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中)是什么意思
当中←→旁边-反义词词典
当中←→旁边dāngzhōng-pángbiān
【词性】:名
当中:正中。
旁边:左右两边。
【例】 院子当中摆着一张长方桌子,郭全海用小烟袋锅子敲着桌子说:“别吵吵,分马了。”(周立波:《暴风骤雨》) 骑士戴着一顶插着驼鸟毛的广沿帽,额上微微露出一些卷发,左手叉在带着佩剑的腰上,把微微矜持着的抿着嘴的面孔偏着,把右手伸给旁边立着的一位女相士。(郭沫若:《骑士》)
边缘←→中心-反义词词典
边缘←→中心biānyuán-zhōngxīn
【词性】:名
边缘:沿边的部分。
中心:与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
【例】 那站在木棚下面的主席台上两手举着喇叭筒高声喊叫的人,大家都认得就是交通队长何添。两套狮子鼓在广场边缘上来回走着,他们的鼓声压倒了珠江上的炮声和近郊的枪声。(欧阳山:《三家巷》) 隔了三天,县里检查团真的来了。一看场,场光啦;一看地,地净啦;一检查小麦,小麦倒了枝,油绿绿的跟那马鬃一样,一算产量,全县数第一,一到街中心,旗杆顶上飘着一面大黑旗。县委书记问:“这是怎么回事?……”(张庆田:《“老坚决”外传》)
参战←→中立-反义词词典
参战←→中立cānzhàn-zhōnglì
【词性】:动
参战:参加战争。
中立: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参与任何一方的战事。
【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参战,而没有中立。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大势已经定了。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是苏联参战。(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参战国←→中立国-反义词词典
参战国←→中立国cānzhànguó-zhōnglìguó
【词性】:名
参战国:在国际战争中参加战争或战斗的国家。
中立国: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双方都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
【例】 中国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参战国,瑞士是中立国。
持续←→中断-反义词词典
持续←→中断chíxù-zhōngduàn
【词性】:动
持续:延续不断。
中断:中途停止或断绝。
【例】 但足以破灭这运动的持续的危机,在目卜就有三样:一是日夜偏注于表面的宣传,鄙弃他事;二是对同类太操切,稍有不合,便呼之为国贼,为洋奴;三是有许多人,反利用机会,来猎取自己目前的利益。(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 和渣滓洞的联系突然中断,这给地下党的营救行动,带来了新的困难。(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
初伏←→中伏 末伏-反义词词典
初伏←→中伏 末伏chūfú-zhōngfú mòfú
【词性】:名
初伏: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头二伏的第一天。也叫“头伏”。
中伏: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也叫“二伏”。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叫“终伏”、“三伏”、“后伏”。
【例】 初伏启新节,隆署方赫羲。(晋·潘安仁:《在怀县作二首》) 炎炎三伏过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宋·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夏日……烹茶分韵得嘉字》) 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初学记》卷四引《阴阳书》) 头伏芝麻二伏豆,三伏里头种菉豆。(《农谚》) 按夏历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称三伏。(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知识》编写组:《天文知识》)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反义词词典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chūjúzhōngxué-gāojizhōngxué
初级中学:我国施行的前一阶段的中等教育的学校。
高级中学:我国施行的后一阶段的中等教育的学校。
【例】 他读完初级中学,但能不能升入高级中学,还要看这次升学考试成绩如何才能定。
初中←→高中-反义词词典
初中←→高中chūzhōng-gāozhōng
【词性】:名
初中:初级中学的简称。
高中:高级中学的简称。
【例】 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她只生过一个女儿,如今在念初中。(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刺耳←→悦耳 顺耳 中听-反义词词典
刺耳←→悦耳 顺耳 中听cì’ěr-yuè’ěr shùn’èr zhōngtīng
【词性】:形
刺耳:声音杂乱或尖锐,言语尖酸刻薄,令人听了不舒服。
悦耳:声音和谐,听了使人舒服。
顺耳:(话)合于心意,听了令人舒服。
中听:(话)听起来满意。
【例】 刚走了没两步,忽然响起一阵刺耳的喇叭,他站下来,一辆雪佛莱唰的一声过去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群众虽然不立刻退出,往里挤的趋势却没有了;对于这几句“挡驾”的话,也觉得并不刺耳,而且似乎甜甜的。(叶圣陶:《倪焕之》) 它既须字斟句酌,语语明确,还要铿锵悦耳,引人入胜。(老舍:《散文重要》) 他爱听顺耳话,不喜欢人家批评。 他话很中听。
大楷←→中楷 小楷-反义词词典
大楷←→中楷 小楷dàkǎ-zhōngkǎi xiǎokǎi
【词性】:名
大楷:手写的大的楷体汉字。
中楷:手写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楷体汉字。
小楷:手写的小的楷体汉字。
【例】 他每天都写一页大楷、中楷、小楷,由于勤学苦练,字写得相当好。
大学生←→小学生 中学生-反义词词典
大学生←→小学生 中学生dàxuéshēng-xiǎoxuéshēng zhōngxuéshēng
【词性】:名
大学生: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
小学生:在小学读书的学生。
中学生:在中学读书的学生。
【例】 他家既有小学生、还有中学生,大学生。
大雨←→中雨 小雨 细雨-反义词词典
大雨←→中雨 小雨 细雨dàyǔ-zhōngyǔ xiǎoyǔ xiyǔ
【词性】:名
大雨:24小时内雨量达25-50毫米的雨。
中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25毫米的雨。
小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以下的雨。
细雨:细小的雨。
【例】 腾地飞来的滂沱大雨和插针一样的密,雨脚显得非常有力,他只差没有给这雨推翻在地下。(蒋牧良:《雷》) 第二天,是个阴湿的日子,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下着蒙蒙的牛毛细雨,石板路上湿滑滑的。(梁斌:《红旗谱》) 下过一场中雨后,又慢慢地下起了小雨。
大灶←→中灶 小灶-反义词词典
大灶←→中灶 小灶dàzào-zhōngzào xiǎozào
【词性】:名
大灶:集体伙食标准中最低的一级。
中灶:集体伙食标准中的第二级。
小灶:集体伙食标准中最高的一级。
【例】 这个学校伙食办得很好,要吃大灶、中灶、小灶都随你的便。
地方←→中央-反义词词典
地方←→中央dìfāng-zhōngyāng
【词性】:名
地方:省、地、县等行政区域的统称。
中央:国家政权或政治团体的最高领导机关。
【例】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分开←→集中-反义词词典
分开←→集中fēnkāi-jízhōng
【词性】:动
分开:人或事物不聚合在一起。
集中:将分散的人、力量、事物等聚集起来。
【例】 忽然见一个胖子,分开众人,两只手捧着个大肚子,两条腿踹落踹落的,跑得满头是汗,张着个大嘴,一上烦委便叫:“龙媒,龙媒!”(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他们所以能如此,第一个原因是集中。无论那种人都不如他们的集中。(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分散←→集中-反义词词典
分散←→集中fēnsàn-jízhōng
【词性】:形
分散:散在各处。
集中:将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来。
【例】 吃完饭我听见他们谈话,知道这次文工团还要到连队演出,要分散到坑道里演出,也要到八连演出。(巴金:《杨林同志》) 大坝的两头,象个炮群在集中发射,不时腾起一簇簇棉朵似的烟尘,爆发出一连串隆隆的响声。(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古生代←→新生代 中生代-反义词词典
古生代←→新生代 中生代gǔshēngdài-xīnshēngdài zhōngshēngdài
【词性】:名
古生代:地质年代的第三个代,延续约三亿三千万年,在这个时代生物界开始繁盛。
新生代:地质年代的第五个代,延续约五千九百万年。是地质历史的最新的一个代,哺乳动物繁盛,后期有人类出现。
中生代:地质年代的第四个代,延续约一亿年。在这个代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
继续←→停止 中断 间断-反义词词典
继续←→停止 中断 间断jìxù-tíngzhǐ zhōngduàn jiānduàn
【词性】:动
继续:连接下去;延长下去。
停止:不再进行。
中断:中途停止或断绝。
间断:中间停止。
【例】 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继续下去的人是幸福的。(〔俄〕赫尔岑:《谁之罪?》) 故事也只得在此中断了,不知他们两人还谈过一些什么,也不知那天躲在草堆里的人是谁。(方之:《在泉边》) 敌人打了一会,看见这里不打枪也没有动静,停止了射击。(杜鹏程:《延安人》) 这并不难,青年记性好,日记生字数个,常常看书,不要间断,积四、五年,一定能到看书的程度的。(鲁迅:《书信·致夏传经》)
交战国←→中立国-反义词词典
交战国←→中立国jiāozhànguó-zhónglìguó
【词性】:名
交战国:已交战或彼此宣布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
中立国: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既不帮助也不敌视交战国的任何一方。
解毒←→中毒-反义词词典
解毒←→中毒jiědú-zhòngdú
【词性】:动
解毒:中和机体内有危害的物质。
中毒:机体内由于某些物质起化学作用而发生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或死亡等现象。
