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戈秣马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成语分解

读音(lì), 石部,共10画

①. 粗磨刀石。 如: 砺石。

②. 磨(mó)。 如: 砥砺(磨炼)。磨砺。

读音(gē), 戈部,共4画

①.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如: 干(gān)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

②. 姓。

读音(mò), 禾部,共10画

①. 牲口的饲料。 如: 粮秣。

②. 喂牲口。 如: 秣马厉兵(亦作“厉兵秣马”)。

读音(mǎ), 马部,共3画

①.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如: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②. 大。 如: 马蜂。马勺。

③. 姓。

成语概况

拼音: lì gē mò mǎ

注音: ㄌㄧˋ ㄍㄜ ㄇㄛˋ ㄇㄚˇ

繁体: 礪戈秣馬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厉兵秣马   励兵秣马   砺兵秣马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联合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成语意思

出处:《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用法: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成语解释

【释义】

戈,武器。“砺戈秣马”犹“厉兵秣马”。见“厉兵秣马”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厉兵秣马”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厉兵,磨利兵器。秣马,喂马。“厉兵秣马”指完成作战的准备。《左传》记载:鲁僖公三十二年,驻防郑国都的秦将杞子,派人报告秦王他们已掌管郑国都的北门,是攻打郑国的好机会。三十三年春天,秦王决定派兵攻打郑国。郑国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经商途中遇到秦军,知道秦军意图后,他一方面用四张兽皮和十二头牛慰劳赏赐秦军,一方面则是派人赶紧回报郑穆公这件事。郑穆公获报后,派人去招待秦国驻军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结果见到他们已经捆物装车、磨利兵器、喂好马匹,完成作战的准备。于是郑穆公将计就计派皇武子去送行,让秦军知道郑国已有防备,免去一场战争。后来“厉兵秣马”被用来指完成作战准备。亦用来比喻完成事前准备工作。另外在《左传・成公十六年》中,可见“秣马利兵”一词,也作比喻完成作战准备的意思。

【书证】

  • 01.《旧唐书・卷八四・刘仁轨列传》:“虽妖孽充斥,而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成语造句

成语接龙

“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扫榻以待
  • 待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过其实
  • 实事求是
  • 是古非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是非非
  • 非驴非马
  • 马到成功
  • 功亏一篑

“砺”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河山带砺
  • 气壮山河
  • 垂头丧气
  • 涕泪交垂
  • 痛哭流涕
  • 痛定思痛
  • 切肤之痛
  • 目空一切
  • 光彩夺目
  • 鼠目寸光
  • 城狐社鼠
  • 众志成城
  • 大庭广众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翻译

  1. sharpen the weapons and feed the horse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