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𨒙〕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uō、hòu),部首是辶部,总笔画是8画。
〔𨒙〕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石”。
〔𨒙〕字仓颉码是YMR,五笔是DPD,郑码是WGVV。
〔𨒙〕字的UNICODE是U+2849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5017,UTF-32:00028499,UTF-8:F0 A8 92 99。
〔𨒙〕字异体字是託、逅。
◎同“逅”。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48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49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23頁,第13字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𡘋音拓。《說文》:寄也。揚子《方言》:凡寄爲託。《玉篇》:憑依也。《增韻》:委也、信任也。《榖梁傳・定元年》:夫請者,非可詒託而往也。【范註】詒託,猶假寄。《禮・檀弓》: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鄭註】寄也。《前漢・賈山傳》:聚廬而託處。《唐書・李勣傳》:勣既忠力,帝謂可託大事。《說苑・善說篇》:上士可以託色,中士可以託辭,下士可以託財。
又,《正字通》:寓言也。《後漢・姜肱傳》:託以他辭,終不言盜。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託州。
又,南詔官名。《唐書・南蠻傳》:乞託主馬,祿託主牛,巨託主倉廩。
又,《韻會》或作侂。《說文》:《論語》可以侂六尺之孤。今文作託。宋韓侂胄名取此。
又,或作寓。《禮・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註】寓,寄也。或爲託。
又,《集韻》:陟嫁切,音吒 —— 誇也。
〔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託〕字拼音是tu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乇。
〔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uō] ⑴ 寄,暂放⑵ 請求、幫助⑶ 借故推諉躲避⑷ 依賴⑸ 委任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九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