【例】 军吏邬图麟因言,此蛇至毒,而其角能解毒,即所谓吸毒石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水的颜色是淤黑的,或者是浑赭的,不止是喝了会中毒,即需要趟水而过的时候,也要极度小心。(宋之的:《草地颂歌》)
老年←→青年 少年 壮年 中年-反义词词典
老年←→青年 少年 壮年 中年lāonián-qīngnián shàonián zhuàngnián zhōngnián
【词性】:名
老年:六、七十岁以上的年纪。
青年:十五到三十岁左右的年纪。
少年:十到十五岁左右的年纪。
壮年:三、四十岁的年纪。
中年:四、五十岁的年纪。
【例】 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包折。(明·吴承恩:《西游记》)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毛泽东:《反对资本主义》) 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南朝·宋·袁阳源:《劾古》)有些个中年人,虽然经过很多磨练,可是他年青时候的性情或嗜好,总以某种形式显露在他的举动上,哪怕这些显露是很难察觉的。(杜鹏程:《保卫延安》)
连续←→中断-反义词词典
连续←→中断liánxù-zhōngduàn
【词性】:动
连续:一个接一个。
中断:中途断绝或停止。
【例】 战斗结束,野战军要很快转移,准备连续作战,于是把身上负伤四处的吕有怀和其他八九十个伤员,交给一支游击队。(杜鹏程:《延安人》) 他十多年来第一次中断了研究,晚上呆呆坐在门口,仰望长天。(陆文夫:《献身》)
民主←→专政 专制 集中 独裁-反义词词典
民主←→专政 专制 集中 独裁mínzhǔ-zhuānzhèng zhuānzhì jízhōng dúcái
【词性】:动
民主: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家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专政: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制统治。
专制:独自掌握政权。
集中:将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独裁:执掌大权,实行专制统治。
【例】 人民的民主同对敌人的专政分不开,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也分不开。(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前元音←→中元音 后元音-反义词词典
前元音←→中元音 后元音qiányuányīn-zhōngyuányīn hòuyuányīn
【词性】:名
前元音:由舌面前部抬起而构成的一类元音。
中元音:由舌面中部抬起而构成的一类元音。
后元音:由舌面后部抬起而构成的一类元音。
【例】 前元音:如汉语的i、e、u,俄语的u、z;中元音:如汉语的a,俄语的a、ы;后元音:如汉语的u,o,俄语y、o。(宋振华、王今铮:《语言学概论》)
热中←→厌倦-反义词词典
热中←→厌倦rèzhōng-yànjuàn
【词性】:形
热中:十分爱好某种活动。
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
【例】 总工程师刘斌热中于学术研究,而对于钻营、当官则十分厌倦。
上古←→近古 中古-反义词词典
上古←→近古 中古shànggǔ-jìngǔ zhōnggǔ
【词性】:名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多指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近古:最近的古代,在我国多指宋元明清(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个时期。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例】 为不变之说者,动曰:“守古守古”,庸讵知自太古、上古、中古、近古以至今日,固已不知万百千变。(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
上刻←→中刻 下刻-反义词词典
上刻←→中刻 下刻shàngkè-zhōngkè xiàkè
【词性】:名
上刻:古时记时单位之一,将120分钟分为三等分,前40分钟为上刻。
中刻:古时记时单位之一,将120分钟分为三等分,中间40分钟为中刻。
下刻:古时记时单位之一,将120分钟分为三等分,最后40分钟为下刻。
上旬←→中旬 下旬-反义词词典
上旬←→中旬 下旬shàngxún-zhōngxún xiàxún
【词性】:名
上旬:每月一日到十日。
中旬:每月十一日到二十日。
下旬:每月二十一日到月底。
【例】 那时节正是十月上旬天气,北地菊花盛开,他早购了些名种,院子里小小的堆起一座菊花山来,屋里簪瓶列盆,也摆得无处不是菊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那是今年一月下旬,也就是春节前几天。(马烽:《结婚现场会》) 六月中旬的天气已经够热了,这下午三四点钟时分,更是一天里最难耐的时候,公路上焦干、滚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空气又热又闷,象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了似的。(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投标←→招标 中标-反义词词典
投标←→招标 中标tóubiāo-zhāobiāo zhòngbiāo
【词性】:动
投标:承买大宗商品或承包建筑工程时,买主或承包人按照招标公告的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填具标单,叫做投标。
招标: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或兴建工程时,公布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招人承买或承包叫做招标。
中标:买主或承包人的投标得到卖主或兴建工程的主方的同意和认可。
【例】 几天后,在灯火辉煌的大厅,主考者把一位满面春风的中试者推到众人的面前,公开展示他的考卷←→投标的标底。(理由:《天·地·人》) 当初建立首都堪培拉时,澳洲自己的设计师中并不缺乏高才,但是澳大利亚仍然采取招标措施,学人之长。(从维熙:《梦里澳洲》) 第四建筑公司中标后,马上进行邮电大楼的施工。
外←→中-反义词词典
外←→中wài-zhōng
【词性】:名
外:外国的;外国。
中:本国的;本国。
【例】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外电视》很受读者欢迎。
外果皮←→内果皮 中果皮-反义词词典
外果皮←→内果皮 中果皮wàiguǒpí-nèiguǒpí zhōngguǒpí
【词性】:名
外果皮:果实的最外面的一层果皮。
内果皮:果实的最里面的一层果皮。
中果皮:果实的中间的一层果皮。
晚稻←→早稻 中稻-反义词词典
晚稻←→早稻 中稻wǎndào-zàodào zhōngdào
【词性】:名
晚稻:插秧期较晚或生长期较长、成熟期较晚的稻子。
早稻:插秧期较早或生长期较短、成熟期较早的稻子。
中稻:插秧期或生长期和成熟期比早稻稍晚的稻子。
【例】 那些令人神往的“陀螺”(指奇峰)中间,不是正在扬花,或已熟未收的金波荡漾的晚稻,就是一丛丛斜伸着玉臂,玉臂四周,满戴着翠镯似的一轮轮的香蕉。(曹靖华:《艳艳红豆寄相思》)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唐·白居易:《长庆集·春题湖上》) 这一片中稻长势很好。
西药←→中药-反义词词典
西药←→中药xīyào-zhōngyào
【词性】:名
西药:西医所用的药物,用合成的方法或从天然产物中提制而成。
中药:中医所用的药物,大多用植物,也有用矿物和动物。
【例】 很多人都喜欢中药,我也喜欢中药。(马南 :《燕山夜话》) 为了治病,他到医药商店买了些西药。
西医←→中医-反义词词典
西医←→中医xīyī-zhōngyī
【词性】:名
西医:1.由欧美各国传入中国的医学。2.运用上述医学理论和技术治病的医生。
中医:1.中国固有的医学。2.运用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
【例】 曾有一次,我鼓着勇气,要父亲去请一个西医来看看,但是父亲却极端反对西医。(林淑华:《生死恋》) 一中国人或信中医或信西医,现在较大的城市中往往并有两种医,使他们各得其所。(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西装←→中服-反义词词典
西装←→中服xīzhuāng-zhōngfú
【词性】:名
西装:西洋式的服装。
中服:中装。
【例】 他的衣服,无论是中服还是西装,都尽可能的用最好的料子;即使料子不顶好,也要做得最时样最合适。(老舍:《四世同堂》)
下寿←→上寿 中寿-反义词词典
下寿←→上寿 中寿xiàshòu-shàngshòu zhōngshòu
【词性】:名
下寿:六十岁到八十寿。
中寿:八十岁到一百岁。
上寿:一百岁到一百二十岁。
【例】 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日,是近世大画家米叶六十周年忌辰。六十是花甲的数目。人生六十称为“下寿”,其生日是特别可纪念的;人死六十年,其忌辰也应该是特别可纪念的。(丰子恺:《米叶艺术颂》)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岁》) 仇大姓夫妻俱登上寿,同日念佛而终。(明·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
小经←→大经 中经-反义词词典
小经←→大经 中经xiǎojīng-dàjīng zhōngjīng
【词性】:名
小经:易经、书经、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总称。
大经:礼记、春秋左传的总称。
中经:诗经、仪礼、周礼的总称。
【例】 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宋·欧阳修 宋祁:《新唐书·选举志上》)
延续←→中断 停顿-反义词词典
延续←→中断 停顿yánxù-zhongduàn tíngdùn
【词性】:动
延续:照原样继续下去;延长下去。
中断:中途停止或断绝。
停顿:中止;暂停。
【例】 他想:班长负了伤,三四天水米不沾牙,还能肩担重负,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呢?他思考着,模糊不清断断续续的念头在延续着。(杨尚武:《追匪记》) 这时前面走来一群人,他们的谈话暂时中断,等这群人走远了,李锁龙又对高志远说:……(沈顺根:《水下尖兵》) 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阳性←→阴性 中性-反义词词典
阳性←→阴性 中性yángxìng-yīnxìng zhōngxìng
【词性】:名
阳性: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中的一种。如俄语Hаpog是阳性。
阴性: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中的一种。如俄语роguна是阴性。
中性: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中的一种。如俄语nepо是中性。
【例】 英语不象其他欧洲语言,它的名词在语法上是没有“性”的区分的。只有一部分名词随着词义的不同可以分阴阳性,表示男人或雄性动物的名词属于阳性,表示女人或雌性动物的名词属于阴性。(张道真编著:《实用英语语法》) 性是俄语名词最典型的语法特征之一。除了只用于复数形式的名词以及所谓共性名词外,任何一个俄语名词都属于一定的性的范畴:或者是阳性,如gоu〔房子〕,cmygéHm〔大学生〕;或者是阴性,如кнúкzа〔书〕,сmуgéнmкa〔女大学生〕;或者是中性,如окно〔窗〕,собр Hue〔会议〕。”(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现代俄语语法新编》)
