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中国国学文化2024/11/2 8:53:18浏览次数:
公元前1046年初,周武王率领军队长途远征,讨伐商纣王。 在仅仅一个月时间内,崛起于西隅的“小周邦”就迅速消灭了“大殷商”而成为天下共主。
这个成功似乎来得太快了一些,大大超出了周人的预期。 以至于在改朝换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殷、周过去的尊卑格局仍然深深地印在周人的心目中,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是大邦,仍然定格在“殷是大邦、大邑,而周是方国、小邦”的传统记忆中。正如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所说的:“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在这里,周人虽然自豪地宣示上天护佑周人,但是他们很久不敢忘记自己是小邦。 在西周几代君主的意识中,始终铭记着“小邦周”代替“大邑商”的戏剧性转变,反思何以小邦可以轻易取代大国,大国何以会一败涂地。
因而周人自称小国、小邦,应当不是无病呻吟,也不仅仅是思维惯性,更主要的是自警、自诫。 正如周公摄政以后教导周武王少帝康叔说:“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尚书·召诰》)而又告诫召公说:“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尚书·君奭》)而周公自己得出的结论则是:“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
周公作为先王圣贤,儒家先驱,从他发自肺腑的言论中,我们是能够看到当时周人内心的焦虑的: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胜利,但又担心这种胜利不能长久。 因此,周朝初期的君主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才反复强调要镜鉴前代的盛衰、治乱,反思桀、纣淫乱败亡的教训,承继禹、汤明德隆治的经验。 正如《诗经》中所说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周是一个小邦,要灭商,靠的是重人事,修道德,实行仁爱之政,使天下归心,万民附焉。《史记·周本纪》中说:西伯被囚羑里,放归后“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看来,天命必须和人事相配合,不尽人事,仅信天命,灭亡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尚书》中说:“天命靡常,惟德是从。”“天命”是存在的,天佑王命也是不容怀疑的,但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摆在面前,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 所以才有了“天难谌”、“天不可信”、“天命靡常”这些自警的说法。
周人也相信,殷商当初推翻夏朝的暴政是享受“天命”的,可是其不修道德,荒芜朝政,弄得民怨沸腾,众叛亲离,最终亡了国。 所以,“天命”是不会永远庇护一族一姓,而总是垂青那些布施德行的君主,临幸那些政治昌明的王朝。天命存在,并不代表享有“天命”是随意的,更不意味着是永恒的。“天命”和“人事”是有感应的,只有那些尽了“人事”的王朝,只有那些坚持“修德”的君主,才配永远享有“天命”。 周人一开始就是从小邦周(对于大邦殷)的道德性来确立其取代商殷的合法性。“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蔡仲之命》)上天昭示的秩序、安康与德具有同一关系,德与善可以使王朝实现“治”,而暴和恶则使社会陷入“乱”,所以治乱的根本在于“德”。这里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那就是:上天为什么会钟情于“德”呢? 据《金縢》记载,某年秋日,“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 (《尚书·金縢》)从节令、风力来看,这其实就是一场龙卷风造成了自然灾害。 但周人认为,这是上天在发怒,在为周公鸣不平,“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因为成王曾经怀疑、冷落周公。 从上天为德发怒警戒世人来看,德乃是天的本质要求,一旦人间有“不德”之事,上天就会降下不祥之兆。
《酒诰》中说:“兹亦惟天若元德。”《召诰》中说:“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看来,上天只会嘉美那些有大德之人,君主以德祈天,表明皇天眷顾周人的中介是德。 因此,德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媒介,有德之人可以登上天庭。
那什么是“德”呢?按照《说文解字》对“德”字的解释:“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段玉裁注释说:“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 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俗字假‘德’为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意思是说,“德”是一个“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概念,指的是内心的仁善修养和外在的惠爱行为。 对个人来讲,“德”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安身立命之本。 对国家社稷来讲,修德能够德化天下,治国安邦,是社会稳定的需要,是维护统治的必需。
