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成语分解

读音(mín), 氏部,共5画

①.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②.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③.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④.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⑤.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⑥.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⑦. 同“苠”。

读音(wéi), 心部,共11画

①. 单,只。 如: 惟独。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从。惟我独尊。

②. 但是。 如: 雨虽止,惟路仍甚泥泞。

③.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 如: 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④. 想,思考。 如: 思惟(亦作“思维”)。惟度(dù)(思量,揣度)。

读音(bāng), 邑部,共6画

①. 国。 如: 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读音(běn), 木部,共5画

①. 草木的根。 如: 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②.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 如: 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③. 草的茎,树的干。 如: 草本植物。

④. 中心的,主要的。 如: 本部。本体。

⑤. 原来。 如: 本来。本领。

⑥. 自己这方面的。 如: 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成语概况

拼音: mín wéi bāng běn

注音: ㄇㄧㄣˊ ㄨㄟˊ ㄅㄤ ㄅㄣˇ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民为邦本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主谓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成语意思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统治者。

例子:《元史·岳柱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

成语解释

【释义】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经・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元史・卷一三〇・阿鲁浑萨理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亦作“民为邦本”。

成语造句

1: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与“官本位”并行不悖的是“民本思想”,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2:“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凸显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浸润着中华民族“民惟邦本”的优秀基因,也昭示着党治国兴邦的制胜之道。

3:正如****理所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是为了给百姓构筑坚实后盾,提振消费信心。

4:“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阐述了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思想: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5: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才概括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经典表述。

6:环保重拳本固邦宁民惟邦本我还没有看清楚,2013年就过去了,雾霾遮住了我的眼睛。

成语接龙

“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本末倒置
  • 置之度外
  • 外强中干
  • 干卿何事
  • 事半功倍
  • 倍道兼行
  • 行色匆匆
  • 匆匆忙忙
  • 忙里偷闲
  • 闲云野鹤
  • 鹤立鸡群
  • 群策群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扫榻以待
  • 待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过其实
  • 实事求是

“民”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祸国殃民
  • 幸灾乐祸
  • 三生有幸
  • 举一反三
  • 轻而易举
  • 避重就轻
  • 无所回避
  • 聊胜于无
  • 穷极无聊
  • 层出不穷
  • 密密层层
  • 人烟稠密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翻译

  1. The people are the root of a country.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