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成语分解

读音(cái), 手部,共3画

①. 能力。 如: 才能。口才。这人很有才干。

②.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 如: 干(gàn)才。奇才。奴才。蠢才。

③. 副词。①方,始。 如: 昨天才来。现在才懂得这个道理。②仅仅:才用了两元。来了才十天。

读音(jiān), 八部,共10画

①.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 如: 兼旬(两个十天)。兼程。兼并。

②.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 如: 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顾。兼职。兼任。兼课。

读音(wén), 文部,共4画

①.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 如: 灿若文锦。

②. 刺画花纹。 如: 文身。

③. 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④.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 如: 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⑤.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如: 文化。文物。

⑥.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如: 天文。水文。

⑦. 旧时指礼节仪式。 如: 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⑧.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 如: 文质彬彬。

⑨. 温和。 如: 文火。文静。文雅。

⑩. 指非军事的。 如: 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⑪.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如: 文言。文白间杂。

⑫. 专指社会科学。 如: 文科。

⑬. 掩饰。 如: 文过饰非。

⑭.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 如: 一文不名。

⑮. 姓。

读音(wǔ), 止部,共8画

①.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 如: 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

②. 勇猛,猛烈。 如: 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

③. 半步,泛指脚步。 如: 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

④. 姓。

成语概况

拼音: cái jiān wén wǔ

注音: ㄘㄞˊ ㄐㄧㄢ ㄨㄣˊ ㄨˇ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文武双全   能文能武

反义词: 不文不武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主谓式
  • 感情 褒义
  • 年代 古代
  • 热度 一般

成语意思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文武全才。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八回:“故博王友文,才兼文武,识达古今。”

成语解释

【释义】

才智武略兼备。《后汉书・卷六十四・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成语造句

1:其实他不知道他曾经见过的那个冯立冯大人也是一个智勇双全,才兼文武,且对李建成忠心耿耿的人物。

2:盛唐贞观之治,房玄龄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王珪激浊扬清、嫉恶好善,魏征耻君不及尧、舜,以谏诤为己任。

3: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

4:权咨嗟将卒,发愤叹息,追思吕蒙、张温,以为据才兼文武,可以继之,自是拜建义校尉,领兵屯湖孰。

成语接龙

“武”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武不善作
  • 作威作福
  • 福至心灵
  • 灵丹妙药
  • 药到病除
  • 除恶务尽
  • 尽善尽美
  • 美不胜收
  • 收回成命
  • 命蹇时乖
  • 乖唇蜜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梅竹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才”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 博学多才
  • 地大物博
  • 顶天立地
  • 泰山压顶
  • 民安国泰
  • 祸国殃民
  • 幸灾乐祸
  • 三生有幸
  • 举一反三
  • 轻而易举
  • 避重就轻
  • 无所回避
  • 聊胜于无
  • 穷极无聊
  • 层出不穷
  • 密密层层
  • 人烟稠密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翻译

  1. be endowed with civil and martial virtue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