意外←→意中-反义词词典
意外←→意中yìwài-yìzhōng
【词性】:名
意外:意料之外。
意中:意料之中。
【例】 这一件大发现,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鲁迅:《呐喊·狂人日记》)
圆周角←→圆心角 中心角-反义词词典
圆周角←→圆心角 中心角yuánzhōujiǎo-yuánxīnjiǎo zhōngxīnjiǎo
【词性】:名
圆周角:过圆周上一点作两直线交于圆周的另外两点,这两直线所夹的角叫做圆周角。
圆心角:以圆心为顶点,以半径为两边的角。
中心角:圆心角。
【例】 在同一个圆内请画一个圆周角和圆心角(中心角)。
正中←→四周-反义词词典
正中←→四周zhèngzhōng-sìzhōu
【词性】:名
正中:中心点。
四周:周围。
【例】 那人推开一扇门,让着进了一所客厅,只见四周放了几张双座的矮式藤椅,垫着软厚的布垫子,屋子正中,放了一张大餐桌子,用雪白的布蒙着。(张恨水:《魍魉世界》)
中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道zhōng dào
【释义】:
半途,中途。《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唐·孟郊《审交》诗:“结交若失人,中道生谤言。”
中路-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路zhōng lù
【释义】:
半路。《楚辞·九辩》:“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按而学诵。”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十:“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明·高启《张节妇词》:“谁言妾有夫,中路弃妾身先殂。”
中塗-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塗zhōng tú
【释义】:
亦作中涂。半路、途中。《列子·力命》:“中塗遇东郭先生。”唐·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涂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宋·司马光《重经车辋谷》诗:“中涂太息坐磐石,涕泗不觉双滂沱。”
宵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宵中xiāo zhōng
【释义】:
夜半。晋·夏侯谌《周诗》:“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鸡鸣在门。”
夜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夜中yè zhōng
【释义】:
夜半。《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国语·吴语》:“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韦昭注:“夜中,夜半也。”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一:“夜中不能寝,起坐弹鸣琴。”唐·姚合《赠王师尊》诗:“海岸夜中常见日,仙宫深处却无山。”
中夕-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夕zhōng xī
【释义】:
半夜。夕,夜。晋·刘伶《北芒客舍》诗:“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逡巡,徘徊。
中宵-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宵zhōng xiāo
【释义】:
半夜。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唐·陆贽《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食累叹。”清·龚自珍《忏心》诗:“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
中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宿zhōng xiǔ
【释义】:
半夜。宿,夜。《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梁书·韦叡传》:“魏军果败走,因急之,中宿而城拔。”
中夜-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夜zhōng yè
【释义】:
半夜。《书·同命》:“怵惕惟历,中夜以兴,思免厥愆。”孔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思所以免其过悔。”唐·韦应物《秋夜》诗:“朔风中夜起,惊鸿千里来。”
中极-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极zhōng jí
【释义】:
指北极星。《续古文苑·李播〈天文大象赋〉》:“垂万象乎列星,仰四览乎中极。”苗为注:“北极五星在紫微垣中……紫微宫为中宫,故谓之中极。”
山中之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山中之岳shān zhōng zhī yuè
【释义】:
犹天中之山,指鼻。《黄庭内景经·天中》:“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梁丘子注:“天中之岳,谓鼻也。一名天台。”
天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天中tiān zhōng
【释义】:
指鼻。相术者以人脸为天,鼻为天中之山,省称“天中”。《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裴松之注:“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
草中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草中英cǎo zhōng yīng
【释义】:
茶的别名。唐·郑愚《茶》:“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中朝-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朝zhōng cháo
【释义】:
指朝庭;朝中。中,特指宫禁之内,借指朝庭。《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能多。”唐·刘长卿《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诗:“岂得长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南郊,自主为王,向中朝清封号。”
中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宸zhōng chén
【释义】:
朝廷,宸,本指北极星所在地,喻指帝王位所。宋·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旷时月而涉万里,然后得入觐于中宸。”又指“太空”,见该条。
中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国zhōng guó
【释义】:
古代指京师,犹国家之中区,借指朝廷。《礼记·檀弓》:“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勿哭,焉得而弗哭。”《汉书·西南夷传》:“即以为不毛之地,亡用之民,圣王不以劳中国,宜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亡,无。
中扆-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扆zhōng yǐ
【释义】:
指朝廷。扆,宫殿中设在门窗间或帝座后的屏风。唐·皎然《周游支硎寺寄刑端公》诗:“中扆怀殊政,南州伫小康。”宋·苏辙《贺致政曾太傅启》:“西鄙无事,中扆思贤,继陈止足之诚,自求清静之乐。”
中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衢zhōng qú
【释义】:
大路别称。四通八达的大路。《淮南子·缪称训》:“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至尊邪,过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唐·李白《赠崔谘议》诗:“希君一剪拂,犹可驰中衢。”《宋史·窦贞固传》:“有物状蜥蜴落银盘中,毒气冲盘,焚于中衢,臭闻百步外。”
天中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天中节tiān zhōng jié
【释义】:
端午节的别称。唐、宋以来五月五日为天中节。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趁天中》:“《提要录》:‘五月五日,乃符天数也,午时,为天中节。’”《水浒传》第一一〇回:“正值五月五日天中节,宋江教宋清大排筵席。”
天中天-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天中天tiān zhōng tiān
【释义】:
指佛。天为人所尊,佛为天所尊,故称。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正趣果上果,归依天中天。”
中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闺zhōng guī
【释义】:
本指宫门,闺房、内室;借指妇女。明·郎瑛《七修类稿·义理一·晋史烈女传未当》:“其《烈女传》中所收不过三十,而无中闺之礼者,四人焉。”清·姚鼐《题陈硕士母鲁恭人端居课子图》诗:“当时谈宴末,偶及中闺德。”清·黄九河《北上于袁浦发家书》诗:“亲亡两弟弱,光户惟中闺。”
禁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禁中jìn zhōng
【释义】:
宫殿;宫中以其为禁区之内,故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高,指赵高。裴骃集解引蔡邕曰:“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中代-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代zhōng dài
【释义】:
犹中古。隋·王通《中说·关朗》:“噫!中代之道也,如有用我,必也无讼乎?”阮逸注:“商周以后为中代。”
中古-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古zhōng gǔ
【释义】:
次于上古的时代,所指不一。《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汉书·艺文志》“世历三古”,颜师古注引“三国下古。”此以商周时代为中古。《韩非子·五蠹》:“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以虞复为中古。晋·左思《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古,开国于中古。”此以战国为中古。
