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①.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 如: 惊车。惊群。马惊车败。
②.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 如: 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③. 震动。 如: 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
④. 出人意料的。 如: 惊喜。
①.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 如: 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②.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 如: 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wéi )。
③.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 如: 球胆。暖瓶胆。
①. 冷,与“暑”相对。 如: 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②. 害怕。 如: 寒心。
③.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 如: 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拼音: xīn jīng dǎn hán
注音: ㄒㄧㄣ ㄐㄧㄥ ㄉㄢˇ ㄏㄢˊ
繁体: 心驚膽寒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心惊胆战 心惊胆裂 心惊胆丧
出处: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飞虎授首》:“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例子:阿来《尘埃落定》第二章:“土司这种笑声会使人心惊胆寒。”
形容惊惧害怕到了极点。《明・崔时佩・西厢记・第十六出》:“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亦作“心惊胆慑”。
1:今日早晨,岛上忽然来了一只大鸟,其体形之大遮天盖地,着实把岛上众蛇吓得心惊胆寒,海蛟王挺身而出,赶走鸟魔,却久久不见回来,群蛇无不担心。
2:不冷不热地一句从老班的嘴里迸出,但传入我们耳中,让我们捉摸不透,老班那似笑非笑的面孔更让我们心惊胆寒。
3:瀑布水又如千万辆坦克同时起程,发出山崩地裂似的巨响,让人觉得心惊胆寒。
4:残存死尸呈焦黑色,长约1米,四肢几乎都烧成了碳灰,大脑、内脏全部暴露出来,眼睛烧成了黑窟窿,呲着牙,好像在诉说着悲惨的遭遇,触目心惊胆寒。
5:比如,害怕叫“心惊胆寒”,灰心叫“心如寒灰”;人刚死不久叫“尸骨未寒”,死者可称“寒骨”。
6:深夜,孤单的你在家难免心惊胆寒。不知你知否?今天是鬼猖狂活动的日子--万圣节,假若你怕了,赶紧发个短信求救,我来帮你把所有的鬼赶跑,你愿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