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勇气,有胆量。 如: 勇敢。果敢。敢闯。敢死队。敢作敢为。敢怒而不敢言。
②.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 如: 敢问。敢请。敢烦。
③. 方言,莫非。 如: 敢许。敢怕。敢是哥哥回来了?
①. 生气,气愤。 如: 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②. 气势盛。 如: 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③.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如: 怒族。
④. 谴责。 如: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①.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③.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①.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②.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③.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④.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⑤. 姓。
拼音: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注音: ㄍㄢˇ ㄋㄨˋ ㄦˊ ㄅㄨˋ ㄍㄢˇ ㄧㄢˊ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敢怒不敢言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指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例子:李忠见鲁达凶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性急的人。(明・施耐庵《水浒》第三回)
心里非常生气,但因畏惧受到惩罚,而不敢表现出来。《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王毛仲十分惭愧,奈他刚正素著,朝廷所礼敬,无可如何,只得敢怒而不敢言,但与众官饮宴,至晚而散。”《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他又是乡绅,又是盐典,又同府县官相与的极好,所以无所不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1:但其长袖善舞,庙堂江湖均是如鱼得水,一直稳如泰山,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2:我眼睁睁的看着水上飞领着荷花在我的桌面上落实着三光政策,而我就象一个亡国奴一样敢怒而不敢言,只剩下一肚子的冤屈。
3:那些不法地主一面在干部和群众之间进行挑拨离间,一面采取高压手段迫使群众敢怒而不敢言。
4:一百零五、在“四人帮”当道的年代,人们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5:我想要见义勇为抱打不平,喝止他的丑陋罪行,又怕自己势孤力薄争打不赢,只好偃旗息鼓敢怒而不敢言,眼巴巴地看着那工人逞凶肆虐荼毒生灵。
6:对于他的胡作非为,人们敢怒而不敢言。
7:村官们到处横行霸道,村民们敢怒而不敢言。
8:不期巨商窥伺此地,勾结衙府,强购此地,当地土著士绅,敢怒而不敢言,签卖家之约,所得微资,尚难以置业,此后众房披靡。
9:他们表面谦恭友爱,私底下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为了一己之私肆意妄为,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
10:更是气得胡须颤动,敢怒而不敢言。
11:在“四人帮”当道的年代,人们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12:旧社会的农民敢怒而不敢言,只有安分守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