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字拼音是(hǎi),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0画

〔海〕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每”,五行属水。

〔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每声。本义是大海,海洋。

〔海〕字仓颉码是EOWY,五笔是ITXU86,ITXY98,四角号码是38157,郑码是VMZY,中文电码是3189,区位码是2603

〔海〕字的UNICODE是U+6D7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023,UTF-32:00006D77,UTF-8:E6 B5 B7。

〔海〕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074,属常用字

〔海〕字异体字是海、𣳗、𣳠、𣴴


名词

1.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sea; ocean;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孙叔敖举于海。 —— 《孟子·告子下》前途似海。 ——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半壁见海日。 ——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3.海水。

seawater;

煮海为盐。 —— 《汉书·晁错传》

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4.大湖或大池 。

lake;

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5.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border;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 《尔雅·释地》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 —— 《周礼·调人》

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6.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mare;

7.较大的器皿 。

large vessel;

银海;墨海。

8.大口,大嘴巴。

big mouth;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很多的。

many; much;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2.大的 。

extra large; of great capacity; very big;

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①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②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③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④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⑤漫无目标地。~骂。~找。

⑥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⑦特指中国上海。~派。

⑧姓。


笔顺:点、点、提、撇、横、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92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625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572頁,第15

《唐韻》、《正韻》:呼攺切;《集韻》、《韻會》:許亥切,𡘋音醢。《說文》:天池也,以納百川者。《釋名》:海,晦也,主承穢濁水,黑如晦也。《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

又,環九州爲四海。《書・禹貢》:四海會同。《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

又,物產饒富爲陸海。《前漢・東方朔傳》:所謂天下陸海之地。

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經》:天海十星,在壁西南。

又,州名。《廣韻》:〈禹貢〉徐州之域,七國時屬楚,秦爲薛郡,漢爲東海郡,後魏爲海州。

又,《韻補》叶虎洧切,音喜。《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飛隼,載飛載止。

又,叶火五切,音虎。陸雲〈陸丞相誄〉:靖共夙夜,匪寧匪處;經始綿綿,滂沱淮海。

《集韻》或作𣴴。

注解

〔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海〕字拼音是hǎ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每,五行属

〔海〕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每声。本义是大海,海洋。

〔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ǎi] ⑴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⑵ 用于湖泊名称⑶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⑷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⑸ 漫无目标地⑹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⑺ 特指中国上海⑻ 姓。

字源字形

海(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海(石经·汉·熹平石经)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海(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海(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海(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海(传抄·宋·汗简) 宋 传抄 汗简

海(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海(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海(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海(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海(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改切頁碼365頁,第23字續丁孫

海、𣴴

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从水每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吼乃反頁碼895頁,第5行,第1字述

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也。從水毎聲。

臣鍇按:《莊子》曰:「溟海者,天池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改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177頁,第1字許惟賢第947頁,第1

海天池也。

見《莊子》消搖游。

㠯納百川者。

《爾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此引伸之義也。凡地大物博者,皆得謂之海。

从水。每聲。

呼改切。一部。按海篆當與澥相屬。各本誤廁漠篆後。今正。

白话解释

海,天然大池。赖以浩纳百川的大池。字形采用“水”作边旁,“每”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篆文字形皆係從水、每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每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海。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海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2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919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696頁
4說文校箋第473頁,第19字
5說文考正第435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158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69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38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2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87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458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84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848頁【補遺】第17644頁
14通訓定聲第81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955頁【崇文】第3817頁
16說文句讀第1543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75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014頁,第15字

国语辞典

1.地球上邻接大陆而小于洋的水域。

南海、黄海、地中海。

2.海水。

《汉书•卷四九•鼌错传》:“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

3.内陆的大湖或人工湖。

青海、中南海。

4.积聚众广的人或物。

棉海、人海、火海、花海。

5.领域、渊薮。

宋•陆游〈休日感兴〉诗:“宦海风波实饱经,久将人世寄邮亭。”

苦海无边、学海无涯。

6.荒远之地。

《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汉•郑玄•注:“四海,犹四方也。”

7.较宽大的器皿。

茶海、酒海。

8.姓。如金代有海里。

◎巨大的。

海派、海量、海口。

1.任意的、漫无目标的。

《红楼梦•第七回》:“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的 惯了。”《海上花列传•第九回》:“阿珠、阿金大都跟著海骂。莲生气得怔怔的,半晌说不出话。”

2.狠狠的、严重的。

他严重怠工,所以被老板海刮了一顿。

两岸词典

1.地球上陆地与洋之间的水域。

东海、百川归海、出海捕鱼、海阔天空。

2.内陆较大范围的水域、湖泊。

青海、洱海、里海、死海。

3.比喻聚集成大片的人或事物。

人海、云海、火海、书海。

4.领域。

学海无涯、脱离苦海。

5.远方;世界。

云游四海、四海之内皆兄弟、天涯海角。

6.巨大的(含夸张意)。

海量、海碗、夸下海口。

7.极多。

展览会上人可海了!。

8.〈口〉胡乱地;没有节制地。

海骂、海聊、胡吃海喝、台⃝海削一顿。

9.古代指从海外、国外传入的。

海棠、海榴、海红花。

10.上海的简称。

海派戏剧。

11.姓。

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Meer , Ozean mer, océa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