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瓛〕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án、yè、yà),部首是王部,总笔画是24画

〔瓛〕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獻”或“⺩、獻”。

〔瓛〕字仓颉码是MGYBK,五笔是GHAD86,GHGD98,四角号码是13184,郑码是CIGS

〔瓛〕字的UNICODE是U+74D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915,UTF-32:000074DB,UTF-8:E7 93 9B。

〔瓛〕字异体字是𤩽


名词

◎玉圭的一种,多用于人名 a kind of jade 瓛,圭名。——《广韵》 【漢典】。


◎古代的一种玉,长九寸。


笔顺:横、横、竖、提、竖、横、横撇/横钩、撇、横、竖弯钩、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横、撇、捺、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8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745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697頁,第19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官切,音桓。《說文》桓圭,公所執。从玉、獻,會意。《集韻》:通作桓。

又,人名。劉峻〈辨命論〉:近世有沛國劉瓛,瓛弟璡,𡘋一時之秀士也。

又,《正韻》:字書又音钀 —— 馬鑣也。

又,《集韻》:許建切,音獻 —— 桓圭也。

注解

〔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瓛〕字是多音字,拼音是huán、yè、y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獻

〔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án] ⑴ 古代的一种玉,长九寸。 [yè] ⑴ 马嚼子。 [yăn] ⑴ 器物名。亦称“玉甑”。

字源字形

瓛(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瓛(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胡官切頁碼8頁,第4字續丁孫

瓛桓圭。公所執。从玉獻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戶官反頁碼45頁,第1行,第1字述

瓛桓圭,公所執。從玉獻聲。

臣鍇按:鄭玄注「桓圭」,謂宫室之雙植爲桓,此圭刻作之桓圭,亦作瓛。臣鍇按:今字書,瓛又音钀,钀則馬鑣,俗名排沫。此圭刻皆象之,臣以爲鄭玄注義後人多破之故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胡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49頁,第1字許惟賢第20頁,第4

瓛桓圭。公所執。

《大宗伯》曰:公執桓圭。注。公,二王之後及王之上公。雙植謂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桓圭葢亦以桓爲瑑飾。玉裁按。鍇本作三公。韻會引亦無三。

从王。獻聲。

胡官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桓圭。鐘鼎作‖,華表也。

桓圭也。鐘鼎作‖。

桓圭也。桓,鐘鼎作‖即華表也。

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30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46頁
4說文校箋第11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9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3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5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5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9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9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60頁【補遺】第16177頁
14通訓定聲第287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2頁【崇文】第125頁
16說文句讀第33頁
17章授筆記第16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26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2頁,第6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scaptre Zepter (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