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②.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③.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④.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⑤.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⑥.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⑦.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⑧.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⑨.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⑩.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⑪.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①. 头的前部,脸。 如: 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②. 用脸对着,向着。 如: 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③. 事物的外表。 如: 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④. 方位,部分。 如: 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⑤.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 如: 一面鼓。
⑥. 会见,直接接头的。 如: 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⑦.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 如: 平面。曲(qū)面。
⑧. 粮食磨成的粉。 如: 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
⑨. 粉末。 如: 药面儿。
⑩.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 如: 面条。
⑪.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 如: 这种瓜很面。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①.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 如: 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②.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 如: 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③.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 如: 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拼音: yī miàn zhī cí
注音: ㄧ ㄇㄧㄢˋ ㄓ ㄘˊ
繁体: 一面之詞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偏听偏信 一面之辞
反义词: 兼听则明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用于否定句。
例子: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只听一面之词,必须全面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处理。
正音:“之”,读作“zhī”,不能读作“zī”。
辨形:“词”,不能写作“辞”。
歇后语: 原告说话 —— 一面之词
谜语: 1. 司 (谜底:一面之词)
2. 单方告别 (谜底:一面之词)
单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说词。《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文明小史・第二十八回》:“县里听了一面之词,将田主著实训饬一顿,斥退不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