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间最短的不是直线
中国国学文化2024/11/1 10:16:03浏览次数:
在几何学上有一个公理:两点间直线最短。 也就是说,将两点连接在一起,直线的距离是“最经济”的。 这种思路也形象地道出了西方人的直线思维。 所以西方人很重视“规矩”,所有的人都要按“规矩”办事。 对国家而言,最大的“规矩”就是法律;对个人、团体而言,最大的“规矩”是契约。 总之,整个社会都要纳入“规矩”,杜绝人情,杜绝偶然因素,以实现方方面面的“最经济”。
而受“阴阳”思维的影响,中国人的“规矩”意识却是淡泊的。 阴阳相反相成,变动不居,且互相纠缠,弯弯曲曲,哪里会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规矩”呢? 即使有“规矩”,也应该是因时而变,因地制宜,怎么会直来直去,不讲变通呢? 西方人说“两点间直线最短”,我们中国人则说“欲速则不达”,两点间最短的恰恰不是直线。 看似“最经济”,可能离目标会越来越远,而最有效的,恰恰是那条弯弯曲曲的迂回的道路。
所以,我们中国的智慧最讲究迂回——歪曲着前进。 歪曲是策略,前进是目的,迂回之术可以说是刚柔相济的贴切运用。 远行之人,前有高山挡路、石头绊脚,自然会想办法绕过去,或动脑筋另辟蹊经。 这种做法应用在人情世故里,便是绕着圈子达到目标:有些话不能直言,便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候为了使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便绕弯子、兜圈子,甚至“顾左右而言它”,将其套牢。
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求人办事,从来不会像西方人“此来为某事”那样直截了当开题,因为这样很不风雅。如果是生客就更显得冒昧了。中国人向来讲究在“察言观色”上做文章,就像写八股文一样,有着启承转合的优美。 不仅有风格,而且有结构,大概可分为四段:①
第一段是谈寒暄、评气候。 诸如“尊姓”、“大名”、“久仰”、“夙违”及“今日天气如何”皆属于此类。 林语堂称之为气象学的内容,在此起“来则安之位,安而后情定”的作用,即联络感情。 这些内容在人们的生命空间中确实也有很大的共同性,不至于遭到抗拒。
第二段是叙往事、追旧谊。 这就更深一层了,要从大众皆有的生命空间过渡到彼此较为特殊的那一块,是深入的过程。林语堂戏称之为“史学”。 “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同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由是感情便融洽了。 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那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这一段做得好,双方感情可能会有真正的融洽。
第三段是谈时事、发感慨。 这可是政治学了。“感情既洽、声势斯壮”,于是便可联手出击,可进入“侃”的境界。 纵横的范围甚广,“包括有: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救国策,对于古月三王草将马二弓马诸政治领袖之品评,等等。 连带的还有追随孙总理几年到几年之统计。 比如你光绪三年听见过一次孙总理演讲,而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合计应得三十三年,这便叫做追随总理三十三年。”这一段做得好,感情更为融洽,声势又壮,甚而至于相见恨晚,到了两胁插刀的程度。 至此,可认为到了陡然下笔、相机言事之际。
于是,这第四段就叫经济学——奉托“小事”。 可客气地起立,拿起帽子,然后兀而转来道:现在有一小事奉烦。 先生不是认识某某吗? 可否请写一封介绍信云云。 这一段要自然随意,不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或使对方觉得自己该欠他多大之情。 而是要利用前叙铺垫,陡然收笔,总结全文。
这种迂回之术,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兜圈子”。 看似复杂,其实中国人早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运用的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凡是深得此理的人,则会左右逢源,到什么地方都招人喜欢。 而那些不善于此道的人,则被我们称之为“一根筋”、“直肠子”、“碰到南墙不回头”,定会四处碰壁,没有好的人缘和人际关系。 这种处世观,这种“迂回与进入”的思维,正是那个“阴阳鱼”所打造的。
再讲一个故事。据史书记载,明代嘉庆年间,有一个“给事官”名叫李乐。此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 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对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面奏,结果把皇帝惹火儿了,以故意揭短罪,传旨把李乐的嘴巴上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去揭。 封了嘴巴,不能进食,就等于给他定了死罪。 这时,旁边站出一个官员,走到李乐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大声责骂:“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大骂,一边叭叭地打了李乐两记耳光,当即把封条打破了。 由于他是帮助皇帝责骂李乐,皇帝当然不好怪罪。 其实此人是李乐的学生,在这关键时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师。 如果他不顾情势,犯颜“直”谏,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可能也难脱连累。这个方法的使用真是巧妙至极。 李乐不懂得人际对局过程中“润滑当先”的道理,不懂得迂回之术,连自己的学生都不如。
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但中国又是一个不讲太多“规矩”的社会。 当没有了外在约束,一切都要靠人的“脑袋”的时候,如何处世确实就是一种智慧和一门学问了。 西方人讲规矩,你再有这种智慧也没有用,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施展的空间。 因此,与其说西方人的“契约意识”没有滋生中国式的这种处世智慧,还不如说,西方人的这种“守规矩”的精神取消了中国的处世智慧。 相反,信奉“阴阳”思维的中国人对“规矩”很不感冒,中国人也不相信“规矩”,这就为中国式的处世智慧搭起了一个施展的舞台,提供了一个发挥的空间。 在中国,人不可不讲究迂回,无迂则不亲和,不亲和则会孤立,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