中世-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世zhōng shì
【释义】:
扰中古,《商君书·徕民》:“具古有尧舜,当时而见称。中世有汤武,在位而民服?”此指商周时代为中古。《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力气。”此以战国时代为中古。中古所指的时代不相同,随文而异。
国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国中guó zhōng
【释义】:
国内。《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豪友》:“长安富民王元宝……,国中巨豪也。”
域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域中yù zhōng
【释义】:
国中,国内。域,疆域,疆界。《老子》:“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晋·孙绰《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唐·骆宾王《代李敬业以武后临朝移诸郡县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中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域zhōng yù
【释义】:
宇内,国内。汉·张衡《温泉赋》:“览中域之珍怪兮,无斯水之神灵。”
中宫-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宫zhōng gōng
【释义】:
本指皇后居住之处,借指皇后。《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教六宫”,汉·郑玄注:“六宫,谓后也。若今称皇后为中宫矣。”《新唐书·冯元常传》:“尝密谏帝,中宫权重,宜少抑。也是为武后所恶。”《宣和遗事》前集:“中宫乃叹曰:‘宰相如此,怎能治天下?”
中泉-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泉zhōng quán
【释义】:
犹黄泉。指葬身之地。南朝·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重扃閟兮灯已黯,中泉寂兮此夜深。”扃(jiǒng),门;閟(bì),关闭。
中色-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色zhōng sè
【释义】:
中央之色,即黄色。《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晋书·乐志上》:“黄者,阴阳之中色者。”《宋史·隐逸传下·郭雍》:“黄,中色也,色之至美也。”
个中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个中人gè zhōng rén
【释义】:
古对妓女的隐称。个中,其中,此指妓女中。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二嫂萧娥,他原是个中人,我替他礼案上除了名字,弃贱从良,就我做个次妻。”
中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园zhōng yuán
【释义】:
犹故园,故乡。唐·韩愈《送进士刘思服东归》诗:“勉来取金紫,勿久休中园。”南朝·宋·曾巩《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诗:“佩印自兹始,过家尚少留,中园何时到,徽蕨亦已葇。”
中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甸zhōng diàn
【释义】:
京都的别称。古代天子都城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地方称甸。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兴廉举孝,岁时于外府;署行议年,日夕于中甸。”
中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都zhōng dù
【释义】:
京都的异称。《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漕(cáo),水路运粮。司马贞索隐:“中都,犹都内也。”宋·王安石《乞制置三司条例》:“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蓰(xǐ),五倍;倍蓰,数倍;鬻(yù),卖。
中书-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书zhōng shū
【释义】:
毛笔的别名。为“中书君”之略称。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笔为毛颖,言颖居中山,为蒙恬所获,献于秦皇,封于管城,号管城子。后又被任命为中书令,称中书君。因此后以“中书君”、“中书”、“管城子”、“管城”为毛笔的别称。《剪灯余话·武平灵怪录》:“早拜中书事祖龙,江淹亲向梦中逢。”祖龙,秦始皇。宋·苏轼《自笑》诗:“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玄中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中子xuán zhōng zǐ
【释义】:
墨的别称。宋·陶谷《清异录·麝香月》:“(韩熙载)延歙匠朱逢于书馆旁烧墨供用,命其所曰化松堂,墨又曰玄中子,又自名麝香月。”
中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堂zhōng táng
【释义】:
母亲。中堂指正室或内室,为母亲所居。因以代母亲。唐·李贺《题归梦》诗:“怡怡中堂笑,小弟裁涧菉。”
南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南中nán zhōng
【释义】:
泛指南方,南部地区。唐·王建《荆门行》:“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宋·陈善《扪虱新话·南地花木北地所无》:“南中花木,有北地所无者,茉莉花、含笑花、阇提花,渠那异花之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踰岁,春将半,始载南中异卉而归,于都中设花肆,十日尽售,复归艺菊。”
中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冓zhōng gōu
【释义】:
内室,指闺门以内。《诗·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毛传:“中冓,内冓也。”清·沈起凤《谐铎·节母死时箴》:“百余来年,闺门清白,从无中冓之事。”又指正妻。见妻子条。
中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闺zhōng guī
【释义】:
内室,内房。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夕阴结空幕,霄月皓中闺。”吕向注:“夜阴之气,结集空帷,月照于空房之中也。”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清·刘大櫆《方氏学舍记》:“闻方氏所以馆余之室,已易为中闺,而颂椒兄弟复徙于他处读书。”
中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阃zhōng kǔn
【释义】:
内室,阃,本指宫内的小巷,借指为内宫或妇女居住的内室。宋·张师正《抬异志·孙翰林》:“遽呼左右逐之,出中阃,即不见。”明·张居正《恭颂母德》诗:“圣化墓中阃,坤仪贞万方。”
五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五中wǔ zhōng
【释义】:
五脏,指内心。《素问·阴阳类论》:“五中所主,何脏最贵?”王冰注:“五中谓五脏。”亦指内心,如“五中无主”。
中肠-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肠zhōng cháng
【释义】:
犹内心。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爱至望若深,岂不愧中肠。”唐·元稹《春月》诗:“四邻非旧识,无以话中肠。”宋·秦观《幽眠》诗:“忽忽竟何就,念之动中肠。”
中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心zhōng xīn
【释义】:
内心。心居体中,故称中心。《诗·唐风·有秋之杜》:“中心好之,曷欲食之。”又指物之中央。
中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妇zhōng fù
【释义】:
犹内人,妻子,中,内;里面。唐·卢照邻《横吹曲辞》:“寄书谢中妇,时看鸿雁天。”唐·李贺《恼公》诗:“月明中妇觉,应笑画堂空。”叶葱奇注:“中妇,指其妻。”清·龚自珍《行路易》诗:“中妇岂不姝?座客岂不都?”都,美丽,漂亮。
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zhōng gōu
【释义】:
亦作“中遘”。本指内室,借指妻子。唐·刘禹锡《历阳事七十韵》:“口语成中遘,毛衣阻上征。”明·沈德符《蔽帚轩剩语·惧内》:“士大夫自中古以后,多惧内者,盖名宦已成,虑中有违言,损其誉望也。”
中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餽zhōng kuì
【释义】:
亦作“中馈”,指妻室。意为主持家中供膳诸事的主妇。餽,赠食。《汉书·律历志上》:“地以中数乘者,阴道理内,,在中餽之象也。”中数,即居中折中之数;乘,计算;阴道,妇道;理,治理。颜师古注:“餽字与‘馈’同。《易·家人卦》六:爻辞曰‘无攸遂,在中馈’。言妇人之道,取象于阴,无所必遂,但居中主馈食而已,故云然。”攸’所;遂,进,荐,即送上,敬献。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张相夫人始否终泰》:“及为中馈也,善治家,尤严整。”清·钮琇《觚賸·汤素畹》:“汤氏素畹,字雅卿,大都吴啸雯中馈也。”
中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壶zhōng kǔn
【释义】:
泛指妻室。壶,同“阃”,阃闱,妇女居住的内室。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崔侍中安潜,崇奉释氏……而中壶预政,以玷盛德,惜哉!”又指“中宫”,皇后的居处。
中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人zhōng rén
【释义】:
犹内人。指妻子。《古诗笺·吴均〈古意〉》:“中人坐相望,狂夫终未还。”闻人倓注:“中人,室中之人,谓思妇也。”
中帷-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帷zhōng wéi
【释义】:
本指室中的帷幔,引申为内室并指正妻。清·李渔《怜香伴·逢怒》:“娶是娶过一房了,只因惭鸠拙,少内才。因此上,缺中帷,把贤待。”
中帏-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帏zhōng wěi
【释义】:
同“中帷”,指正妻。清·李渔慎孪交·攘婚》:“我缺中帏,求亲甚虔。”
