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à、á),部首是口部,总笔画是13画

〔嗄〕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夏”,五行属木。

〔嗄〕字仓颉码是RMUE,五笔是KDHT,四角号码是61047,郑码是JANR,区位码是6436

〔嗄〕字的UNICODE是U+55C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956,UTF-32:000055C4,UTF-8:E5 97 84。

〔嗄〕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447

〔嗄〕字异体字是啊、噎、𠷚、𣣺


形容词

◎声音嘶哑的。

hoarse;

终日嚎而嗌不嗄。 —— 《老子》

嗄哑,嗄嘶(嗓音嘶哑)

叹词

1.什么 what——表示否定。

我要丢个干干净,看你嗄法把我治。 —— 清· 蒲松龄《聊斋俚曲集》

2.旧时仆役对主人、下级对上级的应诺声。

yes;

“带进来”。两边军士应一声“嗄”,即将牛皋推至面前。 —— 《说岳全传》

3.另见 á。


◎嗓音嘶哑。


笔顺:竖、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6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201頁,第34

標點整理本: 第129頁,第34

古文: 𠷚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所嫁切,沙去聲。《玉篇》:聲破。《集韻》:聲變也。老子《道德經》: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集韻》或作𣣺。

又,《廣韻》:於犗切;《集韻》、《正韻》:於邁切;《韻會》:幺邁切,𡘋音隘。《廣韻》:聲敗。《集韻》:氣逆也。楚人謂啼極無聲爲嗄。

又,《集韻》:乙界切,噫去聲 —— 亦氣逆也。或作噎。

注解

〔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à、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夏,五行属

〔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à] ⑴ 嗓音嘶哑。 [á] ⑴ 同“啊2”。

字源字形

嗄(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嗄(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嗄(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嗄(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声音嘶哑。

《老子•第四八章》:“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表疑问或反诘的语气。

嗄!有这种怪事?

两岸词典

◎〈书〉声音嘶哑。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老子‧第四十八章》)。

◎叹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啊”。

嗄,他离开了、嗄?怎么可能会这样!。

翻译

hoarse of voice heiser ah ! (exclamation)​, rauqu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