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如果)是什么意思
如果-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
“如果”,连词。用在假设复句前边分句的句首或句中,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
1.后边分句根据前边的假设,用陈述句或反问句表示结果。例如:
①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曹禺《雷雨》)
②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胡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鲁迅《骂杀与捧杀》)
③对龚鼎的处理也不能说就毫无讨论的余地。但是接二连三的说客使他警觉起来:如果不是县委书记的表侄,能有这么多人劝他“慎重”、“不要简单化”、“考虑后果”……吗?(王蒙《说客盈门》)
④如果为了不值钱的老百姓而丢失了值钱的古物,岂不被洋大人所叹,而且要腾笑国际?(茅盾《欢迎古物》)
2.后边分句对前边的假设本身作出评价,常用指示代词“这、那”做主语,复指前边的假设。例如:
⑤但是,我们如果不查考它们的来历,就往往把它们也当做什么了不起的古迹,也笼统地加以保护,甚至替它们做了义务宣传,这就太不值得了。(马南邨《古迹要鉴别》)
⑥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有谁象这样来说话、作文,那真是啰嗦到了极点。(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3.有时,后边表示结果的分句本身也是一个复句,全句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多重复句。例如:
⑦如果不在实践中向这个方向前进,只是自以为是,说是“懂得”,其实并没有懂得。(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⑧如果一篇文章所讲的道理错误,引用的材料虚假,即使在形武(辞章)上如何漂亮,也决不会被认为是好文章。(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例⑦后一部分是一个转折关系复句。例⑧后一部分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4.有时,前边分句并列叠用两个以上的“如果”,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不止一个。例如:
⑨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铁凝《哦,香雪》)
“如果”表示假设关系,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跟后边分句的“便、还、就、那、那么、也、则、总”等合用,构成“如果……就……”之类的格式。
【辨析】
如果——如——若——如若
四者都是连词,用在假设复句的前边分句,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如”、“若”后面多带单音词,用于书面。“如若”多用于书面。“如果”可以放在前边分句,说明一种事实或作出一种判断,以衬托后边分句,而“如”、“若”、“如若”则不能。
如果——如其——如若
三者都是连词,意思相同,都用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如其”、“如若”多用于书面。“如果”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常用。
如果——假如——倘若——要是 (见“假如”条)
如果——即使 (见“即使”条)
如果……便……-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便……
“如果”,连词;“便”,副词。配对构成“如果……便……”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便”,相当于“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跟假设情况相一致的结果或结论。多用于书面。例如:
①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茅盾《风景谈》)
②午后到黄昏,如果你是一个风景画家,便可以随时捉到新鲜、奇丽的印象。(王统照《青岛素描》)
③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杨朔《茶花赋》)
有时,前边分句句末用助词“的话”跟句首或句中的“如果”呼应,组成“如果……的话”的格式,加强假设语气。例如:
④乐珺想,如果正气看得到的话,这里表现出来的便是那沛乎塞苍旻,使人把生死置于度外的正气了!(宗璞《弦上的梦》)
如果……的话-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的话
“如果”,连词;“的话”,助词。搭配组成“如果……的话”的格式,用在假设关系复句的前边分句,句首或句中用“如果”引出一种假设,句末用“的话”呼应,以强调假设的语气。例如:
①中国有兵舰和轮船在外国内河行驶吗?如果没有的话,外国人不是明白白欺负中国吗?中国人难道就能够低下头来活受他们的欺负不成?!(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②她想:如果不是叛徒出卖的话,敌人怎么会知道老赵藏的地方呢?(峻青《党员登记表》)
③如果按个人取得的战果评的话,我们副连长绝对可以评为战斗英雄!(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有时,先说出结果或结论,再用“如果……的话”追叙据以推论的假设。例如:
④公司里的薪水,总是要发的,如果不打仗的话。(洪深《咸鱼主义》)
⑤妹妹嘴角挂上了一丝笑容,一丝涩苦的笑容,几天来的第一次笑,如果那种惨然的表情也能算是笑容的话。(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如果……还……-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还……
“如果”,连词;“还”,副词。配对构成“如果……还……”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如果”用在前边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或原因,“还”,有“仍然”、“仍旧”的意思,用在后边分句,表示动作或状态继续存在,不因为前边的假设而改变。例如:
①但是,我们还不应该仅仅从作者使用笔墨的方法上去理解书画同源的道理。如果光是这样看问题,认识还只能停留在表面上。(马南部《书画同源的一例》)
②农夫心里想,如果把金印磨光了,也许将来人家还会出双倍的价钱。(马南邨《磨光了的金印》)有时,“还”有“又”、“再”的意思,承接上文,表示项目、数量的增加,或者范围的扩大。例如:
③如果加以整理,帮它发达,也是大众语中的一支,说不定将来还简直是主力。(鲁迅《门外文谈》)
④更重要的是,如果天然气发现得多了,还可以用来制造碳黑、肥料、人造石油以及其他许多化学工业产品。(马南邨《发现“火井”以后》)
如果……就……-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就……
“如果”,连词;“就”,副词。配对构成“如果……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如果”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就”承接上文,表示上述假设实现后自然会产生的结果。原因和结果是相一致的。例如:
①我想,如果专用一个人做骨干,就可以没有这弊病的。但自己没有试验过。(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②据说佛手要那里的土培植,要双龙泉水灌溉,才长得好,如果移到别处,结的佛手就象拳头那么一个,没有长长的指头,不成其为“手”了。(叶圣陶《记全华的两个岩洞》)
③在北京,如果你起个大早,到街头、广场、公园走走,你就会惊异原来有这么多人起身这样早,天蒙蒙亮就成群成阵在那里锻炼身体了。(秦牧《北京美事谈》)
有时,后边分句并列叠用两个以上的“就”,表示结论不止一个。例如:
④如果天有点旱,禾苗就象腌咸菜似的,枯死了,“谷仓”就变成了“空仓”。(陈残云《沙田水秀》)
⑤我们本不该再沿用班固的分类法;如果要继续用它,就应该赋予它以新的观念,就应该欢迎具有广博知识的杂家在我们的思想界大放异彩。(马南邨《欢迎“杂家”》)
⑥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有时,前边分句的句末用助词“的话”呼应,构成“如果……的话”的格式,突出假设语气;后边分句再用“就”引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⑦实际上,如果蜜蜂光会酿蜜而不具备战斗本领的话,蜜蜂的命运恐怕就相当糟糕了。(秦牧《花蜜与蜂剌》)
⑧如果您实在寂寞的话,就来部队住上几天,这里虽然没有山茶花陪伴着您,但有更好、更美的人!(宋学武《敬礼!妈妈!》)
⑨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陆文夫《美食家》)
有时两组以上的“如果……就……”叠用,表示多组假设复句的并列。例如:
⑩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毂,他们就看了滑稽剧。(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⑾如果冷气在摄氏零下二十三度以内,雪花就成为细微的针状;如果寒冷超过摄氏零下二十三度,雪花就必然成为六角形的。(马南邨《雪花六出》)
有时,用“如果……就……”的格式,表示前后对比。“如果”引出一种事实或判断,“就”引出相关的另一事实或判断,前后对比,强调后者。例如:
⑿我以为,就这两个庙宇来谈,杨家庙如果值得兴修,张公庙就更值得兴修;张公庙既然不值得重视,杨家庙也就更不值得重视了。(马南邨《两座庙的兴废》)
如果……那(那便、那就)……-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那(那便、那就)……
“如果”、“那”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如果……那……”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在用前边分句的句首或句中,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那”用在后边分句的句首,承接上文,引出后边表示结果的分句。“那”之后,一般不停顿。例如:
①如果经济制度竟改革了,那上文当然完全是废话。(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②老霍也仅问他,“同志,不怕议论纷纷,就怕鸦雀无声。如果听不到群众的声音,那问题才是真正严重的了!”(蒋子尤《机电局长的一天》)
③听人说,此外还得做排击共产主义的论文,如果不肯做,或者不能做,那自然,非终身反省不可了,而做得不够格,也还是非反省到死则不可。(鲁迅《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有时,前边分句用“如果”引出一种事实或判断,用来衬托后边分句,加以对比。例如:
④如果阿拉伯人的谚语说:“人生的欢乐是在马背上”,那我们要说:人生的幸福,是在勘探队的骆驼背上。(鲍昌《芨芨草》)
有时,后边分句“那”的后面连用“便”、“就”,构成“那……便(就)……”的格式,表示要是上文假设的情况实现了,自然会有这样的结果。“就(便)”放在谓语前,有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例如:
⑤“阿二真是一个侠肠的汉子!”如果在无意中忽然听到这赞扬的话,那他的勾镰刀便有力的飞闪得更快了。(胡世频《械斗》)
⑥如果蜜蜂失去了它的刺,那它在被人类收进蜂房养殖以前,遭遇大概就相当不幸,也不可能象现在这样大量地繁殖了。(秦牧《花蜜与蜂刺》)
⑦可是,我清楚地知道,任何一个新的局面,绝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打得开的,如果他没有群众的支持,那他就什么都作不成。(峻青《黎明的河边》)
有时,前边分句句末用助词“的话”呼应,构成“如果……的话”的格式,加强假设语气。后边分句再用“那”或“那就”推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⑧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调。(峻青《秋色赋》)
⑨当然,如果我们不用这种刻薄的语言,从善意的角度上去认识这一点的话,那也可以说,这是使他牢固地保持着军人风度的唯一的方式……(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
⑩如果我高兴的话,再配点玉色的颜料加进去,那就神鬼都看不出痕迹来了!(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辨析】