区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区中qū zhōng
【释义】:
人世间,谓疆域之中。汉·张衡《思玄赋》:“逼区中之隘陋兮,将北度而宣游。”
中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岳zhōng yuè
【释义】:
即嵩山。以其在五岳之中,故称。《尔雅·释山》:“嵩高为中岳。”《史记·封禅书》:“中岳,嵩高也。”
中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珰zhōng dāng
【释义】:
指宦官。宦官以珰为冠饰,故称。明·何景明《鲋鱼》诗:“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应开寝庙筵。”《明史·宦官传·魏忠贤》:“帝亦厌廷臣党比,复委用中珰。”党比,结党营私。
中贵-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贵zhōng gùi
【释义】:
有权势的太监。中,内宫。唐·李白《古风》:“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中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涓zhōng juān
【释义】:
指宦官。涓,水滴,原指涓人,即宫内洒扫的人,后转指太监。《明史·周兴瑞传》:“如辅臣阿中涓意,则其过滋大。”滋,更加。清·赵翼《行围即景·虎枪》诗:“中涓传旨催赐金,孔雀修翎长一尺。”
中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岱zhōng dài
【释义】:
泰山。南朝·宋·谢庄《上封禅仪注疏》:“更中岱,登牒天关,耀冠荣名,摛振声号。”摛(chí),传布、舒展。
中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宸zhōng chén
【释义】:
太空。宸,北极星所在地,借指天空。汉·张衡《西京赋》:“消雾埃于中宸,集重阳之清澂。”澂(chéng),清澈。
中天-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天zhōng tiān
【释义】:
高空中,当空。唐·杜甫《后出塞》:“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红楼梦》第四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中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宇zhōng yǔ
【释义】:
天宇,天空。《楚辞·王褒〈九怀·陶壅〉》:“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上跻。”王逸注:“大哉天下,难偏照也。盛气振迅,升天衢也。”
寰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寰中huáng zhōng
【释义】:
宇内,天下。寰,天下;宇宙。晋·孙绰《喻道论》:“焉复睹夫方外之妙趣,寰中之玄照乎?”唐·王勃《拜南郊颂序》:“天下黎人,知四海之安乐,寰中殊域,奉三灵之康泰。”清·龚自珍《保甲正名》:“械斗之风,宋世早有之;不但闽粤,且遍寰中,寰中何能一日安?”
富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富中fù zhōng
【释义】:
指肥沃的田地。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富中大塘者,句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去县二十里二十步。”晋·左思《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则丰巨万。”张铣注:“富中之氓,谓肥沃田中所居人也。”
中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畴zhōng chóu
【释义】:
泛指田地。畴,田地。晋·夏侯湛《春可乐赋》:“嘉新田之启莱,悦中畴之发菑。”南朝·宋·傅亮《喜雨赋》:“洒丰浸于中畴,覃余润于嘉蔬。”
中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唐zhōng táng
【释义】:
庭院。中,中庭;唐,本指大门至厅堂的路,引申为庭院。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李善注:“如淳《汉书》注曰:‘唐,庭也。’”汉·王粲《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姿。”
中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堂zhōng táng
【释义】:
庭院。三国·魏·曹丕《感物赋》:“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明·何景明《寄孙世其》诗:“系马中堂树,听莺上苑花。”又指“母亲”,见该条。
中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庭zhōng tíng
【释义】:
庭院;庭院之中。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醴泉,甜美的泉水南朝·宋·鲍照《梅花落》诗:“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宋·李清照《添字采桑子》词:“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桦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桦中huà jīn
【释义】:
桦皮做的头巾。《寒山子集·寒山诗》:“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
中黄-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黄zhōng huáng
【释义】:
指勇力威武之士。汉·张衡《西京赋》:“乃使中黄之士,育获之俦。”唐·李周翰注:“中黄,国名,其俗多勇力。育,夏育;获,乌获,皆古之勇力威武之士。”
夏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夏中xià zōng
【释义】:
夏季。晋·王羲之《谢仁祖帖》:“忽然夏中感怀,冷冷不适。足下复何似,耿耿。”唐·戴叔伦《送裴判官回湖南》诗:“莫怕南风且尽欢,湘山多雨夏中寒。”
中昊-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昊zhōng hào
【释义】:
夏天,特指盛夏。《尔雅·释天》:“夏为昊天。”中昊,为仲夏,亦指代夏季。宋·苏辙《谢入伏早出伏》:“深念早衰之质,许以中昊之休。”
中虚-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虚zhōng xū
【释义】:
指胸中空虚之处,又指心。《子华子·北宴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于中虚,则荆棘生矣。”又指“胸、胸腔”。见该条。
中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襟zhōng jīn
【释义】:
胸怀、心中。晋·陶潜《闲情赋》:“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宋·周敦颐《濂溪书堂》诗:“倚梧或欹枕,风月盈中襟。”
中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区zhōng qū
【释义】:
犹心胸。唐·李贺《酒罢赠张大彻诗》:“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
中臆-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臆zhōng yì
【释义】:
心胸、胸怀。唐·白居易《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诗:“中臆一以旷,外累都若遗。”
中筵-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筵zhōng yán
【释义】:
筵席。晋·潘岳《笙赋》:“尔乃促中筵,携友生。”友生,朋友。唐·王勃《秋日饯别序》:“响词辩于中筵,但觉清风满室。”
石虚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石虚中shí xú zhōng
【释义】:
砚的拟人之称。以其中空,故云。宋·苏易简《文房四谱·辞赋》:“石虚中字居默,南越高要也。隐遁不仕,因采访遇之端阳,拜即墨侯。”
郎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郎中láng zhōng
【释义】:
医生。南方某些地方对医生的称谓,始于宋代。宋·周密《武林旧事·诸色伎艺人·说药》对医生有杨郎中、徐郎中之称。
冥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冥中míng zhōng
【释义】:
阴间。宋·岑象求《吉凶影响录》:“治平中,黄靖国死,见冥中数狱吏指一所曰:此唐王后狱。”清·昭槤《啸亭杂录·蔡必昌》:“蔡太守必昌任四川重庆守,云能过阴间。预知冥中事。”
中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和zhōng hé
【释义】:
道教语。指元气。《太平经·和三气兴帝王法》:“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按:太阳指阳气,太阴指阴气,阴阳二气调合所生之气为中和,三者均称元气。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四二:“中和炼九气,甲子谢三元。”甲子,为年岁的代称。三元,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又称所尊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为“三元”,认为这是决定年岁好坏的根本。
中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旨zhōng zhǐ
【释义】:
皇帝诏谕。旨,皇帝旨意。唐·罗隐《使者》诗:“使者衔中旨,崎岖万里行。”清·蓝启肃《送郭华野总制湖广》诗:“中旨才传出汉宫,直教欢喜到儿童。”
中时-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时zhōng shí
【释义】:
午时。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五月十五日中时取之,阴干百日。”《陈书·儒林传·沈洙》:“若其日有长短,分在中时前后。”
中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国zhōng guó
【释义】:
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来版图扩大,中国指中原地区,亦泛指全中国。现代的中国具有其领土、制度的全新意义,而在旧体诗词的创作中仍用古之异名,以示其高雅。
中华-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华zhōng huá
【释义】:
