𧇹


〔𧇹〕字拼音是(hóu),部首是虍部,总笔画是17画

〔𧇹〕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虎、侯”。

〔𧇹〕字仓颉码是YUONK YNONK,五笔是HAMD,郑码是IHXM

〔𧇹〕字的UNICODE是U+271F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0249,UTF-32:000271F9,UTF-8:F0 A7 87 B9。

〔𧇹〕字异体字是


◎拼音tú。清代三合会旗号专用字。



笔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7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03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27頁,第23

古文: 𥎦

《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溝切,𡘋後平聲。《爾雅・釋詁》:公侯,君也。又,五等爵之次曰侯。《書・禹貢》:五百里侯服。孔氏曰:侯,𠋫也。斥𠋫而服事。又,《史記・秦始皇紀》:倫侯。【註】爵𤰞於列侯,無封邑者。倫,類也。

又,侯,射布也。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儀禮・鄕飮酒禮》: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註】此所謂獸侯也。

又,美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發語辭,與惟、維同「意」。《爾雅・釋詁》:伊維,侯也。《詩・小雅》:侯誰在矣。又,〈大雅〉:侯于周服。

又,《周禮・春官》:肆師侯禳。【註】侯者,𠋫迎祥善;禳者,禳去妖祲。

又,姓。魏侯嬴。又,屈侯、夏侯、柏侯、侯岡,俱複姓。又,侯莫陳,三字姓。

又,《諡法》:執應八方曰侯。

又,與兮通,亦語辭。《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詩,卽〈大風歌〉。兮、侯古韻通。

又,通作何。《呂覽・觀表篇》:今侯渫過而弗辭。司馬相如〈封禪頌〉:君乎君乎,侯不邁哉。【註】侯,何也。

《說文》本作矦,从人、从厂,象張布之狀,矢在其下。鄭司農曰:方十尺曰矦,四尺曰鵠。〇【按】射侯,古作矦,《漢書》多作矦。从矢取射義,射之有侯,所以𠋫中否,明工拙也。古者以射選賢,射中者獲封爵,故因謂之諸侯。

又,蘇子瞻〈新渠〉詩「渠成如神,民始不知;問誰爲之,邦君趙侯」,侯叶支韻。

卷目:考證・子集中 部首:人部

愛日堂藏本: 第41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38頁,第27

《儀禮・鄕飮酒禮》天子熊侯白質。

謹照原書鄕飮酒禮改鄕射禮。

《周禮・春官》肆師侯禳。〔註〕侯者,𠋫迎祥善。禳者,禳去妖祲。

謹照原文注改疏。祥善改善祥。妖祲改殃氣。

注解

〔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侯〕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óu、h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五行属

〔侯〕字造字法是象形。从人,从厂( hàn ),象张布,矢在其下。甲骨文字形,象射侯张布著矢之形。本义是箭靶。

〔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óu] ⑴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⑵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⑶ 姓。 [hòu] ⑴ 〔闽~〕地名,在中国福建省。

字源字形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