那(连词)——那(代词)
“如果……那……”的格式中的“那”,有时作为连词出现,有时却是指示代词。连词“那”置于后边分句句首,主语之前;代词“那”置于后边分句句首,充当主语,复指前边分句的假设,后边分句对这一假设作出评价。例如:
⑾如果说一品红是从外国传来的,那恐怕是不合事实的吧!(马南邨《一品红》)
例⑾的“那”是指示代词,作主语,复指前文“一品红是从外国传来的”的假设,并用后边的“恐怕是不合事实的吧”对这一假设作评价。
如果……那么(那么就)……-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那么(那么就)……
“如果”、“那么”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如果……那么……”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
1.前边分句句首或句中,用“如果”引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边分句句首用“那么”配搭,承接上文,推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如果一个局长级的干部下到一个小厂去当“芝麻官儿”,那么他(或她)将处于怎样不愉快、不自然的境地,哪怕是理发员,哪怕是刚学习用推子的徒工也是能想象的。(王蒙《悠悠寸草心》)
②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茅盾《白杨礼赞》)
③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事物怎样改变了名称,那么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象前边分析《战国策》那一段文字的时候已经讲过的,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有时,用“如果……那么……就……”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副词“就”放在谓语之前,有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例如:
④晚会是不知不觉地形成的,什么人如果凭着偶然的机运,燃起了堆篝火,那么,在草原上,还在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的时候,战士们就自然地集拢来了。(宋之的《草地颂歌》)
⑤如果能够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2.前边分句用“如果”或者“如果说”引出一种事实或一种判断,后边分句用“那么”引出相关的另一事实或判断,前后对比,强调后者。例如:
⑥老实说,我是一看见就头痛的,觉得远不如就用万国通用的拉丁名来得爽快,如果二十来个字母都认不得,请恕我直说:那么,化学也大抵学不好的。(鲁迅《门外文谈》)
⑦如果说“九一八”的沈阳事变好象晴天一霹雳,那么“一二八”的上海血战光景就是暴风雨罢?(茅盾《血战后的一周年》)
⑧如果说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是二十三年,那么咱们这个给国家提供机电设备的厂子,自身的现代化必须在八到十年内完成。(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有时,用“如果说……那么……就(便)……”的格式,表示前后对比,以前者映衬后者。例如:
⑨大理的花又多又好。尤其是茶花,如果说云南茶花甲天下,那么,大理茶花就该是盖云南了。(曹靖华《洱海一枝春》)
⑩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象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象是春天了。(碧野《天山景物记》)
⑾如果说春季是樱花的,那么,秋季便该是红叶的了。(茅盾《红叶》)
有时,前边分句句首或句中,用“如果”引出假设,并在句末用助词“的话”呼应,构成“如果……的话”的格式,以强调假设的语气。后边分句仍用“那么”或者“那么就”推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⑿如果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可爱的祖国的未来操心的话,那么,你还要承认,宋宝琦身上所反映出的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极个别的!(刘心武《班主任》)
⒀如果寻根究底,还要细找原因的话,那么,这做家具的事,在陈继根的心坎里,已经长了一种癖根。(高晓声《陈继根癖》)
⒁如果你真的爱我们小余的话(从你给他的来信看,你好象还在爱他),那么,就请你帮助我们。(周克芹《勿忘草》)
如果……那末(那末就)……-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那末(那末就)……
“如果”、“那末”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如果……那末……”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意思和用法跟“如果……那么……”相同。多用于书面。
1.前边提出假设,后边推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如果现在没有正确的政策,那末极端的困难还在后头。(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②如果它们那时还没有退去中国海,还没有为我们所消灭,那末,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中,以更勇猛的力量,去压迫它们,去毁灭它们!(郑振铎《离别》)
③如果一定要说秘诀,那末,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
有时用“如果……那末……就……”的格式。“就”放在谓语之前,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④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⑤而学生如果自命不凡,看到入门很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末,他就什么也学不成。(马南邨《从三到万》)
2.前后对比,前者映衬后者。例如:
⑥如果一部分的商人、地主和官僚仍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前身,那末,一部分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就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前身了。(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⑦如果说,赵德贵老师对聂玉玲老师的忿恨是用往一旁扭脖子来表示,那末,胡其林老师对聂玉玲老师的不满,则是用更亲切的微笑来致意。(何士光《青砖的楼房》)
⑧如果说,第一阶段的阵地防御,由于当时的条件,不能看作重要的,那末,第三阶段的阵地攻击,由于条件的改变和任务的需要,将变成颇为重要的。(毛泽东《论持久战》)
有时,前边分句用“如果……的话”的格式表示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边分句用“那末”、“那末就”配搭,引出结果或结论。例如:
⑨如果把生活去喻作图画的话,那末,这总不能不算是很有意味的几幅呢。(钟敬文《太湖游记》)
⑩首先得声明,我决不一般地反对吃喝;如果我自幼便反对吃喝的话,那末,当我呱呱坠地之时,也就是一命呜呼之日了,反不得的。(陆文夫《美食家》)
如果……也……-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也……
“如果”,连词;“也”,副词。配对构成“如果……也……”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引出假设的情况;“也”推出结果。“如果……也……”句式承接上文所列述的一种或几种情况,表示将出现跟上文所述的类同的结果。例如:
①如果说,在俄国,没有一九〇五年的经验就不会有一九一七年的胜利;那末,我们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十七年以来的经验,也将不会有抗日的胜利。(毛泽东《论持久战》)例①上文说的是如果俄国“没有一九〇五年的经验”,下文说的是如果我国“没有十七年以来的经验”,尽管上下文的假设和结果都不同,但两者性质相同,可以类比,用副词“也”来表示类同。
“如果……也……”所表示的假设关系跟它所承的上文所述的情况的类比,有两种:一种是相类并举,例如:
②对此,除了由跟他一起离职的老婆子(她在这之前是某军区医院的护士长)日常护理以外,按宽大为怀的慈悲规定,他还能定期到离小镇五十里开外的一家军医院诊察。如果毛病突然发作,没有药,也可临时到镇医院就诊。(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
另一种是相反对举,例如:
③原有的反革命分子肃清了,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反革命分子。如果我们丧失警惕性,那就会上大当,吃大亏。不管什么地方出现反革命分子捣乱,就应该坚决消灭他。但是就全来说,反革命分子确实不多了。如果说现在全国还有很多反革命分子,这个意见也是错误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如果……则……-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则……
“如果”、“则”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如果……则……”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如果”,表示假设的情况或原因;“则”相当于“那么”,放在后边分句的句首,承接上文,引出结果或结论。多用于书面。例如:
①这都因为人太少的缘故,如果人多了,则翻译的可以专翻译,创作的可以专创作,批评的专批评;对敌人应战,也军势雄厚,容易克服。(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②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鲁迅《读书杂谈》)
有时,“则”跟副词“就”连用,强调结果的必定性。例如:
③如果大家同意这个基本方针,则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我们的文学艺术学校,文学艺术刊物,文学艺术团体和一切文学艺术活动,就应该依照这个方针去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有时,前后分句各引出一个相关的事实或判断,互相映衬,强调后者。例如:
④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⑤如果说我是因为副指导员而参加垦荒队的,妹妹则是因为我才来到“满盖荒原”上的,我是她唯一的亲人。(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如果……总……-关联词语词典
如果……总……
“如果”,连词;“总”,副词。配对构成“如果……总……”的格式,表示假设关系。“如果”表示假设的情况或原因;“总”表示无论如何结果必定是这样的。例如:
①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②但是,我们如果遇到不懂的事情,总要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无知;发现自己有错误,就不要怕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马南邨《多学少评》)
③如果考查起来,农村自然村落之间,总能找到最初的血缘关系。(宋学武《干草》)
有时,前边分句叠用两个以上的“如果”,表示假设的情况不止一个。例如:
④怎么说呢,如果你需要,如果你愿意,事情总能解释得十分圆满,使自己十分满意。(何士光《青砖的楼房》)
如果-现代汉语大词典
如果rú guǒ
【释义】:
连词。表示假设。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一个人,如果是真心革命,就不会让个人主义的灰尘迷住眼睛。”
如果-汉语大词典
如果
【1】连词。表示假设。《前汉书平话》卷上:“如果不利﹐截旗營前﹐以定勝敗驗之。”{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入党》:“一个人﹐如果是真心革命﹐就不会让个人主义的灰尘迷住眼睛。”《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如果文章會做﹐我提拔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