古代中国居四方之中,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因称其地为中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与亮友善”,南朝·裴松之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新能沈翳哉。”《魏书·宕昌传》:“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中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土zhōng tǔ
【释义】:
指中国。《后汉书·西域传论》:“其国在殷乎中土。”《法苑珠林》卷十五:“西方写经同祖梵文,然三十六国往往有异。譬如中土,犹有篆籀之变体乎!”又指“中原”地区,见该条。
中夏-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夏zhōng xià
【释义】:
指华夏;中国。汉·班固《东都赋》:“因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晋书·王珣传》:“(桓)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吕向注:“中夏,中国。”唐·白居易《册新回鹘可汗文》:“克保大义,永藩中夏。”
中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州zhōng zhōu
【释义】:
指中国。谓其大地在天下之中。《汉书·司马相如传·大人赋》:“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颜师古注:“中州,中国也。”中州,亦指称今之河南省,因古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也泛指黄河中游地区,见“中原”条。
中诚-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诚zhōng chéng
【释义】:
内心真情,犹衷情。汉·班固《白虎通·丧服》:“故吉凶不同服,歌哭不同声,所以表中诚也。”明·陈子龙《送勒卣之金陵省试》诗之二:“黾勉望寥廓,结交繇中诚。”黾(mǐn),黾勉:努力,尽力;寥廓,高远空旷;繇,通“由”。
中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款zhōng kuǎn
【释义】:
犹中情。内心的真诚情意。款,诚意。晋·陆云《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三:“何用结中款,仰指北辰星。”《隋书·五行志下》:“是时北军临江,柳庄、任蛮奴并进中款,后主惑佞臣孔范之言,而昏闇不能用,以至覆败。”唐·李白《与贾少公书》:“以足下深知,具申中款。”
中情-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情zhōng qíng
【释义】:
犹“衷情”。内心的思想感情和真诚。《管子·形势解》:“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汉·张衡《思玄赋》:“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恧(nǜ),惭愧。《晋书·张轨传》:“弹剑慷慨,中情蕴结。”
中私-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私zhōng sī
【释义】:
内心的感情。五代·齐己《戊辰岁江南感怀》诗:“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
中素-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素zhōng sù
【释义】:
亦作“中愫”。犹衷情。明·宋濂《故龙泉县教谕汤府君墓志铭》:“大书茔间,表厥中素。”清·顾炎武《复张又南书》:“白石清泉,共谈中愫。”
中蕴-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蕴zhōng yùn
【释义】:
内心深藏的感情。蕴,深藏,包涵。明·李贽《答邓明府》:“所论甚见中蕴。”
中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庸zhōng yōng
【释义】:
儒家的哲学观点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不偏不倚和无过无不及叫中,不变叫庸。《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又为书名;亦指中等之才。
大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大中dà zhōng
【释义】:
中庸。《易·大有》:“《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王弼注:“处尊从柔,居中以大。”高亨注:“象大正处于尊贵之位,守大正之道。”后因以“大中”指无过与不及的中庸或中正之道。《汉书·孔光传》:“皇之不极,是为大中不立。”唐·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近世之言理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清·王夫之《诚明篇》:“君子之行藏刑赏,因时变通而协于大中,左宜右有,皆理也,所以在帝左右也。”
执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执中zhí zhōng
【释义】:
中庸之道,称作事无过无不及为执中。语出《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又指公平。
中道-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道zhōng dào
【释义】:
中庸之道。《孟子·尽心下》:“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涓乎!”
中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和zhōng hé
【释义】:
中庸。《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认为中和能使万事万物都达于和谐发展的境界。汉·马融《长笛赋》:“皆反中和,以美风俗。”反,同“返”。又指中正和平。
中节-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节zhōng jié
【释义】:
谓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一切合乎法度。《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唐·韩愈《答吕鉴山人书》:“议虽未中节,其不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
中流-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流zhōng liú
【释义】:
犹中道;正道。《荀子·礼论》:“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王先谦集解:“中流,犹中道。”
中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原zhōng yuán
【释义】:
广义指整个黄河流域,狭义指今河南一带。三国·诸葛亮《出师表》:“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宋·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中邦-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邦zhōng bāng
【释义】:
指中原,中国。《新唐书·陆贽传》:“自禄山抅乱,肃宗始撤边备,以靖中邦。”
中朝-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朝zhōng cháo
【释义】:
指中原。《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衣冠,指古代有地位有声望的人。赍(jí),以物送人,携带。《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是时,天下已乱,中朝人士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中地-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地zhōng dì
【释义】:
指中原,中国。以中间之土地,故称。《魏书·崔浩传》:“太祖用漠北醇朴之人,南入中地,变风易俗,化治四海。”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饮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中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甸zhōng diàn
【释义】:
指中原。《宋书·乐志一》:“方扫神州,经略中甸。”
中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方zhōng fān
【释义】:
指中原地区。以中间地方,故称。晋·傅贤《宜男花赋》:“猗猗令草,生于中方;花曰宜男,号应祯祥。”猗猗,美丽茂盛;令,善,美;祯(zhēn),吉祥。唐·卢纶《和崔侍郎游万固寺》:“闻说中方高树林,曙华先照啭春禽。”
中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畿zhōng jī
【释义】:
泛指中原地区。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文立》:“诸葛亮、蒋琬、费祎等子孙徙流中畿,宜见叙用,一则以慰巴、蜀民之心,其倾东吴士人之望。”又指京城附近地区,如王畿。
中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冀zhōng jì
【释义】:
中原地区。《逸周书·尝麦》:“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中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境zhōng jìng
【释义】:
犹中土,指中原地区。《魏书·礼志一》:“五位中境,奄有万方。”
中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区zhōng qū
【释义】:
指中原地区。宋·欧阳修《南省试策五道》:“国家守承乎之基,御中区之广。”
中壤-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壤zhōng rǎng
【释义】:
泛指中原地区。壤,土地。《晋书·裴嶷载记》:“慕容尤骧将军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慷慨之诚,义感天地,方扫平中壤,奉迎皇舆。”
中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土zhōng tǔ
【释义】:
中原。《淮南子·地形训》:“正中冀州曰中土。”《三国志·蜀志·姜维传》:“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伯约,姜维字;公休,诸葛诞;太初,夏侯玄。又指“中国”,见该条。
