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痺〕字拼音是(bì),部首是疒部,总笔画是13画

〔痺〕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卑”。

〔痺〕字仓颉码是KHWJ,五笔是URTF,四角号码是00146,郑码是TNED

〔痺〕字的UNICODE是U+75F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202,UTF-32:000075FA,UTF-8:E7 97 BA。

〔痺〕字异体字是痹、𤻖


◎一种神经性疾病。肢体失去感觉,不能随意活动。

小儿麻痺。古字作痹。

◎麻木、感觉迟钝。唐•杨嗣复〈丞相礼部尚书文公权德舆文集序〉:“元和五年冬,执政暴疾,既瘖且痺,未旬日而公作相。”宋•欧阳修〈憎苍蝇赋〉:“欲瞑而复警,臂已痺而犹攘。”古字作“痹”。


◎鸟名。雌鹑。


笔顺:点、横、撇、点、提、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5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775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729頁,第35

《廣韻》:府移切,音𤰞 —— 鳥名。《爾雅・釋鳥》:鷯鶉,其雄鵲,牝痺。《山海經》:柜山有鳥焉,其音如痺。

《字彙》:與痿痹字不同。

注解

〔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痺〕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卑

〔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í] ⑴ 鸟名。雌鹑。 [bì] ⑴ 同“痹”。⑵ 同“𤻖”。 [bēi] ⑴ 通“卑”。低下。

字源字形

痺(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简 包山

痺(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痺(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痺(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一种神经性疾病。肢体失去感觉,不能随意活动。

小儿麻痺。古字作痹。

◎麻木、感觉迟钝。唐•杨嗣复〈丞相礼部尚书文公权德舆文集序〉:“元和五年冬,执政暴疾,既瘖且痺,未旬日而公作相。”宋•欧阳修〈憎苍蝇赋〉:“欲瞑而复警,臂已痺而犹攘。”古字作“痹”。

两岸词典

◎肢体因受湿气、风寒等侵袭而引起肌肉、关节肿大疼痛,或麻木、感觉迟钝,影响肢体活动的疾病。

◎鸟名。母鹩鹑。《尔雅‧释鸟》:“鹩鹑,其雄鶛,牝痺。”

翻译

paralysis, numbness paralysie, engourdissemen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