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í、bó、fèng、pěng),部首是麥部,总笔画是24画。
〔䵄〕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麥、豊”。
〔䵄〕字仓颉码是JETWT,五笔是SWWU,四角号码是45418,郑码是FOJU。
〔䵄〕字的UNICODE是U+4D4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780,UTF-32:00004D44,UTF-8:E4 B5 84。
〔䵄〕字异体字是麷、𥽈。
◎同“麷”。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麥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28頁,第20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14頁,第4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15頁,第24字
《正字通》同「麷」。
〔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麥部。
〔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í、bó、fèng、pě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麥、豊。
卷别卷五下反切敷戎切頁碼第173頁,第10字續丁孫
䵄
煑麥也。从麥豐聲。讀若馮。
卷别卷十反切孚空反頁碼第429頁,第5行,第3字述
煑麥也。從麥豐聲。讀若馮。
臣鍇按:《周禮》:「籩豆之實有麷蕡。」注曰:「熬麥曰;,麻曰蕡;稻曰白;黍曰黒。」臣鍇以爲麷,糗類也。糗,磨之;麷,不磨也。鄭玄云:「河間以北煑麥賣之名曰麷。」
卷别卷五下反切敷戎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926頁,第1字許惟賢第409頁,第7字
䰞麥也。
《周禮》。籩實有麷。大鄭云:𤎅麥曰麷。後鄭云:今河閒以北煑穜麥賣之名曰逢。後鄭謂逢卽麷之遺語也。穜,《釋文》直龍反。是穜稑之穜。程氏瑤田曰:𤎅煑葢通偁。𤎅,乾煎也。《荀卿子》。午其軍。取其將。若撥麷。葢麥乾煎則質輕。撥去之甚易。故以爲易之況。今南方蒸稬米爲飯。曝乾煼之。呼爲米蓬。與鄭云逢者合。籩食皆乾物。餌餈亦必以粉坌之。然則煑麥非麥粥也。今人通呼乾煎爲煼。《說文》。𤎅,𤎅也。
从麥。豐聲。讀若馮。
馮从馬仌聲。漢時馮姓之馮,葢已讀如今音矣。敷戎切。九部。
朱一【蓬】,我[意][一]音轉為勃。
朱一古無輕唇音,讀如蓬,《說文》讀如馮者,馮亦如朋,今廣東姓馮者尚稱朋。
朱三古音馮,今音轉為勃,皆重唇音。
錢一禾。音轉如勃(?)○案:此條他人所抄,均無疑是嘉興人所妄加,與淺人有姓「䙵」者,乃輒于《說文•西部》增「䙵」字,其私心正同。噫![一]原文如此,「邑」疑為「意」之誤記。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43頁,第10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42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4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18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14頁,第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54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31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92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104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35頁,第1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17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35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596頁【補遺】第1682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21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52頁【崇文】第180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678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29頁,第4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638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545頁,第8字 |
(same as 麷) to boil or stew wheat, to simmer ferment for brewing, (interchangeable 豐) various kinds of rush from which mats, bags, etc. are made; vines of the rushe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