中县-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县zhōng xiàn
【释义】:
指中原。县,赤县(中国);王畿。《汉书·高帝纪下》:“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中县之民,中国县民也。”南朝·梁·刘孝标《辨命论》:“居先王之桑梓,窃名号于中县。”唐·许景先《奉和御制春台望》:“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中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宇zhōng yǔ
【释义】:
指中土、中原。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将徙县中宇,张乐岱郊。”吕延济注:“县,都也;中宇,中国(中原)也。”
中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州zhōng zhōu
【释义】:
指中原地区。《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者以百数。”宋·王安石《黄河》诗:“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又指“中国”,见该条。
虚中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虚中子xū zhōng zǐ
【释义】:
竹的拟人之称。以其中空,故名。宋·陶谷《清异录·木》:“三堂人家古柱础有文曰《虚中子生成记》初云:‘虚中子,姓节氏,化龙之后也。’隔十数字云:‘与笙箫令寿鬣、支离叟坚文,同志莫逆。’又其后云:‘子茁,封甘锐侯。’疑是昔人种竹记。窃记鬣是松,支是柏,茁是笋。”
中夏-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夏zhòng xià
【释义】:
指农历五月。谓其在夏季之中。唐玄宗《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中元-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中元zhōng yuàn
【释义】:
农历七月的代称。因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在该月,故云。佛教传说目连于中元节作盂兰盆会,以救被打入地狱的母亲。道观于是日亦作斋醮,以超度孤魂野鬼。唐·令狐楚《中元日献张尊师》诗:“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亦指农历七月十五日。
集中-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集中jízhōng
〈动〉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来;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
首先要集中力量攻下这个技术难题|集中精力|集中群众的经验和智慧|集中人力|集中财力物力|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这件工作上了|大商厦都集中在这条马路上
〈形〉聚集在一起的。常作谓语,也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
他听课时注意力多么集中|意见十分集中|权力太集中|高度集中的权力需要监督机制|个人主义的集中表现就是自私自利|苏州园林集中表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安排在一个班里|网点分布得太集中|职工住得不够集中
热中-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热中rèzhōng
〈动〉①急切盼望得到。常作谓语,必须带宾语。也写作“热衷”。
他一向热中名利地位,但到死也没达到目的|他前些时候爱好音乐,近来又热中体育活动了|热中小科技制作|热中无线电研究
②十分爱好某种活动。常作谓语。必须带表对象的补语。也写作“热衷”。
近年来,他非常热中于翻译外国名著|热中于游泳|热中于研究天文学|热中于游山玩水|热中于当一名画家
胸中无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胸中无数xiōngzhōngwúshù
见〔心中无数)
胸中有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胸中有数xiōngzhōngyǎushù
见〔心中有数〕
集中-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集中jízhōng
①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集聚起来——分散(我们这支武工队,平时~开来发动群众,战时就集中起来打击敌人。)、疏散(进入敌人警戒区就~开,最后到桥头集中。)、分散(精力~)②把经验、意见等归纳起来——分散(议论的内容太~,请大家再集中一些。)、民主(民主集中制要求,既要有在~基础上的集中,又要有在集中指导下的~。)
急中生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急中生智jízhāngshēngzhì
在紧急关头想出好的应付的办法——束手无策(杨子荣遇见小炉匠后,便急中生智,将计就计,大讲起所谓小炉匠拒绝投奔威虎山的往事来,弄得这个丧家之犬张口结舌,~,不得不反过来向“九爷”求饶。)
美中不足-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美中不足měizhōngbùzú
虽然很好,但还有缺点——十全十美(这件工艺品虽然制作精巧,但美中不足的是色彩浓淡失宜,还称不上~。)
切中要害-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切中要害qièzhòngyàohài
(言论或办法)正好击中(某种弊病)——隔靴骚痒(文艺批评家深入生活,提出的批评才会切中要害,否则难免有~的弊病。)
肉中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肉中刺ròuzhōngcì
扎到人体中的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掌上珠
无中生有-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中生有wúzhōngshēngyǒu
凭空捏造,硬把没有的事说成有——有案可稽(凡是用来定罪的材料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的。)、实事求是(揭发问题要~,不能无中生有。)
心中无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心中无数xīnzhōngwúshù
不了解情况,心理没底,处理事情没有把握——心中有数(在处理问题前,领导必须做到~,如果心中无数,就可能把事情办坏。)、成竹在胸、胸有成竹。
心中有愧-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心中有愧xīnzhōngyǒukuì
内心感到惭愧——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心中有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心中有数xīnzhōngyǒushù
对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处理问题有一定的把握——心中无数(他究竟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还是~。可以先和他谈一谈,摸摸底,尽量做到心中有数。)
雪中送炭-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雪中送炭xuězhōngsòngtàn
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支持或帮助——锦上添花(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而是雪中送炭。)、落井下石(对有困难的同志应该是雪中送炭,不能~。)
言必有中-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言必有中yánbìyǒuzhòng
说话中肯,一说就能说到点子上——言不及义(他每次发言总是~)
正中-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正中zhèngzhōng
中心点——旁边(屋子正中放一张桌子,~有几把椅子。)
置身其中-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置身其中zhìshēnqízhōng
把自己放在事情当中——作壁上观、置身事外(如果我们~,什么问题也就感觉不到;如果置身其中,就会发现这里面的名堂不少哩!)
中-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zhōng
指中国——西(中~医结合)、外(~文)、洋(~为中用)
中断-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断zhōngduàn
中途停止或断绝——继续(谈判中断了两天,经过磋商后,又~进行下去了。)
中国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国画zhōngguóhuà
国画——西洋画
中间-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间zhōngjiān
①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两头、两端(提倡抓~带中间的工作方法)②中心——旁边
中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听zhōngtīng
(话)听起来满意——难听(中听的话不一定是好话,~的话也不一定是坏话。)
中心-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心zhōngxīn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边缘(雨过放晴,残留的乌云现出了亮晶晶的~,中心还是灰暗的/~地区)、周围(他坐在花园中心的草坪上,环视~的景色。)
中学-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学zhōngxué
清末称我国传统的学术——西学
中央-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央zhōngyāng
①中心地方——边缘(~地区)②特指国家政权或政治团体的最高领导机构——地方(要发挥中央和~两个积极性)
中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转zhōngzhuǎn
铁道部门指中途转车——直达(大连去武汉只能中转,不能~。)
中靶-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靶zhòngbǎ
打中靶子——脱靶(没有一枪~,全都中靶了。)
中毒-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毒zhòngdú
