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 如: 胸脯。胸膛。胸腔。胸口。胸骨。胸椎。胸膜。胸怀(抱负、气量)。胸襟(同“胸怀”)。胸无点墨(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直抒胸臆。胸中有数(shù)。
①. 没有,与“有”相对;不。 如: 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①.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 如: 点滴。斑点。点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➋小的痕迹,如“油点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②.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③.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④.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 如: 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⑤.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 如: 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⑥. 项,部分,方面。 如: 优点。要点。特点。
⑦. 汉字笔形之一(丶)。 如: 点画。三点水。
⑧.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 如: 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⑨.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 如: 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⑩.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 如: 点头。点穴。
⑪. 引火。 如: 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⑫. 查对。 如: 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⑬. 指定,选派。 如: 点菜。点将(jiàng )。听众点播。
⑭. 指示,启发。 如: 指点。点拨。
⑮. 计时的单位。 如: 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⑯. 污。 如: 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⑰.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 如: 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⑱. 同“踮”。
①.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 如: 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
②.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 如: 墨水。油墨。粉墨登场。
③.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 如: 墨黑。墨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墨镜。墨绿。墨菊。墨晶(黑色的水晶)。
④. 贪污。 如: 贪墨。墨吏。
⑤.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 如: 墨刑。
⑥. 姓。
⑦. 古同“默”,缄默。
拼音: xiōng wú diǎn mò
注音: ㄒㄩㄥ ㄨˊ ㄉㄧㄢˇ ㄇㄛˋ
繁体: 胸無點墨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空空如也 不学无术 目不识丁
反义词: 博学多才 博古通今 满腹经纶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师自赞曰:‘匙桃不上个村夫,文墨胸中一点无;曾把空虚揣出骨,恶声赢得满江湖。’”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你别看他每天滔滔不绝的,实际是个胸无点墨的人。
辨形:“胸”,不能写作“凶”。
辨析:见“目不识丁”。
谜语: 肺部透视正常 (谜底:胸无点墨)
胸中没有一滴墨水。#典出《新唐书・卷二○一・文艺列传上・王勃》。比喻人毫无学识。△“不学无术”、“目不识丁”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2]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3],引被覆面卧,及[4],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1]典故或见于宋・吴子良《林下偶谈・卷一・饮墨》。
[2]勃:王勃(公元650—675),字子安,唐龙门人。曾任沛王府修撰,为初唐四杰之一。属文绮丽,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所作〈滕王阁序〉,为世所称。
[3]酣饮:畅饮。酣,音hān,畅快、尽兴。
[4]寤:音为wù,睡醒。
宋・吴子良《林下偶谈・卷一・饮墨》
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盖亦有据。《通典》载:“北齐策秀才,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东坡〈监试呈诸试官〉云:“麻衣如再著,墨水真可饮。”山谷〈次韵杨明叔〉云:“睥睨纨裤儿,可饮三斗墨。”又〈题子瞻画竹石〉云:“东坡老人翰林翁,醉时吐出胸中墨。”唐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汁数升。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改一字,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据说他在写文章前,不先构思,只是先磨几升墨水,一下子把它们喝个精光,然后拉起被子呼呼大睡。睡醒后,拿起笔来就开始写,不一会儿就能写出一篇文情并茂的好文章。当时的人都说,他肚子里好像有写好的文章,随时可以拿出来。后来从反面立义,称不能写好文章、缺少文才的人为“胸中无墨”。如唐代杜佑《通典》所说的:“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亦转而演变成“胸无点墨”这句成语,比喻人毫无学识。
语义比喻人毫无学识。
类别用在“才识浅薄”的表述上。
①这种财大气粗、胸无点墨的人,最令人生厌。
②这篇文章绝非是他那种胸无点墨的人写得出来的。
③且让我这个胸无点墨、不识字的白丁来教你怎么升火吧!
④我不知你为何会跟这种不学无术、胸无点墨之徒混在一起?
⑤这副对联的作者胸藏丘壑,岂是胸无点墨的俗夫所可比拟?
⑥哪知他胸无点墨,虽然急得满头大汗,这下联是怎样也对不出来。
⑦他明明是胸无点墨,却硬要附会风雅,才会写出这种不知所云的诗来。
⑧此时他恨不得用尽最美丽的词句来形容她,只可惜胸无点墨,一句也蹦不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