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吽〕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ǒu、hōng、ōu),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7画

〔吽〕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牛”。

〔吽〕字仓颉码是RHQ,五笔是KRHH86,KTGH98,四角号码是65000,郑码是JMB

〔吽〕字的UNICODE是U+543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565,UTF-32:0000543D,UTF-8:E5 90 BD。

〔吽〕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3709

〔吽〕字异体字是吼、呍、𠴣


名词

◎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之一 hum, used for the last syllable of On-man-padme-hum吽,梵文真言句也。——慧琳《一切经音义》


◎古同“吼”。


笔顺:竖、横折、横、撇、横、横、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17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80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107頁,第11

《字彙》同上(同「吼」)。

又,《集韻》:於今切,音隂。《玉篇》:牛鳴也。

又,《集韻》:魚侯切,音齵。《前漢・東方朔傳》:狋吽牙者,兩犬爭也。【註】吽,五侯反。

又,《正字通》:梵呪多用吽字。

又,叶職容切,音鐘。張昱〈輦下曲〉「守內番僧日念吽,御㕑酒肉按時供」,叶下重。

注解

〔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吽〕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ǒu、hōng、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牛

〔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ǒu] ⑴ 古同“吼”。 [hōng] ⑴ 佛教咒语用字。 [ōu] ⑴ 〔~牙〕狗争斗的声音。亦作“吽呀”。

字源字形

吽(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吽(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吽(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吽牙:狗争斗的声音。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狋吽牙者,两犬争也。”

◎佛教梵文咒语。为“贺阿污么”四字之合读,其义为诸天之总种子。乃是佛教的“六字真言”之一。

元•张昱〈辇下曲〉:“守内番僧日念吽,御厨酒肉按时供。”《西游记•第七回》:“(佛祖)袖中只取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咪、吽。』递与阿傩,叫贴在那山顶上。”

两岸词典

◎佛教咒语用字。为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之一。

翻译

'OM'; bellow; (Cant.) dull, stupid grondement ou cri d'un animal, mugissement, Om, Au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