敢。《魏书·孝感传·孙益德》:“其母爲人所害﹐{益德}童幼﹐爲母復仇﹐還家哭於殯﹐以待縣官。{高祖}﹑{文明太后}以其幼而孝決﹐又不逃罪﹐特免之。”

  • 孝烈-汉语大词典

    孝烈

    【1】孝义节烈。《後汉书·宋弘传》:“{弘}弟{嵩}﹐以剛彊孝烈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南有《曹娥碑》﹐{娥}父{盱}﹐迎濤溺死。{娥}時年十四﹐哀父尸不得﹐乃號踴江介……赴水而死。縣令{度尚}﹐使外甥{邯鄲}{子禮}爲碑文﹐以彰孝烈。”《明史·孝义传二·王世名》:“妻{俞氏}﹐撫孤三載﹐自縊以殉﹐旌其門曰孝烈。”

  • 孝陵-汉语大词典

    孝陵

    【1】{明太祖}陵,在今{南京市}东北{锺山}南面。{明}初置卫守护,故其地名{孝陵卫}。《明史·太祖纪三》:“辛卯﹐葬{孝陵}。諡曰{高皇帝}﹐廟號{太祖}。”{清}{赵翼}《过前明故宫基》诗:“{孝陵}靈爽如重過﹐應有滄桑涕淚流。”【2】借指{明太祖}{朱元璋}。{明}{夏完淳}《<大哀赋>序》:“{孝陵}之澤﹐三百年而終斬乎?”【3】{清世祖}陵,在今{河北省}{遵化县}{昌瑞山}主峰南麓。

  • 孝器-汉语大词典

    孝器

    【1】指棺材等丧具。《天雨花》第八回:“忙着家人唤工匠﹐做其孝器莫消停。”

  • 孝愛-汉语大词典

    孝愛

    【1】孝敬爱重。《礼记·文王世子》:“戰則守於公禰﹐孝愛之深也。”{孔颖达}疏:“載主將行﹐示不自專﹐是孝也﹐使守而尊之﹐是愛也﹐乃是孝愛之深也。”

  • 孝養-汉语大词典

    孝養

    【1】竭尽孝忱奉养父母。《书·酒诰》:“肇牽車牛遠服賈﹐用孝養厥父母。”{孔}传:“農功既畢﹐始牽車牛﹐載其所有﹐求易所無﹐遠行賈賣﹐用其所得珍異孝養其父母。”《汉书·文帝纪》:“今歲首﹐不時使人存問長老﹐又無布帛酒肉之賜﹐將何以佐天下子孫孝養其親?”{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一紀尊名正﹐三時孝養榮。”{明}{杨慎} 《丁丑封事》:“兩宫之孝養在陛下﹐臣民之覆庇在陛下。”《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養女兒一場﹐不曾得我一日孝養。”{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其旨趣﹐則教之以治家瑣務﹐處事大綱﹐巨如政治倫常﹐細至飲食服用﹐上而孝養奉親﹐下若義方教子﹐示以陳迹﹐動其興盛。”

  • 孝親-汉语大词典

    孝親

    【1】孝敬父母。《新唐书·孝友传·侯知道》:“孝親爲子﹐忠君爲臣。”{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但有一行可紀﹐則不必盡有其事﹐凡屬孝親所應有者﹐悉取而加之。”{谢觉哉}《爱父母》:“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来抬高为封建阶级服务的‘忠君’的人造伦理。”

  • 孝假-汉语大词典

    孝假

    【1】封建时代,居父母丧者,在一定期限内免征劳役赋税,称“孝假”。《旧唐书·食货志上》:“{天寶}元年正月一日赦文:‘……其一家之中﹐有十丁已上者﹐放兩丁征行賦役;五丁已上﹐放一丁。即令同籍共居﹐以敦風教。其侍丁孝假﹐免差科。’”{宋}{王溥}《唐会要·休假》:“{天寶}四載六月十四日勅:‘頃以鄉閭侍丁﹐優給孝假﹐官吏等仍科雜役……自今後﹐將侍丁孝假﹐不須差行。’”

