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敌势均


同“力均势敌”。

成语分解

读音(lì), 力部,共2画

①.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 如: 力气。力量。

②. 一切事物的效能。 如: 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③.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 如: 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④. 用极大的力量。 如: 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⑤. 姓。

读音(dí), 攴部,共10画

①.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 如: 敌人。敌方。敌寇。

②. 指敌人。 如: 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

③. 抵挡。 如: 寡不敌众。

④. 相当。 如: 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⑤. 仇视。 如: 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读音(shì), 力部,共8画

①. 权力,威力。 如: 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②.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 如: 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读音(jūn), 土部,共7画

①. 平,匀,引申为调和。 如: 均衡。势均力敌。平均。

②. 皆,都,老少~安。

③.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

④.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

⑤. 〔~钟〕古代乐器。

⑥.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

成语概况

拼音: lì dí shì jūn

注音: ㄌㄧˋ ㄉㄧˊ ㄕˋ ㄐㄩㄣ

繁体: 力敵勢均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势均力敌

反义词: 天壤之别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联合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成语意思

出处:《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用法:作定语、宾语;形容双方力量相等。

例子:《周书·武帝纪下》:“兵连祸结,力敌势均,疆场之事,一彼一此。”

成语解释

【释义】

即“势均力敌”。见“势均力敌”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势均力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势均力敌”这个词语,一般用来指称双方势力与情势相当。在《逸周书・卷八・史记解》中有段话:“昔有南氏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竟进争权,下争朋党,君弗禁,南氏以分。”其中的“钧”通“均”,和“敌”字一样都是等同的意思。整句话是说:以前在有南氏这个国家,有两个臣子极受君王宠信,双方权势相当,为了胜过对方,两人于是各自结党营私,明争暗斗,最后终于导致国家分裂。后来“势均力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双方力量情势相当,不分上下。“势均力敌”一语,有时亦作“力均势敌”,如《尹文子》逸文:“两智不能相救,两贵不能相临,两辩不能相屈,力均势敌故也。”便是描述双方力量相当,所以在智、贵、辩三方面都无法分出高下。

【书证】

  • 01.《宋书・卷四二・刘穆之列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 02.《周书・卷六・武帝纪下》:“史臣曰:『自东西否隔,二国争彊,戎马生郊,干戈日用,兵连祸结,力敌势均,疆埸之事,一彼一此。』”

成语造句

1:他虽力敌势均地挣扎怒斥,但却没人听他的。

成语接龙

没有“均”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力”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群策群力
  • 鹤立鸡群
  • 杳如黄鹤
  • 鱼沉雁杳
  • 缘木求鱼
  • 广结良缘
  • 见多识广
  • 固执己见
  • 根深蒂固
  • 叶落归根
  • 粗枝大叶
  • 才短气粗
  • 博学多才
  • 地大物博
  • 顶天立地
  • 泰山压顶
  • 民安国泰
  • 祸国殃民
  • 幸灾乐祸
  • 三生有幸
  • 举一反三
  • 轻而易举
  • 避重就轻

翻译

  1. be in an equilibrium(Diamond cut diamo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