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获取,接受。 如: 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②. 适合。 如: 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③. 满意。 如: 得意。扬扬自得。
④. 完成,实现。 如: 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⑤. 可以,许可。 如: 不得随地吐痰。
⑥.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①. 必须,须要。 如: 可得注意。
②. 极舒服,极适意。 如: 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①.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 如: 要不得。拿得起来。
②.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 如: 跑得快。香得很。
①. 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 如: 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
②. 姓。
①. 不记得,遗漏。 如: 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①. 捕鱼的竹器。 如: 得鱼忘筌(喻功成而忘其凭借)。
拼音: dé yú wàng quán
注音: ㄉㄜˊ ㄩˊ ㄨㄤˋ ㄑㄩㄢˊ
繁体: 得魚忘筌
感情 贬义成语
近义词: 忘恩负义 卸磨杀驴 兔死狗烹 得兔忘蹄 过河拆桥
反义词: 饮水思源
出处:庄周《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0回:“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人面兽心之人,实实可恶!”
故事: 古代一渔夫到河边捕鱼,他把竹器筌投进水里,全神贯注观看浮标,终于一条红鲢鱼上筌了。他十分高兴取下鱼把筌抛在一边,快步回家吹嘘自己的功劳。妻子说这是筌的功劳,问他筌到哪里去了,渔夫这才想起忘记带筌回家了。
筌,捕鱼用的竹器。“得鱼忘筌”指捕到鱼后,便忘掉了捕鱼的器具。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语出《庄子・外物》。后亦用“得鱼忘筌”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借物。△“得兔忘蹄”、“得意忘言”
[1]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2]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3]。吾[4]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1]荃:音quán,通“筌”。捕鱼的竹器。
[2]蹄:捕兔的器具。
[3]得意而忘言:不拘泥于字句言辞,既得其意,则忘其言。见“得意忘言”。
[4]安:何处、哪里。
筌,是竹编的鱼笼,用以捕鱼。蹄,是捕兔用的网子,即是兔罝。庄子用筌和蹄比喻为了达成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捕捉鱼和兔才是猎人真正的目的。如果已经捕捉到鱼,那筌就没有用处,已经捉到兔子,那蹄也失去了作用,这两者就可以抛弃不用了。同样的,言论和著作是用以阐明道理的工具,道家认为天地间的至理,并非言语文字所能传示,所以主张人不可拘泥于语言文字之中,一旦通达道理,就应该舍弃这些外在的形式。后来“得鱼忘筌”这句成语被用来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亦用来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借物,有背义忘恩之意。
语义比喻人在达到目的成功后就忘掉赖以成功的手段或凭借物。
类别用在“背信忘义”的表述上。
①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能得鱼忘筌,过河拆桥。
②他早已得鱼忘筌,别妄想会念旧日恩德,给你任何帮助。
③他功成名就后,竟得鱼忘筌,不承认曾经带他入行的师父。
④老王发财后,每年捐钱回馈乡里,不是那种得鱼忘筌的人物。
⑤你出的两本书,都是我们帮忙校对完稿的,现在竟然得鱼忘筌,不理会我们这些人了。
1:我不是得鱼忘筌的人,市里的那些领导包括王子明早已见过面,有的领导是避之不及,有愿帮忙的却无计可施。
2: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人面兽心之人,实实可恶!
3:人活一世,应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情,而不可忘恩负义,得鱼忘筌。
4:他早已得鱼忘筌,别妄想会念旧日恩德,给你任何帮助。
5:有些人认为奥巴马在选举结束后将支持者"抽干后抛弃得鱼忘筌"。
6: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能得鱼忘筌,过河拆桥。
7:真能善读一本智慧之书的读者,离真理总不会太远,无论知识怎么爆炸,也会得鱼忘筌的吧。
8:你出的两本书,都是我们帮忙校对完稿的,现在竟然得鱼忘筌,不理会我们这些人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