  • 孝堂-汉语大词典

    孝堂

    【1】治丧时停放灵床或灵柩的厅堂。{宋}{苏舜钦}《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一日﹐指旁屋曰:‘此可作孝堂﹐吊者至﹐爾哭於某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見孝堂中有張魂床﹐鋪設得齊整。”《中国歌谣资料·照得家中小孤孀》:“月亮圆圆照四方﹐照得家中小孤孀;白头白扎身穿麻﹐眼泪汪汪守孝堂。”

  • 孝子順孫-汉语大词典

    孝子順孫

    【1】对父母先人孝顺的儿孙后辈。{汉}{刘向}《说苑·辨物》:“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也。”{唐}{韩愈}《顺宗实录三》:“天下孝子順孫先旌表門閭者﹐委所管州縣﹐參加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孝子順孫﹐果有瓌行奇節﹐得詳具事略﹐奏請旌表。”{鲁迅}《花边文学·清明时节》:“但是﹐这又和扫墓救国说相反﹐很伤孝子顺孙的心了。”

  • 孝服-汉语大词典

    孝服

    【1】居丧时穿的白布或麻布丧服。{明}{高明}《琵琶记·一门旌奖》:“[生]門閭旌表感吾皇。[旦﹑貼]孝服今朝换吉裳。”《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十三妹}今日理應在此看你兩家禮成﹐只是我孝服在身﹐不便宴會。”《天雨花》第八回:“休説别樣﹐單只麻布﹑白布﹐{襄陽城}内收買一空。唤了百十名成衣匠做孝服。”【2】指为尊长服丧的时期。{明}{高明}《琵琶记·风木余恨》:“同歸故里守孝服﹐今日雙親來廬墓。”《红楼梦》第七六回:“雖是我們年輕﹐已經是二十來年的夫妻﹐也奔四十歲的人了﹐况且孝服未滿:陪着老太太玩一夜是正理。”{清}{李渔}《奈何天·虑婚》:“後來守制三年﹐不便婚娶;如今孝服已滿﹐目下就要迎娶過門。”

  • 孝衣-汉语大词典

    孝衣

    【1】居丧时穿的白色布衣或麻衣。《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薛仁贵跨海征辽故事》:“天子看見{懷玉}穿一身孝衣﹐天子便問:‘{懷玉}﹐你父親死了?’{懷玉}兩重淚﹐痛哭一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你前日給我作的那件孝衣可還在手下?”亦称“[孝衣裳]”。{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衆衆鬟簇捧着箇老婆娘﹐頭白渾一似霜﹐體穿一套孝衣裳。”

  • 孝熙-汉语大词典

    孝熙

    【1】谓孝德光明盛美。《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八·汉安世房中歌》:“大矣孝熙﹐四極爰轃。”《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隋太庙歌》:“孝熙嚴祖﹐師象敬宗﹐惟皇肅事﹐有來雝雝。”{宋}{秦观}《代贺兴龙节表》:“昭哉嗣服﹐纘六聖之洪休;大矣孝熙﹐備三宫之至養。”《宋史·乐志七》:“舞具八佾﹐樂備六成。大矣孝熙﹐厲意專精。”

  • 孝心-汉语大词典

    孝心

    【1】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礼记·檀弓下》:“喪之朝也﹐順死者之孝心也。”《汉书·武帝纪》:“外迫公事﹐内乏資財﹐是以孝心闕焉。”《宋史·乐志十四》:“帝受内禪﹐紀元{紹熙}﹐欽崇慈親﹐孝心肅祗。”{明}{高明}《琵琶记·高堂称寿》:“孩兒﹐你今日爲我兩個慶壽﹐這便是你的孝心。”{茅盾}《子夜》一:“让老太爷高卧家园﹐委实是不妥当。这也是儿子的孝心。”【2】指对官长孝敬的心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這是卑職的一點窮孝心﹐求大人賞收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