人或动物由于某些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发生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或死亡等现象——解毒(食物中毒可用这种药来~)
中举-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中举zhòngjǔ
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落第(范进~多次,最后一次终于中举了。)
中庸-古语词今用词典
中庸zhōngyōng
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主张待人接物不偏不倚,不变不易。孔子尊崇周礼,一切以周礼为衡量的准绳,要人们办事不偏不倚,调和折衷。一旦世风有变,他就叹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作为待人接物不偏不倚,不变不易的一种道德,可算是最高最完美的呀!但很久以来,民众已少有此德了。)(《论语·雍也》)
今沿用本义。
《社会》:“无个性的文化和中庸意识,遗传给了一代代中国人,虽经现代文明的洗涤淡化,但仍难以消除尽净,即便是当代中国青年,在西装革履的躯体里,依然流淌着这种无个性和中庸的血液。”《博览群书》:“作者呼吁善良的人们抛弃‘太多的温柔敦厚,太多的中庸’,用正气压倒邪气。”《中国作家》:“他仇恨中庸,有时不免偏激,是因为他觉得偏激往往比中庸更接近真理。”
当中 中间 正中-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当中 中间 正中
当中dāngzhōng611中间zhōngjiān611 正中zhèngzhōng
方位词。指中心的或中部的位置。
“当中”所指的位置不一定是严格的中心部位,往往较宽泛地用于居中或大体处在中心的情形。例如:“看见两个婢女站在两旁,一个皇后似的,站在当中,摇头掩袖,咿咿的唱”(《冰心选集》);“在湖面当中,有个密生树木的小岛”。
“中间”强调处于与任何对称的两端距离一致之处。例如:“我便在外白渡桥北岸的邓脱路中间,日新里对面的贫民窟里,寻了一间小小的房间”(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餐桌中间放着一盆盛开的玫瑰”;“暗暗的红火投射在正屋中间一昏黑的宽甬道上”(曹禺编剧:《家》)。
“正中”强调恰是中心的地方,用于严格地处于中心部位的情形。例如:“楼下正中是客厅,常是闲着”;“廊正中屋檐下挂着一盏红牛角灯”(曹禺编剧:《家》);“户外摄影时,一般不宜把人像置于画面的正中”。
满意 中意-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满意 中意
满意mǎnyì 中意zhòngyì
动词。表示“觉得或认为(某种对象)符合自己心愿”的意思。
“满意”含有“认为无缺点而颇为理想”的意味;可带“很”、“非常”、“十分”、“极”等程度副词的修饰成分。例如:“参谋长很满意我们的报告”(《一九五七年散文特写选》);“对于他的发言,我非常满意,确实说得又恳切又有力”;“史俊找不着孙舞阳,不胜惆怅的时候,陆慕游却正满意地了却一桩心事”(茅盾:《蚀》)。
“中意”强调合意,含有“喜欢”的意味;一般不带程度副词的修饰成分,口语里很少使用(有的南方方言地区内则常用),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先要做一番‘侦察’,对有关的书、资料等有一个全面的印象和了解,从中挑出你所中意的书”(《中国青年》,1980,10);“割布、买绦子、缝衣裳、做被窝,又怕女儿不中意花色,样样逼着女儿亲自过目”(杨朔:《三千里江山》)。
中断 中止 中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中断 中止 中辍
中断zhōngduàn612中止zhōngzhǐ612 中辍zhōngchuò
动词,指中途停下来。
“中断”强调连续或接连下去的关系断了;含有“停顿以后有可能再继续进行或回复原来的运动、活跃状态”的意味;广泛地用于活动、行为、关系。例如“听见耳边人声在喊,毒瓦斯,毒瓦斯,他想已经交手,不会的——思想一中断,他便受了致命一击”(端木蕻良:《大江》);“然而他的冠军之梦,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暴发,中断了”(《人民文学》,1982,1);“他也企图让自己沉入往事的回忆。可是刚起了个头,便又中断”(茅盾:《锻炼》);“两国间的外交关系中断了将近二十年”。
“中止”含有“中途停止以后不再进行”的意味,多用于活动、行为;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赵秀才本也想……亲身去拜访举人老爷的,但因为有剪辫的危险,所以也就中止了”(鲁迅:《阿Q正传》);“这种堕落的、自我麻醉的生活,心里知道不对,可哪一天才会中止呢”。
“中辍”和“中止”意思一致,但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用于进行的活动或事情;书面语色彩浓厚,口语里不用。例如“有时甚至杜门谢客,埋头写作……前几年在‘五·七’干校时也没有中辍过”(《人民日报》,1977.11.27);“读至此中辍,置书膝上,复取橘置掌中把玩,闭目玩味”(《沫若文集》,第三卷)。
中间 当中-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中间 当中
中间zhōngjiān94当中dāngzhōng94
方位词。指处于两事物之间或事物两端之间的位置。
“中间”强调“在……之间”。例如:“月亮走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时会发生日蚀”;“西面是千仞的绝壁,与隔岸的绝壁相对峙,两壁的中间,便是他刚走过的那一条自北趋南的通路”(郁达夫:《沉沦》);“世人与他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同上)。
“当中”强调“在两物或两头所夹着的部分”。例如:“两座大楼当中有一块草坪”;“这条小河当中倒有好几条桥沟通两岸市区”。
中听 顺耳 入耳-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中听 顺耳 入耳
中听zhōngtīng 顺耳shùn’ěr 入耳rù’ěr
形容词。表示听起来合乎心意,使人爱听。
“中听”强调使人爱听。例如:“她觉得方才觉民说的话很中听”(巴金:《秋》);“况且黄医生的品行早已得了静的信仰,自然他的议论更加中听了”(茅盾:《蚀》);“号声清远,悦耳中听,声闻数里”(端木蕻良:《曹雪芹》,上卷);“中听的,喊声‘对’,不中听的,骂一顿,大家觉得正需要这样的发泄”(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顺耳”强调合乎心意,含有“话语说得恰当”的意味。例如:“周老太太厌烦地看了枚一眼,别的人也觉得枚的话听起来不大顺耳”(巴金:《秋》);“这话我听着真不顺耳”(《当代》,1982,3);“尽管我也听到过对这本书有这种那种的善意建议、不理解、某些不满或冷淡,但大都还是顺耳的反映”(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前言》)。
“入耳”强调让人很愿意听进去,听起来舒服;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忠言多不入耳,入耳的言辞则往往缺乏诚意而无用处”;“话虽十分入耳,然而不可信以为真”;“文种的话说得太重了。‘要买民心’?他的话是很不入耳的”(曹禺等:《胆剑篇》)。
“入耳”在表示“进入耳朵”的意思时(如说:“真是不堪入耳”;“听而不闻,话未入耳”),是个词组,不是“中听”“顺耳”的同义词。
中心 核心-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中心 核心
中心zhōngxīn612核心héxīn612
名词。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事物的关键。
“中心”强调主要性和支配作用。例如:“十月革命爆发,莫斯科成了世界革命的中心”(《瞿秋白文集》,第一卷);“京沪失守后,军事和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武汉”(郭沫若:《洪波曲》);“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核心”强调作为事物基础及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性质;意思比“中心”重,有以果核作比喻的形象色彩。例如:“思维能力是智能结构的核心”(《人民日报》,1982.1.5);“这倒是一个核心问题,然而这个核心却和在上海、南京一样,根本没有被人重视”(郭沫若:《洪波曲》);“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
中央 中心 核心-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中央 中心 核心
中央zhōngyāng 中心zhōngxīn611 核心héxīn611
名词。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中央”所指的位置比较确定,意思较为具体;多用于明确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事物部位。例如:“他……挺挺地立在小分队的包围中央”(曲波:《林海雪原》);“她使劲敲敲,歌声低回婉转,眼睛只瞧中央,不看听众”(老舍:《鼓书艺人》);“草坪的中央有个儿童雕象”。
“中心”强调是一定范围内部适中之处;用得较广泛,既可用于能具体感知的事物部位,也可用于不能具体感知而只是推想到的事物部位。例如:“手榴弹的落点很好,几乎在敌人的机关枪阵地的中心爆炸了”(欧阳山:《三家巷》);“从地球中心看来,北极在赤道北面,南极在赤道南面”。
“核心”含有“围在当中”的意味,有以果核作比喻的形象色彩。例如:“把这群……鬼子兵,囚在一处,困在核心,有如铁皮包卵”(刘流:《烈火金钢》);“它不断地往下钻,一直钻到岩层的核心地方”。
“中央”特指国家或党派的最高领导机构时(如:“这要由中央审批”),与“中心”、“核心”无同义关系。
中止 中断-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中止 中断
中止zhōngzhǐ610中断zhōngduàn610
动词。表示“使中途停止”的意思。
“中止”含有“使停止后不再进行”的意味,多用于活动、行为;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他受了很大的刺激,认为医治中国人的麻木的精神比起医治他们的肉体更为重要……于是他就决定中止学医而从事文学了”(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他忽然发觉队附中止了叙述,更加生起气来”(沙汀:《还乡记》);“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钱钟书:《围城·序》)。
“中断”强调停止本来连续或接连下去的关联;含有“使停止后,不妨碍回复原来的运动或活跃状态”的意味;可用于活动行为或联系。例如:“一连多少年除了三天年假,一天也不中断练习”(《新华文摘》,1982,1);“大约于一九四八年尾我离香港,因此不得不中断此书写作计划,而只成了第一部《锻炼》”(茅盾:《锻炼·小序》);“我们从此中断了彼此间的通讯联系,现在互不知道对方在哪里生活和工作”。
铭感五中-实用委婉语词典
铭感五中
意为您对我的帮助将由衷地铭记。“五中”,即五脏。也作“感泐五中”、“五衷铭感”、“铭感肺腑”、“铭心刻骨”。
雪中送炭-实用委婉语词典
雪中送炭
用于感谢别人在紧要关头为自己排忧解难。原意在大雪天给人送来了炭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