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如: 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②. 用于湖泊名称。 如: 青海。中南海。
③.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 如: 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 如: 人山人海。火海。
⑤. 漫无目标地。 如: 海骂。海找。
⑥.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 如: 海棠。
⑦. 特指中国上海。 如: 海派。
⑧. 姓。
①. 最下面的部分。 如: 底层。底座。底下(➊下面;➋以后)。海底。底肥。
②. 末了。 如: 年底。月底。到底。
③.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 如: 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④. 图案的基层。 如: 白底蓝花的瓶子。
⑤. 何,什么。 如: 底事伤感。
⑥. 古同“抵”,达到。
①. 同“的”。
①. 从水或其它液体里面取东西。 如: 捞取。打捞。大海捞针。
②. 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如: 捞一把。捞好处。
①.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 如: 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②.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③.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 如: 月刊。月薪。
④.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 如: 月饼。月琴。
⑤.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 月子。
拼音: hǎi dǐ lāo yuè
注音: ㄏㄞˇ ㄉㄧˇ ㄌㄠ ㄩㄝˋ
繁体: 海底撈月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枉费心机 海底捞针 徒劳无力
反义词: 行之有效 立杆见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例子:访拿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底捞月。(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
正音:“捞”,读作“lāo”,不能读作“láo”。
辨形:“捞”,不能写作“涝”。
辨析:“海底捞月”和“大海捞针”都有“白费力气”之意。但“海底捞月”比喻目标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大海捞针”比喻目标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
①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如:“他是有名的铁公鸡,跟他借钱,简直是海底捞月,我看是没指望了。”亦作“海中捞月”。
②形容弯腰向下捞起的姿势。如:“他猛下腰,来个海底捞月,就把球救了起来。”
③麻将上指最后一张牌自摸。或称为“海底摸月”、“海底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