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濈〕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í、shà),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15画

〔濈〕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戢”。

〔濈〕字仓颉码是ERJI,五笔是IKBT86,IKBY98,四角号码是33150,郑码是VJCH

〔濈〕字的UNICODE是U+6FC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616,UTF-32:00006FC8,UTF-8:E6 BF 88。

〔濈〕字异体字是


◎濈濈:聚集的样子。

《诗经•小雅•无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汉•毛亨•传:“聚其角而息,濈濈然。”元•卢挚〈寄博士萧征君微斗〉诗:“濈濈桃李艳,郁郁松柏寒。”


①〔~~〕聚集的样子,如“尔羊来思,其角~~。”

②〔~然〕a.汗出的样子,如“~~汗出者愈。”b.迅速的样子,如“翔尔鸿翥,~~凫没。”


笔顺:点、点、提、竖、横折、横、横、竖、竖、横、横、提、斜钩、撇、点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59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654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603頁,第10

《唐韻》:阻立切;《集韻》、《韻會》:側立切;《正韻》:側入切,𡘋音戢。《說文》:和也。《詩・小雅》:其角濈濈。

又,《𡌨蒼》:濈,水行出也。張衡〈南都賦〉:流湍投濈。

又,疾貌。曹植〈七啓〉:濈然鳧沒。

又,《集韻》:實洽切,音萐 —— 𣹱濈,湍流。

注解

〔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濈〕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í、sh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戢

〔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聚集的样子,如“尔羊来思,其角~~。”⑵ 〔~然〕a.汗出的样子,如“~~汗出者愈。”b.迅速的样子,如“翔尔鸿翥,~~凫没。” [shà] ⑴ 〔𣹱~〕湍流。

字源字形

濈(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濈(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濈(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濈(传抄·宋·汗简) 宋 传抄 汗简

濈(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濈(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濈(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阻立切頁碼374頁,第26字續丁孫

濈和也。从水戢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臻立反頁碼917頁,第1行,第1字述

濈和也。從水戢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阻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251頁,第1字許惟賢第979頁,第8

濈和也。

《小雅》。爾羊來思。其角濈濈。傳曰:聚其角而息,濈濈然也。按毛意言角之多。葢言聚而和也。如輯之訓聚,兼訓和。

从水。戢聲。

阻立切。七部。

濈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4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95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714頁
4說文校箋第493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447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164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78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56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95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95頁,第31字
11標注說文第474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396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143頁【補遺】第17692頁
14通訓定聲第42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84頁【崇文】第3933頁
16說文句讀第1605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218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044頁,第6字

国语辞典

◎濈濈:聚集的样子。

《诗经•小雅•无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汉•毛亨•传:“聚其角而息,濈濈然。”元•卢挚〈寄博士萧征君微斗〉诗:“濈濈桃李艳,郁郁松柏寒。”

两岸词典

◎参见【濈濈】。

翻译

many viel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