我们可以看到,“德”,作为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一开始就有着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是“体”,是目的,是安身立命之本,而另一方面是“用”,是手段,是维护统治的策略选择。 前者是“修身养性之法”,后者是“君人南面之术”。韩非子说“上古竞于道德”,说得就是道德本身具有政治、事功的一面,修德,不是像后来孟子所说的关在屋子里面“养浩然之气”,而是同“得天下”的政治抱负结合在一起,因此带有政治谋略的痕迹。 正因为此,《史记·周本纪》中说,周文王回到西岐以后“阴修德行善”。 修德行善本是光明正大之事,何以偷偷摸摸? 太史公妙用一“阴”字,亦在点出其政治的方略。
其实,西周初期强调“修德”、“敬天”、“保民”,仍然是政治的需要,是政治策略的选择。看重的是德之“用”,而非德之“体”。商朝的灭亡让周朝看到,民心向背在改朝换代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武王伐纣的战争状况就清楚地体现了这种影响力。《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远征商纣,纣王也发兵七十万抵抗,“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 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在司马迁笔下,这场战役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商纣军队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投降情绪,似乎他们早已作好准备,单等武王到来。 即使根据《尚书·周书·武成》中的说法,商人一度为纣王浴血奋战,两军决战异常惨烈,以致血流漂杵,但是《武成》确实也提到商人阵前反戈,“前徒倒戈攻于后”。 由于商人阵前反戈,帮助周人在一天之内打败纣王,使武王顺利地夺取了天下。
正是这种思路,周人的信仰较之商朝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眼睛不再百无聊赖地盯着天上的“宾帝”,而是开始关注世间的事情。 于是,殷商天命神学意识形态的坍塌,迎来的是周朝“郁郁而文乎”的天下大治。 德即得,有德才能得;无德则无得。 播种着“德”,即收获着“得”,这正是孔子孜孜以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之路。 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文乎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这个成功似乎来得太快了一些,大大超出了周人的预期。 以至于在改朝换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殷、周过去的尊卑格局仍然深深地印在周人的心目中,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已经是大邦,仍然定格在“殷是大邦、大邑,而周是方国、小邦”的传统记忆中。正如成王五年的《何尊铭》所说的:“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在这里,周人虽然自豪地宣示上天护佑周人,但是他们很久不敢忘记自己是小邦。 在西周几代君主的意识中,始终铭记着“小邦周”代替“大邑商”的戏剧性转变,反思何以小邦可以轻易取代大国,大国何以会一败涂地。
因而周人自称小国、小邦,应当不是无病呻吟,也不仅仅是思维惯性,更主要的是自警、自诫。 正如周公摄政以后教导周武王少帝康叔说:“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尚书·召诰》)而又告诫召公说:“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尚书·君奭》)而周公自己得出的结论则是:“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
周公作为先王圣贤,儒家先驱,从他发自肺腑的言论中,我们是能够看到当时周人内心的焦虑的: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胜利,但又担心这种胜利不能长久。 因此,周朝初期的君主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才反复强调要镜鉴前代的盛衰、治乱,反思桀、纣淫乱败亡的教训,承继禹、汤明德隆治的经验。 正如《诗经》中所说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周是一个小邦,要灭商,靠的是重人事,修道德,实行仁爱之政,使天下归心,万民附焉。《史记·周本纪》中说:西伯被囚羑里,放归后“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纣由是稍失权重。”看来,天命必须和人事相配合,不尽人事,仅信天命,灭亡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尚书》中说:“天命靡常,惟德是从。”“天命”是存在的,天佑王命也是不容怀疑的,但夏、商、周三代更替的事实摆在面前,使周人不得不怀疑“天命”的永恒。 所以才有了“天难谌”、“天不可信”、“天命靡常”这些自警的说法。
