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àn、hǎn),部首是門部,总笔画是19画

〔闞〕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敢”。

〔闞〕字仓颉码是ANMJK ANNJK,五笔是UNBT,四角号码是77448,郑码是XDCM

〔闞〕字的UNICODE是U+95D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366,UTF-32:000095DE,UTF-8:E9 97 9E。

〔闞〕字异体字是瞰、阚、鬫、𨶞


1.望。

look over;

闞,望也。从門,敢聲。望或倚門倚閭,故从門。字亦作瞰,作矙。 —— 《說文》闞,視也。 —— 《廣雅》俯闞海湄。 —— 嵇康《琴賦》

俯闞(俯覽,向下看)

2.探望,看望。

visit;

禹於是疏 河決 江,十年未闞其家。 —— 《屍子·君治》

名词

1.古地名 Kan village。在今山東省汶上縣。

2.姓。

3.另見 hǎn。


①望;視。後作“瞰”。

②臨。

③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南。

④姓。


笔顺:横折、横、横、竖、竖、横折钩、横、横、横撇/横钩、横、竖、竖、横、横、提、撇、横、撇、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08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341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1331頁,第1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苦濫切,音瞰。《說文》:望也。

又,《博雅》:闞,視也。

又,《玉篇》:臨也。

又,《廣韻》:魯邑。《左傳・昭二十五年》:叔孫昭子如闞。【註】闞,魯邑。《榖梁傳・昭三十二年》:公在乾侯取闞。

又,亭名。《後漢・郡國志》:東平陸,六國時曰平陸,有闞亭。

又,姓。《史記・齊太公世家》:闞止有寵焉。

又,《集韻》、《韻會》𡘋虎檻切,音㺖 —— 虎聲。《詩・大雅》:闞如虓虎。【傳】闞然如虎之怒。【釋文】火斬反。《前漢・敘傳》:於是七雄虓闞。

又,《廣韻》、《集韻》:許鑒切;《韻會》:胡懺切;《正韻》:胡監切,𡘋音㒈。《廣韻》:犬聲。《集韻》:獸怒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虎覽切,音喊 —— 義同。

注解

〔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門部

〔闞〕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àn、hǎ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敢

〔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àn] ⑴ 望;視。後作“瞰”。⑵ 臨。⑶ 春秋時魯地。在今山東省汶上縣西南。⑷ 姓。 [hăn] ⑴ 虎叫聲。⑵ 口大張貌。⑶ 怒聲;大聲。 [xiàn] ⑴ 犬聲;獸怒聲。

字源字形

闞(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闞(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闞(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闞(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濫切頁碼398頁,第4字續丁孫

𨶞

𨶞望也。从門𣪏聲。

段玉裁注:「望,有倚門倚閭者,故从門。」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苦濫反頁碼957頁,第7行,第2字述

𨶞望也。從門敢聲。

臣鍇按:《詩》曰:「進厥武臣,闞如哮虎。」闞,進且望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濫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360頁,第4字許惟賢第1026頁,第4

𨶞望也。

望者,出亡在外,望其還也。望有倚門,倚閭者。故从門。《大雅》。闞如虓虎。謂其怒視。

从門。𣪏聲。

苦濫切。八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詩•大雅》「闞如虓虎」,當為敢之假字。

望也。「闞如虓虎」=敢之借。

「闞如虓虎」當係敢之假。

闞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5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000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54頁
4說文校箋第521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470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72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91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83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0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12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499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414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652頁【補遺】第17772頁
14通訓定聲第55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35頁【崇文】第4137頁
16說文句讀第1699頁
17章授筆記第487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56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97頁,第7字

国语辞典

1.视、看。《说文解字•门部》:“阚,望也。”《文选•嵇康•琴赋》:“邪睨昆仑,俯阚海湄。”唐•韩愈〈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阚,浑舍惊怕走折趾。”也作“瞰”。

2.临近、靠近。

《玉篇•门部》:“阚,临也。”《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又遣兵东援刘锜,西援郭浩,自以其军长驱以阚中原。”明•刘基《郁离子•麋虎》:“虎逐麋,麋奔而阚于崖,跃焉。”

◎姓。如春秋时齐国有阚止,唐代有阚棱。

◎老虎的吼叫声。

《广韵•上声•豏韵》:“阚,虎声。”《诗经•大雅•常武》:“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张大嘴巴的样子。

《庄子•天道》:“而口阚然,而状义然,似系马而止也。”

◎(一)之又音。

两岸词典

1.〈书〉看。

邪睨昆仑,俯阚海湄(《文选‧嵇康‧琴赋》)。

2.〈书〉临近。

又遣兵东援刘锜,西援郭浩,自以其军长驱以阚中原(《宋史‧卷三六五‧岳飞列传》)。

3.姓。

翻译

glance, peep; roar, growl piepsen, gucken , Kan (Eig, Fam) regarder furtivement, jeter un coup d'oeil, lancer un regar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