① 林语堂:《冬至之晨杀人记》,载《林语堂文集》,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而受“阴阳”思维的影响,中国人的“规矩”意识却是淡泊的。 阴阳相反相成,变动不居,且互相纠缠,弯弯曲曲,哪里会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规矩”呢? 即使有“规矩”,也应该是因时而变,因地制宜,怎么会直来直去,不讲变通呢? 西方人说“两点间直线最短”,我们中国人则说“欲速则不达”,两点间最短的恰恰不是直线。 看似“最经济”,可能离目标会越来越远,而最有效的,恰恰是那条弯弯曲曲的迂回的道路。
所以,我们中国的智慧最讲究迂回——歪曲着前进。 歪曲是策略,前进是目的,迂回之术可以说是刚柔相济的贴切运用。 远行之人,前有高山挡路、石头绊脚,自然会想办法绕过去,或动脑筋另辟蹊经。 这种做法应用在人情世故里,便是绕着圈子达到目标:有些话不能直言,便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候为了使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便绕弯子、兜圈子,甚至“顾左右而言它”,将其套牢。
文化大师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求人办事,从来不会像西方人“此来为某事”那样直截了当开题,因为这样很不风雅。如果是生客就更显得冒昧了。中国人向来讲究在“察言观色”上做文章,就像写八股文一样,有着启承转合的优美。 不仅有风格,而且有结构,大概可分为四段:①
第一段是谈寒暄、评气候。 诸如“尊姓”、“大名”、“久仰”、“夙违”及“今日天气如何”皆属于此类。 林语堂称之为气象学的内容,在此起“来则安之位,安而后情定”的作用,即联络感情。 这些内容在人们的生命空间中确实也有很大的共同性,不至于遭到抗拒。
第二段是叙往事、追旧谊。 这就更深一层了,要从大众皆有的生命空间过渡到彼此较为特殊的那一块,是深入的过程。林语堂戏称之为“史学”。 “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同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由是感情便融洽了。 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那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这一段做得好,双方感情可能会有真正的融洽。
第三段是谈时事、发感慨。 这可是政治学了。“感情既洽、声势斯壮”,于是便可联手出击,可进入“侃”的境界。 纵横的范围甚广,“包括有: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救国策,对于古月三王草将马二弓马诸政治领袖之品评,等等。 连带的还有追随孙总理几年到几年之统计。 比如你光绪三年听见过一次孙总理演讲,而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合计应得三十三年,这便叫做追随总理三十三年。”这一段做得好,感情更为融洽,声势又壮,甚而至于相见恨晚,到了两胁插刀的程度。 至此,可认为到了陡然下笔、相机言事之际。
于是,这第四段就叫经济学——奉托“小事”。 可客气地起立,拿起帽子,然后兀而转来道:现在有一小事奉烦。 先生不是认识某某吗? 可否请写一封介绍信云云。 这一段要自然随意,不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或使对方觉得自己该欠他多大之情。 而是要利用前叙铺垫,陡然收笔,总结全文。
这种迂回之术,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兜圈子”。 看似复杂,其实中国人早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运用的炉火纯青、登峰造极。 凡是深得此理的人,则会左右逢源,到什么地方都招人喜欢。 而那些不善于此道的人,则被我们称之为“一根筋”、“直肠子”、“碰到南墙不回头”,定会四处碰壁,没有好的人缘和人际关系。 这种处世观,这种“迂回与进入”的思维,正是那个“阴阳鱼”所打造的。
再讲一个故事。据史书记载,明代嘉庆年间,有一个“给事官”名叫李乐。此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 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对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面奏,结果把皇帝惹火儿了,以故意揭短罪,传旨把李乐的嘴巴上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去揭。 封了嘴巴,不能进食,就等于给他定了死罪。 这时,旁边站出一个官员,走到李乐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大声责骂:“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大骂,一边叭叭地打了李乐两记耳光,当即把封条打破了。 由于他是帮助皇帝责骂李乐,皇帝当然不好怪罪。 其实此人是李乐的学生,在这关键时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师。 如果他不顾情势,犯颜“直”谏,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可能也难脱连累。这个方法的使用真是巧妙至极。 李乐不懂得人际对局过程中“润滑当先”的道理,不懂得迂回之术,连自己的学生都不如。
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但中国又是一个不讲太多“规矩”的社会。 当没有了外在约束,一切都要靠人的“脑袋”的时候,如何处世确实就是一种智慧和一门学问了。 西方人讲规矩,你再有这种智慧也没有用,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施展的空间。 因此,与其说西方人的“契约意识”没有滋生中国式的这种处世智慧,还不如说,西方人的这种“守规矩”的精神取消了中国的处世智慧。 相反,信奉“阴阳”思维的中国人对“规矩”很不感冒,中国人也不相信“规矩”,这就为中国式的处世智慧搭起了一个施展的舞台,提供了一个发挥的空间。 在中国,人不可不讲究迂回,无迂则不亲和,不亲和则会孤立,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
① 林语堂:《冬至之晨杀人记》,载《林语堂文集》,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