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①. 平静,稳定。 如: 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②.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 如: 安民。安慰。安抚。
③.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 如: 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④.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 如: 平安。转危为安。
⑤. 装设。 如: 安置。安家立业。
⑥.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 如: 他安的什么心?
⑦. 疑问词,哪里。 如: 安能如此?
⑧. 姓。
①.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 如: 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②.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 如: 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③.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如: 理科,数理化。理疗。
④.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 如: 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⑤.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 如: 理睬。答理。
⑥. 古代指狱官、法官。
⑦. 姓。
①. 获取,接受。 如: 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②. 适合。 如: 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③. 满意。 如: 得意。扬扬自得。
④. 完成,实现。 如: 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⑤. 可以,许可。 如: 不得随地吐痰。
⑥.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①. 必须,须要。 如: 可得注意。
②. 极舒服,极适意。 如: 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①.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 如: 要不得。拿得起来。
②.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 如: 跑得快。香得很。
拼音: xīn ān lǐ dé
注音: ㄒㄧㄣ ㄢ ㄌㄧˇ ㄉㄜˊ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问心无愧
反义词: 作贼心虚 问心有愧 忐忑不安
出处:清・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到后来忘却了真,相信了谎,也就心安理得,天趣盎然了起来。(鲁迅《病后杂谈》)
正音:“得”,读作“dé”,不能读作“děi”、“de”。
辨形:“理”,不能写作“礼”。
辨析:“心安理得”和“问心无愧”;都含有“自己认为做的事都合乎情理;心理很坦然”的意思。但“心安理得”偏重在按情理办事;心里坦然;多用于当事者心情的流露;“问心无愧”偏重在凭良心办事;扪心自问不心亏;多用于当事者的心理活动。
谜语: 半夜不怕鬼叫门 (谜底:心安理得)
形容心中坦然无所愧咎,则行事合情合理。※#语或本《论语・阳货》。△“问心无愧”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2]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3],[4]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1]典故或见于《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玄》。
[2]女:音rǔ,同「汝”。你。
[3]居丧:居父母之丧。
[4]食旨:吃美味的食物。
《三国志・卷九・魏书・诸夏侯曹传・夏侯玄》
中正则唯考其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升降。台阁总之,如其所简,或有参错,则其责负自在有司。官长所第,中正辈拟,比随次率而用之,如其不称,责负在外。然则内外相参,得失有所,互相形检,孰能相饰?斯则人心定而事理得,庶可以静风俗而审官才矣。
“心安理得”这句成语说明做事的时候,如果觉得心中坦然无所愧咎,所做所为就一定可以获得合理的说解。“心安”是“理得”的前提,心要不安,理就难得。在《论语・阳货》篇记载了一段孔子学生宰我来向孔子请教“三年之丧”的问题。宰我认为因父母之丧,当子女的要守三年的孝,都不能为礼作乐,礼乐岂不是会因此而失传?所以他觉得守一年丧应该就够了。孔子就反问他:父母丧不到三年,当子女的就吃好的,穿好的,心会安吗?宰我说:“安!”孔子就说:“你要能感到心安,你就去做吧!”孔子认为处事的时候,只要心里不会觉得不安,就一定可以说解,宰我既然可以觉得心安,当然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一般人都是受到父母三年的褓抱提携,所以为父母守丧三年,今天宰我认为只要为父母守丧一年就够了,是以孔子不禁要怀疑宰我年幼时,是不是也和常人一样,享有父母三年褓抱提携的恩情。
语义形容行事合情合理,则心中坦然无憾。
类别用在“坦然无愧”的表述上。
①我平生不做亏心事,当然心安理得。
②别管他人怎么说,你只要干得心安理得即可。
③这是我应得的报酬,我自觉拿得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④钱若不是自己赚来的,花起来总觉得不怎么心安理得。
⑤为人处事,但求心安理得,别人要怎样议论,我并不在意。
⑥这几年来,我自食其力,又不占他人便宜,自然心安理得。
⑦如果我们老是想到自己的安乐,而让别人去流血流汗,能心安理得吗?
同义“心安理得”及“问心无愧”都有自认无过,内心坦然的意思。
异义“心安理得”侧重于行为合理;“问心无愧”侧重于不失良知,毫无愧疚。
心安理得 | 问心无愧 | 例句 |
---|---|---|
✅ | ❌ | 钱若不是自己赚来的,花起来总觉得不怎么心安理得。 |
❌ | ✅ | 以你的贡献来讲,今天接受这个奖励,大可问心无愧。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