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肥,肥肉。 如: 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②. 脂油。 如: 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③.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 如: 病入膏肓。
①.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 如: 膏油。
②.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 如: 膏笔。膏墨。
①. 中医指心下膈上的部位。 如: 膏肓(中国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心脏和膈膜之间为“肓”,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所以“病入肓肓”是指病重到无法医治了)。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①. 病,身体不舒适。 如: 疾病。目疾。残疾。讳疾忌医。
②. 一般的痛苦。 如: 疾苦。
③. 疼痛。 如: 疾首蹙额。
④. 恨。 如: 疾恶如仇。
⑤. 同“嫉”,妒忌。
⑥. 弊病,缺点。 如: “寡人有疾”。
⑦. 快,迅速。 如: 疾步。疾走。疾进。疾驰。疾足先得。
拼音: gāo huāng zhī jí
注音: ㄍㄠ ㄏㄨㄤ ㄓ ㄐㄧˊ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病入膏肓 不治之症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用法:作宾语;指绝症。
例子:必欲闻之,则当先之以卑辞,中之以喜色,则膏肓之疾,不劳扁鹊而自愈矣。(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得了重病,秦国国王秦桓公派名医缓前去为其治病。缓来到晋国,见到晋景公,把好脉后摇头叹息说:“大王的病已经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药力是无法到达的。”果然,没过多久,晋景公就病死了。
比喻难治的病。《明・陆灼・艾子后语・病忘》:“闻艾子滑稽多知,能愈膏肓之疾,盍往师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