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讲,说。 如: 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②. 说的话。 如: 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③. 汉语的字。 如: 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④. 语助词,无义。 如: 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⑤. 姓。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①. 原因。 如: 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②. 自,从。 如: 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
③. 顺随,听从,归属。 如: 由不得。信马由缰。
④. 经过,经历。 如: 必由之路。由来已久。
⑤. 凭借。 如: 由此可知。
⑥. 古同“犹”,尚且,还。
⑦. 古同“犹”,犹如,好像。
⑧. 姓。
①.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如: 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②.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如: 暗中。房中。中饱。
③.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如: 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④.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如: 在研究中。
⑤. 特指“中国”。 如: 中式。中文。
⑥. 适于,合于。 如: 中看。
①. 恰好合上。 如: 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②. 受到,遭受。 如: 中毒。中计。
③. 科举考试被录取。 如: 中举。中状元。
拼音: yán bù yóu zhōng
注音: ㄧㄢˊ ㄅㄨˋ ㄧㄡˊ ㄓㄨㄥ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言不由衷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心口不一致。
犹“言不由衷”。见“言不由衷”条。
此处所列为“言不由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言不由衷”原作“信不由中”,指诚信不由中,信,人言也,亦言不由中意。春秋初年,周平王性格软弱,王室政权完全掌握在诸侯国的郑武公和其子郑庄公手里。对于这样的情况,周平王常常觉得不安,所以想将部分权力转移到虢公手上。郑庄公得知后,前往质问,周平王慑于庄公的气势,只好赶紧否认,并且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诚信。但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便真地将政权移转到虢公手里。郑庄公大为愤怒,于是强夺了周朝两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报复。周、郑两国从此交恶。史家对这件事的评论是:如果承诺不是发自于内心,即使强留人质作为抵押,仍然无法保证彼此能信守约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礼法,即使没有任何抵押物,也不会破坏盟约。后来“言不由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言词与心意相违背,今则多泛指心口不一,虚应敷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