周人也相信,殷商当初推翻夏朝的暴政是享受“天命”的,可是其不修道德,荒芜朝政,弄得民怨沸腾,众叛亲离,最终亡了国。 所以,“天命”是不会永远庇护一族一姓,而总是垂青那些布施德行的君主,临幸那些政治昌明的王朝。天命存在,并不代表享有“天命”是随意的,更不意味着是永恒的。“天命”和“人事”是有感应的,只有那些尽了“人事”的王朝,只有那些坚持“修德”的君主,才配永远享有“天命”。 周人一开始就是从小邦周(对于大邦殷)的道德性来确立其取代商殷的合法性。“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尚书·蔡仲之命》)上天昭示的秩序、安康与德具有同一关系,德与善可以使王朝实现“治”,而暴和恶则使社会陷入“乱”,所以治乱的根本在于“德”。这里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那就是:上天为什么会钟情于“德”呢? 据《金縢》记载,某年秋日,“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 (《尚书·金縢》)从节令、风力来看,这其实就是一场龙卷风造成了自然灾害。 但周人认为,这是上天在发怒,在为周公鸣不平,“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因为成王曾经怀疑、冷落周公。 从上天为德发怒警戒世人来看,德乃是天的本质要求,一旦人间有“不德”之事,上天就会降下不祥之兆。
《酒诰》中说:“兹亦惟天若元德。”《召诰》中说:“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看来,上天只会嘉美那些有大德之人,君主以德祈天,表明皇天眷顾周人的中介是德。 因此,德是沟通天地、人神的媒介,有德之人可以登上天庭。
那什么是“德”呢?按照《说文解字》对“德”字的解释:“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段玉裁注释说:“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 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俗字假‘德’为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意思是说,“德”是一个“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的概念,指的是内心的仁善修养和外在的惠爱行为。 对个人来讲,“德”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安身立命之本。 对国家社稷来讲,修德能够德化天下,治国安邦,是社会稳定的需要,是维护统治的必需。
我们可以看到,“德”,作为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一开始就有着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是“体”,是目的,是安身立命之本,而另一方面是“用”,是手段,是维护统治的策略选择。 前者是“修身养性之法”,后者是“君人南面之术”。韩非子说“上古竞于道德”,说得就是道德本身具有政治、事功的一面,修德,不是像后来孟子所说的关在屋子里面“养浩然之气”,而是同“得天下”的政治抱负结合在一起,因此带有政治谋略的痕迹。 正因为此,《史记·周本纪》中说,周文王回到西岐以后“阴修德行善”。 修德行善本是光明正大之事,何以偷偷摸摸? 太史公妙用一“阴”字,亦在点出其政治的方略。
其实,西周初期强调“修德”、“敬天”、“保民”,仍然是政治的需要,是政治策略的选择。看重的是德之“用”,而非德之“体”。商朝的灭亡让周朝看到,民心向背在改朝换代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武王伐纣的战争状况就清楚地体现了这种影响力。《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远征商纣,纣王也发兵七十万抵抗,“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 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 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纣。”
在司马迁笔下,这场战役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商纣军队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投降情绪,似乎他们早已作好准备,单等武王到来。 即使根据《尚书·周书·武成》中的说法,商人一度为纣王浴血奋战,两军决战异常惨烈,以致血流漂杵,但是《武成》确实也提到商人阵前反戈,“前徒倒戈攻于后”。 由于商人阵前反戈,帮助周人在一天之内打败纣王,使武王顺利地夺取了天下。
正是这种思路,周人的信仰较之商朝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眼睛不再百无聊赖地盯着天上的“宾帝”,而是开始关注世间的事情。 于是,殷商天命神学意识形态的坍塌,迎来的是周朝“郁郁而文乎”的天下大治。 德即得,有德才能得;无德则无得。 播种着“德”,即收获着“得”,这正是孔子孜孜以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之路。 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文乎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
下一篇:血缘和权力的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