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字拼音是(hù),部首是⺮部,总笔画是10画。
〔笏〕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勿”,五行属木。
〔笏〕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勿声。本义是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用以记事。
〔笏〕字仓颉码是HPHH,五笔是TQRR,四角号码是88227,郑码是MROD,中文电码是4561,区位码是8343。
〔笏〕字的UNICODE是U+7B0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503,UTF-32:00007B0F,UTF-8:E7 AC 8F。
〔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559。
〔笏〕字异体字是𡇉。
名词
1.形声。从竹,勿声。本义: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用以记事。
2.手板。
tablet;
3.笏板。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
笏,礼玉藻。笏天子以球王;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 —— 《说文》荐笏言于卿士。 ——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持一象笏互。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笏击(用笏板扑击);笏囊(盛笏板的袋子);笏帛(盛笏的袋);笏板(即笏,手板)
4.旧时戏班用来写戏目供人点戏用的手板也称“笏”
只见一个掌班拿着一本戏单,一个牙笏。 —— 《红楼梦》
5.[量词]金银的计算单位。铸金银成笏形,一枚为一笏。
众情危惧,共请主人,愿以白金十笏赎之。 —— 五代·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
6.指成锭的东西。
ingot;
[魏] 禧乃检箧中,得笔二管、墨一笏赠之。 —— 清· 温睿临《南疆逸史》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 cháo )~。“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00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878頁,第30字
標點整理本: 第838頁,第29字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呼骨切,音忽 —— 公及士所搢也。《禮・玉藻》:笏,天子以璆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以竹本象可也。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二寸,其殺六分而去一。凡有指畫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則書于笏。《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註】珽,玉笏也,若今吏之持簿。《晉書・輿服志》:古者,貴賤皆執笏,有事則搢之于腰帶。《釋名》:笏,忽也,備忽忘也。《廣韻》:笏,一名手版,品官所執。《輿服雜事》:五代以來,惟八座尚書執笏,以筆綴手版頭,紫囊裹之。其餘王公卿士但執手版,主于敬,不執筆,示非記事官也。《正字通》: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以粉飾之。
又,《韻會》:通作曶。《史記・夏本紀》〔註〕:鄭康成曰:曶者,臣見君所秉,書思對命者也。君亦有焉。
又,《集韻》:武粉切,音刎 —— 笢笏,手循笛孔貌。馬融〈長笛賦〉:笢笏抑隱,行人諸變。
又,《集韻》:文拂切,音勿 —— 笢笏,繁密貌。
卷目:考證・未集上 部首:竹部
愛日堂藏本: 第494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1頁,第14字
《禮・玉藻》笏,天子以璆玉,諸侯以象。
謹照原文璆玉改球玉。
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二寸。
謹照原文博二寸改博三寸。
〔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笏〕字拼音是h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勿,五行属木。
〔笏〕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勿声。本义是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竹板,用以记事。
〔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ù] ⑴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五上反切呼骨切頁碼第146頁,第20字續丁孫
𡇉
公及士所搢也。从竹勿聲。
案:籒文作𡇆,象形。義云佩也。古笏佩之。此字後人所加。
鄭珍新附考:「按:徐說是也。見《說文》『曶』字下。《禮記》:『笏,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是唯大夫、士笏乃用竹,今以竹形之字,施於天子、諸侯所用玉、象,名實不符。漢已來俗書多似此。」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91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90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00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94頁,第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81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57頁,第2字 |
7 | 說文探原 | 第2652頁,第2字 |
8 | 說文集注 | 第963頁,第1字 |
9 | 說文標整 | 第117頁,第3字 |
10 | 標注說文 | 第192頁,第3字 |
11 | 說文注箋 | 第1522頁,第1字 |
12 | 說文詁林 | 第4970頁【補編】第14906頁 |
13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701頁,第3字 |
14 | 古字釋要 | 第471頁,第5字 |
15 | 新附通誼 | 第18頁,第6字 |
名
◎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制成。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玉笏、象笏。
◎〈书〉古时大臣朝见君主时手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竹木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玉笏、象笏。
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 tablett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