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夺取。 如: 掠夺。掠取。抢掠。劫掠。
②. 擦过。 如: 掠视。浮光掠影。
③. 拷打。 如: 掠笞。掠治。拷掠。
④. 砍伐。 如: 掠林。
⑤. 顺手抓取。 如: 随手掠起一根棍子。
①.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 如: 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②. 形象。 如: 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
③. 描摹。 如: 影写。影抄。影宋本。
④. 指“电影”。 如: 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①.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 如: 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②. 表面的。 如: 浮皮儿。浮土。浮雕。
③. 空虚,不切实。 如: 浮夸。浮华。
④. 不沉静,不沉着。 如: 轻浮。浮躁。
⑤. 暂时的。 如: 浮记。浮支。
⑥. 可移动的。 如: 浮财。浮荡。浮吊。浮动。
⑦. 超过,多余。 如: 人浮于事。
⑧. 呈现,涌现。 如: 浮现。浮想。
⑨.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 如: 浮脉。
①.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 如: 阳光。月光。火光。光华(明亮的光辉)。
②. 荣誉。 如: 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光顾。光复。
③. 使显赫。 如: 光大。光宗耀祖。
④. 景物。 如: 春光明媚。
⑤. 光滑。 如: 光滑。光洁。光泽。
⑥. 完了,一点不剩。 如: 杀光烧光。吃光用光。
⑦. 露着。 如: 光膀子。
⑧. 单,只。 如: 光剩下一口气。
⑨. 姓。
拼音: lüè yǐng fú guāng
注音: ㄌˋ ㄧㄥˇ ㄈㄨˊ ㄍㄨㄤ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浮光掠影
反义词: 一丝不苟
出处:《新华日报》1943.8.28:“一个正视现实的人,不会只是去强调这掠影浮光,但亦决不故意去抹煞它。”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轻浮不深入。
即“浮光掠影”。见“浮光掠影”条。
此处所列为“浮光掠影”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浮光掠影”,指“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都是指虚幻而难以深入观察的事物。这个成语可能出自于清代冯班《钝吟杂录》卷五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冯氏纠缪的对象是宋代严羽所写的《沧浪诗话》。严氏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有一段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严氏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诗的写作,不是用来卖弄学问,谈道说理的;所以诗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的谈论,也不要只是卖弄语言文字。冯班认为严氏用“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来描述诗的写作是大有问题的。诗是用来“言志”,也就是用来“说出意念”的,只是为了把感情充分发抒,所以演变成咏歌,这虽然和正常言语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说“不落言筌”呢?诗也可以拿来表述讽刺的情感,这也就是论理呀!怎么可以说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认为严羽的见解就像严氏自己形容盛唐诗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一样,都是“浮光略影”,看起来似有见地,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脚跟没踏在地面上一样,是相当地空泛,不可信的。后来“浮光掠影”这个成语可能就从这里的“浮光略影”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识粗浅,不够仔细深入,也用来特指文章言论的内容肤浅空泛;有时也用来形容印象不深刻。
1:笔者不才,窥豹一斑,便敷衍这一部《掠影浮光》。
2:世人的偏见根深蒂固,往往掠影浮光,不知自己的闲言碎语有多么伤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