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拾遗


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成语分解

读音(dào), 辵部,共12画

①. 路,方向,途径。 如: 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②. 指法则、规律。 如: 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如: 道学。传道。修道。

④. 方法,办法,技术。 如: 门道。医道。

⑤.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⑥.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 如: 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⑦.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 如: 会道门。一贯道。

⑧. 说,讲。 如: 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⑨. 用语言表示情意。 如: 道喜。道歉。道谢。

⑩. 线条。 如: 铅笔道儿。

⑪.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⑫.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⑬. 量词。 如: 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⑭.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shí,shè), 手部,共9画

㈠ 拾 [ shí ]

①. 捡,从地上拿起。 如: 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②. 收,敛,整理。 如: 收拾。拾掇。

③. “十”的大写。

④.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㈡ 拾 [ shè ]

①. 古同“涉”,历,经由。 如: 拾级而上。

读音(yí), 辵部,共12画

①. 丢失。 如: 遗失。遗落。

②. 漏掉。 如: 遗忘。遗漏。

③.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 如: 补遗。路不拾遗。

④. 余,留。 如: 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⑤. 死人留下的。 如: 遗骨。遗言。遗嘱。

⑥. 不自觉地排泄。 如: 遗尿。遗精。

⑦.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 如: 遗传。

⑧. 抛弃。 如: 遗弃。

成语概况

拼音: dào bù shí yí

注音: ㄉㄠˋ ㄅㄨˋ ㄕˊ ㄧˊ

繁体: 道不拾遺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路不拾遗

反义词: 打家劫舍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紧缩式
  • 感情 褒义
  • 年代 古代
  • 热度 常用

成语意思

出处: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人人称赞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辨形:“拾”,不能写作“失”;“遗”,不能写作“遣”。

谜语: 路有冻死骨 (谜底:道不拾遗)

故事: 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因逃难到秦国,主张法制国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严明,不循私情。经过一段时间,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

成语解释

【释义】

即“路不拾遗”。见“路不拾遗”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路不拾遗”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路不拾遗”原作“道不拾遗”。商鞅原本是卫国的贵族,喜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后公叔痤死,魏王不用,于是逃亡至秦国,得到秦孝公赏识,用为秦国宰相。商鞅治理秦国,实行变法,施行法令极其澈底,一切公正无私。惩治犯罪之人,不避强权贵族;奖赏有功者,也不会偏袒亲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处罚其老师,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后,路上有别人遗失的物品,大家都不会把它捡起来据为己有,人民对于不应得的东西,也不会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军政方面,国家军备也显得十分强大,诸侯各国因此都很畏惧秦国。后来“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于形容社会风气良好。“路不拾遗”的实际例子,分别在《韩非子・内储说下》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记载:孔子在鲁国的时候,把鲁国治理得很好。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当了五年宰相,也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让国家出现了“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

【书证】

  • 01.《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源)
  • 02.唐・司空图〈解县新城碑〉:“人皆知耻,道不拾遗;视礼法之率由,信恩威之并济。”

成语造句

1. 道不拾遗,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扬波,知中国有圣人。
2. 全国解放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3. 人们都希望出现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那么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3. 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4. 人人称赞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5. 这类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之事,在我们村可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6.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个古人美好的愿望,如今在我们文明村已变成现实了。
7. 解放了,社会安定,很快就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新气氛。
8. 古之先民,率直天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淳朴厚道,崇德尚品;揖让进退,克己复礼。今之我们,努力学习;传递文明,爱心接力!
9. 时人赞叹,建文时,法网疏阔,道不拾遗,士风朴茂,尚义者多。
10. 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11. 近闻芷江河清海宴、歌舞升平,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此乃曲县长治理有方,本督军佩服。
12. 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
13.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风气很好。
14. 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
15. 端时治兵泾原,招流民溃卒,所过人供粮秸,道不拾遗
16. 但是人们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生活相安无事。
17. 斗纨绔,治贪官,除奸臣,他让百姓安居乐业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18. 一度出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局面。
19. 却说包丞相镇守边庭,人民乐业,百姓讴歌,道不拾遗,犬不夜吠。
20. 现在村里连联防队也没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对他们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21. 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22. 唐太宗,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23.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人见人惯的。
2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秩序大大好转,许多地方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25. 不要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那几个小蟊贼,我们国民的素质还没有尽善尽美,我们的社会治安状况还没有达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26. 西汉黄霸任颍川郡太守,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视农桑,施行教化,吏治清明,道不拾遗,皇帝因此下诏称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
27. 这些人所到之处,必夷其豪,族灭豪猾之属,连坐奸豪之家,在某些郡县确实收到了“道不拾遗、无犬吠之盗”的效果。
28. 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29. 这位老臣身子不好,但他上不负朝廷,下不欺百姓,拖着病体卧治淮阳七年,将淮阳治理得“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30. 一堂课下来,居民们学会了用英语打招呼,而Willie夫妇说,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学会了中国成语“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成语接龙

“遗”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遗臭万年
  • 年富力强
  • 强弩之末
  • 末大不掉
  • 掉以轻心
  • 心安理得
  • 得不偿失
  • 失魂落魄
  • 魄散魂飞
  • 飞黄腾达
  • 达官显宦
  • 宦海风波
  • 波澜壮阔
  • 阔论高谈
  • 谈何容易
  • 易如反掌
  • 掌上明珠
  • 珠光宝气
  • 气急败坏
  • 坏法乱纪
  • 纪渻木鸡
  • 鸡犬不宁
  • 宁死不屈

“道”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津津乐道
  • 无人问津
  • 聊胜于无
  • 穷极无聊
  • 层出不穷
  • 密密层层
  • 人烟稠密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翻译

  1. Passersby do not touch others lost articles on the street.
  2. потéри инóго на дорóге не беру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