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字拼音是(bì),部首是艹部,总笔画是14画

〔蔽〕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敝”,五行属木。

〔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敝声。本义是小草。

〔蔽〕字仓颉码是TFBK,五笔是AUMT86,AITU98,四角号码是44248,郑码是EKLM,中文电码是5599,区位码是1746

〔蔽〕字的UNICODE是U+853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4109,UTF-32:0000853D,UTF-8:E8 94 BD。

〔蔽〕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3073,属常用字

〔蔽〕字异体字是撇、𢅷、𦷥、𦽗、𦿔、𦿝


动词

1.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2.遮住,遮掩。

cover; shelter;

蔽,蔽蔽小草也。 ——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蔽,障也,隐也。 —— 《广雅》蒲蔽。 —— 《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乘马其蔽五。 —— 《管子》。注:“所以捍车马。”景以蔽日。 —— 《淮南子·修务》故能蔽不新成。 —— 《老子》旌蔽日兮敌若云。 —— 楚· 屈原《九歌·国殇》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 《史记》阴翳蔽日。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满了整个天空)

3.隐藏 hide蔽林间窥之。—— 唐· 柳宗元《三戒》

先生…引蔽驴后。 ——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蔽贤(隐蔽贤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体)

4.庇护。

shelter; shield;

盖借塞墙为蔽也。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蔽护(掩护;庇护);蔽橹(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

5.掩饰。

cover up; conceal;

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 《管子·牧民》

蔽美(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蔽恶(掩饰过错和坏行为)

6.蒙蔽。

deceive;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战国策·齐策》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蔽蒙(蒙蔽;隐瞒);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

7.堵塞 。

stop up;

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

8.审断,判决 。

judge;

蔽罪(定罪);蔽狱(冤狱)

9.概括。

summarize;

一言以蔽之。 —— 《论语·为政》


①遮,挡。~野。遮~。掩~。

②隐藏。~匿。隐~。

③欺骗,隐瞒。蒙~。~美扬恶。

④概括。一言以~之。


笔顺:横、竖、竖、点、撇、竖、横折钩、竖、撇、点、撇、横、撇、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24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1056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1025頁,第36

《集韻》、《韻會》𡘋必袂切,音閉。《說文》:小草也。

又,《廣韻》:掩也。《禮・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

又,微也。《爾雅・釋詁》〔疏〕:蔽者,覆障使微也。

又,《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何晏註】猶當也。

又,《小爾雅》:斷也。

又,《楚辭・招魂》:菎蔽象碁。【註】蔽,博箸。

又,地名。〈鄭語〉:鄢蔽補丹依歷莘。【註】八邑也。

又,《集韻》:毗祭切,音弊 —— 義同。

又,分勿切,音弗。《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繁蔽。【註】蔽車,禦風塵者。

又,必列切,音龞。《類篇》:薆也。江淹詩:乳竇既滴瀝,丹井復寥泬。嵒崿轉奇秀,崟岑還相蔽。

又,匹蔑切,音撇 —— 別也。一曰擊也、拂也。《史記・荆軻傳》:跪而蔽席。

又,璧吉切,音必。《詩・召南》:蔽芾甘棠,沈重讀必。

或作𦱓𦿔。

卷目:考證・申集上 部首:艸部

愛日堂藏本: 第612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67頁,第29

《鄭語》鄢蔽補丹依㽥歷莘。

謹照原文依㽥改依㽥。

《周禮・春官》巾車有蒲蔽棼蔽藻蔽蘩蔽。

謹照原文蘩蔽改藩蔽。

注解

〔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蔽〕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敝,五行属

〔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敝声。本义是小草。

〔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遮,挡⑵ 隐藏⑶ 欺骗,隐瞒⑷ 概括

字源字形

蔽(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简 上博

蔽(简·汉·张家山) 汉 简 张家山

蔽(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蔽(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蔽(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蔽(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蔽(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必袂切頁碼26頁,第22字續丁孫

蔽蔽蔽,小艸也。从艸敝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比袂反頁碼96頁,第2行,第1字述

蔽蔽蔽,小艸也。從艸敝聲。

臣鍇按:《詩》曰:「蔽芾甘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必袂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8頁,第8字許惟賢第69頁,第8

蔽蔽蔽,

曡字。

小艸也。

也當作皃。《召南》。蔽芾甘棠。毛云:蔽芾,小皃。此小艸皃之引伸也。按《爾雅・釋言》。芾,小也。《卷阿・毛傳》云:茀,小也。芾茀同字。《說文》有茀無芾。甘棠本作茀,或本作市,不可知。蔽芾曡韵。猶㓖冹,滭沸。

从艸。敝聲。

必袂切。十五部。沈重音必。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小草。茀,小。障蔽當作茀。

遮蔽當作茀。古作韍巿,遮生殖器者也,引申為蔽膝,巿亦作茀。

小草也。障蔽之蔽或當作茀,正當作巿(遮陰也,引申為蔽膝)。

蔽蔽,小草也。障蔽字嘗作茀。

白话解释

蔽,细细密密地覆盖,是密集的小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敝”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上博楚簡,從艸、敝聲。《說文》:「蔽,蔽蔽,小艸也。」段注:「毛云:『蔽芾,小皃。』此小艸皃之引伸也。」字作遮蔽意恐屬庇字之借。《說文》:「庇,蔭也。」段注:「蔭,艸侌也。引伸之為凡覆庇之偁。〈釋言〉曰:『庇,休,蔭也。』」隸、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9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81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7頁
4說文校箋第36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30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0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0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1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0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35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29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763頁【補遺】第16243頁
14通訓定聲第235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89頁【崇文】第353頁
16說文句讀第107頁
17章授筆記第45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97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84頁,第7字

国语辞典

1.遮盖、挡住。

《楚辞•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衣不蔽体、浮云蔽白日。

2.遮掩、保护。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 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掩蔽、蔽护。

3.受阻隔、欺骗。

《楚辞•屈原•卜居》:“竭知尽忠,而蔽鄣于谗。”《战国策•齐策一》:“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塞、蒙蔽。

4.总括。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障碍、毛病。

《论语•阳货》:“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隋书•卷三二•经籍志一》:“𫍢𫍢成俗,而不知变,此学者之蔽也。”

◎古时车厢旁边的帘子。

《周礼•春官•巾车》:“木车蒲蔽,犬䄙尾櫜疏饰小服皆疏。”

◎擦拭。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传•荆轲传》:“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两岸词典

1.覆盖;遮挡。

遮蔽、掩蔽、隐蔽、乌云蔽日。

2.掩盖;保护。

蔽护、翼蔽。

3.阻塞不通;欺瞒。

蔽塞、蒙蔽。

4.〈书〉概括。

一言以蔽之。

翻译

cover, hide, conceal; shelter couvrir, abrit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